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育人从“唤醒”开始

育人从“唤醒”开始

育人从“唤醒”开始
育人从“唤醒”开始

育人从“唤醒”开始

教育小学后进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艰巨的工作,究竟从哪个方面入手抓会起到最好的效果,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认为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在于唤醒。如果能从心理上唤醒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对转化差生起到切实的效果。其实:学生身上并不缺少美,只是做老师的缺少发现。教育的魅力在于发现唤醒。

马克思曾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它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种神奇的力量,唤醒他们,唤醒他们所接触的人。所以教育者只有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宽容,惊叹和鼓励,期待和发现,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让年青的心灵欢快地飞跃起来,跳动起来。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唤醒学生以下三个方面:

一、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人类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关键所在,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是人生杠杆不可缺少的支点。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知之不多经验甚少,生理、心理发育具有阶段性、不成熟等特点,但他们具有自尊、自信的天性。当他们犯下了各种“儿童式”的错误行为,遭到了家长、老师的批评时,或遇到挫

折失败而一蹶不振时,当他们对前途信心不足时,就需要教育者用教育艺术唤醒他们的自尊、自信。

特级教师丁榕曾处理一起“偷笔事件”。在她发现失窃的笔在某个同学的书包里时,没有声张,而是课后送他一支笔,说“我知道你需要笔”。结果,这个学生声泪俱下地承认了错误,将笔还给了同学。30年后,这个已成为部门经理的当年的小学生,找到了丁老师,当着自己已上初中孩子的面,向丁老师“扑通”一声跪下,并对孩子说“你也跪下!当年如果没有丁老师就没有爸爸的今天,也就没有了你!”丁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在于:相信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并非犯下不可宽恕、原谅的错误,浪子可能回心转意!正是这样的宽恕,唤醒了学生的自尊。教育家杜威说“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有甚者强烈。”教育的艺术,请从宽容——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

曾经我教过的班上有个学生因为智力低下,经常远离群体,有事总一个人默默地做,从不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为了提高他的自信,我给他讲加拿大穷孩子琼尼的故事——因为智力低下被学校劝退,后经心理学家帮助成了闻名全国、受人尊敬的园艺家:给他讲海伦的故事——战胜了人生命运给他设置的重重障碍而一举成名。希望他能从他们的故事中获得自信,慢慢地,我发现:他会跟人交谈了。期中考后,他参加了运动会,在长跑中还拿了冠军,同学们的欢呼使他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和快乐。从此,他与班级溶为一体了。其实教育艺术的魅力在于:用鼓励性的话语,哪怕只是一句;用充满期待的眼

神,哪伯只是一瞥,相信学生一定能行。学生的自信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积极的行为的内动力。学习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在这里我要强调一句: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容忽视的”这个黄金法则。

二、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良知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声音,它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良知对于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底线。没有了它,你就成了次品、废品。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存在这个声音,只是有些人久未听到,久而久之,被泯灭了。教育工作者就要干方百计地唤醒学生的良知。首先,找准唤醒的突破口。在平时工作中,常常会感到差生不可理喻,自觉花费时间、精力不少,但很难唤醒。其主要的原因是未找准突破口,未针对下药。其实针对差生只要多和他们接触,多了解他们的喜好,正确利用和发挥他们的特长,给其表现的机会,使其尝到成功的甜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醒过来。其次,要多鼓励,少责难,注意唤醒的方法。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引导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引前进方向与严厉训斥相比,前者更能引起学生的负疚感,效果更好。再次,注意唤醒的时机。教育良机稍闪即逝,应时时发现和把握:在校纪律教育大会上;在运动会,劳动、春游、观看电影、放学路上等非严肃场所;违纪后稍有认识时。最后,把所握唤醒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后进变先进这样的榜样。尊重是唤醒的基础,因差生在学生群体中的地位低下,他们非常渴望人们理解他们和尊重他们,哪伯只是一句肯定或

