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

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

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
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

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

太阳升中学熊文革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又怎样在语文教学的领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当今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而教师在现今的教学状态下怎样和学生进行沟通,我认为只要很好地利用歌曲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也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表面上看,语文和歌曲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歌曲是它不仅是一种由音符组成的曲子,一种爱,是一种感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感觉,也是一个世界。它又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因此,语文和歌曲教学一方面要以充分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完成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任务,但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对语文和歌曲教学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成果化,更成熟的目标发展,所以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善于导入,唤起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使学生一下子集中注意力。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愉快的迈进语文教育的殿堂,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语文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教《诗经·蒹葭》一文,我先让学生先听琼瑶的《在水一方》这首歌,那充满歌曲曲调婉转悠扬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很快进入文章的艺术空间,唤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语文课实际教学中

讲解知识与欣赏音乐作品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乃至吃透可以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以至于不会“左耳听、右耳冒”。语文课不是一个沉闷的讲解课,所以要结合学生的理解层次和水平去逐步欣赏中国语言。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澎湃的情感波澜。又如教课文《台阶》时,我就播放阎维文唱的歌曲《父亲》,激发学生对父亲爱的情感。当歌曲播放到“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有的学生流出了眼泪。

用歌曲导入时,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首先,要定向。在播放乐曲之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欣赏乐曲的旋律,体会其中的意境等,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其次,要启发。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使他们深入理解乐曲的意蕴。为此运用教材时不要过死。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加以创新,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与之相近的、容易理解的知识。

二、朗读配音乐,提高朗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而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中。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普遍拖音明显;自读时漫不经心;有的读不出声,很不自信。学生大多形成念书腔、唱书调,朗读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受到了影响。

匈牙利教育心理学家萨德义就音乐对教育的功能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听音乐有助于牢固地掌握功课。”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有助于排除外界干扰,开发右脑,提高记忆力,会让学生的背诵能力大大提升。”音乐是朗诵的兴奋剂,如果配上乐曲来朗诵,就营造了一种情境,把朗诵者和听众尽快带入作品的意境中,朗诵者在音乐里欣赏作品描绘的精妙绝伦,领悟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陶冶着高尚的情操。音乐声、读书声,声声相融;师灿烂,生灿烂,师生灿烂。在文学作品中徜徉,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经一番文学的洗礼,充分感受朗诵的魅力。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在经典中熏陶,在愉悦中提升了朗读能力。久而久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培养学

生欣赏音乐艺术美的能力,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让思维的溪流汩汩流淌,其乐融融,受益无穷。

让学生配乐朗诵前,可根据爱好选择经典、古诗文、美文、诗歌,要做到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标准读音,扫清朗诵基本障碍,否则会大煞风景,效果大打折扣。而让学生分清朗读轻重、节奏,学会用合适的语气表达文章情感,不仅要我们教师贯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打好基础,语文教师更要在学生朗诵前对其进行指导。

我们都知道,由于表达内容的不同,话语的轻重快慢有所不同,欢乐、激动、兴奋、愤怒时,说话速度较快;忧郁悲伤时说话速度缓慢低沉。所以,朗诵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反映出所表达内容的思想感情,当朗诵内容表现人们欢乐、激动、兴奋、愤怒的感情时,语速要快些,轻松一些。

让学生配乐朗诵前,可根据爱好选择经典、古诗文、美文、诗歌,要做到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标准读音,扫清朗诵基本障碍,否则会大煞风景,效果大打折扣。而让学生分清朗读轻重、节奏,学会用合适的语气表达文章情感,不仅要我们教师贯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打好基础,语文教师更要在学生朗诵前对其进行指导。

我们都知道,由于表达内容的不同,话语的轻重快慢有所不同,欢乐、激动、兴奋、愤怒时,说话速度较快;忧郁悲伤时说话速度缓慢低沉。所以,朗诵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反映出所表达内容的思想感情,当朗诵内容表现人们欢乐、激动、兴奋、愤怒的感情时,语速要快些,轻松一些。

