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

作者:杨继良, Yang Jiliang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刊名:

会计研究

英文刊名:ACCOUNTING RESEARCH

年,卷(期):2005(7)

被引用次数:40次

参考文献(20条)

1.Robert Kaplan Yesterday's accounting Collen Anson 1985

2.Measure costs right: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Robin Cooper, Robert Kapla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8

3.Management Accounting: Relevance Regained Brian Maskell Management Accounting London 1988

4.Cost Management in the 1990s Anonymous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89

5.Costing Systems in Transition David Dugdale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90

6.ABC: a follow up survey of CIMA members John Innes and Felconer Mitchell Management Accounting London 1995

7.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s larges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1997

8.More executives using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for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onymous Mid -America Commerce & Industry Topeka 1997

9.ABC gains popularity as decision-making tool Allen Allnoch Iie Solutions Norcross 1997

10.A survey of U. S. manufacturers on implementation of ABC Eunsup Shim & A J Stagliano Cost Management Boston 1997

11.ABC not easy in Australia Survey John Corrigan Australian Accountant Melbourne 1996

12.Activity-based costing implementation and adaptation Frederick Lindahl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New York 1997

13.Innovation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obert Chenhall & Kim Langfield-Smith Australian CPA Sep 1999 Reasons for innovation Robert Chenhall & Kim Langfield-Smith Australian CPA 1999

14.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on the adop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Australia David Brown, Peter Booth, &Francesco Giacobb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Clayton 2004

15.Activity based costing in the non-manufacturing sector in Ireland: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2001

16.Activity based costing Bernard Pierce Accountancy Ireland 2004

17.An empirical study about the use of the ABC/ABM models by some of the Fortune 500 largest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in the USA Raj Kiani & M Sangeladji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2003

18.The Case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Paul A Sharman 2003

19.Garrison Managerial Accounting 2003

20.弹性边际成本法 2005(03)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朱云.陈工孟作业成本法在香港应用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0(8)

2.马广华浅议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18)

3.颜繁晶.张秀秀.张海霞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商业经济2007(4)

4.金涛国外作业成本法实证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8(16)

5.王福胜.王玉婷.李汉铃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盈利能力分析[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34(2)

6.潘飞.郭秀娟作业预算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4(11)

引证文献(41条)

1.叶林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10(8)

2.邓婕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

3.曹兵我国推行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轻工设计 2011(2)

4.严明珠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外资 2010(6)

5.严明珠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外资 2010(3)

6.刘海燕银行成本控制效益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期刊论文]-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3)

7.熊焰韧.苏文兵.仇秋菊中国企业需要作业成本管理吗?——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调查[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13)

8.王志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09(8)

9.熊焰韧.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8(11)

10.叶青.张朝宓关于北美作业成本法实践现状的文献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6)

11.虞瑛浅谈作业成本法[期刊论文]-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4)

12.秦少卿.周承彦新建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探讨——结合我校实际谈谈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问题[期刊论文]-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6)

13.王正敏.孙国栋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及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华北金融 2006(9)

14.熊燕对我国企业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考[期刊论文]-企业经济 2006(6)

15.陈冬秀浅议培训机构的成本控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8)

16.孙慧敏.孙海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期刊论文]-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3)

17.张建国刍议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外资 2010(4)

18.赵广生.唐华作业成本法在移动通信企业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8(35)

19.宫兴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分析[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8(19)

20.徐欣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南方论刊 2007(3)

21.郝德仁标准成本制度:日本的经验与启示[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07(5)

22.孙慧敏.孙海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期刊论文]-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3)

23.蓝旸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商情 2013(28)

24.张廷君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维度差异的本土化分析——基于福建的调查[期刊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25.倪君文医院成本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卫生资源 2011(4)

26.许彩燕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探讨[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1)

27.何晨作业成本法应用初探[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8(35)

28.汪方军.常华.曹建安一种衡量作业效率与效果的作业价值乘数指标[期刊论文]-管理科学 2008(3)

29.宋海涛.张大宇作业成本法在电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12)

30.杨静.马怀花浅谈资源消耗会计[期刊论文]-企业导报 2009(12)

31.王书梅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研究及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2.陈国荣国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 2011(13)

33.田中禾.王起闻.周学园GPK与ABC的比较分析及二者耦合性研究[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9(3)

