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理教案样本

地理教案样本

地理教案样本
地理教案样本

榆阳区中学地理课时计划

年级八设计者刘治军

课题第三节水资源(1)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检查记录课型新授

初备2013年10月25日复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准

地图

板书设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1页

教学流程加工与补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就目前状

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属可更新资源。因

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学习新课

第三节中国水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图”

(1)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

同?(北少、南多)

(2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

少外多,北少南多)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

水资源总量少。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建国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普遍增产,用水量

也随之大增。再加上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猛

增,所以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板书]

地表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从全国看:东南有余,西北不足。在东部季风

区内,秦岭淮河以南有余,北方不足。[板书]

2.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板书]

[提问]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水位随季节有无变化?哪个季节水量大,哪个季

节水量小?

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水量

大;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河流的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小结]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这与

我国的降水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9页‘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思考如何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

入津、引黄济青等。[板书]

1.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兴修水库,建设水利工程。[板书]

2.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淡水污染。[板书]

[学生讨论]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节约用水,防止水源污染?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1页

榆阳区初中地理活页教案第3页

榆阳区中学地理课时计划

年级八设计者刘治军

课题第三节水资源(2)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检查记录课型新授

初备2013年10月29日复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准

水资源分布挂图

板书设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1页

教学流程加工与补充

三、水能的分布与开发[板书]

1.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干瓦,居世界第一位。[板

书]

[提问]根据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为什么?(西

南、中南地区,这些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也大)

2.我国水能的分布[板书]

[教师归纳]我国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藏地区,长江水系水能最丰富,

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另外黄河和珠江水系水能也较多。这些水系河流

的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变化剧烈的地区,而且水量又比较丰富,因此

这些河段水能很丰富。

[读图练习]读“我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说出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

上各有哪些水电站?(长江上有:丹江口、葛洲坝、龚嘴等;黄河上有:

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珠江上有:岩滩、龙滩等水电站。)

3.葛洲坝和龙羊峡水电站[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在全国兴建了很多座水电站,其中长

江上的葛洲坝和黄河上的龙羊峡发电量最大。但到1987年底为止,全国已

开发的水能资源还不到可开发总量的10%,尚未开发利用的占绝大部分,

因此我国水电的开发潜力还很大。

复习巩固

1.思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2、对照我国水电站分布图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内容。

教学后记

1.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

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

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

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

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

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

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1页

教学流程加工与补充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

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

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

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

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 2;三类为

联系实际,不要将学生活动与知识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

课程,由学生讨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

方案。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之

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

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

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

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

的根本原因。

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例如讨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

查”,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

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活动中特

别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项目,可谓考虑周密。如果

教师在活动中注意指导,精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

作能力及环保意识,达到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

建议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更有

特色的水资源环保活动。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2页

年级八设计者刘治军

课题中国的海洋资源(1)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检查记录课型新授

初备2013年11月7日复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重点

难点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学准

视频

板书设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1页

【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学导入:方案①:

视频导入:2012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成功。教师:“蛟龙号”海试成功,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了解我国的海洋资源呢?请举例说明。

方案②:

设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哪些海产品呀?(学生回答:如海带、带鱼、墨鱼等)这些都属于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资源还有哪些类型呢?

方案③:

歌曲导入:播放或学生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后,教师顺势切入课题。

方案④:

教材图片或“阅读”材料导入:如利用教材图3-28“中国四大海产”、图3-29“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赤潮”的“阅读”材料等切入课题。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我国海域跨越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大江、大河带来丰富的饵料等)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我国四大渔场是什么?哪个渔场最大?请指图(图3-30)说明。(渔场:鱼类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栖息、洄游并有捕捞价值的水域。在一定时间内,渔获高产水域称中心渔场。中国内陆水域的养殖基地,有的也称渔场)

(3)你了解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吗?请举例说明。(海水养殖:利用沿海水域和滩涂,养殖或栽培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水产养殖业的组成部分。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类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和海珍品(如海参、鲍等)养殖等;按养殖场所,可分为浅海养殖、滩涂养殖、港湾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发展海水养殖,对提高海洋渔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水养殖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1页

