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巨人和孩子》教案

《巨人和孩子》教案

《巨人和孩子》教案

狐狸和乌鸦教案和反思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狸对乌鸦的三次说话,乌鸦是怎么做的。并理解“谗”,“直流口水”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从狐狸的好话,乌鸦的受骗上当,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狐狸的三次说话。 教学重点:理解狐狸的三次施计和乌鸦的三次反应。 教学难点: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小动物,它们分别是谁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板书:狐狸和乌鸦),生书空、齐读课题。 2.屏幕中是文中的词语,现在你们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3.出示词语,(生读)这些词语都是(生说)狐狸的动作,它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动作呢?我们就从文中寻求答案吧。 二、新授 1.读读课文第一小节,告诉老师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通过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狐狸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狐狸来到大树下,看到了谁? 2.这只狐狸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它看到乌鸦叼的肉时,会怎样想? 狐狸心里是这样想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直流口水”的“直”在词语解释中有四种意思: (1)不弯,跟“曲”相反; (2)不住地、一个劲儿地; (3)挺直。 (4)公正的。 这里该选哪一种? 狐狸一个劲地流口水说明了什么?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意思? 3.谁来把狐狸馋嘴的样子读出来?

(生读)我们看着图片,一起读最后一句话。“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谁能把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的样子读出来? 4.馋嘴的狐狸是多么想吃到乌鸦嘴里的那片肉,最后它吃到了吗?他还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3.4.5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用“横线”画出乌鸦的反应。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师适当指导。 (2)老师也画好了,你们和老师找的一样吗?。 5.点击对话1: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A、指名读。 B、师指导,读好“眼珠一转”“亲爱的”“您”。 眼珠一转,谁能学学,狐狸为什么眼珠一转?我们什么时候才会用上亲爱的,您这些词?狐狸真的是在表示对乌鸦的尊重吗?(读) D、指名读 E、齐读 乌鸦又是什么反应?乌鸦没有回答。 过渡:看来这招没管用,狐狸使出第二招。 6.点击对话2: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情?为什么要这样? 谁来学着狐狸讨好讨好乌鸦 乌鸦有什么样的反应?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第一次不说话,第二次为什么看了狐狸一眼呀? 狐狸看乌鸦有点心动了,于是又说了第三次话。他是怎样说的?谁来用甜甜的声音读一读。 7.点击对话3: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摇摇尾巴,老师家以前养了一只小狗,它…… 狐狸说的话是真是假?你是怎么知道的? (乌鸦和麻雀的图片)乌鸦和麻雀谁的羽毛好看? 乌鸦的叫声真的好听吗?我们来听听。 狐狸为什么要说这么说? 8.原来是这样呀!那狐狸一定是说的既动听又卖力,我们一起来学学。 19.乌鸦上当了吗?乌鸦不仅上当了还非常得意呢!

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谢河镇五坝小学张艳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6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第六自然段,讲狐狸骗到肉后跑掉了。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8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过程与方法: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悟、想象、表达等语文能力。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懂得寓意,在读中培养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已经学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再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呢 2、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可以知道,乌鸦很聪明,那么当它遇到狐狸的时候,它是否也是那样的聪明呢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狐狸和乌鸦》(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词,举手或者点名读(上节课已上生字词)

2、师生齐读。 3、展示问题(学生回答) A、狐狸和乌鸦是好朋友吗 B、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三、读懂内容,抓重点段理解 1、标自然段。 2、读第一自然段,知道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教师可表演狐狸 看见乌鸦嘴里叼着内,想吃的那种表情)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 4、5 自然段。读的时候,用“ ~~~”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4、课堂讨论(同桌讨论)狐狸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么说的乌鸦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第一次对话: 1、第一次狐狸是怎么说的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2、乌鸦有什么反应乌鸦没有回答。 3、乌鸦在说话之前有一个动作是什么——眼珠一转。为什么做了这个动作——因为 他想到办法了。 第二次对话: 1、狐狸第二次是怎么说的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2、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表情为什么要这样狐狸赔着笑脸,想讨好乌鸦,骗乌鸦开口 说话。 3、乌鸦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第三次对话: 1、狐狸第三次是怎么说的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 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2、狐狸说话前的动作时怎么样的 摇摇尾巴

