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地理专题

中国地理专题

中国地理专题
中国地理专题

中国地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最南:曾母暗沙,纬度40N

最北: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约为530N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经度1350E

最西:帕米尔高原,经度约为730E

2.国土构成

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三部分。其中领土——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领海广阔,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南海是我国的边缘海。1958年,我国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3.行政区划

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一定要掌握。

二中国的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汉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我国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差异很大,其中壮族的人口最多,其次分别为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等。这1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均在100万以上。而人数最少的珞巴族只有2312人(1990年)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三中国的地形

1.地形的总体特征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配合背陆面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部暖湿气流顺地势深入内地,带来充沛的降水;许多大江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水路交通;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

c.边缘海大陆架宽广

2.各种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山地:不同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

东西走向的山脉:三列

北列: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

喜马拉雅山脉是大致呈东西走向的弧形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分布在东部: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横断山、贺兰山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等

补充: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全长2400多千米,它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其中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的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8848.13米)

2).高原:面积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以上。

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我国第一大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海拔高是青藏高原最突出的特征。在高原上分布有一系列的山脉,成为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热资源很丰富。在高原东北部分布有我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

B.内蒙古高原:分布在我国北部,是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为1000米左右。高原西部为沙漠、戈壁,东部为大草原(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特征:地势起伏和缓,地面非常开阔。

C.黄土高原:特征:由黄土组成,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原因:

a.黄土疏松

b.原有森林草原被破坏,地表失去保护

c.降水变率大,多暴雨

D.云贵高原: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势从西北部海拔由2000多米向东降低至1000左右。特征:

a.起伏大,地表崎岖不平。河流切割形成峡谷、瀑布。

b.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发育最完整。在高原连绵起伏的山岭之间则常常是一些小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

影响:坝子地面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形成“坝子农业”;坝子上人口、城镇、农业生产集中。

3).盆地

A.塔里木盆地特征:完整的内陆盆地;自然景观由盆地边缘向中心呈环状分布;

内部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

B.准葛尔盆地:特征与塔里木盆地相似

C.柴达木盆地:特征: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矿产种类多,储量大。铅锌、金、银、铜、铁、煤、石油、食盐、钾盐、石膏;

D.四川盆地:特征:完整盆地,四周为高原或山地;外流盆地;c紫色土广泛分布——紫色盆地肥沃

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4).平原:集中在第三阶阶梯上,三大平原

A.东北平原:最大,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特征:面积大;黑土广泛分布---由腐殖质而来;为东北”粮仓”、“光长野草不打粮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B.华北平原:由黄、淮、海三河冲积而成,黄河为主。

特征:a.地势低平,一望无际,土层深厚,耕作便利。

b.水旱、风沙、盐碱等灾害最频繁。

C.长江中下游平原:形状不规则,沿江分布,宽窄不一。

中游由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组成,比较开阔。

下游西段两侧山丘夹峙、平原狭小。

自镇江的以下为宽广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号称为“水乡泽国”,是我国著名的“渔米之乡”。

除以上三大平原外还有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成都平原等较小的平原。

5).丘陵:特征:丘陵众多,分布很广。

A.东南丘陵由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三部分组成

影响:本身坡度和缓,可以开辟为梯田。

丘陵地区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宜林宜牧。

河谷平原盆地利于耕作。

B.辽东丘陵

C.山东丘陵

3.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但土壤贫瘠,耕作困难,交通不便。

4.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四中国气候

1.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a.季风气候显著(最突出的特征)。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咯拉山——冈底斯山为界,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B.气候复杂多样。具有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的多种气候类型,此外还有高山高原气候。

2.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密集)。一月00C等温线大致沿青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北,河流不结冰;此线以北,河流结冰。漠河一月均温为—30.90C,极端最低气温为—52.30C(1969/2/13)被称为是“中国的北极村”。

夏季:东部等温线大致与海岸平行,表明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西部等温线相对密集,基本与等高线吻合,反映那里的气温随高度变化。

中国的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中国的“火洲”——吐鲁番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超过400C的天数在一个月以上,极端高温达49.60C。

3.温度带

热带:一月均温在160C以上:亚热带:一月均温在00C~160C之间;

