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推导公式

推导公式

推导公式

1)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即a=90°

xA=xB=p/2

∴yA=p,yB=-p

∴|AB|=2p=2p/sin290°

(2)当直线斜率存在时,k=tana

直线方程是y=k(x-p/2)

代入抛物线方程y2=2px

则k2(x-p/2)2=2px

∴k2x2-(k2p+2p)x+k2p2/4=0

利用韦达定理,则xA+xB=(k2p+2p)/k2

利用抛物线定义

|AB|=|AF|+|BF|=xA+p/2+xB+p/2=xA+xB+p 即|AB|=(k2p+2p)/k2+p

=2p+2p/k2

=2p(1+1/k2)

=2p*(1+cos2a/sin2a)

=2p*(sin2a+cos2a)/sin2a

=2p/sin2a

综上,|AB|=2p/sin2a

完全平方公式 典型应用

完全平方公式的典型应用 题型一、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例1、计算(1)(- 21ab 2-3 2c )2; (2)(x -3y -2)(x +3y -2); 练习1、(1)(x -2y )(x 2-4y 2)(x +2y ); (2)、(a -2b +3c -1)(a +2b -3c -1); 题型二、配完全平方式 1、若k x x ++22是完全平方式,则k = 2、.若x 2-7xy +M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是 3、如果4a 2-N ·ab +81b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 4、如果224925y kxy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 题型三、公式的逆用 1.(2x -______)2=____-4xy +y 2. 2.(3m 2+_______)2=_______+12m 2n +________. 3.x 2-xy +________=(x -______)2. 4.49a 2-________+81b 2=(________+9b )2. 5.代数式xy -x 2- 41y 2等于-( )2 题型四、配方思想 1、若a 2+b 2-2a +2b +2=0,则a 2004+b 2005=_____. 2、已知0136422=+-++y x y x ,求y x =_______. 3、已知222450x y x y +--+=,求 21(1)2x xy --=_______. 4、已知x 、y 满足x 2十y 2十45=2x 十y ,求代数式y x xy +=_______. 5.已知014642222=+-+-++z y x z y x ,则z y x ++= . 6、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a,b,c 满足等式22223()()a b c a b c ++=++,请说明该三角

时间的两种表示方式与时间公式的推导

时间的两种表示方式与时间公式的推导 物体运动状态分为运动和静止。当个别物体静止的时候,时间依然存在,就是说时间与个别物体的静止无关。 1,我们可以用运动表示时间。 时间认识有两种,一,当所有物体的运动都停止的时候,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时间也静止。这种认识认为a,当运动产生的时候,产生时间,时间开始流动。运动是时间的开始,运动结束的时候,时间终结。运动产生时间的不同,运动使时间具有不同的时刻。b,当个别物体静止的时候,时间依然存在。时间与个别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无关,但时间与所有物体是否静止有关,当所有的物体都静止的时候,时间静止。 二,所有物体的运动都停止的时候,认为时间是存在的,时间与所有的物体是否静止无关。 2,我们可以用静止表示时间。物体静止的时候,时间依然存在,就是说时间与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关,我们可以用静止表示时间。用静止表示的时间与运动表示的时间是一样的。 在机械运动中可以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表示运动,不变表示静止,所以我们可以用{s}表示物体在空间的位置,s发生变化,那么{s}表示物体运动,s不发生变化,那么{s}表示物体静止。当用静止表示时间的时候,时间就是一个不能表示出变化的量,即{s}。或者说时间是一个不变的量。通常我们会把运动表示的时间即变化的时间强加于这种静止表示的时间之上,认为时间是运动的‘只不过,用静止表示的时候,无法把时间的运动表示出来,这与时间无关。静止物体的时间与运动的物体的时间是一样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用运动表示出来,即{s}.为了区别不同,前者用{sa}表示,后者用{sb}表示,那么{sa}={sb}。单从数学上讲,这表示的是一个不变量与一个变量相等,一个定量与一个增量相等。通常我们用运动表示时间,那么时间是一个变量,一个增量。用静止描述时间,时间用静量或者说定量,不变量表示的时候,运动是无法描述的。[在热运动中,可以用{t}表示运动。] 从数学的角度讲,认为所有运动都停止的时候,时间依然存在的意义不大,或者说没有意义的。 静止{s}表示的时间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果不能转换成运动表示,那么静止{s}表示的时间的物理意义就是时间是一个不变量。那么,当所有运动都停止的时候,时间是不变量。当个别物体静止的时候,此时,在其他运动的物体看来,它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具有相对性。 另外就是静止物体的时间可以用运动物体来表示。 从物理的角度看,时间是一个静量【或说定量,不变量】是没有意义的,时间是动量【动量作变化的量讲】,才有意义。从这里讲,那么运动的开始,是时间的起点;运动结束,时间停止。运动与时间同步。时间与运动具有相同的量。这里的运动指的是‘运动‘这种运动状态。物体是运动的,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我们不能说‘运动快的物体,物体是运动的,运动慢的物体,物体就不是运动的’。运动的快慢是对运动状态的描述,与运动过程的长短无关。不能说运动快的物体,运动过程就长,运动慢的物体,运动过程就短。运动过程或说运动过程的长短就是运动的量。运动过程长,运动的量就大,运动过程短,运动的量就小。运动的量就是时间的量。 我们用运动表示时间,用时间描述运动,其实就是用运动描述运动。 所有的物体都是处在同一个空间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与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应。 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是相互对应的。或者可以说成,运动与运动是相互对应的。 运动与运动是相互对应的,所有的物体都处在同一时刻,对于一个时刻来说,可以说是静止的。对于任一个时刻,物体都是静止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感觉运动是实实在在的呢?是通过对比。我们说物体是运动的,是因为两个物体间空间间隔发生变化,我们通过物体空间位

