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复习过程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复习过程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复习过程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复习过程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文献综述

1993年9月1日审计署发布《审计署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1998年,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向全国各级审计机关郑重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之后,又陆续提出,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掌握信息技术将失去指挥的资格(2004),审计机关的管理人员不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失去任职的资格(2005)。随后,审计署做出了建设审计信息化工程(金审工程)的战略决策,开始了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2005年11月金审工程一期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结合“十一五规划”,审计署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积极推进金审工程二期和三期建设,完成全国审计信息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中央和省级审计机关网络互联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客观条件限制等原因,仍处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相关内容的研究也较少。国内目前对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综述如下:吴宗源从审计信息化带来的机遇说起,从人才、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议。邱发森在宣传、统一规划、做好培训、不断改进等方面对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彭绍进在论述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后,从加强认识、注重应用、完善规范、培养人才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李伟峰将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审计工作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一致、审计信息化发展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人才问题、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等,并给出了加强认识、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进行突破等建议。乔瑞红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黄胜、郝宇欣从行业监管、加强培训、统一软件、学习先进经验、完善法规等方面对我国审计信息化应用提出了建议。李晓刚对审计信息化产生的动因、优势、审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实现审计信息化的主要途径进行了研究。刘锦萍在提出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后,指出我国目前审计信息化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少成熟软硬件环境及规则,提出构筑技术环境、健全相

关法规、加强人才培养、加快软件开发等建议。

李瑛玫(2009)以被审计单位日益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为背景,选择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视角,按照传统审计理论框架和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分析方法,对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来源、评估与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界定了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提出了“重大错误风险”的概念,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误风险”的评估模型,确立了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设计了数据风险绩效考核指标。并通过研究证明,数据风险审计导向模式及风险评估模型,在审计实践中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较为客观地确定风险水平和领域,促进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风险控制效果明显。

苟海霞(2014)结合自身审计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包括政府性债务审计、地税联网审计、金融审计,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信息数据不共享、信息数据不完整、数据挖掘不够充分、数据挖掘分析人才缺乏、数据综合利用和分析平台建设不足等,并提出了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审计信息化的五点建议。

现在虽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但还是有一些难题。

1,比如说政府债务审计、地税联网审计,这些信息化平台都已经搭建起来了,但是彼此之间信息数据不公开、不共享、而且不完整。既是资源浪费,又缺乏监督。

2,既懂审计又懂专业、计算机应用又好的专业人才缺乏,比如金融行业现状发展迅猛、各种衍生品复杂,对它的审计就要求有丰富的金融知识,而且能够了解金融行业的信息化模型。

二、国外文献综述

DingShuiMing (Tongji University)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审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开展。目前计算机审计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越来越流行。因此主要通过帐户检查的审计方法面临着计算机技术的挑战。审计机构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大力开展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全面检查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并认真履行审计监督的义务。他提出,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审计信息化的实施

和审计的信息化管理两个方面。他主要研究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深入研究和阐述了计算机审计,并为区级审计机构提出整合三个主要功能(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信息管理和网络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对不同水平的地方审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Zheng lin and Jing Wu(ICEC '05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认为面临一个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时各种机会和挑战,有必要在传统的审计领域引进一些新的技术。本文在对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审计在这样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三、文献述评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仔细研读,笔者发现,现有的关于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多以小论文形式出现。由于篇幅所限,研究和论述的审计信息化非常简洁,多数停留在比较概念和强调重要性方面,未具体介绍审计信息化建设究竟是怎样的工程,其进展状况如何等情况;对于审计信息化过程中障碍的研究,主要是简单列举一些客观限制,未对这些限制和障碍进行较为深入具体的说明。

①吴宗源,《抓住机遇,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中国审计》,2001 年第 2 期

②邱发森,《审计信息化建设探讨》,《中国审计》,2004 年第9 期

③彭绍进,《试论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商场现代化》2005 年第22 期

④李伟峰,《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2005 年第 6 期

⑤乔瑞红,《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审计与理财》,2005.3

⑥黄胜、郝宇欣,《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年第2 期

⑦李晓刚,《审计信息化问题研究》,《辽宁经济》2006 年第12 期

⑧刘锦萍《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 年12

⑨李瑛玫《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2009-10

⑩苟海霞《大数据审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及思考》,《财会研究》2014年第12期四、我国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评价

1.我国审计信息化发展动态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自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探索到逐步走向普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98 年,审计署提出审计信开始筹备审计信息化工程,即“金审工程”。同年,国务院出台了《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使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开展工作,有了法规依据。