34.李莉价值链分析方法在我国的适应性[期刊论文]-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6)

35.雷丁华.王平心小样本下成本动因相关性的检验——以某固井公司运输作业为例[期刊论文]-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3)

36.钟明明.吴庆平基于所有权总成本的供应商选择[期刊论文]-包装工程 2005(6)

37.蹇令香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38.苏文兵.熊焰韧.张朝宓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现状与理论解释[期刊论文]-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0(5)

39.徐军基于ABC的企业内部成本报告体系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40.陈继军工科研单位成本核算模式改进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41.尹德利.刘彤当代成本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资源消耗会计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f03796423.html,/Periodical_kjyj200507016.aspx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 摘要:文章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发展背景的追溯,以及对其基本原理的探究,分析了当今环境下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价值增值作业应用研究 一、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好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美国,是基于传统成本法的不足应运而生的,传统成本法的应用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历经改良与发展已存在了数百年,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近几十年里,由于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内在的矛盾越发尖锐起来,并日益显示出被作业成本法取代的趋势。作业成本理论的产生、发展是技术改变以及技术改变相关的竞争、组织规模和生产管理模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变化的迅速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组织的交流、协调、规划、控制等职能需求增加,从而要求更准确的成本信息,这样就推动了作业成本法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这一切都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把企业的生产工序和环节视为对最终产品提供服务的作业,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根据各个具体的作业中心来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将成为大势所趋。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间接成本与产品是通过作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找出引起间接成本发生变动的作业,并把这些作业作为分配间接成本的基础。作业成本法计算要求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其次依据成本动因跟踪到产品成本,即资源—作业—产品。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把成本计算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并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和分析,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源利用方面的成本信息,能更好的发挥其在决策、计划、控制中的作用,促使作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克服传统成本制度的诸多不足。 作业成本法中主要用到的几个概念中,与作业有关的有作业、作业链、价值链,与作业成本性质有关的有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成本

目前我国作业成本法理论研究述评

计 会 中国乡镇企业 目前我国作业成本法理论研究述评 仝永刚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学界对其展开了广泛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有关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更是呈现出蓬勃之势。对此,有必要对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进行一次评估,以促进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继续深入和取得突破。 一、评估方法和样本 这项评估运用档案研究的方法,以在《会计研究》、《财会通讯》和《财会月刊》上发表的论文为样本,以各刊1994年1月至 2007年12月作为这项评估的时间范围。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以 “作业成本法”及“ABC法”为检索词,进行了“模糊匹配”检索。通过模糊查询,最后共取得118篇论文,以此作为评估的样本。 二、评估发现 (一)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最终选定的118篇论文,以年为单 位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在2000年以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论文比较少,在2000年以后,作业成本法的论文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呈现出一个研究的高潮。如下表所示。 数量统计的轨迹表明,作业成本法正成为我国当前成本核算研究的热点。这是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凸现,企业寻求新的成本计算方法的实践相适应的。 (二)研究内容的分类。通过118篇论文,可按研究内容划分 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关于作业成本法在不同行业进行应用 的探析,有27篇论文,占23%;第二类是作业成本法在组织机构内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有25篇论文,占21%;第三类是与相关工具和方法相结合探讨作业成本法应用,有19篇论文,占16%;第四类可归为其他,研究取向比较分散,涉及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介绍和分析、适用范围、推行途径、应用调查等方面,有47篇 论文,占40%。研究趋势表明,作业成本法大多是从描述性的介绍,发展到进入多层次、 多领域的深入研究阶段。三、文献评述 (一)作业成本法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最初是针对制造企业而提出的,目的是解决制造费用核算粗略,导致成本扭曲的问题。随着作业成本法在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人们逐渐放大应用范围,探索在其他行业适用的可行性和应用模式。1.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在直接人工费用下降,物流费用提高的新的物流环境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具有对现代企业物流环境的适应性。韩庆兰、朱晓莉把作业成本法引入物流成本管理,建立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模型,通过对物流作业的追踪及动态反映,寻求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方案。秦小艳、周凌云等提出了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相关数学模型。2.在铁路运输行业的应用。《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通过作业分析与成本动因分析后,对我国铁路运输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案例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运输等非制造业;其实施需要各级相关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并应与企业的其 他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健全的市场体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为作业成本法的有效运用创造条件和动力。3.在高校中的应用。朱小平、刘大尚等撰文认为,高校教育成本中间接费用比重大,教育产品种类繁多,这在客观上具备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并从作业管理的角度审视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源消耗,运用作 业成本法对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进行量 化,更为准确地计算出高校生均培养成本。4.在软件企业中的应用。随着软件企业规模扩大,如何控制软件生产的成本和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成为软件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邓景毅、张小康提出在核算项目成本时应用作业成本法,指出软件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与实施CMM是相互补充的,能够较好地配合实施 CMM的软件企业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5.在港口企业中的 应用。港口企业装卸流程繁杂,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成本动因复杂,传统成本核算资料已不能适应决策的需要。李安定、尤本胜认为采用作业成本法对港口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能够提供更准确、真实的成本信息,从而提高成本决策的相关性。 12