简单公式规律推导(打印版)

⒈过两点),(11y x 与),(22y x 的直线为b kx y +=,带入得b kx y +=11,b kx y +=22解得 1 22 1121211211121112121111212,t a n x x y x y x x x y x y x x y x y x x x y y y kx y b x x y y k --= -+--=---=-==--= θ,k 称为斜率,b 为y 轴上的截距. 应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直线, 2 2 x x y x xy k --= ,x k y b -=.平均速度1 21 2t t x x t t x x t x v --= --=??= 初末初末,v 为t x -的斜率.当t ?越小,v 越接近瞬时速度瞬v ,瞬时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因为速度变化越小,对应割线(及其斜率)越接近切线,当两点越接近时,直至无限逼近即极限0→?t 时,瞬v v =. 同理加速度等于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1 21 2t t v v t t v v t v a --= --=??= 初末初末, a 为t v -的斜率.0 →?t 时,瞬a a =0 --=??=t v v t v a , v 是 t 的函数,也可记作 t v ,变形后得,at v v +=0,(v 是 t 的一次函数,表现为一条直线),a v v t 0-= (求时间).例如, t v 26-=,表示s m v /60=, 2 /2s m a -=;t v +=4,表示s m v /40=, 2/1s m a =; ⒉t v v s x 2 0+= =梯,这是t v x 、、三者之间的关系, v 和t 均是变量,化为t 的函数,由at v v +=0替换,得 20021 22at t v t at v x +=+=(x 是 t 的二次函数,表现为一条抛物线);由at v v -=0替换,得22 1 22at vt t at v x -=-= (此式应用于刹车问题). 例如, 2 20t t x -=,表示s m v /200=,2 /2s m a -=. 24t t x +=,表示s m v /40=,2/2s m a =. ⒊当00=v 时,vt s x 21= =?,由at v =,得22 1 at x =,与上式结果相同. ⒋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 v s x 0==矩,(x 是 t 的一次函数,表现为一条直线) 例如, t x 10=,表示s m v /100=;t x 36-=,表示初位置m x 60=,s m v /30-=. 5t s t x v 梯==t t v v 2 0+=20v v +=,t x v ==t at t v 2 21+22210000v v at v v at v +=++=+=,其中at v 210+记作2 t v ,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完全弹性碰撞后速度公式的推导)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一 完全弹性碰撞碰后速度的推导 1、简单说明: 1m 、2m 为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的质量,1v 、2v 为碰撞前1m 、2m 的速度,'1v 、' 2v 为碰撞后 1m 、2m 的速度。 2、推导过程: 第一,由动量守恒定理,得 ' 2'1 122112v m v m v m v m +=+ (1) 第二,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112222112 2 1212121v m v m v m v m +=+(2) 令 12/m m k =,(1)、(2)两式同时除以1m ,得 ' ' 1 212kv v kv v +=+ (3) 2 '2 '1 2 2212 kv v kv v +=+ (4) (3)、(4)两式变形,得

