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的论文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的论文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的论文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的论文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的论文

会计信息是公众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会等权威机构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应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可比性等重要特征。归结起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决策有用性,即“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

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会计

概念公告》,1978。会计政策选择作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不规范的应用大

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严重干扰了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规范会计政策选择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会计界的重大课题。

一、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互为基础

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同一会计事项采用何种会计政策来进行处

理不仅会使三大报表生成不同信息,而且影响财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例如,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初期,相较平均年限法会增加当期费用,减少

当期利润,进而影响固定资产周转率等相应财务指标;在同行业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

旧时,会引导信息使用者思考该企业是否急于周转资金等。因此,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

计信息披露的基础,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优质会计信息促进信息

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并优化资源配置,维稳经济秩序。

同时,会计政策选择是以一定的会计信息作为依据的。明确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的优

劣势以及发展前景,对管理当局确定经营策略及选择会计政策至关重要,而这些信息往往

都是以会计信息的形式来披露的。例如,为了获得信贷资金,企业需要参考金融机构可容

忍的偿债能力及在同一金融机构申请信贷资金的企业所披露的偿债能力来评估本企业的竞

争力,必要时管理层会进行相应会计选择以调整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

二、不规范会计政策选择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其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披露程度由企业管理当局掌控;且企

业每个营业周期的不同环境导致企业不同的会计政策偏好,企业披露的重要信息便不同,

造成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知程度不对称,主要包括获知的数量不对称、质量不对称和时间不对称等[1]。

2.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为了完成任务指标,根据设定的指标反向选择会计政策,

将会计政策作为操纵利润和粉饰报表的工具,使会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

现金流量,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进而引

起资本市场失真,扰乱市场秩序。

3.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不得忽略或隐瞒任何重要的会计信息,以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然而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对自身利益及企业“前程”的

考虑,往往对有利于增加企业未来价值的重大事项详细披露,对反映未来风险的信息却不

充分披露,或是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完全不披露,导致信息使用者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

4.会计信息传递时效性差。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上看,绝大部分企业选择在

4月份披露,这意味着报表使用者并不能及时得到企业上年度的详尽信息。对于临时报告,企业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何时披露或“好”或“坏”的重大事件,而不遵循“两个

交易日内”的相关规定,这极易导致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的决策失误,损害其利益。

二劣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

1.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会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投资收益和盈利预测信息、债

权人了解企业偿债能力保障系数的主要途径。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权衡对不同企业投资的

风险与回报,寻找一种合理的投资组合,避免资金过度流向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债权人通

过对偿债指标的分析,了解对不同企业投资的资金收回可靠程度。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

等手段制造的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起到粉饰企业的信誉状况、经营情况等作用,会误导

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判断和决策,使资金流向“花瓶”企业,造成二者本可预期到的损失。

2.弱化企业竞争力。信息披露是企业与信息使用者沟通的纽带。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企业为了成功获得投资或债务资本,必然要比竞争者呈现出更优异的获利水平和偿债

能力。当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满足管理者的要求时,管理者倾向于压制消极信息的披露,

并通过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美化报表。由此,违背了可靠性、相关性等质量特征的会计信

息便为企业引入了资金及其他利好政策。但并不是只有企业有主动权。一旦企业的真实信

息公诸于世,企业便陷入诚信危机甚至承担法律责任。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掌

握的信息选择自己的行动,比如,投资者可大量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价波动。可见,企

业不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短期来看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扰乱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在证券市场中,与其说参与者从事的是证券交易,不如

说是信息交易,保证证券市场有效性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披露。优质会计

信息可以保证资本在生产者之间

的优化配置。企业提供的不可靠会计信息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使其作出的关

于某种证券的购入、持有、转让等决策失误,把社会资金引向生产效率低的企业或行业,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而一旦投资者受到因劣质信息造成的利益损害,便

会缺乏对披露信息的信任,失去投资信心,导致证券市场效率降低。

三、会计政策选择不规范的原因

1.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存在缺陷。一国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制于当时的

会计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不断变化的会计环境使会计准则的滞后性逐渐

显现,导致某些新领域、新行业的同类交易或事项会出现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会计

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企业往往以此粉饰会计报表。

2.缺乏有效的会计政策选择披露体系。由于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繁杂,很多企业只披露

选择了哪项会计政策,对选择原因及该选择对财务指标和会计信息的影响并未作详尽披露,使得许多分析能力弱的信息使用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会计政策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能产生何种影响,从而让企业能大胆地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

3.注册会计师执业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本质上是盈利组织,一些事务所为了在

不断壮大的同业中获得更大生存空间,不惜违背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企业会计报

表中明显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会计政策选择不予提示,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志,

纵容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4.会计人员缺乏会计政策选择意识。企业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会计人员先对经济事务

作出职业判断,然后利用合理的会计方法进行核算,这对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

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无法作出合理的会计判断,或者即使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了核算的简化而放弃合理的政策,使会计政策选择无法达到

整体优化。

四、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1.完善企业会计准则。首先应扩大准则制定的参与度,准则制定机构应积极听取企业、注册会计师等准则直接应用人的意见;其次,在制定会计制度和准则时要尽量对未来可能

出现的经济现象作出预期并规定处理方法,减少准则的真空带;最后,考虑到我国目前会

计人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应适当缩小会计政策的选

择空间。

2. 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披露机制。虽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规定了在报表附

注中披露重大会计政策,但执行并不规范。以四项准备为例,上市公司并未在年报中披露

计提标准和制定方法,且各公司间的计提方法有一定差异,使信息使用者无从提取各公司

间的可比信息。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和惩处

力度[2]。同时应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政策披露是否规范的监督。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股东大会形同虚设,不能对管

理者进行很好的监督;加之管理者享有政策选择的主动权,其与股东相异的目标函数使其

更易操作会计政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应进一步探索与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使管理当局与股东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以增强公司管理当局对股东的责任心

与忠诚度,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3]。

4.强化审计监督,引导企业进行正确会计政策选择。应当引入第三方制衡机制,打破

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直接委托关系,甩掉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的经济包袱;加大违规处

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的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最近责任人的民事及刑事责任;坚持对注册

会计师的诚信及职业操守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