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何处 3月24日

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何处 3月24日

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何处  3月24日
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何处  3月24日

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何处?

每年第一季度即将结束的时候,都会迎来博鳌亚洲论坛。虽然博鳌亚洲论坛越来越成为中国一个周边外交的舞台,但对于国内国际的与会代表们和众多的媒体来说更关心的是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势的判断。

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信心不可动摇。历经两次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已今非昔比。大多数国家在壮大实体经济、抵御金融风险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地区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去年,亚洲经济的增速依然是高于全球,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

在2016亚洲经济预测暨前瞻指数发布会上,IMF副总裁朱民表示,亚洲经济增长仍然强劲,特别是亚洲新型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估计今年增长速度6.5%。

实际上,如果没有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就不会有对亚洲经济的信心。

谈到中国经济,林毅夫先生在论坛发言中认为中国经济在制造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方面以及城镇化方面依然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这一点是中国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一些来自国外的学者如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认为虽然中国的CPI看上去不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有很大的通缩风险,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菲利普斯也持同样观点。在和吉利总裁李书福先生交流时他谈到,今年吉利的各个自主品牌的汽车销量依然在平稳增长,尤其是10万元左右的中档车,这说明大众消费并未萎缩。

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并没有林毅夫先生那么乐观,但依然有足够的信心。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压力是十分现实的。从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生产能力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中国经济经历了数年高

歌猛进的时期。在大多数经济领域,产能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本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加上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导致的购买力下降,生产周期性过剩的特征十分明显。

在所有有关美国1930年代大萧条解释的理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经济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现象,如果早几年来临,汽车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潜力足以使经济快速复苏,而如果经济危机晚来几年,后起的新兴工业也有助于使经济快速复活。但危机恰好在1929年爆发,汽车和建筑业无力帮忙,新兴工业(航空、实话、塑料、电子、食品加工等)又来不及帮忙。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应对之策就是让投资向新兴工业倾斜。”这是经济学家迈克尔伯恩斯坦在其《大萧条》一书中的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现所面临的问题和1930年代的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面临大量的产能过剩。但从各方面的因素分析,中国产生类似美国1930年代的长时间的深度衰退的可能性很小,那些等着看中国经济“硬着陆”笑话的人肯定会再一次失望。

只所以对中国经济保持充分信心的来源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人口的因素。从2013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人口供应出现拐点,之后就业人口连年减少。三十多年前制定的人口政策虽然对远期的中国经济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从眼下中国面临的转型期来看,则利大于弊。而在1930年代的美国正是劳动力供应的高峰期,所以大萧条最大的特征就是导致失业的急剧增加。由于适龄就业人口减少。一些重化工行业去产能形成的失业就是结构性的,可以通过转岗培训、异地就业等方式逐渐消化。在社会就业总体保持稳定的状态下,社会就不会发生全国范围内恐慌性的消费和投资的缩减,也就不会形成产能过剩——企业破产——员工失业——消费降低——企业破产的恶性循环。

第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中国互联网和服务业的结合看上去虽然缺乏科技含量,但商业模式创新的速度和潜力爆发性增长。这股由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人才和互联网思维所引领的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十分迅速。大量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因为带着“互联网”的光环,而义无反顾的进入以前他们根本不可能看上的服务业。服务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重化工行业下跌所带来的缺口。

第三是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且这种竞争力存在于多个领域,不会因为某些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遭受全面的影响。在中国重化工业遭遇产能过剩的同时,以通信、轨道交通、核电、装备制造、航空为代表的科技和高端制造行业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这些产业即服务于国内又具有国际竞争力,其总体体量庞大,增长速度很快。

第四是中国幅员辽阔地方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大,这种特征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缓冲机制。尤其是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人口结构都有着极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甚至超过了很多国家之间的差别。因此发生在某个区域内的经济危机未必会直接传到到全国,而且区域性的问题也容易在全国范围内消化。

总体来说,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于以上几点,最核心之处在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会在较短时间内由于重化工业下滑形成的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的观察,需要一点时间。这个时间其实也并不很长。

