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常态下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必须理性地认识经济发展基本面中的积极因素,同时也需要看到黑龙江省所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刚刚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各省GDP增速,黑龙江省4.8%,排在全国倒数第四位。尽管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部署和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据此,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就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新常态”就是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继续贯彻落实好“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大力推动“龙丝路”建设,实施好黑龙江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65条政策措施,调动全省上下积极性,大力发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稳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与思路的更新思路决定出路,更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完善思路,推动发展。(一)树立“无中生有”实现发展的理念

我国发达地区多年的较快发展,就是在缺乏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吸引集聚资源补自己的短板,实现发展。这就是“无中生有”的发展,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转化条件寻求发展。如河北省清河县并没有羊绒资源,但面向全国乃至境外集散羊绒资源,将本县建设成

为了我国主要羊绒制品生产基地,进而建成全国最大羊绒制品网络销售基地,形成了“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羊绒产业。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利用俄罗斯木材打造木材产业集群的做法,也属于“无中生有”的发展举措。由此可见,缺少自然资源的地区可以将引进采购资源的视野扩展到国内外市场,吸引和集聚资源,为我所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资源条件固然重要,但有无吸引集聚资源的能力更重要。(二)树立“反梯度”实现发展的理念黑龙江省作为欠发达地区,若要实现追赶和跨越式发展,只能走“反梯度”发展之路。如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是走的“反梯度”发展之路。成都市把自己最好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起来,争取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00多家落户成都,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前20家中有13家企业落户成都。2013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74亿元,实现利税253亿元。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大,有些领域甚至具有一定优势,应该引进和运用至少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反梯度”发展,力争打造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树立“飞地经济”实现发展的理念

生产要素流动有“嫌贫爱富”的偏好。一个县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条件在某些方面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时,招商方将项目推介给条件优于自己的区域落地,这已成为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且成效显著。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在发展“飞地经济”方面就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北林区引进的哈市2.9亿元的线缆项目就落户在了肇东市,望奎县引进的1万吨甲醛丙烯酸和3万吨硫酸铵化肥项目落户在了安达市等,都收到了较好效果。只要政府间达成利益分配(主要是税收分配)共识,发展“飞地经济”就不会有大的障碍。可以将发展“飞地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重要理念加以推广。

(四)树立“集群工业”推动发展的理念

集群工业是工业生产力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沿海地区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集群工业”;我国百强县的经济支撑,也来自于集群工业。在这方面,浙江省温州市最为突出。通过建设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温州打造成了中国鞋都,制鞋企业达5500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打造成了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有500多家企业,产量占

国内95%,占世界70%;打造成了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有企业100多家,占国内市场份额60%等。黑龙江省若要进一步提升工业规模,就要大力发展集群工业,通过园区为集群工业搭建平台和载体,通过提高装备制造业大企业在省内的配套率带动集群工业。由于集群工业工艺环节多,进入门槛相对低,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这也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抓手。

(五)树立“多功能农业”推动发展的理念

多功能农业已从WTO农业谈判非贸易关注的一个议题转变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全新理念。农业不仅具有产品和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与环保、文化与旅游、社会与民生、教化与示范等多种功能。我国一些地区,在发掘农业的产品与经济功能中,除了发展绿

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外,还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彩色农产品、新资源产品等;在发掘农业的生态与环保功能中,针对沙地、盐碱地、石漠化地、山区冷凉地发展适应性农业,通过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延伸产业链等;在发掘农业的文化与旅游功能中,利用古建筑、戏曲、农业景观、休闲保健、农事活动、饮食、农业工艺品和各种民俗活动等开发农业文化旅游业等等,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有利条件。黑龙江省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应将其与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掘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同时,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的条件与途径。

二、推动黑龙江省区域发展布局的协调与整合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布局密切相关。

针对黑龙江省已有经济布局的具体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协调和整合。

(一)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向东西两翼延伸

哈大齐工业走廊实际上是地处绥满铁路和绥满高速公路的中段,向东可以与黑龙江省的哈牡绥东对俄经贸加工区连成一线,向西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连成一线,中间有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呼伦贝尔等大中城市,东西两头有绥芬河、满洲里两大对俄陆路口岸,并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形成环线,可以将其打造成东北北部的一条经济长廊。通过两省区共建,力争将其提升为国家级战略。