暖温带:一月均温在—100C~00C之间;中温带:一月均温在—200C~—100C之间

寒温带:一月均温在—200C以下;青藏高寒区

影响: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不同

4.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A.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雨极”:台湾东部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mm,最多为8409mm。

“旱极”:吐鲁番盆地托克巡,近20年年降水量平均仅为5.9mm,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B.成因: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特别丰富;而我国西北内陆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或影响很小,主要受大陆气团的影响,因此降水少。

5.干湿地区

一地的干湿状况取决于该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

6.主要灾害天气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梅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影响我国的降水带移到江淮一带,在其影响下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由于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梅雨季节正是夏初高温时期,若梅雨适时适量对农耕极为有利,特别是对水稻,往往带来丰收;若梅雨过迟或过早,雨期过长或过短,雨量过多或过少,就会造成旱涝灾害,危害农业生产。

2).寒潮:当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0C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0C以下,伴有5~7级大风时,就为寒潮。寒潮出现在秋冬季节。寒潮过后会出现霜冻,对越冬作物危害很大。

3).台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出现在夏秋季节。

危害:大风掀起巨浪,破坏船只;登陆后大风则摧毁树木、房屋、农作物和各种设备;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往往造成巨大损失。

有利影响:能缓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伏旱,有利于农业生产。

五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区与内流区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到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流到内陆湖或中途消失而不能与海洋相同的河流。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外流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3;

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内流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

2.外流河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我国外流区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河流流量比较丰富。外流河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95%以上。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外流河的水量也有明显的夏涨冬枯的变化。我国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降水较多;北方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短,雨季短,降水也少。总的说来,外流区各河流的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以南以北的河流水文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

a.流量和汛期以南流量大,汛期长;以北流量较小,汛期短。

b.冰期以南最低气温在00C以上,河流一般不会结冰,没有冰期;以北冬季气温低,河流普遍结冰,由南向北从一个月增加到6个月不等。黑龙江是我国冰期最长的河流。

c.含沙量以北的河流初黑龙江外,含沙量都大,特别是黄河(世界之最);以南的河流含沙量较少。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山上积雪的多少和融化情况,对河流水量影响很大。夏季高山冰雪消融,是河流的丰水期;冬季,冰雪冻结,河流水量减少,有的甚至干涸,所以许多内流河是时令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全长2300多千米,水量不及珠江的1/30

4.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水量约占37%。

上游:源头(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雪峰)到湖北宜昌。沱沱河到青海玉树称为通天河;玉树到宜宾为金沙江,宜宾到宜昌河段,习惯称为川江。在四川盆地纳入岷江、嘉陵江、乌江等众多支流,流量大增,江面展宽,东流切割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中游:宜昌至江西湖口。长江出三峡后,进入平原地带,水流变缓,河道拓宽,在平原上摆动,形成曲流。曲流使水流不畅,泥沙淤积,极易泛滥成灾,有妨碍航运。例如:从湖北枝江到湖南洞庭湖的城陵矶,习惯称为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完成的荆江分洪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治理长江中游的水患起了积极的作用。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现因围湖造田势头过猛,调节作用大减,长江洪灾已成为新的忧患,应立即“退耕环湖”。

下游:湖口至长江口。下游支流不多,水量增加不大,但地势低平,江阔水深。下游航运非常便利,万吨海轮可以到南京,5000吨轮船可以全段通航。

2).长江的经济意义:可以从航运、灌溉、养殖、旅游、水能资源等方面回答。

3).开发利用和治理

在干支流兴建二滩、葛洲坝、龚、丹江口等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目前正在兴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黄河

1).黄河的源流概况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的北麓,流经9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呈“几”字形。

上游:源头至内蒙古河口中游:河口至河南孟津下游:河南孟津以下

2).黄河水文特征

a.水量不大,而流量变化大。水量不及珠江和闽江,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大。据统计,一些年份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竟相差100倍。

b.含沙量特别多

黄河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尤其山西、陕西河段和它的支流汾河、泾河、洛河、渭河。中游地区的输沙量的90%。原因:黄河中游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雨水又集中在夏季,尤其是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就变成了滚滚的“泥沙河”。黄河的年输沙总量约16亿吨。

c.黄河成为“地上河”