张维为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doc

张维为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张维为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第一篇 早晨,看了视频《中国人,你要自信》,忍不住要说几句。我能接受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言语方式也能接受他的看法,但我想说的却是别的内容。 首先是对题目的理解。“中国人,你要自信”这个题目能够被理解吗?我的看法是不能。“不能”不是指看不懂这句简单的汉语,而是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传递。对这个问题,我经常会注意到,但估计从来都没说清楚过。看完这个视频,观众心中留下什么印象?有人说,美国、民主并非那么好。作为中国人,我要自信。问题是,仅仅如此我真的能变得自信起来吗?每一个人都可以试一试,例如把这个视频看上10遍、100遍,甚至做到倒背如流,再去和洋人接触看看自己是否真的会变得自信起来。没有机会接触洋人的人,可以看看电影、新闻中的洋人,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心里看到洋人的心态的不同,看看自己是否变得自信起。我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也就是说,中国人自信,这件事情只能发生在他们真实地接触并了解了洋人之后,而不是看完某个视频或者听完某个演讲之后。间接知识是否真的可能,我深表怀疑。基于这个理由,我说,题目不能被理解。当然,对洋人的了解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或迟或早,或多或少。

面对洋人,在检查一下自己心里的感受,这样的事情我做过。不仅检查过自己的心里感受,还观察过他人的感受。我个人对西方的接触,应该是80年代开始的,除了西方制造的产品,还有西方人的著作、影视作品等。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周围人关于西方的评价。刚刚出过国的人向还没有出过国的人介绍起他们见到的花花世界时,手握洋货和没有洋货的人介绍自己的洋货时,心态或许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现象。这样的失真,也是要考虑在内的。后来,我还专门学习了英语,能够自己阅读一些西方的资料、书籍。但无论如何,这些了解都是通过媒体完成的。这里所谓的媒介是指信息传递的介质,存在于我和真实的西方世界的影视导演、书籍的作者、产品的制造者等等都是媒介。因为有了媒介,所以媒介可能导致的失真就需要考虑。更为重要的,媒介是一种了解的渠道,同时也是了解的一种阻碍。刚开始没有直接了解的机会的时候是一种渠道,之后就是直接接触、阻碍了解的阻碍。后来,有机会和洋人在一起工作,约4年时间。尽管也有一些生活上的接触,但依然不够深入。无论如何,有一个明显的心理感受是,看到洋人我心里依然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这个异样感,可以理解为不自在不放松,也可以用张教授的话表达为不能“平视”,这样的感受当然不会出现在我见到某个亚洲人的时候。或许是我个人对于神情过于敏感,才产生这样的异样感。不过,根据我对他人的观察,这样的异样感绝非只出现在我一个人身上,应当很是普遍。洋人和国人是有明显差别的,不仅在外貌上,神情也是。看到新鲜的不一样的人就会有感受,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点都不稀奇。来到深圳2年多,我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更多的洋人,因为在管理层,应该说

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面对世界金融剧烈震荡和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日接受记者专访,以扎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以及他在东南沿海企业最新调研掌握的第一手情况,描绘着中国经济“寒秋中的暖意”。 “尽管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好的,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马建堂指出。 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马建堂表示,这是受国际金融风暴、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内严峻自然灾害影响,也是受中国经济自身周期下行惯性的影响。但从判断经济基本面的国际通行指标经济增速、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和就业形势四方面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总体运行良好。 “欧美经济已经或者即将陷入衰退,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前三季度增长率在6%至7%,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9.9%的增速。”马建堂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速进行了全球比较。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从8%以上控制到5%以下,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 虽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前三季度依然保持了22.3%的增长。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到约1.9万亿美元。马建堂指出,这使得中国具备非常强的支付能力。而且从他在东南沿海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外界所说的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只是极少数,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

从就业情况看,中国前三季度新增就业936万人,用了3/4的时间完成了94%的全年就业目标任务,就业形势总体也是好的。 马建堂总结说,中国经济增速全球最高、物价得到很好控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就业总体良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的支撑因素。 宏观政策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 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大事多、难事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马建堂指出,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采取了灵活审慎的调整。 二季度以来,沿海出口企业已经明显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一些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目标及时在年中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并采取了提高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等措施。 三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冲击也日益体现,对国内的影响从沿海蔓延到内地,从中小企业扩大到大中型企业。马建堂介绍说,宏观调控政策对此进行了灵活审慎的一系列调整,包括: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整外贸政策支持出口稳定增长,适当调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薄弱环节的支出;国务院核准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等。 马建堂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从这次及时调整宏观政策,我们能够看出,党中央、国务院有着很强的对宏观经济把握、驾驭和调控的能力。

