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个缤纷的意象计划_

一个缤纷的意象计划_

一个缤纷的意象计划_
一个缤纷的意象计划_

一个缤纷的意象计划_

公文一个缤纷的意象计划文/玲珑凤展我在做着一件我想了好久的计划但这个计划只是个视觉一个缤纷的画面几乎类似向量的图形一空间本来是没有灵魂的要赋予他生命就如一滴水汇入了河流也就淹没了本色失去了色彩在光照的条件下他会发光变为珍珠映照了世间万象一滴水一个世界包容了天与地

这样的水是静止的而且很娇贵不可触碰瞬间的视觉一定要印在脑海里让他融入脑海吧就不会再淹没了水是流动的物像的立体让他变为现实静止的艺术而且又衍生的新的生命我想用我的眼睛绘画手对于我来说只是个工匠就像计算机要有程序才能工作眼睛就不同因为他和心脑相连这样的计划是不可言传的我想变为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沉默如金我用我的灵魂来会别人的灵魂我这时只需要眼睛来说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看到的是工匠打出的字体和绘制的图画灵魂的撞击会让我的眼睛流泪我为何流泪因为我为我看到的事和物所感动不会流泪的动物是没有感情的也可以说是没有思维的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着灵性心悟是提炼精华的最好办法加之冥

做一个有思想和人格魅力的校长

做一个有思想和人格魅力的校长 广平县平固店中心校校长王振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大家好: 如何做好一名校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被无数次的引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校长是一所学校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能不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综合素质。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学校管理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如何来管理学校,能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预期目标,校长是关键。 下面我根据自身工作实践谈两点: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用管理提升学校,用质量发展学校,而且更要用智慧思考学校,用人格感染学校,用奉献创造学校。因此,做为校长一定要有自己的办学思路,要善于挖掘每个人的潜在的能量,立足校情,因校制宜,对于中心校五个完全小学和几个教学点提出不同的办学理念。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办学方向。我们中心校的生源都是边远农村的孩子,学生行为习惯、学习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校际之间的较大不均衡,这就影响了整个中心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特别是平固店小学和东营小学这两个小学学生总数占到全中心校的近2/3之多,而教学成绩、学生行为习惯等都是全中心校最差的。面对现状,我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扭转这种局面?我召开班子会议,最后确定在平固店小学实施“三大工程”即:环境工程、德育工程和主题班会工程,利用新校区搬迁对学校环境高标准设计,让学生处处受到校园环境文化的教育。搭建德育教育平台,每天上午上课前,在国旗下让学生进行“我有一个理想”主题演讲,每天上台2名学生,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带动学校德育工程的顺利实施,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让班主任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主题班会,有设计方案,我们的李春燕老师设计的小学四年级《换位思考——心有他人天地宽》主题班会,通过列材料、小品展示和采访三个环节,把一节主题班会推上了高潮,起到了教育学生遇事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班会教育的有效性。 东营小学整体成绩一直在中心校位于落后位次,分析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二是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我到任后,召开东营小学全体教师座谈会,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变成学校全体师生的共识这是先提。最后确定在东营小学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在教师中实施“师之魂1211”工程,东营小学门口几家流动摊点和门口商店把学校门口堵得十分厉害,一些“三无”垃圾食品到处可见,校园垃圾满地,学校整个状态没有一点教育的氛围,没有一点正面影响力,经多方努力,拆除了门口商店,赶走了门口流动摊点,同时设立了学生“小红帽”督导员,负责每天督查学生买零食现象,促