(4)我国近海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5)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6)我国四大盐场是什么?在图3-30中找出它们的位置。2.学生完成P.80“活动”1。(答案见附1或附2)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2页

榆阳区初中地理活页教案第3页

年级八设计者刘治军

课题中国的海洋资源(2)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检查记录课型新授

初备2013年10月18日复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重点

难点

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

地图

板书设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1页

【海洋资源的保护】

教学导入:

方案①:

教材“活动”导入:学生讨论P.80“活动”2后,教师顺势切入课题。(“活动”2的设计,旨在承上启下)

方案②:

展示我国伏季休渔(夏季的一段时间沿海禁止从事渔业捕捞作业)的资料,提问:为什么要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夏季正处于海洋生物的繁殖期,休渔可以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正常繁殖,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案③:

案例导入:2011年6月11日,渤海康菲石油钻井平台在渤海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至2011年8月23日 溢油累计造成5500千米2海水受到污染,9月2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其停产作业,与此同时海洋局表示针对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将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对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

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表内容,教师小结。

面临主要问题采取的对策

洋资源发利用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风暴潮等)

加强保护力度(建沿海防护林,

固海堤)

海域环境污染(石油泄漏,沿海城市

污水排放等)

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污染

测,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近海渔业资源衰竭(难以形成渔汛)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渔

度,禁止过度捕捞)

2.读P.81“阅读”材料,说一说什么是赤潮、赤潮的形成及危害。3.完成P.81“活动”。(答案见附2)

教学指导:

教师讲解时,为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请把握好以下概念,但不必要

求学生掌握:

1.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变异或由于人类不适当的干预,导致海洋发生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的灾难。分突发性和缓发性两类。前者直接危害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1页

性大,有导致水位异常升高的风暴潮,冲击、破坏构造物的大浪,使海水突然涌升的海啸,降低能见度的浓雾,毒死海产生物的赤潮等;后者具潜伏长期性危害,有封锁港口航道、损坏海上构造物的海冰,造成沿岸被淹、岛屿消失的海平面上升,迫使海岸后退、冲毁防护林的海岸侵蚀,破坏淡水资源的海水入侵、海上溢油等。会引起很多社会现象(如人员伤亡、疫情流行、治安恶化等),甚至会产生社会、经济问题,应采取相应防灾和减灾措施。

2.海洋污染: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各种污染物质和能量(如废热)通过各种途径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水体和底质污染的现象。这些物质有:由陆地产生,经河川、排水道和沿岸排入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废物、农药等;船舶排出的废物;海底资源开发排放的石油、油性废物、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等;从大气降落的飘尘微粒等。污染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和转移,取决于它们入海后的理化形式,以及海洋水文、气象、生物等条件。污染物能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损害水产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港口和海上交通、降低海洋开发利用价值。沿海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根据本国情况,制定环境保护政策,以减轻和防止海洋污染。

3.石油污染:在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所引起的污染。一般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可使水体溶解氧下降,危害水生生物,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产生影响。海上油轮泄漏是最大的石油污染事故,可使海鸟大批死亡。

4.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海洋及其边缘区域的环境和装置遭受损坏的活动。包括防止陆源污染物排入海洋;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洋工程建设对海洋及其周边区域造成污染;监督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对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和海洋工程项目作出环境影响报告;保护海岸和疏浚航道、港口;对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对海洋灾害进行预报、发布警报和对海洋环境进行预报;开展有关防治海洋污染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等。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意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颁布一系列保护海洋环境的法规,全面开始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2页

榆阳区初中地理活页教案第3页

年级八设计者刘治军

课题农业(1)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检查记录课型新授

初备2013年11月27日复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教学准

板书设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1页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教学导入:

方案①:

引导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馒头、面包、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棉麻衣帽的原料,都是由国民经济中哪一产业生产出来的?(农业)你了解农业吗?

方案②:

图片导入:展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产品图片,设问:图片中这些产品是国民经济中哪一产业生产出来的?(农业)什么是农业?

