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矛盾分析法 练习题

矛盾分析法 练习题

矛盾分析法 练习题
矛盾分析法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着重考察矛盾分析法)

1.下列体现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的成语和俗语有

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②张冠李戴,良莠不分③因地制宜④唇亡齿寒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⑤

D.①②④

2.下列认识中,对两点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统一的一面,即均衡地看问题②在认识许多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在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④坚持两点论,就要反对一点论⑤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离开重点看两点,是均衡论⑥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全面地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处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C.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必然会得到解决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5.对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种做法: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坚持了抓主要矛盾和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史记》卷八七载:秦宗室大臣皆方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请一切逐客”的建议A.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符合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D.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7.从哲学上讲“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坚持从实际出发

B.是否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是否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是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朝龚自珍这句名言经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对压制人才的不满。人才既有格又无格,拘泥于一格,会压制人才;没有一定的格,无法把握人才标准。从哲学上说,就是

A.既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看到事物的共性,又要重视事物的个性

C.既要认识事物的现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突破规律

9.购买过度包装商品,让消费者总有“买椟还珠”之感。“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的哲学寓意是

A.要分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C.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0、2005年11月17日,胡锦涛主席在韩国国会发表演讲指出,亚洲是一个多样化的地区,各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发展水平和彼此关切各不相同。这说明:A.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矛盾双方的依存是有条件的 C.意识是物质的反

映 D.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矛盾

11、A. B. C. D.

13.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在近期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体现了哲学道理:

A.要正确把握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办事情善于抓住重点

B.要正确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要正确把握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正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05年9月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冲突和分歧、裂痕。和谐的社会能够运用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来不断化解冲突、弥合裂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指

A.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关系

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5.上述材料中的事实要求我们

A.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B.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D.承认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绝对性

2005年8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6----17题。

16.上述认识表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C.矛盾的主次方面会相互转化

D.共性寓于个性

17.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

C.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D.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200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人们甚至感到,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就越多越复杂,处理起来就越难越艰巨。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善于化问题为机遇,坚持以发展促和谐。据此回答18----20题。

18.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遇到的问题就越多越复杂,处理起来就越难越艰巨。由此可见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具体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C.对立与统一不可分

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9.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首先应

A.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承认矛盾的客观性

D.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0.化问题为机遇意味着

A.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不可分

B.矛盾双方的对立具有绝对性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2005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中央在研究部署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提出“注重求真务实,搞好分类指导”。注重分类指导,要注意处理好具体要求与普遍要求的关系、“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的关系、典型引导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据此回答21---22题。

21.“搞好分类指导”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联系与发展不可分

C.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22.“处理好具体要求与普遍要求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

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矛盾双方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005年8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新时期贫困的现状和特点,全国扶贫开发会议确定了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即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为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全面推进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确保如期实现《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的脱贫目标。要贯彻这一思路,必须集中力量,抓住关键,重点突出三项工作。据此回答23----24题。

23.针对新时期贫困的现状和特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体现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②意识的能动作用③矛盾的普遍性④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贯彻上述扶贫思路,必须集中力量抓住关键,是因为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双方不可分离

由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祈祷世界和平法会2005年8月15日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在祈祷法会上讲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世界并不安宁。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促进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据此回答25----26题。

2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世界并不安宁。这体现了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变化发展的观点③抓主要矛盾的道理④.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道理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6.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主要体现了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②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应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和创造的④共性与个性不可分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

Ⅱ卷(主观题共54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2009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早在一个多月前我们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许多商家不仅用各种圣诞物装饰店面,而且还出售各种各样的圣诞礼品。更有一些商家打出了各种促销打折的广告,据说,市区某商场在24日平安夜人满为患,实现了上千万的销售额,直到凌晨3点左右才关门。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圣诞节,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洋节”的重大影响力。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6分)

(2)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这一“洋节”有何重大影响力?(6分)35、材料一:2009年4月20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对中国进口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并拟征收高额关税。9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就美相关措施提出世贸组织争端机制框架内的磋商要求。

材料二: 2009年9月15日美国发布《国家情报战略》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伊朗、朝鲜一道列为挑战美利益的4个主要国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的发展不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我们也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国家利益。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加强协商和对话可以消除国家间利益的差别和对立,请对该观点加以评析。(6分)

