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整理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整理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整理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整理

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

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A范围有大有小B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A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B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5)区域的整体性6)区域的结构性

3.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1)区域规划还不是一门完整意义的科学,但具有空间科学的特征,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区域规划是20世纪后半叶政府的重要议程;

3)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也是区域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5.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a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b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问题诊断:a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b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和问题诊断;c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和问题诊断。

3)区域发展方向符合策略分析:a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b区域发展的分析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

第二章

1.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利用该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粮食基地、煤炭基地、石油产业基地。。。);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开发条件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成本投入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不同,经济效益不同。山西的煤炭、中东的石油);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发展)。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2)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殊的地域分布规律;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过渡开垦与生态破坏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重功能和用途,例如水资源;森林等多用途的资源有选择性开发与利用

5)社会性:当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人类改变植物和动物的位置及其生存的面貌和气候,甚至改变植物和动物本身。原始森林?次生林?

3.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法,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4.自然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影响区域文化、经济的发展:流域与文化;经济差异

2)区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生态环境问题(过渡开垦与水土流失);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经济支持)

5.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价与生态补偿

(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费用分析法、旅行费用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条件价值法

2.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介质、受影响的种类以及数据信息获得的难易程度、可靠性等来选取适当的核算方法进行生态环境价值或损失估算):

1)直接市场法:对于具有实际市场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以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其经济价值,以此来评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

2)替代市场法: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生态环境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3)实验评价法:针对没有市场交易和实际市场价格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者他们对产品或服务数量选择的愿望

4)成果参照法:从某一地区曾开展的研究中取得信息,并转换得到本地区研究所需的数据。

(二)生态环境补偿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实施生态环境补偿,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补偿主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

A政府补偿:由政府作为补偿的主要承担者对补偿对象进行补偿,即各级政府通过非市场途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经营者进行补偿,如直接给予政府补贴、进行财政援助、提供贷款优惠和利率优惠、减免收费等

B市场补偿:市场交易主体在政府制定的各类生态环境标准、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利用经济或非经济手段,通过市场

行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由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主体进行补偿;由破坏主体进行补偿;由受益主体进行补偿

C社会补偿:由国内外的组织机构或者社会民间团体、个人作为补偿主体来实施的补偿

*补偿标准:生态补偿的关键与难点

* 补偿方式

补偿主体采用何种途径来实施补偿,是补偿活动的具体形式以及补偿制度的载体和运行环境

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项目、捐款;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

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物质、劳力和土地等;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6.区域发展的外部性与区域间环境问题

1)外部性的概念:a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的影响b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外部性的类型

A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某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引起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教育、公安、消防等公共用品

B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某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废物排放3)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A生态环境问题是外部不经济性

B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使用上的非排他性;交易上非市场性;生产上的外部性

C旅游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旅游产业由无烟到环境保护;旅游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D外部性的解决对策

(1)外部效果的内部化:使生产者或消费者所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到他们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

(2)对策:政府的直接管辖;经济激励;自愿协商;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公众教育)

第三章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2)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3)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4)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

2.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一)区域人口结构分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二)人口增长分析:自然增长(类的繁衍);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

第四章

1.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

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类型

A狭义的技术进步:工程技术,硬技术(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改进老产品,提高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B广义的技术进步:软、硬技术-工程、管理、决策(生产要素质量变化;劳工者经验、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规模经济;政策的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A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B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C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2.技术扩散的概念及形式

1)技术扩散的概念:技术进步过程分为发明、创新和扩散,扩散发生在发明和创新之后,指的是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从地理角度看,技术扩散是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由新技术的供方、受方、传递渠道构成。2)技术扩散的形式

A空间梯度式: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B跳跃式: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

C空间对流式: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扩散过程

3.技术引进的障碍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需要考虑的以下障碍因素

需求障碍、资本障碍、自然资源障碍、劳动就业障碍、技术人力资源障碍、规模障碍、基础设施障碍、文化障碍、时序障碍……

第五章(不多)

1.区域经济评价的指标

*度量区域发展水平,关键是要选取合理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般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或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区域社会发展指标等。

二、综合指标

1)UNRISD(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指标体系,15个指标,其中9个社会指标,6个经济指标,与GNP基本一致,比其更确切;针对发达国家模式设计,强调产出,很难评价国家全面物质福利水平

2)PQLI指标体系:包括人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反映物质生活质量的指标构成;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较为简便