方案③:

实物导入:在讲台上展示稻米(或大米)、麦粒、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实物。提问:同学们,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由国民经济中哪一产业生产出来的?(农业)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种植水稻、收获小麦、采摘水果、饲养牲畜、撒网捕鱼等农业活动图片,或引导学生阅读P.83“活动”。

课堂活动:

1.根据图片归纳这些农业活动的共性,说一说什么是农业。

2.结合身边事例,说明农业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并作积极评价。

归纳: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教学导入:

方案①:

直接导入:中国农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国很重视农业发展。近10多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发展农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方案②:

“阅读”材料导入:学生读P.84“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的“阅读”材料,教师: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后,农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温饱。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农业生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1页

方案③:

图片导入:利用课件展示我国50多年前落后的农业图片和目前现代化的农业图片,从图片对比中,你得到什么结论?(发展快,变化大)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引导:据考古发现,我国农业起源于近万年前,农业历史悠久。同学们不妨看一看“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的“阅读”材料。

过渡设问: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发展状况吗?

展示:利用课件投影下列资料:

孟子提出“丰年能吃饱,荒年饿不死”的标准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但事实上,旧中国从来没有实现过。一般估计,丰年也有60%~70%的人吃不饱,荒年有80%~90%的人吃不饱,大批人饿死。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饥民占中国人口的22%,加上半饥饿状态的人,占中国人口的80%以上。

过渡: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过去了,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如何呢?

1.目前,我国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1位的有哪些?

2.近30多年来,哪些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上升最快?

引导学生读教材图4-2“中国稻谷、小麦产量”,回答:

4.表中中国哪些农产品的人均产量已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哪些接近世界人均水平?

归纳: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过渡: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近几十年来,我国耕地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农产品产量却在增长,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有关。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我国在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方面做了哪些事情。提问:

1.东部地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我国西部地区培育农业基地的限制性条件有哪些?

3.我国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一般布局在哪些地区?

4.读图4-3,说一说城郊农业一般生产哪些农产品?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2页

榆阳区初中地理活页教案第3页

年级八设计者刘治军

课题农业(2)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检查记录课型新授

初备2013年10月28日复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准

地图

板书设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1页

【主要农作物分布】

教学导入:

方案①:

直接导入:自然环境条件不同,适合生长的农作物也不同。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别有何分布规律?

方案②:

设问导入:你家乡或附近地区出产哪些农作物?你家乡出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热带作物、油菜、花生、甘蔗、甜菜、茶叶吗?这些作物一般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方案③:

图片导入:展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热带作物、油菜、花生、甘蔗、甜菜、茶叶等农产品图片,你认识这些农产品吗?你知道它们一般出产在哪些地区吗?

教学过程:

展示主要粮食作物及产品: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粮食作物的类型。

过渡:这些粮食作物中小麦、水稻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课堂活动:教材P.87“活动”1、2、3。

1.读图4-8、4-9,哪一幅反映北方人或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食各是什么?为什么主食有明显的差异?

2.请把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这7个商品粮基地的序号标注在图4-7中。3.读图4-7,说一说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

4.简要说一说上述分布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北方降水少,水源不足,适合发展旱地粮食作物小麦;南方降水多,水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作物水稻)

归纳: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其中东北地区多春小麦,华北平原多冬小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中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榆阳区中学地理活页教案第2+1页

泉州市2018届高三单科质检地理科

泉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共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全线开通运营。高铁沿线桥隧比例高达85%以上。西成高铁的建设开辟了中国西部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1~2题。 1.保障西成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B.市场C.技术 D.资金 2.西成高铁沿途桥隧比例高是因为 ①沿途地势起伏大②工程建设技术水平高 ③沿途聚落分布密集④沿途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花果同树”是一种特殊的农业景观。果农选择晚熟果实品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挂果保鲜”技术,在果实成熟时把部分果实通过“留树保鲜”保留在树上,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图1示意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实现“花果同树”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气候 D.品种 4.下列地区最有利果农实施“挂果保鲜”技术的是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淮平原 D.山东丘陵 5.使用“花果同树”技术能 ①提高果农经济效益②促进果树品种改良 ③带动美丽乡村发展④显著增加果实产量 图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教案设计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课时1节 教学目标: 、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 走进地理的殿堂。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完整版)中国地理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复习目标:1、中国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复习方法:地图分析法 复习过程与分析: 一、中国的疆域(高考几次命题要求对中国疆域的感悟,地图、地球知识的结合。) 1、从世界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领土四端点: 最北端: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 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135°E附近)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大致与北京同纬度) 思考:①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距5500km 。 ②我国跨经度60°多,跨5个时区,最大时差4小时。 ③我国西端点日出比北京迟: 2小时52分钟。 3、中国濒临的海洋 ①东临西海一洋:(图中分析) 北至南:渤海(我国内海)——120°E经线穿过,长芦盐场,海滨浴场,油气资源, 海洋污染。 黄海——与渤海全是大陆架,朝鲜半岛 东海——包括台湾海峡,油气与海洋渔业资源 南海——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太平洋: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中国的领海,内海,专属经济区。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1海里约 1.85千米) 专属经济区:至200海里。 ③海岸与岛屿: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岛屿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

