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含一系列肝疾病谱,主要阶段有单纯肝脏脂肪变性(NAFL),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以及终末期肝硬化。

2、NAFLD影响着全球范围内大于 20%的人群,尤其是大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

3、NAFLD最早期的单纯肝脏脂肪变性阶段进展为严重肝脏疾病的风险是低的,但是 NASH患者的进展风险就非常高了。而且,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是 2型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4、许多 NAFLD是没有症状的,且对于该疾病的疑似诊断也通常依靠ALT水平升高,以及其他临床和生化检查特点,或者无意间由腹部超声检查发现。

5、由于 NAFLD进展缓慢,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并没有发现可以绝对减少进展为肝硬化风险的药物,但是持续的减重可以改善肝功能,肝病理,因此目前生活方式的改善仍然是关键的干预手段。

6、至今还未有确定性的证据表明 NAFLD是心血管病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但是对于有高心血管病风险的 NAFLD患者,目前强调必须服用他汀类药物,除非该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已超出正常或上限的 3倍。谁会得 NAFLD?

如今肥胖和 2型糖尿病被认为与 NAFLD关系甚为密切,尤其是男性且有 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是有 NAFLD和 NASH高危风险的,不管其 BMI如何。

而在遗传易感性方面,已有初步依据发现 PNP3A基因可能与肝脏脂肪沉积有关。但目前还不建议必须筛查 PNP3A基因。

严格来讲,诊断为 NAFLD的患者必须限定在不饮酒或仅少量饮酒的人群中:女性,每日少于 20g(2.5单位);男性,每日少于 30g(3.75单位)。

何时怀疑患者可能是 NAFLD,如何诊断?

因为 NAFLD通常有个良性的无症状过程,而且其肝功能检测也可能常常是正常的,很难被诊断检出。

典型来说,被怀疑可能为 NAFLD的患者其转氨酶水平升高,且 ALT 升高水平是超过 AST的。而随着疾病进展为 NASH或肝纤维化,AST 水平则可能显著上升而超越 ALT水平。

GGT和转氨酶一样被认为与 NAFLD有关。且有横断面研究发现 ALT 和 GGT和超声的脂肪肝程度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评估的肝脏脂肪含量成一定相关性,而与 AST是无关的。

作者强调,超声诊断 NAFLD敏感性较低,许多肝活检出脂肪肝的患者其超声检查竟然是阴性的,因此不能单纯依赖超声检查的结果来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全球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012年6月 陈小丽 译 戴宁 审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科(310016) 审阅小组 Douglas LaBrecque (chair)USA Zaigham Abbas Pakistan Frank Anania USA Peter Ferenci Austria Aamir Ghafoor Khan Pakistan Khean-Lee Goh Malaysia Saeed S.Hamid Pakistan Vasily Isakov Russia Maribel Lizarzabal Venezuela Manuel Mojica Pernaranda Colombia Juan Francisco Rivera Ramos Mexico Shiv Sarin India Davor?timac Croatia Alan B.R.Thomson Canada Muhammed Umar Pakistan Justus Krabshuis France Anton LeMair Netherlands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2012

内容 1 简介 3 2 流行病学 4 3 致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7 4 诊断 12 5 治疗 18 6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表格目录 表1NAFLD/NASH的死亡率3 表2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识别 4 表3地区肥胖/超重的数据 (典型例子) 5 表4超重与肥胖—各地区发生率概况 (2004) 6 表 5NAFLD 和 NASH 的患病率估计7 表 6危险因素及相关的疾病9 表7胰岛素抵抗计算9 表8肥胖症的NASH计分系统 10 表9和单纯脂肪变性及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相比NASH 的生存率 11表10从 NAFLD 到 NASH 到肝硬化/肝衰竭及HCC的疾病进程 11 表11NASH临床研究网络组织学评分系统 13 表12脂肪肝的诊断检查 14 表13充裕的、中等的、有限资源的分级诊断 17 表14随访检查及时间 19 表15分级治疗——医疗资源充裕、中等、有限 20 图目录 图. 1年龄大于15岁的男性和女性肥胖发生率的估计 (BMI > 25) (2010) 6 图. 2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多重打击”学说8 的处理流程15 图. 3 NAFLD 图. 4疑似NAFLD病人肝脏活检的流程16 的诊断方法16 图. 5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关键词】脂肪肝;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Study Group of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 【Key words】Fatty liver; Diagnosis; Criteri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患者常伴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以及血脂紊乱等易患因素。 一、临床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第1~4项和第5或第6项中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每周<40g; 2. 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 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 4. 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为主,常伴有γ-谷胺酰转肽酶、三酰甘油等水平增高; 5.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6. 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二、临床分型标准 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其临床分型如下。 (一)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 1. 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 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3. 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 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 1. 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 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持续时间大于4周; 3. 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 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 凡具备下列第1项和第2或第3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 1. 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 影像学提示脂肪肝伴肝硬化; 3. 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硬化诊断标准。 三、影像学诊断 1. 脂肪肝:B超诊断依据为:(1)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2)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4)肝脏轻度或中毒重大,肝前缘变钝。CT诊断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脾CT比值≤1。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于脾脏,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

