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铁地下结构裂缝的产生及防治研究

地铁地下结构裂缝的产生及防治研究

地铁地下结构裂缝的产生及防治研究
地铁地下结构裂缝的产生及防治研究

地铁地下结构裂缝的产生及防治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2T14:57:14.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田听雨[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地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 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地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深基坑施工既危险又困难,容易引起基坑周围局部土体的位移和沉降,造成安全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就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施工实例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技术与施工中的问题处理。

关键词:地铁地下;结构裂缝;产生;防治研究

导言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引起裂缝有两大类原因,一种由外荷载(如静、动荷载)的直接应力和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其机率约20%;一种是结构因温度、膨胀、收缩、徐变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其机率约80%。裂缝发生与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有关,现作以下分析。

1材料缺陷

在变形裂缝中收缩裂缝占有80%的比例,从砼的性质来说大概有:

1.1温差收缩

水泥水化是个放热过程,其水化热为165~250焦尔/克,随砼水泥用量提高,其绝热温升可达50~80℃。研究表明,当砼内外温差10℃时,产生的冷缩值εc=△T/α=10/110-5=0.01%,如温差为20~30℃时,其冷缩值为0.02~0.03%,当其大于砼的极限拉伸值时,则引起结构开裂。

1.2塑性收缩

砼初凝之前出现泌水和水份急剧蒸发,引起失水收缩,此时骨料与水泥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缩变形,它发生在砼终凝之前的塑性阶段,故称为塑性收缩。其收缩量可达1%左右。在砼表面上,特别在抹压不及时和养护不良的部位出现龟裂,宽度达1~2mm,属表面裂缝。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大,外加剂保水性差,粗骨料少,振捣不良,环境温度高,表面失水大等都能导致砼塑性收缩而发生表面开裂现象。

1.3干燥收缩

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其绝对体积减小。每100克水泥水化后的化学减缩值为7~9ml,如砼水泥用量为350kg/m3,则形成孔缝体积约25~30L/m3之巨。这是砼抗拉强度低和极限拉伸变形小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每100克水泥浆体可蒸发水约6ml,如砼水泥用量为350kg/m3,当砼在干燥条件下,则蒸发水量达21L/m3。毛细孔缝中水逸出产生毛细压力,使砼产生“毛细收缩”。由此引起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0.1~0.2%;砼的干缩值为0.04~0.06%。而砼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故易引起干缩裂缝。

1.4自生收缩

密封的砼内部相对湿度随水泥水化的进展而降低,称为自干燥。自干燥造成毛细孔中的水分不饱和而产生负压,因而引起砼的自生收缩。高水灰比的普通砼(OPC)由于毛细孔隙中贮存大量水分,自干燥引起的收缩压力较小,所以自生收缩值较低而不被注意。但是,低水灰比的高性能砼(HPC)则不同,早期强度较高的发展率会使自由水消耗较快,以至使孔体系中的相对湿度低于80%。而HPC结构致密,外界水泥很难渗入补充,在这种条件下开始产生自干收缩。研究表明,龄期2个月水胶比为0.4的HPC,自干收缩率为0.01%,水胶比为0.3的HPC,自干收缩率为0.02%。HPC的总收缩中干缩和自收缩几乎相等,水胶比越小自收缩所占比例越大。由此可知,HPC的收缩性与OPC完全不同,OPC以干缩为主,而HPC以自干收缩为主。问题的要害是:HPC自收缩过程开始于水化速率处于高潮阶段的头几天,湿度梯度首先引发表面裂缝,随后引发内部微裂缝,若砼变形受到约束,则进一步产生收缩裂缝。这是高标号砼容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2对于地铁地下结构的裂缝控制措施

2.1 外部荷载裂缝应对措施

针对由于外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情况,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措施:(1) 进行施工的时候,不要将荷载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构件中,可以在实施混凝土构件受力工作之前,详细的计算出构件自身承受的能力,以便因超出标准而出现开裂情况。(2) 合理控制混凝土支撑体系拆除的时间,防止出现强度下降问题;如果混凝土受压区域的变量上升,那么结构变形情况是不可避免的。(3) 保护好浇注成型的混凝土构件尺寸。

2.2对于塑性裂纹的控制措施

要想全面预防混凝土结构塑件发生开裂情况,重点在于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沁水量。预防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干缩值较少、强度性能高的硅酸盐;(2) 控制好水灰的实际比例,使用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性能,不要使用过多的水泥。(3) 当遇到高温或者下雨的时候,设置必要的遮阳或者防雨设备,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2.3 温度控制措施

因为结构的内部和外部空间会受到外部阳光的影响,所以会出现相应的温差现象。因此,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冷却来合理控制温差。例如,用吸水材料覆盖空间站的顶板,然后用隔热材料覆盖。此外,当使用三角形支撑模板进行工作时,必须确保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并且要在内外差温度处于10℃以内的情况下使用喷雾等方法,以此将模板拆掉,以便混凝土受到温差的影响或者水分蒸发过快出现裂缝情况。另外需要注意,不可以直接直接使用地下水方式来实施降温工作。

2.4 地基沉陷的控制

(1) 在施工之前,要加固填土地基的结构,确保其安全性。

(2) 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期间,防止地基遭到过度浸泡。

(3) 提升模板的整体性能,确保地基的受力均衡性。

(4) 进行模板搭设的时候,做好预防措施。

(5) 在拆除模板的时候,要合理把握好时间,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浅谈地下室顶板裂缝的成因与处理方法

