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我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我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1

1

我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总体来说,中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是十分广泛的。尽管一日之内任何时间均

有降雹,但是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降雹时段。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雹时间70%集中在地方时13~19时,以14~16时之间为最多。湖南西部、四川盆地、湖北西部一带降雹多集中在夜间,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多在中午降雹。另外,我国各地降雹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其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月变化及季风气候特点相一致,降雹区是随着南支急流的北移而北移,而且各个地区降雹的到来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一般说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在3~4月,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在3~8月,湖南、贵州、云南一带、新疆的部分地区在4~5月,秦岭、淮河的大部分地区在4~8月,华北地区及西藏部分地区在5~9月,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在6~8月,广大北方地区在6~7月,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区在6~9月,为多冰雹月。另外,由于降雹有非常强的局地性,所以各个地区以至全国年际变化都很大。

我国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完整版)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朱良初中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朱良初中 2013.2

朱良初中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朱良初中抱着对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意识,为切实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制订本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朱良初中防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朱同罡 副组长:郭良明 成员:王效帅李天忠等校委会成员、全体班主任、校医 4、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日常工作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④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锅炉房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三、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

冰雹灾害及预防

冰雹灾害及预防 一、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制造冰雹的“工厂”积雨云云顶非常高,它的中上部温度很低,水汽充沛,由冰雪和雪花组成。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它把云底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上部成为过冷水滴,它们或者跟冰晶、雪花碰在一起,或者自然冻结,形成冰雹胚胎,当遇到过冷水滴时,胚胎表面会冻结一层不透明的冰。当上升气流减小,冰雹胚胎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它的表面一部分又溶化成水,同时也有一部分水滴粘上去,当它再次被增强的上升气流带到零摄氏度以上时,胚胎表面的水又冻结下来,形成一层比较透明的冰壳,空气上下对流翻滚速度快,云中的冰粒、雪花和过冷水滴就像滚元宵一样越滚越大,形成“冰雹”,当上升气流减弱时便一落千丈的将到地面。当云内水滴、雪花、冰晶“原料”丰富、上下翻滚“动力”非常充足时,积雨云“工厂”中的冰雹产品就多。每年春末至秋初,每天下午至傍晚,山区和山川交界处以及冷暖空气交锋地带,“原料和动力”较充足时,就比较容易下冰雹。冰雹又称风雹、冰蛋、冷子等。雹块的大小差异很大,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最常见的如黄豆大小,罕见的雹块直径可大于10厘米,如鸡蛋大小。小的雹块在到达地面之前融化成了雨滴,只有较大的雹块才能够降落到地面,形成雹灾。雹块越大,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和破坏力越大,如直径3厘米的雹块质量约为13克,下落速度达25米/秒,而直径10厘米的大雹块下落速度可大于40米/秒。 二、冰雹的危害 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538万亩,倒塌房屋6.2万间。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53天,最少的年份也有23天,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每天12~18点,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期。从历史资料来看冰雹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1951年以来降雹较多的年代是1957年、1959年、1964年、1967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平均大约3~4年一次。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3月19日晚10时至21日上午8时,我县遭受暴雨冰雹袭击。据气象部门观察,全县36小时普遍降雨量平均为160㎜,水东最大达㎜,冰雹直径1-2cm,降冰雹两次10分钟左右。截止3月21日上午9时,统计各乡镇上报受灾情况,全县因暴雨、冰雹损毁油菜面积达16780余亩,果树因枝条折断、花实打落,受灾面积达12600余亩,香芋遭受水冲沙压面积约3456亩,冲毁渠道7000余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受灾情况将续报。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5月4日下午19时至20时,我县16个乡镇遭受特大冰雹袭击,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受灾情况 20pc年5月4日下午19时至20时,我县菩堤乡、黄章乡、旧县镇、永乡乡、凤栖镇、交口河镇、京兆乡、杨舒乡、老庙镇、槐柏镇、石泉乡、土基镇、秦关乡、石头镇、百益乡、朱牛乡等16个乡镇全部不同程度遭受冰雹袭击,冰雹密度较大,直径达5—10毫米大小不等,整个冰雹持续时间在5-15分钟之间,同时伴有6级左右大风,成灾率高,灾情较为严重,给全县的经济和群众收入带来巨大损失。据初步调查统计,本次全县16个乡镇全部遭受冰雹灾害,受灾