论述题:意象和意境的区别与联系

四.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举例说说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意象”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后陆机有:“穷形而尽象”的说法。认为只有对物象进行充分描摹,才能使情意得到 完美的展现。《文心雕龙·神思篇》:“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唐代,随着 诗歌创作的繁荣,诗的意象理论日趋深化、成熟。司空图提出:“意象欲生, 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缜密》)胡应麟: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 而这些言论的“意”只诗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感情;“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 和事,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所以,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 意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人 心营构之象”。从美学高度来看,只有意与象,我与物,主体与客体、 情与景融交在一起,才能创作出美的艺术境界。此时的“象”(或 “境”)已不是纯客观的物了,已是经过心灵化了的,它已浸染上了 作家的主体情志,它是情志的“感性显现”,一般称之为“意象”, 即含主体情志的客体物象。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会涉及到物我关 系,诗歌创作是强调“物化”境界,即物我合一的境界,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意境,这是一种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 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绘画艺术中,郑板 桥将物我关系归纳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竹象三意 说”。 “意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产于唐代,但它的思想渊源早就出现在先秦以来的典籍中。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为“意境论”物 我与共,主客为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前提。唐代诗僧 皎然所说的“文外之旨”。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进一步强 调“韵外之至”“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都揭示了意境发人 想象的审美特征。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说明 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 对其内涵加以说明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 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 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 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参加运城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活动有感 畅 江 鹏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参加运城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活动有感前两天,在盐化中学我们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运城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活动”,聆听了四位专家教授的报告,能够深切感受到各位老师广博的学识、极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人文涵养、独特的人格魅力,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报告中,各位老师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及对教育的一种忧患意识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声情并茂,使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他们用平和诚恳的语调,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深深打动了我们现场的所有老师;他们精妙横生的见解,深邃高远的思想,让我们全体老师听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是感悟很多!各位教授旁征博引,声音铿锵,把他们的教育改革的理念阐述的清晰透彻,所有参会的领导教师,无不为各位教授的演讲所折服! 听后给我的触动很大,对我来讲,各位老师的讲座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让我的生命得到了一次润泽。在报告中,我感到最深刻的一个词是“创新”,感到最紧迫的是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责任! 何谓“有思想”正如陶教授告诉我们:与时俱进,破旧出新,做一名创新型的教育者。 如何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呢?我深深的感受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要“变” 国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巨变,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作为培养祖国下一带人才的引路者,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发生变化。 首先要认准课改的关键,也就是校长的决策和引领。校长要身先士卒,要深入课堂,要听课、评课,然后才能发现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和老师们共同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要变,课改最大的难题就是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师的观念改不了,方式就不会发生变化,就会沿着以前的老路子走,那么课改只能是挂在嘴上谈谈而已,那样就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失去了课改真正的意义。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当前课改的重要性,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最后,学生角色的变化。课改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合作探究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用课题引领课改 课题研究工作对于课改而言很重要,一个课题的确定也非常关键。我们要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进行不断的实践,摸索,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改模式,教有模式,但教无定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课改中的小问题,把课改中遇到的小问题作为一个小课题去研究,通过对小课题的研究解决问题,来引深课改大课题。 三、搭建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平台 要想真正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我们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权利,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发言权,提问权,否定权,纠错权等等,和学生之间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