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

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 自2008年以来,每年的9月1日,都会有一档节目叫“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用生动鲜活的讲故事形式追根溯源中华传统文化,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饱含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骄傲的文化课,也向世界讲述了一个我们在发展新时期对自有文化表现出的高度自信的中国故事。 01汉字:居高声自远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它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世界里蕴含着中国人的乾坤大世界。正如王宁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汉字造字的意图告诉我们:看清道路,奔向目标。这是古人的思想,也完全符合我们今天的精神。汉字独有的魅力与演变历史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热爱汉字的人们。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理查德用了半辈子在研究汉字,为了研究汉字花光积蓄,差点被驱逐出境,他用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放到网上,只为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汉字,认识汉字,传播推广汉字。他说:“我觉得我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站在台上的他虽然金发碧眼,虽然语言表达磕磕绊绊,但心中的执着,眼里的光亮,儒雅的举止,就是汉字传承的精神,就是传统文化意境中的谦谦君子走向世界的形象。 02武术:自强民族魂 武以镇魂,无论是舞台上螳螂拳名家于海、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八极拳名家王世泉对武术博大精深的演绎,还是视频中最近爆火的《战狼2》导演吴京对武术的诠释,都精准的阐释了武术的精髓:美,绝,幻,悠。一华武术,意贯千秋,直冲四海。它是艺术的高标,是美的雅号,是中华的骄傲。正如吴京所言: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真正的英雄不是侵犯别人,而是用一身功夫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人民、保卫祖国。吴京数十年磨一剑,用全力甚至生命来拍一部戏,也正是对民族魂、骨气、担当这些武术精髓的最好诠释。 03文学:意蕴传千古 文学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如董卿所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 这一节里最感人的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九十六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天翻译一页书稿,工作到凌晨几点。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中国诗词美的热爱:“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有韧性有底气有后劲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有韧性有底气有后劲2018-10-16 10:14:25 来源:经济日报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有些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出现了所谓的“悲观论”“恐美论”“必输论”等。对此,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从较长周期观察我国经济从哪里来、向哪里去,要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底气、后劲,满怀信心地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 一、贸易战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基本面 现在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是,贸易战会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总体地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已经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之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的“大盘”稳,市场预期也在向好,主要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劲发展动力。 具体分析,我们不仅要看速度,还要看效益、质量、结构,更要看经济运行背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其一,看效益。先说企业效益,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比1—5月份进一步加快;规

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22.6%,也保持较高增速。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润同比增长21.4%。再看居民收益,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人均财产净收入1166元,增长10.5%。 其二,看质量。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01231元/人,比上年提高6.7%。产能利用率回升明显,其中煤炭、钢铁行业较为明显,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其三,看结构。消费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5%,比上年同期又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比投资贡献率高出47.1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不断增加,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服务消费持续旺盛,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其四,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新增长点推动力加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机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

中国音乐之文化自信

中国音乐之文化自信 任何一个民族,必然有其众多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逐渐形成了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诞生了不同的思想,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意识认知,最终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在这众多文化特质中,音乐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中国音乐约起源于7﹑8000年前,这一时期的音乐尚处在蒙昧时代,它的主要作用是祭祀捕猎、求偶、以及劳动等,尚未作为一种单独的审美活动从生活中脱离出来。在两千余年后,中国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乐器—琴诞生了。在这之后,中国音乐逐渐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转向了审美应用,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的主要是对自然祖先神明的崇拜和对贵族享乐生活的描述。同时,音乐还承载了政治意义,比如《韶》《大夏》等歌颂类音乐都是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的。再往后便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除了表现上述内容外,还增添了对个人悲欢的表达以及对教化的承载。例如诗经中的诗歌就来源社会的各个阶层,表现了他们的感情,孔子学生子游为武城宰时,曾以弦歌教化民众,同时,这一时期的声乐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士大夫阶级还以编钟为乐器创造了大量的精美乐曲。到秦汉时,乐府音乐兴起,其特征为相和,这种形式对隋唐音乐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同时,汉代还发展了律学,为魏晋时新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魏晋音乐大量融合了羌胡音乐的乐器及表现手法,为隋唐时各族音乐融合奠定了基础。同时,围巾时在律学上的成就也使其解决了许多音乐难题,如黄钟不能还原问题等。唐代音乐融会各族音乐之长,并取得了极大进步,其主要表现是歌舞大曲的发展。其代表成就是《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等。其后宋元时,市民音乐的勃兴,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戏曲理论著作,成为后世戏曲理论的基础。戏曲的发展最终在明清达到了巅峰,戏曲种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随地区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戏曲门类,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这一情况最终催生出中国国粹—京剧。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音乐入侵之后,戏曲才逐渐衰落下来。这一情况也直接造就了西方音乐的流行,催生出了学堂乐派以及新式的音乐学院,它们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者。