群众达28370余户,99297余人,受灾总面积258243亩,其中苹果245322亩,农作物12521亩,平均受灾程度达20%--70%,特别是菩堤乡、黄章乡、旧县镇、槐柏镇、土基镇等5个乡镇34个村受灾程度达70%,预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二、生产自救情况 灾情发生后,县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到达现场进行细致工作。一是认真调查灾情。民政部门分成了几个核灾小组分赴受灾乡镇,细致调查灾情,及时掌握了雹灾的损失程度。二是及时上报灾情。按照有关程序,民政局在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灾情的同时,向市民政部门进行了初报,全力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的基础工作。由各乡镇牵头,民政站参与,目前对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进行摸排,根据情况将进一步积极组织安排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20pc年6月16日下午16:00至16:40分左右我乡发生大风暴雨冰雹灾害,其中冰雹大约16:20分左右开始,持续至16:40分左右,冰雹直径约厘米,密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进村核实灾情,经初步核查,全乡17个行政村除渭家河川道村及缑家庄村受灾轻微,永录、下柳池、金村、四合等四个行政村受灾较重,其余岳

自然灾害防御的四个重点

自然灾害防御的四个重点 方立清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摘要】分析了法律建设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地位、作用,得出法律、法规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基础保障;分析了防御规划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前瞻性作用,得出规划、设计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关键保障;分析了教育宣传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主导性作用,得出教育、宣传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全民保障;分析了自救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障,得出自救、互救是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综合分析得出,自然灾害防御是国家、政府、组织、法人、自然人的责任,应纳入日常工作管理。 引言 中国是个自然灾多、频发国家。国内一般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1]: ①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雨涝、热带气旋、寒潮与冷冻灾害、冰雹;②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冰、海啸、赤潮;③洪水灾害;④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矿山地质灾害;⑤地震灾害;⑥农作物生物灾害;⑦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加上如此众多的自然灾害种类,给全社会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减轻或避免损失带来众多问题和困难。 1 自然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国家规范围国家、政府、法人、自然人开展各项社活动的依据,具有强制性作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要受到相应处罚。法的作用主要是规定性的,法律人应在充分利用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更好地创设和发挥法的作用,使其能够适合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实际需求[2]。 日本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法律体系建设比较完备,值得借鉴和学习。日本防御灾害法律分五类: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法、灾害紧急对应法、灾后重建和恢复法、灾害管理组织法。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灾害有地震、台风、暴雨、暴风雪、火山灾害、洪水及泥石流、海啸等。日本于1880年颁布的《备荒储备法》是该国防灾方面最早的法律。日本防灾法律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日本1959年伊势湾台风灾害后,随即颁布《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灾害对策基本法》;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随即颁布《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并及时修改《灾害对策基本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县特大地震,地震直接波及半个中国。这场特大地震考验了各级政府、各个法人、自然人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考验我国相关防御自然灾害法律的完整性,还为防御自然灾害法律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 2008年5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委员长会议,吴邦国委员长指出, “要研究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专门法如《防震减灾法》、《消防法》、《防洪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保险法》、《人民防空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交通安全法》,许多法律对防灾减灾也或多或少地进行了规范和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重于“抢险”、“救灾”,对灾害的“防御”、“预防”立法则相对显得滞后。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则是着重规范突发事件、抗灾救灾的法律。这部法律在抵御2008年1月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县特大地震灾害上发挥重大作用。我国政府对这两场自然灾害的反映十分迅速,相关措施也很得当。通过这两场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也暴露现有法律法规的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综合性的、重点规范灾害防御行为的法律。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认为,国家应抓住时机,反思防灾减灾的立法思路,建立对所有灾难有普遍意义的“综合减灾法”。 灾前“一分”防御、预防,则胜于灾后“十分”抗灾、救灾。制定一部立足于防御、预防自然灾害的综合性法律,应当成为立法部门的一个重要、急迫的工作。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完整版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各学区、区直各单位: 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2009年11月)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