《巨人和孩子》教案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 即时评价: 灵川二中俸建军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篇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的童话,作者通过对比 的手法,歌颂了爱心,歌颂了爱的力量,今天读来仍有较强 的现实意义。学习本文,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通过辐 射阅读,增强语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做 到积累、思考、比较、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通过 引导学生理解“爱”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探究 精神。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特安排读——析——品——写 的教学环节。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及教育意义。培养 学生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 2、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的方法,品味生动、精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 巨人的变化和结果与文章主题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体味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爱的奉献》这首歌导入。有爱,世界充满美好;没爱的 世界会变成怎样? 二、朗读、品析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1、大声朗读,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语,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解决(注意利用工具书)。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孩子们的感染下,一个巨人从自私转变为富有爱心的故 事。 〈二〉细读———分析人物: 学生先读下列问题,然后小声读课文找答案,小组内互相讨 论、交流。 问题: 1、巨人的自私表现在什么地方?巨人这样做给花园带来的 后果是什么? 【表现:赶走孩子们,筑起围墙,挂出告示:不准孩子们进 他的花园玩耍。 后果是:巨人的花园里终年是寒冬,只有北风、冰雹,还有

11、狐狸和乌鸦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

2、自学课后笔顺。 3、交流学习生字方法 (四)作业布置 习字册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生字 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能感受原奉承话常驻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3、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 【教学重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 2、难点:能读出狐狸的不冋语气;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关键:抓关键词句体会,朗读。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 看拼音写词语。(3号生写在小黑板上,其余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hu li wu ya yu mao sang zi ()()()() ma que tai tou n iao wo yi pia n rou ()()( )( ) (完成后各小组的1号与3号互查,2号与4号互查。) 2、选择其中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择词语的多少) 二、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投影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 读议课文2-3自然段 是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围绕着一片肉而展开的。 1出示图片:谁能看图说说乌鸦和狐狸对这片肉各有什么表现?(让生自由说) 2、文中哪几自然段就在写这幅图意?( 2-3)自由读2-3自然段,想想分别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3

此时此刻,乌鸦会怎么想?狐狸心里又在想些什么?(让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三、精读4-7自然段 乌鸦想保住肉,而狐狸却想骗取这片肉,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最想读的部分4-7自然段。 1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提纲学习讨论。 小组学习提纲 (1)读读4-7自然段,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2)议一议,你对这只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你对这只乌鸦又有什么看法呢? (3)想想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并试着读一读。 2、集体反馈。 (1)面对乌鸦口中的肉,狐狸说了些什么? (出示狐狸说的三次语言)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各抒已见) 适时小结:狐狸这种使人听高兴,讨好别人的话又叫--花言巧语或甜言蜜语。 这三次语言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评议--自由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对狐狸的讨好,乌鸦各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乌鸦反应的三句话)谈谈对乌鸦的看法。 提示:乌鸦前两次不叫,到了第三次怎么叫了呢?(爱听好话) 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3、引出结果。正因为乌鸦爱听好话,所以它嘴里的肉就“掉” 了下来,反被狐狸“叼” 走了。(掉、叼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板书:掉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完成练习:ai ting hao hua ,rong yi shang dang 。 5、分角色朗读。 四、作业设计 A: 1、加标点: “您好()亲爱的乌鸦()”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唱几句吧()”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巨人和孩子》精品教案 语文版

