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明清史综述论文-清朝社会的瘟疫与社会反应——以乾隆年间的疫病为例

明清史综述论文-清朝社会的瘟疫与社会反应——以乾隆年间的疫病为例

明清史综述论文-清朝社会的瘟疫与社会反应——以乾隆年间的疫病为例
明清史综述论文-清朝社会的瘟疫与社会反应——以乾隆年间的疫病为例

清朝社会的瘟疫与社会反应——以乾隆年间的疫病为例

一、选题

长期以来,史学工作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往往忽视了人类的生存状况、生活态度和精神信仰等与人本身息息相关的问题。瘟疫显然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但与历史发展规律又无关联的,自然不在研究者的视野范围之内。

而在一个文明社会,应对疾病的医疗观念和实践也对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对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瘟疫绝不仅仅是自然生理现象,而是关乎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对人类瘟疫历史的回顾与认知具有毋庸置疑的意义。研究瘟疫不只是关注疫病本身,而是希望从疫病入手,展开研究,进而呈现历史上人类的生存境况与社会变迁的轨迹。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各时代的瘟疫频次虽有起伏,但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这一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清朝历史上,康雍乾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这一时期,清王朝政权巩固,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出现了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乾隆朝正是这个盛世的顶峰,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救济制度相对完备、组织实施得相对得力的时期。本文通过对乾隆年间涉及范围最广的两次疫情的研究,从而了解传统中国国家和社会在卫生医疗事业中的作为,进而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真正关怀和珍视。

二、研究现状

我国史学界对瘟疫的关注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史学界兴起了疾病医疗社会史的研究。90年代中期开始,大陆史学界也开始了这一研究。

余新忠的著作《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和《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年1月)中认为瘟疫的传播不仅仅是医学关注的疾病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表现形式,把抵抗瘟疫的过程与政府、地方官员及底层民众的反应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特别是对于瘟疫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作了全面细致的论述。

邓铁涛主编的《中国防疫史》(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从清朝的医疗系统、政府防疫应对以及医学发展对瘟疫防治的影响介绍了清朝社会对待瘟疫的反应。

张艳丽在《清代北京地区瘟疫流行的社会影响及政府应对》(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

年6月第99—104页)中介绍了北京地区瘟疫流行期间政府采取的有力的救助措施,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特殊时期的社会秩序。当然,这与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不无关系。但是基于天象示警的观念,统治者还通过重清理刑狱和征求直言的方式挽回天意,以消除瘟疫。

余新忠的《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中国人口科学, 2001年02期第36—43页)、《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江海学刊,2005年04期第146—154页)以及《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历史研究,2001年06期第45—56页)着重论述了清代江南地区的疫病救疗,对瘟疫所引发的人口损失做出正确、适当的评价。并通过多视角的系统研究近乎完整地回溯了真实的历史场景,揭示“大灾”与“大疫”的关系,了解传统中国国家和社会在卫生医疗事业中的作为以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清朝社会的瘟疫,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灾异的起因、疫病的影响以及国家和社会应对机制等各方面。本文以乾隆年间涉及范围最广的两次疫病为例,探讨盛世时期的清朝政府对待疾病的应对机制,以及社会、民众的反应,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真正了解历史上的生命,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关注生命、珍视生命的意识。同时对我们当今对疾病的研究也有所借鉴。

三、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1.余新忠著.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3.

2.余新忠等著. 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 北京市:中国书

店,2004.

3.李向军著. 清代荒政研究. 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赵尔巽等撰. 清史稿. 北京市:中华书局,1976

5.张艳丽.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流行的社会影响及政府应对[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02)

6.余新忠. 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J]. 中国人口科学, 2001,(02) .

7.余新忠. 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J]. 江海学刊, 2005,(04) .

9.余新忠.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J]. 历史研究, 2001,(06) .

