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一、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分离送别,因此,分离送别就成了我国历代诗人词人吟诵的重要题材。在众多吟咏离别诗词的诗人词人当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这就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两句话出自柳永的《八声甘州》,这首词虽不是一首纯粹的离别词,但是却比以往的离别词更令人惆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柳永的一种豪放的离别之感。但是,大家都知道柳永是一个婉约派词人,那么今天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柳永的离别词中的另一种风格——婉约版的离别《雨霖铃》。(板书:《雨霖铃》柳永)接下来老师会范读一遍,请同学们做好朗读标记。

二、朗读词作,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学生做朗读标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学生齐读这首词,走进这首词的世界。

(大家读的很流畅,吐字也很清楚,但是呢,没有激情,缺少那种韵味儿,我们知道朗读诗词需要声情并茂,那么大家想不想做到呢?

好,那么想要把握这首词的朗读基调,我们需要理解词的内容,接下来就请大家再读一遍这首词,大家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圈点勾画

出来,可与同桌讨论,同桌解决不了的等下我们合作解决。)

3.学生提问题,老师解答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明这个同学很认真的去读这首词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寒蝉”和“长亭”这两个意象)

“寒蝉”: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写到“蝉”时,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的,再加“寒”字,更显凄楚悲凉。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长亭,五里短亭。(像大家听的《送别》那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样)

所以,起句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更重要的是奠定了全词低沉伤感的基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所以这句话应该用一种沉郁的语气来读,而且语速要慢一点,读出那种凄凉的感觉)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又“无绪”,又“留恋”,又“催发”,是否矛盾?

(问到这个问题充分说明这位同学很睿智,但是你分析的还不够深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想象长亭送别时的情景是在那样一种令人销魂蚀骨的环境中:城门外,帐篷中,一对情侣设宴饯行,正在难舍难分之际,纵然有山珍海味,美食佳肴,也必然是食之无味,所以这个“无绪”是当时没有畅饮的心情,并不是对离别没有情绪。所以大家不要理解错了)

(理解了无绪之后大家就可以懂“留恋”和“催发”了,词人不想走,正赶上呢,恰巧那船家也是一个没有眼色的人,偏偏这个时候催开船,词人不想走不愿走,却又不得不走。所以用这种矛盾来表达情之切切,情深意长,也是痛苦、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的完美展现)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既然情深,为何只在“良辰好景”时才觉得伤心?

(这个问题老师建议你换个角度想一下,为什么只写“良辰好景”,那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更不要说其他平常日子了,良辰好景里没有人分享喜乐,更别说平常日子了,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也没有人可以倾诉,词人只能独对清风冷月。以特殊部分代整体,让那种羁旅长愁表达的更淋漓尽致,让人叹息。懂了吗?)

(还有其他同学有问题吗?没有的话我们再一次跟随词人到离别之处,进一步体会一下词人的感情)

三、再读词作,体会感情

1.播放朗诵视频,学生跟读

(大家跟随视频读的很好,现在我们去掉视频,用最朴素的方法读这首词,希望大家可以大声的、富有感情的读,可以像刚刚有音频时候一样好)

2.学生大声齐读,选佳句,分享自己的朗读体会

(很好,比第一次读大有进益,看来刚刚的分析大家领会的都不错,那么接下来老师希望你们可以选择一句自己认为朗读基调把握的最好的一句读一读,说一下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感情?好,哪位同学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读的不是很到位,首先你刚刚说词人和恋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十分眷恋,但是却又无可奈何,这个感情分析的很准确,但是你需要将这种感情的把握,表达出来,什么叫“泪眼”,什么叫“无语凝噎”,是伴带哭泣的感觉,要有感情的变化,再读一遍嗯,很好,看来你已经把握到了那种感觉,接下来还有哪位同学要分享呢?)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嗯,不错,读的很好,看来刚刚老师给那位同学说的时候你真的是走心听了,你也说了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离愁别绪,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酒醒”,很好,请坐)

(老师再问大家,这个“酒醒”照应上片的哪一句?对,“都门帐饮无绪”,刚刚我们也说了因为离别在即,他食之无味,没有心情喝酒,那么既然没有心情,干嘛还要喝呢?对,“就是借酒消愁”,但是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想想酒醒之后都不知道到哪了,愁不愁?身边也没有知心人了,愁不愁?以后陪在自己身边的就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了,愁不愁?愁死了,所以啊,这一句写的特别好,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挑的非常好)

(大家都很用心的学习这一首词,一首词想要写好,我们想要学好,还是得品读一下它所用手法的精妙,首先大家看一下这组写景的词句)

四、细读词作,品味语言

(1

(同为写景,大家认为有什么不同?那个举手的同学,你说嗯,说的非

常好,“一个写离别前的景物,一个是离别后的景物”,刚刚还在“执手相看泪眼”呢?怎么突然就“暮霭沉沉楚天阔”了呢?而且,还有那个“念”字,含念的词有什么,想念、思念,念想,对不对?那么想念的时候人或者物在那身边吗?对,所以这句是虚写的。想象的景物,开篇之句才是实景描写,这个就是我们本首词中的重要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通过这些虚写的景物将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给形象的表达出来了,更能让人体会到那种惆怅、凄苦和悲凉)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句词里,有三个字点出了这首词的主旨,你们认为是哪三个字呢?对,伤离别。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本来就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时候,再恰逢离别之际,这清秋凄凉之景与离别之情叠加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显愁苦悲凉,凄凉死了,愁死了,这样情感的表达便更显沉重。)

(分析完了词作内容、所表达的感情和写作手法之后,我想请大家说一说上下片写的是什么?嗯,别离,愁绪,对,我们用4个字概括一下就是)(上片:长亭别离下片:羁旅长愁)

(说的这个愁了,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诗人这么愁呢?这个就得说一说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了,《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

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一曲雨霖铃,离别情动人!这首经得过时间洗礼和岁月磨砺的经典,值得我们再次回味一下,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词。)

五、布置作业

1.反思一下通过几个环节的学习有没有达到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大家试着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改编一首新的词或者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