(2)请你谈谈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们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

36、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12分)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等城市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南通市某中学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关注沿海开发,关心家乡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采访代表:

2010年1月20日,南通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第一小组同学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他们指出,南通新一轮沿海开发是一项长期战略,需要几代人为此付出努力。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沿海开发;同时突出发展重点,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从眼前我们能做的一些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做下去,积小成为大成。(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

实地考察:

第二小组同学走上街头,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开展了社会调查。他们了解到,南通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目前市区主干道公交快速专线已经建成。同时,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对民意强烈的市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改建、新建一些学校,实现教育均衡。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政府的行为。(6分)

建言献策:第三小组同学就南通市如何抓住沿海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行沿海开发展开了热烈讨论。

(3)假如你也参与其中,请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为南通市沿海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三点即可)(6分)

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CACDC BBBCA CCCAB ACACD CDDAA A

34.(1)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各种圣诞礼品的生产和销售,是由圣诞节这一消费热点引起的。(2分)

②价格影响需求,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圣诞期间,商场的各种商品打折促销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实现了上千万的销售额。(2分)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影响,平安夜商场人满为患,是从众心理引发的,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2分)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圣诞节作为一种西方节日属于文化,圣诞节的各种消费促进了相关商品的生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在节日期间的一些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到圣诞文化的影响。(2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圣诞期间商家的行为给人们营造了浓厚的圣诞文化氛围,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圣诞的气息。(2分)

35.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由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不同,各国间必然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2分)

②加强协商与对话有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国家间的利益差别和对立。(2分)

③从长远来看,本国利益和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存在一致性,加强协商与对话,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有利于本国利益的实现。(2分)

(2)国家: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1分)

②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反对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1分)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1分)

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霸权主义。(1分)

公民:①自觉履行各种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勇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1分)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1分)

36.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以说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点3分)

37.(1)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新一轮沿海开发是一项长期战略,需要几代人为此付出努力,一件一件做下去,积小成为大成。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沿海开发要立足实际,从眼前能做的一些事情做起。

③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沿海开发要突出发展重点,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

(2)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因此,该市政府顺应民意,提出并实施城市发展规划,整合市区教育资源。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具有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提出并实施城市发展规划和整合市区教育资源是政府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出建议,联系南通市沿海开发即可得分。(回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必修4——矛盾观答题思路

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主观题答题思路 1.“矛盾的基本属性”答题思路 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⑤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斗争性,又要看到同一性,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答题思路 发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斗争性,又要看到同一性,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答题思路 方法论: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要学会承认、分析、揭露和解决矛盾。 4.“矛盾的特殊性”答题思路 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②二者相互联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位,影响事物的发展。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主要矛盾的解决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前提,次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 方法论: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7.“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存在和发展。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④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恰当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次要方面。 8.“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答题思路 ②坚持两点论,即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即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④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9.“矛盾分析法”答题思路 一中把握对立。 ②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恰当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⑦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观点”)答题思路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

题型一:运用x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题型二: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等理论)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题型五:结合材料分析XX原理(材料体现、如何体现XX原理)。 这类题型是已经告诉了我们哲学原理,然后让我们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原理的内涵或方法论意义。这是前面提到的一些题型的转化。但是回答这类题型,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能空谈理论,胡答一气。 题型六: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是要求我们寻找材料的哲学依据。在做这种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哲学素材,体会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哲学词汇和哲学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成语、俗语、政策等。 例六(08年全国Ⅱ卷第38题)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本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 W 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 连续的依赖于ij a ,则λ 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max 1 n CI n λ-= -。其中max λ是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 是比较矩 阵的阶数。CI 的值越小,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反之,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的程度越大。 (四)、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0(273.0104.0056.0567.0092.1418.0224.0266.2222.0316.0353.0201 .0074.0105.0118.0121 .0037.0053.0059.0075 .0667.0526.0470.0603 .0136131121121113581 W A =??? ?? ?? ??????????→??? ? ? ?? ? ???????????→?????????????? ???????→?????????????? ?=归一化按行求和列向量归一化

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

哲学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附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 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例题与解.