三、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创设音乐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音乐素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之下,在头脑中,自动生成活画面,产生相应的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内蕴,有助于学生更加动情地朗读。一节课开始前或朗读前,先播放一段有关的乐曲或歌曲,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

课文的时代背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把学生带入这节课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有感情的朗读做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

四、课末引进音乐,升华情感。

课堂结尾正是总结规律,理清顺序,提示中心的重要环节,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此时,把音乐和语文结合起来,通过教师指导总结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陶治性情,升华思想,加深印象,在美文和音乐的旋律中得到美的熏陶。如:我在教《慈母情深》一文时,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学生看到的是一位低头踩缝纫机的、瘦弱的、贫苦的母亲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愿儿子学不到知识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的母亲,教师随即播放《母亲》这首歌,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文中的母亲、歌曲中的母亲、自己的母亲联系起来,自然也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紧接着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几句话,既积累了语言,又深化了情感,体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歌曲的非凡作用,让歌曲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2004、12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师宗县竹基中学张琳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 单纯的语文教学,虽然会让学生学到知识但却觉得无趣;单纯的音乐,虽然会让学生感到快乐但却很少能学到知识。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呢?那就是把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用音乐为语文课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音乐和语文有什么关系吗?我想有些人会不以为然,把音乐和语文拉到一起,能把语文学好吗?我认为,适当的音乐,对语文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在我刚走上语文讲台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更加对这种看法确定,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写人的记叙文,正好里面的文章都涉及到“爱”这个主题,我就想到了设计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配乐朗诵的活动。因为这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又刚进入初中不久,他们以前几乎没有搞过什么朗诵比赛,更何况配乐朗诵,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先是指导学生写文章,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文章帮他们找合适的音乐,我们整整准备了三个星期,配乐朗诵才真正开