《巨人和孩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情况,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学习本文精美的修辞和生动形象、饱含深情的语言。 3、理解“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的道理。 4、要对社会对他人充满爱心,摒弃自私自利的行为,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那么,英国作家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童话《巨人和孩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揭示了童话的主人公:巨人和孩子。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巨人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展开的,即巨人由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玩到欢迎孩子们到他的花园玩,孩子们的行为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诗人。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作品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喜剧剧本《少奶奶的扇子》《理想丈夫》,散文《说谎的堕落》《社会主义下的人的灵魂》,诗集《里丁监狱之歌》。《巨人和孩子》一文选自《世界著名童话作品集》。 3、学习生字: 绿茸茸.(róng)栖.息(qī)聆.听(líng)城堡.(bǎo)吼.叫(hǒu)

高耸.(sǒng)徘徊 ..(pái huái)硕.果(shuò)笼.罩(lǒng)肆.意(sì) 4、理解生词。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叶圣陶曾说过:“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可见理清思路,概括内容是多么重要。 关于结构切分——教师可从花园有几次春天上加以引导。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1~2):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 第二部分(3~10 ):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花园,从此花园只剩下肆虐的冬天。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用神话般的情节,形象地写出了巨人由于自私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巨人威力再大对此也无可奈何。意在告诉读者:人们会为自私付出沉重代价。 第三部分(11~21):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也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巨人看到由于孩子们的到来,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而大受感动,幡然醒悟:“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戏场所。”作者写得起伏有致,因为孩子们并不知道巨人已经变好了,见到巨人“吓得都逃走了”,花园立刻又“回到了冬天里”。富有戏剧情节的是只有一个小男孩没有跑,这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眼泪,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接着写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由于他把孩子放到了树上,“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唱”。使巨人尤为感动的是,“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其他孩子也不再害怕巨人,“纷纷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写得真切感人。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了巨人的改变是那么的真诚和彻底。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写巨人的花园由终年寒冬终于回到春天的过程,告诉我们:爱心能给世界和自己带来美好、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和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常怀私心,犹如严冬,冰封人间;奉献爱心,迎来春天,鲜花遍地。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是美好的人间。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名言警句: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着,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

《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 学会读本课生字词及由“一”组成的词语,并准确能读好。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狸对乌鸦的三次说话,并理解“谗”,“叼”等生字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狐狸的三次说话。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狐狸的三次施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课件出示图片)谈狐狸:强调“狐狸”两个字都是反犬旁“狸”单独练是第三声,和“狐”连起来读是轻声。(谁会读)。狐狸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小动物?(狡猾) 2、(课件出示图片)乌鸦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愚蠢难看) 3、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 一棵大树叼着一片肉眼珠一转 一眼刚一开口一溜烟 2、会读吗?

叼起肉直流口水赔着笑脸麻雀 差多了没有回答摇摇尾巴非常得意 三、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标上每个自然段序号。 2、指六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四、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读本段,读懂内容。请学生说出这段有几句话?狐狸和乌鸦的位置在哪里?(师板书:乌鸦---树枝上。狐狸---大树下。) 2、乌鸦嘴你叼着一片肉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来?(叼)是什么意思? 3、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他有什么反应呢?“馋得直流口水”。“馋得直流口水”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师出示卡片)“馋”单从这个字就可以看出来狐狸馋的直流口水,瞧,下边的两点就像狐狸留下来的口水。 4、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的肉馋得直流口水,此时的它心里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呢? (课件出示)狐狸心里想:“只要想办法让乌鸦,就能。” 5、指名读、评议,齐读。 (二)、学习2---4自然段 1、狐狸为了使乌鸦开口,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