表扬,他们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会降低心理防线,使我们得到一次转化的良机。

三、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儿童青少年是最富有激情和理想,是个体一生中蕴藏着多种发展潜能,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探究和创造是孩子本身存在的潜能,犹如种子,在适当的环境下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不适当的教育环境使其“沉睡”。所谓的“环境”这里主要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但关键还是学校环境。作为学校环境塑造的关键人——教育者有责任将已有的才能得以发挥,已泯灭的潜能得以唤醒。尤其是对班级里的差生,经过了幼儿园、小学,学生的某些潜盲目实在沉陷的太深。在家的小皇帝、小公主们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勤性没了;过惯了呼风唤雨的日子,集体性没了;过惯了百依百顺的日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没了……他们失去了很多,故教育工作者们要将以唤醒。唤醒是人与人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一个高明的教育者丰富的教育情感和清醒的教育智慧所孕育的一种心灵人格的撞击和交融。其实:学生身上并不缺少美,只是做老师的缺少发现。教育的魅力在于发现唤醒其实:学生身上并不缺少美,只是做老师的缺少发现。教育的魅力在于发现唤醒!

唤醒家长的力量,让教育更简单

唤醒家长的力量,让教育更简单 ------垦利区永安中学家长学校工作纪实近年来,山东省垦利区永安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秉承以“养正”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涵养正道,方正为人,雅正处事”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围绕“给学生一个乐意上学的理由”、“给教师一个专业自主发展的平台”和“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教育教学过程”三个发展目标,做有信仰的教育。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和“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等两项重点工程,坚持以“学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教育教学过程”,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中心,以家长学校为主基地,以精选讲师为教学骨干,以家长学校集中培训、多种家长活动、家教专题科研为三大创新平台,以家庭教育领导机构为组织保障的教育体系,增强家长的科学育人意识,提高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质量及效果,推动我校家长学校活动的良性发展。 一、家长学校管理目标和组织形式 我校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实行民主、透明、规范化、创新式学校管理,健全管理的制度与规则,细化管理程序,营造浓厚的家教氛围,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育的有效度。

第一,各部门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明确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将之纳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常规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以家长学校为中心,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各司其责的家长学校教育模式。家长学校的工作由校长负责,政教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包级领导、班主任负责年级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学校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工作任务,协助家长学校共同完成教育内容,使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目标、有内容、有重点、有系统、有评价,确保教育效果。明确家长学校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代表会议制度,家长会制度,家庭、社会反馈制度,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教育方式。明确家长学校的工作性质和方向,对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活动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以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优化育人环境。 第二,遵循教育规律,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一是根据家长的特点,对每部分的工作重点做出明确安排。明确了不同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了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二是制定家长学校的教育专题——创建学习型家庭、书香型家庭,将学生中时常出现的心理焦虑、逆反心理及后进生转化教育等作为家长学校研究的重点,使家庭教育更深入实际,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三是制订完善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学校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doc

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养成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细细反思,正如书中自序所说,我感觉到教育就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压力,更是一份动力。对每一位孩子不敢说放弃,也不能说放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激励唤醒,让每一花蕾努力绽放…… 正式上课就是李老师和其他的几位老师进行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爱心与教育》的导读。 首先,李老师讲述了他写作的初衷,他的写作之路不是因为预谋先知地想成为名师而写。而恰恰相反,他的理想原本是想作为一名作家,而不是一名教师。 成为教师之后,李老师有写随笔的习惯,在一次搬家整理自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它说的是,“填鸭式教育”不是最好的教育,它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认为,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我们说的内在驱动力。 我初中的时候也不爱学习,事实上,我就是老师眼中的渣渣,初三上学期,班主任直接跟我说:反正你来了也不学,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不如这样,你从明天开始就不用来了,回头毕业证照样发给你。当时我就怒了,我就这么遭人嫌弃吗,我难道就比别人差吗,于是我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拼命学习,发愤读书...... 没想到,我竟然考上了普高,虽然刚好够分数线。 回想起来,也许就是班主任的那番话,点燃了我心中的火,唤醒了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为什么要唤醒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内在驱动力,其次,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我们一个个来看: 1、什么是内在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的定义: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通俗点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比如,我现在口渴了,喝水就是我的需要,为了满足喝水这个需要,我会不自觉地采取行动。 再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有人说了,学习这件事算不算需要? 当然算!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 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吃穿都成问题,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你跟他谈学习是不是有点扯,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 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试想,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的需要: 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 亲子关系极差,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 所以,当父母问起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我们会先问以上两个问题,因为,这是父母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 2、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