四、论文提纲

(一)乾隆年间涉及范围最广的疫病概述

1.疫病的相关记载

2.疫病爆发的背景

3.疫情

(二)疫病的影响

1.对疫区人口的影响

2.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反应及应对措施

1.清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

2.民众的反应

3.探究原因

(四)结语

通过对历史上与人类生存环境和境况息息相关的瘟疫的研究,显然有利于我们真正了解历史上的生命,从而培养我们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进而更好地认识、影响现实,乃至未来。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7、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一、国外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从1980年以后,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论文显著增长。国外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家庭关系、交通运输、健康和医疗以及传染病传播机制等方面。 在情报学领域,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合著网络的研究和引文网络的研究。 (一)合著网络研究 1.Liuxiaoming,BollenJohan等人利用ACM和IEEE的数字图书馆会议文献建立了作者合著网络,利用中心性分指标析该合著网络,研究表明了PageRank和AuthorRank在合著网络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2.M.E.J.Newman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物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三种学科的作者建立起了论文合著网络,分析了不同学科作者合著网络类型的区别和特点。 3.Logan和Pao则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寻找出某一个领域的最核心作者。 (二)引文网络研究 主要应用于信息资源研究中,对文献之间的引用、共引的研究。 1.HENRY KREUZMAN进行了哲学学科62位代表作者的引文网络研究,揭示了哲学科学和认知论之间的联系。 2.HowardD.white专门探讨了社会网络结构和引文网络之间的内在联

系。 3.学者们提出了二值矩阵和赋值矩阵,还构建同被引网络的研究方法,用来分析同被引情况。 二、.国内的应用 国内的社会网络分析己被运用到合著和引文网络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以及图书馆资源配置等众多领域。 (一)合著网络研究 1.李亮,朱庆华等选取《情报学报》1998一2005年之间的合著者为研究对象,对合著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核心--边缘分析的实证研究。 2.刘蓓,袁毅等选取中国期刊网里情报学、情报工作栏目下的所有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做了团队合作的时序变化研究。 3.鲍杨,朱庆华等选取了CSSCI数据库里近十年以来的全部情报学领域的论文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在合著网络分析中,对“小团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二)引文网络研究 社会网络引文分析方法与引文分析家所使用的方法是一致的并扩展了它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作者引文研究和期刊引文研究。 1.徐媛媛,朱庆华以参考咨询领域内的32名高被引作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密度、中心度和凝聚子群方面进行研究。 2.邱均平教授对编辑出版类期刊进行引文网络分析,结果说明期刊同被引方法应用于确定核心期刊是有效的。他在后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郑永强 2009-02-19 14:10:57 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乃至的社会结构的重新建构。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成为以技术为发端的社会变革的前沿领域,作为以社会结构与运行状态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对于网络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深刻影响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把握和分析,而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变革中的社会的运作机理、特点与结构关系,并在一个广泛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更是社会学的历史使命。由是,网络社会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回顾,进一步明确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确立网络社会学的独有视角和发现社会学方法在网络社会学研究上的创新与突破,最终从网络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的交互中找寻网络社会学发展的清晰路径。 一、网络社会及其存在与发展 (一)网络作为网络社会的物理介质和现实基础 麦克卢汉(Mcluhan)曾经说过:“媒介即信息”。他揭示了技术媒介作为人类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人类历史上每次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一种新技术架构的形塑,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生活经验。如今,互联网就是一项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是一个以贯通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的自主计算机和数以万计的服务器、网站和数据库等为要素所组成的信息采集、贮存的传输系统。

网络技术就是支持和维系网络运行的相关技术,是主要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集合体,构成了维系网络社会存在和运行的物质基础。从目前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情况来看,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数据组织技术这四大核心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是将各种信息都被转换为数字的形式,高速传送到目的地,然后再还原为原来的形式。多媒体技术则是在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将数字、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等信息载体进行集成组合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正在实现气味和动感的储存、传输的再现,以调动人的全部感观虚拟现实。数据组织技术的目的是让网上信息可以检索的易于检索。 物理上,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 数字化。数字化是将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用数字“0”和“1”的组合进行记录,网络上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了数字化处理。据估算,目前人类新生产的信息在部是数字化的信息,“原子”形态的信息正在以一个越来越快的速度数字化,有人估计数字化信息的总量已经超过非数字化信息的总量。 大容量。网络不仅可以大量存储各种各样的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存储大量的图形、图像、声音、软件等各种类型的信息。由于不同的个人、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各种信息均能够存储在网络上,使得网络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数据库。 开放性。因特网不限制任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入,通过遵守共同的协议,任何网络和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成为因特网大家庭的一员,跨越现实社会的地区和国家疆界进行信息传输与获取。 智能化。智能化使得网络易于使用,可以为更多的网络互动者提供上网的方便,众多的网络互动者不断地对网络智能化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网络技术的更进一步智能化。