新版11狐狸和乌鸦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11 狐狸和乌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乌”“肉”“珠”等8个生字,会读“狐”“狸”“赔”等6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理解课文中狐狸的3次施计和乌鸦的3次反应。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教学素材】 1.伊索寓言 2.有关狐狸的知识 3.有关乌鸦的知识 4.学习本课的启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读6个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入新课 (课件播放1) 师:刚刚听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儿歌,(课件出示1)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 生:有孝心的乌鸦。 师:大家快看看,还认识这只乌鸦吗?(课件出示2)你认为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 生:聪明的乌鸦。 师:当乌鸦的聪明,遇到狐狸的时候,它是否还是那样的聪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件出示3)第11课《狐狸和乌鸦》(板书:狐狸和乌鸦) 二、初读文,识词语 1.过渡: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乌鸦遇到狐狸的时候,是否还是那样的聪明呢?答案在哪呢?对,在书中。大家打开书本62页,读读课文寻找案吧! (课件出示4) (1)读书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2师:读课文的时,你注意这些字词了吗?(课件出示5)狐狸乌鸦一棵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眼珠一转 赔着笑脸摇摇尾巴嗓音漂亮麻雀差多了几句 非常得意刚一开口掉了下来一溜烟 (1)师:借助拼音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把你不熟悉的字词找出来,多读几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巨人和孩子》同步练习 (

11 巨人和孩子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在19世纪他与萧伯纳齐名,创作了9篇童话,著有《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两部童话集。 2.主题解说 这篇童话通过写巨人的花园由终年寒冬终于回到春天的过程,告诉我们:爱心能给世界和自己带来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和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3.重点突破 结合课文谈谈巨人悔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巨人内心渴望春天,当他目睹了花园因为有了孩子而焕发生机的时候,特别是当他看到那棵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的树尽可能地垂下枝条,深情呼唤小孩子快爬上来时,他的爱心被唤醒,促使他以真诚的举动欢迎孩子们来花园里玩。4.结构图解 巨人和孩子 ?? ? ? ?巨人不在——孩子玩耍—— 春驻花园 巨人自私——禁孩嬉戏—— 冬驻花园 巨人醒悟——与孩共玩—— 春回花园 (爱心使人欢乐自私使人痛苦) 5.拓展延伸 世界童话大师及其代表作品 ①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②格林,德国作家,代表作《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③克雷洛夫,俄罗斯寓言作家,代表作《狐狸和葡萄》《狗鱼和猫》《鹰和鸡》等。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聆.听(líng)呼啸.(xiào)咆.哮(páo) B.烟囱.(cōng) 茸.毛(róng) 排徊.(huí) C.轮廓.(guō) 肆.意(sì) 不知所错.(cuò) D.栖.息(xī) 敝.开(chǎng) 累.累果实(léi) 2.辨析下列形似字的字音,并分别组词。 ?? ? ?? 徘() 排() 诽()?? ? ?? 篷() 蓬() 缝()?? ? ?? 萦() 萤() 索()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优质课《狐狸和乌鸦》 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猜想,预设故事的发展,并能用连贯清楚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能够创造性的用语言、动作进行表演。 3、能对故事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明白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因为爱听好听的话。 活动准备: 课件PPT、狐狸和乌鸦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律动形式组织幼儿入场:"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郊游,好吗?(放音乐《郊游》) 2、出示PPT场景图,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出示场景图森林)森林美吗?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个动听的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想)掌声有请故事主角出场,当当、当当……(出示狐狸和乌鸦PPT)。 (2)关于狐狸你们知道些什么?关于乌鸦呢?你们觉

得狐狸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小朋友们赶快去找个位置安静的坐下,然后一起来听《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 1、教师PPT课件讲述故事开头,"森林里有棵大树,乌鸦在上面做了一个窝,……心里很高兴。"师引导:小朋友们也来学一学乌鸦找到肉高兴的样子好吗?(幼儿学)你遇到高兴的事是什么样子呢?乌鸦这么高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幼儿说) 2、教师讲述故事的发展:"这时候……馋得直流口水。"师引导:"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幼儿说)他会怎么做呢?(幼儿说)那狐狸真的那么做了吗?我们继续来听故事吧! 3、老师讲述故事高潮部分,引导幼儿理解、学习、模仿狐狸和乌鸦的不同表情、语言和动作。 (1)"狐狸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啊!乌鸦没有回答。"师:咦!狐狸是怎么说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狐狸吧!(幼儿学)恩,不错,那乌鸦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一边说一边学一学吧。(幼儿学,可请个别学)(2)狐狸笑着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师:这回狐狸又是怎么说的呢?(幼儿集体学,然后个

