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了解我国的区域划分。

3、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区域的名称,并指出他们的大致位置、范围,明确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学习难点】

1、四大区域划分的界线与主导因素。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降低___。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__越来越少___。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阶梯状__分布,逐级下降。

2、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_差异显著_,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_人类活动_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牧_东_耕_、南_稻_北_麦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高__,西部__低_。

3、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限。其中,___秦岭__—_淮河__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根据_气候__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_干湿_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__气温_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北方地区__、___南方地区__、__西北地区__和_青藏地区___。

二、新课学习

(一)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差异

(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地理要素)

1月份平均气温<0℃>0℃

年降水量<800㎜>800㎜

干湿类型半湿润、半干旱区湿润区

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

温带

热带、亚热带河流越往北结冰期越长无结冰期

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旱地一年一熟

或两年三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

甜菜等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水田一年两熟

或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等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主食米饭面食

建筑特点墙体厚、屋顶坡度小墙体高、屋顶坡度大

传统交通运输陆路运输为主水运仍然常用

(二)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指出它们大致的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读课本图5.1,5.5,完成下列活动。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 界线A是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2) 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

(3) 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降水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 界线B是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2)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等温线

(3) 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800㎜

(4)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界线B与秦岭一淮河一线是否接近?气

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接近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是哪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分界线?青藏地区

(2) 它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第一级阶梯

(3)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形

4、小结四大区域的主导因素与界线。

【学习反馈】

1、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A)

A、1月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2、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D)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3、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这也充分表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南甜北咸,南船北马

B、四川、重庆人爱吃辣

C、山西人口味偏酸

D、东牧西耕,东尖西平

4、影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C)

A、地形

B、降水

C、气候

D、地势

5、“早穿棉袄午穿纱”描写的地区位于(D)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6、我国四大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C)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7、“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所指的是(B)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D)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9、我国大江大河多发源于(C)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0、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青藏地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

B、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C、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显著

D、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

第六章第一节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读图并描述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自然特征。

2、能够理解和简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学习重难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黄土地、黑土地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__青藏高原____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_秦岭-淮河___一线以北,东临__渤__海和__黄____海。

2、地形:以___平原____和___高原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东北___平原和__华北_平原,西部有__沟壑纵横___的黄土高原。

3、气候:主要位于我国的__寒温带___、_中温带__和__暖温带___(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温带季风____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__400-800__毫米,属于___半湿润区____(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黑土地__”,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__黄土地___”。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

1、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旱地_____。主要种植____小麦____、___玉米__、__谷子___等粮食作物,以及__甜菜___、__棉花____、___大豆____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__旱作___农业区。

2、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北方地区___平原___广阔,__土壤___肥沃,__耕地___集中连片。

3、春旱:主要分布在__华北平原___和___黄土高原____。

二、新课学习

(一)读右图

(课本P10图

6.5),探究北方

地区的气候差

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_温带季风气候_,气候特征是_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气温:石家庄1月和7月平均气温都高于齐齐哈尔,纬度位置。

降水:石家庄夏季和冬季的降水量都多于齐齐哈尔,海陆+地形。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石家庄1月和7月平均气温都高于延安,地形。

降水:石家庄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多于齐齐哈尔,海

陆位置。

(二)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

因及其影响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

温变化和降水特点。气温迅速身高,但降水较少。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

响?

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

青,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3、华北平原的人们该如何应对春旱?覆盖地膜、建大棚、培育抗旱品种。【学习反馈】

1、北方地区东临( A)

A. 渤海和黄海

B. 东海和南海 C . 黄海和东海 D . 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C )

A.内蒙古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C )

A. 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降水偏少

D.耕地集中连片

4、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的是( C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D)

A.工农业发达 B.城市、人口众多 C.水污染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6、华北平原春季旱情较重,下列措施能缓解北方地区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D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第七章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特征。

3、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说出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

【学习重难点】

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范围:位于___秦岭__—__淮河___以南,_青藏高原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__东__海和__南__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__高原___和___盆地___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_平原___、__低山__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纬度__较低__,属于湿润的_亚热带__、_热带_气候。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高温多雨___,冬季_温暖湿润___。

4、土壤:南方在_湿热__环境下发育了__红色___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红土地_”。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是_四川___盆地。喀斯特地形发育典型的是_云贵___高原。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

1、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_____水田___。这里主要种植__水稻___,也种植__小麦____、_棉花___、___油菜___等。南方地区盛产___茶____、___竹___、___甘蔗__、___橡胶___,以及__柑橘___、___香蕉____、__菠萝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2、找到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南方地区气候___湿热___,平原地区,地势_低平___,__河湖__密布,灌溉条件良好,__水田__集中连片。