浅谈地下室顶板裂缝的成因与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附有地下室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并向大面积、大荷载方向发展。由于地下室顶板属超长、超宽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耐久性。因此,本文针对顶板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以某工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提出工程质量,减少地下室顶板裂缝现象的发生。 【关键字】地下室;顶板裂缝;设计;施工 1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成因 1.1 结构方案的选择有误 大面积地下室的顶板多采用粱板结构和平板结构。20世纪8o年代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且许多预应力设计单位为自身利益也极力推荐采用此种方案,因此许多设计人员产生了采用平板结构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目前平板结构较多的原因在于隐含了平板结构能降低层高这一有利条件。由于层高降低带来了空间的节省,降低了工程的造价。在相同层高条件下,预应力平板结构并不比梁板结构经济。 1.2 采取的裂缝控制措施未起到既定作用 现在超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越来越得到重视。施工单位采取了减少裂缝的措施(例如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但实际施工中,多数工程由于现场质量管理不够细致,导致所采取的裂缝控制措施未达到既定作用(例如后浇带未达到规定时间就进行封闭,所用膨胀

混凝土性能不稳定等)。设计及施工脱节也是原因之一,设计单位在设计时一般要求采用低收缩混凝土,但对收缩限值并未给出规定,施工单位选用混凝上有很大灵活性,无法保证体现设计意图。因此,设计单位应明确给出对混凝土的要求,规定最大收缩量,设计与施工相互配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1.3 设计方案变更 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在地下室区域增加多道剪力墙的设计变更。对这种超长、超宽的预应力混凝土顶板,在有很多抗侧刚度较大的剪力墙结构的情况下,会限制混凝土收缩与温差引起的应力释放,引起顶板开裂。若只按原设计采取裂缝控制措施而忽略剪力墙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及温差产生的拉应力,未增加有效的结构与旋工措施,是大面积地下室结构顶板出现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预应力筋张拉引起施工裂缝 大面积地下室顶板上多有覆土,有的达数米厚有的由于绿化要求还有假山等,防渗要求高,预应力混凝土平扳按不出现裂缝原进行设计。预应力筋的数量是根据抵消顶板承受的所有荷载确定的。顶板旌加预应力时,覆土荷载一股都不计入施加预应力,故地下室顶板上覆土及消防车道引起的后期恒载与活载远大于结构自重(以板厚300mm、覆土厚1m计算,仅覆土引起的后期恒载与结构自重的荷载之比就达2.4)。预应力筋张拉时,若板面分布钢筋数量较少,易产生较大反拱,板面容易开裂,因此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按顶板逐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工程裂缝修补方案

地下室结构工程裂缝、渗漏修补方案 一、结构工程概况 地下室建筑面积25272m2,负一层局部负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厚度主要为700mm,主楼基础部位筏板厚700-900mm,筏板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5P6,地下室外剪力墙为300-450mm厚钢筋砼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为350mm厚钢筋砼有梁板,剪力墙及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P6。地下室底板防水依次为:100厚C15素砼垫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2mm厚JS防水涂料→50厚C20细石砼保护层;地下室外墙防水依次为:20厚1:2防水砂浆→2mm厚JS防水涂料→200厚空心砌块保护层;地下室顶板防水依次为:陶粒砼找坡→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20厚挤塑聚苯板→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2+2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村→厚质塑料薄膜→70厚C20细砼砼内配Ф4@200双向钢筋。地下室结构工程于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结束。 二、裂缝、渗漏情况 经检查地下室外墙每隔3~5米出现一道或多道长度不同的竖向裂缝,局部裂缝贯穿并出现渗水现象。部分顶板出现不规则龟裂,尤其是局部板45。斜角部位。渗水较严重,底板发现局部板块存在潮湿水线迹。底板、墙板以及顶板裂缝均无规则,后浇带封闭之前未见裂缝以及渗漏现象。地下室结构裂缝经相关单位专业人员现场察看,一致认为本工程地下室结构的裂缝均为温度以及伸缩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但施工单位应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以的修补方案,以免影响后期使用。 三、裂缝、渗漏原因分析 我司专业技术人员经仔细察看研究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认为本工程裂缝、渗漏可能有如下原因产生: 1、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正处于夏季高温,水泥水化热过大产生裂缝; 2、砼局部振捣不充分存在不密实可能性;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继续教育

A. 3 B. 4 C. 5 D. 6 E. 7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11 此题得分: 11.0 批注: 第2题 有()个因素能引起结构温差裂缝? A. 1 B. 2 C. 3 D. 4 E. 5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11 此题得分: 11.0 批注: 第3题 防止碱 -集料反应而引起结构裂缝, A. 3 B. 4 C. 5 D. 6 E. 7 答案 :A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11 此题得分: 11.0 批注: 第4题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天气中? A. 湿热 B. 干热 第1题 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 ()个方面? ()项措施?

C. 大风 D. 暴风雨 E干燥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5题 ()构件保护层越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裂缝就越容易出现? A. 受拉构件 B. 受弯构件 C受压构件 D. 偏心受压构件 E. 偏心受拉构件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6题骨料级配不好,易造成结构()。 A. 空洞 B. 麻面 C漏筋 D. 涨模 E. 凝结时间延长 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断面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规格粗细对结构裂缝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第8题水泥越细,水化热越慢。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9题 防止结构养护裂缝,养护水跟水温也有关系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试卷总得分:88.0 试卷总批注:

地下室挡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地下室档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王强 某高层建筑檐口高度100.4米,该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地下两层,地下室面积为55000㎡,地下室筏板面标高-9.9米,抗水板板面标高-11.9米,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2~-2.2米。主楼基础采用1.7米厚的筏板基础,其余为承台基础,地下室抗水板厚400mm,由后浇带划分为十六个区域。地下室承台和底板于2010年04月底开工,07月上旬顶板浇筑完成。地下室外墙设计厚度负二层400mm、负一层为300厚,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受上部主楼的地下室外墙为C40)。地下室从四月底至七月上旬按后浇带的划分区段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分区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第十天拆开墙柱的侧模,结果发现地下层的剪力墙体出现多条裂缝,特别是大部分地下室挡土墙(部分内墙)与水平方向垂直相交的次梁作用处,有一条从梁底到基础顶的细裂缝,但未发现贯穿性裂缝。 上述裂缝的宽度一般在0.3mm以上,少部分在0.3mm以下,这些裂缝较有规律:比较竖直,两端尖细、中间宽,是在墙模板拆除时发现裂缝的,可以肯定它不是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因为当时尚未上荷、挡墙外侧亦未回填土方以及整个梁板模板支架尚未拆除),经过初步分析,它应该是混凝土温度收缩时所引起的干缩裂缝。 1 墙体裂缝分析 1.1 材料方面的分析

1.1.1 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该工程地下室墙体设计厚度为400mm,属大厚度混凝土墙体,为了降低水化热,在买不到矿渣水泥的情况下,现场砼搅拌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合了水泥用量的18%的粉煤灰和7%的磨细矿渣。按现有大体积砼施工规范,粉煤灰或矿粉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5%,两者合掺时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20%。从理论上讲,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升温,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但本工程除了掺入粉煤灰之外,还掺入了磨细矿渣,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掺合后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较大,但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差,泌水性较大,使混凝土的干缩性增大。 1.1.2 配置C35和C40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过大。本工程的C40混凝土,在扣除取代掺合料后的水泥用量还需360Kg/m3。由于水泥用量多,导致混凝土多余水分增大。混凝土失水后,收缩也加大。 1.1.3 混凝土用水量多。该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为150mm,掺水量达到了190Kg,水灰比超过了0.5,其结果也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了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1.1.4 原材料温度过高。砂、石料场完全暴露在露天,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遮挡,加之是在夏季的高温时节施工,致使砂石入主机后搅拌出来的拌合物温度过高,增加了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1.2 设计方面的分析 1.2.1 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厚。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设计为Φ18@200,水平筋为Φ16,位置在竖筋的内侧,地下室外墙外侧竖向钢筋保护层要求为40mm,内侧为20mm,这样从墙体外表面到抗收缩的水平筋的尺寸分别为66mm和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措施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1.结构设计说明 如东县文体中心体育馆地下室工程,地下室为一层,双向尺寸大约72mX68m高4.0m,混凝土墙厚300mm施工时根据后浇带分成大约30mX30m勺4个区域。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6。框架柱柱网尺寸为9000?9000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X600mm 700X700mm ? 1000mm地下室挡土墙厚度一般为300mm地下室外墙体水平分布钢筋置于竖向纵筋内侧,外侧纵筋直径12mm 间距150mm内侧纵筋直径14mm间距150mm水平分布筋直径12mm 间距150mm 2.裂缝情况介绍 2.1裂缝出现时间

(1)按初始施工工艺,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周以后拆模,拆模初期未见裂缝。 (2)地下室全部拆模后,检查发现墙体出现裂纹。 2.2裂缝表观特征 (1)裂缝大多数发生在与柱相连接的墙上,垂直于底板面。 (2)裂缝从上至下连通,离底板面约0.3?0.5m处终止。 (3)连墙柱两侧裂缝相对较多,第一条距柱边0.3?0.6m, 其余裂缝比较均匀分布在墙中。 (4)地下室外墙拐角处及后浇带两侧未见裂缝,第一条裂缝

距离墙拐角或后浇带边缘3. 5?4. 5米。 (5)墙跨中部位裂缝平均间距1. 2?1. 5米。 (6)经实测,裂缝宽度一般都在0.10?0. 20mm之间。 (7)经对具有代表性的裂缝宽度跟踪观测比对,未见裂缝 有明显发展变化。 3.裂绦产生原因分析 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是由于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外墙的水平应力是主要控制应力,是经常引起垂直裂缝的应力, 外墙的中部即剪应力等于零的位置应力为最大值,该值与混凝土的弹模、线胀系数、温差、收缩差、长高比、长度、约束度和徐变及配筋有关。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升温为正,引起压应力,降温为负,即引起拉引力,混凝土的收缩值换算为当量温差,此当量温差是负值,应力为拉应力。因此,当混凝土结构的降温和收缩同时发生时,混凝土结构承受互相叠加的拉应力,当这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在墙的中部出现第一条裂缝,一块分成两块,每块板又有自己的应力分布,且其图形完全相似,但其最大值由于长度减少了一半而减少,此时如果该值仍然超过抗拉强度,则形成第二批裂缝,如此持续下去,直到最大应力小于或等于抗拉强度,裂缝稳定,不再增加。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抗拉强度更低,因此,在拆模后容易出现裂缝, 随着裂缝的产生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裂缝的发展逐渐稳定。