中西文学意象的理论阐释

收稿日期:2010?06?09 作者简介:马秀鹏(1972-),男,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三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化二外语教学研究三 第10卷 第3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VOL.10,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2010 中西文学意象的理论阐释 马秀鹏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 要:文学意象是主观的作家的情感与客观的社会生活画面的统一,是形与神的统一,是意会与言传的统一,也是离与合的统一,其具有象征性二荒诞性和哲理性的特征三文学意象是中西方理论家在主体与客体二内容与形式二本质与现象等文化范畴的基础上针对文学形象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等方面关系和性质所构建的文本形象理论三关键词:文学意象;心象;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7465(2010)03 0116 04 文学意象是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在文艺作品中意象指的是作家主观情感意志与事物具象的有机统一体三它以表达观念为主导,以寄寓象征为手段,以表明哲理为目的的艺术形态,它与典型二意境鼎足而居,从而形成审美理想的高级形式三[1]文学意象是中西文化阐释的理论结晶,对于意象理论的中西文化阐释的梳理和探讨比单纯介绍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 一二文学意象概念的文化渊源 1.文学意象概念的中国文化源流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它的最 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四系辞“: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三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2]三中国古代卦象就是模仿天地自然物象而创造的,‘周易“云: 拟诸形象,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是中国意象理论之所谓物象的最为系统和权威的文化阐释[3]三将 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四乱龙“,其云: 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三这里说的 意象”指古代布侯(布制的箭靶)上画的动物图案不同, 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 士布侯,画以鹿三”第一个将 意象”作为文学理论术语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四神思“中说: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 意象”是说作家在构思时头脑中形成的符号,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三这样,文学意象的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三 2.文学意象概念的西方文化阐述 在西方,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理论的概念,康德曾将意象纳入艺术美学范畴加以论述三他给意象下过一个简明定义:由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就叫做 意象”三美国学者M四H 艾布拉如斯说: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史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三二十世纪初,英美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流派,这就是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三1914年9月,庞德为‘两星期评论“杂志撰文主张: 诗歌应该精确地处理个别,而不是含混地处理一段”提出在创作能够精确传达意念的图像来表达一瞬间的感受三他的‘地铁车站“因为在车站出口处看到 一张又一张美丽的面孔”引起他的审美感触,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地显行;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三”意思说从地铁车站出站时, 妇女,儿童的灿烂天真之美的欣赏,那种从时空隧道中 梨花一枝春带雨”,从中借鉴创造意象的技巧三[4] 总之,意象一词是一个中西都有的概念,文学6 11

如何做一名校长

今天,是我到教育局工作整整半年的时间。今天面对的都是全市中小学校长,借此机会,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主题是“如何当好一名好校长”。 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进步,一个民族的兴亡,关键在教育。一个地方教育发展的如何,取决于一个地方学校办的如何,一所学校发展的如何,关键在校长。因此,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地方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人民满意的好校长。 如何当一名好校长,大家都有自己的认知和标杆。比如,用先进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当好好校长;用外地成功的办学实践去办学,当好好校长;打造精英团队去办学,当好好校长……大家都在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而且,不少学校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在教育局工作半年时间里,处理事务多,忙于应酬多,学习、研究、调研不够,从一个“门外人”看教育、看校长的角度,谈些不成熟的想法,目的是给大家当名好校长提供另一个角度的参考。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好校长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社会培养输送什么样的人才,靠的是我们每一位校长去践行,去执行。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校长首先要做到的是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在大的方向上不偏离。这不是口号,也不是空洞的教条。在具体工作中,大家要注意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学政治,懂政治,学政策,懂政策。也就是说,要学习政治,学习政策,懂得政治,了解政策。平常养成读书看报、关注时事、观看新闻的习惯。比如讲,昨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督导条例进行了专项研究。我们及时了解学习了,原定撤并的3所学校也就慎重决定不撤了。所以,大家要多关注一些政策、媒体的最新动态,多学习,多研究,以便我们更多地贴近政治,跟进形势。 二是要有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关键是要执行,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要求大家在执行政策上,不要做高高在上、海阔天空的评判者,要做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实践者。