2014年申论热点:三个自信与中国梦

2014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 2014年北京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www.sodocs.net/doc/fd5558866.html,/beijing/ 2014年申论热点:三个自信与中国梦【背景】 “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参考分析】 道路自信为“中国梦”明确方向 道路决定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取决于这条道路是否能够解决这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使之走向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过程。近代中国的复兴梦想是在资本主义疯狂掠夺、帝国列强肆意瓜分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当时的中国,各种“主义”曾经盛行过试验过,什么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结果都是屡试屡败;不少“美梦”曾经追逐过狂热过,诸如救亡图存的“变法梦”、中体西用的“洋务梦”、资本主义的“宪政梦”、科学救国的“科学梦”,梦醒时分不知路在何方。而真正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彻底解决了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开启了中华民族全面走向复兴的新纪元。 中国正确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走上了民族解放正确道路,中国更是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创造了当今的辉煌。新时期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关于今年经济走势与发展信心的思考

关于今年经济走势与发展信心的思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受到强大的外部冲击而呈现周期波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已触底企稳,出现了复苏迹象。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并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全球经济复苏。但目前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更多的则是政策刺激性复苏,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今年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今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1.外部不确定性是主因 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互动面临新变数。 贸易摩擦增加。 阿根廷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日前表示,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平稳回升,继续有效拉动中国市场需求,新兴市场国家也将从中受益,并推动本国经济复苏。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摆脱危机,而美国在本国经济受金融去“杠杆化”问题的困扰而依然难以有效实现复苏,同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突出,失业率长期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逼迫人民币升值就再次成为其积极转嫁本国经济危机、转移自身经济风险的重要法宝。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组织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挑战与机遇并存,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以贸易摩擦要挟人民币升值本质上是一种掠夺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贸易摩擦和保持币值稳定的根本(三)善于把握贸易摩擦和汇率斗争中的有利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8 创5年来新高 自07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日本经济艰难中寻求复苏 在日本拥有最多投资港股的散户,涉及的投资金额也最大的蓝泽证券发言人表示,中国经济已成为亚洲区内的领头羊,日本1990年代后经济复苏主要是倚靠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养育了日本”。 2、国内发展面对多重制约 尽管去年消费增长有所加快,但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去年底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出现上升,但是全年主要价格指数总体上保持低位,表明我国总供给能力依然明显大于总需求。若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有可能减弱,因为消费需求还难以填补投资增长下降的空间。而要继续使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将会增加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以及环保压力。同时,也可能使我国某些部门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中国人你要自信

中国人你要自信 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在《中国人,你要自信》中讲到,“我自己觉得中国的进步无疑是世界上最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见到过的,我们脱贫的人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百分之八十,我们的成就恐怕超过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总和,现在如果我们看经济总量,我讲超越美国,我们总量最保守的估计,我看到的,十年之内,根据就是官方汇率计算的GDP,应该超过美国,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PPP),这是另外种计算方法,就是你的货币实际能够买到多少东西,这样来计算的话,中国经济规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报告,2014年已经超过了美国,就是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有的人还是不自信,说这个没有什么了不起啊,即使你超过美国,你的人口比美国多四倍,对不对,你的人均GDP还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我说你换一个指标系统,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我自己经常用两个不同的指标来看世界各国。一个就是家庭净资产,也就是说,你老百姓家底到底有多厚,我现在看的美联储它每年都出报告的,2010年美国家庭净资产中位水平7.73万美元,中国为6.62万美元,这个水平与中国今天的家庭净资产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而在中国的发达板块,我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和美国人口一样多的三亿多人的发达板块,坦率讲47万人民币(7.73万美元)的资产属于弱势群体了,恐怕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人群,差异不大。第二个重要的指标系统就是人均预期寿命,中国现在是75岁,美国是78岁,就比中多3岁,,而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而我们整个发达板块,北京、上海82岁,美国纽约才79岁。为什么名义GDP、人均GDP美国比中国高相当多,但实际上家庭净资产和这个人均寿命差距不是很大,一种解释,我觉得邓小平当时讲过的一句很好的话,他说因为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人民得到的实惠可能会比较多,第二种就是最富的一百个中国人,不可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而最富的二三十个美国人可以左右白宫,就这么简单全。美国是钱主,不是民主,老百姓怎么改善。但是,我们国内一些还是不自信,西主还是在天天在骂我们,他骂我们用的最多的是什么,我们是民主国家,你是专制国家。今天的中国,每三年创造一个英国,我们一点都不害怕竞争,一点儿都不害怕制度竞争,一点都不害怕模式竞争,特别不害怕政治制度竞争。最后,就是我的结论,中国人,你