社会网络分析论文:社会网络分析动态性社区发现改进k-均值核心节点相似度增量分析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动态性社区发现改进k-均值核心节点相似度增量分析 【英文关键词】Dynam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Dynamic Nature Community Detection ModifiedK-means Core Nodes Similarity IncrementalAnalysis 社会网络分析论文:动态社会网络社区发现算法研究 【中文摘要】现实世界中,社会网络以朋友关系网络、科研人员合著关系网络、电力网络等形式广泛存在于多个领域。目前,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成为数据挖掘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发现吸引了大量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并且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作为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属性,动态性在大多数研究中没有被提及。因而,针对动态网络中的社区发现算法研究较少。动态社会网络中的社区发现通常是建立在某种静态算法基础上的。而现有的社区发现算法通常存在着需要额外的先验知识作为输入和社区划分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k均值算法思想的高质量社区发现算法——MKBCD。该算法包含了一种新的初始核心节点选择方法,并给出了相关阈值的通用选择方案和一个确定非核心节点社区归属的两阶段

策略。在Zachary karate club等真实和虚拟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新算法的效率以及在挖掘高质量社区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动态网络中骨干节点挖掘算法,能够从动态变化的社会网络中挖掘每个社区的骨干节点集合。增量式算法是一种在动态变化的网络中挖掘社区结构的算法,适用于网络结构变化频繁,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异而且变化不影响整体社区结构的场合。现有增量式算法存在着运行时间较长和算法精度较低等问题,无法实现效率和精度同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分析的动态社区发现算法CDBIA,分析了增量对网络中相关节点的影响及其传递过程。在动态Zachary网络和虚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DBIA算法在保持较低的时间复杂度的同时,在社区结构的稳定性和社区划分质量上的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英文摘要】Social networks are widespread in many areas of the real world such as friendshipnetworks, scientists’co-author relationship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and so on.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Facebook, Twitter, blog community andother new forms of social networks have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Nowadays, social networkanaly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ission and hot issue in data mining.As an important property of social network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relative researchhave attracted

网络拓扑发现 [文献综述]2011-02-14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网络拓扑发现的研究 温州大学教务处制

网络拓扑发现 王建英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变化中,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的规模日益庞大,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对网络的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网络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等方面都与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关,因此发现研究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网络的拓扑结构非常复杂,成功地对网络进行管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保证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网络管理,拓扑发现 Discovering Internet Topology Wang jiany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enZhou University,08 Network engineering) Abstract:In constantly evolving networks, the network change rapidly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the worldwide popularity of Internet,the scale of computer networks increasingly larger, network structure is very complex, the network manage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network fault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and network topology on the therefore, the topology of the network has important sense. Now the topology of the network is very complex,how to successfully manage network, improv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quality, to ensure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words:network management; topology discovering; 1.开题引言 Internet的飞速发展,给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的规模日益庞大,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这使得人们对网络拓扑发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在网络的拓扑结构非常复杂,如果仅用数据表格或文字的形式来表示网络的拓扑关系,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随着计算机网络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好的网络管理系统首先要掌握被管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是网络管理中的基础,如何更准确、更完整的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对于网络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是网络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功能。正确的网络拓扑信息能够直接有效地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整体性的网络结构和状态。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网络拓扑信息是当今各网络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

社会网络文献综述

中国居民社会网络资本测量 摘要:长期以来,“朋友网”和“重要问题讨论网”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欧洲学者却较为关注“交流网”、“互助网”和“支持网”的测量。而如何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语境下测量符合中国实际与特点的社会网络,成为中国社会学界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如何回应这个问题,分别做出了自己的解答,例如“拜年网”、“宴请网”、“红白喜事网”。 关键词:拜年网;宴请网;红白喜事网;社会网络资本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两种结构观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地位结构观是指以先赋属性对人进行分类,并按个人所属的类型解释其社会行为的传统结构观。与此相对网络结构观则着重研究的是社会网络的模式与结构,同时关注这种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胡荣,2013)在网络结构观视角下的研究中,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变的十分重要,本文便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些年测量居民社会网络资本测量的指标体系与具体方法。 一、社会网络资本的定义 社会网络资本这个概念的出现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是从资本进一步到社会资本,再从社会资本演化到社会网络资本的过程。资本是指在行动中可以获得回报的资源,根据个人与资本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将资本分为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王卫东,2003)古典资本理论所指的几乎全部是个人资本,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设备等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有,通过生产与交换,在市场上实现剩余价值,或者说获取回报。同时能够获取回报的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的是人们从各种社会联系摄取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与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网络关系。(Coleman,1988; Putnam, 1995;portes,1998) 社会网络资本比社会资本的概念外延小。社会网络资本是指嵌入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边燕杰,2003)但是由于社会网络资本具有更大的异质性,而且个人在建构社会网络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主体性,所以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从社会网络角度探讨社会资本,即以社会网络资本来指称全部社会资本。(王卫东,2003) 二、个体与群体的社会网络资本 在讨论如何测量社会网络资本之前还必须区分所要测量的网络是个体的社会网络还是群体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资本,从个体层次上来说,指的是嵌入在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来说指的是个体网;而在群体层次上来说,则是将群体作为一个行动单位来考虑,在总体上可以动员的资源,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而言,说的是群体网。(王卫东,2009)