2.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

(1)金审工程概况

中国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简称金审工程(China's Golden Auditing Project)。

金审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的中国国家审计信息系统(Government Audi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AIS)

系统建成标志为“六个一”,即:一个满足现场、联网审计需要的审计实施系统;一个满足业务、管理和支持领导决策相融合的审计管理系统;一个满足审计业务管理需要的数据中心;一个满足各级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一个确保对内对外的安全系统;一个确保系统运行和不断完善的服务系统。

金审工程实施“预算跟踪+联网核查”审计模式。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审计信息化总体框架(图)

(2)金审工程一期、二期建设情况

应用系统:

审计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是审计机关管理审计业务和行政办公的信息系统(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系统)。

审计实施系统——审计实施系统是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项目的信息系统。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uditor Office,简称AO系统):就地审计

联网审计实施系统(On-Line Auditing,简称OLA系统)

网络系统:

是改建、扩建和提升审计署机关和驻地方的18个特派员办事处的原有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部门和重点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的广域连接试点。

安全系统:

规划了安全等级化策略,采取三网隔离、重点保护涉密数据和重要的金审信息等措施

3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特点及评价

通过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发展历程,我们可看出,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有以下特点:

1主要是由国家力量来推动,整个工程的建设完成不仅仅限于其本身的建设,还有赖于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情况;

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选择了有重点的试点,在探索中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3在层层推进过程中,发达地区建设情况较快,往县市级基层的逐步落实仍需时间;整个项目的实施需要审计系统从上至下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投入与实施失衡、人才短缺等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审计信息化的认识,从原先的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逐步发展到了联网审计以实现审计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审计,这无疑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审计技术的质的进步。

农业众筹文献综述

农业众筹文献综述 一、众筹相关理论概述 1.众筹的产生和发展 “众筹融资(Crowdfunding)”一词则第一次出现在 2006年8月,美国学者迈克尔·沙利文在建立一个名为Fundavlog 的融资平台中,用“众筹融资”描述该平台的核心思想:在这一平台中,发起人可以通过在平台上播放视频,进行融资。 2006年9月,他在维基百科中将众筹融资定义为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的一种群体性合作。 2010年2月,《麦克米伦词典》网页版收录了Crowdfunding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使用网页或其他在线工具获得一群人对某个特定项目的支持”。 Schwiebancher和Larradle(2010)认为,众筹融资能够为不同的目标和大小的项目筹集资金,无论是小的艺术项目或是可以从传统的风险投资中筹资的几十万美元的项目。 2011 年 11 月,《牛津词典》将Crowdfunding 作为新型金融术语被收录,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向众人募集小额资金为某个项目或企业融资的做法”。 Molick(2013)认为,众筹融资是一种新颖的筹资方式,允许个人筹资者借助这一平台,为了盈利、文化或是社会项目,向众多投资者进行融资,并在将来向投资者给予实物或是股权作为回报。 Kuppuswamy和Bayus(2013)认为众筹融资与传统筹集资本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一是资金来源于很多人,但是每个人所投资的资金数目不是很大,项目通常有一个固定的筹集期限(通常是几周);二是潜在的投资者能够看到他们投资的最后期限(固定的募集期)和项目的投资者的投资情况(项目募集资金的进度),这种“社会信息”会在项目能否完成募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有研究认为这种“社会信息”可能导致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 “众筹”一词首次出现在2011 年 2 月号的《创业邦》杂志中《众筹的力量》一文中,作家寒雨(笔名)将《Entrepreneur》杂志中的Crowdfunding一词译为“众筹”。 2.众筹的含义 2006年8月,美国学者迈克尔·萨利文,为描述其创建的Fundavlog融资平台的核心思想,首创众筹(Crowdfunding)一词。同年9月,迈克尔在维基百科中将其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 此后,随着众筹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定义也在不同国家进行了调整,但都大同小异。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和社会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强化审计风险管理和意识,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一个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公司企业会计舞弊、会计造价现 象层出不穷。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提醒着注册会计师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1973年,美国会计协会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也使用“可靠度”一词,并对“可 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随后,国外审计职业团体 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1983)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2004)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0 世纪70年代,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D.H.罗伯兹(1978)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 样风险+非抽样风险)。在归纳、总结实务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于1981年发布《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组成。时隔两年,AICPA在其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中把审计风险模型重新表达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个模型具有重 要的意义,它将审计风险分解为三个独立的风险因子,并以乘积的形式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陈毓圭 2004)。由于这个审计模型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该模型得到了极大的应用,成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一个标志。2004年,国际审计准则进行修订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新的审计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缺陷,强调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更加注重企业面临的整体风险。 在风险评估方面,Waller(1993)实地考察了审计师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情况。Kida 等(1993)对环境风险因素对审计决策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Messier 等(2000)考察了审计师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情况。Low(2004)研究了行业专长对审计风 险评估与审计计划决策的影响。在控制风险方面,Simunic 等(1990)认为由一家事务所用组合审计方法审计某一行业的所有公司,可能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最佳选择。Hogan 等(1999)得出的结论是在1976年到1993 年期间,同一行业的大部分公司主要由三家或更少的审计公司进行审计,审计公司这样更能对特定行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邹香在《民间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2001)概括了审计风险的成因,大致分为五个方面:意识对被审计单位情况了解不够。二是民间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了解不全面。三是审计人员执业素质不高造成的风险问题。四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带来的风险。五是法律法规不成熟和繁多引起的审计风险。