(二)加快作为经济增长点的矿业经济区建设

在东部煤电化基地区域,可建设集煤炭采洗、煤电转化、煤炭化工、矸石利用、余热利用、煤产品物流、煤区创意文化、煤区旅游于一体的煤业经济区。要注重建设四个新型矿业经济区,应以较高水平的规划和技术为起点,建设多宝山铜钼矿业经济区,建设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业经济区,建设萝北和密山石墨矿业经济区。在加强对松嫩平原以大庆为核心区的地热资源勘探基础上,谋划建设松嫩平原地热经济区。

(三)以点带面推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建设

两大平原广阔,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基础存在差异,应以点带面加以推动建设现代农业。根据农业首先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特点,建议可选择平原、漫川漫岗和黑土、盐碱地、白浆土等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区域的县域作为试验区进行现代农业建设,以提高和扩散对不同自然类型区域的示范引导效应。针对黑龙江省有14个国贫县和7个省贫县均分布在两大平原的这一实际,建议选择若干贫困县将现代农业建设同脱贫结合起来,以发挥现代农业的脱贫示范作用。建议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建设应争取与主销区共建,并要继续推动场县共建向现代农业建设涉及的更多领域延伸。

(四)沿边地区需构建内外互动的对俄开放新格局

对内互动,不妨转变一下思路,将过去强调的在沿边口岸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转移到内地大中城市,应着力在哈齐牡佳这样的大中城市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沿边口岸城市应主要加强窗口建设,着重提升其开展信息服务、通关服务、物流服务、境外服务的能

力和水平。对俄互动,既要充分把握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所需要的市场信息、稳定的客户源、产业项目投资、技术合作、产品进出口等具体情况,也应加强对俄方政策动态和法律知识

的了解,以提高合作的谈判能力,降低交易成本。

(五)推动旅游线路由线状辐射向环状连接演进

黑龙江省目前主要有五条精品旅游线路,但均为单向辐射,游客只能原线往返,性价比低。建议通过开发乌苏里江沿线的虎林——饶河——抚远段、黑龙江沿线的同江——萝北——嘉荫段、嘉荫——逊克——黑河段、黑河——呼玛——十八站段,与现有五条放射线构成四大环线,以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的旅游线路网络,同时带动沿边旅游业的发展。

三、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落实好国家的有关支持政策

大力转化好国家的原则性支持政策,尤其是推动国家“五大规划”、《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对黑龙江省支持项目的政策转化。在国家普惠性支农政策的基础上,争取国家的特殊支持政策,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的支持政策等。创造性运用国家的限制性政策,《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虽将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划为限制开发区,但这不等于限制发展,只要坚持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那么发展就与“限制”不构成矛盾。

(二)大力推动工业生产力组织形式的创新可以利用已有的各类开发园区建设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业集群,要着力建设好肇东绿色食品、嫩江大豆、安达精细石化、北安新型能源装备、富裕农机装备制造配套、桦南风电、虎林北药、林甸地热利用、绥芬河

和穆棱木材(俄材)加工等十几个县域产业集群。通过工业集群建设,大幅度提高黑龙江省的工业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三)培育推广多功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将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应在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地理标志产品、特产之乡产品等,增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应促进以农牧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大农业模式,这是两大平原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发展文化农业应积极促进农业的多种功能向旅游功能的转化,使黑龙江省农业不仅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可以向社会提供赏心悦目的农村风光,使现代农业不仅具

有科学性,同时也具有艺术性和美学价值,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四)努力破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瓶颈建议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欣赏物,支持五大连池地质公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推动扎龙湿地、漠河北极村、五营红松林和汤旺河石林等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开发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工业游,开发三江平原国营农场的现代农业游,建设一批与重大历史进程相联系的重点历史人文景观。全力解决大众旅游面临的集散难问题,开行主要城市到主要景区的公交旅游班车。缺少景观资源的地区,可以大力发掘食、购、娱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五)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县域城关镇为重点,然后对县域进行牵动。城镇化进程要与各地特点结合起来,推动工业带动、服务业拉动、场局县共建等各种模式的城镇化。城镇化规划应坚持平面规划与立面规划相结合,当前尤其是要加强立面规划,将民族建筑文化元素和欧式建筑文化

元素融入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之中,将城镇化的工程建设同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的城镇形象和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

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张新颖.黑龙江蓝皮书: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