姜黄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9, 8(1), 61-6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f514093471.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514093471.html,/10.12677/tcm.2019.81013 Curcumin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engjun Liao1, Cuiyun Yu2*, Xuefeng Yang1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Nanhua Affiliated Hospit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2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Pharmacology, College of Pharmac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Received: Jan. 5th, 2019; accepted: Jan. 21st, 2019; published: Jan. 28th, 2019 Abstrac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the world; the prevalence of NAFLD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is 25% - 45%; due to the global increase in obes-ity and diabetes prevalence, NAFLD is on the rise. NAFLD ranges from clinically benign hepatic steatosis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SH), an intermediate disease, to cirrhosis and even liver failure and death. Considering the high prevalence of NAFLD and its adverse impa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curcumin is Curcuma longa L., a bioactive polyphenol pigment in turmeric. In recent decade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urcum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and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nteresting research object. It has significant 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 through a va-riety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curcumin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Keywords Curcum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Lipid,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Apoptosis, Autophagy, Hepatic Stellate Cell 姜黄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廖梦君1,喻翠云2*,阳学风1 1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麻醉科,湖南衡阳 2南华大学药学院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 收稿日期:2019年1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21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28日 *通讯作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在1986年schaffner 和thaler等人考虑到这类疾病的病变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建议称之为nafld后被人们广泛接受[2]。早期研究认为,nafld预后良好,进展缓慢,或不进展。近来研究显示,约20%的nash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其中30%~40%患者死于肝相关疾病,部分发生亚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3]。dixon等[4]对105例严重肥胖患者行临床生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26例(25%患者有nash,其中11例(42%发生严重的肝纤维化。这些患者的患病危险性与中等量饮酒者相似,说明nafl在严重肥胖患者中很常见,并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致病因子通过以下机制诱发nafl[5]:(1游离脂肪酸(ffa输送入肝过多,进而肝细胞对ffa的摄取及用于合成甘油三酯tg相继增多,最终造成肝内脂肪蓄积。(2肝细胞合成ffa增加或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tg增多,当肝细胞合成tg能力超过其分泌能力时,则诱致nafl。(3脂肪酸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利用减少,肝细胞通过加速合成以防细胞内脂肪酸蓄积中毒,诱发nafl。(4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或分泌障碍,引起tg排泄减少,从而导致肝细胞脂肪蓄积形成nafl。1988年,nafld的“2次打击”假说被提出。当时“第1次打击”是指脂肪储积;“第2次打击”是指氧应激和异常的细胞因子,导致肝脏的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而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胰岛素抵抗发病率的增高和胰岛素抵抗药物对肝脏脂肪储积的改善,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才是真正的“第1次打击”[6]。 1 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胰岛素抵抗是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samuel等通过建立高脂大鼠模型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是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过程中的始动和重要因素,并且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后有关,提示胰岛素抵抗不仅是首次打击也是二次打击[7]。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这不仅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最近的几个临床研究亦发现几乎所有的nafld病人都既存在外周胰岛素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综述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西医学名词,着重从解剖定位、组织病理学角度描述,病名本病是现代医学针对该病病因、病位及病理改变综合定义而命名。中医学多从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命名,将其归属于胁痛、痞满、肝胀、肝痞、肝癖、肝着、积聚、痰证、痰浊、湿阻、瘀证、肥气、积证等范畴[1-4]。中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对该病进行过观察和记载,《难经》中载有:“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黄帝内经》记载到:“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邪在肝,两胁中痛,塞中,恶血在内”。《古今医鉴》提出:“胁痛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留为病”。孟胜喜[5]等学者通过查阅中医学古籍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病证等不同角度,发现与该病相关的中医学病名可达 44个。“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协作组将NAFLD 的中医病名确定为“肝癖”。2009 年发布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6]将NAFLD的病名定为“肝癖” “胁痛” “积聚”。如《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提出:“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中医学对NAFLD的命名主要是依据其症状、体征特点结合病因病机。该命名不仅可以相对全面和准确地概括其病位、病机特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特色。 1. 对病因的认识 1. 1饮食失节 饮食是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体通过饮食,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津液等,以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只有做到饮食规律,搭配合理,五味均衡,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充足,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如果饮食失节,饥饱失常,或暴饮暴食,或饮食口味的偏好均可形成饮食失宜。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分型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分型 如何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下面贵州泉州瑞金肝病专家来为我们一一解答: 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较为常见,因此,在诊断上应考虑区分为单纯酒精性肝病抑或酒精性肝病合并HBV和HCV等病毒感染。 (一)酒精性肝病 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 2. 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如禁酒前ALT和AST<2.5ULN者则禁酒后应降至1.25ULN以下。 3. 下列2项中至少1项阳性:(1)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2)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后降至1.5ULN以下,或小于禁酒前40%. 4. 除外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二)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 1. 肝炎病毒现症感染标志阳性。 2. 禁酒后除血清ALT和AST下降可能不明显外,其他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3. 通常禁酒4周后ALT和AST均应下降至3ULN以下,禁酒前<3ULN者则应至少下降70%.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失转铁蛋白(CDT)增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0.6,以及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720cm3/m2体表面积)。应注意在Ⅱ型醛脱氢酶(ALDH2)活性低下者,即使饮酒折合酒精量<40g/d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g. 二、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 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4型。 1. 酒精性脂肪肝:在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也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修订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2011制订 临沂市中医院肝病科 酒癖是因素体脾虚,过量饮酒, 湿热毒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迁延日久,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后期病及于肾,肝脾肾同病,气滞、血瘀、水停,正虚交织错杂于腹中,形成腹大膨隆之酒臌之证。病理因素以湿、毒、痰、瘀、虚为主。以乏力、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体征。酒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酒精性肝病。 一、诊断 参照2010年1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二.中医治疗方案 1、临床应用中疗效肯定的诊疗方案 我们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起步较早。特别是近20余年酒精性肝病发病与就诊的病人逐年增多,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解释酒精性肝病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特点,探索用药规律等,是我们主要临床研究方向之一,形成了理法方药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法与组方,提出①素体脾虚运化无力是酒精性肝病发生的根本的内在基础,过度饮酒是酒精性肝病形成的主要病因,②肝郁脾虚、痰瘀湿毒互结是本病的基本病机,③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由虚至实、由脾及肝、由气及血的病理过程,④健脾行气、化湿解毒、软坚散结是基本治疗方法。该治疗法在我院用于临床二十余年,证实其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