冰雹灾害评估标准

1 冰雹灾害评估标准 1 冰雹灾害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 1.1 概述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是在分项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关联度模型计算得到。各评估指标的数据均来自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其度量单位以提供数据的机构通用的度量单位为准。 1.2 冰雹灾害的分项评估指标 冰雹灾害的评估指标为冰雹强度指标、冰雹持续时间指标和覆盖范围指标。 1.3 冰雹灾害的分项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 (1)冰雹强度指标:16 H 100Z I max max hin += ……………………………… (1) 其中,max Z 为雷达观测最大回波强度(单位:分贝),max H 为雷达观测最大回波顶高(单位:公里); (2)冰雹持续时间指标:),.max(rep tim T V L 10I = ……………………………… (2) 其中,L 为雷达观测冰雹云水平尺度(单位:公里),V 为雷达观测冰雹云移动速度(单位:公里/小时),rep T 为人工观测冰雹持续时间(单位:小时); (3)覆盖范围指标:N n I =cov …………………………………………… (3) 其中,n 为被评估区域内出现冰雹云回波的下一级行政区域数,N 为区域内下一级行政区域总数。 1.4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20I 30I 50I I tim hin hai ...?+?+?=cov 2 冰雹灾害等级评估 冰雹灾害综合评估指标所隶属的级别即为该冰雹灾害的评估等级。 等级 类型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I hra ) 一级冰雹灾害 特重 I hai ≥1.0 二级冰雹灾害 重度 0.7≤I hai <1.0 三级冰雹灾害 中度 0.4≤I hai <0.7 四级冰雹灾害 轻度 0.2≤I hai <0.4 五级冰雹灾害 轻微 I hai <0.2

(完整版)自然灾害练习题分析

自然灾害练习题 1.[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 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 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 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 的原因。 4.(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6分) 5.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6.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第1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重大冰雹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人工增雨防雹管理条例》和《安达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依靠科学。建立健全监测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达市行政区内出现的重大冰雹灾害,根据重大冰雹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启动相应的乡、镇级应急预案。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的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安达市负责全市的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及协调跨乡、镇的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 1.5预案启动条件

安达市行政区内出现重大冰雹灾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启动本预案。 (1)已经启动乡、镇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但影响范围进一步加大、灾害程度进一步增强、当地政府控制不了事态发展时; (2)当出现跨乡镇的重大冰雹灾害时; (3)当出现在国际、国内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冰雹灾害时。 第2章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1应急组织机构 启动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时,成立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市政府主管农业副市长 副组长:市农委主任、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市气象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粮食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各通信公司、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信访办等单位负责人。 2.2职责任务 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救灾工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指导乡、镇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做好重大冰雹灾害的应急工作;处理其他有关重大冰雹灾害应急救灾的重要工作。 市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气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气象局业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贯彻市应急

气象灾害防御知识题库

气象灾害防御知识(题库)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乡镇以上人民政府 2、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 A国家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C住建部D国家标准委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强度,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并及时予以公告。 A时间B地点C范围 4、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1万B2万C3万D5万 二、多项选择题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A种类B次数C强度D造成的损失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A国家重大建设工程B省级重大建设工程C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D大型太阳能、风能 3、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A重要天气预报B灾害性天气警报C重大过程服务信息D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4、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A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B应急联络C信息传递D灾害报告 三、判断题 1、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对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对 3、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正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上一

2015年5—7月冰雹连阴雨灾害评估报告

2015年5—7月冰雹连阴雨灾害评估报告 甘肃省气象局 汛期以来,我省灾害性天气多发,其中5月29—30日,定西、天水、平凉三市和甘南州部分县区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经济林果灾情严重;6月12日—7月6日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为近年来同期少见,陇东冬小麦出现发芽霉变现象。7月13—17日, 甘肃省气象局联合省农牧厅组成调研组开展灾后实地调查评估。 一、灾害性天气实况 1.冰雹 2015年5-6月,全省有12站出现冰雹天气过程,累计出现16站次,较常年偏少20站次,主要出现在定西、天水、平凉和甘南4市州;造成的经济损失为近5年来次多,仅次于2013年。 图1960-2015年5-6月冰雹出现站日数 2.连阴雨

