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论语》中孝文化的启示

关于《论语》中孝文化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a5659487.html,

关于《论语》中孝文化的启示

作者:许笑笑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9期

摘要当前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立足世界的必要步骤,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民族瑰宝。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积极倡导孝道,孝文化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一种文化。

关键词孝儒家尊重关怀精神

1《论语》中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内涵

孔子的道德规范是儒家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源头,他的核心思想是“仁”,而孝文化是“仁”的根本思想,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更深入到“仁”学的理论体系之中,从自然血缘的概念提升到了社会道德的高度,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这里,有字指出孝弟的根本是道,君子的根本是孝弟。孔子把孝置于君子成道的根本上,君子成道首先要做人,而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儿女的言行是对父母教导的直接反应,父子一去世,儿女就改变自己的言行,这说明父亲在世时的教导是失败,视为不孝。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在这里,孔子虽说只是对子女提出了要求,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深入地理解,孔子在这里对于父母也是有要求的,父母的教导应该是正确并且对子女有深入影响的,不然又怎么能让子女心甘情愿在父母不在的时候也能按父母的教导行事呢?

《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在这里说明了孝要合乎礼,无论在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要以礼待之,不能违背礼。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礼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孔子也非常重视礼。在孔子看来,孝合乎礼是社会的基本要求。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两则说明了孝的两个层次,基本都是对父母疾病的忧虑,最难能可贵的是敬父母。敬不仅仅是尊敬的意思,敬表明了一种态度,一种把父母置于与我们平等的地位的一种态度,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孝道的根本。忧虑父母的身体基本懂孝的人一般都能做到,但真正能做到敬父母的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