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从中游搬运来的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迅速抬高,只能靠人工筑堤束水,成为“地上河”。黄河下游河床平均高出平地4—5米,有些河段甚至高出10米以上。

d.有凌汛

河流因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叫做凌汛。黄河有两段河道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入冬后较高纬度河段的河水开始封冻,春季较低纬度河段的河水先开始解冻。这时就会发生凌汛。解决办法:采用炸开冰坝的办法疏导河水。

3).开发利用和治理

a.在经常决口改道的下游,加固1800千米的黄河大堤。

b.综合利用水沙资源,“引黄淤灌,化害为利”

c.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使黄河的含沙量开始减少,这是治黄的关键。

d.上游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初步实现了梯级开发,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e.引黄河水灌溉还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6.珠江——华南的大动脉

珠江是我国南部最大的河流,从长度和流域面积来说,都居全国第四位,但从水量和航运价值来说,却仅次于长江。

1).珠江的水系组成——三江汇合,同归南海

珠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流而成,其中西江最长,是珠江的主干。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在三水与北江汇合。

2).珠江的水文特征:径流丰富、汛期长、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少的特征。

7.京杭大运河

1).概况: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通州区,南到杭州钱塘江,纵贯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全长1800千米。它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对沟通我国南北交通起过很大的作用。

2)目前通航河段清代中期,由于海运开通、津浦铁路的修建,江苏江阴以北许多河段断航。新中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整治,现在山东济宁以南河段可终年通航。

3)其它作用:灌溉、防洪、排涝等,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有利用它作为长江水源北上的输水渠道,古老的运河将发挥新的作用。

8.湖泊的分布

外流湖,湖水与外流河相通,含盐分少(多为淡水湖)

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具有航运、灌溉、养殖作用,还能调节长江水量和发展旅游业。

内流湖(内陆湖):大多是内流河的归宿,只有进水口,没有出水口(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s为4500多平方千米。湖中有一鸟岛,被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六海洋

1.中国近海

由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河、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渤海:位置最北,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平均深度为18m),沿岸水域冬季结冰,影响航运。

黄海:半封闭大陆架浅海,受古黄河、长江的影响,西部海域含沙量较大,海水呈浅黄色。

东海:介于我国大陆与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东海海域辽阔,面积和水深都超过黄海和渤海,有大片大陆架。

南海:位于我国南部、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之间,海域十分辽阔,地处热带,水温高,盐度大。

2.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著名渔场——舟山渔场

非生物资源:

盐场——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台湾布袋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

矿产资源:锰、铁、金、铜、锡、钴、金刚石、油气等矿产资源

潮汐能资源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缺点:稳定性差、成本高

目前我国在东南沿海一带已建立了40个小型潮汐电站。

七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

(一)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凭借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线路、港口、场站专门从事人和货物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

2.铁路运输:

1).优点:载运量大、长途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2).主要铁路干线

南北干线: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3).主要铁路枢纽:哈尔滨、长春、天津、乌鲁木齐、石家庄、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南昌、贵阳、昆明、南宁、广州、杭州、上海长沙

3.公路运输:

优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门到门的服务;缺点:运量小、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4.水路运输:是以天然河道、海洋或运河作为运输线路的的一种运输方式。

1).优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线路投资少缺点: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2).主要内河航道和重要河港

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有长江、珠江、松花江等它们对沟通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有重要意义。

A.长江航道:长江特点是支流众多、水量巨大;干流河道宽阔,全年可以通航;与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湖泊相通,并与京沪、京九、京广、焦柳等多条铁路线相交。重要河港:上海、南通、镇江、南京、九江、武汉、宜昌、重庆等,其中重庆、武汉、南京分别是上、中、下游最大的河港。

B.珠江航道:是我国第二条重要河流,也是南方河运大动脉,通航仅次于长江货运量占全国的1/5。通航主干是西江。广东境内全年和通航,万吨轮可到广州,千吨轮可到广西梧州。最大航运中心是广州和梧州。

C.松花江航道:东北地区航运价值最大河流是松花江。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也是重

要的木材产区,中下游地区是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甜菜、亚麻、大豆主要产区。哈尔滨是松花江上最大的河港。缺点;冬季河流封冻,不利于航行,但可发展冰上运输。

3).海洋运输和主要海港

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大部分,沿海运输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航区。北方航区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和湛江。

4).远洋航线按方位可划为:

东行航线:东到日本,横渡太平洋到美洲各国;

南行航线:至东南亚、大洋洲各国

西行航线:至新加坡、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港口;

北行航线:至朝鲜、韩国及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

5.航空运输:

优点: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速度快、路径短、基建成本低、客运能力大;缺点:运输成本高、受天气状况影响大。

6.管道运输

优点:连续性好、运输量大、运价便宜、管理方便;缺点:修建管道、加油站、储油器要耗费巨资;线路确定后,运输弹性小灵活性差。

7.不合理运输的种类与原因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有:a.对流运输主要是指相同的或可以相互取代的货物在同一线路或流向上的相向运输是无计划运输中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运输b.重复运输是指产品输入那些本身生产该种产品,而且数量等于或大于自身需要的地点的运输c.迂回运输指不采用便捷交通线路的运输d.过远运输指附近有某种货物,却要从超过合理货流图规定的范围以外的远距离地区输入的运输e.短途运输指在短距离运输中采用适合长途运输的铁路运输或海洋运输方式,造成严重浪费的运输。

原因;生产分布的不合理可能造成原材料、半成品的不合理运输;地区产销不平衡和信息不灵可能造成对流运输、重复运输、过远运输;某种运输方式满足不了运输需要,可能导致迂回运输和短途运输,人们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用范围的认识不清,也可造成不合理运输。

(二)商业

贸易:以买卖方式交换劳动产品的商品流通活动,通常称为商业。分为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

1.主要商业中心

按照商业中心形成的规律:我国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通方便的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城市是全国性的大商业中心。

2.主要进出口商品

古代对外贸易,主要以我国著名的特产——丝绸、瓷器、茶叶、,换回香料、象牙、珠宝等各国的土特产。广州、泉州、宁波等沿海城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对外贸易口岸。

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过去以农副产品、工业原料或工业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目前,工业制成品以占出口商品的83%以上。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欧洲的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巴西和香港等。

(三)旅游业

1.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资源大多可以重复利用,旅游业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同时还会促进工业、农业、建筑、商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旅游业一般不会污染环境,有“无烟工业”之称。

2.我国主要旅游地

十大旅游胜地:长城、桂林、故宫、西湖、苏州园林、黄山、三峡、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兵马俑

五岳: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嵩山

四大佛教胜地:九华山(皖)、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浙)

八北方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包括东北的黑、吉、辽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和京、津两市以及甘、宁中南部和苏、皖北部。

2.主要特点:

a.纬度位置较高,大部分处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北端小部分已进入寒温带。

b.以旱作为主的耕作区和全国粮、棉、油料作物的生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发达

东北是我国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首先发展了钢铁工业,鞍山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发展了有色冶金工业;60年代开发大庆油田,又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利用炼油和炼焦的副产品,建立了化学工业。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华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基础上,轻工业也发达。

d.海陆交通发达,对外贸易便利

e.有低温、风沙和干旱等灾害

春季冻土解冻可以缓解春旱,但有些底层冻结,形成一个不透水层,土壤水分不易排干,容易积水形成沼泽。东北沼泽分布广泛,给农业利用带来困难。

九南方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的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鄂、湘、赣、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南部沿海四省一区(闽、台、粤、琼、桂)和西南三省一市(云、贵、川、渝)。

2.主要特点

a.热量水分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是全国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

c.有色金属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

南岭和云贵高原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富集区

d.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主要城市有: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珠海、湛江、北海、海口等;沿江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杭州、桂林、昆明、成

都;新兴特区城市有:深圳、珠海等。

十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三区一省的全部或部分,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2.气候、地形特点

西北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3.农、牧业生产特点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主要靠灌溉,灌溉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引河水灌溉,如宁夏平原。另一种是引高山雪水灌溉的绿洲农业。如河西走廊的祁连山麓、新疆两大盆地的边缘,都有大大小小的绿洲镶嵌在荒漠之上,由于阳光、热量充足,土地比较肥沃,一旦得到水源,就可以在绿洲上种植水稻、棉花、瓜果等,产品产量高、品质好。

内蒙古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区,那里水草丰盛,是主要牧区,盛产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等优良牲畜;再往西,降水逐渐减少,牧草稀疏、矮小,牲畜为耐旱的三羊和骆驼等,在西部荒漠地区,牧场只局限在泉水出露的绿洲上。在贺兰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则有山地牧场。山地牧场垂直分布,有季节变化,以天山牧场最典型。本区是我国最广大的天然草场和牧业基地。