二、新课学习

(一)读课本图7.3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1、冬季,四川盆地为什么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四川盆地北部分布有高大的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减弱作用。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则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

2、西双版纳地区为什么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北方来的寒潮。而大致同纬度的广州,其北面南岭山脉海拔较低且不连贯,对来自北方的寒潮削弱作用较小;

西双版纳地势较高,同纬度广州地势较低。

(二)阅读教材47-48页,分析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地形优势: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耕地多为水田,且集中连片,山区的水田

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2、气候优势: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3、灌溉: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学习反馈】

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地形区:A__长江中下游平原_

B___云贵高原___

C__东南丘陵_____

(2)山脉:D___秦岭____

E__横断山脉____

(3)河流:F___长江_____

2、南方地区的气候属于_热带___、__亚热带__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_高温多雨____,冬季___温暖湿润____。

3、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水田__,主要粮食作物是_水稻____,从气候条件,盛产该农作物的原因是气候___雨热__同期。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知识点和试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科组:Mars Tarka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三、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启发式讲述法、学生活动、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请欣赏下列一组图片,感受全国各地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学生: [讲授新课]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两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学案(教师用)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考纲浏览: 1、中国的区域差异 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4、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5、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6、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7、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热点提示: 1、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各个区域的自然条 件、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西北地区干旱和青藏地

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2、关注台湾问题、南水北调、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三 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等热点问题 3、关注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和城市的主 要区位因素 4、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往往是命题的切入点 自主学习和探究: 第一部分中国区域地理 一、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体味“秦岭—淮河”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3.用事例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各种自然和人文差异进行一一梳理,感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体味区域(中国)内部的差异性。针对如此复杂的区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其(中国)划分成尺度更小的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所以,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区域划分,在区域划分的探究中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的突出地理差异,全方位理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本节课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主要目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布图和各种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关于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欣赏祖国最美风光。 设计意图:在欣赏祖国风光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各地自然差异与人文差异,为后面的中国地理差异和区域划分做铺垫。 (一)地理差异显著 活动:说说祖国各地的不同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美丽的祖国,风景如画,多彩多姿,请你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说说祖国各地在自然与人文等方面都有哪些差异。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 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高寒对青藏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通过四大区域的复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差异,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或者影响性,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本节的教学还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上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也是在区域层面上划分最大的区域。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的阐述,但是对于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学习区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教学难点: 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前置作业学案教材 教学过程:

探究二:干旱的大西北师:各小组展示疑问并求助 (适当点评,鼓励性语言) 出示答案 (过渡):基础知识过关了, 我们将要背着知识的行囊攀 登重、难点知识的高峰 来看探究一:出示课件(相 关图片)(播放中国1月气 温分布情况图、中国温度带 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 中国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 林分布图、中国年等降水量 线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 等),提问:注意看秦岭和 淮河一线与哪几条界线位置 接近? 要求:把你们的答案一定要 落实到学案上。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疑问? 老师还有个问题,气温和降 仔细观看图片,小组合 作,探究秦岭—淮河一 线的地理意义。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两 个小组) 一名同学版图探究结果 并讲解。 暴露问题,同学之间解 决。 做学案探究以后走进中 (口、脑并用,知 识的提取便于巩 固) 锻炼学生的勇气和 语言表达能力 自学自答,有疑难 问题抛给学生解 决,互帮互学。 设计这个题一方面 是突破难点和重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1)