2015年6月—7月上旬,全省有51站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累计出现74站次,较常年同期偏多25站次,主要出现在酒泉、定西、临夏、平凉、庆阳、陇南、天水和甘南8市州,为2007年(66站,75站次)以来最多。 图1960-2015年6月-7月上旬连阴雨出现站次数 二、实时灾情调查 1.5月30-31日冰雹灾情 庆阳市:5月30-31日,冰雹灾害造成环县小麦、玉米、胡麻、糜谷、豆类作物等农作物成灾面积为76.3公顷;镇原县,冬小麦、玉米、菜籽等农作物受灾面积为7343.5公顷。 平凉市:经调查统计,5月30日冰雹灾害对正值生长期的玉米、小麦、胡麻、洋芋及苹果等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冰雹灾害共造成静宁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3379公顷,成灾6710公顷,绝收1052公顷。受灾农作物中:苹果受灾面积7355公顷,成灾3939公顷,绝收1052公顷。灵台县,1234.67公顷(18520亩)农作物及68.66公顷(1030亩)苹果不同程度受灾,58座蔬菜

浅析气象灾害的防御

浅析气象灾害的防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防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是目前还未形成完善、规范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7)15-0223-01 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气象灾害的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全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 1、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 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包括由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气象灾害的起因源于天气现象,造成的影响却涉及交

通、电力、通讯、农业等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1 干旱 干旱即为在一定时期内降水量严重缺乏,导致水流量太少,土壤水分严重缺失,从而造成农作物的生长大受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都遭受到严重的损坏。干旱带来的主要影响有旱灾、干旱风、城镇用水受影响,甚至引发地质或农林灾害等,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城镇工业用水亦受到影响,生活用水也会有所缺失。对于农业而言,干旱是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1.2 冷冻害 冷冻害主要是由于冷空气或寒潮的入侵而导致连日温 度持续下降,导致农作物持续受损,产量大打折扣。冷冻害通常伴随着寒潮、大风、霜冻、强冷空气等等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导致人畜、苗木都受到冻害,道路、线路被冻受损,还有可能导致农林或水圈等灾害发生。 1.3 洪涝 洪涝即为在短期内或是连续的一次强降水的过程,容易导致地势较低或地形较为封闭的地方由于降水而难以有效 排泄,从而造成农田水分过多而影响农业生产;洪涝灾害通常以大暴雨形式呈现,主要会导致积水过多、洪水爆发、城镇内涝,建筑物或农作物惨遭损害,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发进一步的地质灾害或是农林灾害。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c589275.html,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作者:顾玉坤 来源:《种子科技》2019年第06期 摘; ;要:冰雹灾害是农业气象主要灾害之一,北方地区极易发生冰雹灾害,不仅给农业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对冰雹灾害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御及灾后补救措施,希望最大限度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冰雹灾害;农业生产;影响;防御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06-01; ; ; ;中图分类号: S427; ; ;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旦发生冰雹灾害,将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国家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冰雹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这种天气随着农业种植规模的扩大也表现出频率高、范围广等特点,对农业发展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 1; ;冰雹灾害发生的特征 冰雹灾害的发生通常来势猛烈,持续时间短,呈线性分布,而且在冰雹天气来临前后,一般会伴随着强降雨及大风等天气,对农业影响十分严重。冰雹灾害发生后,农作物容易被冻伤,其枝叶遭到伤害甚至直接导致农作物死亡,对正在开花、结果甚至已经基本成熟的农作物带来大面积的破坏,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农作物全部无法正常生长与结果,农民经济受损严重。 发生冰雹灾害的原因与种植地的地形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对流云团碰到相对较高的地形时会迅速发展,很容易在某个区域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而冰雹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形成的上升气流处在对流层的中间部位。因此,种植地的地形特点是发生冰雹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冰雹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2.1; ;毁坏农作物 冰雹灾害的主要危害来自于冰雹降落时相对较快的速度给农作物带来的物理性破坏。冰雹灾害多发生在夏季或者春夏交接的季節,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丘陵地带,夏季是多地农作物开花、生长的时间,花蕾、根茎等极易受到冰雹的伤害。夏季是玉米的生长期,冰雹灾害发生后,玉米基本无法继续生长;同时,小麦也处于成熟期,一旦发生冰雹灾害,小麦的抽穗与拔节阶段都会受到严重破坏。除此之外,冰雹灾害还会对除了广州、福建等其他地区的畜牧业带来较严重的破坏外,使当地居民的经济严重受损。