激励工作的名言警句

激励工作的名言警句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激励工作的名言警句 1、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回报也许无法立刻得到,却可能会在不经意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2、一部机器可以做五十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没有哪部机器可以完成一个伟大的人的工作。——哈伯德 3、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4、像我这样的一个人,独自在外面闯荡。很引人注目,可是自己想想。论交际,论人际关系,论工作能力。实在是不但女人,就是男人,也很难和我相比。论健康状况,却是一天不如一天的。我想我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凤姐 5、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6、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轻人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7、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8、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10、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1、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1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塞万提斯 13、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取一份最可贵的资产——自信。 14、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当在体力劳动内加入任何优异的悟性,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特别感觉满意了。 15、通过辛勤的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6、闲适不是一种空虚状态,也不是一段假期。闲适是工作与此同时娱乐的合二为一,并且因为这种结合而变得崇高。闲适,就像工作一样,是一种活动状态,但这种活动是一种心灵活动,是一种心智的“修养”,心灵为其自身而乐此不疲。——欧纳斯特·巴克尔 17、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成功是%失败的结果。——佚名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他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关于教育的知识名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带给你们启发与帮助。更多资讯尽在名人名言栏目! 1.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2.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3.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4.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5.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7.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8.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9.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10.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11.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12.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13.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新教育》是阐述新教育观念,帮助人们理解和追求新教育的一本书。以下是为大家的《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让我钦佩的不是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和独特的教育观点,也不是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智慧,而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教育追求,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从不放弃。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1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很喜欢,封皮很精美,蓝色给人很舒心的感觉。 刚开始看到目录和作者简介时,心里有一点抵触,因为对身心灵还没有概念;尤其是看到王季庆老师的推荐序——《智慧的明灯》,更有一种不知内里的无所适从感;但是因为张德芬老师亲笔推荐,又不忍释手。 带着疑惑开始进入正文,小说的模式很自然,文笔也很朴实,慢慢的被吸引了。然而,真正触及心灵的是作者在全书中娓娓道来的十二个法则,每一个法则都以故事的形式串连,行云流水中不乏真知灼见,沁人心脾,丝毫觉察不到光阴流转。 其中的选择、现在、慈悲、信心、诚实、合一法则让人难以忘怀。米尔曼先生这样描述选择法则:“你不需做任何事,只要认知到——每一个行动或不行动,都有其影响和结果,而你愿意接受这些结果,这个意愿便给了你力量和自由去选择你是谁、你在哪里、你要做什么。”一切选择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你愿意。 而讲到现在法则时,他用一只猫详细阐述道:“不论什么时候,你的问题和烦恼都和过去或未来有关;你等于是在现在这一刻延续了你的问题,你给了它们注意力和能量,让它们在你脑里居住。”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像一只猫那样——永远专注于现在,当下这个时刻。在慈悲这一章,米尔曼先生用简单的故事彻底触动了我的心灵:“就如你能从白鹭学习平衡,向猫学习现在法则,你也可以跟地球学习慈

悲法则。我们人类蹂躏、践踏她的皮肤,我们砍伐、燃烧她的树林,我们剥削她丰富的宝藏,只顾自己的利益,却从未想过要得到她的同意或向她表达感谢。”“如果地球能原谅你的错误,你为什么不能宽恕自己,并给予他人同样的悲悯?”宽恕不仅是对自己,对别人更要宽容。 听过很多关于信心的说法,但是看到这本书时,突然发现原来自然界最美的信心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在自然界中,花是最细致与柔弱的生命形态之一。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一个大意的脚步、一个干燥的冬天、一次倾盆大雨,都对盛开的花朵有决定性的生死影响。然而,每天早上,它依然美丽的绽放。”一朵花尚且如此,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失去自己的信心呢? 而在诚实法则里,作者引导我们对自己诚实:“直到我们能接受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所希望或伪装的假象,我们才算真正地对自我诚实。”这句话一直回想在脑海,我对自己诚实了吗? 在最后一章里,米尔曼先生讲述了人类最神秘也是最为终极的合一法则:“当你透过一体的眼睛去看朋友、敌人、所爱的人和陌生人,所有的为难、困境和冲突都化解了,所有的伤口都治愈了,所有的矛盾都因这基本的真理而解开。”看到这里,眼前呈现的是萨顶顶那首《万物生》的画面,是呀,万物皆为一体,如同中国的太极,天地乾坤,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真正意识到这点,所有的一切才能化解。 自从第一次看完,每当有困惑时,总还记着拿起来翻看一下,总会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近期我阅读了彭兴顺教授的《教育就是唤醒》,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要唤醒人民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 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全书分别讲述了: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 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 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通读下来,我认为不光是唤醒教师,同时还要唤醒家长。我作为 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读了这本书受益良多。 一、唤醒教师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 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 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教师,唤醒是教育的手段。面对学生我们要有更多的信 任和期待,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 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尤其是面对一些后进 生时,教师更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 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唤醒也是教育的艺术。面对学生,教师要有一双赏识 的眼睛,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 时时、事事贴近学生,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 出来。 二、唤醒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 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 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因为选择什么样 的目标,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孩子朝着某个目标奋斗时,还需要我们家长的全力支持、配合,而不是冷嘲热讽、指手画脚 的旁观。告诉孩子:当一个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梦想,无 论做什么,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都能把人生的每一个乐章奏得 响亮,这就是成功。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 的基点正是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学会 负责,对国家发展、个人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责任感是支 持孩子人生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 人格的保证和动力,是一个人将来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 重要品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 刻的,而且是终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精彩讲话-中国卷_第三章 唤醒内在驱动力的金玉良言 --励志讲话