始了! 台上的同学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诵着自己的文章,情到深处,不禁落下了热泪,台下的同学也被深深感染,也不禁潸然泪下,整个教室都沉浸在对母爱感恩的情绪中。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也不禁为着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所感染。他们的感情,是如此的纯真;他们的内心,是如此的丰富。活动过后的很长时间,他们都还会对我说:“老师,那次活动真好,让我们知道了要多孝顺父母,我们什么时候再搞一次啊?”我想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朗诵,也许收不到这样良好的效果。为什么配乐朗诵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想是因为我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让语文走近音乐,让语文走近音乐,让他们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教学情景,用音乐为课文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到丰富的知识。 《毛诗序》中曾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种类及表现手法,唱歌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音乐就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溶解各种思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 文字产生后,文学渐渐也成了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实则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摘要】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感受思考能力,提升他们内心情志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育成完美的人格、人品和人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生活;语文;语文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可以说:语文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实际。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亲近语文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人际间的言语交谈、思想交流、书信交往,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还有形形色色的标语、广告、题联、题诗以及小品、相声磁带、VCD等,无不与语文息息相关。尤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更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天然的情景。如春天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夏天去河边。观察嬉戏的小鱼;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去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共同欣赏红妆素裹的雪里江山……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成了孩子们笔下创作的素材。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情绪热烈,思维活跃,语文便逐渐丰富而生动。记得我带学生们去春游,在路上听到小鸟的鸣叫声,有学生脱口而出:“小鸟亮开美丽的歌喉是想和我们比高低”;看到蒲公英四面展开的绿叶,有学生说:“那是二月的春风剪裁的”;看到新开河夕照,有学生说:“河水披着金色的鳞片在为太阳公公载歌载舞”……学生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真实的生活画面通过语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如山涧的小溪一般流畅自如。 如果说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天然的布景,那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是沟通课堂内外的纽带。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后,我就设计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课后实践练习,组织学生以所在的财源镇为阵地,利用星期天开展环保考察活动。看一看周围有哪些污染源,污染程度怎样,还有哪些人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想一想,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或改善环境,并要求学生联手写出考察报告。通过考察,学生们发现石墨矿的污染非常严重,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亮闪闪的石墨屑,使周围居民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增多,石墨矿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水源,使附近种植的植物变得矮小、枯萎、甚至死亡,造成鱼减产,水稻减收,甚至居民的饮水都受到影响;石墨矿的运输车辆还把修建不久的水泥路压得四分五裂、高低不平,还发现有占用耕地建砖厂或毁田挖沙等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通过调查走访,学生纷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如a、开展“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废旧物品重新再利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摘要: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而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这是育人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语文;融合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神文明之柱,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东方的基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育人之师所肩负的重任。 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这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令人担忧的学生的文化现状 从自己授课与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了解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甚至缺乏起码的常识。这种现象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现状一:许多学生天天嘴边哼唱流行歌曲,却对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知之甚少,晚自习的时候,同样也发现许多学生应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便开始翻看一些网络小说,漫画等等,却对中国古典名著近而远之。 现状二:现今学生许多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以《使至塞上》为例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以《使至塞上》为例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小,古诗词教学自然就成了重头戏。然而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无非就是创设情境,读读译译赏赏背背了事,乏有美感,学生兴趣不浓,教师思路打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回归传统吟诵。 金盾出版社《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吟诵”:“吟咏;朗诵。如吟诵诗歌。”事实上,真正的吟诵是吟咏,包含着吟唱诗歌。“吟”的总体特征是拖长腔,即“歌永言”,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沉潜诗歌,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目的。 刚刚结束的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例《使至塞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执教者在诗教吟诵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来自章丘的刘霞老师着一身黑色稍宽松的类似唐装的衣服,袖口是一圈红边儿,黑色的秀发自然地飘在脑后,戴一副近视眼镜,朴素中透着智慧,灵秀中有天然的温情,即使不说话也显得儒雅光鲜,她不愠不火,恍如宋代的才女李清照;她秀外慧中,又如勤奋不倦的祝英台,一定是读过那么多的书籍,尤其是唐诗宋词,才落得即使“粗缯大布裹生涯”也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无法不心生一种莫名的敬畏与尊重与爱戴来,真是“惟贤与德,能服于人”。而刘老师的这身衣服正好与所讲课题王维的名诗《使至塞上》相关,仿佛正要引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那个诞生了无数杰出俊彦的盛唐时代一般。 关键是她这节能够回归传统语文教学的课,让我们当时即刻想化为课堂上的一员,和她一起去学诗,一起去读诗。 我以为,这首仅有四十个字的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并不好讲,倘若没有平时的积淀,没有深刻的挖掘,也一定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即使你有孙悟空一般变化多端的组织课堂的本领,效果也一定不好。可是刘霞老师起始阶段谈到自己对诗歌,对于王维的认识与体验的导语竟是那样的入情入心,便一下子让我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了,刘霞老师的导语大致是这样的(也可能是这段话早就写好了): “我昨晚很晚也睡不着,起来重读王维,重读王维的这首诗,它使我的心沉静下来------我们最美好的阅读是从诗开始的,阅读一首首唐诗宋词,我们在尘世中漂浮着的心便慢慢的静下来,生命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徜徉,和他一起看大漠孤烟,听汩汩清泉,赏明明如月------” 富有诗意的导入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境,虽然多是自身事先感受的发挥,然而却极能引领学生从情感上亲近唐诗,走进王维,初步了解王维,这是很有必要的,这就为整节课的学习创设了极富诗情画意的氛围。 其实绝不容质疑,这段话她一定写得出来,因为她有深厚的诗歌阅读的底子,后来刘霞老师的表现印证了这一点。 这个导入稍微有点长。更精彩的设计还在后面。 刘老师情境导入后的课堂主体部分的设计基本上分为四个部分:“《使至塞上》寻迹—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选择与教材相匹配的音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听觉和视觉带给学生感官刺激,在音乐渲染下,学生更容易进入语文教学的环境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 一、合理选择音乐营造氛围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融合的关键就是要注意音乐的选择,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和情感价值进行挖掘,捕捉、提炼情感触发点,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借此将学生带入到语文文本的情境当中。例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欢快的音乐,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课堂气氛十分愉悦,接着教师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春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利用音乐进行情感升华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他们缺乏生活阅历,在面对情感较为丰