基于Pajeck工具的学习分析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

2019年第6期 184研究与探讨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基于Pajeck 工具的学习分析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 吴馨楠* WU Xin-nan 摘 要 以学习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驱动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下智慧教育时代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 中国知网平台数据进行检索,对所选文献进行时间限定,分析学习分析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相关文献的出版年份,然后使用Pajeck 软件,对学习分析领域的研究者、中心度、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此方式获得对学习分析研究领域快速直观的认识。 关键词 学习分析;社会网络分析;Pajeck Abstract Nowadays, the ‘big data-driven teaching’ model with learning analysis as the co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urrent era of wisdom education. This paper retrieves the data of CNKI platform, then use the Pajeck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ers, centers, and keywords in the field of learning analysis, In this way, we get a quick and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y field of learning analysis. Key words study analysis;social network analysis;Pajeck doi:10.3969/j.issn.1672-9528.2019.06.060 *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00 1 引言 在2011年举办的首届“学习分析和知识”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学习分析技术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的相关数据,并可以被用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环境的一种技术。学习分析是指教育工作者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所产生的相关数据收集后进行分析,以评估学习结果,识别潜在的问题, 预测未来的表现。本文以Pajeck 软件为工具,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数据,筛选出学习分析领域的文献,形成社会网络关系图, 通过分析这些关系图我们可以看出与学习分析领域相关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基于Pajeck 工具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知网,检索策略为“TI=“学习分析”,时间跨度选择“所有年份”进行检索,这些文献的出版时间为2014—2019(搜索时间为2019-5-11),在分类里面选择SCI 来源、CSSCI 来源、核心期刊进行搜索,共搜到461篇,选择文献,然后输出为Endnotes 格式。将文件导入SATI 生成矩阵,并用Ucinet 转 换格式,最后导入Pajeck 绘制可视化图谱。2.2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研究者分析法、核心度分析法和关键词分析法这三种方法。通过对文献的作者、文献主题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学习分析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2.3研究工具 Pajek 是运行在Windows 环境下的大型复杂的网络分析工具,是用于研究某一领域中目前所存在的各种复杂非线性网络的工具。Pajek 的主要优点是能对具有上千乃至数百万个结点大型网络进行分析并提供可视化的操作。3 数据分析 3.1作者分析 对作者进行共现知识图谱,可以了解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图谱中有两位作者节点被连接起来,则代表他们之间有过合作。学者之间紧密的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联通的网络结构较对学科间的交流和研究有很大的益处,对学习分析领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图1 为本文所绘作者合作这张网络图。 从图1可以看出,蓝色方块面积越大,说明该作者中心度越高,箭头越多,说明学者之间的联系越精密。例如,学

浅谈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浅谈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 一、引言 如今,我们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越来越快,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有一套系统的、全面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体系。传统监督体系就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普通的老百姓,还是对国家政府部门,它都发挥着一视同仁的监督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监督体制开始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很多方面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再加上网络功能的多元化,使用对象的普及性,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我国廉洁政府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应的网络监督也就随即应运而生了。 近几年来,网络舆论监督曝光的事件越来越多,政府更加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开始专门设立电子政府来实现公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虽然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理论方面,我国在网络舆论监督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匮乏,并且存在观点雷同,大同小异,缺乏深度探讨等问题,而且实证性不够。 本次论文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近几年来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事件案例分析和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论文和评论,也包括网络舆论监督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经过对这些资料的通读和整理归类,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了初步的概念理解。国际上,对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是西方国家重视网络舆论监督带来的民主进步。自从“SARS”开始,经历了“虐猫事件”,“雪灾”,“汶川地震”等事件后,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能力在增强,学术界也对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进行了积极地讨论,并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进行了鉴定。 然而,大同小异的理论观点对提高政府网络舆论监督应对能力没有实际指导意义。所以,本文将在网络舆论监督肆虐的今天,从提高政府网络舆论监督应对能力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政府网络舆论监督应对能力以及如何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二、主题 网络监督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我选择这个话题来研究就比较有针对性的。我不但