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问题 摘要 为了研究比较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建立层次分析法]3[数学模型,对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首先,通过对题目中的图1、表1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层A、准则层B和子准则层C、方案层D四个层次,通过同一层目标之 间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利用]1[ MATLAB编程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求解. 其次,用MATLAB软件算出决策组合向量,再比较决策组合向量的大小,由“决策组合向量最大”为目标,得出城市Y的决策组合向量为0.4325,城市Q组合向量为0.5675. 最后,通过城市Q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城市Y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决策组合向量比较,得出城市Q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MATLAB旅游业发展水平决策组合向量

1.问题重述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且给出了两个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对比,如城市规模与密度,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宣传与监督,旅游规格,空气质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外贸依存度,市内外交通,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噪音,国内外旅游人数,理赔金额,立案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问题分析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城市的分析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对Q 中,发现需要考虑因素较多,第一、城市规模与密度,包括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第二、经济条件,包括外贸依存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第三、交通条件,包括市内外交通.第四,生态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噪音.第五、宣传与监督,包括国内外旅游人数,游客投诉立案件数.第六、旅游规格,包括A级景点个数,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就涉及到层次分析法来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评出最优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本文选择了对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指标规定如下: 城市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反映某一地区范围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人口影响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越大城市规模也就越大.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城建资金:即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总投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即第三产业增加值越高越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税收GDP: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外贸依存度:即城市对于外贸交易的依赖程度. 市内交通:即城市市区交通情况. 市外交通:即城市郊区交通情况.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对于城市交通条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即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越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就越好. 人均绿地面积:即反应城市绿化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的比值关系. 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环境噪音:城市环境噪音情况. 国内外旅客人数:国内外来旅客一年总人数.人数越多说明宣传与监督就越好.

哲学命题角度及答题思路1

幻灯片1 哲学命题角度及答题思路 “挖坑”:(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很宽泛,审题时一定要首先弄清范围) 基本答题模式:原理+方法论+扣材料 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 答题所运用的知识范围是整个高二哲学内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股、人生观、群众观 二、从辩证唯物论角度: 只涉及哲学第一课+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规律的关系原理。【必答前3点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扣材料幻灯片2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扣材料 3、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位转移,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扣材料 4、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扣材料 5、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社会客观的,我们在进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扣材料 幻灯片3 6、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受到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要端正立场,从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扣材料 7、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我们要承认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扣材料 8、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 辩证法包括哲学2—4课的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基本上是必答。其他的则根据材料来分析。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扣材料 2、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扣材料 幻灯片4 三、从联系的观点=联系观=普遍联系的观点(拿捏不准时就都答上)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扣材料 3、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扣材料 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扣材料 5、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扣材料 6、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处于统帅地位,整体由部分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 幻灯片5 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体起决定作用。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得到、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矛盾观主观题典型例题培训资料

矛盾观主观题典型例 题

矛盾观主观题典型例题 1.(2012茂名一模) 材料二:近年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迅速膨胀。专家称,一方面,民间借贷可以暂时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同时也使部分私人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获得更多收益,但另一方面高额利息重压之下,一旦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将导致大量的民间借贷资金血本无归,进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 材料三: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九条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有: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等。 结合材料二、三,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谈谈你对民间借贷的作用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和一点论。(4分) ②对于民间借贷既要看到其有积极的作用的一面,缓解企业资金紧张,提高资金利用率;(2分) 但也要看到其如果不加以规范管理,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的一面。(2分) 2.(2012深圳一模3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①“扶”与“不扶”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3分)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不扶”到“扶”,使“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3分) 3.(2012汕头一模37)

层次分析法实例

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问题描述:通讯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其重要,手机便是一个例子,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至少一部手机。但如今生产手机的厂家越来越多,品种五花八门,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人。 目标:选购一款合适的手机 准则:选择手机的标准大体可以分成四个:实用性,功能性,外观,价格。 方案:由于手机厂家有几十家,我们不妨可以将其归类:○1欧美(iphone);○2亚洲(索爱);○3国产(华为). 解决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图1 选购手机层次结构图 2.设置标度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与要素j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注:aij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ij=1/aji ;aii=1;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3.构造判断矩阵 A B1 B2 B3 B4 B1 1 3 5 1 B2 1/3 1 3 1/3 B3 1/5 1/3 1 1/5 B4 1 3 5 1 表1 判断矩阵A—B B1 C1 C2 C3 C1 1 1/3 1/5 C2 3 1 1/3 C3 5 3 1 表2 判断矩阵B1—C