3)人类发展指数(HDI):包括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标准三方面——计算结果为为0~1之间的数值,0.5以下为低水平,0.5~0.799为中等水平,0.8以上为高水平的人类发展;2005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75,居世界第85位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

第六章

1.区域优势的概念: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2.区域分工的概念及基础

1)区域分开的概念:也称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从个别区域的角度看,它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则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2)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斯密从工场手工业看到了分工的利益,然后联系到整个社会,论证了地域分工的合理性,即每个生产者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应集中生产在社会上有利的产品,然后用其销售所得,去购买其所需的其它物品。推而广之,斯密认为国家间亦应如此。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绝对成本说。如每个国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是斯密地域分工学说的基石。

评价:斯密的地域分工和绝对利益原则,使资本主义下国家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的经济交流。他的学说对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的理论也存在明显缺陷,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之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这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实际也不一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是斯密之后的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是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李嘉图提出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即使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仍然会使双方均获利。

一个国家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只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从中获得实际利益。

比较圆满地说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比绝对成本论更具有普遍意义,使绝对成本论成为比较成本论的一个特例。

对世界各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做出了一般的理论解释,成为100多年来西方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相对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他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正如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实际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再加上资本主义下宗主国对殖民地和保护国的经济控制,使实际情况与理论分析存在很大差距,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也属于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相互需求论是由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两国进行商品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各自对该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

例如:

英国生产布比较优势,美国生产小麦具有比较优势

英国国内布与小麦的交换价格为1单位布=0.6单位小麦;

美国国内是1单位布=1.2单位小麦,

那么:

对于英国来讲,如果布的价格低于0.6个小麦时就不愿意出口布;

对于美国来讲,如果布的价格高于1.2时就不愿意进口布

评价:相对需求论属于比较成本理论,是比较成本理论的重要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贸易给各国带来具体的利益数量,也能够说明双方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比例。

相对来讲,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的比率越有利益。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商品流向的理论。

俄林(Bertil Cotthard Ohlin)采纳了其师赫克歇尔(Eli·Hechsher)学说的主要论点,因此常冠以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

H-O理论以价格差异的分析为出发点。

H-O理论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全世界可划分为若干大地区,大地区又可划分为亚地区,还可以逐级细化。认为,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内贸易的形成。绝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

由于某商品的生产要素,在各地会有相对价格差异,再加上其组合状况基本一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输出,同时输入那些需用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商品。所以,H-O的国家贸易理论,被称为资源赋予学说。

H-O理论的结论是:1)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2)一个地区或国家出口的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地或本国相对充裕的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则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在本地或本国相对缺乏的要素的商品。

总的来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H-O理论虽然都以供给方面来论证区域分工的原因,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差别,李嘉图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各国之间的比较成本差异是由于国际间生产的特点不同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所造成的。而H-O理论则放弃了劳动价值论,采用供求理论体系,研究多种生产要素的禀赋、替代及价格联系。(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前苏联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提出地理分工理论。

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在空间上分离。

地理分工的类型——绝对的地理分工: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完全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入;相对的地理分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生产某种产品,但生产起来成本较高,因而输入这种产品。巴氏的地理分工理论概括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说

(六)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

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体系——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也就是说,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3.区域合作内容与现实性问题

区域合作的内容: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科学技术合作

1)工业贸易合作

A生产合作——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

B加工贸易合作——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三来一补”

2)资金合作

A直接投资合作:独资;合资经营(股权合资;契约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B间接投资合作:信贷;证券投资

3)劳务合作

A劳务贸易:工程承包;一般性劳务输出

B信息咨询: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产业

C旅游

4)科学技术合作

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自研究与开发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技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技术差距广泛存在;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第七章

1.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及其分析的主要内容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的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分析的意义: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1)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区际联系和区域分工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的评价内容

是否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一般技术、新技术、高精尖技术

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否吸收外部影响,能否进行自调节

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如何。

3)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评估——处于产业结构演化的何种阶段

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一)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1.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2.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3.对区域就业的作用。4.增加价值。5.出口潜力。6.环境影响。