巨人和孩子_1

巨人和孩子 导读:教法探讨 1.自读课以学生自学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积累词语。 3.通过片断训练,培养学生想像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4。快乐学习。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感受。有创意的阅读,快乐的学习。 2.通过片断练习,继续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3.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爱”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获得情感体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巨人变化的原因,并向生活辐射联系。 难点:通过辐射材料,丰富思想,品味写法,获得感悟。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快乐学习教学流程设计 (一)投影名言导入新课: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着,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兼爱中》)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地毯下的尘土》。米妮是个勤劳诚实善良的女孩。这种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感受得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巨人和孩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王尔德又是怎样来诠释爱心的。 (二)自主获取知识并交流 (1)王尔德其人:(1854---1900)。英国作家,诗人。惟美主义代表人物,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其作品有童话《快乐王子》,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等。 (2)阅读感悟(分小组讨论问题,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请同学们与小组成员讨论后列出课文结构提纲。(四人学习小组)答案:写结构提纲,参考如下: 第一部分(1~2段):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 第二部分(3.10段):写巨人回来后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致使花园里只有寒冷的冬天。 第三部分(1l~22段):写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三)质疑,导读 (1)巨人有哪些言行表明了他的私心? 答案:可从原文第5和10段来回答(2)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答案:巨人由于自私而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花园从此不再有春天。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美好的春天。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巨人和孩子 》同步练习 语文版

《巨人和孩子》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2.给加点字注音: 栖息()聆听()徘徊()烟囱() 冰雹()肆意()咆哮()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放学后,他们仍常常在高耸的围墙外徘徊,谈论着墙内花园中的美丽景色。 徘徊: ⑵就这样,巨人的花园里终年是寒冬,只有北风、冰雹,还有霜和雪在园中的林间上窜下跳。上窜下跳: ⑶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 乐不可支: ⑷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 咆哮: 4.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⑵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5.巨人的花园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完成表格。

6.古代斯巴达人说话言简意赅,没有废话。当马其顿王攻打斯巴达时,传书给被围的斯巴达王说:“如果我们攻破你的城,就放火把它夷为平地。”斯巴达王只众马其顿王的这封来信中摘出了一个词(两个字)作为回信,应该是“”、 第二部分: (一) 寓言四则 蚂蚁要搬大象 蚁巢里出现了罕有的大饥荒,一时间,蚁心惶惶。 蚁巢里的匆匆大将军立即挺身而出,登高振臂而呼:“同胞们!你们都听说过,世上有一种巨大的动物叫大象吧?大伙别急,我们窝外就有一头大象,大伙跟我出去把它搬回来,管保我们一百年都不会缺粮!” 在匆匆大将军的下,头脑发热的群蚁几乎倾巢而出,浩浩荡荡跟随匆匆大将军去搬大象。只有一只蚂蚁没随大流,他独自出发去找一粒小米。 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 占窝鸡 花母鸡早巳无蛋可下,却总在黑母鸡要下蛋之前抢占了鸡窝,不让黑母鸡进入。 黑母鸡忍无可忍,就同花母鸡理论。 没想到花母鸡地说:“下蛋是每只母鸡天赋的神圣权利和义务,难道你要剥夺我的这份权利和义务?告诉你,这会儿我是无蛋可下,但这并不能说明过会儿我也无蛋可下。要是不让我蹲窝,蛋下出来摔破了你能负责?”花母鸡说罢,继续心安理得地趴在窝里。 可怜有蛋的黑母鸡,被憋得在窝外团团乱转…… 蜗牛争名 一只蜗牛爬到农民脚边,探头探脑质问农民:“我的名字里也有个牛字,你们为什么不给我牛的荣誉,牛的地位,牛的礼遇?” 农民笑呵呵地说:“好啊,蜗牛先生,我们可以给你所要的一切。可为了让你,还是先请你下田来拉拉犁吧!” 蜗牛灰溜溜地逃走了。 生活 涨水了,浮萍随水四处漂散,浮萍说:“跟着感觉走。” 起风了,灰尘凭风纷纷扬扬,灰尘说:“轻轻松松过一生。” 云在碧空里悠游,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云说:“何不潇洒走一回。” 田野里,一头牛在躬耕:埋着头,倾着身躯,鼓凸着肌腱。牛说:“活着,就忘记肩上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7 鹿角和鹿腿》公开课教案_3

