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公司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二) 会计期间

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本次报告期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三) 营业周期

本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

(四) 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本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确认为现金。

将同时具备期限短(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的投资,确定为现金等价物。

(六)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1、金融工具的分类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等。

2、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取得时以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

取的债券利息)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

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时确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应收款项

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公司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以向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现值进行初始确认。

收回或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成本计量。

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5)其他金融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3、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公司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如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则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2)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4、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公司若与债权人签定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的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项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若回购部分金融负债的,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与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将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估值时,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6、金融资产(不含应收款项)减值的测试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

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金融资产发生减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管理制度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管理制度 为更有效地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准确、公允、及时的数据资料,保证公司的会计处理和财务信息建立在统一、客观、可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制度 公司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 (二)、会计年度 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记账本位币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以实际成本为计价原则。 (五)、外币业务核算方法 会计年度内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按当月1号银行基准汇率折合人民币入账。季末将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按季末银行基准汇率进行调整,产生的汇兑损益,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费用按资本化原则进行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损益。 (六)、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 公司将持有的期限短(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确认为现金等价物。 (七)、坏账核算方法 1、坏账确认标准: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款项;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且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 2、坏账损失核算方法:采用备抵法。 3、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 按其他应收款、应收帐款减除内部关联公司往来款后的借方余额的3‰确认。 (八)、存货核算方法 1、存货的分类:分为原材料、包装物、燃料、自制半产品、产成品、外购商品等。 2、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方法:取得时采用实际成本法对存货进行核算,领用或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若经申请后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月终分摊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一)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一)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会计政策的内涵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1.会

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XXXX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方法 一、会计制度 本公司以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各子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国家有关补充规定。 二、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记账本位币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 五、外币业务核算方法 外币业务发生时,以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期末按照期末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分别情况处理: (1)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计入该项固定资产成本; (3)其他情况下,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六、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确定为现金等价物。包括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短期债券投资。 七、短期投资核算方法 按取得时的投资成本入账。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者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等。公司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不构成投资成本。

八、坏账核算方法 (1)坏账确认标准 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②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 (2)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采用备抵法。 九、存货核算方法: (1)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生产成本、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外购商品等。 (2)发出材料和产成品按实际成本核算;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核算。 十、长期投资核算方法 (1)长期债权投资 ①债券投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公司购入的长期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减去相关费用及尚未到期的的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投资按期计提利息,应计的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经摊销债券溢价或折价后,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②其他债券投资:取得时按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入账;按期计算应计利息,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长期股权投资 在取得时,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入账。 ①公司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含20%),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成本法核算。