( ) 2 ' '1 1--2v v k v v = (5) ()()()( ) 2 ' 2' '1 1 '1 1 22 -v v v v k v v v v -+=+ (6) 将(5)式代入(6)式,得 2' ' 1 12v v v v +=+ (7) 联立(5)、(7)两式,将' 1v 、 ' 2v 移到方程的左侧,则有 21' '1 2kv v kv v +=+ (8) 21' '1 --2v v v v += (9) 由(8)-(9),得 ()()21' 1-212 v k v v k +=+ 21' 11-122v k k v k v +++= 21212112' 1/1 -/1/22v m m m m v m m v +++= 2121 21121' -22v m m m m v m m m v +++= (10) 或者 ()2 12 1211' -22m m v m m v m v ++= (10)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湖南省 黄爱民 赵长春 已知点00(,)P x y 直线:0(0,0)l Ax By C A B ++=≠≠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因为特殊直线很容易求距离,这里只讨论一般直线) 一、 定义法 证:根据定义,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设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为'l ,垂足为Q ,由'l l ⊥可知'l 的斜率为 B A 'l ∴的方程:00()B y y x x A -= -与l 联立方程组 解得交点2200002222 ( ,)B x ABy AC A y ABx BC Q A B A B ----++ 二、 函数法 证:点P 到直线l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在l 上取任意点(,)Q x y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有,为了利用条件0Ax By C ++=上式变形一下,配凑系数处理得: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002 2 d A B = + 三、不等式法 证:点P 到直线l 上任意一点Q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由柯西不 等式:222222 000000()[()()][()B()](B )A B x x y y A x x y y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002 2 d A B =+ 四、转化法 证: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过点P 作PM ∥y 轴交l 于M 11(,)x y 显然10 x x =所以0 1Ax C y b +=-0000||||||Ax C Ax By C PM y B B +++∴=+ = 易得∠MPQ =α(图2)或∠MPQ =0180α-(图3) 在 两 种 情 况 下 都 有 2 2 2 2 tan tan A MPQ B α∠==所以 2 2 2 cos 1tan MPQ A B α ∠= = ++ 五、三角形法 证:P 作PM ∥y 轴交l 于M ,过点P 作PN ∥x 轴交l 于N (图4) 由解法三知00||| |Ax By C PM B ++=;同理得00||||Ax By C PN A ++= 在Rt △MPN 中,PQ 是斜边上的高 六、参数方程法 证:过点00(,)P x y 作直线0'0cos :sin x x t l y y t θ θ =+?? =+?交直线l 于点Q 。(如图1) 2图y x P Q l M y P Q l M 4 图y P Q l M y x P Q l 1 图' l

三角形面积公式5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一、明确目标;二、用数格的方式不能确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四、拿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习过的学习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六、三次试验确定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两者的关系是“等底等高,面积一半”;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步没什么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第二步也没有什么: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数格”的方式。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切割再组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转化”。在大部分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的情况下,面对三角形,学生们的首选方法就是“数格”。因为这是学生学习有关面积计算的第一经验,第一印象,第一个技巧。也是最简单,最直接(当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 关于第三步:教材上只有一句话: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这是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常给初中学生提起这些认知策略,但它的基础却在小学阶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教材把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笔带过,把挖掘其内涵,为学生建立辩证观念的重任留给了老师。但很多老师并不特别重视这句话,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过渡句,当成进入下面环节的引言。 第四步。转化是一定的。但是,转化成什么?怎么转化?把三角形转化成“能计算的图形”大致有五种情况。教材推荐的是第五种(如图)。教材上的引导方式只有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前面提到,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首选方法是数格,那么次选方法是什么?他们的第二方案应该还是在自己的经验中寻找帮助。这些经验当中,与计算面积有关的直接、简单、容易操作的内容就是在前面的几节课刚学过的“切割平行四边形成长方形”的方法。他们对“切割”这个动作记忆犹新。因为:一、这个技巧刚刚学过;二、切割是个动作,但这个动作能把不规则变规则,所以印象深刻;三、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完成面积计算的任务。所以他们的下一步动作会是模仿上一节课的做法,想办法切割三角形的某一角移动填补另一角,变三角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按这个说法,学生在寻找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时,他首先会在他手中所拿的三角形卡片上琢磨,对这个三角形进行加工处理。在不得要领,或是找到了办法,问题解决了,但心有余味,继续探索下去时才会考虑到利用其他内容扩展思考空间,再找一个一样的三角形牵线搭桥,把思路引到问题的外面。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高中物理公式 一、力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1、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 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 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数学教案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