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论文献综述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着调整。[1]定 1.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 1.1成本管理理论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据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着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1.2成本管理理论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1.3成本管理理论的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誉为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两朵奇葩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一项革命性变革。“成本企画”是日本人倡导的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业策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

作业成本法理论概述

作业成本法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 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一)科勒(Kohler, Eric 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 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

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G.T. Staubus )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自80 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研究并推广了一 种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成本法( Activity Based cost ingsystem)简称ABC 法。它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进行计算产品成本的 科学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费作业,作业消费间接成本,生产导致作业发生, 作业导致间接成本发生, 作业是产品和间接成本的中介。ABC法不仅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也是实现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 作业成本会计,就是要力求消灭非增值作业的一种系统管理活动。它所关注的是 怎样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能在企业决策、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现阶段还是刚刚起步阶段,还不是很成熟,并且对其应用仍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而在国内作业成本法在学术上的研究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缺乏系统性,研究的深度不够,缺乏实证研究。故在此探讨此课题。 2.意义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现阶段还是刚刚起步阶段,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船舶工业上的意义是十分显著的。 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正处于百年不遇的战略机遇期, 并有望成为世界船舶制造业的中心。我国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要提高我国造船的国际竞争能力, 控制造船成本是关键。当前, 我国针对单方面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较多, 据统计企业采用目标成本法占51. 4% , 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很少, 仅占4. 2%。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深入浅出的讲解作业成本法在实践应用当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并且辅以船厂的案例。结合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分析其在造船业中实施的可行性。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计划项目“造船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指出,船舶制造企业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集成的可行性, 给出基于作业成本的船舶制造企业目标成本控制模型。从实践上进一步印证本文的观点,以期对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在引进作业成本法时有一个借鉴作用。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提高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能 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作业成本法(ABC)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翻译国外相关ABC研究的理论成果,介绍和解释ABC的相关概念、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09-11-16T16:52:10.48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5期下供稿作者:朱莹 [导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朱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商学院,山东烟台 264670)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急剧增长,采用传统成本法按照人工工时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使得成本扭曲现象普遍存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核算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076-02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一、作业成本法与各成本核算法比较与应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最明显的区别是:(1)以作业中心来归集资源消耗;(2)依据成本动因采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使用人工工时作为唯一标准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因此,与传统成本分配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包括服务)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业绩评价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依据,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 众多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比较也各有研究: 1.郑莹(2008)按成本计算模式发展历程,即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顺序,分析了各自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以及其特点。典型的完全成本法形成于19世纪,它是从生产的观点处理产品成本的计算题,将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成本全部计入产品,将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制造业中得到推广和发展。而变动成本计算法以成本性态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当期固定费用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免去固定成本的分配计算程序。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被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她认为作业成本法是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扩展性补充。与完全成本法一样,作业成本法也不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者的区别在于成本的分配复程度与成本分配基础的选择。但是,设计作业成本计算系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一旦投入使用后,企业又必须定期收集和更新作业成本计量单位的信息,产生巨额维护成本。 2.贾磊(2003)从适用的经济环境来比较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的计算是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设置的,且多采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一次分配到位,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为大批量少品种,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较低。