(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黑龙江省重点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5-08-19 14:29:42 来源:省发改委

为加快推进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装备、新型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产业发展,优化重点产业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环境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十一五”期间,全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产业振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历史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全省十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主导支撑作用日益突出。2010年全省十大产业(不含现代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85亿元,比2005年增长1.36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8.7%,增速高于全省工业

2.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材料、生物产业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新能源装备产业、交通运输装备产业在国内的地位和优势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机装备产业形成了以市场换产业的良好发展局面,全省装备制造业正在由大向强转变。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我省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比2005年增长2.75倍和2.67倍;煤化石化产业、矿产经济产业、林产品加工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3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

2.协调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日趋合理。2008年以来,全省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和“十大工程”实施,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和辐射作用增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集中建设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大项目,已经成为带动全省十大产业集聚发展的龙头。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建设面向东北亚的产业集聚区和进出口贸易加工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着力巩固提升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积极发展对俄经贸合作,加工、商贸、旅游、物流、会展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打造向北开发开放的先导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3.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全省拥有发电设备、焊接新技术、燃气轮机、纤维素燃料乙醇、动物用生物制品等9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实验)中心、工程实验室,3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3个。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组建1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豆、乳业和马铃薯为国家级联盟),初步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突破了一批关系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共获得国家级奖励9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3项(特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6项。产品结构明显改善,1.5万吨水压机、百万千瓦核岛主设备、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电站空冷系统、80吨级运煤货车、飞机复合材料、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基因工程制药等一批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享誉国内外。

4.深入推进企业改制与兼并重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完成改制3300余户,改制面达到98%以上。重点企业重组和集团化改造取得新进展,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哈量集团、哈轴集团、东轻公司、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鸿基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靠大联强,哈药集团、葵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飞鹤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行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95户,比2005年增长44.3%。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0户,超十亿元的企业114户,分别比2005年增加4户和74户。本地配套率逐步提高,2010年全省配套型非公有制企业1329户,比2005年增长1倍,配套额增长2倍。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大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企业组织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建设,全省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作为国家最早开发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一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业项目规模小、层次低,能够延长产业链的大项目还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还很少,产业项目投资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二是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型、原字号等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发展慢,以资源和市场换产业的战略有待进一步落实。2010年,原油、煤炭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0.5%、8.6%,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仅占全省的7.7%。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全省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内,其他地区的产业总量小、发展滞后,县域产业基础薄弱、总体水平不高。四是专业化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滞后。全省各地产业园区布局分散、功能不清、发展缓慢,导

致集聚投资、承接项目建设的能力不强,各地产业布局趋同、项目重复建设、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产业发展的活力有待提高。2010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3941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167.1亿元,占全省的29.2%。其中,大中型企业266户,仅占非公有制企业的6.7%。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提速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我省的十大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一系列挑战。

从发展机遇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国际上正在兴起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节能环保、低碳技术为重点的新一轮绿色经济产业变革。“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提出农产品加工业向产区布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省十大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加快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开局实施的产业项目建设三年决战,将从源头上破解结构性难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构建全省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从面临挑战看,世界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态势,发达国家更加重视传统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业采取贸易保护等措施,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的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国家加大了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优化布局的力度,我省若不能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受通胀压力的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企业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趋于紧张。我省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需要迈出新步伐。

总的看,我省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些宝贵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就能迎来一个发展潜力的释放期,加速产业振兴与崛起。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为引领,以十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实施以资源和市场换产业战略,促进产业延长链条、合理布局、加速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擎,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特色鲜明、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与加速发展相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提高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力打好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优化结构与加速发展的有机统一。

2.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完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好以资源和市场换产业战略,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市场、土地、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聚。

3.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园区布局相结合。积极引导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现有园区的优化重组,整合做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科学合理布局,提高园区吸引各方投资、集聚生产要素、承接产业项目的能力。

4.坚持做优存量和做大增量相结合。加快改造提升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装备、新型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形成新的增长点。

5.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结合。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品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发挥科技优势,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率先在本省产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经济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十大产业成为引领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现代服务业)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服务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技术进步明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创新能力跻身国内先进水平。打造一批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0户,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形成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石化煤化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

三、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依托“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改造提升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装备、新型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十大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实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新材料产业。