数学教案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 1。使学生会分析和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初步掌握运用完全平方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理解完全平方式的意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4.通过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字母”的换元思想。 1。问:什么叫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因式分解的方法? 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及运用平方差公式法。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4-ax2 (2)16m4-n4。 解 (1) ax4-ax2=ax2(x2-1)=ax2(x+1)(x-1) (2) 16m4-n4=(4m2)2-(n2)2 =(4m2+n2)(4m2-n2) =(4m2+n2)(2m+n)(2m-n)。 问:我们学过的乘法公式除了平方差公式之外,还有哪些公式?

答:有完全平方公式。 请写出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是: (a+b)2=a2+2ab+b2, (a-b)2=a2-2ab+b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和讨论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思路一样,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就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式子 a2+2ab+b2及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式,上面的两个公式就是完全平方公式。运用这两个式子,可以把形式是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问:具备什么特征的多项是完全平方式? 答:一个多项式如果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两部分是两个式子(或数)的平方,并且这两部分的符号都是正号,第三部分是上面两个式子(或数)的乘积的二倍,符号可正可负,像这样的式子就是完全平方式。 问:下列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为什么? (1)x2+6x+9; (2)x2+xy+y2; (3)25x4-10x2+1; (4)16a2+1。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 细和材料有关 )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 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 3、 求F 1 > 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i — F 2 F F I +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 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所受合外力为 零。 F 合 =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f= F N 说明:①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O 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口呼 2 r (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n —卫星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 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 面的高度) 高中物理公式 、力胡克定律: F = kx 1、 重力: G = mg

初中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的五种常见应用举例

完全平方公式的五种常见应用举例 完全平方公式是整式乘法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必须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才能灵活应用公式,其中包括“顺用”、“逆用”、“顺逆联用”,以及“特例应用”和“变形应用”等.下面举例说明. 一、正用 根据算式的结构特征,由左向右套用. 例1 计算22 (23)m m -- 分析 本题是一个三项式的平方,可考虑将三项式中任意两项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其转化为一个二项式的平方,然后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便可以顺利求解.解 22(23)m m --22 [(2)3]m m =--222(2)6(2)9 m m m m =---+4322446129 m m m m m =-+-++43242129 m m m m =--++ 思考 本题中三项式转化为二项式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二、逆用 将公式逆向使用,即由右向左套用. 例2 己知,,,则多项式20172018a x =+20172019b x =+20172020c x =+的值为( ) 222a b c ab bc ac ++--- (A) 0 (B)1 (C)2 (D)3 分析观察本题已知条件,直接代入求值困难.但换个角度仔细观察多项式的结构就不难发现,该多项式的2倍恰好是3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右端,于是逆用完全平方公式,就可以得到,而,,的值可求,故本题巧妙得解.222()()()a b b c c a -+-+-a b -b c -c a -解 ∵20172018a x =+20172019 b x =+20172020 c x =+∴,,1a b -=-1b c -=-2 c a -=∴222 a b c ab bc ac ++---2221(222222)2 a b c ab bc ac = ++---2222221(222)2 a a b b b b c c c ac a =-++-++-+2221[()()()]2 a b b c c a =-+-+-2221[(1)(1)2]2=-+-+