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的成本计算法,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产品种类繁多或者结构复杂;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较高;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不同产品需要的生产支出不同。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大批量少品种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并存,因此在现阶段标准成本法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受到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高、对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建立一种标准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具体应用研究 1.王建华(2007)从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提出符合目标成本控制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目标成本管理是在通过对市场充分的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目标利润而倒推出总的目标成本水平。然后把总的目标成本再逐级分解形成各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标准。而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进行作业链价值分析,确定哪些作业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提供服务,消除不必要或不增值的作业,同时对于企业必要但不增值的作业应尽量降低其成本消耗,实现作业链的优化管理。因此把内部市场化下的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结合起来,就必须使目标成本分解到的责任中心和按作业成本核算划分的作业中心协调一致,相互对应,实行责任中心和作业中心协调控制,使作业成本核算的信息满足责任中心考核的要求。 2.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成本法很难根据单一标准确认费用的承担主体,也难以精确反映真实的成本信息,严重影响到企业预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程文莉(2005)提出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预算管理,增强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可比性,明确价值创造的要因,实现战略与业务流程的对接,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明确各环节和资源发生的合理性。其具体运用思路如下: (1)根据顾客需要和自身生产能力,确定销售目标。 (2)设计满足顾客需要的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在用作业成本法编制出销售预算后,应分析原有作业是否必要,能否增加顾客的价值。 (3)确定企业作业链。企业整合优化作业链,消除重复迂回等一切不合理的作业。 (4)以现有各部门为范围,归并同质作业。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近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但是,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在尝试作业成本法。从1985—1999年关于企业理财先进经验5报道统计结果看,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只占3.17%。 为什么有着无可比拟优势的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不能广泛使用呢?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依靠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存在,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仅达到小康,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不足。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看,企业的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传统的大规模、少品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学生姓名:学号: 学部(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或学位: 20 年月日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不但严重失真,而且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一种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也随之产生了,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成本动因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精确的核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成本法存在的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践方面,我国对于作业成本的运用还不是很广泛。 首先,本文不仅叙述了研究作业成本法的背景以及意义,而且阐述了国内外的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框架。 其次,本论文介绍了作业成本法核算需要的基本概念,进而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以及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所在,并且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最后,本文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以及自己对作业成本法应用方面的建议,为作业成本法的进一步推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成本库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业成本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系统。目前,作业成本法已在西方国家会计实务界得以广泛认可与实施。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系统现已在美国通用汽车、惠普、通用电气、西门子电子、默克、亚历山大医院、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诸多公司得以实施和发展。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也成功应用了作业成本法,其理论与实践日臻成熟。我国理论界是从90年代开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作业成本法理论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我国企业在实践中还远没有产生出强烈要求实施作业成本法,改变其现行成本会计制度的需要,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并不容乐观。 1. 国外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对作业成本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 Accounting),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1941年,埃里克·科勒教授在《会计论坛》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设置一个账户”。他在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作出的贡献。”但是,埃里克·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实质性拓展。 1953—1954年,美国学者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收益的会计概念》(Income Accounting Concept)中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模式。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明确“作业”、“成本”和“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三个概念。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在其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outputAccounting)一书中,对“作业”、“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这是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的奠基之作。 80年代初,由于先进制造系统的推广普及、适时制(JIT)对经营管理思想的冲击,大批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全面的反思和重新