《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紧扣“欣赏、抱怨”等词,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2、有感情地朗读鹿说的几句话。 3、,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鹿说的几句话。 难点: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鹿角池塘倒映欣赏匀称别致不禁皱眉配得上 抱怨传来哎呀狮子逼近撒开挣脱叹气 2、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狮口逃生),而美丽的角却害他差点儿送命。 老师相机板书:美丽难看欣赏抱怨 二、研读课文 师: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角,又是怎样抱怨自己的腿?请大家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句子。划好的同学读读自已划出的句子。(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 1.用“____”划出鹿欣赏自己角的句子。 2.用“﹏﹏”划出鹿抱怨自己腿的句子。 3.读一读划出的句子,体会体会。 (指名反馈一-出示句子) ◆紧扣“欣赏”体会鹿角的美丽 1、我们先来看看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角的。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小鹿们,赶紧夸夸自己美丽的角吧! (学生练读) (2)指名读。把语气词“啊”字,读得真好! 怎样的身段才称得上“匀称”? (不大不小,不胖不瘦,恰到好处。是的,匀称是一种美。谁再来美美地夸夸小鹿? ) (3)小鹿的身材是多么匀称呀!它还有一对像珊瑚一样的角。看过珊瑚吗?在哪里见过?老师把它们也带来了。(播放珊瑚图) (4)海底的珊瑚多美啊!仔细观察,珊瑚和鹿角有哪些相似之处?小鹿把自己的角比作漂亮的珊瑚,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可见他心里——很喜欢自己的角。 小结:以后我们在写话或习作中也能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自己喜爱的东西。你能带着喜爱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指名读) (5)背诵积累: (出示插图)漂亮的小鹿,在清清的池水边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角。现在我们也来夸一夸吧。 (齐读) 小结:是啊,像鹿这样美美地看、仔细地看、高兴地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欣赏。

巨人和孩子

巨人和孩子 巨人和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及教 育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情感价值与态度:培养学生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方法,品味生动、精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巨人的变化和结果与文章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 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今天我们学习的童话《巨人和孩子》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板书课题《巨人和孩子》 二、课前自读检查 1.本文是()国作家()写的一篇()。 2.童话有什么特点?(生答后出示小黑板) 3.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词

栖()息:停留。肆()意: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聆()听:恭敬地听。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4.回忆作者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完成) 三、授新课。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巨人不在——孩子玩耍————春驻花园 第二部分(3—10):巨人自私——禁孩嬉戏————冬驻花园 第三部分(11—21):巨人省悟——与孩共玩————春回花园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2)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路点拨1)巨人由于自私带来什么后果? 2)孩子到来,花园发生什么变化? 3)哪件事使巨人深受感动,深深觉悟,变得充满

