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谈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论文 谈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论文 谈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论文 谈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论文·

谈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促使我们的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改革。如今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已经实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迫在眉睫而又十分严肃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在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以应对新形势、新要求,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课堂上,我们可以不再像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上课,可以结合教材灵活地设计情景、变换场地、变换角色进行教学,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新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更宽阔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兴趣感受享受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然而,很多人认为欣赏课是比较难上的,原因有四:一、教师不知该如何给学生解释音乐作品,才能使学生听的明白,理解的透彻;二、学生的耳朵只是摆设,没有人投入到音乐作品中;三、担心学生能否真的听懂音乐的内涵;四、让学生说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学生说不出,致使总感觉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欣赏往往就成了“灌鸭式”的知识传授了。

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生活、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层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是欣赏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能否把死气沉沉的听赏变成生机盎然的欣赏呢?因此,我们就迎合孩子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贴、游戏、情景表演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以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一、用丰富的语言激发着

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音乐为欣赏者想象的驰骋提供了宽广了空间。音乐,以它特有的优美动人的音调和无比感人的节奏来激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及向往。

音乐作品通过音响中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向欣赏者开放自己,表达自己。音乐意义的不确定性所留下的空白点有待于每一位欣赏者以创造性的行为去填充,而形成了人与文本无尽的对话。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在与音乐作品的对话中会体味出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会如科普兰所说,“如果是一部

伟大的艺术作品,别指望每次再听它的意思会完全相同”。(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因此,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把各自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其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索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地位相同,智力和阅历相近,对同一首音乐作品进行对话交流、合作讨论,思维会发生碰撞与交融,因此思维空间都得到拓展,就会获得互补性的提高。

如在欣赏《我是草原小骑兵》时,我在学生初听了乐曲之后,请学生合作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学生总结说到:我觉得我仿佛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骑着一匹红色的骏马高兴地跑着跑着,我看到天空很蓝很蓝,草很绿很绿,这里的空气可新鲜了,我真想在这美美地享受享受。最后马儿带着我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听到这里,我非常的惊喜,一个刚刚二年级的小学生居然能用这么优美完整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孩子的想象更是我们无法预料的。通过语言的交流,即可以让学生直接表述自己的感受,又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得到拓展。

二、让好动的天性伴随着

著名教育家戴霍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儿童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的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欣赏教学中,若纯粹的要求学生坐端正、静下来、仔细听,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何不借用孩子好动的天性来为学习服务呢!

1.以律动、舞蹈带动听觉欣赏

律动和舞蹈本身就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诗序》中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律动和舞蹈或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或表现音乐作品的情绪,或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心世界。如在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我一放音乐,学生没等我说,就迫不及待的合着那欢快、明朗、跳跃的旋律跳动身体,伸出手挥动着那灵巧的小手,似乎都在展示着我的手才是万能的,我什么都能干。当音乐停了的时候,他们便急着说“老师再来一次,再来一次”。我知道,这已经不用我费口舌的说什么,在律动中他们早已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了,而且身心也得到了愉悦。又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如果只是严格的要求学生坐在位置上仔细的听,学生对乐曲似乎一点兴趣都没有。于是我就让学生根据音乐速度、节奏的不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了音乐中缓慢的节奏、沉重的声音时,个个都不由自主的弯起了背,有模有样的学起了乌龟慢吞吞的爬;当听到欢快的节奏、跳跃的声音时,便竖起手指在头顶上,并拢双脚快乐的跳个不停。此时,在开心的舞蹈中已经体会到了音乐中的节奏、速度的不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是不同的。

2.以器乐带动听觉欣赏

乐器是音乐的来源,每一首乐曲都是由不同的器乐通过不同的演奏形式表现出来的。《课标》中讲到:小学欣赏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演奏也是重要的参与方式。

如欣赏《鸭子拌嘴》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联想敲一敲、玩一玩大钹、小钹、双响筒这些打击乐器,这样学生可感兴趣了。然后让学生聆听乐曲,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乐器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奏出来,这便使得课堂上笑声不断,情绪高涨,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