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摘要: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应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各契约主体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会计政策选择利益共享 会计政策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现代企业实质上是由与企业合同有关联的并在企业具有一定产权的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为了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于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便产生了会计政策如何选择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的第二章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上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及特性 (一) 会计政策的内涵 会计政策作为政策的外延之一,有其具体的限定内容。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政策是“那些被报告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最能恰当地表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从而被依循的会计原则及运用这些原则的方法”。上述定义都强调会计政策要能“最恰当地表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认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就现实而言,会计政策根据其指定的面向整个国家及社会的,一些通用、重要的会计方针、原则及方法程序,通常以准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层是企业根据微观实际“, 量身定做”制定出的会计政策,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自身。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人们给了会计政策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会计政策包括在编制财务报表上,企业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二是企业会计政策也称企业会计方针,是指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为正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及程序和列示方法。三是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四是企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企业为编制会计报表而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用所作的决定。 (二) 企业会计政策的特性 1. 企业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则、基础、方法、惯例、规则和程序。但会计政策的实现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政策的阶段性,显示出重大政策、特殊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区别,从而形成企业会计政策体系和过程,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2. 企业会计政策的功能和作用,首先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未来;其次它不仅解决局部问题,主要是解决大大小小的全局问题,一项会计政策往往影响一项业务、一张报表,甚至一个企业。 3. 企业会计政策的目标,包括日常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揭示行为。会计政策是报表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报表揭示的组成部分,但它贯穿于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通过日常业务和报表业务的规范,以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4. 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公认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符合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范要求,一般不允许制定和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政策。 5. 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适用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应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以及会计管理需要。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第二章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及其变更 第一部分重点难点解析 【知识点】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估计差错更正的区分 1.会计估计变更和由于会计估计错误导致的差错更正的区分的关键:是判定前期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在作出会计估计的当时没有考虑或没有正确运用编报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的可靠信息,那么这一会计估计就是错误的,属于前期会计差错,需要遵循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反之,那就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适用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 2.对于未决诉讼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计负债的差额处理方法: (1)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合理确认预计负债后,应当将当期实际发生的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相关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或冲减当期营业外支出。 (2)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原本应当能够合理估计诉讼损失,但企业所作的估计却与当时的事实严重不符(如未合理预计损失或不恰当地多计或少计损失),应当按照重要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3.上市公司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前期会计估计发生差错,并追溯调整前期报表? 【解答】只有在上市公司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重大人为过失或舞弊等原因,未能合理使用前期报表编报时已经存在且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导致前期会计估计结果未恰当反映当时情况,才能认定前期会计估计存在差错。前期会计估计存在差错,并不必然进行追溯调整,只有当上市公司确定相关因素导致会计估计差错累计影响数切实可行且该差错重要时,才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前期报表,否则应采用未来适用法。《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会计部函【2013】232号) 第二部分典型例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16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所在地政府于5月8日发布的通知,规定自2×14年6月1日起,对装机容量在3万千瓦及以上有发电收入的水库和水电站,按照上网电量9厘/千瓦时征收库区基金。按照该通知界定的征收范围,甲公司所属已投产电站均需缴纳库区基金。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对上述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作为2×16年发生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B.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2×15年财务报表的数据并调整相关的比较信息 C.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追溯重述2×15年财务报表的数据并重述相关的比较信息 D.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2×15年财务报表的当年发生数及年末数 【答案】A 【解析】该事项既不属于前期差错,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又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甲公司2×14年6月至2×16年度财务报告无须进行调整,应将2×14、2×15年

XX公司主要会计政策

XX公司主要会计政策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的会计核算,统一公司会计政策,真实、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补充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会计政策。 2.适用范围 本政策适用于XX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3.政策依据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有关补充规定 4.会计年度 公司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5.记账本位币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6.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公司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 7.外币折算方法 7.1公司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7.2资产负债表日, 外币货币性项目以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中间价折算,月末汇率与初始确认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初始确认时的汇率折算,不改变其人民币金额;期末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的股票等非货币性项目,应先将该外币金额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比较,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7.3在建工程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计入在建工程。 8、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公司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确定的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

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9、存货核算方法 9.1公司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委托加工材料等。 9.2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不能直接计入商品采购成本的,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计入当期损益或存货成本。 9.3公司的在产品和库存商品按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原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原材料、包装物,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原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原材料、包装物,仍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领用或发出时,按当月成本差异率计算当月发出原材料、包装物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将其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 9.4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单独核算,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又得以恢复,按恢复的差额(以补足以前已计提的数额为限)冲销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9.5存货跌价准备提取方法: 外购存货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自制存货按制造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期末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制造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长期投资核算方法 10.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初始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变更

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 第一条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行为及其信息披露工作。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第四条上市公司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所有者权益等财务指标。 第五条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的,应该在董事会审议批准后两个交易日内向本所提交董事会决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六条上市公司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其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公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情况概述,包括变更的日期、变更的原因、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变更后采用的会计政策等; (二)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包括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公司业务的范围,变更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的影响等; (三)董事会审议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 (四)本所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应当在董事会审议批准后,提交专项审计报告并在定期报告披露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一)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净利润的影响比例超过50%的;

(二)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比例超过50%的; (三)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致使公司的盈亏性质发生变化; 上市公司在召开前述股东大会期间,必须向投资者提供网络投票渠道。 第八条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在董事会作出相关决议后,向本所提交以下文件: (一)董事会决议及公告; (二)董事会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合理性的说明; (三)独立董事意见、监事会意见; (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适用于需股东大会审批的情形); (五)本所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九条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情况概述,包括变更的日期、变更的原因、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变更后采用的会计政策等; (二)董事会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合理性的说明; (三)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包括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公司业务的范围,变更会计政策对定期报告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的影响等; (四)如果因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最近两年已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公司已披露的报告年度出现盈亏性质改变的,公司应该进行说明; (五)独立董事意见、监事会意见; (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适用于需股东大会审批的情形);