1.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进学解78 背景资料 韩愈的《进学解》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是年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同时,也是作者韩愈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讲话实录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学生们站在学舍下,训导道: "勤奋则学业精进,游玩则学业荒废;德行成就于深思,而败坏于因循随便。现在圣君与贤臣遇合,法制健全。拔除凶恶奸邪,推举英俊善良。哪怕只有些微优点,都已录取;擅一技之长的,无不任用。搜罗人才,加以甄别、教育、培养,刮去他们的污垢,磨炼得闪闪发光。诸位大概只有庆幸自己侥幸获选的,谁说多才多艺却没被发现呢?诸位学生要担心的是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官吏失察;要担心的是情操不能成就,不要担心主管官吏不公。" 话没说完,有人在队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们这些学生侍奉您先生,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先生嘴里不断诵读六经之文,手不停翻阅诸子之书,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其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探索它的奥旨。不知满足地多方学习,力求有所收获,大的小的都不舍弃。点上灯烛,夜以继日,刻苦用功,一年到头不休息。先生从事学业,可以说很勤奋了。抵制、批驳异端邪说,排斥佛教与道家,弥补儒学的缺漏,发扬光大精深微妙的义理。寻找踪迹难寻的儒家遗说,独自广泛搜求、从古代将它们继承下来。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川河,引导它们东注大海;挽回那狂涛怒澜,尽管它们已经泛滥成灾。先生您对于儒家,可以说很有功劳了。心神沉浸在意味浓郁醇厚的典籍里,仔细品尝其中的精英华彩,写起文章来,书卷堆满了屋子。向上取法虞、夏时代的典章,深远博大得无边无际;周代的《诰书》和殷代的《盘庚》,多么艰涩拗口;《春秋》的语言精练准确,《左传》的文辞铺张夸饰;《易经》变化奇妙而有法则,《诗经》思想端正而辞采华美;往下一直到《庄子》、《离骚》,太史公的记录;扬雄、司马相如的创作,真是异曲同工。先生的文章,可以说内容宏大而气势奔放,波澜壮阔。先生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学习,敢作敢为,长大后通达道理,处理各种事情无不合宜。先生的做人,可以说是有成就的了。可是,在公的方面不能被人信任,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帮助。前进后退,都异常艰难,动辄得咎。刚当上御史,就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做了三年博士,职务闲散无法表现出成绩。您的命运与敌仇打交道,不时遭受失败。冬天气候还算暖和的日子,您的儿女们已为缺衣少穿而哭着喊冷;年成丰收而您的夫人却仍为食粮不足而啼说饥饿。您自己的头顶秃了,牙齿缺了,这样一直到死,有什么好处呢?不知道自己好好想想这些,反倒来教训别人,干嘛呢?" 国子先生说:"唉,你到前面来听我讲啊!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门臼、门橛、门闩、门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适其宜而建成房屋,这是工匠的技巧啊。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龙芝,牛尿、马屁菌、破鼓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才是医师的高明啊。提拔人才,贤明睿智,选用人才,态度公正。灵巧的人和朴质的人都得引进,有的人谦和而成就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就杰出,比较各人的短处,衡量各人的长处,按照他们的才能与品格,分配适当的职务,这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我就不写选项了,直接写答案。可能选择题不全,你再看看你自己的。 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的是哪些,并陈述理由: B.每天浏览报纸C.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陌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能力或行为倾向上变化 2.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 B.知道书又叫book 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智是对应的。 4.按加涅和奥苏泊尔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概念学习 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泊尔学习分类中的符号表征学 6.动作技能不同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含有肌肉协调成分。 7.营业员在进行心算时不能与顾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短时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代替而丧失。 8.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举一反三”最适当的解释是派生类属学习。 9.下列不属于动作技能的例子是:吞咽食物 A.婴幼儿叫“ma ma” B.在教练的指导下缓慢地进行深呼吸运动 C.走楼梯 D.吞咽食物 10.连续的动作技能的例子是:D.跑动运动 11.开放的动作技能的例子是这道题没有了。 A.做广播体操 B.排球中的扣球动作 C.三大步上篮 D.引体向上 12.实心球的原地练习有四种方法:前抛练习,后抛练习,下抛练习,双脚夹抛练习。在进 行实心球的原地练习时,合适的练习形式是整体练习。 13.下面是反馈的例子,请指出增补的反馈 a.小学生对老师说,他写字时手很酸痛 b.教练对运动员说:“请你告诉我,你的防护帽是否太紧” c.妻子对丈夫说:“你拿刀的方式不对。” d.老师告诉学生:“两手侧平举时你的手举得太低。” 14.判断某一动作技能是否适合采用整体练习法的主要依据是技能的组织性。 15.下面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他总是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16.下属轻轻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景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看书;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17.