(二)竞争力——1.技术先进程度。2.产品质量水平。3.劳动生产率。4.市场占有率。5.利税效果。

第八章

1.区域规划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发展定位与目标。功能和目标是最主要内容

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内容。

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城镇、乡村的规模、结构、布局等。

4)基础设施规划。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

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水、土地、矿产和生物资源等。

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环境要素的现状、问题、保护目标与措施。

7)区域空间管治(土地利用规划)。以区域为空间单元的治理。

8)区域发展政策。劳动力、资金、企业区位控制、产业等政策。

3.区域规划的工作步骤(结合案例)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区内、

区际各种条件和要素调查和分析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根据形势、资源、

条件确定发展方向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重大项目、

重点区域、保护区域的深入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根据发展战略和课题研

究拟定总体方案

(5)规划方案评估——评审前方案优选;评审

(6)报批定案:国务院审批、各级政府审批

(7)实施:方案实施与修正、完善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2.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自主发展战略:从社会政治制度角度揭示落后不发达原因,落后是由于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造成,摆脱依附关系,取消不平等性,建立新的平等的结构和关系,落后地区才能取得发展。在不发达国家内部,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摆脱依附关系,平等地发展,才能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状态。

(二)高速度增长战略: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高速度、高指标的发展,整个社会发展速度不高,“不发展的增长”。

(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也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

(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战略模式,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出口初级产品,刺激经济增长。

(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商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消除对外的依赖性。

(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以新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

(七)信息化发展战略:根据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针对所谓后工业社会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模式。信息是决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智力产业部门。

3.如何进行战略抉择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区域的地位;区域优势与劣势;区域容量;创新活动

(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环境;产业环境;企业或公司环境

(三)提出战略构想

第一种(1)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

第二种(Ⅱ)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

第三种(Ⅲ)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第四种(Ⅳ)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

第十章(认真阅读)

1.增长及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Perroux(佩鲁、普劳克斯)提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Perroux ,1955),磁极。

法国地理学家Boudeville(1957)提出“增长中心”的概念,并于1966年给出简要的增长极概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2)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的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极化作用: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得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这种副效果称为极化效果,这一过程称为极化作用或回流效应。

扩散作用: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称为扩散效果或波及效果,这一过程称为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2.核心—边缘理论

一、理论的提出

1966年Friedmann提出核心-边缘发展模式,,并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解释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二、理论核心:

区域空间可以分为核心和边缘

1)核心区域:城市或城市聚集区,支配区域

2)边缘区域: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被支配区域

核心对边缘地区的效应:极化作用,扩散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核心与边缘的作用强度发生变化

三、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评价与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四、核心-边缘理论的应用

解释典型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点-轴理论提出

在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基础上提出;

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二、理论核心

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果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二、点-轴渐进理论的应用

点-轴开发模式(发展轴模式)——

a点:区域中各级中心城市

b轴: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等)

c轴带: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

4.圈层结构理论

第十二章

(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初步加工

特点:受农业原料的供给制约性较大——原料失重性大;原料不耐储存,有的储存过长;不适宜长途运输。

布局: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一般应布置在原料产地(农副产品集中产区);特别是一些初步加工,原料失重大,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较易的初步加工业,如籽棉加工,原毛整洗,原麻脱胶,生物制药以及制糖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和下脚废料,可就地进行再加工或直接作为饲料、肥料,利于工农结合,相互支援,消除农村单纯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的不合理分工状况。总之,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区域第二产业规划布局时,一般应按照初步加工分散布点,精加工相对集中布局的原则进行,即初步加工应接近农副产品集中产区,而精加工则应集中布置在主要消费区——城市。

第十三章(3种观点)

1.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1)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

2)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

3)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

第十四章

1.城镇体系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重点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⑧确定保护区域生忐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根据发展需要,可补充的内容:①区域开发管治区划;②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控制目标;③乡村地区非农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2)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

(一)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1. 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区位条件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区域内外联系分析、区位分析评价与区位图编绘

2.自然资源条件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的分析评价

3. 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点分析: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4.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教育和科技情况

5.生态环境状况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城镇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情况分析

6.域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二)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1. 城镇发展战略:指导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城镇发展战略阶段

2.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三)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2)城镇体系的只能结构规划;3)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灵魂,核心)(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P21 (1)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目标性现实可能性超前性阶级性时代性差异性实践性 2.信念的涵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 理想信念的作用: 宏观:(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微观:(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P32 6.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P34 7.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坚定的新年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P36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主精神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 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国古代民族精神,更要弘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7.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内涵:(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时代精神:(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世界观与人生观P64 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2)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本质: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目的涵义及作用P65 (一)涵义: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二)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影响人生态度的因素:认知情感意识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端正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否定人生态度:拜金享乐个人主义 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 4.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5.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观点。 6.价值观的内容:1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目标价值,2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关于价值的评价标准。 7.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8.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9.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1)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2)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10.联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6. 人生价值的标准: (1)根本尺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基本尺度: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7. 人生价值的评价:(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8.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里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9.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1)主要: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时间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2)其他: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2)社会注意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1)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3)结合实际。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科学内涵: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的规范和表达。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1)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4.“八荣八耻”的内容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 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 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