社会网络用户关系分析与预测

目录 目录……………………………………………………………………………………………………………..iTABLEOFI::ONTENTS……………………………………………………………………………….iii摘jI枣……………………………………………………………………………………………………………..IABSTRACT………………………………………………………………………………………………..I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一l1.2问题描述……………………………………………………………………..21.3本文工作………………………………………………………………………31.4论文结构……………………………………………………………………一4第二章相关工作…………………………………………………………………….52.1基于网络结构的用户关系分析……………………………………………..52.1.1基于共同好友的关系分析……………………………………………52.1.2基于路径的关系分析…………………………………………………62.2基于属性的用户关系分析…………………………………………………。82.3社交行为建模………………………………………………………………一92.4本章小结……………………………………………………………………一9第三章社交网络用户属性建模与用户关系度量……………………………………lo3.1属性分析与建模……………………………………………………………103.1.1基于属性的用户偏好分析OOO....O....OOQOQOOOOOOOOOO.OOO...................OOO103.2基于属性的用户关系度量…………………………………………………123.3本章小结……………………………………………………………………13第四章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建模与用户关系度量……………………………………144.1行为分析与建模……………………………………………………………144.1.1信息发布行为分析……………………………………………………154.1.2用户潜在因素提取……………………………………………………164.2基于行为的用户关系度量…………………………………………………l7

基于社会网络的道路网络分析

第44卷第5期 山 西建筑V〇1.44N〇.5 2 0 1 8 年 2 月SHANXI ARCHITECTURE Feb.2018 ?121 ? ?道路?铁路?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 05-0121 -03 基于社会网络的道路网络分析+ 陈少鹏高贺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将道路网络抽象为无向无权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在道路网络的具体 含义,同时分析了社会网络凝聚子群聚类的具体步骤。以拉萨市主干路网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网络中心性以 及节点派系进行分析。凝聚子群得到的两个重要节点派系是路网的枢纽,承担着对内对外交通功能,符合实际各区域之间的功能 连接。 关键词:社会网络,道路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 中图分类号:U491 〇引言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也可描述 为是由多个点(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1]。社会网络中节点与节点之间构成的网络关系与 道路网络的结构形式有共通之处,将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联 系和影响抽象为道路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影响,以社 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识别出路网的重要节点,可为道路网现状以及服务水平评价提供依据。 目前路网研究主要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可以 分析网络基础参数和拓扑结构特征[2],而社会网络方法主要分析 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子群。通过对中心性的分析可以了解节点在 网络中起到作用,例如节点的连通性、重要性及过渡性;而子群分 析可以划分若干个派系,通过派系内部及派系之间的稀疏关系了 解网络的组织形式。 1道路网络构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性地提出用新奇的社会网络分析 方法来分析道路网络的可行性,所以将道路网络抽象为无向图C (F,E)(忽略了道路一些属性,如流量、拥挤程度、事故等),其中F 为节点的集合,E为边的集合。用4表示道路网络G的邻接 矩阵: {Cb~~ Cb l]】l(1) 〇 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关系是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基础,中心性与凝聚子群是社会 网络分析常用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可以剖析道路节点之间的关系 特征[1]〇 2.1 中心性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核心,其能够反映出个人或者组织(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信息在整个网络中如何传播。社会 网络中心性有三种分析方法: 1)度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程度,即有多少个节点与该节点直接相连。在道路网络应用中,度越大 意味着更多的路径连接到交叉口,也可能意味着度高的节点要比 度低的节点更拥堵[M]: CD(ni)=⑵ j=i 文献标识码:A 2)紧密中心性。在社会网络中,紧密度表示一个节点与其他 节点的接近程度: C c(ni)= 7= 1 (3) 无向图标准化紧密性公式: J L n C c(ni)=j=i r,_ 1(4) 3)中间中心性。表示一个节点对其他没有直接联系节点的 控制性。衡量网络中节点作为“桥梁”的能力: Csin,) = ^----------(5) Sjk 无向图标准化中间性公式: C?g“-2)⑷其中,办为节点?之间的直接路径数;取(^)为节点%到节点&的途径上有节点&的路径数。 2.2凝聚子群 社会网络分析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研究网络中存在的凝聚 子群,形象地说就是寻找网络中的小团体,或称之为派系。分析 路网的派系可以找到相互联系紧密的节点群,为区域交通问题的 改善提供依据。凝聚子群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于多值的矩阵,分析凝聚子群时要把多值转化为 〇,1 二值。 第二步:进行派系分析,找出所有派系,通过调整派系规模,得到理性派系结构。 第三步:分析派系重叠模式,有大量派系它们之间存在重叠,此种情况下利用“共享成员”矩阵来降低派系的数量。 3实例分析 3.1 路网选择 以西藏拉萨市主干路网为例进行分析。拉萨市城区主干路 网有51个节点,102个路段。 3.2中心性结果分析 使用UCINET软件对社会网络进行分析[5]。度中心性、接近 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结果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17-12-05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QC2107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52) 作者简介:陈少鹏(1993-),男,在读硕士