4、中国的陆界与邻国(中国非常重视与邻国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和 平周边环境和加强经济贸易往来。) ①陆界长达2万多千米。 ②陆上邻国15个: 东:朝鲜(鸭绿江,图们江) 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 西南: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③隔海相望的6国家:东:韩、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5、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a、光热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b、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思考:纬度位置特点:a、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b、纬度跨度大。 ②海陆位置的优越:海陆兼备的国家。 a、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b、陆上海岸线长,大陆架广阔,利于海洋事业发展。(航运,贸易,水产,矿产) c、陆上邻国多,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①三级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 乡(镇) ②特别行政区:香港(1997.07.01)澳门(1999.12.20) 2、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认识:(多翻地图) ①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②地图上的位置,轮廓的记忆 a、临海省、区、市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自然地理学 课程名称(英文):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2.5 学时:54 ,其中理论学时:36 ,实践(实验)学时:18 授课对象:生态学专业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院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网址:无 撰写人:徐启新 审定人:杨凯 一、课程简介(中文)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

规律的学科。本门课程是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本校生态学专业设置的特点,本门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各圈层的基本特性、形成、分布、分异的过程和规律;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自然环境野外调查分析的基本方法等内容。本课程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两部分。 课程简介(英文) Physical Geography is one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ecological scienc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Physical Geography is study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atm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pedosphere, etc. ;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distribution,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and regularity for every spheres;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spheres; the basic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is course include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eriments. 二、课程目标

中图版中国地理必修教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标要求】 ·正确理解区域与区域差异的含义。 ·掌握并理解不同区域的特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差异成因。 ·结合我国时事背景,探究我国三大自然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等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一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与中国三大自然环境的差异 遂川中学李田古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区域与区域差异的含义。 2.掌握并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并能根据提供的文字、图表等材料找出区域差异,分析区域特征。 3.尊重客观差异,并探讨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的成因,掌握辩证、动态、科学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区域与区域差异的含义,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运用文字、图表等材料找出区域差异,分析区域特征,探讨差异成因。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梳理】三大自然区的形成 1.一般依据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来划分自然区域差异?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势海拔较低,属于地势第 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 为地势第一级阶梯 地形平原、低山丘陵高原或高山和盆地高原,边缘的高山峡谷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气温 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年降 水量少,小于400mm 高寒气候;气温低,冻 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 风力强大 植被 以森林和 森林草原为主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和 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多为森林土壤, 淋溶作用强 多为草原、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 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土壤发育程度差, 土层浅薄 水文多为外流河(区)和淡 水湖,地表水以雨水补 多为内流河(区)和咸水湖, 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多冰川、湖泊,是许多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泉州地理