发挥科技优势、资源优势,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构建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群,将我省打造成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哈尔滨国家铝镁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哈尔滨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哈尔滨半导体照明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大庆宏伟化工新材料园区、牡丹江国家特种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光伏产业基地、黑河硅基新材料园区、绥化光伏产业园、双鸭山光伏产业园、鸡西高端石墨及制品生产基地和鹤岗高端石墨及制品生产基地、新材料产品与设备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10个重点园区。重点培育1户至2户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3户至5户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

1.石墨新材料。发挥鸡西和鹤岗石墨资源优势,提高深加工产品比例,重点发展高纯石墨、柔性石墨、可膨胀石墨、锂电池负极材料、核纯石墨、导电塑料、导电涂料、石墨催化剂、人造金刚石等高档石墨深加工制品,建成国家重要、世界具有影响力的石墨产业基地。到2015年,石墨材料形成年产6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精深加工产品达到70%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2.硅基及光伏新材料。发挥黑河电力富裕等优势,适度发展多晶硅,建设硅基材料基地。发挥绥化产业整体优势,形成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的硅基新材料及光伏产业集群,打造北方的光伏产业城。依托牡丹江太阳能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硅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发电系统,建设硅基新材料和光伏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

3.高性能金属材料。发挥哈尔滨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研发优势,重点发展铝合金、镁合金、镁锂合金、新型焊接材料,培育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群。发挥大小兴安岭钼、铜等金属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钼、铜金属新材料。积极培育大庆特大高精铝材生产基地和佳木斯钛

合金生产基地。到2015年,高性能金属材料形成年产20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

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以哈尔滨、大庆为重点,开发生产高性能碳纤维、聚苯并双口恶唑(PBO)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收缩腈纶、多功能差别化涤纶、玄武岩纤维、新型特防布料纤维等产品,打造国家重要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5.半导体照明材料。以哈尔滨为重点,发展半导体衬底片、抛光片、高档晶体制品等系列产品,打造LED(发光二级管)衬底材料、外延材料、芯片、封装、照明产品的较完整产业链。到2015年,城市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率达到70%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6.精细化工新材料。发挥大庆原料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发展农药中间体新产品、油田专用化学品、高性能高分子合成材料、高性能胶粘剂、有机氯新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建成国家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7.改性通用塑料及专用料。以哈尔滨、大庆为重点,面向市场需求,扩大茂金属催化技术产品、双峰聚乙烯等高分子产品生产规模,重点发展油气水输送管材专用料,以及汽车、电子、建材等行业专用改性塑料等高端产品,提高专用料的数量、比重、品种、质量和水平。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8.新型陶瓷材料。以牡丹江为重点,开发生产碳化硅超细微粉、高纯超细石英粉、球形硅微粉、硼化物陶瓷粉体、碳化硅陶瓷材料、石英陶瓷材料等产品。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

(二)生物产业。

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牡丹江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和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等现有园区和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能源,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生物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大庆生物产业园区和牡丹江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积极建设大兴安岭和伊春等寒带生物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培育1户至2户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以上的生物产业基地,4户至6户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生物企业。到2015年,生物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

1.生物医药。依托哈尔滨、牡丹江现有医药龙头企业,巩固和提升在国内抗生素领域领先地位,加快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原料药并实现较大突破;构建我省人用疫苗、动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企业。

2.生物农业。以大庆、牡丹江为重点,培育优质、高产、高效、抗旱、抗寒和抗盐碱的农业新品种;推广畜禽优良新品种;开发生产专用生物复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生物肥料;开发生产生物饲料;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绿色生物农药。

3.生物制造。以绥化、大庆、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为重点,开发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积极开发生物食品色素、添加剂、防腐剂,利用现有淀粉产能发展聚乳酸、氨基酸、新型酶制剂、有机酸、多元醇等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建立从菌种到发酵过程及下游分离提取的生物制造全套技术路线和工艺标准。

4.生物环保。以双鸭山为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环保科技型生产企业,重点发展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性能的生物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等产品。

5.生物能源。以绥化、大兴安岭为重点,积极培育甜高粱、菊芋、盐碱地沙枣等能源植物,重点发展纤维素等非粮食乙醇、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应用,建设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沼气发电、供气示范工程,加快利用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建成全国重点的生物能源基地之一。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牢牢把握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导向,以哈大齐工业走廊现有产业布局为重点,加快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现核电、燃气轮机、风电等新能源装备自主化、成套化设计和制造,培育若干拥有核心创新能力、主业突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能源装备企业集团,建立比较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协作配套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建成国家重要、世界知名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哈尔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加快建设703所产业园、黑河庆华新能源产业园、牡丹江北方工业园,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