关于公式的推导 证明

A C D E αα+β B F G βx y O 关于三角函数两角和正余弦公式的推导 课本中的推导方法如右图所示,其中有旋转的思想在内,且使用了两点间距离公式(为使用此公式,课本在此节还特地介绍了本属于解析几何内容的两点间距离公式),为了由C (α+β)公式得到其它公式,还推导并使用了Cos (π/2-α)=Sin α公式。上网查看两角和与差 三角函数公式的不同证明方法,有向量法、面积法、 弦长公式法等,其方法虽简单且精巧,但不是一般 人尤其学生所能想到的,因而也不利于进行探究式 的教学。 下面依三角函数的特征,给出一个新的证明: 如图,在单位圆中,设α,β都是锐角: 根据则 A (1,0);B (cos α,sin α); C(cos (α+β),sin (α+β))。 做CD ⊥OA 于D ,CF ⊥OB 于F , 做FE ⊥OA 于E ,FG ⊥CD 于G , ∵ OA ⊥CD ,OB ⊥CF , ∴ ∠FCD=α。 ∴OF =cos β,CF =sin β ∴OE =OF ·cos α=cos β·cos α=cos αcos β, ∴FE =OF ·sin α=cos β·sin α =sin αcos β, DE =GF =CF ·sin α=sin β·sin α=sin αsin β, CG =CF ·cos α = sin β·cos α=cos αsin β, ∴OD= cos (α+β) = OE - DE = cos αcos β- sin αsin β; ∴CD= sin (α+β) = CG + GD = CG + FE = cos αsin β+ sin αcos β; 即 cos (α+β) = cos αcos β- sin αsin β; sin (α+β) = sin αcos β+ cos αsin β; 当α、β不是锐角时,根据诱导公式,可化cos (α+β)、sin (α+β)为cos (α’+β’)、sin (α’+β’),其中α’、β’皆为锐角,公式依然成立。 (2)正弦定理的证明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 推导方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摘自:《小学数学网》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一、明确目标;二、用数格的方式不能确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四、拿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习过的学习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六、三次试验确定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两者的关系是“等底等高,面积一半”;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步没什么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第二步也没有什么: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数格”的方式。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切割再组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转化”。在大部分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的情况下,面对三角形,学生们的首选方法就是“数格”。因为这是学生学习有关面积计算的第一经验,第一印象,第一个技巧。也是最简单,最直接(当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关于第三步:教材上只有一句话: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这是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常给初中学生提起这些认知策略,但它的基础却在小学阶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教材把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笔带过,把挖掘其内涵,为学生建立辩证观念的重任留给了老师。但很多老师并不特别重视这句话,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过渡句,当成进入下面环节的引言。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高中物理公式 一、力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1、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 、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f= F N 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 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高中物理主要公式

高中物理主要公式整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公式:Vt=Vo+at 2.位移公式:s =Vo t+1/2at 2 3.推导公式:V 2t -V 2o=2as ,注意这个公式中不含时间t 4.平均速度求位移:s=(Vo+Vt )/2=— V t ,注意该公式不含加速度a 5.推导公式:Δs=aT 2,相邻时间段内的位移差相等 6.2t V =(Vo+Vt )/2(中间时刻的速度),2s V =2V V 2t 20+(中间位移的速度) 7.通过纸带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 2321654T 3S S S S S S )()()(++-++ 求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公式:Vn= T 2S S 1n n ++ 牛顿运动定律 1.合F =ma ,Fx=m x a ,Fy=m y a 超重与失重 若加速度a 向上,则超重;若加速度a 向下,则失重,即通过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 力的平衡 1.相似三角形法:即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F1/a=F2/b=F3/c 2.拉密定理: SinC F SinB F SinA F 321==,其中的角度为力对应的角 平抛运动 x=V o t ,y=1/2gt 2,v y =gt ,v=2y 20V V +,α=arctan 0V gt