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张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篇1 不得不说我觉得张教授说的主要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但是论据太过明显的偏颇,建议他去接着深入学习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要搞清楚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矛盾,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美国枪伤科的医生吃香,推导出中国治安好。这是没有实事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枪伤多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美国崇尚暴力和枪支没有管控的前提下导致的吗?我们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政府(因为1949年我们坚定的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可以保证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本不需要自备武器。 举例美国老百姓的个人净资产跟中国差不多。这是没有坚持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国家,美国从南北战争以后本土没有受过战争侵害,中国1949年境内还没有完全停止战火,美国地广人稀,中国人多地(可耕种可居住)少。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矛盾,直面矛盾,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们国家确实存在部分偏远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很低的情况,确实有很多人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我们是敢于面对这个问题的,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过程,这种数据分析我们是不屑的。 举例说美国基础设施问题。这是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是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GDP增长速度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基础设施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平常生活,新兴的基础设施肯定要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总不能建设成美国60年代的风格吧,这是中国的具体问题。美国的基础设施基本够用,把经济重心投入到金融和科技领域等其他领域是很自然的事情(以后我国也会逐步的把 本周三下午,上完第一节课科学课后,我们拿着准备好的毛巾去观看消防演习。我内心涌

中国经济砥砺前行:信心就是力量

中国经济砥砺前行:信心就是力量 消解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是当下国人努力求解的一道难题。新近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针对中国经济看空还是乐观的两种声音,引起了全球舆论的特别关注。 顶着质疑,冒着风险,中国经济依然衔枚疾进砥砺前行:从就业、收入、环境等数据看,总体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世界经济增速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的背景中,6.9%的增速还是一个亮眼的业绩; GDP总量比上年增加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仍超25%。 事实胜于雄辩,信心不可动摇。信心来自面对经济形势的清醒认知。要把握基本面。中国经济面临突出矛盾,可能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量大质优的要素资源,具备发展中大国特有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10多亿人将进入小康社会,7000多万人要脱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经济发展依然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能力。也要明晰历史观。中国经济进入增长换挡、发展转型、体制变革时期,由此而来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正是当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还要转换新视角。看国内。自主性扩大投资意愿走弱,但新消费时尚却逆势上扬:旅游休闲已是寻常百姓的生活方式,运动健身热潮正在一个个动感城市急速涌流,智能家居数字家庭向着我们频频招手,文化娱乐需求高涨中电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专家解读,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万亿级的新消费市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口”。看世界。全球增长持续放缓,深度调整。但雾霾中也见到隐约亮光。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转向正常化,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结构性改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从泡沫化状态回归常态,这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奠定良好基础。 冷静观察,直面现实,正视困难,我们的双脚就站到了坚实的大地上,拥有了牢固的立足点,就看到了远方的地平线,找到了准确的方位感。信心来自破解增长难题的科学谋划。如何去遏制经济下行的势头,保持平稳健康的增长?路径在转型,核心是创新,支点是改革。转型倒逼升级,转的是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向消费主导递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轨。一方面挺进中高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发力去产能,坚决退出僵尸企业,优化整合宝贵资源,“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市场出清产业振兴。 创新驱动发展,已被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颠覆性技术、跨界组合、融合型发展崭露头角,智能制造、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澎湃而来。我们当迎头赶上,抢占先机。同时,也应分外警醒,扎实推进。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提供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机器换人”,多见一哄而起,重复投资。结果呢?技术部件空心化,高端产业低端化,本土企业边缘化。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难以拉动本土的机器人产业。 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改革进入深层的利益调整和权力重构,阻力越来越大。但是,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再深的河水也要蹚过去。核心是政府改革,简政放权转换职能。中央三令五申,壮士断腕,实施清单制度,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成效却难以让百姓满意。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该放的权力难以放到位,该管的环境难以管理好。那么多的“两创”行动受制于政策的悬置,那么多的创新成果遇阻于审批的困扰,那么多的企业不是战死沙场,而是仆倒在行政审批的“最后一公里”。改革深入攻坚,已是不容迟滞。 信心来自落实发展战略的奋发作为。挑战不可回避,阵痛在所难免,等待观望没有出路,消极悲观更无希望。信心不仅来自于清醒的认知,科学的谋划,更重要的,来自于积极的行动,奋发的作为。一如年初那场多年未见的极寒,骤然来袭,人们猝不及防,经受考验。一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我做起完整版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从我做起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一篇有关时政热点的演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发表演讲,所以说一定会免不了出些差错,还请在坐的各位多多海涵。我演讲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从我做起”,接下来开始我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多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应该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缺乏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会缺少生命与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人民走向世界的基础,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谈到文化自信,很对人都会觉得很模糊,或者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值得自信,这是对文化本身不了解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被迫由封闭转为开放。许多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纷纷流入中国,让封闭了好几百年的中国人开了眼界,瞬间发现国外有这么多“先进”的事物,思想,让整个民族很难适应过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崇洋媚外,也有人对此顾步自封,从不过问,为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而感到自豪,少有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为什么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是因为对文化调查地不够彻底,没有在充