富的作品时,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就需要利用音乐将文章中深刻情感传递到学生的心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选择与文章匹配的背景音乐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的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其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伯牙绝弦》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高山流水》一曲作为背景音乐,在绝妙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明白知音难觅、知己难求,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时内心的感受了。 总之,将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进行融合,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出有效的应用策略,在进行融合时要选择适当的音乐媒体,利用音乐把学生带入教材的情境当中,让学生能与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获得情感体验和升华。 作者:孙小娟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第二小学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

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教师布置作文时,不少学生就眼睛盯着天花板,长叹着,无话可写。即使强迫着自己写下去,也是内容空洞,千人一面。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空话、套话的应试之作。面对这样的作文现状,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教师应当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注重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 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 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谈作文色变”,这跟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仔细,对写作素材的不积累有很大关系。不管写啥文章,首先在心理上结了一个大疙瘩,好比没上战场先惧三分。导致产生写作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作文认识不够和对自己缺少信心。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首先使他们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话。作文没有什么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启发他们思考,搜索写作素材。我们必须经常去训练我们的观察能力,用独特的眼光去“扫描”社会或自然。总之,观察是生活素材积累的前提条件,创作时,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观察是作文的关键,观察的过程就是深入生活的过程,也是获得真知的过程。那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呢?第一,观察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不但要了解改革开放,也要了解市场经济;不但了解下岗职工的忧虑与苦闷,也要了解上岗的探索与喜悦。第二,观察自然。我们不但要走进名山大川的雄伟与旷远,也要走进溪流如茵的清晰与雅致,满怀激情地拥抱那青春燕南北,长虹溢彩,金果飘香,白雪皑皑……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 只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世界。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许多著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读后感 延寿小学陈铭真 暑假的时候,读着王尚文先生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我的心中有了几分感慨的同时,也不禁心生惭愧,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教了这么多年语文,却没有好好地思考一下语文是什么?该做些什么? 王尚文先生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在充分论证语文课程复合性(即语文课程是汉语和文学的复合)和语文教学活动对话性的基础上,界定了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的不同内涵,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汉语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王尚文先生在书中所阐述的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以前,我常常困惑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怎样去把握它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去突破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语言文字与人文性的度上如何把握,也困惑于课程标准的模糊泛化的标准,担心因为自己的解读能力有限,以至在教学中耽误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耽误了学生。恰好王尚文先生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树立必须有自觉的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意识,把语文课程教成语文课,而不是别的什么课的观念,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着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再者,通过对对《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如何做好一名语文教师有了自己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这样你才能够有勇气行走于课堂。怎样做到这一切呢?我认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地提高自己。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本身就要有一桶水。但是如今时代在不断地进步,老师的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它要求老师要有一海水。对此,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在尝试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平时读书,我除了做好摘录笔记,还坚持写读书心得,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引经据典,努力创设丰富、精彩的课堂,让学生融会贯通,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地提升,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此外,《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之“后记”(结尾部分):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四大洋”:语言、文学、心理、教育,我们深感自己幼稚弱小,但我们也不能一味望洋兴叹,必须奋起拼搏,有所作为,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庄子曰:“吾