做一个有智慧的的校长

做一个有智慧的的校长 近段时间阅读了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领导智慧》这本书,受益匪浅。霍华德·加德纳在书中提出了领导能力的6大恒定因素——思想、听众、组织、具体实践、直接与间接的领导能力、专业技能的问题;提出了影响20世纪领导能力的6个趋势——全球毁灭的潜在性、快捷的、常常简化了的交流、隐私不在、超越民族界限实体的崛起、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信徒的反应、更技术化的专业知识;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三大准则——懂得领导能力的永恒性、准备和应对新的趋势、鼓励对领导的问题、矛盾和可能性的认知。通过阅读我对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的校长有了一定的感悟。 一、校长的智慧来源于学习、感悟和实践 有丰富的学识底蕴,是校长智慧的基本源泉,是校长能够成功的基础。校长不仅要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学习型校长,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只有不断学习的校长,才能不断获得营养得以滋养壮大,随时随地的适应时代飞速的不断发展的需要,永远立于时代的潮头浪尖,才能领导学校发展的潮流,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的发展机制。善于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感悟的人。在感悟中完善成长和发展,是校长充满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为校长,要善于学习,更要有深厚的感悟能力。校长不能是座而论道者,只要行动起来,在实践之中你的智慧就会“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得以显现。同时,在行动中,在广泛的实践应用中还会使校长的智慧更加完善和丰富,也就是使你变得更加智慧。 二、校长的智慧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为一校之长,首先得明白:在一个学校里,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其他一切工作都得服从教学这个中心;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必须按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高效率、高质量、合法地来开展。所以,积极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新的学校管理理念题中应有之义。 实行以人为本,能使师生员工意识到领导与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保障学校管理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行以人为本,校长要牢固树立服务意思,不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明确自己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带头人,还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者,做到一切依靠教师、为了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发展教师;一切为学生服务,为学生今天的愉悦学习、健康成长负责,为学生的将来学习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三、校长的智慧体现在有效的激励机制。 现代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都是需要激励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法约尔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学校激励机制,首先必须确立适当的目标,这样使成员既胸怀大志,又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地工作。目标设置要兼顾从实际出发和挑战性,又必须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与成员的知识、经验、能力要相适应,这样,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活动的动机。管理者要把学校整体目标与被管理者个人的志趣和发挥个人长处结合起来,使学校的整体目标转化为每个成员的个

《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校长》读书心得

《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校长》读书心得 陈广升 11月份我认真阅读了《成为有思想的校长》这本书,感受颇深,获益匪浅。该书以经典的案例来阐述作为一名校长应从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及对教师的成长都必须进行思考,从而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校长。我发现,从这些校长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魅力源自于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成功同样源自于他们的思想。思想决定态度。一所学校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甚至一流的生源,但是却不可以没有学校所独有的思想,即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顺应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谐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因为,惟有科学的个性化的思想才能支撑起一所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高楼大厦。 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思基,中国的陶行知,洋思的蔡林森、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等之所以在平凡的教育园地里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超越了一般功利的境界而率先占领了思想的高地。 一、思想来自对学校发展的高瞻远瞩 校长肩负着对一所学校的科学决策、高效运作的职责,决策与措施是否科学,管理运作是否高效,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发展的轨迹。武汉市蔡甸区常福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生源一般,师资力量、办学水平都一般,但学校领导一班人不甘落后,通过思考、学习、实践,制订了学校新的发展规划,并付之实践,终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又如,武汉的马房山中学为了改变高中教育的现状,学校提出从素质教育寻找突破口,走全面发展,艺术见长的办学道路,同样获得了成功。正确的思想、科学的决策,来自校长对校情的正确把脉和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高瞻远瞩。 二、思想来自对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 教师是学校重要的人才资源,教师的激情是学校青春活动的源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速中青年教学骨干成长;改革考核方法与评估制度,建立一种激励与内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采取措施积极预防职业倦怠,努力让教师享受身心舒展、思想活跃、充满竞争与成功、关爱与帮助的高质量的校园生活等等。校长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增强教师的幸福感。一是营造适度宽松的管理氛围,让老师拥有安全感,二是要加强人文关怀,让教师有归属感,三是采用多元激励,让老师享有成就感。只有教师有了幸福感,才会对学校产生感情,对工作产生热情,才能使学校产生持续的动力。 三、思想来自对学习的不懈追求 只有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保持先进,才能引领团队往高处攀登;只有让自己的教育管理进入高妙的境地,才能促进教师去体验教育教学的无穷乐趣;只有让教师品尝到了教书育人的幸福与快乐才有可能与人分享这教师独具的情趣。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学习。校长的职责之一就应该是积极营造团队的学习氛围,倡导教师勤于学习,乐于学习。不仅向书本学,成为读书人,更多的是向能者强者优者交流学习,成为读人的人,因为与智者同行我也会成为智者;