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实例分析

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实例分析 1 引言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剪力墙上往往会出现自下而上,中间宽、两端窄的竖向裂缝或斜向裂缝,而且裂缝均为内外贯穿。若地下室外围剪力墙回填土已完工,并停止降水,此时地下室常常会发生大面积的渗漏,不仅会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还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强度和整体性,甚至破坏结构的耐久性[1]。因此,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免裂缝的产生并控制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出现大面积裂缝,对裂缝进行检测、评定,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裂缝的修补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项目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基础类型为Φ600、Φ800钻孔灌注桩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室防水抗渗等级P6,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人防部分战时为甲类核六级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汽车库。该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 3 \* ROMAN I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该地下室平面形状大致呈矩形,平面尺寸为56.6m×79.7m。地下一层层高为4.0m,地下室外墙厚度为300mm,底板厚度450mm。地下室顶部梁板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40,地下室底板、柱、核心筒剪力墙、外围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均为C45。施工时沿结构长度方向留有一条后浇带。地下室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室平面示意图 商住楼目前上部主体结构已结顶,地下室外侧回填土大部分已完工且停止施工降水,在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表面发现多处渗漏水,同时发现几乎每片剪力墙上均有多条竖向或斜向裂缝,裂缝集中于剪力墙下部,裂缝高度约在 2.5m~3.5m。为确保地下室剪力墙结构的安全及后续的正常使用,业主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裂缝进行检测、评定。 3 检测与鉴定 3.1 主要检测内容 (1) 地下室顶板梁、柱、剪力墙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2) 地下室剪力墙钢筋布置检测; (3) 地下室可视部分剪力墙裂缝情况检测; (4) 地下室沉降观测。 3.2 检测鉴定情况 (1) 采用回弹法对地下室顶板梁、柱、剪力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抽检,抽检结果表明:顶板梁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在41.4MPa~43.5MPa之间,符合设计要求;柱和剪力墙混

地铁隧道病害及标志

上海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查病害及标志 1、病害分类及定义 表1 渗漏水病害分类及定义 2. 检查方法及标志 2.1 渗漏水检查 管片渗漏水大多发生在管片接缝或注浆孔等部位,渗漏水检查重点关注的是水从通道渗出后所形成的分布。 2.1.1 检查目标 应区分出渗漏水病害类型,明确渗漏水位置(接缝、注浆孔、手孔或裂缝)、范围(结合展开图要素加以确定)及特征(具体量化指标),对于滴漏应通过秒表确定滴水频率。

2.1.2 判别方法 (1)湿迹 对于湿迹现象,水分蒸发速度快于渗入量,用干手触摸有潮湿感,但无水分浸润感觉,在隧道内常规通风条件下,潮湿现象可能会消失。 管片腰部以上区域无法用手触摸,仅能依靠目测判断。 (2)渗水 渗水现象在加强人工通风的条件下也不会消失,用干手触摸,明显沾有水分,如用废报纸贴于渗水处,废纸将会被浸湿变色,对于腰部以上区域,可通过灯光照射,有无反光,辅助判断是否为渗水。 某些情况下,病害可能介于湿迹与渗水之间,较难区别,此时应多种检查方法并用,只要一种检查结果为渗水,则应按不利原则考虑归为渗水病害。 (3)滴漏 滴水现象与其他渗漏水病害较容易区分,但由于滴漏速度有快慢,当检查速度较快时,容易漏检。在检查过程中,可注意道床表面是否有水迹或小量积水,如存在,极有可能是隧道顶部滴漏的结果。 (4)漏泥砂 漏泥现象较易判断,通常漏泥时,渗水量相对较大,且夹带新鲜泥沙,导致渗出物浑浊。 2.1.3 病害标志说明 表3 渗漏水病害标志

注: 1)对于湿迹仅局限于裂缝,呈窄条状分布时,为提高检查效率,可不予以记录;2)如渗水现象明显,肉眼能观察到明显水流,则应在备注栏予以补充说明。2.2 管片损伤检查 2.2.1 检查目标 管片裂缝与缺角主要通过目测进行检查,明确隧道结构损伤的类型、位置和程度等信息。 当管片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与管片接缝贯通形成三维封闭体系时,会出现较罕见的混凝土成块碎裂现象,检查中如发现,应准确记录碎裂的三维尺寸(面积与深度),并留存全面的影像资料。 2.2.2 判别方法 因管片损伤病害较为直观,管片裂缝与缺角主要通过目测进行检查。管片裂缝通常表现为颜色略深于管片内表面本色的细缝。管片缺角部位因表层混凝土缺失,缺角颜色同样会深于管片表面本色。 2.2.3 病害标志说明 表4 管片损伤病害标志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工程范文.doc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工程- 商品混凝土诞生以来,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甚至影响到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这在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人依据几年来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学到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就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作如下分析。 一、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集料、施工、荷载、温度、收缩、腐蚀、结构变形等,且大多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四方面的原因分别作出分析: (一)设计方面的原因 计算有误,构件截面尺寸设计不合理,断面配筋不足,钢筋排列顺序不当等这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不足、变形过大而造成的垂直裂缝,通常出现在梁、板结构弯矩最大的地方,对柱裂缝则出现在中部,而斜裂缝则通常发生在剪力最大的部位。此外梁柱的节点构造不合理,以及结构沉降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是因基础的刚度不足、梁柱的节点构造不合理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形,这种变形所形成的拉应力超过了结构的抗力,从而引起裂缝。 (二)材料方面的原因 1、水泥

①如果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则水泥在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②若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亦可能使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混凝土开裂。③若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在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可破坏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混凝土抗拉强度下降。 2、水化热的影响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往往比普通混凝土要大,而且又因加了外加剂,造成初期的水化速度快,产生的水化热也较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大超过外部,从而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3、集料的影响 石子含泥量越高,混凝土也越容易开裂。石子表面所带的泥份妨碍了石子与砂浆之间的咬合粘结,弱化了石子的结构,降低了界面强度,也就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因此石子含泥量高的混凝土更容易开裂;此外砂石粒径也不能太小,否则将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抗渗性。 4、外加剂的影响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含碱的外加剂以及含碱高的水,都会有影响。 (三)施工质量方面的原因 1、混凝土浇注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容易在浇注后发生收缩裂缝。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振捣方法,使两次浇筑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工艺技巧)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福州市碧桂园融侨·时代城工程, 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共3栋高层建筑。项目用地东侧及西侧界线规整,北侧界线为不规则山坡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5019.52m2。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5006m2,包括地下室建筑面积21599.58。其中住宅楼面积44859.69 m2;商业建筑面积8248.6 m2,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筑面积为899.05 m2。住宅楼为多层建筑,地下2层,地上32层。其中1#楼32层,2#楼31层,3#楼27层.首层层高4.5M,标准层层高2.9m。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厚度为400MM。 建设单位为福州市时代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华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福州中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施工年限为50年。工程采用旋挖灌注桩和静压力管桩。 三、地下室外墙裂缝情况:

2#、3#楼剪切墙裂缝为细微裂缝,长度不一,基本为竖向裂缝。2#楼东面裂缝为剪力墙部位裂缝,部分为斜向裂缝,裙楼地下室外墙为竖向较均匀的裂缝,裂缝缝隙非常小。 裂缝分布较有规律,所有裂缝基本上显垂直分布,裂缝长度基本与浇筑高度相等,裂缝间距在2-3米左右,裂缝宽度较均匀。 雨水顺裂缝上部未做防水处渗入,故部分墙体内部裂缝出现渗水。 2#楼塔楼负二层2-22轴交N轴线楼板裂缝为细微裂缝,裂缝分布没有规律,裂缝约1米长左右,裂缝以宽度较均匀。 四、地下室裂缝原因分析: 混凝土剪力墙的开裂是由于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裂缝情况来看,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基本为混凝土在早期上强度过程中的收缩裂缝,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高,产生收缩应力大,加之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极易在外墙产生裂缝。 根据裂缝分析,地下室外墙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五、裂缝处理措施: 1、首先对渗水的外墙先将外围积水抽干。 2、清除表面附着污物,并清理干净,认真检查裂缝,并标记好位置。

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人 防 地 下 室 结原构因裂分缝析 与 处 理

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关键词:结构裂缝、收缩、强度、环氧树脂、云石胶、压力灌注、碳纤布 一、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防工程在国家的倡导下,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发展,人防工程已结合民用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人防地下室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人防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尤为突出,本人在东方丽景二期高层的建设工作中也遇到这样的棘手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书籍并咨询相关专家后,通过认真思考并结合裂缝的处理效果,总结整理本文。 二、人防地下室易出现的裂缝情况: 1、外围剪力墙开裂,纵轴方向出现较多,且有相当部分属于贯穿裂缝。 2、地下室底板及顶板裂缝,裂缝走向大多平行于地下室横轴及短边方向,在地下 室长宽比较大时尤为明显。 3、主楼与地下室梁板连接附近的梁板出现裂缝。 三、裂缝的原因分析: 1、混凝土强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也较大,从而加大了混凝土冷却后的 收缩,且由于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体量一般也较大,累积收缩量很大,地下室混 凝土结构的自由度无法满足自身的收缩要求;由于纵轴方向收缩比横轴方向 大,且纵轴方向自由度比横轴方向一般要小,因此外围剪力墙纵轴方向易出现 裂缝,底板及顶板易出现平行于横轴的规则性裂缝。 2、由于地下室混凝土体量较大,加上文明施工的要求,一般都采用商品混凝土浇 注,施工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不当,如石子粒径偏小;水泥品种选用不当,如选用了硅酸盐水泥导致水化热加大;水泥强度选用不当导致水泥用量加大。 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严,如石子用量偏少,黄沙用量偏多,水灰比偏大等。 3、施工方案不合理 3.1混凝土浇注施工走向不合理; 3.2施工分段及不同工作段间施工顺序不合理;如:当有两幢塔楼以上时,不 同塔楼间施工进度偏差太大导致人为的沉降差。即使在地下室同一标高的层 面上,不同的工作段间施工顺序,也会导致收缩的不同。 3.3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安排不合理,如操作工人太少或振捣机械不足会造

地下室顶板裂缝渗水修补技术方案

裂缝渗水修补方案 一、工程简况 某某某新城C7、C8、C9街区地下室工程,其中地下二层地下室,地上17~30等12栋塔楼组成,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4450㎡,属于超大面积的整体混凝土结构,长约300m,宽约90m,地下室负底板标高为-10.45m,土方回填后地下水位在-3.0m处(顶板均有水)。受温差、收缩、结构变形的影响产生多处裂缝,形成局部龟裂缝面产生渗水,为保证结构渗水修复工作顺利,特请某某某建工防水公司的专业补漏人员参加现场勘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采用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处理。 二、渗漏情况 根据现场观查,渗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位: 1、地下室顶板、底板的主要渗漏主要在EF栋与GH栋之间,此部位也刚好在预制桩与冲孔桩交界处。 2、因本工程地下室顶板除筒体部分,顶板均为回填土,但渗漏部位均体现在露天部分较多,塔楼较少,表面大部分均是无规则裂缝。 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塔吊基础边也存在渗漏。 三、原因分析 1、地下室顶板渗漏主要原因分析 A、顶板混凝土抗渗要求不高,也间接结构产生表面龟裂; B、受温差、收缩、结构变形的影响产生多处裂缝; C、防水工程操作不当使顶板防水完成后局部还存在渗水。 2、地下室底板渗漏原因分析 A、大部份渗漏处在EF栋与GH栋预制桩与冲孔桩交接处; B、地下室B区施工时,因补桩原因导致塔楼先施工至封顶才开始施工地下室工程,结构变形不协调,导致室内外交接处及高低跨产生裂缝,同时加剧了横向裂缝的扩展; C、主要由于结构收缩、结构变形的影响产生多处裂缝。 D、减少地下室底板板防水层,对底板渗漏影响也很大。