下面几种说法中,哪几种说法代表内控特征: A.老师出的怪题哪次难道我了? B.我从来不想老师怎样评分。 C.我准备好,我能应对考试。 D.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18.外部奖励对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内部动机的影响可能是因任务不同可能是积极的,可 能是消极的。 19.研究发现,教师温和、热情的人格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年级学生,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低年级儿童更容易从长辈的赞许和关怀中获得学习动力。 20.成长性需要不同于缺失性需要之处在于:它在满足以后会产生新的需求。他指代? 21.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作多种分类,一般认为,动机因素是非智力因素。 22.表扬的使用原则是一有进步就表扬。 24.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知能力与人格表征。 25.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知识传授者角色。 26.教语文的张老师下班回家时,学生看见他闯红灯,学生对老师很有看法,这意味着教师 充当了模范公民角色。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心灵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心灵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利用寒假,认真拜读了彭兴顺老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彭老师分八讲分别从如何唤醒教师、如何唤醒家长、如何唤醒孩子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做了具体的讲解。本文着重要谈的是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 一、教育本质之辩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多数人热衷于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略了“为什么要教”。忽略了“为什么要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就会大大降低教育的效果。 一段时期以来,我始终在思索“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我觉得,要想做好教育,必须首先要从宏观上弄明白教育是怎么回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终极目标,学校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惟其如此,教育才不会偏离正常的轨道。 教育是什么?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想家,对此一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中国古代文字的形成过程中,“教”和“育”字在甲骨文中都已出现,篆字表意更接近现代。甲骨文时期,=(爻,算筹)﹢(子)﹢(攴,手持鞭子、棍杖)。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发展到篆文时期,“爻”代表《易经》等传统文化典籍,“教”意为施教者通过严格的教学组织纪律而向受教者传授传统的文化典籍。篆文的=(头朝下出生的婴儿,象征先天具有叛逆性)﹢(肉),表示生子并养育。《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不难看出,古人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现代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更是众说纷纭,中西亦有着显著差异。“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之辩,“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传递知识、文化、生命意义)之辩,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爱,教育就是唤醒等等,似乎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教育本质并不是一贯的、稳定的、唯一的,不是非此即彼。因为教育是人为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往往从各自生存处境出发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总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的需要。这样看来,教育本身无时不在变化发展中,教育本质是教育特定发展阶段的本质,并不是“一”而是“多”。 那么,当前应该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呢?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就有必要搞清“达到什么目的”和“培养什么人”两个问题。要明确“教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5篇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5篇唤醒内在的智慧读 后感 篇一:《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 一个月,完成了<唤醒内在的智慧> 这本书,很喜欢读书会的形式,不仅因为有美食,重要的是可以吸收到不一样的角度对这本书的理解。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但我们的意识又是一个整体。所以越来越喜欢团体的活动。或许是因为现在的职业,没有了特定的组织,所以更需要参加不同的社团。 很欢喜,因为读书会,认识了一群很开朗的主妇们。还因为书友,又认识了跳排舞蹈的太太们。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不然没课只能呆在家里看书,因为我的老朋友们都在上班。 回到《唤醒内在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最深的感受是,要学会拥抱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有就是要有耐性的智慧,懂得什么时候该安静,什么时候需要爆发。一切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也明白了老子的无为而为。 又一本身心灵的书,联系起最近同修的大方等如来藏经,意义都是一样的。人生来都是智慧善良的,只不过因为社会的浸染,我们纯净的心灵被深深宝裹起来。每个人都有一颗慈悲心,只是像宝藏一样,深深埋在土里,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开发。经书