第3讲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在地区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入区 B.A所在地区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调入 C.B所在地形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B所在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少的省区 2.关于C河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 B.降水丰富,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D.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汛期长 解析第1题,A地处四川省,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区,该地区水能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中路输电区;B地处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题,C河段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航运。 答案 1.C 2.B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4.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解析第3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4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答案 3.D 4.D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A.①——层层稻田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2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5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6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特点。 7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 8经济发展水平特点,东部高西部低 9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田多为旱地。 1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1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14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 15秦岭一淮河以南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16秦岭一淮河以南农田多为水田。 17秦岭一淮河以南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18秦岭一淮河以南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19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一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0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 21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 22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2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 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2.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长城 C.太行山 D.贺兰山 4.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秦岭—淮河 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5.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6.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7.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8.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 1月0℃等温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9.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 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中国年俗的资料。 ■教学策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你知道我国各地都有什么样的春节习俗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寒假开学的第一节课,寒假中学生度过了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 节日──春节,感触较多,从这一话题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体现地理就在身边的理念。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受到的影响A.纬度高低 B.距海远近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 3.下图是我某地区简图,甲地降水量及其该地区降水分布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200mm以下,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B.400mm以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C.800mm以下,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D.1600mm以下,受植被因素的影响 4.下列关于四川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四川的最高山峰是娥眉山B.四川的地形是盆地丘陵 C.四川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宝成线从成都向北穿越秦岭到宝鸡5.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盛产温带水果B.以早地为主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甘蔗D.长城以北一般一年一熟 6.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 7.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8.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致相同,但前者比后者的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B.多湖泊C.地势高D.多冰川 9.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D.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10.“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景观应该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农作物分布极具地方特色。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读表可知,该省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油菜D.玉米 12.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13.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②以种植小麦为主B.雨热同期是①②共同的气候特征C.杭州位于①区域而广东位于②区域D.传统的交通工具①以船为主②以马为主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耗牛,奔跑的藏羚羊,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根 据各地 的地 理位 置、 自然和 人文 地理特 点的不 同,可 以将我 国划分 为四大区域即_A北方地区__、B南方地区__、C西北地区___、D、青藏地区__。 (2)A北方地区与B南方地区界线a大体经过_秦岭_——_淮河一线,大体与一月_00C_等温线和_800mm_年降水量线吻合,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气候;A北方地区与C西北地区界线b大体与_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或400mm 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c大体与_地势第一、二阶梯界线_基本吻和,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和南方以种植业为主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高寒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是_秦岭_——_淮河一线,它有哪些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⑷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8)水田与旱地分界线、(9)南方与北方分界线(10)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列举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 目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地理位 置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形平原、高原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b c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①地形—以 高原、 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新疆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冬冷夏热,降水少。 ③河湖:多为内流河、湖;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④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__、_荒漠草原__、_荒漠___。原因: 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原来越少减少(P11图5.14)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一淮河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限和范围 4、在图上描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分界线并标出名称。 5、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①位置:位于与省南部,北临,南临 ②主峰: ③走向: ④分水岭:是和的分水岭 2、淮河 ①发源地: ②流向: ③流经省区:、、 ④注入地:,主流经高邮湖南入,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 入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的封冻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的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物的熟制 主要的经济林木 主要的运输方式 1、一月份等温线 2、等降水量线 3、干湿地区:与分界线 4、耕地类型:与分界线 5、温度带:与分界线 6、气候区:与分界线 7、植被类型:与分界线 8、地区:与分界线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依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坚固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 2、四大区域:、、、 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③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课堂展示】 1.下列山脉,作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祁连山——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天山一阴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 C.秦岭一淮河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5.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6.秦岭一淮河线以南的河流冬季大多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B.受夏季风的影响大 C.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D.1月平均气温高于0℃ 7.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是 ( ) A.河北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8.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9.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10.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1.“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湖南省的植被类型为 (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4.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辽河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5.秦岭、淮河都经过的省区是(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安徽省 16.秦岭地区的植被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草地 D 从山顶到山脚垂直变化 18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有()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1月0℃等温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八年级地理下册_第五章_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测试__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词中优美的南国风景与下列哪项相吻合() A.山清水碧,鱼米之乡 B.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游泳和溜冰是本地区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2~3题。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3.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区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区域③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区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2009年9月8日在吉林长春农博园隆重开幕。历时3天。本届农交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农村”。展会期间,展出的产品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名优农牧产品。有吉林长春的西瓜王——“女神2000”,有新疆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库尔勒香梨,有山东的特优产品——黄河鲤鱼,有上海崇明土特产——崇明老毛蟹,还有西藏金哈达公司的牛绒制品等。其中宜昌的柑橘就签下了5亿元的大单。结合上述内容,完成4-6题