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纳税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企业的纳税支出不仅是单方向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且还体现现金支出的刚性特点。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通过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会计政策与税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自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政府为了节约企业的纳税申报成本,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有一定的空间,即税法有规定的,按税法规定处理,税法没有规定的,按会计政策的规定进行处理。由于会计政策存在可供选择性,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机遇,企业管理当局会通过合适的会计政策竭力降低相关税负的税基和税率。 (三)规避市场管制 二、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损益产生影响 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收入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增加该期间的会计收益;费用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减少该期间的会计收益。因此,为了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扩展,企业往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影响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影响收入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 (二)对企业的股东产生影响 企业股东的目标是追求财富最大化,而在现代化的企业里,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这样,企业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会首先考虑股东的利益。因为当企业满足了股东的相应偏好(比如派发现金股利),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股东往往会愿

意为所“喜爱”的企业支付较高的股票价格,从而实现企业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三)对企业的债权人产生影响 债权人主要关心其债权的安全,即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能够按时足额收回;而管理者往往较多考虑股东和自己的偏好,思考如何运用负债的杠杆为股东和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债权人为了降低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出借资金的时候会在债务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当企业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时,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来的会计政策。 (四)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当会计政策选择的效应传导至资本市场时,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股价,而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可能是与股票的价格挂钩,而股票的价格又受管理者的选择行为的影响,管理者的报酬又是来源于股价的。所以,管理者往往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这种特殊的手段来进行操纵收益。 三、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在制定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规范时,要适当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操作空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会计信息可靠性不高,企业的信任度严重不足,现阶段应适当收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这样才可以有效遏制企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随意变更以粉饰财务报告的蔓延趋势,努力降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增进相关利益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与公司治理机构具有内在重要联系,合理的内部结构是达到会计政策目标的一份保证。公司具有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才会更加合理化。因而要积极完善公司

公司主要会计政策

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公司执行财政部于2006 年 2 月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 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其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3、会计年度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记账本位币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5、计量属性 公司财务报表项目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包括交易性金融工具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司本期报表项目的计量属性未发生变化。 6、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7、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按照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执行。公司所控制的全部子公司及特殊目的主体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从取得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公司开始将其予以合并;从丧失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停止合并。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集团内部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子公司的股东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所拥有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项下单独列示。 子公司与母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于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对于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视同该企业合并于报告期最早期间的期初已经发生,从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报告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而我国《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主体一种有目的的、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挑选的行为,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即对以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之处,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拥有完全的选择权。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各个关系集团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影响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可能不影响现金流量,但却能影响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会计规范制在制定准则或规章时,要考虑制定会计规范的成本;会计规范使用者要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因此,会计规范是规范制定者和各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相互平衡妥协的基础上暂被利益各方认同的准则。 2.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它的制定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不断地博弈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均衡,从而不断完善修订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

1.主要会计政策

1.主要会计政策

文件编号:YYJH/CW-WJ-01 主要会计政策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财政部令第76号修订)、于2006年2月15日及其后颁布和修订的41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并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的披露规定编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本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二、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本公司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本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特点,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研究开发支出等交易和事项制定了若干项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详见本附注四、11“无形资产”、15、“收入”各项描述。关于管理层所作出的重大会计判断和估计的说明,请参阅附注四、18“重大会计判断和估计”。 1、会计期间

本公司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营业周期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本公司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3、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为本公司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为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5、金融工具 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

主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制度

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制度

1目的:为加强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3职责:(略) 4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4.1会计年度 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制,即公历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4.2记账本位币: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4.3记账基础和计量属性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公司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主要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公司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当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保证取得并可靠计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或现值。 4.4外币业务核算方法 发生外币交易时,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4.4.1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4.2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4.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4.5.1列示于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及随时可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 4.5.2列示于现金流量表的现金等价物是指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4.6现金流量分类 本公司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将现金流量分为以下三类: 4.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缴纳税款等。 4.6.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4.6.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主要会计政策