莲花山 区域分析与规划

莲花山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2007年4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其位于长春市东端,长吉两市的中间地带,总面积30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城镇人口2万人。 近年来,长春二道区着眼保护好长春市的生态区、水源地,坚持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合理布局,选择性抓好重点区域的开发。 他们立足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产业和资源特色,认真研究莲花山的发展思路、方向和定位,先后组织编制了《莲花山生态区发展规划纲要》、《二道莲花山百里生态休闲带要领性规划》等各项规划。 特别是吉林省启动长吉图、长吉一体化战略以来,他们先后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规划设计院等13家国内外顶级规划团队到莲花山实地踏查,完善提升原有规划。 预计今年10月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纲》等重点规划将完成提升工作。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发展纲要》颁布后,“长吉一体化”作为长吉图战略实施的核心,迅速提上日程。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在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调研时提出莲花山是推进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这一战略举措必将加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建设,使莲花山区域承载着衔接和支撑长吉一体化城市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双向一体化的重任,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莲花山因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项目组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以高端度假旅游为开发重点和优势产业,通过集聚项目落地、城市个性强化、旅游品牌彰显,全面建设山水特征鲜明、城市功能完备、服务要素齐全、现代产业活跃的长吉山水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可行、“一环双区双线多点”的总体布局合理,产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含交通规划)和移民安置规划科学可行,对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按照规划要求,抓紧做好近期建设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推进度假区的有序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同时,此规划也是作为指导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和各项建设的依据。 这里没有钢铁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有的是推开门窗,满目山水的园林意境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有的是被田园环绕的“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若干个城区成为大地景观的零星点缀 多彩的田园景观成为城市的绚丽基底 完善的产业配套满足着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丰富的就业机会实现着每一个人的事业梦想 便捷的交通网络串联着每一个角落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大一思修复习提纲

大一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 1.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 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P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的基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①理想信念的作用?P24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P25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P30

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 “志”有双重含义:1.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2.是现实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4.认清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P34 ★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当身处逆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5.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P38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主精神 1.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基本要求?P41 (1)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2.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意义)是什么?P43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P45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1)弘扬民主精神与时代精神 (2)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4.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50 1.(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练习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填空题: 1、区域规划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 、社会区区域规划。 2、主导产业评判标准就竞争能力来书表现在: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3、区域优势的类型有: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4、主导部门的条件有: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具有高度的增长率、与其他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6、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从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来讲,主要看: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7、影响扩散效应(或反波效应)的因素 (1)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所隶属的主导部门的类型及其性质 (2)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综合体的规模大小 (3)增长极区位所在区域的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等社会条件) (4)区域决策系统的效率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8、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9、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成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是: (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规划工作的步骤有: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等六个阶段。 11、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战略目标)、 (2)、(战略重点)、 (3)、(战略方针)、 (4)(战略布局)、 (5)、(战略措施)。 12、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平均增长法)、 (2)、(回归分析法)、 (3)、(用地定额指标法)。

2020年大学思修复习题库及答案(精简版)

思修题库附参考答案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 ①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②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一 起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表现为对社会,对人类,对世 界所造成的积极的影响,促使这个社会发展,同时也可以是对人文的丰富,对世界的探索。 一个人的价值建立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之上。 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首要做的是,也是最为重要的事,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①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②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 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 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们与社会会价值。①人生 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 值的矛盾统一体。 ②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 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4、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5、谈谈新时代语境下人为何要有理想 ?如何才值实现理想 ?。①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 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 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②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①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科学含义是指技术科学和技术知识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和价值。 绿色GDP:生态GDP,EDP,现行GDP扣除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要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 区域优势: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规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总体部署。 狭义上指一定地区范围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适度人口: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扩大,但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背景:①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②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③市场化水平④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区域分析与规划 》课程实践指导书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书 课程代号:21050140 总学时(或周数): 4学时 适用专业:20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实践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的理论与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充分认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特点,能够对各种区域经济现象与区域所处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实践要求 根据本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体系,本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 1、领会有关区位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并能辩证地分析有关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 2、能较熟练地阅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图件,并初步具有评判规划结果的能力。 3、能将《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调查区域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措施。 4、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 三、课程实践内容 (一)选择一个研究区域的城镇体系(中比例尺)进行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调查(本次要求是全省九个设区市,全年段按各自所在的设区市为大组,进而可按4-5人为一小组,选择其中某一个县(县级市)域工作对象,全为城区的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进行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1、空间数据建立过程图