4.主要矿产地

内蒙古的煤炭资源、新疆的石油资源、内蒙古白云鄂博的铁矿和稀土矿、甘肃金昌的镍矿、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

5.主要城市

包头、玉门、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兰州、银川等

十一青藏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青海、西藏

2.高寒气候:独特的高原气候

3.农牧业生产特点:高寒,主要农作物为青稞,以畜牧业为主(牦牛、藏绵羊)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

4.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地热能(羊八井)

5.主要城市:拉萨、西宁

十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地理位置和范围

香港:主要由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组成

澳门:主要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台湾:

2.经济发展特点:

香港:服装制造、电子业

澳门:博彩业、加工工业、旅游业

台湾:轻纺、电子、食品加工和石化

3.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以山地为主占2/3,西部为平原。自然资源:海盐(布袋)、植物——“亚洲天然植物园”等。主要城市:高雄、台北、基隆

中国地理总论综合练习题

中国地理总论综合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读系列省区轮廓图,回答1—3题 1.这些省区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临我国两大海域的省区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属于我国辽中南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 ) A .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 C.海洋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5—7题: 5.该地最可能属于 ( ) A .燕山山脉 B .秦岭山脉 C .南岭山脉 D .天山山脉 6.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 ) A .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B .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 C .北坡海拔400—1600米处 D .北坡海拔700米处 7.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 ( ) A .森林带 B .森林—草原带 C .草原—荒漠带 D .荒漠带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① ② ③ ④

8.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 )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新、藏 9.关于四大盆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10.下列诗句或民谣,反映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有 (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右下图,回答11-13题。 11.去年12月17 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溢,这主要是 (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12.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山东段 D.中、下游 13.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 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热低平 14.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考地理区域中国地理重点考点汇总

高考地理区域中国地理重点考点汇总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景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3--5题。3.湄公河在中国境被称为()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4.为发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是() A.,河 B.,新加坡 C.,曼谷 D.,胡志明市 5.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6.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读下图,回答7—8题: 7.在图中②城市南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 成原因主要是由于() A.冷海水上泛而B.位于密度流海区 C.沿岸大量河水注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8.甲国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A.海洋航线上的油轮B.大陆架上的石油钻井 C.港口工业区的废弃物D.被污染的河水 9、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10.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太少 B.常年气温过低 C.森林面积过大 D.灌溉水源不足 11、澳大利亚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草场广阔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结合右图,回答12—13题。 12.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13.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A.绿色消费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援助发展中国家 读1989年中、美、、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4~16题。 14.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 时,时间为 A.12日14时B.13日2时 C.12日2时D.13日14时() 15.当考察队到达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 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 升起 B.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 16.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B.世界上最寒冷的 C.特有的鸟类是企鹅D.每年的7月到9月是暖季

中国地理练习精选

中国地理练习精选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4题。 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 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2.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读下图,回答5—7题: 5.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B.280千米 C.380千米 D.480千米 6.开垦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7.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 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下面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图I)及该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及径流补给图(图II)。读图完成8~9题:8.图I中甲处地貌类型是() A.喀斯特地貌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口地貌 9.该地区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边缘 B.黄淮海平原 C.四川盆地D.河西走廊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 D.5~8月 11.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读右图,分析回答12~15题: 12.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2016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解析版)

2016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2016?宁夏)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A .珠江、长江 B .黄河、松花江 C.珠江、黑龙江 D.长江、塔里木河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 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解答】解: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如珠江、长江等,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如黄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故选:B. 2、(2016?广安)如图,关于①②两条龙所代表 的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②两条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B .河流②是我国第一大河,有“黄金水 道”之称 C.该图反映了①②两条河流聊天的场景,没有什么寓意 D .该图反映了河流②流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①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②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解答】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 000米以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故A 不符合题意;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故B不符合题意;从黄河与长江的对话:“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了!” 可以分析出,长江近年来出现了和黄河一样的问题,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故C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6?云南)如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世界某 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半岛地区河流众多,其 具有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A .落差大,水流急 B .含沙量大C.水流平缓,便于通 航 D .汛期集中在冬季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欧洲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地势低平, 以平原为主,山地 多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是平原;欧洲温带海洋性气