四、材料选用 1、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与丙酮化学分析纯(适用于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顶板裂缝长度大于2M或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 2、速凝微膨胀水泥(适用于地下室顶板裂缝长度小于2M或裂缝宽度小于0.2mm 的裂缝); 3、水泥基聚合物防水剂(在地下室顶板裂缝修补后的迎水面进行防水处理)。 五、材料简介 1、水溶性聚氨酯是由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开环共聚的聚醚与异氰酸合成制得的一种不溶于水的单组分灌浆材料。该材料适用范围广泛,无污染。 六、人员组织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约44000㎡,受温差、收缩、结构变形的影响产生多处裂缝,考虑到顶板的特殊性,将由专业分包单位来完成补漏分项工作。经多方了解,将由广州市白云建工防水公司来完成地下室结构漏渗修复此项工作。 七、施工工艺流程 将照明灯引入施工面寻打出裂缝部局并做好标记→在地下室架好通风设备→凿去缝表面的松动混凝土及杂物,并用水清洗干净缝口→用速凝微膨胀水泥补平→每一定距离用冲击电钻钻孔深100mmΦ14mm孔→用14mm灌浆咀埋入孔中→再用电动压力机将水溶性聚氨酯,从灌浆咀注入渗水裂缝内→注浆时缓慢进行→直至有浆料开始从裂缝渗出来为止→检查清理。 八、施工步骤 1、寻找裂缝: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待基面全部清理干净,表面稍干时,仔细寻找裂缝。 2、沿裂缝钻好孔,埋好灌浆咀。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继续教育

第1题 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个方面? A.3 B.4 C.5 D.6 E.7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2题 有()个因素能引起结构温差裂缝? A.1 B.2 C.3 D.4 E.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3题 防止碱-集料反应而引起结构裂缝,有()项措施? A.3 B.4 C.5 D.6 E.7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4题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天气中?

A.湿热 B.干热 C.大风 D.暴风雨 E.干燥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5题 ()构件保护层越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裂缝就越容易出现? A.受拉构件 B.受弯构件 C.受压构件 D.偏心受压构件 E.偏心受拉构件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6题 骨料级配不好,易造成结构()。 A.空洞 B.麻面 C.漏筋 D.涨模 E.凝结时间延长 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 断面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规格粗细对结构裂缝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8题 水泥越细,水化热越慢。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9题 防止结构养护裂缝,养护水跟水温也有关系。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试卷总得分:88.0 试卷总批注: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工程名称:淮安市新安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淮安新安医院 监理单位:江苏江淮管理公司 设计单位: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淮阴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多为竖向裂缝。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干燥收缩时受到钢筋、边界约束后拉裂而产生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指置于饱和空气中的混凝土因水分散失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变形。混凝土中的水和周围的空气处于某一平衡状态,如果周围介质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温度改变,混凝土就会产生干燥收缩。干燥收缩包括发生在开始阶段不可逆收缩和再潮湿后的体积膨胀,及后期干燥时发生的可逆收缩。 同时影响混凝土干燥的因素还有:水灰比、水化程度、养护温度、含水量、水泥含量、构件厚度、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相对温度、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等。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拆模后,虽然进行了浇水养护,但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恒温湿养护,而只能采用浇水养护,因此必然导致外墙混凝土的干燥及收缩,同时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体积和表面积之比较小,从而导致干燥速度快,时间短。 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通常发生在浇筑后15天内,裂缝主要集中的墙高1、2处向上下扩展,根部及顶部几乎没有,沿墙长每2~3m一道。当然,地下室形状、设计构造、外墙长度、配筋及施工条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设计方面:选择适当的外墙厚度,1~2层地下室宜选400~500mm厚;地下室外墙每隔3~4m设附墙或暗柱,在外墙顶部、1/2墙高处,水平施工缝处设置暗梁,加强侧墙刚度,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产生;外墙水平钢筋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间距≤150mm;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或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抗裂效果较明显;混凝土采用中强度(C30~C40);留外墙垂直后浇带。 2、原材料及配合比: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砂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6;石子在满足可泵性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大粒径、连续级配,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5%之内;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适当提高砂率和砂比,以减少毛细孔的数量和孔径。 3、施工养护方面:钢筋的间距、尺寸、保护的厚度要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以控制,外墙内外层钢筋之间用方箍加以支撑,纵横向钢筋采用每点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布料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下料高度不超过3m,振动时要快插慢拔,暗柱和暗梁处仔细振捣;混凝土终凝后,立即开始浇水养护,拆模前

地下室裂缝渗漏防治措施全总结

地下室裂缝渗漏防治措施全总结 1 、垂直裂缝渗水 表现形式: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后,钢筋混凝土墙体中部区域和护壁柱边出现垂直裂缝,并有渗漏水现象。 形成原因:防水混凝土未使用低水化热水泥或未掺抗裂纤维和膨胀剂,拆模过早和养护不良。 2 、施工缝渗水 表现形式:地下室变形缝和施工缝新旧混凝土相接处沿缝隙处有渗漏水现象。 形成原因:地下室分仓过大或变形缝、施工缝部位设置不合理,施工缝界面处理马虎或带压力水浇筑。 3 、底板裂缝渗水 表现形式:地下室底板出现裂缝并有渗漏水现象。 形成原因: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底板厚度不够或跨度过大,或建筑物沉降过大造成底板反力过大,抗浮桩及锚杆设计不合理。 4 、顶板裂缝渗水 表现形式:地下室顶板出现有规律的井字形分块裂缝并有渗漏水现象。 形成原因: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够或过厚,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不当,振捣不密实和养护不良,有覆土的顶板采用空心楼盖。 5 、顶板线盒处渗水 表现形式:地下室顶板线盒或线管处渗水。 形成原因:地下室顶板线盒、线管布置不合理,线盒位置钢筋未加强。地下室顶板上有堆载或重型运输通道未进行加固。 6 、管周渗水 表现形式:预埋套管及直埋管道穿防水混凝土墙处有渗漏水现象。 形成原因:穿墙套管未焊止水环或止水环规格尺寸不满足要求,止水环焊接质量不良。 7 、穿墙螺栓周渗水 表现形式:外墙及水池墙体穿螺杆处有渗水现象。