1.核电装备。以一重集团富拉尔基铸锻钢生产基地、大连核电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和哈电集团哈尔滨三大动力生产基地、秦皇岛重装基地、哈南工业新城泵阀基地等五大制造基地为依托,努力扩大百万等级核电装备市场占有率,重点推进第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进程,积极参与研制CAP1400/1700和高温气冷堆核电装备自主创新项目,重点发展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巩固一重集团在国内核电铸锻件上的主导地位,推进哈电集团在国家核电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建成国家重要、世界知名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形成年产核岛主设备4套、常规岛及辅机产品6套、大型核电铸锻件10套的生产能力,力争核电主设备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2.燃气轮机。以哈尔滨为重点,加快重型和中小型燃气轮机总装、整机实验和配套设备平台建设,重点研制天然气长输管道用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加快开发F级中低热值燃料重型燃气轮机,积极发展多型号应急备用电源、分布式供能、军用装备等燃机产品,开展

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空心叶片等高温热端部件研制,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建成国内唯一的全系列燃气轮机研制生产基地,保持我省燃气轮机装备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到2015年,形成年产30兆瓦燃驱压缩机组20台套、9F级重型燃气轮机组10台套、微小型燃气轮机组660台套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3.风电装备。以黑河、牡丹江等地现有制造基地为依托,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战略,促进风电产业与风电装备制造业同步发展,择优选择、支持省内外2户至3户在我省达到一定的投资强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重点推进2兆瓦以上双馈式、直驱式、混合式风电机组规模化生产,积极跟踪发展立式风电机组等新型产品,提高电机、轴承、变速箱、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加快发展叶片、塔筒、铸件、液压件、变压器、电缆等零部件,建立体系完善、分工合理的专业化产业链,部分主机和配套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进入国际市场,建成国内知名的风力发电装备基地。到2015年,风电整机制造能力达到3000兆瓦,省内配套比重达到80%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4.其他新能源装备。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主机及关键零部件,生物质发电、供热、致密成型燃料设备,地热等新能源技术与产品,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5个领域的智能电网设备。

(四)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发挥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的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市场换产业,引进国内外有技术、资本的大型农机制造企业,重点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符合我省农业生产需求的新型农机装备,填补大马力拖拉机等关键农机装备的研制空白。重点建设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七台河、农垦(松花江农场)等6个农机产业园,形成企业间关联紧密、配套能力较强的国家级新型农机装备产业集中区,力争进入全国农机装备制造大省行列。重点培育4户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农机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30%。到2015年,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亿元以上。

1.动力机械。充分发挥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产业整体优势,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重点发展180马力至385马力的轮式拖拉机。依托佳木斯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30马力至65马力的水田拖拉机。

2.新型农机具。依托6个重点农机产业园,重点发展复式整地机、全面耕耘机、深松机、根茬秸秆还田整地机等高效节能整地机械,大力发展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机、水稻育秧成套设备、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机、马铃薯种植机等种植机械,积极发展植保喷雾机、节水灌溉设备、施肥机等田间管理机械,形成优势和特色,建设集研发、生产、配套、物流为一体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

3.收获机械。充分发挥佳木斯农机产业园的引导和集聚效应,重点发展半喂入水稻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自走式青贮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牧草收获打捆机,建成全国知名的农机城。

4.畜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重点发展饲料加工机械、畜牧饲养机械、牧草机械、秸秆颗粒加工设备、种子清选成套设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设备、粮食烘干设备、设施农业装备。

5.配套零部件。重点发展拖拉机和收获机械配套的机车大架、驾驶室总成、前后桥、变速箱、齿轮、轮胎、特殊轴类、标准件、特种链条、橡胶制品、电器系统等。

(五)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现有产业基础,加大引进和整合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飞机、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等产业布局项目,延长产业链,做大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建设齐齐哈尔交通运输装备产业园,加快建设哈尔滨民用航空、汽车产业集中区。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10个,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6户,省内配套额提高到50%以上。到2015年,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