基本治法:健脾行气、化湿解毒、软坚散结 基本方剂: 黄连9g 炒枳实9g 云苓24g 陈皮9g 半夏6g 白蔻9g 海蛤粉30g 丹参24g 竹茹9g 茵陈24g 姜黄9g 僵蚕9g 甘草3g。 辨证加减: 痰湿盛者:基本方加苍术15g。 湿热盛者:基本方加黄芩15g、败酱草20g。 气虚明显者:基本方加黄芪15-30g。 瘀血重者:基本方加赤芍24g。 津液不足者:基本方去陈皮、半夏,加沙参15g、山药15g。不同病理环节病证结合治疗方案 (1)合并糖代谢紊乱 偏于湿热者,川连加量至15g。 偏于脾虚者,黄芪加量至30~45g。 偏于气阴两虚者,加沙参、炒山药。 (2)合并脂代谢紊乱 加用冬瓜仁、苡米、浙贝等化痰散结药物。 (3)合并高血压者 痰浊上扰者,加半夏、白术、天麻。 痰瘀阻络者,加川牛膝、泽泻。 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 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炒白芍、生龙骨。 (4)酒精性肝硬化,治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 水红花子汤合三仁汤加减: 水红花子15-30g 黄芪24-30g 泽兰30g 内金15g