爱心? 引生归纳主题:爱心使人欢乐,自私使己痛苦。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领悟主旨,探究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转变前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私),从哪些语言和行动中可以看出? 重点抓住巨人粗声粗气地吼叫“我的花园就是我自 己的花园”,“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的语言模仿体会 其自私的特点。 2.自私的巨人赶走孩子们后巨人的花园里变成了怎 样的景象?此时巨人的心情(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孩子们呢? 巨人的花园里终年是寒冬,只有北风、冰雹,还有 霜和雪在园中的林间上窜下跳。小鸟无心唱歌,树儿忘 了开花;春天再也没有出现,夏天也不见踪影,也没有 秋天(第8、10自然段)。巨人悄悄来到了小男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悄悄”“轻轻”表明 巨人怕吓着小男孩,非常喜爱孩子的心情。 3.转变后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行动和语言 可以证明?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陆川县乌石镇初级中学吕燕喜 教学内容分析:巨人不在,孩子在花园快乐玩耍;巨人回来,禁止孩子进花园,花园变成了寒冷的冬天;孩子进花园,巨人与孩子玩耍,春回花园。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爱心能给世界、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教学目标分析: 1.朗读课文,认真学习课文的生字,生词。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掌握文章结构,认识作品意义。 3. 初步掌握运用拟人手法,增添文章色彩。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人物的变化过程,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2.如何理解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花园后,花园从此没有了春天,夏天和秋天? 3.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体会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 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问题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多读策略、读写结合策略、诵读法、读写结合法、讨论

法、复述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学习的童话《巨人和孩子》,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爱心能给世界、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作者,知道童话) 二、检查预习情况,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1.本文是()国作家()写的一篇()。 2.童话有什么特点? 3.字词的落实:音、形、义。 栖息聆 听戏耍徘 徊 烟囱肆意哭 泣咆哮 乐不可 支:妙不可言: 欣喜若 狂:翩翩:

不知所 措:感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认识童话的特点) 三、分析结构与内容。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巨人不在——孩子玩耍————春驻花园 第二部分(3—10):巨人自私——禁孩嬉戏————冬驻花园 第三部分(11—21):巨人省悟——与孩共玩————春回花园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2)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你觉得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这个情节说明了什么? 5)使巨人深受感动,幡然悔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悔

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11课狐狸和乌鸦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第六自然段,讲狐狸骗到肉后跑掉了。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准备:乌鸦、狐狸的图片。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乌鸦和狐狸的图片) 生:(齐答)狐狸、乌鸦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请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评:导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1:我想知道乌鸦和狐狸是好朋友吗? 生2:我想知道乌鸦和狐狸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几个问题,老师都可以给你们解答。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呢,还是你们自己到书里去找答案? 生:自己从书里找答案。

[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书。听清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好各自然段的序号。 (学生自己读书) [评: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跃跃欲试。老师指名读书。 师: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们看着书上的插图,边读课文,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还不熟的同学,只要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可以了。 (学生自由读书) 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知道了狐狸和乌鸦不是好朋友。 生:老师我知道了乌鸦上了狐狸的当。…… 师:同学们书读的不错,并且也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老师“考考你,你认识这些字吗?”请你先自己读一读,把你不熟悉的字词找出来,多读几遍。(大屏幕出示字词) 学生认字、读词。 采用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形式识记生字。 [评: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扫除学生语言的障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出示狐狸的图片)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情况,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学习本文精美的修辞和生动形象、饱含深情的语言。 3、理解“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的道理。 4、要对社会对他人充满爱心,摒弃自私自利的行为,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那么,英国作家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童话《巨人和孩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揭示了童话的主人公:巨人和孩子。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巨人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展开的,即巨人由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玩到欢迎孩子们到他的花园玩,孩子们的行为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诗人。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作品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喜剧剧本《少奶奶的扇子》《理想丈夫》,散文《说谎的堕落》《社会主义下的人的灵魂》,诗集《里丁监狱之歌》。《巨人和孩子》一文选自