(李琳琦)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歌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歌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南宁五中李琳琦 (注:此文章已发表于《读写算》杂志2014年第17期) 摘要:吟诵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墨客对诗词的独特解读方式,通过吟诵领会诗情诗意,达到精神升华的目的。将吟诵运用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趣味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吟诵;古诗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关注。初中语文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其教材当中古诗词名篇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依然无法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只重“背”与“讲”,学生只顾“死读”、“硬记”,对于诗词中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怀的感悟则少之又少。而对古诗词的吟诵是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的传统方式,在全情投入的歌唱式的吟诵过程中,中国文人体味到了诗词的真境界,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将吟诵的传统方法运用于当今的古诗词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将会大有帮助。 一、吟诵的含义极其发展历程 (一)何谓“吟诵” 古籍有云:“吟,歌吟也。”即接近于歌唱而无乐谱的一种自由朗声高唱的方式;“诵,讽也。”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综合“吟”与“诵”之义,则“吟诵”即富有节奏感的高声背诵式吟唱。这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几乎囊括了人类的一切有声语言现象。可谓耳闻而心动,将情感与吟诵的内容相交相融。只要吟诵者专心致志,自可领悟诗词中的意境。 (二)吟诵的盛与衰 诗歌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初就是被先民随口吟唱出来的,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他便产生了。周朝时期,吟诵已经是学子们的必修课。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名家的发展,先秦时期吟诵就已经成了中国文人的传统。随着文化的普及,汉魏以来,吟诵广泛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推崇。随着唐宋以来诗词的大发展,吟诵也迎来了其长达千年的鼎盛时期,上至皇族下至平民,都将吟诵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化交流方式,吟诵的场景随处可闻可见。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近代,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激进新思潮几乎将所有的传统文化皆打为封建思想加以唾弃,吟诵之风也难以幸免,然而仍有许多有识之士在逆境中,不断为吟诵寻求着庇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传统文化的精髓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吟诵即将迎来新的春天。

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在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做了许多尝试: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绽放美丽。 关键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究其根源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可见,传统文化和一方水土一样是民族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呢? 一、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之类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语文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b2312502.html,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王丹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语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想象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56-02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其想象的有意性、创造性、概括性都在不断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充分抓住这些特点,通过发挥其形象思维,培养其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驰骋想象,埋下创造的种子 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兴趣是促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内动力。只有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来说,人们是通过做某件事情而培养起对这件事的兴趣的,而语文教学法却相反,大多数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语文而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总是那样的无趣和乏味,走进语文课堂常常听到有学生说:不知怎么学习语文,不知学什么,不知学了干什么等,这就要求教师改善以前的古板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教师要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经典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

而民族文化核心中的儒家思想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勤恭俭“等传统美德在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上慢慢流失,以至于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凸显。2007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启动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从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0年6月2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将诵读活动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期,国内唯一的一套人教版的国学教材正式发行,教材的实施姚达到四个目的: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学术价值 1980年,叶圣陶先生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学习并积累传统经典,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吟诵涵咏鉴赏文质兼美的诗文,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吟诵,是发源于远古时代的十分古老的艺术。是人类为表达、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含有意义的声音。吟诵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对于古人,吟诵是一种普遍的读书方式,读书人不仅以吟诵的方式欣赏前人的诗词佳作,创作和口头交流诗词作品时也是用吟诵。因而,吟诵艺术对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传承,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今后,对于中华传统经典的传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二)吟诵的研究应用价值: 汉字,不仅是形、义结合体,也是声、义结合体,即古诗词文赋的声调、声韵、格律都是可以表示意义和感情色彩的。即所谓的以声传情。古私塾先生就在他们抑扬顿挫、一摇头一俯仰一微笑一蹙眉间将句文的、情感传递给了学童们,而老先生们用的用这种奇妙的读书方法就是吟诵。古时的学童们就在吟诵音调中记忆、背诵、体味和表达着诗词的内容、意蕴、情感。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了“寓乐于教”、“寓美于教”的道理,创造和运用了吟诵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快乐和美感融入到教育之中。吟诵的教育价值,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得到尤为显著的体现。如今,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地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倡“快乐教育”、“审美教育”等,吟诵艺术的传承,正是通向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流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流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有人曾称流行歌曲为校园“毒瘤”,因为有些流行歌曲存在格调不高、情绪乖戾、装腔作势、语言粗俗等现象,而孩子们接触流行音乐仅仅限于电视、网络,没有受到学校教师专业的培训和引导,只是一味地盲目随从,但是,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论述流行音乐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希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流行音乐的共鸣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流行音乐与语文教学密切结合,将其优秀的一面传给学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以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流行音乐语文教学运用 流行音乐是一种特有的日常文化形态,它以传媒的手段,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学生,在其生活中,学唱流行歌曲是他们休闲、娱乐等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流行歌曲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常能见到不爱学习的学生,但很少见着不爱唱歌的孩子。这是因为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歌曲(尤其是流行歌曲),以其轻快的旋律、真挚的情感、鲜活的语言,深得学生的喜爱。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由此可见,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不同的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罢了。古往今来,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只是年代久远,乐谱失传,有些已经无法再现了。但