形成原因:穿墙螺杆止水环尺寸过小或未满焊或焊接不饱满,拆模过早致使螺杆周边混凝土被扰动。 防治措施 1 、防水混凝土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抗裂纤维和膨胀剂,粗骨料级配需连续。提高早期强度,适当增加配筋等。 2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初凝前应二次振捣,终凝前采用机械磨压,人工多遍抹压平整并压光,终凝后立即采用塑料布和多层保水性强的材料覆盖保温保湿养护,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2天,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后带模养护不应少于2天,拆模后应采用多层保水性强的材料覆盖养护3—4天,之后继续洒水养护,有效养护总时间不得少于14天。 4 、防水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穿墙止水螺杆止水环应满焊且饱满,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抹平。 6 、防水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严禁在有积水的基坑、基槽内浇筑。 7 、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粗骨料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8 、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 9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10 、所有穿过防水混凝土的预埋件,必须满焊止水环,焊缝要密实无缝。环片净宽不小于40mm,大管径的套管不得小于80mm,安装时必须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11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0℃,混凝土内外差值大于25℃时,应采取表面保温和内部降温措施。 12 、墙体水平施工缝部位预浇20~40mm同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浆(采用专用溜管送浆到位),之后分层(不大于500mm)浇筑,各层在初凝前完成上次混凝土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并安排专人轻敲模板,跟踪检查浇筑和振捣是否到位。 13 、垫层防水层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各层防水卷材均要铺贴牢固,并增设卷材附加层,按照转角处形状粘结紧密,防水层完成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14 、地下室顶板线盒使用小型圆形线盒,背部使用铁件或型钢固定,严禁使用泡沫板固定,该部位进行钢筋加强处理。线管位置位于顶板双层底筋上,不宜贴近顶板上部。 15 、地下室顶板做临时堆场、设备基座、重型运输道时,应经结构验算,并在地下室进行加设支撑等加固处理。 16 、工图会审时,重点关注和复核抗浮桩和抗浮锚杆的设计和布置是否合理,顶板板厚是否满足要求,地下室有覆土顶板尽量不采用空心楼盖。

地下室外墙裂纹处理方案

地下室墙体裂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天水路以南,皇藏峪路以西;是一组典型的综合住宅区。有三栋单体高层建筑、三栋单体多层建筑及一下沉式地下车库组成。 14#、15#、16#楼为三栋高层建筑,地下均为两层,其中15#楼东、16#楼东、北地下部分墙体作为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P6,厚度为300MM。14#楼及15#、16#楼其他地下墙体均在地下车库以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现场使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 二、地下室外墙裂纹情况 16#、15#、14#楼三栋塔楼混凝土拆模龄期到达后,先后进行外 墙模板拆除、并及时进行养护。考虑到夏季高温的外部条件,项目部 采用南立面拆模后悬挂防晒网的措施,并进行及时足量的浇水,对墙 面进行养护。 约两天后出现裂纹,我单位对裂纹出现的部位、长度、宽度、 裂纹的形式进行了观测。通过观测与比较发现:裂纹宽度大多在0.2mm 以下,宽度较为均匀,均于底板大致成垂直状态,且分布比较有规律,基本分布在约束边缘柱与剪力墙交汇位置。现通过间断观察,可确 定裂纹宽度不再增长,长度不再延伸,可以确定墙体裂纹已经稳定。三、地下室裂纹原因分析

1.混凝土的收缩变形,C50混凝土作为高强度混凝土,其早期强度增长较快,混凝土收缩变形量较大。通过观察发现作为挡土墙使用的地下室外墙部分剪力墙,其混凝土为P6抗渗混凝土,较之无抗渗要求的剪力墙开裂较少。基本可以确定抗渗混凝土所添加的微膨胀剂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2.从浇筑到拆模养护的几天时间里,天气干燥高温,尤其拆模后的竖向结构洒水养护不充分,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散失过快,体积收缩变形大,导致开裂。现场通过统计发现南侧向阳一面的裂纹数量,明显多于北侧阴暗面的裂纹数量。 根据裂纹宽度及裂纹原因分析,地下室外墙裂纹为结构自应力导致,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四、裂缝处理措施 1.对于细微裂纹处理 对于裂纹较细(≦0.2mm)的,深度较浅的裂纹,因浆材难以灌入,现阶段不作处理,直接施工即可。 2.对于地下室挡土墙部位裂纹采用填充法处理 15#楼东、16#楼东、北地下墙体因为同时作为地下室挡土墙使用,有防水要求,需要待裂纹稳定后,用柔性材料处理,拟采用环氧树脂填充裂纹。首先将混凝土表面刷毛,清除表面附着污物,并清理干净,然后用环氧树脂、高强水泥嵌补混凝土表面裂纹部位,并涂刷均匀、密实。 五、地下室裂纹处的防水补强处理