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文献综述

*********大学 题目:社会网络分析(SNA) 的简要综述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目录 1 社会网络分析(SNA)介绍 ......................................................................................... - 1 - 1.1 社会网络的定义 ................................................................................................ - 1 - 1.2 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 ........................................................................................ - 2 - 1.2.1 社会网络分析的参数概念 ...................................................................... - 2 - 1.2.2 社会网络分析所涉及的方面 .................................................................. - 3 - 2 社会网络分析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 4 - 2.1 SNA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 4 - 2.1.1 国际关系中的社会网络 .......................................................................... - 4 - 2.1.2 社会网络分析在国际关系中的议题 ...................................................... - 5 - 2.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在线SNA ....................................................................... - 5 - 2.3 SNA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典型应用 .................................................................... - 6 - 2.3.1 Web社会网络分析................................................................................... - 6 - 2.3.2 网络计量分析B-A理论 ......................................................................... - 6 - 2.3.3 网络链接行为和动机研究 ...................................................................... - 7 - 2.3.4 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研究 ...................................................................... - 8 - 2.4 SNA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 - 8 - 2.5 SNA在情报学中的应用 .................................................................................... - 9 - 2.6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 ..................................................................................... - 9 - 2.7 SNA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 - 10 - 2.7.1 时间分布 ................................................................................................ - 10 - 2.7.2 地域分布 ................................................................................................. - 11 - 3 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 - 12 - 3.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轨迹 ...................................................................... - 12 - 3.2 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 - 13 - 3.3 SNA分析软件总览 .......................................................................................... - 14 - 4.4 基于SNA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 ................................................................ - 15 -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应用层面来看,主要为社会网络模型和统计的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一些其他领域。在实际利用中,社会网络理论被主要应用于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企业发展战略、知识管理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本文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应用成果;知识管理;用户服务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社会网络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业流动等。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根据学者关于近十年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热点的分析,我国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应用层面,其中重点包括了知识管理、竟争情报等复杂的网络方面。随着研究的逐层深入,社会网络方法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增多,程度加深。纵览过去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和用户服务方面,以上述领域为代表的社会网络研究,逐渐体现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应用 社会网络在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在2000年前后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对就业问题的研究成为了当时社会网络的研究热点。例如1997年边燕杰的作品《找回强关系》开创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中国地位的先河;边燕杰、张文宏于1999年对城市劳动力的研究,证明了强关系假设和体制洞假设;王汉生、陈智霞在1998年对于下岗职工利用社会资源实验再就业的研究,证明了关系网络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条主要途径[8]。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资本的研究,也产生了多样的研究成果。 而近年来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仍然包括职业配置和市场资源配置,除此之外,则主要集中在微博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上。 1.1 职业配置和工作搜寻行为的研究 在劳动力市场逐步趋向规范的前提下,在2006年张文宏进行的社会网络资源对于职业配置的研究表明了如下几个结论: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较贫乏、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更可能频繁使用社会网络资源以实现职业流动;运用社会网络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