也好,佛法也好,身心灵的书籍也好,都是帮助我们开发自己潜能的一把钥匙。 如果没有接触过身心灵的朋友,很建议看这本书。 篇二:《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 昨日午后在江边散步,注视着水中轻轻摆动的水草,觉得心绪也平静下来了,突然想到书中的平衡法则,能像水草这样与环境轻轻相和,不就是平衡吗?让自己融入环境,开放轻松的态度进入各种人群圈子,接受这个不完美和自己不一样的世界,欣赏这个世界中种种,让自己的言行适切合宜,透过内在的平衡,找到内心的清明和宁静。(平衡法则) 以前我在不熟悉的环境会不自觉紧张,现在知道是我不平衡的表现,现在的我不会这样拘谨了,也不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我认为既然我进入这个环境,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这个环境的气氛和能量场会因为我的加入而有所变动,轻松快乐还是抗拒紧张决定权都在于我,永远记得我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力量,我有不忍受的自由,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不再对即将来临的事情产生担忧。我现在能热情的参与其中,不去想未发生的任何可能带来焦虑的事情。作为当事人,我在其中的一份责任感告诉我,这段时间如果不愉快,我是要负责的。所以我只能坚定的相信现在就是好时光,此时此刻我在这里是有原因的,没发现的话就放大我的好奇心,或者静下心来去听,真像爱丽丝进入兔子洞一样觉得是乐趣。首先是使自己融入环境,有景融境,有人融情,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3.2 做更好的自己 课时训练 -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 3.2 做更好的自己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有句很经典的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话是说,当你在羡慕别人时,别人也在欣赏着你。因此,请记着别不把自己当“风景”。这启示我们要( ) A.学会为他人喝彩 B.排斥他人,欣赏自己 C.学会谦虚,礼让他人 D.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2. 在我们中学生中,有的人为“少白头”烦恼,有的人为身高烦恼,有的人为体形烦恼,有的人为肤色烦恼……你认为这些同学( ) ①没有学会欣赏自己这道风景②不应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缺陷③不善于自我接纳④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 浙江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邵镇炜,从小患病,不能行走,连翻阅课本也很吃力。但他凭顽强的毅力,努力学习,成为师生眼中的优秀少年。这启示我们( ) A.要接纳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B.需呵护友谊,缔结真挚友情 C.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D.唯有挫折,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4. 小勇说:“我有好多缺点,想要改正,却不知道怎么办……”他可以这样改正( ) ①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②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③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④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⑤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⑥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5.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 A.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 B.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C.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D.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6. 面对刚刚开启的中学生活,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就要( ) ①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我行我素,不听别人的建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明轩有上课随便说话的坏习惯,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还导致他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不和谐。为了改掉这一缺点,他请周围的同学监督他,慢慢地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这说明要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A.忽视自己的不足 B.与周围同学搞好关系 C.接纳自己的不足 D.主动改正缺点 8. “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