《世界著名童话作品集》。 3、学习生字: 绿茸茸.(r?ng)栖.息(qī)聆.听(líng)城堡.(bǎo)吼. 叫(hǒu) 高耸.(sǒng)徘徊 ..(pái huái)硕.果(shu?)笼.罩(lǒng)肆. 意(sì) 4、理解生词。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叶圣陶曾说过:“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可见理清思路,概括内容是 多么重要。 关于结构切分——教师可从花园有几次春天上加以引导。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1~2):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 第二部分(3~10 ):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花园,从此花园只剩下肆虐的冬天。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用神话般的情节,形象地写出了巨人由于自私而带来 的严重后果,并且巨人威力再大对此也无可奈何。意在告诉读者:人们会为自私 付出沉重代价。 第三部分(11~21):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也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巨人看到由于孩子们的到来,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而大受感动,幡 然醒悟:“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 孩子们的游戏场所。”作者写得起伏有致,因为孩子们并不知道巨人已经变好了, 见到巨人“吓得都逃走了”,花园立刻又“回到了冬天里”。富有戏剧情节的是 只有一个小男孩没有跑,这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眼泪,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 人”。接着写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由 于他把孩子放到了树上,“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 唱”。使巨人尤为感动的是,“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 其他孩子也不再害怕巨人,“纷纷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写得真 切感人。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了巨人的改变是那么的真诚和彻底。

《巨人和孩子》导学案答案

《巨人和孩子》导学案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巨人不在——孩子玩耍————春驻花园 第二部分(3—10):巨人自私——禁孩嬉戏————冬驻花园 第三部分(11—21):巨人省悟——与孩共玩————春回花园 2.文章主旨:爱心使人欢乐,自私使己痛苦。 三、讨论交流: 1、(1)本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 答案: * 巨人由自私变得充满爱* 一个巨人与花园,孩子 * 一群孩子使巨人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 * 巨人禁止孩子在花园玩耍,花园从此没有了春天、夏天、秋天,只有严冬。孩子们进入花园,春天就不邀而至了。 (2)巨人由______而变得_________,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与缺点。 (3)孩子天真活泼,是____________的象征。 答案:(2)自私真诚而富有爱心(3)快乐与活力 2、课文为什么要强调是“巨人”和孩子呢?如果改成“男人”和孩子,效果会怎么样? 意在说明,像巨人这样强大的人,也离不开“爱”,借以强调主题。 3、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巨人由于自私而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花园从此不再有春天。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美好的春天。 4、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巨人看到了是孩子们的到来使花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终于明白了由于自私而带来的恶果。特别是那个爬不上树的小男孩被巨人抱上大树之后鲜花怒放,鸟儿歌唱。小男孩的亲吻使他深受感动。他由此而觉悟,变得充满爱心。 5、巨人的真诚,彻底改过表现在哪些方面?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游戏场所”。“孩子们,这是你们的花园了”。“巨人悄悄来到了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巨人提起斧头,把围墙砍倒了。 四、课堂合作探究: 1、说说下面的人或物的象征意义。 A 小男孩:(指最后一个没有受到爱与关怀的人,或指特别需要关爱的人。) B 孩子、花鸟 ,春天:(爱心的象征和化身。) C 围墙:(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自我封闭或自私冷漠的象征。)

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21、狐狸和乌鸦 蔡俊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8个。 2、积累词语10个。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全文,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乌鸦和狐狸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2、能展开想象,新编《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 2、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只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0个。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全文,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乌鸦和狐狸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新编《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第一节。 1、师:小朋友,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乌鸦和狐狸是一对邻居,你们看,(点按图片),这就是?(乌鸦)这又是谁?(狐狸)对了,狐狸的狸在这里应该读轻声,跟我读两遍:狐狸。看了图片,你能告诉大家乌鸦住在哪吗?(乌鸦住在大树上。)那狐狸又住在哪呢?(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里)底就是最下面的意思,大树底下就是大树的最下面。(拿卡片)谁能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这个字?(低)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什么?瞧,狐狸就住在大树底下的洞里(拿卡片)一起拼,开列小火车读好这个后鼻音的字。 2、现在把字宝宝送回句子中,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评价:狸读轻声。齐读。 3、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于狐狸和乌鸦的寓言故事(板书)指名读, 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的2~5小节。 2、接下去老师要请你们开火车读一读课文的2~5小节。一个人读一句话。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3、原来狐狸把乌鸦嘴里的什么东西骗走了?(肉)一起拼。你们都注意到了这是一个翘舌音的字。请喜欢吃肉的小朋友跟着老师写一写这个字(书空),对了,我们应该先写外面再写里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