2014高考地理之世界与中国地理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降水较多 高考地理之世界与中国地理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了近50个纬度,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我国的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种纬度位置及所造成的南北气候差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种海陆位置使我国深受海陆的影响,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夏季,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且温度又高,热量条件充足,因此,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我国的北方地区也能种植喜温植物。我国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第二亚欧大陆桥与中亚和欧洲各国友好往来,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3、我国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4、我国的降水 (1)空间分布 特点: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多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在吐鲁番的托克逊)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 东部地区:东南季风影响 西南等地区:西南季风影响 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称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 重要等降水量线:800mm 通过秦岭—淮河一线;400mm 通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一线 (2)季节分配 特点: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秋季节(5月~9月)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原因:由夏季风的进退规律所决定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 7月中旬——华北、东北进入雨季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

2020届全国新高考增分训练仿真模拟卷(一)地理(解析版)

综合仿真模拟(一)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昆明调研)棕榈油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和清洁剂等生产,廉价的棕榈油及其衍生产品为很多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某地为扩大油棕种植面积,放火焚烧雨林,上图为该地油棕种植园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九州岛B.苏门答腊岛 C.纽芬兰岛D.塔斯马尼亚岛 答案 B 解析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其他三个岛屿均位于温带。 2.棕榈油产业获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成本低,销售量大B.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C.政策扶持,地价低D.用途广,资金投入大 答案 A 解析获利高一般与成本低和市场广有关。棕榈油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油脂,而且单位面积出油量高。棕榈油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地区,大多数的棕榈油种植园之前都是热带雨林,这里土地的使用成本低,用地成本低是棕榈油价格低的最重要因素。棕榈油的用途广,因此销售量大。 3.目前,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油棕种植规模B.挖掘传统加工工艺 C.全面恢复原生植被D.合理集约利用土地 答案 D 解析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的稳定。扩大油棕种植规模,会导致环境的破坏,排除A项;全面恢复原生植被,没有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除C项;挖掘传统加工工艺,既土地利用粗放,又易造成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使得生态环境难以维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B项错误;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既保护了原始的热带雨林,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D项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横断山区、江南丘陵 C.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成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 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4.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C.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D.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绘制的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南部沿海一带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6.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在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台风已蓄势待发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7~8 题。 7.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8.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9~10题。9.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10.与1985~2019年对比,该流域2019~2019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 12.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 13.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为活动 二、综合题 14.读四川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四川省地形特征。 (2)你是否赞成四川省大力发展水电?请依据所知识图中信息说明理由。 (3)结合达州地区地形特征,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原因。 15.读“我国某区域及其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月0℃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1.D 2.A 【解析】第1题,根据甲、乙所在经纬度,结合甲、乙两地的海拔可以判断,甲地纬度低,海拔较高,应为云贵高原;乙地位置偏东,海拔低,应为洞庭湖平原。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甲为云贵高原,乙为洞庭湖平原,根据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较易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3.C 4.D 【解析】第3题,整体来看河流的泥沙是在波动中减少的,而海平面的变化是在波动中加大的,而且海平面在波动中升高。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如果水土流失加剧,入海泥沙量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大江大河泥沙的减少受人为挖沙活动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不考虑。如果降水偏多,水土流失应该加大,河流携带的泥沙量也会增加,整体应该是增加而不是减少。第4题,由图中可以判读出海平面是上升的,滨海盐碱化应该加重,而不是减弱。台风的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以及入海泥沙量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由于海平面上升,入海河水受阻,因此沿岸的湿地面积应该是扩大。由于海平面上

2018高考地理真题全国1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Ⅰ 一.选择题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解析: 1.【答案】C。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主要需要考虑精密机械设备和一般产品的差异。①保持恒温环境,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可选。②任何工业生产都需要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排除。③降低生产成本是任何工业都需要的,且地下建厂一般会比地面建厂成本更高,排除。④减小震动却是精密机械设备的需求,可选。故选C. 2.【答案】D。本题表面问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实质是比较岐阜与大连的地下环境。联系所学知识,日本多地震,D正确。防渗水、防坍塌是任何一个地下工厂建设都应考虑的问题。地下环境并不会有噪声影响。故选D. 3.【答案】B。精密机械设备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从第1题可知,地下环境具有诸多优势,故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故选B.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12月份周末训练试题 命题:孔佑军审题:孔斌 一.选择题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10. 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 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D.祁连山12.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a、b 两省分别是( )