1.飞机。以哈尔滨为重点,加快建设哈南工业新城飞机配套产业园,积极承接国家产业布局项目,巩固Z9直升机市场地位,重点发展10吨级重型直升机、高端通用飞机,争取延续与巴西合作生产ERJ190系列支线飞机,积极发展特种飞行器、复合材料、国际飞机大部件转包产品及关键配套产业。到2015年,形成年产飞机180架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

2.轨道交通装备。以齐齐哈尔为重点,加速开发80吨级系列通用货车、30吨轴重、40吨轴重等新一代大轴重货车,突破160-200公里/小时快捷货车核心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铁路车辆和新型起重机等新产品,开发铁路特种集装箱,抢占世界铁路货车技术制高点,巩固中国铁路货车技术主导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到2015年,形成年产铁路货车1.6万辆、修理9000辆、铁路起重机30台的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

3.汽车。以哈尔滨市为重点,加快发展微型汽车、中型客车、轻型商用车和专用汽车产品,重点调整优化微型汽车和轿车产品结构,开发生产哈飞Ⅳ类微客、宽体微客、大微客、长安轿车和新型微型货车等新车型,积极发展新型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提高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形成比较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以大庆为重点,推进沃尔沃轿车大庆整车生产基地建设,填补我省高档汽车产品的空白。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产业化进程。到2015年,形成年产汽车150万辆、发动机100万台、变速器120万台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亿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作者:范晓峰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地方经济2010年第3期字号:【大中小】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黑龙江省目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经济格局趋于合理,区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四大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各有利弊,经济发展还不协调。黑龙江省要想形成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必须做到:发挥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并打造特色经济;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内各地方政府的合作;以项目带动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经济的发展等。 关键词: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的经济迅速发展,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沿边经济开放带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使黑龙江省的经济优势逐渐显现。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交相呼应,使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但四大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各有利弊,下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现状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该经济区域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特别是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发电设备、机车和飞机、机床等行业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从2005年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至今,走廊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08年8月末,哈大齐工业走廊开发面积已经达到93平方公里,已开工项目711个,竣工投产项目429个,实际完成投资457亿元。然而,哈大齐工业走廊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行政区划的影响,哈大齐工业走廊内的多数地方政府至今仍习惯于严格按照行政区划、使用行政手段来管制经济,经济上的“条块分割”严重存在,阻碍了走廊经济的发展;由于走廊内“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通过行政手段或多或少地限制着经济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严重制约着走廊内各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走廊内各地方政府缺乏合作机制,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和现象不断出现,市场机制在走廊内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失效,加剧了走廊建设的难度等。 (二)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座城市。东部六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是我国七个煤化工基地之一,在我国煤化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8年7月,鹤岗鸟山和双鸭山东荣一矿、东荣二矿、鸡西东山选煤厂、中央选煤厂等煤矿建设已经开始,华电佳木斯发电厂、鹤岗电厂和七台河电厂的二期等一批扩建工程和国电桦南风电场、富锦风电场等一批可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试卷 只选错的 1、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时期,产业结构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产、二产、一产。 正确 错误 2、四大功能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相结合。 正确 错误 3、城市发展要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 错误 4、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是“三就一保障”。三就指就业、就学、就医;一保障指必要的社会保障。 正确 错误 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要把过去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转变为二三产协调拉动。 正确 错误 6、东部地区在发展现代产业服务业时,一方面要体现(),促进社会经济 市场经济规律 以人为本 以产业为中心 高科技含量 7、国土的开发密度和开发水平较高,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却已开始减弱,这样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8、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的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9、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经济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条件较差的区域被划定为()。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0、国家依法设立的保护区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 遵循商品价值规律 遵循宏观调控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最终目标 15、我国的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强制执行 政府援助 公共服务 财政管理 16、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禁止开发区的是() 自然保护区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防控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防控 我国新常态时期的经济发展,承担着有效化解长期粗放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风险以及保证经济提质增效稳定发展的双重任务。但从目前整个经济发展态势看,因受众多因素制约,老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如发展速度下滑较快、人民币汇率走势不稳、城镇化盲目扩张形成多种矛盾等。这对新常态时期“发展与调整”双重任务的实施,既形成制约,又带来新的风险。对此,需要采取诸如夯实推动发展的动力基础、打造稳健的金融市场、继续加大对“短板”的扶持力度、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平台等措施,着力防控和化解各种风险,促进新常态下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 标签:经济新常态;发展风险;防控对策 为了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诸多矛盾,保持经济中高速高质量发展,中央提出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逻辑,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目前部分地方和部分领域仍继续着传统发展模式,致使老的问题与风险没能解决,新的风险问题又相继出现。如何有效地遏制与规避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危机,已经成为能否促进新常态下经济调整与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当前经济发展显现“硬着陆”风险端倪 自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尽管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实施的调整转型等措施,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经济增速持续滑落,已大大低于预期的7%增速水平。虽然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7.0%,二季度增速6.8%,但名义GDP增速仅为5.8%和5.6%。分区域看,原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更是塌方式下滑。如东北和西部的部分区域,其名义GDP增速和财政增速都出现负增长。同时,整个社会总供给持续疲软,工业发展也显出萧条迹象。2015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6.2%。比去年同期下滑2.5个百分点,如考虑价格因素,名义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6%,较去年同期下滑5.2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9个月负增长。宏观一致合成指数创近10年来新低,为93.32。①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已显出“硬着陆”的征兆,其发酵效应影响着整个国民的发展信心与积极性。目前面中央提出的“三种叠加”的调整手段,因受工资、债务兑付、财政支出等三重刚性的约束,在缺少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新发展手段支撑下,更加剧了其实施的复杂性与难度。当前的经济下滑、新的增长点缺乏,难以较好地为顺利调整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加大了转型的难度与风险危机的有效化解。 2.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下降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较大负面影响 当前,因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美元升值、大量外资回流以及国际上希腊债务等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加大。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财税政策方面的缺陷,如分税制、税收优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张宇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10 版)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增长速度的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条件下,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优化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5%。