读中国触动有感1500字

读《中国触动》有感1500字 《中国触动》这本书中,作者张维为在30多年中,通过陪同领导开展国事访问,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访问,以及个人旅行等,走访了106个国家和地区,掌握了大量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把各国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对比,特别是对当前国家在建设发展中凸显的一些矛盾问题,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政治体制模式、民主制度、人权、贫富差距、腐败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全球化的视野进行了解读,得出了作者自己的“中国模式是最不坏的模式”这个结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触动世界的正是国家不断增强的实力和中国崛起步伐的不断加快。 同时,正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不断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西方世界为了牵制和削弱中国,对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和他们所谓正统思想理念的灌输影响力度不断加强。比如,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不是比我们的“专制”制度及“一党制”更加优越,西方不断批评我们的人权状况,我们的人权状况到底怎样?中国的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工

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应该不应该继续是我们的当家文化?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在书中都有很好的回答。民主和人权问题是西方在话语霸权中所持的大棒。作者在书中列举了“美国黑人获得投票权是1965年才正式开始”“瑞士是到了1971年,所有妇女才获得投票权”。充分说明了发达国家的民主化从来都是渐进的。西方现在到处推销的“一人一票”选举的民主,都是在他们现代化实现之后才实行的。他们搞渐进民主,却要求不发达国家搞一步到位的骤进民主。他们在非洲推行“结构调整方案”,在俄罗斯推行了“休克疗法”,又搞了个“华盛顿共识”。结果是非洲仍是部落和宗教在争斗,选举只能将人民之间的分歧加剧,直到动乱、内战;俄罗斯则是在“休克”后,国家发展出现严重的倒退。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主心骨,没有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摊上了这些馊主意中的任何一个,后果将不堪设想。”作者还将民主分为优质民主与劣质民主两大类。能给国家带来国运昌盛、人民幸福的就是优质民主;使国家四分五裂,甚至生灵涂炭的民主就是劣质民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建设民主的最佳切入点,不是“一人一票”这种形式上的民主,更重要的是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下)试卷90分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下)试卷90分 1、每个人都应把读书和学习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态度。 正确 2、“中国梦”的实现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 3、“中国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理想和不懈追求。 正确 4、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断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正确 5、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 正确 6、“中国梦”的实现不必坚持“三个自信”。 错误 7、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论语》。 错误 8、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是关于北宋宰相赵普的故事。 正确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顾宪成撰写的名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爱国志士为理想而奋斗。这副对联所在地是湖南岳麓书院。 错误 10、家有家风,校有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精华,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于《大学》。 错误 11、“四风”问题必须要解决,“四风”除了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还包括()。 奢靡之风 1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 《论语·子张》 1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 《荀子·大略》 14、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敢于向他人提意见更需要有不凡的勇气。党员干部应该有向他人提意见,

树立信心共克时艰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树立信心共克时艰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金融时报》专家组解读“两会”金融热点话题 编者按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我们面临前所未有困难和挑战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势头;外贸出口萎缩,工业生产困难重重,就业问题凸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树立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最大限度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推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努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任务。本报就“两会”热点问题,特约请本报专家组发表看法,敬请读者关注。 从我国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角度来看,自从上世纪末我国银行业陆续进行的一系列内部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上市,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再加上相对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使得我们更加坚定银行业在支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心。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在经济下行的条件下,把贷款放出去固然有难度,但是更难的是不仅要放出去还要放得好,还要使现在放出的贷款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能够正常地收息,并在贷款合同期满时能够如期收回本金。这才是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真正考验。 詹向阳(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在我国现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下,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贷款增量上。贷款增量既是体现金融变量变化引起实体经济变化的重要的金融指标,又是考察宏观金融变化趋势的重要的金融指标。苑德军(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教授) 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其次,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众多的积极效应。 王元龙(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金融体系的安全坚定了“中国信心” 记者:如何从我国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的自身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看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多次讲话中所体现的“中国信心”?