中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5-13T15:36:24.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王继海王剑 [导读]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过量乙醇摄入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 王继海王剑(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荆门 448000)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过量乙醇摄入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的酒精性肝病病理学诊断标准,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3种类型。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liver,AFL) 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向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发展,可危及生命。“脂肪肝”之名未见于中医古代文献中,一般认为脂肪肝属于中医的“积聚”、“痰痞”、“‘痞满”、“瘀血”、“胁痛”、“酒癖”、“酒疸”、“酒臌”、“伤酒”、“黄疸”、“黑疸”等范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当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西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仍以降脂为主,效果不甚满意。中医学是一部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科学,其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独特优势,现将近5年来中医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与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酒为体湿性热有毒之品,味甘、苦辛,入心、肝、肺、胃经,少量饮酒可活血通脉驱寒,有益身体,长期大量饮酒则有害。《诸病源候论》指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渍脏腑,而生诸病”。“酒者,水谷之精气也,其气剽悍而有大毒,入胃则酒胀气逆,内熏于肝胆,故气肝浮胆横”。“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之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新修本草》谓“酒,味苦,大热有毒”。《本草纲目》谓“少则和气血,多饮则杀人顷刻”。《谢映庐医案?酒毒内结》案云:“夫少饮未必无益,过饮暗中损命,多饮则乱血,恣饮则注肝,且酒后食必少,中必虚。饮入于胃,中虚未能施化,其浊质虽注于小肠,则烈性必集乎肝经,……肝胃受伤,气血多乱,由于乱血乱气,随酒性而溢于络,其气血酒性,交互凝结,势难分解,傍依肝胃之膜,藏于隐微之中,结成囊癖。”《本草求真》也认为:“酒性种类极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故其味有甘有辛,有苦有淡,而性皆热……若悠饮不节,则损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湿热生病,殆不堪言。”可见,酒之为病总不离“湿热”二字也。 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是长期大量饮酒,由此而产生“内湿”。湿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受累脏腑主要是脾、胃、肝、胆。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可概括为:过量饮酒之后,湿热毒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致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职,肝郁脾虚,气血不和,痰浊内生,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酒癖)。其病机归纳为:脾胃气虚、痰湿内阻、水湿内停、气血不和、气滞血瘀等。其中,酒伤肝脾、聚湿生痰为发病之关键,而素体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1] 2.辨证论治 尽早戒酒为治疗本病的根本, 而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尤其重要。尽管大多数脂肪肝患者通过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以及戒酒等非药物治疗就可有效控制, 然而改变生活方式并非万能, 部分患者往往还需加用各种中西药物以促进疾病康复。 中药的降脂作用:一是中药能抑制脂质的吸收, 可通过促进肠道蠕动, 阻止类脂质沉积滞留以减少吸收, 如大黄、决明子、何首乌、丹参、茵陈等。二是中药可以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排泄, 能使体内的脂肪加速转化、分解和排泄, 如人参、马齿苋、天麻、钩藤、大黄、女贞子、沙苑子、虎杖、山楂、泽泻、牛膝等。三是抑制体内脂质的合成,如山楂、泽泻、葛根、荷叶、菊花等。[2] 张素义[3]运用古方葛花解酲汤加减( 组成: 姜半夏10g,葛花15g,白豆蔻15g,山楂15g,砂仁15g,木香5g,神曲15g,陈皮10g,丹参30g,白术10g,青皮6g,白茯苓10g,泽泻10g,猪苓9g,西洋参5g,甘草5g)治疗酒精性脂肪肝45 例,并与脂必妥片45例组对照。结果表明,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王春靖等[4]将7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降酶及保肝药物(包括:肝太乐、维生素C、维生素E、复方益肝灵片等)基础上,加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结果显示,采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的临床有效率。同时,治疗组ALT、AST、PCⅢ以及HA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王大明[5]应用自拟降脂饮(丹参、山楂、荷叶、海藻、泽泻、制首乌、山药、薏苡仁、扁豆、郁金)治疗脂肪肝,并将脂肪肝分为5种证型。肝郁脾虚型,治宜疏肝健脾、活血降脂,方用降脂饮合逍遥散加减;痰热内蕴型,治宜运脾化湿、祛痰降脂解毒,方用降脂饮合胃苓散加减;肝肾亏虚型,治宜滋补肝肾、祛瘀降脂,方用降脂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痰湿阻络型,治宜祛湿化痰、通络降脂,方用降脂饮合二陈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降脂饮合膈下逐瘀汤加减。降脂饮治疗脂肪肝是作者近30年的临床总结,其体会是在治疗中不要拘泥于某一证型,应在随症候演变过程中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灵活运用。 帅建珍[6]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90例。治疗组以疏肝健脾法建立基本方:姜半夏12g,党参、白术、郁金、生麦芽各15g,白芍、香附、茵陈蒿各25g,丹参、决明子各20g,泽泻、生山楂各30g。脾胃积热,痰浊偏盛者以基本方选加黄连、黄芩、藿香、佩兰、苍术、瓜蒌之类。肝郁气滞、血脉瘀阻、瘀滞偏重者选加川芎、三棱、莪术、王不留行、木香、青皮、厚朴、枳壳之类,酌减泽泻、姜半夏、茵陈蒿的用量或不用。同时联合服用西利宾胺4片/次,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西利宾胺4片/次,3次/d。两组均以1月为1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贾庆宇[7]将7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禁酒,均应用肝泰乐、肌苷护肝治疗。治疗组加服曲灵双葛汤(神曲、威灵仙、葛花、葛谷、丹参、郁金、胡黄连、山楂、青皮、陈皮等组成)150ml/次,2次/d, 60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2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及B超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黄俊敏等[8]运用山楂降脂丸(组成:茵陈30g,山楂20g,茯苓20g,泽泻10g,决明子20g,菊花10g,丹参20g,当归20g,川芎 10g,枸杞子10g,大黄20g,何首乌20g)联合耳压法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0例,取得100%有效率。且治疗组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虞海红等[9]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0g、甘草10g),随症加减,治疗14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有效率为84.9%。朱凤丽等[10]运用自拟醒酒消脂汤(葛花9g、黄芪15g、茯苓12g、泽泻12g、白芍10g、牡蛎15g、丹参15g、昆布10g、郁金10g、决明子12g、何首乌15g、三七粉(冲服)3g)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0例,总有效率90.0%及B超分度均显示较常规治疗组效果明显。吕建楠等[11]应用益肝乐胶囊(主要由云芝多糖、垂盆草、柴胡、郁金、板蓝根、五味子等组成)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48.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殷锡香等[12]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肝损害41例,取