匀速圆周运动 1.V=ωR ,ω=φ/t=2π/T ,V =2πR/T 2.T=1/f ,ω=2πf=2πn 3.向F =mv 2/R=m ω2R=m (2π/T )2R 4.绳拉球,汽车过桥等得临界速度为V=gR ,即此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 万有引力定律 1.引F =2R GMm ,G=×10-11Nm2/kg2 2.开普勒第三定律k T R 23=,k 为常数,置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3.万能公式:g=2 R GM ,g 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4.双星问题:周期T,角速度ω相同;向心力相同,都为万有引力;且两颗行星始终都在同一直线上 5.宇宙速度:V1=s ,V2=s ,V3=s 机械能 1.恒力做功:W=FScos α 2.均匀变化的力做功:W=F S ,变力做功:能量守恒或动能定理,若功率恒定W=Pt 3.功率P=W/t=FV ,汽车启动分为恒定加速度启动或恒定功率启动 4.动能Ek=1/2mv 2 5.动能定理:W=k 1k 2E E - 6.重力势能Ep=mgh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方法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三角函数的定义1. Figure I 由此,我们定义:ΔABC中如Figure I, 在对边b??(?sin?) 的正弦值:斜边c邻边a??)?(?的余弦值:cos斜边c对边b??)?的正切值:tan?(邻边a邻边11a??)?(?的余切值:cot??b?对边tanb a斜边11c???的正割值:sec???()a?邻边acos c斜边1c1???的余割值:?csc??() b?对边sinb c备注:当用一个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可略写∠符号,但用三个子母表tan。、示时,不能省略。在本文中,我们只研究sin、cos额外的定义2.22??)(sinsin?22??)(cos?cos22??)?tan(tan 简便计算公式3.b???)sin??cosA?cos(90?c c??)??A?cossin(90??sin b11b1?????tan a?)??tanaAtan(90 b22??1?cossin?证明:90ABC???ABC中,在 222c???ab 22ba1??? ??1?sincos??证完b?sinb c???tan?a?cosa 22cc21??sinAB?sin22 c22??1cossin2????1tan?222???coscoscos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

Figure II , 如Figure II. 1ahS?ABC?21?absinC21?acsinB (两边和其夹角正弦的乘积)25.余弦定理:任意三角形一角的余弦等于两邻边的平方和减对边的平方之差与两邻边积的两倍之比。 证明: 如Figure II, 222h?db?22)B(cccosB)sin??(a?22222B?cccossin?aB?2accosB? 2222)sin(cosBB?=aac?2cosB?c22?2acacos?cB?222222bca?b??ac??cosB?? ?2ac2ac证完 海伦公式6. 证明:, Figure 如II1absinC?S ABC?212C?cos?ab12 2222??1ca?b??ab?1??ab22?? 444222222c??2?ba?c2?2acbb1a?ab1?22b24a 22444222222c2c?2abb?14a?b?a2?bc?a?ab 22ba24 ?? 22444222222c??2a?ab?2?cc?2aba14bb22?ab?22b4a4

完全平方公式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3). 分析:这几个题都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可以直接应用该公式进行计算. 解:(1); (2); (3). 说明:(1)必须注意观察式子的特征,必须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才能应用该公式;(2)在 进行两数和或两数差的平方时,应注意将两数分别平方,避免出现的错误. 例2计算: (1);(2);(3). 分析:(2)题可看成,也可看成;(3)题可看成,也可以看成,变形后都符合完全平方公式. 解:(1) (2)原式 或原式 (3)原式 或原式

说明:把题目变形为符合公式标准的形式有多种方式,做题时要灵活运用. 例3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3). 分析:第(1)小题,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为公式中a,为公式中b,利用差的平方计算;第(2)小题应把化为再利用和的平方计算;第(3)小题,可 把任意两项看作公式中a,如把作为公式中的a,作为公式中的b,再两次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解:(1) = (2) = (3) = 说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要防止出现以下错误:, . 例4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2); (3). 分析:第(1)小题先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前两个因式的积,再利用完全平方式计算.第(2)小题,根据题目特点,两式中都有完全相同的项,和互为相反数的项b,所以先利用平方 差公式计算与的积,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第三小题先需要利用幂的性质把原式化为,再利用乘法公式计算.解:(1)原式= (2)原式= = (3)原式= =.