B2 C1 C2 C3 C1 1 3 3 C2 1/3 1 1 C3 1/3 1 1 表3 判断矩阵B2—C B3 C1 C2 C3 C1 1 3 6 C2 1/3 1 4 C3 1/6 1/4 1 表4 判断矩阵B3—C B4 C1 C2 C3 C1 1 1/4 1/6 C2 4 1 1/3 C3 6 3 1 表5 判断矩阵B4—C 4.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用求和发计算特征值: ○1将判断矩阵A 按列归一化(即列元素之和为1):bij= aij /Σaij ; ○2将归一化的矩阵按行求和:ci=Σbij (i=1,2,3….n ); ○3将ci 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W=(w1,w2,…wn )T ,wi=ci /Σci , W 即为A 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 ○4求特征向量W 对应的最大特征值: 1).1 5 3 1 51131513131311531 = A ,按列归一化后为 38 1514 522 938 1538314122138338514322338539151452293815 2).按行求和并归一化后得()T 389 .0069 .0153 .0389.0=W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专题 一、研究的理由 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都可以统一到矛盾的观点上来。 3、从学生情况来看,此专题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难点,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特殊性的三个层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等。 二、知识的储备(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两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认识秩序(特殊—普遍—特殊);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典型,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5、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考查方式及答题方法 (一)单选题(略) (二)主观题 【题型特点】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设问方式】常见设问方式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如何认识和处理”等等。 【答题方法】 1、审题技巧 一是审答题范围。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一个原理或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审答题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比较而言,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考查方式更普遍一些。 三是审动词,即“动词法”。“看”——如何看待、认识、评价?/“做”——如何处理、解决?/“看和做”——如何认识和处理? 四是审客体,即分析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或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特别要注意“A”还是“A对

层次分析法例题94055

。数 学 建 模 作 业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林志许、朱金波、任宇龙

。 学号:1211020115、1211020126、1211020134 层次分析法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1C ,2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目标层 判断层 方案层 图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注:a ij 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 ij =1/a ji ; a ii =1; 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2、构建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权重计算的重要依据。根据结构模型,将图中各因素两两进行判断与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B A-(即相对于物流系统总目标,判断层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C B- 1(相对功能,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2所示; ●判断矩阵C B- 2(相对价格,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3所示; ●判断矩阵C B- 3(相对可维护性,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4所示。 B A- C B- 1 C B- 3 3、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般来讲,在AHP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必不需

矛盾观答题思路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主观题答题思路 1.“对立统一原理”答题思路 →①事物内部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即对立统一,其对立属性为斗争性,其统一属性为同一性。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对立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答题思路 →原理: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要学会承认、分析、揭露和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坚持两分法。4.“矛盾的特殊性”答题思路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同 事物有不同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 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 中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 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题思路 →原理:①二者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 般与个别的关系。②二者相互联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 开普遍性。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 殊的认识规律,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 工作方法,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答题思路 →原理:①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 作用,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影响事物的发展。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主要矛盾的解决为次要矛 盾的解决创造前提,次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矛盾的解决 创造条件。 方法论: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要 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学 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7.“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答题思路 →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 用。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影响矛盾的存 在和发展。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 定。④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善 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 要恰当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次要方面。 【“措施类选择题”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评价类选择题”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8.“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答题思路 →①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 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②坚持两点论,即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要看 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即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着重把 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④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 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9.“矛盾分析法”答题思路 →①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 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 ②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坚持一分为二,坚持两分法。