国外成本控制的研究综述

国外成本控制的研究综 述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国外成本控制研究主要成果有: a.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其研究内容偏重于理论上的探讨。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着两本着作《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提出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企业的价值链获取竞争优势,基于企业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思路后来被成功地用在对企业战略成本分析上,成为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国管理会计着名学者杰克.桑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麦克尔.波特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系统化、具体化。1998年,美国教授罗宾.库泊在美国《管理会计》杂志上发表了一年的连载,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 b.标准成本理论 20世纪初期,美国工程师、管理学家泰罗在其划时代的专着《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19n年),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明确提出以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来控制工人生产效率。在由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制定的《会计控制法》中,首次提出了成本控制的概念。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costsystem)是指事先制定标准成本,通过将标准成本与实际 成本相比较以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l川。标准成本系统于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使用,最初是为了配合泰勒制的实施而引进到会计中来的,随即成为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已不再满足于以事后核算为主的成本管理会计系统。于是西方各国的学者与实践者们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协会,正式开始研究标准成本法,从而掀起了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标准成本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 。.作业成本管理 库柏和卡普兰于80年代借鉴了斯坦伯斯的理论,提出了作业成本法[l21,并在90年代形成了作业成本体系。资源是成本源,是执行作业所必需的经济要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业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成本控制是各类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对成本控制的程度直接与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及发展空间,所以研究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成本在物流行业定价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我国物流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行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暴露出来。成本的计算关系到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公司采取低价格战略来吸引顾客。导致了物流服务产品之间差异模糊,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可以很快被同行模仿。在以低廉价格、高质量服务来实现高市场份额的环境下,成本是决定企业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的竞争因素。有效控制成本已经成为物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作业成本控制流程就是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进行物流作业成本预算、成本差异分析和绩效评价,然后消除无效作业,改进作业链,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成本控制方法。 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控制体系,以每个“作业”为核心,来对物流的成本进行控制,在物流作业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物流作业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种成本控制方法可以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深入到作业水平,揭示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挖掘潜在节约成本的基本途径,优化物流作业环节;也可以使企业有效控制约定作业能力,减少未用作业能力,提高作业能力的利用率,进而改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二)文献综述 1941年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第一次将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中,乔治. 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在1971年出版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首次在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套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专业: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 (一)写作目的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方法,至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收效显著。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发现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与传统的“制造成本”相比之下,可以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在2008年“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与管理内容已纳入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范围,标志着作业成本法理论与实践已趋于成熟。本文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制造企业进行相关阐述和分析,希望进一步加深大众对这种已经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的认识和关注,并对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有效推行作业成本法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二)相关概念 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着手。 1、资源。资源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要素,是成本的来源构成。一般制造企业的资源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器设备、生产维持费用等。 2、作业。广义的作业(Activities)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有的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作业;而从管理角度出发,无附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剔除。所以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是指能产生附加价值,并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即狭义的作业。 3、作业链和价值链。现代企业实质上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作业的集合体,因为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销售过程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都是由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构成,这些作业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相连接,就形成了一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 2010-9-19 9:30宋瑞张文芳【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和国内外发展历程的介绍,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过程,对作业成本法的今后发展和运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1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1)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件。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基础成本计算”或“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践中运用地不理想,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完全成本法。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度。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成本,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实土壤。 (3)在高新科技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 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地走入了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野中。 2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1)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杰出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1952年其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作业会计思想。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作为研究成本会计的杰出理论家,他坚持: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应首先明确三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会计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就必须解释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表示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主要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信息,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会计若要较好的解决成本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成本不应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是应该根据资源投入量,计算利用每种资源的完全成本。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两位教授撰写了一系列案例、论文和著作才引起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库伯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为使读者了解目前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特作此文献综述。本文献综述主要总结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得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是研究国内的应用情况,同时和国外的应用情况相对比,以此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作业成本法、制造业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一、作业成本的起源及在我国的起步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成本更准确的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最早产生于美国,1952年美国著名会计大师埃.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在其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但全面解释“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概念是在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Staubus)教授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这是理论界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系统(MR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全面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MRPII)、制造系统(F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系列现代管理系统的兴起,美国实业界普遍发觉产品的成本与实际相差甚远,这是当时学术界进行探究的一个背景条件。8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在乔治斯托布斯的理论基础上全面的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自此作业成本法问世。 在我国国内,最早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1988年易中胜编译并发表的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到90年代以著名管理会计学家余绪缨为代表的学者们掀起了一股对作业成本法的探究热潮,但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国外著作的编译,理解阶段,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的国内研究逐步开始关注实践应用领域了,最典型的时王新平教授的《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被称为是ABC 法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的第一次结合起来系统研究的著作。但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尚处于理论阶段,对如何在企业中应用的研究还很少。具体的研究进展按研究的内容来总结如下: 二、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的发展及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美国兴起,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迅速的欧美得到了发展。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福特、惠普、宝洁、西门子等公司已经采用了作业成本法,此外在美国的一些打商业银行,快递公司等也得到了应用。