*

非农业人口指标 (三)专题地图显示与分析 1、专题图: ①《╳╳县域区位分析图》,②《╳╳县城镇化水平分布图》 ③《╳╳县城镇规模等级分级图》;④《╳╳县城镇中心度指数分布图》 ⑤《╳╳县城镇职能结构分布图》;⑥《╳╳县总人口密度分布图》; ⑦《╳╳县土地经济潜力分级图》;⑧《╳╳县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分布图》 ⑨《╳╳县交通网络规划分布图》 注意:除②、④、⑥、⑦图用GIS软件制图外,其余用CAD软件制图 2、专题分析 结合县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该县城镇化水平差异、城镇规模等级、城镇职能结构分异、人口分布差异、土地生产潜力分布、城镇空间结构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的特点及原因,并根据可能的趋势规划未来城镇规模、职能、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 (四)实践成果 《╳╳县域城镇体系规模、职能、空间结构及交通网络专题制图及其分析》 组员:(指导老师:) 一、研究区城镇发展自然、经济、社会支撑基础分析 二、研究区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城镇的规模分布特征 2.2 城镇的职能分布特征 2.3城镇的交通及空间分布特征 三、城镇的发展战略分析 3.1城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3.2城镇的空间发展战略分析 四、研究区城镇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4.1 城镇规模结构的构思 4.2 城镇职能结构的构思 4.3 区域交通网络构思 4.4城镇发展空间结构构思 4.5各类城镇建设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四、课程实践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日历安排,集中完成课程实践任务在本学期的第14周至17周,以学生课外自主完成为主,课堂只作方法性指导,具体安排如下表。

大一下期思修复习资料

2018大一下期思修复习资料 1.人生观的定义?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3.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的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 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2)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道路上有时会一帆风顺,有时会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持有 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 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 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 (3)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 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把追逐个 人私利视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而漠视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 人的义务与责任。 5.*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 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6.理想信念的概念、特征? 概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理想的特征】(1)超越性(2)实践性(3)时代性 【信念的特征】(1)执着性(2)多样性 7.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1)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 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大一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一、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与现实既对立有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和制约其他方面的是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

16秋川农《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本科)》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区域规划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 经济目标 . 社会目标 . 平均指标 . 建设目标 标准答案: 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3. 按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的标准,()划分为第一产业。 . 工业 . 农业 . 服务产业 . 信息产业 标准答案: 4. 并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 绝对优势说 . 相互需求论 . 地理分工论 . 比较成本说 标准答案: 5. 在工业化前期,()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 . 农业 . 工业 . 商业 . 手工业 标准答案: 6. 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属于()发展的国家。. 随后型 . 滞后型 . 同步型 . 先行型 标准答案: 7.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一般采用()。 . 长期趋势法 . 经验法 . 方差分析法 . 特尔斐法 标准答案: 8. 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美国属于()发展的国家。

. 超前型 . 平行型 . 随后型 . 同步型 标准答案: 9. 区域经济增长,简单地说是指区域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即()的增长。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10. 不能用()这一方法来预测土地需求量。 . 平均增长法 . 回归分析法 . 用地定额指标法 . 主成分分析法 标准答案: 11.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 国土规划 . 土地规划 . 农业区划 . 区域规划 标准答案: 12. ()是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城市要高(或成本要低)。 . 有形区域优势 . 绝对区域优势 . 全局优势 . 空间优 标准答案: 13. 下面哪一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区域分析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法 . 地理学的比较法 . 经济学的分析法 . 数学的模拟法 标准答案: 14. ()又称为区域增长过程的累积性模型。 . 输出基地模型 .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新剑桥增长模型 标准答案: 15. 影响旅游业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交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Microsoft Word 文档 (3)

1、名词解释 1. 主导产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2. 区域规划: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未来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 3.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4.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5.外部性:它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主体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其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却有意或无意地对与该项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在经济学中就将这种影响称为外部性。 6. 区域发展: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7.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 8.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9外部性:它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主体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其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却有意或无意地对与该项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在经济学中就将这种影响称为外部性。 10、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 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 为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2.极化效应: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化波及和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13.扩散效应: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其作用方向恰好与极化方向相反。极化是向心流动,扩散是离心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