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推荐2019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5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B卷

推荐2019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5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B卷

推荐2019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5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B卷
推荐2019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5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B卷

训练5 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

(B卷)[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临沂模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地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 )

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

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

D.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地予以接受”可知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可知清政府仍然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政府非常顽固地坚持所谓的“礼制”,故B项正确,C项错误;清政府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是在总理衙门成立后,故D项错误。2.(2018·衡水高考模拟)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 )

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

B.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

C.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

答案 D

解析A项不是主要原因,且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能说明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说明清政府并没有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太平天国运动控制湖北,官盐无法进入,只能允许“私盐”入楚,故D项正确。

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样就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答案 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而《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列强侵略由此以资本输出为主,故D项正确。

4.仲芳氏在《庚子记事》中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一记载( )

A.完全否定了义和团运动

B.真实反映了义和团反侵略的决心

C.是反动文人对农民阶级的诽谤

D.再现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情景

答案 D

解析该记载只是反映了义和团的某一方面,并不是完全否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义和团对使用外来物品的中国人的态度,B项与此无关,排除;材料记载的事件反映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并非是反动文人对农民阶级的诽谤,C项错误,D项正确。

5.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 C

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发展,故C 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A项错误。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6.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答案 A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中的“群众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与国内无关,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最大的作用就是思想启蒙,故D项错误。

7.(2018·怀化模拟)下图是1919年5月4日,《时事新报》刊登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 )

A.说明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B.促使国共两党进行北伐战争

C.引发国内民族情结的高涨

D.体现出中日民族矛盾的高涨

答案 C

解析注意时间是1919年5月4日,列强瓜分中国是19世纪末,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是1926年开始,故B 项错误;1919年5月4日正是国内五四运动的时间,漫画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列强分赃和侵犯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找不到谁来主持公道,继而引发国内民族情结的高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日民族矛盾高涨,故D项错误。

8.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答案 B

解析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联系了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D项错误。

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战争,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

A.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

B.工人运动与农民战争同步进行才能保证胜利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战争,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故选A;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排除B;由材料“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说明是经过工人运动到农民革命的先后过程,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排除D。

10.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1941~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为了调动地主和农民的抗战积极性,中共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制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故D正确。

11.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答案 B

解析根据时间“1946年”以及电文内容可以看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国民党只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故A项错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故B项正确;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故D项错误。

12.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答案 C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中国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个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抗战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进行了历史性的重庆谈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随着日本的投降,政府军队与中共军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双方都力争首先到达敌占区接受日军的投降,从而收取大量的敌方武器和军事装备。

(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

到1945年11月,华盛顿已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该政策继续支持国民政府,条件是国民政府不可使用美国武器进行内战,并且努力与中共达成协定。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相互不信任对方,因为各自是追求不同目的的革命政党。除非是在暂时的或权宜的基础上,否则两党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六个星期的谈判无疑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尽管毛泽东表面上持和解的姿态,但他并不想在那些涉及中共根本地位的基本点上让步。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凭借实力进行谈判坚拒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对毛泽东此刻愿意达成的某种和平“临时协议”毫无兴趣。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国民党较之过去加强了它的地位,但是仍然百孔千疮,内部矛盾甚多,困难甚大。——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1)有人说:“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国具备走向和平的因素。(14分)

(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中国的和平道路夭折。试分析其原因及教训。(11分)

答案(1)国际环境: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中国避免战争。

国内环境:经过长期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战后恢复也需要和平的国内环境;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致力于国内和平;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发动内战的时机不成熟。

(2)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抗战胜利后,双方实力上升,并进行了军事部署;双方互不信任,双方互不妥协,无法达成共同遵守的协议。教训: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对话协商,携手合作;应站在民族国家立场上,保持冷静和克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解析第(1)问,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归纳。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两党的阶级属性、双方实力和对对方的信任感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从双方彼此应持的态度及这种态度的意义上思考。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

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

结合、史实准确。) (12分)

答案示例1: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论述略)

示例2: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论述略) 示例3: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论述略)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改良和革命之间相互促进,最终都会推动民族复兴,或者可以理解为改良和革命是推动民族复兴的手段;可以进行补充、修改、否定或者提出新的观点:一方面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多元化,从客观而言,民族危机(列强的侵华)会推动民族复兴,那么材料只是涉及改良和革命是不足的;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否能起到推动民族复兴的作用,值得商榷,甚至是怀疑。只要观点明确,围绕观点充分论述即可。