审计学专业硕士开题报告模板

江西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硕士生姓名欧阳筱青 学号 81220908 论文题目D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学院(所)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学硕士 指导教师张蕊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论文题目D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开题时间2014.05 1选题的实践意义、学术价值 1.1 实践意义 (1)有利于丰富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方式与内容,增强其取证的可信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强调建立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监控体系,参与可研、设计、监理、施工、供应等各个环节,监督各经济责任承担者,而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环节,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投资控制,降低后期审计风险,防止从源头上腐败,满足公司管理层的需求,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2)有利于优化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及相关的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工程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与审计手段,完善了管理标准和岗位标准,细化了岗位职责与权限、制了定绩效评价与考核等内容,为完善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依据,明确控制标准,既对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有强制性要求,又使其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效率,增强审计成果报告权威性。 (3)有利于促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监督、控制、服务方面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及其文化建设,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并快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为提高工程内部审计力量,拓宽审计工作范围,提高内部审计地位,确保公司各部门间有效配合提供说服性依据,有效促使工程项目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及审计成果的运用。 1.2 学术价值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内部审计做了大量探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方法规范,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但具体对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研究并不多。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强调的是针对工程项目为主题的内部审计,其审计内容包含了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全过程的情况,以实现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对此,本文通过对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研究,将全过程跟踪审计运用到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当中,有助于丰富内部审计对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内容、方式及手段;将审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渗透到电网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中,有助于丰富电网公司中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新理念,促进其内部审计设计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审计专业文献综述

2008 级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班级: 08A 学生姓名:谷欣星学号: 2113808A07 完成日期: 2011年8月20日 2011 年 8 月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正文:1内部控制的概述 实施内部控制是新时代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其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巩固基础、完善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内部控制整个体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1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是资产得以完整、安全,是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确,使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备,使经营方针得以贯彻落实,使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能够高效、经济而在企业内部开展并且实施一系列的自我评价、约束、控制、规划、调整等措施、手续、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其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伴随着强化经济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的,并且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其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农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学院农学院 专业园艺 毕业届别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映霞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甜瓜根系较浅,具有喜肥不耐肥的特点,容易发生盐害。土壤次生盐渍化成为甜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在淡水资源不足,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甜瓜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及盐适应机理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综合概述了关于盐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研究状况。内容包括盐胁迫对甜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等的影响及甜瓜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 关键词: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 前言 甜瓜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甜瓜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产物之一,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但西部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存在大量盐碱地、苦碱水资源,这种不良的环境不仅降低了种子的萌发,而且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如何缓解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是盐渍土地地区作物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幼苗的建成和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种子发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作物的生长加工和效益。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9.50% ,仅次于氧而位居第二位,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生活的根基。硅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3]。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有益作用的元素。研究表明,硅能明显提高大麦[4]、玉米[5]和烟草[6]的幼苗的耐盐性,由于绝大多数硅是以硅酸盐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硅的浓度都比较低。但硅对甜瓜种子的萌发的研究甚少,因此,以甜瓜种子为材料,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很重大的实际意义。外源硅( K2 SiO3 ·nH2O)在园艺作物抗盐性、抗重金属胁迫、抗病虫、抗旱等逆境中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外源硅在缓解盐害中的作用,以期为甜瓜的栽培、耐盐抗盐性品种的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 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在盐渍环境下,种子萌发作为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第一阶段,最先受到盐分的胁迫。种子在盐胁迫下,由于渗透胁迫以及 Na+、Cl-等离子毒害作用影响种子萌发[1],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百分率随盐分胁迫而降低[7] 。通常甜土植物不能在高于 1.5%的氯化钠浴液中萌发,而盐角草等盐生植物却可以在高达4%的盐分浓度下萌发。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引起种子内部糖、有机酸、氨基酸外渗,重新建立生理生化反应,在高盐胁迫下,上述过程受到抑制,膜的再造功能受到影响,膜受伤透性增加,溶液由细胞内向外渗出.,造成细胞内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种子萌发指标。在低盐条件下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对于这种现象的主要的解释有:可能存在耐胁迫基因( 或特异生理机制)可能