脂肪性肝炎诊疗常规汇总

中医内科非醇性脂肪性肝炎专病诊疗常规 一、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牲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二、临床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指南制定)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男性每周小于140g,女性每周<7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活体组织检查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三、临床分型标准 (一)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肝生物化学检查基本正常; 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l-3项或第l和第4项者即可诊断。 l.具备临床诊断标准l-3项; 2.存在代谢综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续4周以上; 3.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三)NASH相关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通讯作者: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200092,E2mail:fanjiangao@g https://www.sodocs.net/doc/f514093471.html, 专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关键词】 脂肪肝;诊断;治疗;指南[文献类型];代谢综合征Gu i deli n es for manage m en t of nona lcoholi c fa tty li ver d isea se:an upda ted and rev ised ed iti on The Chinese Nati onalWork2shop on Fatty L iver and A lcoholic L iver D isease f or the Chinese L iver D isease A ss ociati on. 【Key words】 Fatty liver;D iagnosis/therapy;Guidebooks[Pub2 licati on type];M etabolic syndr om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 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 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 m p le fatty liver, NAF 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 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 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2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定义 Ⅰ随机对照试验 Ⅱ21非随机对照试验 Ⅱ2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Ⅱ2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试验 Ⅲ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 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 LD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NAF 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1 流行病学 NAF 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 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1,2,12]。肥胖症患者NAF 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 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7%~92%[1,2,12,13]。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 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 LD患病率在15%左右[3]。 NAF 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 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3,12,14]。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 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 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3,12,13]。近期体质量和腰围的增加与NAF LD发病有关,腰围比BM 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3,12,13]。在非基因3型HCV感染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脂肪变主要与I R和代谢紊乱有关;NAF LD是血清HBV DNA低载量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增高的常见原因[3,4,16]。 2 自然转归 NAF LD患者肝病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初次肝活组织检查(简称肝活检)组织学类型。NAF L进展很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16%~3%),而NASH患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1,2]。年龄>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ALT增高、AST与ALT比值>1以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指标是NASH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1,2,9,17]。在NAF LD漫长病程中,NASH为NAF L发生肝硬化的必经阶段[1,2]。与慢性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相比,NASH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通常发生于老年人[1,2,13,17]。对于I R个体,NAF L是发生NASH和肝硬化的前提条件;脂肪变的肝脏对肝毒物质、缺血/缺氧耐受性下降,NAF L作为供肝用于移植易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3,16]。此外,在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日期:2010-05-02] 来源: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 性肝病学组作者:范建高 [字体:大中 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 NA 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定义 I 随机对照试验 II-1 非随机对照试验 II-2 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II-3 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试验 III 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流行病学 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1-2,12]。肥胖症患者SF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 7%~92%[1-2,12-13]。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 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3]。 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 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3,12,14]。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3,12-13]。近期体重和腰围的增