文学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却是不争的事实。 流行音乐,更确切的说是流行歌曲,已经成为现今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论你喜欢抑或是不喜欢,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它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流行歌曲已经成这了一种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来自于生活的同时也充当着生活的代言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让语文教学贴近流行歌曲,让流行歌曲走进语文教学,那课堂将会是一片新天地。 一、流行音乐在课文讲解中的运用 (一)以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具有鲜明的艺术性,语文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课堂教学艺术家。在课堂教学中,导语是老师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第一束“鲜花”。如何提高导语文的质量,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并闪耀出特殊的艺术魅力,是每位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导语设计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创造天地。课前导入,渲染气氛,利用音乐作为新课导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里,把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由于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很难与作品引起共鸣,可先播放江涛演唱的《父亲》(从网上下载FLASH,有优美抒情的画面效果会更好),让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导入新课:“父爱如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去感受一下那深沉的父爱。”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

走进生活语文教学更精彩

走进生活语文教学更精彩 发表时间:2013-06-07T17:36:58.937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武彬[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趣、有效、有用这三个要素在学习中互相影响与交织。 武彬河北省故城县武官寨镇中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写作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捕捉灵感;初中语文教学注重研究性 学习,主张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相结合,在生活实践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渗透、提高、增强语文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得走进生活。 一、走进生活的初中语文教学,色彩斑斓且成效颇丰!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语文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语文知识需要溶入生活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趣、有效、有用这三个要素在学习中互相影响与交织。以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单一固定的校园教学模式所引发的“教”与“学”的对立,给我们以沉痛的教训;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让我们不断反思:如何使学习的意义走向融合,让学生爱学、会学、并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拘泥于陈规陋习,局限于小小的课堂,而应当走出去,走向生活,让语文教学在广袤的生活空间中大展拳脚。要想点燃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让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钥匙,要想让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成长为生长的契机,要想让合作的精神贯穿到学生从学习到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就必须倡导一种理念: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应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的内心在色彩斑斓的生活空间翱翔,观察生活,体验知识,加深感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生活中,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深刻烙印。 二、走进生活的初中语文教学,锻炼磨砺又趣味盎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他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 如何将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如何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校园外开辟语文第二课堂会给予你肯定的答案。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实”教材、“更新”教材,生活实践就是一本最好的百科全书。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第二课堂便是一条终南捷径。叶圣陶曾说:“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不妨把课堂设在野外绿茵茵的草坪,让学生手捧课本,趣味盎然地演绎皇帝与骗子的这出闹剧;在山颠激情诵读《陋室铭》、《望岳》等经典诗篇;把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搬上文娱汇演的舞台;让《黄河大合唱》中雄浑的歌声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在生活实践中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教师的管理技巧,树立起让学生既敬畏又喜爱的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的主动精神,养成宽容而赏识的乐观心态,感悟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与幸福。学生也能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在锻炼磨砺中抒写下他们情感激荡、浩气四塞的心怀。 三、走进生活的初中语文课堂,收获知识与自由快乐!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走进生活必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努力开辟生活的课堂,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不失时宜地在课外开展“故事会、辩论会”等活动,通过操作、活动、表演、演示等形式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走进生活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课堂与生活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这就离不开学生对生活体验。语文教学中所谓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而是在生活实践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活中的语文教学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教学情境的内涵。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着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有着独立学习的能力。在生活的课堂中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的确,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着知识与自由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走进生活后,我发现:学生明显地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学习的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多了,尝试探索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 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在生活中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生活的课堂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教育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语文作为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也必须面对新的世界形势,与时俱进,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作出新的贡献。对话式语文教学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将会带来新的改观。德国的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对话原理。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所说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言语性的沟通或言语性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由“训诲——驯化型”教学到“传授——训练型”教学发展为对话教学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对话本身,它有一整套的思想与方法,主要的还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诚如镇西老师所说,真正的对话情境教学还没有开始。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对话教学呢? (一)、开启兴趣之门,激发对话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