文件编号:YYJH/CW-WJ-01 主要会计政策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财政部令第76号修订)、于2006年2月15日及其后颁布和修订的41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并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的披露规定编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本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二、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本公司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本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特点,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研究开发支出等交易和事项制定了若干项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详见本附注四、11“无形资产”、15、“收入”各项描述。关于管理层所作出的重大会计判断和估计的说明,请参阅附注四、18“重大会计判断和估计”。 1、会计期间 本公司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营业周期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本公司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3、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为本公司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影响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影响毕业论文 标题: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阻碍 系别:会计系 专业:会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政策选择成为企业的必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的过程事实上确实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本

文通过对会计政策的内涵、必定性、动机、原则及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阻碍的阐述和分析,进而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阻碍 目录 摘要 0 名目1 1 引言2 2 企业会计政策及选择的差不多内涵2 2.1 企业会计政策的定义 2 2.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定义 3

3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本质及必定性 4 3.1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本质 4 3.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必定性4 4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咨询题及其计策7 4.1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的咨询题 7 4.2 解决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咨询题的计策8 5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阻碍 9 5.1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原则 9 5.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阻碍 10 5.3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进展方向12 终止语12 致谢14 参考文献 15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阻碍 1 引言 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扩大了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从而使得企业治理当局及会计人员面临如此一个咨询题: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将会产生什么阻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范畴有哪些?如何运用其职业判定能力;在国家会计政策的范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本文就此谈一点认识。 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差不多内涵 2.1 企业会计政策的定义

参考资料:万科房地产企业主要会计政策

2. 主要会计政策 本公司及子公司(“本集团” )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的。 (a)会计年度本集团的会计年度自公历1 月1 日起至12 月31 日止。 (b)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本集团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除特别声明外,计价方法为历史成本法。 (c)记账本位币及外币折算本集团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按业务发生当月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年末各项货币性外币资产、负债账户按资产负债表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除与购建固定资产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参见注释2(j ))和下文所 述情况外,外币折算差异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与开发房地产物业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房地产物业竣工之前,予以资本化。 境外子公司的会计报表除权益表项目按照发生时的汇率折算外,均按资产负债表日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为人民币。所产生的折算差额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处理。 (d)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本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财会字[1995]11 号)编制的。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包括本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子公司指本公司通过直接及间接占被投资公司50%以上(不含50%)权益性资本的公司,或本公司虽然占被投资公司权益性资本不足50%但对其具有实质控制权的公司。只有在本公司对子公司占50%以上权益性资本或虽占其权益性资本不足50%但对其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期间,其经营成果才反映在本集团的合并利润表中。少数股东应占的权益和损益作为独立 项目记入合并会计报表内 本集团根据财政部财会[2003]10 号文《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答案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习题及答案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情形的是()。 A.企业将某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B.企业以往租入的设备均采用经营租赁方式核算,自本年度起对新租赁的设备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核算 C.企业由于追加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 D.对价值低于500元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由分次摊销法变更为一次摊销法 2.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B.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C.会计政策变更表明以前的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 D.变更会计政策应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年年末,甲上市公司发现其所持有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决定从下年起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经济事项属于()。

A.会计政策变更 B.会计差错 C.会计估计变更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甲公司在2015年1月变更会计政策,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下列哪一年属于列报前期()。 年年年年 5.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变更采用的追溯调整法,是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 A.计入当期损益 B.计入资本公积 C.期初留存收益 D.管理费用 年12月31日,黄河公司将一栋办公楼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当日该办公楼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税法对其处理与会计一致。2015年1月1日,长江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该写字楼进行后续计量。当日,该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上升为15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则2015年长江公司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万元。 7.下列关于会计估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B.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未来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2012 届) 设计(论文)题目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梦婕 分院经济管理分院 专业班级会计学081班 指导教师(职称)潘自强(教授) 论文字数8299 论文完成时间 2012年4月12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学081班陈梦婕指导教师潘自强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通过对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分析,针对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发展现状提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旨在通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完善企业内外部的监督机制,创造会计事业的持续繁荣,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字: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对策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ccounting Instructor:ChenMeng jie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ie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f the status quo, through the enterprise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situation analysi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for the enterpris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status quo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commendations. To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ystem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narrow spa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and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improve external oversight mechanism within the enterprise, and create sustained prosperity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generate substanti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Accounting Policie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