最新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2006年2月修订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见表I,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定义 I随机对照试验 11-1非随机对照试验 11-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II-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实验 III专豕、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仃病学描述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治作出正确决策,并非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该病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 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酒精量换算公式为:g=饮酒量(ml) 酒精含量(%) X).8o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 >2,有助于诊断。 精品文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关键词】脂肪肝;诊断;治疗;指南[文献类型];代谢综合征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 updated and revised edition The Chinese National Workshop on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for the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 【Key words】Fatty liver; Diagnosis/therapy; Guidebooks[Publication type]; Metabolic syndrome Corresponding author: FAN Jian-gao, Email: fanjiangao@ https://www.sodocs.net/doc/f514093471.html,.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Xinhua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92, Chin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 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征的比较

收稿日期:2009-04-11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征的比较 连传鹏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传染科,湖北武汉430015)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探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35例酒精性脂肪肝及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几乎均为男性,其肥胖(22.9%),2型糖尿病(17.1%),高脂血症(14.3%)和高血压的发病率(11.4%)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60.3%,55.9%,66.2%和52.9%)。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 G)、胆固醇(CH O 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C)、载脂蛋白B(A po B)和空腹血糖(F PG )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 -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ST /A L T \2和直接胆红素(D 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好发于男性,肥胖、2型搪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其肝功能损害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明显。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症;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104-0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 -alcoholic f atty liver disease, N 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临床上依靠饮酒史及B 超等检查无法准确鉴别酒精性脂肪肝(AFL)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 FL)。本文旨在通过两者临床特征的比较,探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的标准[1],选择2002年9月)2005年9月间在我院诊断为AFL3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36? 2.11)岁;N AFL68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5.84?1.06)岁,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例均排除器官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妊娠、胃肠旁路手术及胃肠外营养者等。A FL 与NA FL 的超声影像学诊断的通用标准是:肝实质点状高回声(肝回声水平高于脾、肾);回声衰减;肝内脉管显示不清[2]。1.2 研究方法 分别记录上述两组的脂肪肝相关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胆石症等临床资料和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 OL)、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H 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 蛋白AI(Apo A I)、载脂蛋白B(A po B)、尿酸(U A)、空腹血糖(FP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S T/ALT 、白蛋白(ALB)、球蛋白(GLB)、C -谷氨酰转肽酶(GGT )、总胆红素(T B)和直接胆红素(DBIL)等生化资料。所有生化指标的检测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详细询问和观察以下症状及体征:消化不良、乏力、肝区不适、黄疸、肝肿大、脾肿大、肝区叩痛等。1.3 统计学处理: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用V 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 除A FL 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多于N AFL 患者外(V 2 =12.09,P <0.01),其它表现相似,无明显差异(表1)。 表1 A FL 组与N A FL 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比较 分组消化不良乏力肝区不适黄疸肝肿大脾肿大肝区叩痛AFL 28(80)*13(37.1)10(28.6) 2(5.7)31(88.6)6(17.1)15(42.9)NA FL 30(44.1) 17(25) 21(30.9) 3(4.4) 56(82.4) 9(13.2) 24(35.2) 2.2 临床资料特点 AFL 组男性33例,占94.3%,女性2例,仅占5.7%;NAFL 组的男女发病率分别为45.6%和54.4%,两组病人性别比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5)。A FL 患者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N AFL 组。AFL 和NAFL 组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和胆石症的发生率差 ) 1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