意象与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形象与意境学案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2. 技能目标:掌握赏析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掌握意象与意境题的基本回答范式。 第一课时预习学案 (一)鉴赏意象 【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常用的术语。“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一首诗就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例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就是用以下六个意象组成:“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元素,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体会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把握意象所表达的作者情志、所体现的社会意义,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诗词作品。 【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例题1:(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秘笈】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塑造的是什么形象(意象)。 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 秦观《画堂春》一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秦观《画堂春》中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也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 秦观《画堂春》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画堂春》答案: (二)鉴赏意境 【考点解读】 诗歌的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由意象组成的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出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用意象所创造的生活图景。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全诗前运用了“阴雨”、”江草”、”鸟鸣”,柳”、堤”等意象构成了这样一种凄凉凄清意境: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 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 概念。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 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而 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 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 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Johnson,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 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 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如何做一个好校长

如何做一个好校长(之一) 一个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高尚道德情操,本文就这三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校长应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者、实践者,一个好校长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观、课堂教学观、教材观、目标观、人才观。 1、学生观。 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生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和兴趣等是教学的重要生长点,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 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做到“八让”: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材料让学生感知,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的知识让学生发现,个性问题让学生提出,学习方法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让学生小结,学习效果让学生评价。 2、学习观。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应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表现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做;能让学生想的尽量让学生想;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让学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归纳总结的尽量让学生归纳总结。 3、课堂教学观。 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现的舞台,而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人机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对话的场所。其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创设一些情境,增加一些体验,引发一些思考,得到一些情感,寻找多种思路,解决一些问题,掌握多种方法,获得多次成功。 4、教材观。 教师拥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取舍,教师应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目标观。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更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情感,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把学生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所谓眼前利益,即是指学校要为学生考上理想学校服务,而长远利益则是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不能为考试而抓考试,而应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基础教育,更应注意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