【心得体会】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张维为《中国震撼》读后感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张维为《中国震撼》读后感 读完此书,想起当年的阅兵,普京带了“苏联红军”走过十里长安街,带着曾经并肩的伙伴来看你七十年后的模样,如若真是如此,他们大概会很惊讶吧,从前连饭都吃不饱的小伙伴如今这样辉煌。 你看,那幢幢高楼;你看,那条条大道;你看,看那赫赫军威;你看,看那升起的火箭,那飘扬的国旗,那繁华的街道,那飞机划过万里长空留下的云彩,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这般神采飞扬…… 你看,我们已是腾飞的巨龙,看我中华,震撼世界。 大概从小有幸活在已经没有战争没有欺压的中国,平安喜乐,所以我们这一辈人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同于最初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绝,不同于中间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我们对中国有一种“不许你说他不好”的维护,也许幼稚,但绝对出自于真心,不是说中国真的完美无缺了,也不是说我们夜郎自大,但我们所有的底气和尊严的确都来自我的国家。面对着足以震撼世界的中国,我们少了同甘共苦的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我们只感到“何其有幸”。 我们还没有能力为中国去做些什么,而我觉得我们能够给这个崛起中的国家最大的支持便是信心。 梁植在其演讲《语言的力量》中提到: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质的胜利的是什么? 是他能让那个国家的青年人失去对这个国家的信心,这太可怕了,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我觉得更可怕的是一个国家的青年人仅仅因为不实的有意诋毁的语

言,甚至没有声音和图像,就可以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这当然很可笑,但现实中这样的人竟不是少数。 我们的信心究竟应该放在哪里呢? 一、对模式有信心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中国模式”,我们的崛起的确与众不同,或者可以说独辟一隅—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放弃自己的优势。这种全新的模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先例,但是我们必须拥有信心。 举个例子,从前我们在地理课本上读读背背,将产业转移一众原因、意义背的滚瓜烂熟,但它只是存在于我脑海中的一个抽象经济概念,直到看完此书我才知道,原来中国将这个概念运用的这样透彻。一个发达板块,一个新兴经济板块,前者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研发、服务以及后者的巨大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有机互动,完成了一个国家内部质与量的整合,为中国腾飞输入源源不断的产业更新,而这个过程完全依靠国内的回旋协作。反观英国工业革命,本质上也可以说是以产业升级与转移,那么它的底层产业呢,变成了非洲和美洲,这期间产生多少暴力血腥不言而喻。的确,这与宽阔的地缘不无关系,只是这其中必有模式的优势,最简单来说,这不正是当年邓小平说的“先富帮带后富”吗,再换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前有西方模式后有苏联模式,而哪一个模式能够有这样强的整合力呢?仅凭这点,我们就应当对中国模式充满信心。 书中还提到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我对其中的一个印象深刻—渐进改革。《商君书·更法》有句古话:利不十,不变法。我记得柏杨在其《丑陋的中国人》中

第3期 中国经济砥砺前行:信心就是力量

半月谈2016年第3期评论:信心就是力量 中国经济砥砺前行:信心就是力量 消解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是当下国人努力求解的一道难题。新近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针对中国经济看空还是乐观的两种声音,引起了全球舆论的特别关注。 顶着质疑,冒着风险,中国经济依然衔枚疾进砥砺前行:从就业、收入、环境等数据看,总体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世界经济增速跌至2008年经融危机以来最低点的背景中,6.9%的增速还是一个亮眼的业绩;GDP总量比去年增加超过4万亿人民币,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仍超25%。 事实胜于雄辩,信心不可动摇。 信心来自面对经济形势的清醒认知。 要把握基本面。中国经济面临突出矛盾,可能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量大质优的要素资源,具有发展中大国特有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10度亿人即将进入小康社会,7000多万人要脱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经济发展依然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能力。 也要明晰历史观。中国经济进入增长换挡、发展转型、体制变革时期,由此而来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正是当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还要转换新视角。看国内。自主性扩大投资意愿走弱,但新消费时尚却逆势上扬:旅游休闲已经是寻常百姓的常规生活方式,运动健身热潮正在一个个动感城市急速涌流,智能家具数字家庭正在向我们频频招手,文化娱乐需求高涨中电影年度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专家解读,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口”。看世界。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深度调整。但雾霾中也见到隐约亮光。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宽松政策转向正常化,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结构性改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从泡沫化状态回归常态,这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奠定良好基础。 冷静观察,直面现实,正视困难,我们的双脚就站到了坚实的大地上,拥有了牢固的立足点,就看到了远方的地平线,找到了准确的方位感。 信心来自破解增长难题的科学谋划。 如何去遏制经济下行的势头,保持平稳健康的增长?