2011—201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1.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拓展着区域发展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国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历史上就一直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在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具体的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最后,点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东部中部西部 正文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骄傲的说这是一个奇迹,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排名世界前列。中国这条巨龙终于开始腾飞。然而隐藏在这一现象之后的危机也慢慢浮现。相对于东部来说,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历史的日积月累,改革开放后政策向东部倾斜,计划经济的转轨以及中西部地区自身的问题等,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一个东方巨人的话,有人形象地称西部地区为“巨人的跛足”,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一直采取“两分法”,即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20世纪80年代,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1]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1.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但是其经济发展与其人口规模及国土面积极不相称; (1)国民生产总值 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为46211.50亿元、21921.37亿元、14647.38亿元,东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15:1.5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中、西部分别为10032元、5258元和4123元,其中东部的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达25192元,西部的贵州最低,为2301元,前者是后者的11倍。 (2)社会经济结构 1998年,东、中、西部的第一产业之比为1.66:1.3:1,第二产业之比为3.76:1.66:1,第三产业之比为3.55:1.42:1。由此可见,从第三产业角度考虑,东部的先进和西部的落后主要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企业所有制结构——以各类所有制企业工业总值占本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东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40%,而其他所有制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占60%;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74%,其他所有制企业的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呢?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这四个“没有变”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那么,四个“没有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夏粮产量达到2821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增长3.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同时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 从国内看,7%的增速在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不是最低,而属于“中高速”,虽然与前36年年均10%的“高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比只有“周期性调整”而无“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重叠”的1989、1990年年均不足4%高出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经济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比15年前同期扩大了60倍左右的基础上,实现一个百分点增速的经济内涵容量要比以往大得多。 从国际看,7%增速虽然略逊于处于规模小、基数低发展阶段的印度经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为中国的1/5)的增速,但是远超世界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 .面对不确定性的全民困惑 首先来谈第一个问题。我想,各位企业家和高管们对当前的经济状况应该都是感同身受。我本月从内蒙的锡林格勒到河南的郑州、漯河,到四川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看到了很多现象,总体感觉是,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并且这种不景气的状态已经渗透到了最边远的地区。 在锡林格勒的时候,我曾经在街头一个很小的饭馆吃饭,听老板说,他们现在的客流差不多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原来我们还以为餐饮业的不景气主要是因为“八项规定”,限制公款吃喝等造成的,现在看来,还不仅仅是这个问题。在那样一个公款消费不会光顾的小饭馆,生意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旁边的工地少了。原来都是工地的工人在这吃饭,而现在工人变少了,它的生意就直线下降。 后来我到了雅安,那里有一种小鱼特别鲜美,是当地特产。我们两个人在这个小店吃了四斤半这种小鱼,我想可能会要到五六百块钱,但事实上,加上其它菜和锅底,一共才收了元。并且,正当中午饭点,整个店就我们两位客人。我感觉到,即便在边远地区,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经济的下行。所以现在的经济形势确实非常不乐观,应该说情况很复杂、形势很严峻。 对于经济的下行,社会上也有很多不一致的看法。比如前一段《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说这种经济形势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现在都在讲经济呈形走势,但这个形的底部究竟在哪里?我听到的最悲观的说法是要在谷底年。 现在社会上对经济有两种解释,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一个是“三期叠加”。但是这不完全是经济问题。经济只是整个社会趋势的一部分,必须将其放到整个社会趋势中去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来自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而稳定的预期是指国家的方向感、上层的安全感、民众的希望感。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方向感。国家方向感,要放到历史的脉络中来看。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三十年,还要接着走向下一个三十年。 但是,未来究竟会怎么样,人们也正处于一种困惑的状态。并且当经济衰退与经济转型结合在一起,这种困惑会越发强烈。这两年我一直在讲,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让人困惑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们走不动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2011国家公考《申论》热点总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之主体功能区 理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学院名称:经济学院 学生姓名:吴优 专业:经济学 学号:20100828 指导教师姓名:任志军 论文提交时间:2013年9月1日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而产生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节行为。因此,严格地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才正式形成的,并越来越显示出特殊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经济全局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因此,研究、完善和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成为我国区域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融合且基础较差、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有可 能的。 ABSTRA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market defect of the government's macro adjus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strictly speaking,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formally forme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increasingl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ecial. The party's 16th national congress put forward as a whole the area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rom entered the stage of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e study, improve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ayout an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our regional policy system, one of the most urgent tas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e China such a large, multinational fusion and poor foundation, and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as long as the right way, the correct step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entirely possible .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 经济放缓 2014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众所周知,2014年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4%,同时中国经济经济进一步下行,摩根大通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将会由2014年的7.4%进一步放缓至2015年的7.2%,而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率目标调整为7.0%,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 房地产下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如今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问题逐渐显露,发展态势越来越严峻。如下图所示红线为房地产销量增长率,2014年房地产销量基本处于下滑威胁动摇经济增长根基。 人口红利消失 另外,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取到重要作用的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中国从16岁到59岁的有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在2012年已经见顶,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即便再将具有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人口总数放宽五年,中国从16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也将2015年见顶。