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驱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思维活跃,观察力敏锐,想像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有了浓郁的兴趣,就能开启心灵之门,激发对话的欲望,撩拨对话的激情。语文对话教学极力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始终坚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学习个性动机与兴趣置于首要地位。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对话积极性、主动性。对话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表达欲,学生、教师、他者(文本,社会以至自然)之间自由进行交流,真实、真诚、自然地倾诉个体生命对世界的体验,学生种种无比鲜活的话语,倾泻而出。他们在对话中发现,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体验中对话,在对话中体验。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不断向自己、向他者询问“为什么”,教师则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深入发现知识之真、语言之味、生命之美,实现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二)、创设和谐情境,放飞对话的翅膀。 庆昌先生对对话教学作如下理解:“对话教学是的、平等的教学,、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平等个性化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前提。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教师要规对话行为,在对话场中人与人之间没有权威、主次之分,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这个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的特色代表,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一篇篇精彩纷呈的古诗文,无不让人感叹其语言的美妙。 在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安排中,古诗文的篇目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必修一到必修四,16个单元中,古诗文占了8个单元,从课程编排上可以看出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一定难度,学生学习古诗文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主要由于古诗文历史久远,和学生的生活脱离很远,学生很难有机会在校园之外接触和使用古诗文,加上古诗文字词句较复杂,这些加大了学习难度,学生自然感觉到难读难懂。因此要提高语文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 诗可以说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最早是人们以口头文学的形式而传诵的,后代人才逐渐记录下来,恰如梁启超所言:“韵文之兴,当以民间歌谣为先”可以说诗歌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类型后,仍然需要诵读才能达到最充分的表现。诗歌只有以语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才具有生命力。古文同样如此,古人提出欣赏时要“因声求气”,“声”即语言音节的抑、扬、顿、挫,语言只有以其感性之“声”才能构建出艺术的感性之象。

古典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所在,音韵可以说就是它的筋骨,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表现出诗文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诵读对文言文的作用更是巨大,文言文最能让我们感动的就是文章的浩然严正之感,这是一种蕴积着思想情感,道德能量的精神能量。这种感觉也被人称之为“气”,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也有逐渐口语化的倾向,并竭力发掘散体文的节奏和韵律,古文家在写文章时亦在研究其声律,而我们今天通过诵读,自能感悟其深藏其中的情感。由此可见古诗文的美学形态需要通过诵读才能把握,诵读可以说是诗文存在的方式而且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文艺术境界的必由之路。 新课标全新的理念谈到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正确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一、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叶嘉莹在谈到古典诗歌吟诵时指出:“中国语文是以一种独体单音的语文,而要寻求一种诗歌之语言的节奏感,因此中国的诗歌遂自然形成了一种对于诗歌吟诵时的顿挫之感。而中国古典诗歌之节奏的形成,也就主要依赖于诗句中词字的组合在吟诵时所造成的一种顿

