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威廉库伦布莱恩特(25组)

威廉库伦布莱恩特(25组)

威廉库伦布莱恩特(25组)
威廉库伦布莱恩特(25组)

William Cullen Bryant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

1、作者简介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1794-1878年),美国诗人和新闻记者。美国最早期的自然主义诗人之一。作为美国首位重要的自然派诗人,他经常被称为“美国的沃兹沃斯”。布莱恩特的作品受沃兹沃斯的影响,不过,他所描述的是美国有代表性的鸟语花香和其他自然美景。如果说欧文为美国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树立了浪漫主义样板的话,布莱恩特则引导美国诗歌摆脱了古典主义模式的僵硬束缚,使之进入了一个简朴清新的时期。

2、作品风格

布莱恩特的立场交融了英国浪漫主义流派的冲动和自身新英格兰保守的宗教观点。他关于诗歌的论述,在以后多年一直是诗人用来衡量诗歌本质及宗旨的标准。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联想艺术,它用象征而不是直接模仿生活的方法来激起读者的想象,把握读者的感情,唤起他们满怀激情地去行动。然而他与欧文一样,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国外的浪漫主义流派同龄人那里学到了自由,并在自己的国家里,把文学运动从模仿引向了创新。

3、个人作品

布莱恩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库明顿,在九岁之前就开始写诗。《禁运》(1808年)是他发表的第一部诗作,对杰斐逊政府进行了批评。1821年,布莱恩特在剑桥出版了一部诗集,收入了《死亡观》、《致水鸟》,及其他早先发表在《北美评论》上的诗作。1824-25年间,他在《美国文学报》上发表了20到30首诗。在出名后,1825年,布莱恩特来到纽约市,成为《纽约评论》和《雅典娜神殿》的共编者。随后于1826年,他加入《纽约邮报》。他的作品包括:《诗集》(1832年);《泉水与其他》(1842年);《白足鹿及其他诗》(1844年);《诗三十首》(1864年);《自然之声》(1865年);《似水流年》(1876年)。《游历者的信札》(1850年)及其他作品描写了他的六次欧洲之行。

4、Thanatopsis《死亡随想》——忧郁的愉悦中再

生与感伤的豁达中升华

他从自然观点发展出的死亡观,象征着清教徒对人类最终命运的彻底决裂态度。对清教徒而言,死亡是为来世做准备。然而布莱恩特却视死亡为自然界的一部份、我们人类的命运以及最公平的结局。他以舒服安逸的态度看待死亡,但是并非由期待来世的角度,而是不论是谁都会走上此途且还有之前往生的许多重要朋友家人的陪伴。布莱恩特补充说明,人应该

对死亡坦然且无所畏惧地活在当下:当生命面临死亡的召唤…你就如同夜里采石场的奴隶般身不由己。死亡就如同将他囚禁于土牢,但是透过坚定信任的支持与安慰,进入坟墓就如同被舒服的躺椅层层包裹,他将带着愉快的梦境沉沉睡去。

4.1主题的表达:灵魂的复归再生与自我的重塑升华

在其作品中,布莱恩特大多描写物的死亡或自我的死亡,他将死亡视作一次旅行,一次复归自然和上帝的旅程,也是一个新的生命循环的起点,因此在面对死亡时的心境是平静淡然的。在他的诗歌中,死亡总带有一种浓重的宿命色彩。诗人倡导人们遵从上帝的旨意、指引与自然的节奏,灵魂才可吸取力量,满怀信心与希望地处理好与众多“他者”的关系,以寻求生活中自我的价值。