2019人教高考政治一轮训练及答案共16套4个模块

2019人教高考政治一轮训练【1】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可以说在汽车和科技领域都是最热门的话题了,不管是谷歌、苹果、Uber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是通用、沃尔沃、日产这样的传统汽车豪强,甚至是像特斯拉这样 兼具科技与汽车血统的厂商,都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各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 这样做是因为( ) ①它能提高商品的性能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②它能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顺利实现商品生产的目的 ③采取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④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A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 组织。各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这样做是因为无人驾驶汽车能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顺利实现商 品生产的目的;是因为采取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②③符合题意。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①是错误的;“生态效益”在题中未 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2、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啤酒经济”的网络自由交易群,里面出售的物品从家居用品到 工作靴,从空气吉他到蛋黄酱瓶子,有时候几分钟就能达成一笔交易,要求是只能把啤酒作为 交易货币。悉尼、墨尔本、帕斯、达尔文市都有类似的交易群。在此类交易中,啤酒( ) A.作为新的货币形式参与一切商品交换 B.以其价值为基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C.是可以广泛自由交易的实物货币形式 D.代替法定货币形式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2【参考答案】 D 此类交易群社会覆盖面窄,啤酒在小范围内以约定的形式代替国家法定货 币形式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此时的啤酒虽然在特定范围内代替法定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但并非国家法定、社会普遍接受的货币。据此排除A、B、C。故本题答案选D。 3、(2017湖北沙市中学第二次考试,2)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 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3【参考答案】 A 人民币持续升值,意味着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购买力提高。所以对此产 品应该延期购买,并用信用卡结算,这样会节省费用,故排除B、C、D,答案为A。 4、(2017河北石家庄复兴中学10月月考,13)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 增长。对税收与财政的认识正确的有( )

冲刺2020高考 近5年高考历史,42个高频考点整理

冲刺2020高考 超全总结 近5年高考历史,42个高频考点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考点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考点1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 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考点2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 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考点3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 ②职权分明; ③节制君权。 (2)影响 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 失误。 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 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  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 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考点4: 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考点4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考点5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考点6 (1)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这说明 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 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 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 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 2.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 3.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享行省。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 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 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 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 4.右图所示机构在历史上管辖的区域大致在今天的 A.西藏 B.新疆 C.东北 D.台湾 5.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 卷7含解析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7 1、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B. 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 D. 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 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一五”计划从1951年初开始酝酿,至1955年2月基本定案,历时4年多,共编制了5次。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至此,“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最终完成。材料反映了( ) A.党内对实行计划经济存在分歧 B.“一五”计划有利于恢复经济 D. 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谨慎 C.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迷茫3、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这一措施表明( ) 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 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 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 4、“队里花生大丰收,一颗能榨十缸油,豆荚用来做军舰,十万军队装不够。”这首民间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 A.20世纪40年代末年代70世纪D.20 年代末60世纪C.20 年代末50世纪 B.20 末 5、图中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 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D.、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

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与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 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网络】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 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 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 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 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备战2019高考政治一轮浙江专版特训二 Word版含解析

特训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一、选择题 1.因对政府施政纲领不满,某国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该国政府首脑向总统提出辞职。据此,可以推断() ①该国政体是责任内阁制②该国的权力中心是议会③该国是民主共和制政体④该国政府要向议会负责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拥有君主是英国政体的鲜明特点,也是英国人常常引以为豪的地方。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对议会负责 3.每逢女王生日,举国上下都会一片欢腾,众多英国公民乃至英联邦成员国都把它当作重大节日,为女王祝福。这说明() A.女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权 B.国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国王是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D.国王仅具有象征性地位 4.关于英国的政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B.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国王负责 C.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国王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职责 5.自从英国与欧盟启动“脱欧”谈判以来,内阁成员在英国是否彻底退出欧洲共同市场、移民自由等“脱欧”关键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以下对英国“脱欧”与英国议会制的联系认识错误的是() A.首相领导内阁进行“脱欧”谈判,对“脱欧”问题作出最终裁决 B.首相由议会下院授权启动“脱欧”谈判并受其监督对其负责 C.内阁成员在“脱欧”具体议题上存在分歧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政府颁布的“脱欧”法案必须经过国王同意并签署才能生效