层次分析法例题

实验目的: 熟悉有关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与计算,熟悉Matlab 的相关命令。 实验准备: 1.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2. 需要一台准备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和装有Matlab 的计算机。 实验内容及要求 试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问题可参考教材P296第4大题。 实验过程: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1C ,2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标度 定义(比较因素i 与j ) 1 因素i 与j 同样重要 3 因素i 与j 稍微重要 5 因素i 与j 较强重要 7 因素i 与j 强烈重要 9 因素i 与j 绝对重要 2、4、6、8 两个相邻判断因素的中间值 倒数 因素i 与j 比较得判断矩阵a ij ,则因素j 与i 相比的判断为a ji =1/a ij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完整版)层次分析法实例讲解学习

层次分析法实例讲解学习 生活实际例题: 旅游实例,有三个旅游地点供游客们选择,连云港,常州,徐州。影响游客们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项: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请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最佳旅游地点。 分析:旅游点是方案层,将它们分别用B,B2,B3表示,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为准 则层AAAAA;目标层为选择旅游地,即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建立判断矩阵: 准则层判断矩阵(即各种因素在旅客偏好选择中所占有的不同比重) 1 1/ 2 4 3 3 2 1 7 5 5 A 1/4 1/7 1 1/2 1/3 1/3 1/5 2 1 1 1/3 1/5 3 1 1 方案层判断矩阵建立(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来对方案层建立) 1 2 5 1 1/3 1/8 1 1 3 B 1/2 1 2 B1 3 1 1/3 B1 1 1 3 1/5 1/2 1 8 3 1 1/3 1/3 1 1 3 4 1 1 1/4 B1 1/3 1 1 B1 1 1 1/4 1/4 1 1 4 4 1 求准则层判断矩阵A的特征值: Matlab 运行程序:[a,b]=eig(A)

'矩阵的对角线为准则层判断矩阵 A 的特征值: 5.073 0 0 0 0 0.031 0 0 0 b 0 0 0.031 0 0 0 0 0 0.005 0 0.005 即 1 5.073, 2 0.031, 3 0.031, 4 0.005, 5 0.005 选出最大特征值: max ( 1, 2, 3, 4, 5 ) 1 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即为准则层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 为: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w 1 -0.4658 -0.8409 -0.0951 -0.1733 -0.1920 归一化(最简 matlab 程序为 w=w1./sum(w1)) w 0.2636 0.4759 0.0538 0.0981 0.1087 一致性指标的检验: 由max 是否等于5来检验判断矩阵A 是否为一致矩阵。由于特征根连续地依 赖于矩阵A 中的值,故max 比5大得越多,A 的非一致性程度也就越严重, max 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也就越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对因素 A i (i 1, ,5)的影 响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 此题的一致性指标为 5.073-5 0.018 5-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相对固定,如下表: RI 随机一致性指标 3456789 10 11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 CR q RI 当CR 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本题: CR ? 皿 0.016 0.1 RI 1.12 可行。 按照如上方式处理矩阵B, B 2, B 3, B 4, B 5得: CI max n n 1 max n n 1 CI n 1 2 RI 0

政治必修四模拟考试五第九课矛盾观

鲁南艺术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九课模拟考试 姓名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案最终写在括号中,其他地方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少选和不选均不给分) 1.在下列选项中,对矛盾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B.矛盾双方就是统一,但有时候会出现对立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只存在于事物内部 D.矛盾双方有时存在对立关系,有时存在统一关系 2.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个事例说明(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随时转化 3.右边漫画《你敢吗?》主要体现了() A.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否定 4.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 境时,往往掉以轻心,陷入被动境地。从哲学角度看, 这是因为() A.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B.没有坚持用矛盾的普遍性观点看问题 C.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

D.没有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下面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难易相比较而存在 B.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难易的转化是必然的 D.只要采取行动,矛盾双方就可以相互转化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说明( )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 7.造成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的原因,也有金融监管缺失的原因。该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8.近年来,北京等地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相继出台,北京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相关的一系列新政策陆续出台。高考从统一走向多样,这体现了矛盾具有(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同一性 9.人类在征服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并广泛使用了抗生素,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如天花、肺结核、伤寒等,不再是不治之症。后来人们发现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毒性反应,对肝、肾、血液、神经系统等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长期服用还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不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病菌,一些新型疾病有可能出现并危及人类。这就要求我们( )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②.不要主观地、孤立地看问题 ③.要正确、适度使用药物,趋利避害④.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 A.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 C.好事多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11.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