4.2情调的变换:忧郁中的愉悦与感伤中的豁达

在布莱恩特的死亡诗中,忧郁可怕的场景与宏达欢乐的场景总是共时出现;对比组合的意象常常令人措手不及地集会在一起,例如坟墓与怀抱,磨难与笑容,阳光与霜冻等;诗人的心境也常常是孤独凄凉与坚定愉快的交织。他的诗歌带着浓厚的古典学者趣味,感情因为人生经历包含忧郁的情绪,而又因为宗教信仰和人文素养的关系而自制乐观。诗人曾在《花逝》中由花联想到故友,这位早逝的佳人经历了同花一样的绽放与枯萎,此时的意境是凄美哀伤的,然而诗人又表示他的故友“So gentle and so beautiful,should perish with the flowers”,愉悦乐观的情绪立刻渲染开来,之前的忧伤情绪则嘎然收住。

5、To a Waterfowl《致水鸟》——最完美的短诗

在完成《死亡随想》之后,布莱恩特又创作许多诗调较柔和的抒情短诗。布莱恩特也希望能透过这些诗句让读者有所领悟,且他也将一些他创作的山水诗稍做修改,包括相信上帝是决定人类生存及死亡的命运判决者。《致水鸟》是诗人关注自然的名篇。诗作以鸟喻人,表现处于自我怀疑和绝望中的“我”希望像鸟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归宿之愿望。为了表现该思想主题,诗人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使用特殊语汇和句式、对称的音节和诗行排列形式、类比和暗语等,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契合。正因为如此,该诗被英国著名诗人马修阿诺德称为“所有语言中最完美的短诗”。

5.1浅议欣赏布莱恩特《致水鸟》的四种视角——语言学、修辞学、诗学和诗所反映的意境美

5.1.1语言学视角

《致水鸟》首先在用词和句式上给读者“陌生化”的感觉。诗的前三节分别用一个疑问副词、一个表示结果的副词和一个动词起势,交代“我”的所见、所思、所为。这三个行为正好体现诗作的思想主题。

诗人用疑问句作为诗篇的起势,向水鸟发问“日落时分,孤独的你正在飞向何方?”让读者也化作诗中的“我”,并随着“我”的目光眺望鸟儿飞行的轨迹,关注他的行进方向。

句式的变化让读者瞬间入诗,达到读者、“我”、鸟儿三者心灵的交流。

诗篇的第二诗节用副词开始,强调水鸟成功摆脱现实的险境,逃过猎人的捕杀。猎人的“徒劳”反衬水鸟处境之安全。而“我”虽然身体无虞,但是内心充满忧虑,心陷困境,比之身体危险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个“徒(vainly)”把水鸟和“我”迥然不同的处境表露无遗。

在问句和副词之后,诗人又用一个动词“追寻(seek)”引出第三诗节。表达“我”对水鸟的家园之关注,并再用问句作为该诗节的结尾。“我”详细询问水鸟:你的家在“湖滨”、“河边”、“海边”?几个并列词组充分“我”对水鸟家园的细致思考,也即是对他自己之归宿的深思。这个句式上起强调功能的动词说明水鸟归家途中的努力与艰辛,也反映“我”此时同样付出努力。在形式上,第三诗节的疑问句是对第一诗节疑问句的呼应;在内容上,后者在伸展前者的意义。它进一步引导读者的思维,使读者在继续感受“我”的内心过程中注意水鸟的前进路线。

诗行在继续书写,水鸟在继续飞翔,“我”的思绪在深化,读者的视线在拉长:四者交融,形成一个物我统一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诗篇中疑问句、强调句、特殊词汇联合创造的语言魅力。

5.1.2修辞学视角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修辞学是“使用语言的艺术”,二者有天然的联系。比喻是修辞学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比喻里面的明喻、隐喻( 暗喻)、借代、类比等都是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但比较的覆盖面、方式、手段等形态各异。类比即是“把拥有诸多共同品质和相似点的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致水鸟》就是使用类比的完美例子。诗篇的第四、五、六诗节告诉读者,水鸟抵制种种诱惑,历经各种艰险,在一种“神力(Power)”的指引下顺利地回到自己的家园,受到同伴和自然的拥抱。综观全诗,整首诗就是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类比。水鸟和“我”两个自成体系的事物之间存在若干个“共同的品质”和“相似点”原诗中没有两个问号,但它们暗示其中。