走产业调整之路 持续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原有增长点和增长优势,都在逐渐消失,只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发展之路,中国经济才能再次腾飞,虽然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无论是人居国民生产总值还是经济增长质量都远远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巨大。中国仍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未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仍将持续不断地赋予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在未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在内发展都会变缓,产业转移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中国经济要长远发展必须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将粗放型经济转移到以科技推动为主;将单一型经济产业转变成混合型生产服务一体化;将依靠出口和投资转变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同时政府也要简政放权,促进市场的作用,完善金融体系和市场规则,促进产业之间正常竞争和发展。 1)完善市场机制,促进正常竞争。 以电商为例,淘宝天猫在2014年双11里创下了惊人的571亿营业额,马云扬言在2020年电商要占领50%的零售市场,福兮?祸兮?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电商从未像中国这么火,中国的网购之所以这么火主要是因为网上购物比实体店要便宜许多,而事实上这是由于电商与实体店的不公平竞争造成的。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商品价格要低于亚马逊,而在中国实体店价格远高于网店,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房租太贵,另一个就是实体店收税太重,而网商不需要缴税。我觉得电商应该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店,政府应该大幅降低实体店的税收,不然的话如果到了2020年电商占领50%的零售市场,中国将会有大量的人失业,因为电商所创造的就业不足以抵消实体店衰败带来的失业数目。 2)大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 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为例,现今政府又计划在天津,福建,广东建立新的自贸区,促进市场的作用,加大开放,深化改革,就是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比如,2014年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60%以上。 3)促进小城市化,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合作社。 个人认为,城市化不是让农民进入大城市和知识分子竞争就业,而是要鼓励就地建镇,鼓励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合作社,将农业生产企业管理,做到从种子化肥,生产销售到服务的混合一体化农业模式,提高效率,解放生产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