6.英国新任首相、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在胜选后讲话时说:“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一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我们将尽一切所能帮助所有人,把英国打造成一个为所有人、而不是少数特权阶层服务的国家。”对于特蕾莎·梅的承诺,你的看法是() A.能实现,因为英国首相有权组阁并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B.不能实现,因为英国的执政党保守党决定英国国家性质 C.能实现,因为英国议会的权力不断萎缩而首相权力扩大 D.不能实现,因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体 7.2017年6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属的“共和国前进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按照选举程序,马克龙当天接受总理爱德华·菲利普的内阁辞呈,然后再次任命其为总理。据此可知,在法国() A.总理和内阁实际上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权任命总理 C.议会选举获胜加强了总统马克龙的政治权力 D.议会选举获胜避免了议会对总统施政的掣肘 8.下列关于法国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B.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理则由总统任命 C.在行政权的行使上,总理要听命于总统 D.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 法国媒体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失业等问题导致法国总统奥朗德支持率降至新低,80%的法国选民认为他不会赢得2017年的总统大选。据此回答9~10题。 9.法国总统的选举方式为()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由议会选举产生 D.由政府选举产生 10.多个党派表示要积极备战2017年总统大选。这表明() A.法国实行半总统制 B.法国实行“行政双头制” C.多党制是法国政体的显著特点 D.“左右共治”是法国政体的常见现象 英法国家权力重心不同,英国的权力重心在首相,法国的权力重心在总统。从内阁稳定的角度看,英国首相可以以党的领袖名义要求全体阁员服从自己的领导以维护执政党地位,因而政府比较稳定。在法国,当政府内部发生意见分歧时,总理有时无法掌控局面,导致政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高频考点小题强化练:第11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第11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014课标Ⅰ)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2.(2018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二模)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这表明五四运动( ) A.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3.(2018福建厦门一模)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新联合”,“(将来)政权主要……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B.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 D.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 4.(2018广东惠州高三一模)宣统年间,卢彤编绘了一套《中国历史战争形势全图》,图中战争英雄以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主。民国初年,作者修改全图,超越单纯汉族英雄叙述,转以历史上开疆拓土、扬威异域、增进国家光荣、促进国民进步者为依归。从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当时部分知识分子( ) A.期望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 B.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重点知识.doc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 重点知识 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政府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4 2019-07-30 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 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 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 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 刘家功夫针。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价值规律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生产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交换规律)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准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不但供求影响价格,价格 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注:价格不会无限 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 是也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判断: 1、因为价格影响供求,所以价格会出现上涨或下跌。(×) 2、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所以,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使供求不能调节价格,价格人为背离价值,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 行为。 [易错点]等价交换只存有于交换的平均数中。认为每次交换都是 等价的、等价交换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等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准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 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 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三,等价交换在存有于商品交换领域,而不能适用于社会生活 领域。 判断: 1、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简析:货币产生前 2、等价交换只存有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准确理解价值规律存有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 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只要存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有价值规律,这也 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 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辩证分析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市场调 节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 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12分大题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42题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节选 请从上述品牌的相关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关于现代化的启示,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4—20世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分布 ——摘编自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阅读材料,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阐述恰当,史论结合。)

——根据周采《外国教育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整理上表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外教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考察自公元1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的根源,有三种创新驱动力能够影响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创新的步伐和力量,在最近几个世纪,三种创新驱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齐心协力创造了强有力的、新的协同效应。包括: 增强的交换网络。在人口、货物、观念广泛交流的社会,创新也就更多。通讯和运输的改善。社会储存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可以促进创新。 创新动机的增加。创新动机指社会中促进或阻碍创新的因素。 ——据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创新驱动力与某地区的历史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到20世纪,欧美国家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并把世界带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近现代”(The Modem Times)。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 规律总结与指导 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考情盘点:高考所考查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且涵盖古今中外,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是时代的舞台为 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抱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高考命题往往将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命题。 考查方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探究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让考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 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考向预测: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今后命题仍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影响角度展开,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隐性考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热点;通过对东西方先哲命题的考查,折 射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世界)的热点;从中外科学家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改革;考查近代民主和民族英雄,体现追求民主和自强的时代主题。 二、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 (一)人物定位 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 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人物 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 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 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如对康熙帝的评价:纵向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横向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 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1:“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表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社会阶层划分数量所占总数比例(%) 上等阶级8 3.0 中等阶级142 53.4 底层中等阶级85 32.0 劳工阶级31 11.6 A 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C.19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 2.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约100家工厂……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B.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C.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3.(2019·合肥调研)下表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其他国家 比重13.4% 4.6% 14.5% 37.7% 29.8% B.德国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 C.美国的工业化水平最高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4.(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是1850年、1870年英、法、德三国蒸汽动力的增长对比,这说明( ) 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最为迅速 B.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起步最晚