首先,“我”想象水鸟在如此险恶的长途跋涉中不会迷失方向,成功地飞抵自己的家园(nest)。而“我”虽苦苦觅寻,上下求索,但仍不见自己的心灵之巢(nest of soul)。所以,第一个问号深深地烙在诗中,烙在“我”的心上。其次,在“我”看来,水鸟的顺利回归肯定有“天助”;抑或,水鸟心中有“神力”般的信念。而“我”二者皆无。

但是我”从水鸟身上获得深刻的“启示”: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脚步引向正确方向。这时,第二个问号包涵两层涵义:水鸟给“我”的教训(lesson);“我”自己从水鸟的飞行之中获得启示。一言以蔽之第一个问号内容的“缺席”是“我”追求的目标,第二个问号内容的“不在场”到最后才“在场”,是“我”感悟出来的。诗作到此完成了一个巨大类比的铸造。另外,这个巨型类比包涵了若干个隐语,例如,“我”把自己比做水鸟,二者合一;“飞”与“走”类同;“我”在寻觅家园如同水鸟找寻它的“巢”等等。

5.1.3诗学视角

英语诗歌的形式基本包括:“重音与重读”、“诗行与诗节”、“韵步与韵律”、“压韵”等,我们将从音节安排、韵律、诗行排列等方面解析《致水鸟》。

5.1.3.1音节对等安排

全诗共8 节,除第一节外,其它7 节都是6-10-10-6 音节模式。即第1、4 行为六个音节,第2、3 行为10 个音节,形成完美对称。第一诗节的第二行为11 个音节,犹如水鸟展翅、起飞、升空,然后呈稳定姿势,直到飞行结束。于是从第一诗节的第三行开始直到其余每个诗节的所有第 3 行和第 4 行都是10 个音节,形成一个规整、对称、统一、协调的“线性”轨迹,恰如水鸟恒定的飞翔姿势和心无旁骛、用心专一的决心。

5.1.3.2韵律

全诗都是第1 行和第3 行押韵,第2 行与第4 行押韵,形成abab 韵律。而且偶数行大多是双元音押韵( 只有第六诗节除外) ,但在音节上却是第1 行和第4 行对等,第2 行与第3 行对等,构成abba 形式。这种错落有致的现象在传统诗歌里比较少见。

5.1.3.3诗行排列

每个诗节的 1 和 4 ,2 和 3 行分别对称,形成一个底边长度基本相同的两个梯形拼贴后的对称几何图形,产生一种对称美的视觉效果。诗行排列的形状与诗行的音节对称。如前所述,1、4 行的长度基本相同,二者的音节数量相等;2 、3 行的长度与其音节也形成对应。

5.1.4《致水鸟》的自然意境美

《致水鸟》创作于1815年寒冬之时,据说诗人在一次旅行途中感到“极度悲伤绝望”,

“不知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自己将走向何方”。就在此时他仰天远望,看见一只水鸟飞过“一片玫瑰红色的辉煌天际”于是倍感身心轻松,愁容尽散。他意识到大自然中任何事物都受神明保护,而神明的力量也会指引他的每一步。

本诗第一节就以整节的篇幅描绘一只水鸟孤独地飞在天空中的画面背景:傍晚,落日,绯红的天边,一只水鸟将飞向何方?

第三四节讲水鸟将如何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一切都像浑然天成,不论是在无形海岸还是在无尽的天空,都有一种神秘的“力”作为它的向导:它虽独行,却不会迷失,而它要回去的地方也是自然。

从第五节开始,全诗的象征意味明显起来,凉夜将降,水鸟飞行终日,疲惫不堪,诗人却不希望它降临福地。而这里的“福地”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第六节描写水鸟熬过暗夜,结束旅程,迁徙至温暖的家。这一节一反第二节的坚强形象,一种宿命感突然袭来。

第七八节诗人借景抒情。他从水鸟身上学到许多,因而坚定起来。

整首诗,从头到尾贯穿着的因子:

?你要去往何方?露珠正在坠落,

?天穹闪耀着白昼最后的脚步,

?远远地,穿过玫瑰色的深处,

?你求索着孤独的道路……

作者精选了“水鸟”这一意象物,将自身经历浓缩在这“上可翱翔蓝天,下可徜徉水陆”的小生物上,实为匠心独运。《致水鸟》唯美的意境留给读者隽永的印象,使我们能够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重新起航。

这首是全部用第二人称,表面上说“你”,实际上是在说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不管外界环境多么恶劣,前方的路多么难走,依然不会放慢自己的脚步,依然昂首阔步迈向一个新的明天。

5.2布莱恩特《致水鸟》的人生思考

《致水鸟》以借鸟言志的形式渲染了大自然的道德启示:人,也像大自然的其他生物一样会承蒙上天(或指事物的自然规律和法则)的眷顾和佑护。也许有艰难的挣扎,也许有痛苦的彷徨,但经过一番坚毅的拼搏后,最终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和未来。

人生三阶段:懵懂·彷徨·拼搏

人生的懵懂期越短,就会越早地步入人生的清醒期,开始去寻找人生的方向。读《致水鸟》可以看出,诗人彷徨之中也有懵懂,或者说,因为懵懂所以彷徨。进入彷徨之前,诗人对于未来,对于前途,也许从来没有考虑过。

《致水鸟》中水鸟之所以会“有神明的关切而不至于迷航”,想必是它“拼搏”(“你整天拍着翅膀,扇着高空中冰冷的稀薄大气。”;“尽管疲乏的你看到暮色已降,却不肯光临大地。”)的结果。水鸟的“拼搏”,应是诗人走出彷徨之后的“有所作为”的提前写照。

6、结语

整体而论全诗,首先是诗人对水鸟的飞行方向的疑问:“你要去什么地方?”这个疑问是诗人自己的未来和前途的不明朗的写照。其次,“你要飞往何处?”这个选择之问昭示了诗人对自身的复杂处境和可能的多重未来的积极思考和深刻洞察。最后,深沉的疑问代之以肯定的描述和殷切的期望----既是对水鸟,也是对自己。诗人开始深受鼓舞、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

布莱恩特早年深受英国“墓园派”诗人的影响,对“忧郁”、“死亡”等题材格外迷恋。本诗中描写的自然是一幅清冷阴郁的景象,隐隐暗示了水鸟艰难的处境和未卜的命运。然而最终诗人的坦然似乎表明,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向导”,建立起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情结,从而坚定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对人生的执著。

09英语5班第25组

齐志倩

余静

黄悦

董越芹

李平

南超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_思在物中_从现象学角度看威廉斯客体派诗歌

“思在物中” ———从现象学角度看威廉斯客体派诗歌 武新玉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现象学理论,从创作主题、语言和形式等方面探讨威廉斯客体派诗歌的意义,认为威廉斯诗歌的美学思想“思在物 中”使诗歌摆脱了“思”的束缚,更加客观具体地走向了日常生活。 关键词 威廉斯 客体派 思在物中 现象学直观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 illia m Carl os W illia m s,1883-1963)是20世纪美国最卓越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主要开拓者。1928年3月与刘易斯?朱可夫斯基(Louis Zukofsky)的结识,让威廉斯更多地从“意象”转向了“客体”,并在30年代投身于客体主义(Objectivis m)运动,致力于客体派理论和诗歌创作的探讨和实验。 威廉斯对自己的客体派诗学有过这样的解释:“我用这个词是因为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人生活在世界上,与世界同在,你感觉到它们,想到它们,那是首要的事。”①威廉斯认为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必须源于现实世界,因为现实世界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和源泉,它本身就充满诗意。他还主张诗歌必须使用普通人的鲜活语言及韵律来表现日常生活,要清新明朗,剥去一切虚饰,通过具体的事物进行艺术构思和表情达意。威廉斯客体派诗歌理论的核心强调从形而上学的纯粹思想走向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存在,而这恰是现代西方现象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①张子清:《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49页。