地铁隧道纵向沉降和结构性能研究

内容摘要:【提要】:地铁隧道发生的过量不均匀纵向沉降对隧道结构内力、变形、接头防水、以及隧道正常运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地铁盾构隧道的纵向结构性能和变形性态,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本文分析了地铁隧道纵向沉降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改进了隧道等效连续化的计算方法,对地铁盾构隧道纵向结构性能进行了讨论。 【提要】:地铁隧道发生的过量不均匀纵向沉降对隧道结构内力、变形、接头防水、以及隧道正常运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地铁盾构隧道的纵向结构性能和变形性态,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本文分析了地铁隧道纵向沉降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改进了隧道等效连续化的计算方法,对地铁盾构隧道纵向结构性能进行了讨论。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国内许多大城市都竞相发展以地铁为主干线的快速轨道运输系统(rts)。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地相继开展大规模的地铁建设。随着盾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发展成熟,盾构施工法以其对城市地面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成为城市环境下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由此也发现,在饱和、灵敏度高的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经常发生较大的不均匀纵向沉降,其对隧道纵横向的内力、变形、接头防水、及隧道正常运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因此研究盾构隧道的纵向结构性能和变形性能,分析隧道纵向沉降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1][2]。 国际隧道协会(ita)在2000年盾构法隧道设计指导中提出在必要时将隧道纵向沉降的影响列入荷载种类的其他荷载项予以考虑[3]。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盾构隧道设计的规定中也提出必要时尤其在隧道下卧土层土性变化处应考虑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对隧道内力的影响[4]。这表明隧道纵向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对隧道的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工程界的重视,但以上二者都没有明确提出具体应该如何考虑隧道纵向沉降的影响和隧道的纵向结构性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隧道纵向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2.1 施工期间的影响 施工期间隧道沉降主要是由于盾构推进时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以及注浆等施工活动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开挖面底下的土体扰动;②盾尾后压浆不及时不充分;③盾构在曲线推进或纠偏推进中造成超挖;④盾壳对周围土体的摩擦和剪切造成隧道周围土层的扰动;⑤盾构挤压推进对土体的扰动。 隧道衬砌环入土后的沉降发展过程,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和原因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5]:①初始沉降;②下卧土层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而引起的固结沉降;③下卧土层骨架长期压缩变形的次固结沉降。隧道通常要在盾构推进完毕后半年至一年后开始使用。因此,一般在施工阶段已大体完成了初始沉降和固结沉降,而在长期使用阶段则缓慢地进行次固结沉降。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的盾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都已比较成熟。采用的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盾构等先进的施工设备及同步注浆,减小了对隧道周围土体的扰动。除在隧道与车站的连接段外,如果隧道下卧土层均一,则在盾构施工期间隧道的沉降比较一致,则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较小。 2.2 隧道在长期营运中的纵向沉降影响因素 在长期营运中隧道的纵向不均匀沉降主要有以下六个因素所致[5]:①隧道下卧土层固结特性不同;②隧道临近建筑施工活动的影响;③隧道上方增加地面荷载;④隧道所处地层的水位变化;⑤区间隧道下卧土层水土流失造成破坏性纵向变形;⑥隧道与工作井、车站连接处

主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主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原因分析: 1、原材料原因:①混凝土原材料砂石级配不合理,使用粉砂过多或含泥量大;②、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安定性不稳定,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③、混凝土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差,产生离析; 2、基层处理不到位:①基层太干燥,浇筑前未洒水湿润,砼失水过快;②、模板拼接处缝隙大、漏浆。 3、模板架体刚度不足:①、立杆间距过大,未验算架体刚度、强度、整体稳定性;②、立杆下端未设置垫板或垫板强度不足;③、扫地杆、拦腰杆、扫天杆、剪刀撑未严格按照审批过的方案布置;④、顶丝强度不足或滑丝;⑤、方木间距大、排布稀疏、悬挑端过长。 4、后浇带:①后浇带支撑体系未独立设置,随顶板同步拆除,而悬挑部位仍承受上部施工荷载;虽有回顶措施,但后浇带悬挑部位已受扰动,造成不可修复损伤。②后浇带接茬处理不到位,未剔凿松散混凝土及涂刷界面剂;③、后浇带混凝土未按设计施工,未使用微膨胀混凝土或提高一个标高。 5、楼板厚度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①、支模顶板标高比设计高,造成截面减小;②、顶板控制标高错误,比设计标高低;③、混凝土浇筑时线绳未绷紧,线绳中间段下躺。 6、线管排布密集或保护层不足:①、管线布局不合理,局部集中布置密集;②、板内预埋线管未居中放置,超出板中1/3范围,过与贴近模板或砼上表面;③、线管上部无负筋时未按要求布置钢筋网片。 7、钢筋移位、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①、钢筋垫块少或施工中垫块脱落;②、施工中钢筋受扰动未及时恢复到位。 8、砼塌落度过大或浇筑过程中加水:①、砼配制不合理,浆多料少,水灰比大、塌落度大;②、砼罐车等待时间过长或混凝土塌落度小,浇灌中私自加水稀释;③、收面不及时,表面已干硬,私自洒水。 9、振捣不到位:①、过度振捣使粗骨料下沉,表面形成砂浆层;②、振捣不密实或漏振。 10、收面工艺不规范:①、未原浆收面,私自洒水泥收面;②、表面过度抹压,面层浮浆大。 11、养护不到位:①、砼收面完成后未及时覆膜;②、养护不及时,表面失水过快。 12、模板架体拆除过早:①、未严格执行拆模报验手续,同样试块未达到规范要求强度,私自拆除架体; ②、墙柱侧模拆除时,私自拆除扫地杆或拦腰杆,使架体整体稳定性受扰动; 13、上荷载过早:①、新浇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期就开始上人施工作业;②、重型材料未分散放置;③、材料吊运未避开客厅等大开间区域。 14、基础不均匀沉降:①、架体支撑底端回填土未夯实或受水浸泡下沉;②、架体支撑基础不均匀沉降。 15、温差因素:①、构件内外温差大,保温措施不到位;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原材料控制不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