C.德国国家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D.英法德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5.(2019·乌鲁木齐一模)经济史学家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基本上是无意向性的、群众自发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不是由国家运用政治权力组织和推动的,这一自发经济现象首先兴起于英国当然有其社会人文因素。他们的依据是英国( ) A.逐步成为世界工厂B.市场需求的增长 C.科学技术的大突破D.君主专制的削弱 6.(2019·宜宾一模) A.工业革命原因的多元性 B.这些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认识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没有考虑到英国的历史传统 7.(2019·惠州调研)1720年英国政府通过《泡沫法案》,明令成立公司须经“议会或国王授权”。1825年,《泡沫法案》被废除,公司成立条件放宽。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重商主义的盛行B.工业革命的发展 C.垄断资本的出现D.政府权力的削弱 8.(2019·合肥一模)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保护政策,1849年又废除了《航海条例》,允许本国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使用别国船只。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A.倡导自由贸易B.垄断了世界航运 C.鼓励海外殖民D.放弃了重商主义 9.(2019·汕头一模) 英国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表(%) A.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B.机器生产加剧了工人失业 C.轻纺工业成为重要经济部门 D.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10.下图是英国1600-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 )

【人教版】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文化与生活含答案

单元检测(九)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阅读日,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拓展,阅读能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选A书籍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修身养性的阶梯,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③当选;②与题意不符,④错在“唯有”“才能”上。 2.“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阅读是人们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②阅读有助于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③人们从阅读中能获取精神的力量④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①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④错误,文化对人起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排除①④,故选C项。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书店形成冲击。近年来,书店已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实体书店逐渐回暖。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解析:选D在实体书店里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等,吸引了顾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说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享用文化,④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错误;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③错误。

2019高考政治一轮巩固选神奇的货币选择题(含解析)

2019高考政治一轮巩固选:神奇的货币选择题 李仕才 1.(2018年高考全国3卷)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互为替代品的知识。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①符合题意。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手机,②符合题意。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进行量的比较,④说法错误。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才能相互替代,③表述错误。故选A。 【答案】A 2、(2018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2)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A. 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 B. 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 C. 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 D. 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会增加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在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会引起人民币增值,增强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而有利于扩大我国的进口。D 项正确。A中“强化”“弱化”说法错误;B中“减少国内货币供给”说法错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没有必然联系,C项排除。故本题选D。 3、(2018年高考北京卷)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A.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 B.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 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

人教版2019-2020高中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020高考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3: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科技

知识点3: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科技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3、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4、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5、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浙江版训练:第37题专练1

第37题专练(一) 1.最近几年里,在我国的高铁投产里程突飞猛进的同时,大部分高铁线路却持续亏损。2017年4月,铁路企业通过综合考虑建设运营成本、市场需求和多种运输方式的比价关系等因素,对东南沿海高铁部分列车的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对于繁忙的线路,适当提价,而对于客流量相对较少的线路,适当降价。此次调整,不仅促进了铁路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服务设施和条件的更新,而且为高铁客运供求关系的平衡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竞争提供了健康发展的空间。 (1)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分析东南沿海高铁票价优化调整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价格变动影响的知识,分析东南沿海高铁票价优化调整的影响。

2.现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中国家庭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材料一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进口原油价格高涨使得国内炼油企业成本不断提高。最常用的93号汽油5年内涨幅达105.3%。油价多次提高,一般的家庭汽车仅油钱每月就至少多支出300~500元,使得多数家庭的养车成本提高了45%~65%,但同时推动了电动车销售的增长。 材料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广告创意,让人们认识了澳柯玛品牌,同样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该品牌电动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油价上涨为何能推动电动车销售。 (2)结合材料二,分析澳柯玛电动车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原因。 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国家工商总局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消费服务的更高要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满足这些需要,必须激发企业创新,释放市场活力,2018年下半年我国将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证照分离”的核心是减少行政审批,让一部分事后的审批改为企业承诺,或者备案或者取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节选自2018年2月19日人民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可以归纳为哪一对矛盾?简要概括这一矛盾的相互关系。 (2)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证照分离”改革的积极效应。 4.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如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2017年底,在我国实施60多年的营业税正式退休,这一历时六年的“营改增”改革同样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大举措。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情况下,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我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结束了66年的营业税征收历史,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增值税的作用知识,说明我国营改增的理论依据。 (2)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知识,分析我国进行结构性减税的正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