张立印 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走进学生心灵唤起学生信心 张立印 背景: 一、今年我担任高三(7)班的班主任,升入高三以来班里学生变化很大,每个人心怀理想,踌躇满志,脚踏实地的投入学习。可是在两次月考的结束之后,我却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1.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2.不能积极回答问题; 3.因为感到自己没周围的同学学得好,就发急,哭,不想学了,甚至回家向父母说不想上了之类的话。 4.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丧失了学期初的斗志,放松了学习,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开始厌学,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了自信心。 5.我发现一个学生正看一本大部头的网络小说,他竟说是要排遣排遣心中的“郁结情绪”……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策略: 一、让爱去感染学生 “爱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学生感觉缺少爱,或者感到以后会没人爱,才丧失了积极性,丧失了自信心。因此,表现出对他们全方位的爱,是唤醒他们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于是,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向他们倾斜;有病探病,有忙帮忙;集体疏导,个别谈心……总之,让他们深切地感觉得到,我就在他们身边,温暖和关怀在他们身边,他们并没有被冷落,他们并不是没人要的孩子。 尊重他们就是爱他们,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之后丧失自信心的。所以,凡事多问问他们的意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不揭伤疤,不讽刺不挖苦,对事不对人,公开表扬,私下批评……他们敏感的神经,一定会被感动的。 二、让学生相信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认为老师不行,就很难“亲”了,就会大大削弱其自信心。我一边告诉各位老师学生的疑虑,让各位老师做好准备,一边给学生介绍各位老师,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明白老师们个个都很棒,个个都是高手,并收集老师们的荣誉,告诉学生。同学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教我们的老师都很棒,我们并不是异类”这样一个事实,疑虑消除了,信心提高了。 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自信心的源泉。有的体育好,有的美术好,有的好劳动,有的爱助人……发现他们的这些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只要有可能,就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一旦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自信心就会增强。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如:单科成绩比赛、智力竞赛、朗读比赛、辩论会、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等,并赋以名誉增其自信心,如以上活动可赋以学习标兵、智力明星、劳动标兵、歌唱家、体坛健将等称号。 四、建立互助组 “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得到别人帮助的渴望,但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又不允许自己说出来。于是调整了部分学生的座位,在排座位的时候,把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交叉开,然后告诉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友谊,我们建立互助组,在同一个互助组内的同学,要相互交流,优势互补,成绩只是互助的一个方面,劳动、纪律、卫生等意识,以及各种意志品质与道德品质素养等都是互助的内容。这样,他们接受了互助组,自信心也在互助中增强。 五、人人有事做 “地利不如人和”,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班级才能屡战屡胜,才能具有团体意义上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块责任田,都有一份具体的班级责任,就会培养出他们的热爱集体的意识来,团队精神由此而生。把班级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务列出来,让每一位同学自愿挑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3篇.docx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3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学习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教育即唤醒》是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语文教师杨聪老师的教育手记。一位比我还小三岁的老师教育上却比我有思想的多。他觉得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 “问题学生”一直都是广大学校、家长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采用的教育态度,采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著名的基层教学老师杨聪,摒弃了面对“问题学生”采取忽视、监管、批评等教育手段,而是在自身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关注,尊重孩子幼小的心灵,重塑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和学校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