4.东北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号称中国的“北大仓”,其主要的农作物是 (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6.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牲畜是 ( ) A.细毛羊 B.野驴 C.藏羚羊 D.牦牛 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睦相处,它们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 ) A.壮、苗、傣族 B.土家、布衣、朝鲜族 C.彝、哈萨克、藏族 D.白、黎、回族 地理景观往往是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特点的反映,代表着当地最典型的地理特征,一般是由当地典型的动植物和地形构成,是我们学习是时候应该首先认识的。在古代也有很多的诗词和谚语反映了各地的地理景观的区别。根据上述材料完成8-9题 8.下列诗句中,描写青藏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2009年8月8日袭击台湾、福建、浙江。持续的暴雨,致部分村镇被淹,多处山体塌方。“莫拉克”带来的超大暴雨重创台湾中南部十余县市。“莫拉克”共造成近九百万人受灾因灾死亡上百人。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材料完成10-11题 10.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但是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其气候类型主要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1.台湾发生灾害以后,大陆同胞迅速行动起来,向台湾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南方地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 A.马车B.汽车C.船舶D.火车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作者: 王文婷 单位:山东省济南甸柳第一中学 ? 课标内容 ●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明确划分依据。 ●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课标分解 ? 目标与策略 ?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自然地理差异。 内容结构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情景激趣 情景导入:展示几条中国热门的旅游线路和景观图,比较各地差异。 走南闯北,漫游锦绣中华。线路: 1.黑龙江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中国第一雪乡双飞五日游 2.海南阳光纯海游:美丽三亚五日游 3.西藏游:布达拉宫、大昭寺、林芝、卡定沟瀑布、尼羊阁博物馆、 纳木错11日 4.上海南京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送江南水乡乌镇豪华六日游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生活动:很多同学利用假期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请同学们说说哪里印象最深刻?当地有什么特色?并在中国地图上指出你所介绍地区的位置。 学生介绍自己旅游、探亲到过的省区、城市,说说各地景观差异,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 教学环节二:描图填图我最棒 读课本第二页图5.1,引导学生读图、描图、填图、绘图,进一步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描图:在下图中描出1月16℃、8℃、0℃、-8℃、-16℃等温线。 (2)填图:填出800mm 、400mm 年降水量线。 (3)绘图:绘出沿30°N 地形剖面图。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完成填图、描图、绘图练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的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让学生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本章教材在整个《中国地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学习动词是指出,学习水平是运用,学习内容是“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成因。 2.能够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区域的划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4.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指出它们大致的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教学重难点】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标准 2.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班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并说出划分依据。学生会以“性别”、“身高”、“头发长短”、“是否近视”……为依据来分组,从而得出班级分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的组,同一个人可以是很多组的成员。其实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与班级小组的划分方法类似,只是划分的依据应是地理要素而已。 任务1 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成因。 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1.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2.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东西降水的差异。 3.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东西地势的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教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内容】 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高寒对青藏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通过四大区域的复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差异,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或者影响性,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本节的教学还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上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也是在区域层面上划分最大的区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的阐述,但是对于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学习区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教学重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 【教学难点】 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方法】 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图片、前置作业、学案、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课题 二、前置反馈 三、重难点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干旱的大西北。 探究三:高寒的青藏地区。 播放多媒体视频(关于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 特征) 师:通过这几幅图片, 同学们可以看出我们 今天复习的课题是什么? 出示目标。 师:我们进入第一个活 动,看看你前置作业完成的 如何?给大家2分钟的时 间订正答案(根据要求完成 任务)。看哪个小组完成的 既快又好,订正后请举手示 意。(适当点评完成任务的 小组) 师:各小组展示疑问并 求助。(适当点评,鼓励性 语言) 出示答案。 过渡:基础知识过关 了,我们将要背着知识的行 囊攀登重、难点知识的高峰 来看探究一:出示课件 (相关图片)(播放中国1 月气温分布情况图、中国温 度带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 观看图片。 生:四大地理区 域。 学生齐读目标。 小组合作:组内相 互订正答案,组长记录 疑问知识点。完毕后示 意。 有疑问的小组提 问,其他小组解答。 核对答案,记性并 相互提问。 仔细观看图片,小 组合作,探究秦岭—淮 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小组展示讨论结 果(两个小组) 一名同学版图探 究结果并讲解。 暴露问题,同学之 间解决。 做探究以后走进 中考题,做学案中考 题,并由学生讲解为什 么会选择这一项。 小组合作,根据学 以声音图像导 入复习课题,形象生 动,激发学习热情, 明确复习课题。 明确目标,带着 目的去学习。 订正答案的过 程也是巩固记忆的 过程。 (设疑解疑,全 面依靠学生) (口、脑并用, 知识的提取便于巩 固) 锻炼学生的勇 气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学自答,有疑 难问题抛给学生解 决,互帮互学。 设计这个题一 方面是突破难点和 重点的方法,另一方 面通过这个题交给 学生学习区域地理 的方法,为下一个探 究做准备。

中国地理学案七: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考点搜索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①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②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③自西向东,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总之,我国的气温、将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①农业分布特点: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②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区的村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①1月0°C等温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⑤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即小麦与水稻主产区分界线) ⑥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⑧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⑨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⑩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第二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5、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①根据气候特征划分为:,,, ,。 ②根据干湿程度划分为:,,,。 ③根据气温差异划分为:,,,,,。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①划分标准:依据总体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②四大区域: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③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为界, ⑵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为界, (即—山脉—山—山—山脉。) ⑶青藏地区与南方、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为界, (即山脉—山脉—山脉—山脉。) 7、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 (1)地理区域的类型,如: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运用】:①如珠江三角洲是区域;②如工业区是区域; ③如西藏自治区是区域。 8、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