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一)

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一) 摘要介绍了冰雹发生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近年来的人工防雹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防御雹灾的对策,以为喀左县冰雹防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冰雹;发生;成因;防御对策;辽宁喀左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研究冰雹发生规律,把雹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该县农业生产(特别是保护地、林果业、畜牧业等)发展和改善生态条件尤为重要。 1喀左县冰雹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气象灾害是影响喀左县农作物的主要灾害,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冰雹是大气中一种剧烈小尺度天气现象,是固体降水的一种,带有较强的地方性;降雹区有规律,常有“雹打一条线”之说1]。受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喀左县可分为北部、西部、东部3个雹区,7条主要雹线:①豆腐房→东窑子→辘轳井→从元号→中三家;②薛杖子→水泉沟→宋家店→甘招→赤里赤;③乐寿→王杖子→公营子→桥子→塔贝营子→水泉;④冰沟→化石沟→滴达水→梅素台→六官营子→南山嘴→草场→老爷庙→尤杖子;⑤林杖子→大营子→哈巴气→六官营子→官大海→小营→双庙→小店→李杖子;⑥下稠沟→贝子沟→碾子沟→黑山→杨树下→朱杖子;⑦大阳山→盆窑→白塔子→奎泉店。 喀左县冰雹一般发生在4~10月,以端午节、中秋节前后为重,平均每年

发生4.9次,最多年可发生15次(1990年);其频率为4月2%、5月8%、6月48%、7月17%、8月10%、9月13%、10月2%。降雹时间多出现在下午,以13~17时为最多,占总数的55.6%,上午和夜间出现较少。6月上旬至7月下旬是降雹次数最多时段,占全年的51.3%,此时正是喀左县棉花、小麦、旱烟、大麻、蔬菜制种、冷棚蔬菜、瓜果等生长的关键时期。冰雹的危害程度取决于降雹持续时间、冰雹直径和积雹的深度,如降雹小于0.5cm,对作物危害不大。喀左县平均每年受灾面积5933hm2,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如1976年9月10日降雹,涉及14个乡镇80个村民组,受灾面积达1.3万hm2,有6000hm2不同程度减产,十几个村近于绝收,减产粮食1.5万t、水果325t。 据统计,冰雹发生次数由1959~1998年40年平均每年4.9次增加到近年来的7.9次。2004年6月23日至7月16日不到1个月时间发生4次;2009年6~7月发生5次冰雹天气,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在喀左县冰雹发生史上实属罕见。 冰雹发生和地形对气流抬升及下垫面的条件有关。喀左县森林覆盖率较低,长期少雨干旱高温,可造成局部地区对流旺盛;加之喀左县4~9月常受西北天气系统影响,极地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经蒙古侵入本地,暖湿空气易被抬升,提供水汽来源,对冰雹云形成极为有利,这是喀左县冰雹多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原因。 2近年来人工防雹的效果 从1968年开始,喀左县采用土火箭、土炮防雹,限于当时技术水平,效果

冰雹灾情处置工作情况报告

冰雹灾情处置工作情况报告 冰雹灾情处置工作情况报告 **年5月6号下午4时30分左右,**镇发生严重冰雹灾害,冰雹伴随大风大雨使**镇花椒、大樱桃等产业严重受损,**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应对灾情发生,严格按照有关工作程序,有条不紊的开展抗灾、救灾以及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一、 受灾情况 (一)、严重的冰雹灾害导致我镇主要农产品受灾严重。其中:大樱桃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减产595197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万元;花椒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2617亩,减产62808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万元;苹果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200亩,绝收面积亩,减产103737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其他水果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减产126642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就目前统计数据来看,**镇直接受灾损失为万元。镇内启明村、永安村、双坪村、同明村受灾严重,启明村基本全面绝收。 (二)、严重的冰雹灾害对我镇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同程度的造成损毁:1、同明村-同心村(一把伞)处桥梁受损,