他用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了教师与孩子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与情况,一个个小故事《蒲公英的约定》《我的“雕虫小技”》《我让学生哭了》《小敏的课外书》……一个个最直接、最真实的教学案例,叩击心灵,引发思考。让我深受感动。在为我们这些身处基础教育前线的教师们道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为“问题学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孩子回归最本真的情怀,解放孩子思想。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于问题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问题学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

苏格拉底《申辩篇》中的智慧

苏格拉底《申辩篇》中的智慧 摘要:苏格拉底的智慧是一条贯穿《申辩篇》的主线。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是在为众人对自己的误解和污蔑申辩,也是为整个沉睡的雅典申辩。这不仅表现在无知之知基础上的爱智求知、走向死亡的从容豁达,而且也指向了《申辩篇》的核心:哲学与政治的冲突。以《申辩篇》为例,具体阐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在面对政治迫害时,苏格拉底坚守哲学的崇高使命。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智慧 一、澄清污蔑与误解 面对罪状和诬告,为了更好地讲述案情真相,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方式是,首先针对那些最初的虚假控告和那些最初的控告者做申辩;其次,针对后面的控告和后面的控告者申辩。”[1]67-68前者主要是指对苏格拉底由来已久的偏见和污蔑;后者则是来自以莫勒图斯、阿努图斯、卡农三人为代表对苏格拉底的控告。 在当时的雅典,智者学派风靡一时,并普遍为人接受。修辞法和论辩术被看作行使政治最有效的有段,人们所关心的并不是探讨是否为真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够在相互的言谈和对话中反驳他人,取得优势地位,进而获胜。雅典人将苏格拉底看做智者的成员,并不是空穴来风。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之中,苏格拉底被化作智者的代表。故弄虚玄,败坏青年、收费教徒,贩卖知识。《云》主要是围绕一个叫斯瑞西阿得斯――阿提刻农人想通过向苏格拉底学习怎样用歪曲的逻辑摆脱债务而展开。斯瑞西阿得斯之子裴狄庇得斯由于爱马挥霍了大量的钱财,迫使斯瑞西阿得斯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因此,在怎样还债的问题上,斯瑞西阿得斯想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通过辩论驳倒借款人,如此不仅能否认债务,而且还可以在语言上处于优胜地位。尽管他之前没有文化,目不识丁,但苏格拉底呼唤云神,对其进行的逻辑训练并没有使他失望。很快,斯瑞西阿得斯学会了论辩术,并顺利说服其子裴狄庇得斯也向苏格拉底学习。最终,父子两人利用诡辩成功地驳倒了前来讨债的借款人。但好景不长,裴狄庇得斯在论辩上更胜父亲斯瑞西阿得斯一筹。在“儿子应当打父亲”这一命题上,他击退了父亲斯瑞西阿得斯。这当然是斯瑞西阿得斯所不能接受的,他认为苏格拉底是这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作为报复,最终他拿起火把点燃了苏格拉底居住的房子。 《云》是阿里斯多芬创作的、以苏格拉底为原型,讽刺哲学家最早的喜剧作品。在其中,苏格拉底被刻画为与诡辩家一类,收费讲学,歪曲事实,凭借偷换逻辑达到否定事实,颠倒黑白的目的。雅典人尤其是青年人对这种技艺顶礼膜拜、趋之若鹜,就像《云》中的父亲,千方百计地说服儿子向苏格拉底学习这种技术。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无理荒唐,令人啼笑皆非。学会的技艺的儿子竟然用诡辩术对付父亲、最终与父亲反目,甚至要殴打父亲[2]。 由此可见,智者们所代表的论辩技艺已经偏离了真正知识的方向,将早期哲学家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弃之不顾,将“爱智之学”转化为“技艺之学”。其中已颇有强词夺理、玩弄文字游戏、蛊惑人心的意味。长此以往,势必会败坏整个雅典城邦的社会风气,甚至会危机哲学的生存。对此,康德在后来的《逻辑讲义中》提出了批判。康德指出,“在希腊人那里,辩护士和演说家都是辩证法家,后者能够将民众引向他们所希求的地方,因为民众是听任假象欺骗的。所以,辩证法在当时是假象的技艺。……在逻辑中,辩证法有一个时期曾在论辩术的名下讲述,这种情况下的一切逻辑和哲学是某些空谈者玩弄各种假象的文化。”[3] 这当然是苏格拉底所不能容忍的,对苏格拉底来说,当下第一要务就是要与智者们划清界限,并让雅典人认清智者的真正面目。 在雅典,智者主要是指那些收费收徒,传授论辩术和修辞学的专职教师。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基亚,(高尔基亚的学费很高)。为了将自己与智者区别开来,苏格拉底主要指出了两点:一是他从未自称有智慧;二是他没有收费教徒,自诩为老师。 不管是在与人论辩还是在教徒中,智者不仅宣称有智慧,而且试图把这种智慧进行传授;而苏格拉底在与人谈话中,只是对知识可能出现的反面不断地进行否定,从未认为自己具有关于善、正义之类的知识。苏格拉底在论辩过程中对各种不同观点的质疑反诘,在某种程度上与智者们运用修辞和论辩术将众人说服驳倒的场景类似,以至于许多青年人争相仿效。但苏格拉底与这些模仿的青年人有本质区别。他没有把对话诘问过程当作对他人论辩的胜利,原因在于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胜利,而是要传达真理,反诘辩论对他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历程,最终的指向是对美好生活境界的追求。许多青年沉湎其中是因为他们很享受反诘所带来快乐以及他人的恭维,他们把这种语言上的善辩视为战胜他人的技艺资本,而且他们缺少真理的指引。但是,雅典人看不到这些内在区别,不仅把苏格拉底与智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