A.内 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 甘肃 D.河南、新疆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4-15题。 14.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外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内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夏汛为主,乙区域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5.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读下图,回答17~18题。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 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贵州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94.6%,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28.9%,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约1192万吨。下图为贵州省河流年均输沙量(单位:吨/平方千米)等值线圈。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估算,贵州省面积大约() A.12.5万平方千米 B.17.6万平方千米 C.20.2万平方千米 D.25.6万平方千米 2.贵州省多种粮食作物均可种植的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率大 B.降水年际变率大 C.地形垂直差异大 D.光照地区差异大 3.推测贵州省西部河流年输沙量大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密度高,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②地形崎岖,地面坡度陡 ③黄土广布,土质疏松④降水集中,降水量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B 2.C 3.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贵州省经度跨度越6°,纬度位置约30°,纬度跨度约4°,根据经纬度的跨度先计算出经度和纬度的跨度距离,然后计算出面积。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贵州省面积大约为17.6万平方千米。故选B。第2题,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地形垂直差异大,因此多种粮食作物均可种植。故选C。第3题,河流输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沙源、人类活动等有关。贵州省西部人口密度高,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且地形崎岖,地面坡度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降水量多,水土流失严重,①②④正确;黄土高原的特点是黄土广布,土质疏松,③错误。故选B。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4-6题。 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6.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4.C 5.D 6.D【解析】第4题,秦岭-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限。淮河流入洪泽湖后,没有继续向东流入海洋,而是向南流入长江,故洪泽湖以东地区虽然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但没有具体的、可参照的地理实体作为区域划分界线的标志,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据图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C项错误;自然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是由一种自然地理环境向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在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不显著。D项错误。第5题,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的显著差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故D项正确。第6题,苏南经济较苏北发达,两地之间存在市场、技术、资金甚至劳动力方面的合作,但从题干要求进一步分析:一是进入21世纪,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与材料中“自1999年,陆续建成多座长江大桥”相呼应;二是促使两地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着重理解“更加广泛”,意思是说市场、技术等合作在以前是存在的,只是交通运输的变化使合作更紧密了。故D项正确。 下图为中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7~8题。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背经纬度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背城市经纬度 各个地区的经纬度经纬度仅仅是帮助确定地区、判断地区区位特点的工具。掌握下列城市经纬度不是仅仅背经纬度,要做的有: 1、在地图上找到各个城市 2、描述该城市的区位特点(自然、社会) 3、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区位特点(地形区、行政区划) 4、了解该城市周边的城市及其特点 城市名经度纬度 北京直辖市E116° N40° 上海直辖市E121° N31° 天津直辖市E117° N39° 重庆直辖市E106° N29° 东北:哈尔滨 E127° N46° 内蒙古:呼和浩特E112° N41° 黄土高原:兰州 E104° N36° 华北平原:郑州 E114° N35° 宁夏平原:银川 E106° N38° 天山旁边:乌鲁木齐 E 88° N44° 四川盆地:成都 E104° N31° 云贵高原:贵阳 E107° N27° 珠江三角洲:广州 E113° N23° 青藏高原:拉萨 E 91° N30° 渭河平原:西安E109°N34° 长江中下游:武汉E114° N31° 闽浙丘陵:厦门 E118°N24° 广西:桂林 E110°N25°