泉州地理 1、“泉州市政区图”(泉州地理第2页): (1)泉州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东部濒临东海,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宝岛-----台湾省遥遥相望。 (2)泉州市大致位于117.5゜E——119゜E,24.5゜N——26゜N。 (3)泉州市陆地的“四至”:最北部是德化县,最南部是晋江市,最西部是安溪县,最东部是惠安县。 (4)泉州市现在管辖的县一级行政区包括4个区、3个市和4个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其中泉州市人民政府驻地在鲤城区,有待统一的是金门县。 (5)泉州市毗邻的设区市有:东北的莆田市和福州市,北面的三明市,西北的龙岩市,西南的漳州市和厦门市。 (6)泉州市的大陆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主要的海湾有(自北向南):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 (7)泉州市东西距离大约是138千米,南北距离大约是157千米。 2、(1)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泉州市的人口总数约为728万人。民族以汉族 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畲族和高山族等。 (2)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侨居地是:东南亚各国、北美洲、澳大利亚、西欧各国和巴西等。 3、(1)泉州市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开元寺(佛教)、清净寺(伊斯兰教)、 天后宫、府文庙、蔡资深故居、安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洛阳桥(“海内第一桥”)、崇武古城、老君造像(道教)、九日山摩崖石刻、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造像、郑成功墓、伊斯兰教圣墓、屈斗宫窖址。 (2)泉州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佛教、基督教、道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4、读“泉州市地形图”(泉州地理第19页) 泉州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戴云山为最高峰。地形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而且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是戴云山脉,主峰海拔为1856米;第二级阶梯地势较为开阔,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排列;第三级阶梯多数是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台地和泉州平原;第三级阶梯向海面以下延伸部分称为大陆架。所以,我市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和河谷小盆地五种。 5、读“泉州市气候图”(泉州地理第20页) 泉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故有“温陵”的雅称,“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泉州气候的真实写照。泉州年降水量在1000~~2100毫米,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泉州全年平均气温为15.5℃~~21℃,其中年均20℃等温线的分布呈“M”形,18℃等温线的分布呈“八”字形——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6、读“泉州市水系图”(泉州地理第24页):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学生思考回答。 方案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28 学 分:8.0 适用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简介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壳及其运动、地质构造与地壳的演化,气候与气候资源,水文及水资源,地貌及地貌灾害与防治;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自然地理基础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主要阐明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及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规律,为学生今后开展自然地理学知识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自然地理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并能在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管理研究和应用中熟练地应用自然地理学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3.熟悉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理环境。 3.问题

泉州市初中地理质检

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卷共6 页,两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2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17年4月5日夜间,贵州省遭遇冰雹袭击,损失巨大,冰雹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图1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 上,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 .10℃ B .15℃ C .20℃ D .25℃ 3.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读图2“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4~6题。 4.图中古老文明区的共同特征是 A .全部位于亚洲 B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 .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D .终年高温炎热 5.黄河流域与其它三个文明区来往最短的海上 航线经过下列哪个交通要道 A .直布罗陀海峡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麦哲伦海峡 6.图中甲半岛的居民主要是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目前,中国已成为登陆南极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游客们在南极地区可能看到的代表性动物是 图2 气温(℃) 25 20 15 10 5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降水量(mm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图1 A B C D A B C D

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涵义和构架

第二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涵义和构架 第一节地理教学设计概述 (1) 一、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涵义 (1) 二、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 三、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 (2) 第二节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3) 一、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 (3) 二、广采学习理论,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 (4) 三、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6) 四、借助传播理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6) 第三节地理教学设计的构架 (7) 一、传统的地理备课 (7) 二、传统地理教学备课示例 (9) 三、地理教学设计的构架 (9)

第一节地理教学设计概述 地理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所作的教学准备。没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涵义 ● 教学是通过信息传播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特定学习目标的活动。 ● 设计是指为了解决某种问题,在开发某些事物和实施某种方案之前所采取的系统化计划过程。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梅里尔在《教学设计新宣言》指出,"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是一种将不同学习策略整合进教学经验的一门技术……。 ● 皮连生认为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去完成目标,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无疑应当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以保证地理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这里所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系统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地理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订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结果做出估价。实际上,所谓教学设计,也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的规划。 因此,我们认为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它是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过程。 由于各学科课程培养目标不同,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性质不同,教学设计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地理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显著的特征,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综合性体现在地理环境由四大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域性则阐明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因此,地理教学设计,要把探寻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和阐明人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 __ 第一节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 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 __、蒙古、日本(2) __、 __、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 __、 __、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 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陆地部分在地下5~6km,海洋部分平均在海面以下4km处), 2、狭义的地球表层 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 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上述三方面可依次概括为:三分支、三层次和三重性。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二、自然环境的组成 (l)对流圈。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 公里,在中纬度为10—12 公里,在高纬度为8—9 公里。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优秀地理教学设计