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优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综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1年第21卷第8期 1作业成本法简介 作业成本法(ABC)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该算法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方法,并且通过对资源动因进行确认、计量,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上,再通过对动因进行确认和计量,最终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管理会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于20世纪初应运而生的。它首先是由会计学大师Eric Kohler教授在《会计师词典》中提出,并于20世纪70年代由Gerge I.Staubus教授对相应的概念作出了更全面和系统的论述,在8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各种新兴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成本法所归集和核算的产品成本信息越来越被扭曲,随后Robin Cooper和Robert S.Kaplan正式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同时,作业成本法在实务界的研究和应用也在同步发展,据统计在美国未考虑ABC的公司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降低到1996年的21%;已采纳作业成本法的公司则由1990年的11%上升为1995年的41%,并于1996年达到49%,其上升速度之快都充分说明了作业成本法的强大魅力也即其充分的实用性。在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由余绪缨(1995)教授发表关于ABC的论文,向国人介绍该方法以来,在我国会计学界、工业工程等学科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理论上关于作业成本法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在实务界也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采用该方法进行成本信息的核算,但是由于企业的性质及我国特殊的国情,作业成本法尚未在我国的企业中大面积使用。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是将制造费用归集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分配到成本标的,最终得出产品的成本。在该方法中关于制造费用可以在平常的核算中加以归集,而成本动因的确定则需要根据负责作业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的经验以及通过仪器、设备等经过测定或利用数学回归等方法来加以确定。这一环节是最复杂、繁琐,也是能否正确核算产品成本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基于成本动因确定的复杂,消耗人力物力比较多,在成本法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要对成本动因的数目加以考虑,既不能太多否则确定成本动因、归集相关的信息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将非常巨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不能太简单否则所归集的产品成本准确性要大打折扣,对管理层进行决策可能产生偏差甚至产生错误的决策。因此,关于成本动因的选择优化问题成为作业成本法研究的重点。 2成本动因选择优化理论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多准则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成本动因的选择既要满足使最终核算的产品成本最准确的目标,又不能在归集该信息时发生较大的归集成本,即信息成本要求最小,也即在作业成本的设计中采用多少个成本动因以及采用哪个成本动因是最为关键的。 目前国内外关于成本动因的选择优化问题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总体来说大致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Babad(1993)提出的两成本动因合并模型,该模型首先定义了作业成本系统提供的成本信息的精确性以及成本动因合并后对精确性产生的损失,其次以信息成本的节约值与合并前后产品成本精确性损失的差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一个成本动因被另一成本动因替代后的标准差值是否为1确定该动因是否应该被替代以及设定成本动因数目的上限为约束条件。作为两成本动因的合并模型,该模型是第一个考虑成本动因数量问题与成本信息精确性问题的模型,也是第一个提出了成本动因相关性概念,并且证明完全相关的成本动因相对应的成本是可以直接合并的。但是该文献由于只是涉及了两个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替代问题,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且对信息成本的衡量比较难以量化。 第二阶段是由国内王平心教授所提出的多成本动因合并理论。该理论核心是将上述的两成本动因的合并推广到了多成本动因的合并。王教授(1999)认为将若干个完全相关的成本动因合并,并不会改变产品成本的精确性;当成本动因系数差别较小时,相对于代表作业成本动因具有正负相关性,而资源成本相近的若干成本动因合并在一起,可以得到满意的作业成本精确性。王教授的这篇文章开创性地应用了成本动因的近似合并理论,在为达到较高成本的精确性耗费成本与信息成本之间进行权 文章编号:1005-6033(2011)08-0182-02收稿日期:2011-02-07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优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综述 成晓卿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在简单介绍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核 心—— —成本动因优化的理论,并探讨了成本动因优化中所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优化;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182

谈谈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八、参考文献 [1]章涛.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及其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09(8)中:74-75. [2]单颖辉.论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8):174-175. [3]任百志.会计政策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 ].财会研究,2009(21):25-26. [4]翟胜宝.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失当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2009(12):62-63. [5]李强.论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J].财会研究,2009(12):67-69. [6] 郭春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史华芬王莹晖;企业如何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管理[N];财会信报;2009年 [8]邓伟;;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 [9]雷蔚青.从洛铜集团看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J]. 2007(3). [10]孔龙,陈茜.简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融合[J]2007(1). [11]李艳芳,李小爽.你的顾客都是上帝吗———兼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J]. 2007(1). [12]黄栋栋.论我国作业成本制度的设计[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王利豹,姜旭英.作业 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及作用[J].2007(3) [13]韩艳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与联系[J].商场现代化,2007,(2). [14]甄立.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亟待转变[J].中国农业会计,2006,(5).

[15]陈葭.作业成本管理在成本和利润管理中的革新[J].会计之友,2004,(3). [16]李晓艳.作业会计对传统会计成本观的突破[J].财会月刊,2003,(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