◎欧洲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 德国柏林东经13 北纬52 东一区 英国伦敦东经0 北纬51 中时区 法国巴黎东经2 北纬49 东一区 意大利罗马东经12 北纬42 东一区 ◎美加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西经度纬度中时区 加拿大多伦多西经79 北纬44 西五区 加拿大温哥华西经123 北纬49 西八区 美国纽约西经74 北纬40 西五区 美国华盛顿西经 77 北纬38 西五区 美国匹兹堡西经80 北纬40 西五区 美国底特律西经83 北纬42 西六区 美国芝加哥西经88 北纬42 西六区 美国旧金山西经 123 北纬38 西八区 ◎中南美各地经纬度简表 墨西哥墨西哥城西经 99 北纬19 西六区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经 58 南纬35 西四区 巴西巴西利亚西经 48 南纬16 西三区 巴西里约热内卢西经 43 南纬23 西三区 巴西圣保罗西经 47 南纬24 西三区 ◎非洲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埃及开罗东经31 北纬30 东二区 南非开普敦东经18 南纬36 东二区 ◎南半球经纬度简表 国家地名经度纬度时区澳大利亚堪培拉东经 149 南纬35 东十区 澳大利亚墨尔本东经 144 南纬38 东十区 ◎俄欧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俄罗斯莫斯科东经38 北纬56 东三区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东经 33 北纬69 东三区

中国地理综合题强化训练

《中国地理》综合题强化训练 1.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甲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______(1或7)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 。 (2)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甲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甲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 ① ② ③ ④ ⑤ 甲 ① ② ③ ④ ⑤

(1)概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图示沙漠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有哪些? (3)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棉花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3.读“黄河三角洲1956年~199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海域和湿地面积有什么明显变化? (2)1996年与1956年相比较,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3)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4.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3)简述M 河的水文特征。 (4)在开发利用M 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等高线(㎜) 河流 沙漠 40o 104o 100o 96o 敦煌 酒泉 祁 连 山 河 西 走 廊

中国人文地理专题练习(有答案)

中国地理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T),全长约506千米,计划4年竣工。据图,回答1~2题。 1.T铁路开通后,由敦煌至格尔木的路程大为缩短,不再绕行的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分别是 A.银川、西安 B.银川、兰州 C.兰州、西宁 D.兰州、成都 2.总体考虑T铁路所经地段 A.沙丘连片 B.北高南低 C.沟壑纵横 D.起伏和缓 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域(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 4.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 )

A.土地廉价 B.能源资源丰富 C.劳动力素质高 D.政策优势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5~6题。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6.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不同行业国民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排序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B.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C.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零售业 D.金融业、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8.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可能使北方以运煤为主的港口输煤量减少,这是由于A.南方企业普遍有大量煤炭储备 B.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需求减少C.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上升 D.进口煤炭增加,影响港口煤炭输出 读图,完成9~11题。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2020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2020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1.读“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表。 材料二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1)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如果2019年寒假期间你要去毛里求斯旅游,指出应防范的除暴雨外的气象灾害。 (3)近年来,该国不断压缩甘蔗制糖工业、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努力转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解析】(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岛上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岛的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甘蔗生长环境,喜温、喜光、喜肥,需水量大,该地气候高温多雨,火山灰土壤肥沃,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甘蔗种植历史悠久等,有利于发展甘蔗种植;1月份,毛里求斯是夏季,印度洋热带洋面上多飓风灾害,应注意防范。 (3)传统产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上升。而该地具有热带山地风光景观、可能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建成国际旅游岛,不仅提供补给、休息、游览便利,还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等,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发展旅游业可避免发展石油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答案】(1)公路运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等。飓风(强热带风暴)。 (3)传统工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逐渐升高;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环境污染少、生态破坏小;处在印度洋石油航线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热带山地风光景观,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资源丰富、森林广布、河流众多。左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右图为哥德堡降水量统计图。 (1)图中洋流按性质分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曲折的峡湾主要是由于侵蚀形成的,它会(增加/减小)沿岸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2)挪威可以优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有、。 (3)甲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是。瑞典运送到德国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综合题易错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综合题易错训练 1.阅读台湾岛的有关图示,回答问题。 (1)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到的总水量约只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2)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形成条件。 (3)近两年来,台湾水果逐步进入大陆市场。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势条件。 (4)根据图示信息归纳台湾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5)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1)台湾岛属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岛内多山地,河床坡度大。(2)地处热带、亚热带,纬度较低;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山地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显著。(3)地形类型多样,光热充足,水果品种齐全,名优特产品居多;与大陆大部分地区相比纬度较低,水果上市时间早。(4)特点: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发展迅速;“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原因:台湾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小;西部人口、城市集中,海运便利。(5)大陆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台湾优势:先进技术、雄厚的资金。 【解析】要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合理推理和判断。(1)、(2)题要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进行分析;根据人地互动关系寻找(3)、(4)题的思维线索。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