———海德格尔就曾经将现象学的座右铭定为“走向事物本身”。 ①一、诗之主题:走向生活本身 威廉斯的诗歌关注美国人独特的生活,他所描写的无论是树木、花朵、穷人、病人、城市等,都是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世界里的人和物。他立足本土,认为现代诗人应该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发现并挖掘隐藏其中的美,哪 怕是“丑陋中的美”。如下面这首《完美》(“Perfecti on ” ):啊,可爱的苹果! 纵然已完全腐烂, 却依旧美丽, 轮廓少有瑕疵——— 也许 顶部有点儿皱 此外别无毛病 处处堪称完美! 啊,可爱的苹果! 那完好无损的表皮 覆盖了何等浓厚 痛苦的褐色! 一个月前我把你 放在门廊的栏杆上 等待你成熟 没有人动过你 外国文学评论 No.2,2010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278页。

杜甫对国外诗歌影响

一、雷克斯罗思的杜甫情结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 1905-1982)并不是美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他不参加任何一个诗歌流派,独往独来,自成一体,他似乎游离于美国主流的诗歌传统之外。但是,雷克斯罗思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第一位重要的诗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他尤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垮掉派出现以前的垮掉分子 雷克斯罗思出生在印第安纳州,后来长期生活在旧金山。他在美国的中西部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3岁时成为孤儿。他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很不系统,他曾在芝加哥和纽约学习过绘画,当过画家、工人、专栏作家、记者和大学教师。他干过各种杂活,并结识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从激进的波希米亚文学运动到立体主义诗歌和抽象派绘画,他无不介入。雷克斯罗思一生结过四次婚,共出版了50余部书。1929年,他开始在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1940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他的主要诗歌作品有︰《几点钟》(In What Hour, 1940)、《凤凰与乌龟》(The Phoenix and the Tortoise, 1944)、《万物的印记》(The Signiture of All Things, 1949)、《世俗智能的艺术》(The Art of Worldly Wisdom, 1949)、《龙与独角兽》(Dragon and Unicorn, 1952)、《捍卫地球》(In Defense of the Earth, 1956)和《自然数》(Natural Numbers, 1963)等。 在50年代,雷克斯罗思成为"垮掉派的教父",同垮掉派作家ailun艾伦?金斯堡(Allen Ginberg, 1926-1997)、弗林盖蒂(Laurence Ferlinghetti, 1920-)和斯奈德(Gary Snyder, 1930-)有着密切的交往。他帮助这些垮掉派作家树立自己独立的形象,并利用自己已经取得的影响协助年轻的诗人进行创作。但应该明确指出的是,雷克斯罗思不是一位垮掉派诗人。他从不愿意把自己的创作局限在某一种风格的标签之下。 雷克斯罗思不仅创作了不少诗作,还写过一些评论文章。他的文学评论也颇有见地,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他的专着《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American Poet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71)。雷克斯罗思对亚洲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他曾经翻译过《日本诗歌一百首》(100 Poems from the Japanese, 1955)、《中国诗歌一百首》(100 Poems from the Chinese, 1956)以及《爱与历史的转折岁月︰中国诗百首》(Love and the Turning Year:100 More Poems from the Chinese, 1970)他还同美籍华人钟玲合译了《中国女诗人》(Women Poets of China, 1972)和《李清照词全集》(Li Ching Chao: plete Poems, 1979)。雷克斯罗思于1974年出版的《新诗集》(New Poems)其实不都是他自己创作的诗。这部诗集包括4个部分︰他自己创作的诗、他翻译的一位假托的日本女诗人的诗、中国诗的仿作以及中国诗的译作。可以看出,雷克斯罗思已经把自己的创作同他对东方文化的介绍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甚至很难判断出哪些是他自己的创作,哪些又是翻译的中国诗作。 雷克斯罗思对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美国文学不应该从欧洲追根溯源,而应该从当地的印第安文化中汲取力量。他强调在诗歌作品中表现个人的生活经验,歌颂大自然和新生事物,抨击腐朽的传统和社会的罪恶。他对劳动人民怀有同情,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极端痛恨各种人为的灾难,对战争更是深恶痛觉。他曾声称他写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揭露一切邪恶"。 在创作技巧上,雷克斯罗思曾做过许多尝试。"他写过意象主义诗、立体主义诗、仿玛拉美的印象主义诗、仿阿波里奈尔的象征主义诗、超现实主义结构的诗、仿中国或日本风格的诗、有爵士乐队伴奏的诗、民谣体的诗、古香古色的山水诗等。"他非常注意从世界各国的文学中汲取营养,曾翻译出版了许多中国、日本、希腊、拉丁、西班牙和法国的诗歌。他认为诗歌既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交流。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诗接近口语化,清新明朗,亲切自然,具有中国山水画般的宁静和深邃。 (二)雷克斯罗思的《中国诗歌一百首》 雷克斯罗思在研究外国文化的时候,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雷克斯罗思翻