做一个有魅力的校长

做一个有魅力的校长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长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校长的理念、能力对学校的发展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参加完2017年黄冈市初中校长提升培训以后,使我对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的关健作用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个人素质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实现教育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而提高校长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训,黄冈市教育局这次花了很多的时间主办全市初中校长参加的能力提升培训,委托黄冈中职教育集团组织参与,拓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一个思想深邃的校长,能于平凡之中见神奇,见人之所未见,为人之所未为。校长的形象魅力对内可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具有无形的穿透力、强劲的宣传力和深度的沟通力。校长的语言魅力是其成功管理学校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校长的语言要做到质朴清新、言简意骸、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反思是校长专业发展和成功管理的核心因素,校长的反思魅力使得校长更加睿智、其学校管理也会如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片风景。作为校长,首先必须有特别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有特别让人感觉亲近的东西、有特别让人愿意认可甚至为之改变自己意愿的东西,这种东西会让大家有甘洒热血换新天的激情、有锦绣前程待我描的信心,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魅力。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魅力的校长呢? 校长的魅力首先体现在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校长要让自己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豁达、宽容、积极向上能营造一个充满爱意的环境,使人的内心温暖,倍感关怀和期待,然后能心情愉悦地工作生活,取得最大的工作绩能,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校长缺失好的心态,会直接影响教师,感染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是校长最要注意修炼的。 其次,校长需要勇敢。一是要勇敢地承担责任。校长是学校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学校一切责任,学校办学思想、重大举措都需要校长拍板。校长勇敢地拍板定夺,能成为学校的支柱、教师们的依靠,能鼓舞大家的决心和斗志。反之,校长不敢承担责任,遇到担担子时推委、退缩,学校就缺失了主心骨,教师们就缺少了信心和力量。当然,敢于拍板首先要正确地拍板。而正确拍板是需要校长不断修炼的。校长要有政治的敏锐和洞察力,善于审时度势;要有对政策、法律法规深透的理解,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这样,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抉择。承担责任还包括承担你的下属在执行学校决定时由于认识水平或工作能力的缺失造成的工作损失。这样才能使他们放手大胆工作,并在工作中逐渐成熟、成长。二是要勇敢地面对困难。遇到困难,校长的心理、情绪、行为会直接影响教职工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校长首先要不怕困难,要善于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校长带头去面对,想办法克服困难,就会带动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力量,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三是要勇敢地坚持正义,抵制一切不正之风。不正之风包括来自上级、社会、学校。校长首先要有抵制不正之风的底气——正直的秉性、坦荡的胸怀、无私无欲的心境。有了底气,才敢于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正气。必须使正气成为学校的文化主流,要让所有的教师从校长身上看到这种正气的弘扬与光大。 第三,校长要舍得。舍得即有舍才有得。校长要舍得一些机会,舍得一些权利,舍得一些荣誉。该站出来时站出来,该退下去时退下去。 校长还要有耐心,即少一些急功近利。因为教育是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做校长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学、做事、育人。千万不能把校长当成“官”来做。做官要追求政绩,追求在任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一形象和意象 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感受、理解、分析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一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江雪》中渔翁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的形象。自然形象指各种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也就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形象。 意象分为传统意象和非传统意象。传统意象就是寄托着特定情感的形象,较常见的传统意象有松、竹、梅、兰、菊、杨柳、鸿雁、子规、蝉、羌笛、芦管、霜月、浮云、东篱等。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例如,“羌笛”往往寄寓着别意和乡情;“杨柳”往往表示挽留的情意,送别的不舍,思乡的缠绵。非传统意象是一些形象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诗歌中表达一定的情感。例如曹植的《七步诗》中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豆萁和豆子这两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比喻意,所以它们属于非传统意象;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用葡萄美酒、夜光杯、马上弹琵琶这三个美好形象衬托战事的悲壮,这三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寓意,所以它们也属于非传统意象。 形象,无论是个体形象还是整体形象都是有特点的,而形象的特点又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或意象群分析出来的。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黄河水、白发青丝、钟鼓馔玉、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等意象共同表现了诗人淡于富贵、傲视圣贤、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意象描绘出了山村风景这一整体形象的清新、恬静、纯朴。 诗人是聪明的,他们往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冲,才能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点,读懂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虽然高考设题一般不直接考察学生领悟作品形象和意象的能力,但是我们阅读鉴赏,应该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二古诗中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意境”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只有先对其溯源探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意境发展形成流程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意境”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而“空白”是这一范畴的美学核心和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展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所以所以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 一、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 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在《周易? 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虽然谈的是《易经》中卦名、卦象。但已可以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早出现“意”和“象”的关系问题的篇章。而意境正是意象的核心。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系。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又如《庄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原的“道”犹如“玄珠”,感官、理智和言辩都不能获得它,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象罔”却可以把握它。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还是庄子对“象”、“言”、“意”的讨论,都使我们看到了“意”、“象”的影子,这些影子不仅激起了后人对他们的继续讨论和完善,同时也成了后来意境理论形成的发端。 二、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 魏晋玄学的兴起和发展,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尤其是言意之辩和形神之争,则直接影响到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形成。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以老庄解《易》,进一步阐释了意、象、言三者的相互关系,在庄子的“得意忘言”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得意忘象”说,强调为“得意”而不可执着于“言”、“象”。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否定了语言文字有表达佛理的可能

校长的“五境界”