说明:计算本题时先观察题目特点,灵活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公式和幂的性质,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例5 计算: (1);(2);(3). 分析:(1)和(3)首先我们都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第(2)题可以先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如果还可以应用公式,我们继续应用公式. 解:(1); (2) ; (3) . 说明:当相乘的多项式是两个三项式时,在观察时应把其中的两项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

收益法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公式推导)

收益法中的主要技术方法 (一)纯收益不变 数列求和的基本公式有: 23(1)...1n n a a a a a a a -++++= - 公式 P =r A 在第一年的年末所能得到的纯收益为A 元,要将其折算为现在的价格时,只要将A 元乘复利现值系数即可,即: A × r +11=r A +1 第二年的年末所能得到的纯收益A 元,要折算为现值时, 同样应为: A ×( r +11)×(r +11)=2 )1(r A + 第n 年则为:A × n r )1(1+=n r A ) 1(+ 将各年合计,则收益现值P =r A +1+2)1(r A ++……+n r A )1(+ 这是一个首项为 r A +1,公比为r +11 ,项数为n 的等比级数。 根据等比级数求和公式,2 3 (1) ...1n n a a a a a a a -++++=- 得: P =A 11()[1()] 111111(1)11n n r r A r r r -??++=-??+??- + 当n →∞时P =r A P = r A ×??????n r 111)+( -

当收益年期有限时,根据上述公式推导 P= r A ×??????n r 111)+( - 成立。 (二)纯收益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 1、无限年期收益 公式2-16 P =∑ =+n t t t r R 1) 1(+n r r A )1(+ 2、有限年期收益 公式2-17 P =∑ =+n t t t r R 1)1(+n r r A )1(+×??? ???n -N r 111)+( - 相当于 P =R 1(F P ,r ,1)+……R 5(F P ,r ,5) +A (A P ,r ,N -n )×(F P ,r ,n ) (三)纯收益按等差级数变化 先看公式2-20 P =( r A +2r B )×??? ???n r 111)+( --r B ×n r n )1(+ (收益年限有限条件下)当纯收益为逐年递增,每年递增额为b ,则:收益第一年为a ,第二年为a +b ,第三年为a +2b ,第n 年为a +(n -1)b 则收益现值P =r a +1+2 )1(r b a +++3)1(2r b a +++……+()n r b n a )1(1+-+ =S n1+S n2 S n1= r a +1+2)1(r a ++……+n r a )1(+=r a ×?????? n r 111)+( -

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及公式大全

诱导公式 目录2诱导公式 2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2两角和差公式 2倍角公式 2半角公式 2万能公式 2万能公式推导 2三倍角公式 2三倍角公式推导 2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2和差化积公式 2积化和差公式 2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k2π/2±α(k∈z)的个三角函数值,

弹簧串并联原理及公式推导

假设两根弹簧1、2,劲度系数为K1,K2; 1、串联时:假设弹簧受拉力F,则,1伸长L1=F/K1,2伸长L2=F/K2,则总伸长L=(F/K1+F/K2),新的劲度系数为K=F/L=1/(1/K1+1/K2); 2、并联时:假设两根弹簧都伸长L,则,受力F=K1*L+K2*L,新的劲度系数K=F/L=K1+K2. 对于多跟弹簧,最后也类似,就和电阻的串并联正好相反。 对弹簧,串联的劲度系数的倒数等于个跟弹簧劲度系数的倒数和; 并联的劲度系数等于个跟弹簧劲度系数的和。 应当说,对于材料相同、尺寸(不包括长度,只是指弹簧丝直径、弹簧截面半径、弹簧螺距等参量)相同的弹簧,劲度系数与长度成反比。 参加物理竞赛的话你会学到弹簧串,并联的等效劲度系数的公式,设2弹簧 弹性系数分别为k1和k2 当他们串联时,等效弹性系数为k1*k2/k1+k2; 当他们并联时,等效弹性系数为k1+k2。 你可以发现,这个公式正好与等效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相反。 推导过程仍然是按照定义,找出等效弹簧组的k,也就是N=k△x中的k。

先来推导串联的,串联时,设2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k1,k2,他们的伸长量分别是△x1和△x2,那么有关系:△x=△x1+△x2,而同一根绳子上的张力相等,也就是说2个弹簧中的张力相等,即有:T=k1*△x1=k2*△x2。联立3式,可解出T=(k1*k2/k1+k2)△x,括号里就是等效的k。 并联的很简单,略。。 再次补充并联! 仍然设2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k1,k2,但并联时2弹簧伸长量相同而各自张力不同,并联弹簧组两边的总拉力为2弹簧拉力之和,根据这个关系可得:T=(k1+k2)*△x,所以等效弹性系数k就是k1+k2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