美国文学复习

美国文学复习整理 一、 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学(colonial settlements )& 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revolutionary period )(文艺复兴时期) 1. 清教主义的shaping influence 2. 代表人物 1. Anne Bradstreet 安妮·布莱德斯特 “T he Tenth Muse ” 第一位移民诗人 2. Philip Freneau 菲利普·佛瑞诺 有宗教隐喻,关注本土地貌、人文。写印第安人故事。 美国诗歌之父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代表作《野金银花》The Wild Honey Suckle 3. 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弗逊 起草了独立宣言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 4. Thomas Paine 托马斯·佩因 拥护独立宣言 早期殖 民文学

代表作:《常识》Common Sense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5.Jonathan Edwards乔纳森·埃德沃兹 大觉醒运动的代表人物 the Great Awakening 6.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 代表作:《自传》The Autobiography 《穷理查德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 美国梦的代表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American Romanticism) 早期浪漫主义(Early Romantic Period) 1.背景:1> 时间:18世纪末到内战爆发前夕(1861) 2> 条件:○1国家的快速发展,大量移民和工业化发展 ○2小说的发展,期刊杂志(periodical)出现 ○3受英国文学的影响 2.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1>Stressing emotion rather than reason

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照耀下的两朵诗坛“奇葩”— 陶渊明与史蒂文斯

道家美学照耀下的两朵诗坛“奇葩”— 陶渊明与史蒂文斯 摘要: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 想学派之一,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影响了中西方的著名“自然派”诗人陶渊明与史蒂文斯,使他们在诗坛留下辉煌的一页。本文主要分析道家美学思想对他们的代表性的诗作的影响,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西方的影响,特别是道家美学思想的传播和应用。 关键词:道家美学思想,自然派,陶渊明,史蒂文斯,田园诗

道家美学照耀下的两朵诗坛“奇葩”— 陶渊明与史蒂文斯 一道家美学思想概述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以道德、知足为美,讲究遵循大道贵信上德,是由宇宙的辽阔、自然的完美和人类局限而来,是从有限和无限、无为与有为的辨证中而出现的感受。道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思想精髓影响了无数文人墨客。道家美学的核心观念就是“天人合一”,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得更为清晰。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与的者,同于德;于天者,同于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天者,天亦乐得之。”可见,与道—人和德—人关系一样,与“天”保持一致的人,天也乐意得到他或包容他。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所以,总体来说自然、简洁、朴素、清净高远是道家美学的思想特征。二陶渊明与史蒂文斯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风格得到了如,孟浩然,李白,苏轼等的高