需维修资金万元。2、通村、通组公路路基垮塌、路面损毁21处,中断里程公里,畅通交通需300万元;3、渠道垮塌29处,共计长度12000米。水毁土地亩,造成经济损失万元。 二、 工作开展情况 (一)、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应对灾情发生,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级相关部门汇报灾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杨兴品同志,县委副书记、县长余刚平同志,副县长蒲丹惠,以及各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在第一时间赶赴**镇受灾现场,就抗灾自救工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镇抗灾自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政治后援。 (二)、**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灾后生产自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副委书记、镇长叶峰任组长、人大主席张建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吉华为副组长、将仕国、刘平、杜燕庆等班子成员为成员。灾后自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为六个组,明确人员分工,责任到位。一是统筹协调组:镇党副委书记、镇长叶峰负责,全面统筹协调**镇5·6冰雹灾害抗灾自救工作。二是核查灾情组:由乡人大主席张建华负责,带领各驻村干部深入各村组,发动群众搞好抗灾自救,挨家挨户做好灾后灾情核实工作,基本做到了调查工作迅速、灾情信息准确、数据统计精确,为下一步的抗灾救灾,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专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专 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专题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2题) 1.(10分)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2.(2011全国新课标卷) (10分)自然灾害与 防治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3.(2012新课标卷)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4.(013高考题新课标1)(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 5.(2014新课标I 卷)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 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水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N 1 000 500 700 750 2000m 1000 河流 500 等高线/m 居民点