审计论文题目参考

审计论文题目参考 ·浅谈如何加强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试论新时期我国审计模式的战略性思路 ·简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体制性矛盾 ·试论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方法 ·浅谈注重预决算编审,减少工程承包报价风险 ·浅谈医院内部审计战略转型发展内容及对策 ·试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审计措施 ·浅谈南涧县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试论证券公司管理中的合规管理与内部审计 ·浅谈制度环境“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 ·浅谈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 ·试论中美会计准则比较: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验流程整合设计 ·试论风险导向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试论构建我国电力行业监管会计制度必要性 ·试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上市公司审计中应重点关注的“表外”事项 ·浅谈韩国农村审计及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启示 ·试论工程造价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管理 ·试论《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的石油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浅谈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 ·浅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 ·浅谈风险管理审计实务 ·试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合同审计要点 ·浅谈利用Excel自动生成询证函方法 ·浅谈提高消防部队经济效益审计质量的途径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试论碳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试论往来账管理与审计方法 ·试论完善社保审计的有效途径 ·试论加强烟草行业审计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审计行业低价竞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试论民间审计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浅谈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的文献综述与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实施与控制 ·试论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当前科研院所实施的内部审计

企业信息化综述

企业信息化综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其在企业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企业信息化的实质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表明,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在空间上是一个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隐含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化,进行业务流程的管理。 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企业间的竞争应当包括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品种竞争、服务竞争、市场竞争和信誉竞争等诸多方面。随着人们一边完成工业化进程,一边步入信息时代,这种种竞争的方面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一般说来,技术进步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1.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由于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也不得不重视产品的再开发; 3.技术的进步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可以研制出更有效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4.实现企业信息化全程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侯俊志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 内外主要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目标、实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对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要求,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对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主要集中于如何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于如何在具体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实践性资料并不多见。而要将这种新型审计模式贯彻到内部审计全过程,就必须在如何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方面有所突破。 二、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内外运用情况研究 目前内部审计领域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即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选择审计项目时采用这一方法,而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还非常有限,如Marco Allegrini,Giuseppe D'Onza(2003)对在意大利上市的前100家大型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企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67%的企业只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有8%的企业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并未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研究 理论界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李曼(2010)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风险管理。这里的“风险”不仅是指“审计风险”,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期目录抢鲜看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期目录抢鲜看 产业经济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张学芬章家清1 我国低碳经济耦合性发展研究4高锦杰4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空间联系分析6史文慧权晓燕翟红英等6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8杜婉音8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分析10牛玲张玲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探析12武一娜李云鹏12 江苏省七家上市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14张婷婷邱家学14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核心竞争力研究17尤瑞17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20刘运林20 区域发展 促进湖北服务贸易发展路径研究22田俊芳黄辉22 职业教育促进河南省产业升级机制对策探讨24梅士宏24 淮南市乡村旅游开发RMP分析25韩瑞丽25 沈阳市“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8张婷婷邹亮28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探讨31田蜜31 陕西省土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2邢波简爱王袁媛32 江苏省居民对节能建筑认知现状及支付意愿测度34周然魏佳34 电动汽车智能电桩系统商业化研究与探讨36龚聪36 新农村建设中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研究38刘芬38

现代物流与采购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港国际海铁联运发展对策39杨伟峰39 基于“互联网+”小微物流企业智能信息平台构建42吴霞刘翠翠42 基于QFD的B2C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44杨淑霞崔丹44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利润分配模型研究46陈力程娄月46 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分析48向钇樾48 石化企业中现代仓储技术可行性应用研究49杨纯秋49 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探讨50张一50 国际商贸 大连电子商务快递问题及发展对策51王莹51 吉林省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53张云飞田鹏53 区域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环境效应55胡飞5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索57胡炜57 在邕东南亚留学生餐饮消费行为特征分析59曲畅59 中国银行出国留学金融服务营销策略研究61赵瑾61 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 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63李秋萍杨忠智63 基于ERP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66姜玲杰66 传统媒体结合自身优势与新媒体融合模式研究68陆洋68 我国第三方理财发展探讨70丁林峰70 车险营销渠道影响因素分析73瞿娟娟73 机动车保险风险影响因素探析76杨镇泽76