中国经济重点

中国经济 政策回应力度超出预期,2009年预测调高 结论:由于中央对经济下滑的政策回应力度远超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从而有效地阻止了2009 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领域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衰退,我们将中国2009 年GDP 增长率预测从5.5%调高至7.0%,预示全年GDP 增长的恢复将加速且更为强劲。根据调整后的预测,富有弹性的的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将有助于抵消出口进一步疲弱带来的不利。 最新情况:中国公布200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GDP实际增长6.1%,高于市场预期。这一数据主要反映了在今年一、二月份的深幅下滑之后,在三月份出现了强劲环比反弹。随着最近几个月房产销售的好转,房地产投资显示出暂时的复苏迹象。尽管近来银行信贷大幅飙升,但中国官方已承诺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我们的观点有何不同:尽管经济已显示复苏迹象且银行新增贷款快速增长,但我们认为通胀压力依然很小。我们认为,近期货币政策仍不会出现重大的调整。并且,短期内政府也没有进一步出台财政刺激方案的必要。 接下来会如何:一旦经济显示稳定复苏的迹象(可能在2009 年中期),我们认为投资者会将注意力转向:a) 2010 年全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b) 企业盈利复苏的时机。前者取决于G3 经济体是否能在2010年出现实质性的复苏,而后者则受自发性的最终需求、供给面的调整速度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三者的综合影响。在我们看来,较之上半年,在上述要素的向好作用下,企业盈利将很可能在2009 年下半年出现改善。 基于超预期的政策回应力度,2009年预测调高2009第一季度发 展好于预期... 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GDP实际增长6.1%。虽然较2008年第四季度的6.8%有所下滑,但高于我们的期,主要反映了经济活动在今年前二个月深度下滑后,于三月份出现了强劲环比反弹。我们预计2009年第一季度季调后的GDP季度环比增长率将在1.5%左右,比2008年第四季度的0.4%有所加速。 私人投资与居民消费均已反弹,与此同时,出口增长也正在出现筑底迹象(编者注:关于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的详细分析报告,请参阅4月16日,“中国经济:一季度“继续恶化”,但好于预期”)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最近几个月房产销售的显著好转,房地产投资显示出暂时的复苏迹象。虽然与去年20.9%的扩张率仍相去甚远(表2),房地产开发投资扩张率继今年前两个月同比萎缩至1%之后,三月份恢复至7.3%。 表2 房地产投资显示筑底迹象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个自信”与“中国梦” 试卷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个自信”与“中国梦”试卷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文化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 正确 错误 2、自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遭受质疑和批判。 正确 错误 3、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是一无是处的封建垃圾,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所以,我们要用历史唯 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 错误 4、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思想中,并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正确 错误 5、道家从法律上规定人类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 正确 错误 6、中国传统文化用五伦关系来规范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 正确 错误 7、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 正确 错误 8、中国文化建立系统结构的第一步便是“存异”,它不主张“同一”,而主张“存异求和”。 正确 错误

9、现代世界大多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 正确 错误 10、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再是了。 正确 错误 11、人生在世,修身做人是根基。 正确 错误 12、修身和做人是一致的,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正确 错误 13、天地万物间官为贵。 正确 错误 14、做官要先做人。 正确 错误 15、为人不正,为官必邪。 正确 错误 16、当今中国社会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修身做人的核心价值观。 正确 错误 17、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

错误 18、作为政府,必须取信于民。 正确 错误 19、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富民是终级目的。 正确 错误 20、每个人都应把读书和学习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态度。 正确 错误 21、“中国梦”的实现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 错误 22、“中国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理想和不懈追求。 正确 错误 23、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断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正确 错误 24、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 正确 错误 25、“中国梦”的实现不必坚持“三个自信”。 正确 错误 26、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论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