唐诗英译好书推荐

唐诗英译好书推荐:《唐诗英译集注、比录、鉴评与索引》 诗苑之美,毕萃于唐,唐诗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 《唐诗英译集注、比录、鉴评与索引》是“研究唐诗英译涵盖最全面、内容最新的专著”,“从对每首译诗评论的深度和广度来看,编著者下了长期的深入而审慎的功夫”(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宝童教授语)。 该书在统计分析200 余年来13000 多首唐诗英译作品的基础上,精选出海内外译者翻译最多的100 首唐诗加上编著者最为青睐的8 首唐诗,从六个方面对这108 首最经典的唐诗进行了多视角的阐释和批评鉴赏。【简要注释】提供简要的文字、背景注释;【集注选萃】精选古代至近现代著名诗论家的评论精华;【精彩点评】主要以简练文字品评鉴赏、直击重点;【英译比录】博采不同时期、不同国籍、不同风格中西方译者译作;【译作评赏】旨在对所比录的译作及译者风格等作出评价或批评;【英译索引】提供了同一首诗在绝大部分译本中的收录情况,方便读者按图索骥,深入学习研究。 本书评赏、索引的译作选自1909年以来海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近200本中外诗词英译著作和Sunflower Splendor,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The New Directions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等国外大型诗歌选集和外语类核心期刊。限于篇幅和版权问题,除第1首《静夜思》选46首,第2首、第106首各选12首外,其他诗作仅精选1-7首译诗。翻开本书,读者能够领略到约80位中西方译者风格各异的唐诗英译作品,以及编著者的评点、鉴赏。其中外国独立译者31位,包括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兰斯洛·克莱默-宾(Launcelot Cranmer-Byng)、查尔斯·巴德(Charles Budd)、庞德(Ezra Pound)、弗莱彻(W.J.B.Fletcher)、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龚特(T.Gaunt)、小畑薰良(Shigeyoshi Obata)、爱诗客(Florence Ayscough)、路易·艾黎(Rewi Alley)、葛瑞汉(A.C.Graham)、王红公(Kenneth Rexroth)、华兹生(Burton Watson)、傅汉思(Hans H.Frankel)、熊古柏(Arthur Cooper)、静霓·韩登(Innes Herdan)、亨利·哈特(Henry H.Hart)、唐安石(John A.Turner)、凯斯·博斯莱(Keith Bosley)、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白之(Cyril Birch)、大卫·杨(David Young)、斯奈德(Gary Snyder)、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大卫·亨顿(David Hinton)、杰罗姆·希顿(Jerome P.Seaton)、赤松(Red Pine、Bill Porter)、山姆·汉米尔(Sam Hamill)、简·沃德(Jean E.Ward);华裔译者8位,包括蔡廷干(Ts’ai Ting-kan)、叶维廉(Wai-lim Yip)、柳无忌(Wu-chi Liu)、罗郁正(Irving Yucheng Lo)、刘若愚(James Liu)、欧阳桢(Eugene Eoyang)、林健民、裘小龙;合作译者包括宾纳(Witter Bynner)和江亢虎,杨宪益和戴乃迭(Gladys Yang),屠笛和屠岸,丁祖馨和拉菲尔(Burton Raffel),王守义和诺弗尔(John Knoepfle),张廷琛和魏博思(Bruce Wilson),万昌盛和王 中,巴恩斯通(Tony Barnstone)和周平(Chou Ping),任治稷和余正,刘国善等;中国独立译者有26位,包括许渊冲、吴钧陶、孙大雨、王玉书、王宝童、刘军平、王大濂、徐忠杰、刘重德、唐一鹤、张炳星、黄新渠、林同济、倪培龄、蔡宣培、顾绶昌、翁显良、曾炳衡、陈君朴、张智中、赵甄陶、赵彦春、马红军、朱曼华、王力伟、黄福海。 《唐诗英译集注、比录、鉴评与索引》“可以说是从百余年来唐诗英译的精华之中选取的珠宝,而且增添了集注、鉴评和索引的内容。许多珠宝集中在一起,免却读者寻觅之劳,不啻是一场供人浏览的会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是不辞辛劳,在十分需要的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一件继往开来的大好事”,“我们岂能不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我们岂能不呼吁后来者后浪推前浪,涌起激动人心的高潮?”(著名诗人、翻译家吴钧陶先生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