优秀地理教学设计 篇一: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 [知识目标] 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2.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集分布特征; 3.了解俄罗斯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2.通过大量图表的展示,培养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建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重难点] 俄罗斯气候成因及.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的位置、疆域、城市和交通》

投影片:《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俄罗斯气候图》《俄罗斯农业分布图》《俄罗斯填充图》 景观图片:《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比较分析法 经过学习“区域地理”这堂课了解到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2、运用归纳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3、运用综合分析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对于《俄罗斯》有以下构想: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大吗?(同学回答:俄罗斯)俄罗斯的面积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中疆界最长的国家。既然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也会多种多样。 [讲授新课] 再次设疑:你了解有关俄罗斯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板书] 第二节俄罗斯 一、辽阔的国土,多样的环境: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俄罗斯国土的分布及相关数字”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国土辽阔。 师生共同总结:俄罗斯东西1万多千米,南北4000多千米,幅员辽阔,地跨欧亚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2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图“俄罗斯的地形”完成课本p42活动“俄罗斯的位置、邻国及地形”。 (1)俄罗斯临哪几个大洋? 回答: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面临黑海与地中海、大西洋相通。

自然地理学教案

《自然地理学》教案 绪论 一、章节教案 1.教学目的和要求:阐明‘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地理学中的位置及其任务。 2.讲授课时数2 3.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4.主要内容提示:自然地理环境也称为自然综合体或景观,是一个物质整体,它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是为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其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等基本问题。 5.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 6.复习题、思考题及作业题: A.自然地理环境是否包括人为环境? B.谈谈你对地球表层尺度的认识, 为什么? 二、每课时单元教案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提问和探讨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5.教学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一、章节教案 主要章节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

最新泉州市初中地理质检卷及答案(word版)

精品文档 面积(平方千米) 01000 20003000 4000 50006000 2003年2006年2009年2013年 耕地林地 建设用地 水域图2 10 20 30 40 50 甲国乙国丙国丁国出生率‰死亡率‰ 图1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卷共6 页,两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2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读图1“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回答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2.人口增长状况与丙国相似的是 A .中国 B .印度 C .巴西 D .德国 下表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并记录了2015年6月的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当地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3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7 25 30 176 22 A .1560mm B .9mm C .270mm D .176mm 4.记录中6月13日的天气是 A B C D 5.读图2,某城市2003-2013年部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则该市10年间最有可能 A .围湖造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B .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C .城市扩张,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D .填湖造陆,水域面积急剧减少 6.下图与湿热条件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 B C D

初中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经纬度递变的规律。这一部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51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 总学分:2.5学分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故该课程除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外,还要求通过相关的专题讨论和实践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耗散结构、时空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土地、景观、土地分类、土地分等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和分级理论等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土地类型划分和应用地域分异原理分析各大洲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本章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分析,重点难点、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任务与特点,它是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总体介绍或概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概念、范围、组成、特征。 (2)了解本学科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和特点(1学时)理解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掌握自然地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篇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实验中学杨树海)】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诸城实验中学杨树海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 型(地球仪), 同时包含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能够指出地轴、南北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3、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 任意一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地球形 状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 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 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建议通过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最终汇总出教学结论。设置一些启发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地球仪和经纬网,之所以成为难点,主要因为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 还未深入接触,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尚有不足,所以需要利用实物 地球仪进行难点突破,最终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包含 主要要素的地球仪模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1、思考地球形状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及认识 2、角色扮演,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过程和方法。 3、环球航行就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3、发散思维,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基础知 4、观察地球仪,提出问题。识。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一、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有多大 本课总结: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科学与迷信的较量,也有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更有人类对真理不畏艰辛的追求。从“盖天说”到“浑天说”,再到麦哲伦环球航行,最终到人类太空遨游,才真正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并精确的制作出地球的模型,这是人类进取精神的充分体现。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 2、赤道 【篇二: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课程标准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①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②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③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课程分析:①通过图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分析、说明人口增长不同时期的增长快慢是不一样的;②通过多则阅读材料分别说明并且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即“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③本章节是关于人口问题的内容,和当前社会现实比较接近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