审计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审计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审计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加强。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商品形式同样具有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于研究审计需求的理论也越来越多,我从审计需求的作用,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审计需求的变化,审计需求与审计独立性,审计需求的不足及改进,和审计的新需求这六个方面对审计需求进行文献综述。 一、审计需求的作用 潘克勤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发表的《公司内部治理、外部审计需求与财务报告质量》一文中指出审计需求的理论解释有信号传递、降低代理成本、保险功能,等等。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由于内外信息不对称及市场评价的重要性,优质公司或内部治理较好的公司会聘请具有品牌声誉的审计师来传递信息,使得市场不低估企业价值; 降低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内部治理越好的公司外部审计需求越低,因 为内部治理已经解决了对管理层或大股东的监督;保险理论认为,独 立审计的作用在于让审计师分担风险,如果被审计公司出现财务舞弊,损害了相关方面利益,则在审计失败情况下审计师要承担部分民事赔偿责任。信号传递理论是建立在市场有效基础上的,中国证券市场评价效率较低,公司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的动机不足;保险理论是建立 在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和实施机制健全的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该条件。所以,降低代理成本需求或监督需求是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的最合理解释。再者,大型审计师一般会索取品牌溢价,如果信号传递动机不足,聘请大型审计师并为之支付品牌溢

价就是一种不经济的支出。 单吉荣在审计广角中发表的《强制性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研究》一文中指出强制性审计需求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他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时期,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当市场失灵时通常会寻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其实国家干预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广泛存在的,政府干预可以推动审计业务的发展,同样,政府干预也可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管理层压力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强制性审计需求与自愿性审计需求并不冲突,强制性需求同样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审计质量。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自愿性审计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受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制约,直接从自愿性审计需求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影响我国审计质量的原因还在于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的共谋行为,而政府参与审计活动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有限避免这种共谋行为,因此可以说来自于政府的强制性审计需求对提高审计质量是有效的。 《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在会计研究中发表的一篇题为《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供给与需求的视角》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方面分析了审计需求的作用。需求环境是指影响审计服务需求数量和质量的环境因素。需求环境可分为微观的公司环境以及宏观的政府与公众期望环境。公司环境直接影响审

农业信息化

1. 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光盘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 2. 什么是物联网?其发展有何意义?未来物联网发展趋势如何?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 3. 什么是云计算?其特点是什么?云计算对互联网发展有何意义?是一种新型的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和商业计算模型,也是一种IT基础设施的教父和使用模式,世界爱那个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特点是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意义是将所有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企业与个人用户无须投入昂贵的硬件购置成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和租赁计算力。 4. 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策略过程中

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查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管理技术,实验手段和传播途径,促进传统经验型农业向现代精确型农业转变。5. 什么是电子鼻?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子鼻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是一种嗅觉模拟技术,也称为人工嗅觉,气味扫描仪或化学传感器阵列技术,由多个性能彼此重叠的气敏传感器和适当的模式分类方法组成的具有识别单一和复杂气体能力的装置。主要有气味取样操作器,气敏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三种功能器件组成。粮食存储和加工中霉变检测6. 什么是电子舌?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子舌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一种利用低选择性,非特异性,交互敏感的多传感阵列检测液体样品的整体特征响应信号,通过信号模式识别处理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类新型现代化分析仪器。主要由味觉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器和模式识别系统三部分组成。7.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其开发流程是什么?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应用模型,系统组织管理者构成,开发过程包括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技术方案分析,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维护 8. 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传感器,

生态农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生态农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生态农业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建立适合当地环境的生态农业模式,本文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各国的支持政策和相应的发展情况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做了梳理并评述已有文献。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模式 一、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我国农业生态学思想古时就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三才论提出:天时、地宜、人力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吕氏春秋: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20世纪80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胡宝刚(1999):生态农业是指运用资源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相养共生规律,自觉建立起的稳定而高效的农业经济体系。最近的相关研究有,李太平,马万平(2012):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 从上面的定义看出,他们都注重的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进行农业生产并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即,生态农业是一种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投入少、产出高、绿色环保为原则,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支持政策及趋势 (一)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及各国的支持政策 西方国家农业生产环境在工业革命后受到严重污染。他们曾借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兴办生态农场,继而推出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生态农业补贴,90年代后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环保支持力度。生态农业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稍后,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也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欧洲发展较快,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业面积较小。 美国农业在吸取生态失衡的教训之后,转而采用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把农药、化肥、石油的投放量控制在适合的水准。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1990年开始美国的生态食品销售量就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1月1日,德国有16791家生态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1%;占地面积约811724公顷,为农业面积的4.8%。法国对生态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审计风险的文献的综述