校长的“五境界” 经营管理 12-27 1255 校长的“五境界” 鹤鸣九天 校长无论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经营者还是教育家,都必须认同、建立和提升校长的职业精神。时下,有的校长职业苦旅是为生存、求维系,有的校长职业生活是显浮躁、呈追风,有的校长职业行为是扬个性、攒政绩,凡此种种。这就亟待呼唤现代校长的职业精神。可以从不同视角,给校长的职业精神一个规定性,这里给出“敬、竞、径、净、静” 的“五境界” 诠释。 敬:“敬业尽责”。敬业是校长职业精神的核心和根本。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智商、高投入的工作,是影响学校未来和影响学生一生的事业,敬业精神是校长首要的、基本的精神。这里有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敬业尚且不一定能把学校搞好,不敬业是一定管理不好学校的。无论是《论语》的“敬事而信”,还是《礼记》的“敬业尽责”,亦无论是《庄子》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还是宋明理学的“修身持己之道”,这些“敬业” 的本质含义都是校长必须认真研习的。校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尊敬、敬重乃至敬畏自己的事业。要聚精会神,精力集中,心不外适,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是校长别无选择的职业操守和精神境界。 竞:“向前用力”。校长要树立竞争意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身素养和堪负历史使命。校长教育劳动的复杂性、管理任务的艰巨性、行业竞争的残酷性,不仅要求校长要根据教情充分研究,更要创造性地践行。并且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这些“竞争” 精神体现在校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探索教育与管理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新路,解决新问题。这就必须如儒家的“向前用力,尽力生活”,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陶行知的“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理论和技术”,创造出值得自己骄傲的事业。校长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发展的观念的束缚,敢开拓、勤实践,把教育管理的奥妙、新理念一个个地发掘出来。针对考情、学情“向前用力”、“向上拔节”,这样才是永远的行为取向。 径:“径直拾阶”。校长的职业精神境界是拾阶而上、不断提升的过程。基于环境:大庭广众面前,纵目睽睽之下,国法校规监督之中,能努力守住和履行职业精神,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一种境界;守于心境:出于良知良能,自我监督,好自为之,独善其身,如《礼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的基本要求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的基本要求 做教师易,做称职的教师难,做有思想的教师更难。肖川先生说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我想,一个教师,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很充实,有思想恐怕是很重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思想”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当今教育界,很多人对“名师”比较崇拜,羡慕他们的教学方法、羡慕他们的管理方法。其实,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他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窃以为,要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要有学习思想 所谓有“学习思想”,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无独有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通

过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时空,提升理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思考能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中,如果觉得别人的成功经验比较好,适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就可以大胆拿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为我所用。就是他人的教训,同样也有借鉴作用,可以避免走弯路。 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要提醒的是,“学习”要系统地读一些东西,尤其要养成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的习惯。因为教育刊物能比较快地反映各方面人士对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帮助教师用相对少的时间获得相对多的信息。 俗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不停地学,就能为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要有反思思想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这里的“思考”主要是指“反思”。什么叫反思?李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定义,“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反思乃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第14条指出:应“强调教师

物象、意象和意境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的形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物象和意象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客观形象,一个是主观形象。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物象都是意象。 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在生活中分属动、植物,只是物象。但当它们与作家的意(羁旅之愁)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组衰败、凄凉、孤寂的意象。 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浓烈的情绪色彩。区别在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意境与意象是一大一小的关系,意境与全篇对应,要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和中产生。 例: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包含着作家情思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奔腾、远日映照的雄伟奇丽的意境。 融情于景 ——简析《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①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具有优雅、朦胧、幽静的特点景中含情,月下荷塘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渴求宁静的心思。(起始段写作要点:一扣题,二总起) ②作者踏着幽僻的小煤屑路,独自受用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的“不宁静”。漫步荷塘,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这里淡雅、安逸的境界,正是作者追求的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不能真正超然,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淡淡的喜悦之后又生淡淡的哀愁。(主体段写作要点:缘题赏析,分层次赏析。) ③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物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颇不宁静”的脉脉情思。(收束段写作要点:概括赏析要点,点题)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花草树木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