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1-07-28T14:02:50.763Z 来源:《教育学》2011年6月(下半月A版)供稿作者:冯丹 [导读]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 冯丹(江苏省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214400)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多是学生狭隘地待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得到的知识多来自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描述,从中学会解决语文的方法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机械重复,没有情感体验,更谈不上情感的升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语文是一门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感性认知生活的学科,这更离不开生活。我们应重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得到情感体验,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一、生活体验让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拘于课堂,很多内容他们不能深入理解,有时甚至无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番茄太阳》一课讲的是一位盲童明明乐观面对生活,并感染他人坚强生活的故事。可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理解明明的笑是一种乐观、坚强,是对生活不妥协的真诚的笑。整堂课只是在老师的引导分析下一步一步体会出文章情感,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他们无法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以及心灵上的灰暗痛苦,因此他们无法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于是我再次上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体验:让学生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然后绕着教室走一圈,最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学生磕磕碰碰,一步一步摸索,有的还忍不住偷偷睁开了眼睛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有的已经大呼好累。交流感受时,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残疾人有了一定的理解,而对比自己他们感觉很幸福。于是,整堂课,学生真正理解了明明的乐观、坚强,由人及己,他们更懂得了珍惜生命,乐观生活。 现在的阅读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只有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的沟通,让生活体验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二、生活事实应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才能产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课文内容很精彩,很感人,可是学生就只能很表面地,有时甚至是在老师的一步一步引导之下强迫式地体会到其表达的情感。不是老师没有引入生活事实创设情景,而是事实临时被拉进了课堂,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有些事实又实在离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太远了,他们没有切身的体验,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我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由于很多学生平时缺少对母亲的关心,而现在很多家庭条件都不错,他们根本无法真正体会母亲的伟大和辛劳。单纯的课文语句讲解是无法引起他们共鸣的。因此,课前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预习:认真观察妈妈每天在忙什么?当我讲到母亲是用八十几斤的身子挑起那么重的担子时,我问孩子们,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发现自己的妈妈忙吗?她们为什么忙碌?学生们都很有感触,有的说不看不知道,妈妈真的很忙,我在玩的时候她却一直在做这做那的,都没时间玩会。有的说我发现妈妈为我忙的最多,烧饭,洗衣,接送我上下学,还要陪我做作业。还有一个外地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妈妈在老家呢,我不知道她现在在忙什么,但我知道她一定在辛苦地工作,为了我能在这里好好上学。我好想我的妈妈。”我看到他的眼睛红了。是啊,妈妈就在身边,平时的学生却很少观察,如果让他们直接体会,他们不一定能感受到妈妈的忙碌,妈妈的辛苦。真正观察后,学生感触颇深,再看文中的母亲,他们一下子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感受到了母亲的无私与伟大。 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生活体验让作文展现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作文都是老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学生往往对作文提不起兴趣,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的限制,多接触生活,多体验生活,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而不是让学生多看优秀作文,多积累好词好句,这样虽然能写出文通句顺甚至比较优美的文章,但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有的习作是华丽辞藻的堆砌,缺少真情实感;有的习作是学生脱离生活实际而单凭自己的印象或概念的描述,缺少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其实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哪怕是个很小的东西,一件很小的事情,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去体验,你就会有独特的感受。有一次习作是写春天,我带着学生逛起了校园,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春天。由于今年天气较冷,校园里没有绿草茵茵,没有百花盛开,但学生们真的找到了春天。一位学生写到“花坛里有棵高高瘦瘦的树,光秃秃的,以前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今天我一抬头,发现树顶上竟然开着几朵洁白的小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整棵树像一位优雅的小姑娘亭亭玉立。我发现这是校园里开的最早的花朵,它告诉我春天来了。”我一下子就知道了她写得是花坛里的白玉兰,学校里最早开花的树,只开在高高的枝头,平时学生很少会注意到。她没有用华丽的词语,却真实地展现了自己的所见所感,这份真实让人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我们只有把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才能深得文章旨趣,引起学生共鸣,使文章情感得到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