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及防御对策解析

期 HEBEINONGJI 引言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大, 一般出现在4~10月,是农事繁忙的关键 期,如不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将严重影响 作物的收成,甚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 威胁。认识到冰雹灾害的形成特点并采取 针对性策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冰雹灾害的形成特点 1.1形成过程 造成冰雹灾害的原因是地表水经过 太阳暴晒后上升到空中凝聚成云,在遇到 冷空气后液化形成雨滴或冰晶,并且会以 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不断增大体积,当 温度急剧下降时,将会结成较大的冰团, 这便是冰雹。 在冰雹云中,气流的上升会携带很多 水滴和冰晶,它们将结合形成较大冰粒, 上升气流将这些冰粒输送到一定区域后 便成为冰雹核心,这些冰雹的生成条件较 好,雹核在进入生长区后,在水分多、温度 高的区域和过冷水滴碰撞,将形成一个透 明的冰层,再次向上进入水量较少的低温 区,这个区域是由冰晶、雪花和少量过冷 水滴构成的,雹核与它们联结便形成不透 明的冰层。这个时候冰雹已经初具较大体 积,加之上升气流较弱,无法支撑体积不 断变大的冰雹,便会在上升气流中下落, 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断结合冰晶、雪花和水 滴增长体积,在落到较高温度区域时,合 并过去的过冷水滴就形成了透明冰层。如 果落到更强的上升气流,冰雹会再次上 升,重复上述生长过程。冰雹形成时间、含 水量和其他条件的差异会使冰雹的厚薄 和体积也有不同。其次,当云中的雨点遇 到猛烈上升的气流时,会被气流带到0℃ 以下的高空,由此液化成为小冰珠,在气 流减弱后,小冰珠回落,当含有水分的上 升气流再次增大,小冰珠再产生并增大, 如此上下翻腾,最终变成大冰雹降落到地 面,对地面上的事物造成破坏。发生冰雹 灾害时虽然影响范围不大,但发生的时间 比较短,且损害程度较大,经常伴有强降 水或狂风天气,容易造成当地气候的剧烈 改变,对农业、电力、通讯等领域都会带来 较大的损失。对此,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 了解冰雹灾害形成过程和特点的重要性, 及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社会各项 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1.2形成条件 一是必须具备较厚的不稳定大气层; 二是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过冷水滴冻 结的温度,一般为零下15℃左右;三是必 须要有强力的风切变;四是云层的垂直厚 度不得低于6千米;五是积雨云内的含水 量较为丰富,一般为5g/m3,在最大上升速 度的上方有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六是 云内有倾斜、强烈且不均匀的上升气流, 一般为10m/s。 1.3发生特点 冰雹灾害具有局地性强、历时短、受地 形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大、发生区域广、季 节性、时间性等特点。一般冰雹灾害的影响 范围宽至数千米,一次降雹时间只有2~10 分钟,且越复杂的地形,冰雹越容易发生, 在同一地区会连续发生多次冰雹灾害。一 般出现在4~10月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时期。 2有效应对冰雹灾害的策略 一是提前做好气象预报。现代基层气 象预报已经引入了很多先进技术,大大提 高了气象预报的精准性,基本满足了社会 生产活动的需求。对于冰雹灾害,需要气 象局不断提高对强对流天气的跟踪监测 能力,综合气象台站,在发现云层变化剧 烈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借助网络、媒体、电 视平台发布预警信息,以便广大市民采取 防御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 二是人工防雹。我国开展人工防雹工 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常用的防雹方法 有:利用高炮携带适量干冰或碘化银等催 化剂进入云层,通过化学作用抑制冰雹的 形成;另外则是在积雨云形成之前便把催 化剂送入气流中,增加雹胚数量,减小冰 雹体积。也可以在冰雹灾害频发区域种植 规模化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通过 改善地形地貌来破坏冰雹的形成条件,达 到预防冰雹灾害的目的。在田间可以种植 抗雹能力较强的作物,避免灾害发生对作 物生产带来毁灭性影响。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气象部门、 农业部门要联合起来做好冰雹灾害的认 识宣传,指导群众科学预防冰雹灾害,向 他们介绍人工防雹的相关技术和成果,牢 固树立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信心,统一行 动,更好地取得防雹效果。另一方面,要协 调好地方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和社会群众 组织,拓宽融资渠道,成立防雹协会,增强 群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同时确保冰雹灾害 防御工作的资金充足,促使防雹工作朝着 正规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四是积累防雹经验。对于群众来说, 受设备、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及时接 收到有关气象灾害的信息,对此农业部 门、气象部门可帮助他们总结一些预测冰 雹灾害的经验。例如感冷热、辨风向、观云 态、听雷声、看物象等的参照条件,以便做 好充足预防准备。 3结论 我国地势条件复杂,发生冰雹灾害的 地区较多,且年均经济损失高达10亿。为 了最大程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对地面生物 和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相关人士要提高 认识,加强理解,提出对策,更好地指导群 众共同抵御冰雹灾害。 参考文献: [1]史莲梅,李斌,李圆圆,孔令文,刘卫 平.新疆冰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及风险区 划研究[J].冰川冻土,2017(02). [2]刘鹏,黄天福,蔡衡,袁辉.冰雹的形成 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 (04). 摘要:冰雹是我国常见的自然气象灾害之一,影响范围大,且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是气象人员关注的重点。根据冰雹灾害的形成特点,详细分析应对策略,为指导农事生产、减轻经济损失做出贡献。 关键词:冰雹灾害;发生特点;防御对策 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及防御对策解析 内蒙古兴安盟气象局顾玉坤 110 2019年第8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490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Harm of hail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冰雹的危害 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

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538万亩,倒塌房屋6.2万间。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53天,最少的年份也有23天,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每天12~18点,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期。从历史资料来看冰雹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1951年以来降雹较多的年代是1957年、1959年、1964年、1967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平均大约3~4年一次。 二、冰雹的预防 1、冰雹的预测: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在低空暖湿空气与高空干冷空气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气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是小尺度的天气现象,中纬度内陆地区多。由于它的出现常有突发性、短时性、局地性特征,这使得对它的预测非常困难。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各地群众还观察到,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有些地方把这种现象叫"云打架",常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而加强发展,往往有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