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鲁迅的文章应该退出中学课本吗?正反方

鲁迅的文章应该退出中学课本吗?正反方

反方:

围观者其实是在担心“鲁迅”从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中心逐渐淡出,这也因此成为无法被容忍的文化行为。在此种几乎一触即发的情感反射背后,隐藏的是固化的认知。观察者在为鲁迅争得课本中“应有”的分量与位置,也是希望现实的批判精神代际相传。

删除一篇鲁迅的散文,就代表着“民族魂”远离了中小学的课堂吗?鲁迅先生的现实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杂文和小说之中。

虽然鲁迅的文章那时候确实不太懂,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很深刻,文章本来就是拿来品味的,鲁迅文章很多手法值得借鉴。要说不懂,更多的人应该是不懂文言吧。

有些中学生觉得读鲁迅太费劲,对鲁迅的人与文敬而远之。我想起自己读中学时,了解的鲁迅也只是鲁迅的一个侧面,甚至只是模糊的形象,远远不足以概括其全部。后来走向社会,体验到人生诸多酸甜苦辣,我心目中模糊的鲁迅,伴随我一起成长,逐渐变得清晰,变得丰富。当然,这一切都因为我在年少时记住了鲁迅这个人。“文学是人学”,鲁迅的文章更是如此,是关于人生的学问。你了解了人生,也就了解了鲁迅。你理解了鲁迅,也就理解了自己。

鲁迅人格上的伟大是他同时代的作家也包括我们现在的所有作

家都不能比拟的。他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对劳动人民有最深切的同情,对腐朽的统治阶级有切齿的痛恨,他敢于向任何黑暗的势力开炮,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他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不容跨越的丰碑。

他所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简直就是祥林嫂时,我们都知道那个人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习鲁迅的作品其实就是学习鲁迅的精神。会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一颗爱国爱民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的种子,尽管这颗种子在现实的社会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发芽开花(因为我们的社会实在缺乏让它发芽开花的土壤和阳光),但有总比没有强。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连这颗种子都连根拔去呢?

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中国语文教育长期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和升学考试就业的工具导致的结果,使得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失去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

老师理解不懂,学生怎么又喜欢阅读和深入钻研阅读呢?正确理解和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可以说老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进而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阅读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的最直接原因。

使得老师在解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到思想教化的轨道,长期如此,则僵化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维,扼杀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和解读,使得老师学生都厌烦鲁迅作品。

我们必须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文化的崛起和世界其他民族的认同。而要做到这点,我们不能抛弃国粹,不能将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东西不教育给孩子,像鲁迅。所以,现在校园出现这种“鸡肋鲁迅”则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发展和教育失败的一个方面。

正方:

增加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所占分量”其实并无多少区别,鲁迅先生依旧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谓鲁迅,其实早已深刻融化于社会的文化传统中,他并不会因教科书事件而稍稍“消失”。

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伤逝》、《祥林嫂》等文章,不是孩子们能感知的。鲁迅是以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评价世事,鲁迅的种种好,应该是成年后才能体味。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初中生的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多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一定年龄进行一定的阅读。别让孩子过早涉入思考、判断等阅读领域,要让他们逐渐积累自己的见识,渐次靠近思考边缘。他们的阅读,并不具有指令性或者强迫性,也不只是温暖和励志,还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每篇都有很深刻的含义,都是写如何与敌人斗争和表现当时社会黑暗的,还不如现在的一些流行文学有趣、有吸引力。她还说现代人活得太累,读鲁迅的文章感到太压抑、太沉重。

并不是因为其伟大而其文章就一定非要选入中学课本,而不选入中学课本就是否定或者不能显示其伟大。

鲁迅先生的文章远远超过了中学生年龄、知识和能力以及思想认

识所能接受的范围。别说是中学生,就是成人,其中包括很多鲁迅研究专家、学者,对鲁迅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无法定论,至今都还难以还原一个真正和完整的鲁迅。可以肯定地说,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如果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没有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厚积淀与洞察,没有一定的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与修养,没有对当时社会现实和鲁迅所处的复杂的人事和社会关系与背景的深刻了解,要想读懂鲁迅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喜欢了。而要让中学生读懂和喜欢鲁迅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硬要中学生读鲁迅,除了让他(她)们过早地对鲁迅先生望而生畏外,还有可能就此彻底毁掉他(她)们将来读鲁迅先生文章的兴趣和自信心。因为最初的不愉快阅读体验,往往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将鲁迅文章选入中学课本,表面上看是在挺“鲁”扬“鲁”,实际的效果则可能是在贬“鲁”抑“鲁”,本为“捧”,实为“杀”。

讲浅了,味同嚼蜡,学生和老师都难以找到阅读的快感和深切的体验,单是其特殊的语体风格学生就很不习惯,因其不符合现代白话文的语法和用词规范以及因当时的形势所迫所使用的隐晦语言而使学生感到别扭和阅读认同上的障碍,产生一种游离感和隔膜感;讲深了,学生如听天书,艰深晦涩,单是复杂的时代背景、人事关系以及各种恩恩怨怨和纠葛,就能让学生一头雾水,老师费尽口舌学生可能还是难以明白,更不用说通畅顺利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了。所以教学鲁迅文章一直就存在一个繁、难、差、废的问题,师生的时间与精力花得很多,而收效却甚微。如果继续让鲁迅的文章在中

学语文课本和教学中处在这样一个不良状态和尴尬境地,那真是一种资源的极大的浪费和对鲁迅先生的大不敬,还不如务实一点把它请出语文课本,让“鲁迅”和中学生们都轻松起来。

鲁迅先生在得知自己的作品《呐喊》一出版就被选进中小学课本后,非但不感到高兴,反而感到极为沉痛。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先生是不愿意让孩子们读到他这些阴惨寒凉的作品。在他看来,孩子的心灵是圣洁无瑕的,不应该过早受到污染;孩子的心灵还比较脆弱,难以承受社会之重。所以不应该将那些凶狠、仇恨、冲突、暴力的东西搬上课堂,也不应该老是让孩子看见血腥、丑恶、残酷和绝望,而应该选择那些充满理想、充满光明、充满善念和爱心的作品供孩子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