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24110418 刘慧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但近年来随着审计诉讼案件的增加,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机构及广大审计人员必须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风险的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审计工作起步较晚,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风险成为我国审计实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完善我国的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审计风险研究的文献,并按审计风险研究的不同层面和视角进行了评述,最后在归纳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和社会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强化审计风险管理和意识,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一个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发生了轰动全球的安然事件,位居世界前五位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在财务审计中未能尽其职责;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美国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为其连续多年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普华永道对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的重大造假;被财政部查出并勒令普华永道整改;德勤对科龙的会计造假案等等。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等都提醒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 二.审计风险含义,类别及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由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可知,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察觉)风险三个类别构成。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在性,控制性三个特征。 三.国外审计风险研究 (一)关于审计风险涵义的研究 K.stringer 在1961 年指出,“精确度和可靠度”与“注册会计师可能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可能是有据可查的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开端。1973 年,美国会计协会(AAA )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也使用“可靠度”一词,并对“可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随后,国外审计职业团体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1983 )第47 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2004 )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20 世纪70 年代,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D.H. 罗伯兹(1978 )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在归纳、总结实务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 )于1981 年发布第39 号《审计准则公告》,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组成。时隔两年,AICPA 在其发布的第47 号审计准则中把审计风险模型重新表达为: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内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定义相比传统内部审计得到了延伸,并且大数据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通过分析大数据对内部审计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国家政策;公司管理;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会计行业信息化的出现,传统的内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大数据内部审计应运而生。2008年制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对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做出了具体规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及大数据一词并强调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表明大数据内部审计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最新产物。 二、内部审计新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内部审计的定义已无法适应大数据的复杂环境,内部审计定义需要创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新理念进行了总结。国外对于信息化审计研究较早,对于信息化审计的定义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美国Annbarry教授(1989)曾预测未来审计工作的重心将转变为对数据库的审计。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1995)从信息化审计的过程出发,认为信息化审计就是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评估。可见国外学者对于审计信息化已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对于信息化审计的研究进行的较晚,并且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具有评价并改善风险水平、控制并治理审计过程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学者发展了内部审计理念,不仅拓宽了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同时也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汤靖(2016)提出大数据内部审计是新时期审计事业发展的方向,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规章为准绳,并且能够推动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管理流程方面的变革。在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方面,刘荣(2015)认为大数据内部审计是对数字、文字、视频、音频等一切有用信息进行的全面审计。李若文(2016)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以数据信息为核心,同时以数据的流向为关注点,对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有效的审计信息。

农业物联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I GNACIO H UIRCAN J, M UNOZ C, Y OUNG H, et al. ZigB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lization for cattle monitoring in grazing field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0,74(2):258-264. [2] B URGESS S S O, K RANZ M L, T URNER N E, et al. Harnessing wireless sensor technologies to advance forest ecology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10,150(1). [3] Z HENG L, L I M, W U C,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mart mobile farming service system[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10,In Press, Corrected Proof:1-10. [4] C OLLIER T C, K IRSCHEL A, T AYLOR C E. Acoustic localization of antbirds in a Mexican rainforest using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128(1):182-189. [5] L OPEZ R IQUELME J A, S OTO F, S UARDIAZ J,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precision horticulture in Southern Spain[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9,68(1):25-35. [6] N ADIMI E S, S OGAARD H T. Observer Kalman filter identification and multiple-model adaptive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classifying animal behaviour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9,68(1):9-17. [7] G REEN O, N ADIMI E S, B LANES-V IDAL V, et al.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side silage stacks using nove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9,69(2):149-157. [8] M ATESE A, D I G ENNARO S F, Z ALDEI A, et al.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precision viticulture: The NAV system[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9,69(1):51-58. [9] H E H M, Z HU Z H, M AKINEN E. A Neural Network Model to Minimize the Connected Dominating Set for Self-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2009,20(6):973-982. [10] N ADIMI E S, S OGAARD H T, B AK T, et al. ZigB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monitoring animal presence and pasture time in a strip of new gras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