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职综述、pdf

高职综述、pdf

2013年4月第34卷第2期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s )Apr.2013Vol.34No.2

收稿日期:2013-02-11

基金项目: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编号:Ky12-23。作者简介:汪

琳(1973—),女,江西上饶人,副教授,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法学研究。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08)

要: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本科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行发展,从我国高职院校开职业生涯规划课

程以来,相关的研究也随之兴起,为更好地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趋势,课题组以中国知网CNKI 作为文献数据库来源,通过检索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文献,并对其分类统计,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并对相关文献作简要综述,以期对高职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有所助益。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高职;教育;综述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638(2013)02-0051-04

Overview on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Lin

(The Employment Center of Xiamen City University ,Xiamen 361008,China )

Abstract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in parallel with the colle-ges ,since opening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also rose.For in -depth study on Vocational College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the re-search group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the CNKI database in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literature ,summarizes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its research content ,angle ,object ,method ,and mak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of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Key Words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overview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文献数据的初步分析

截止2012年11月14日16?16,课题组以“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关键词,在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进行检索,共搜索到1,258条文献数据,按来源分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1115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1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7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有15篇,

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有6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有18篇,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有15篇。

按发表年份分析,

2012年有203篇,2011年有311篇,2010年有251篇,2009年有189篇,2008年有132篇,2007年有89篇,

2006年有36篇,2005年有18篇,2004年有6篇,2003年有1篇,2002年有3篇,1998年有2篇,1997年有1篇。可见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总体上呈快速增长及上升的趋势,

在2008年有个明显增加趋势。这应与2007年教育部出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密切相关。

课题组将其所搜论文按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分别以:课程研究、师资建设探讨、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实效研究、教

·52·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

学对象、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研究、思政德育人文素养及心理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实证调查的研究及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比较分析等十一个类,统计的结果为:涉及课程研究的有212篇、师资建设的有13篇、教学模式与方法57篇、教学实效性12篇、国外研究介绍与国内外比较分析研究9篇、与思政、心理、德育、专业、辅导员相关研究97篇、教学对象研究91篇、实证调查研究44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369篇、实践运用研究187篇,其他无相关性的有115篇。

经分析梳理,论文研究内容从理论上看,主要涵盖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建设、教学对象(专业差异、性别差异、院校差异)、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介绍与比较研究;从实践看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课、专业课、心理课、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的关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实施方法研究、实证调查分析研究及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就业指导工作推进的研究等方面。以下分别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建设、教学对象、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现状分别进行综述。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有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2007年教育部出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研究因教育部此文件而快速升温,研究内容涵盖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课程体系的设立、课程开发的深入等若干方面。

胡媛媛、邓宏宝提出,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存在若干弊病,诸如:开发主体上“重个体轻全员”,理念上“重指导轻辅导”,内容上“重求职技能轻视职业发展”;课程开发研究的趋势从“个体参与转向全员参与”,从“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1]课程开发从原来的讲座型、零散型、未成系统到按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授课、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的系统型授课,郑海燕指出:“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为依靠,将高职生的就业方向作为着眼点,形成具有鲜明高职院校特色的一系列职业规划辅导课程。”[2]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有研究者以其所处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为基础,进行实证的调查分析,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诸如师资专业性不强、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未完全切合学生需求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贺伟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体系构建调查分析》表达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以“生”为本的理念,[3]叶红英指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立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和倾向为切入点、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以真实的职业环境为背景”并且“应努力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4]

在课程体系设立方面,有16篇涉及“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的论文,这些研究者均认为生涯教育不是某个年级、某个阶段的教育,而应该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涯,反映了研究者从早期的就业指导全程化指导,转变为全员、全程、全域的“三全”模式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相应地课程体系设计亦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转变为生涯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从就业导向转向生涯导向,对于课程体系设计这方面,灵活的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较突出。

第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提出“三突出”的高职职业指导课程考核体系构建即:突出能力考核、突出过程考核、突出态度考核。[5]也有研究者提出“宜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评价的方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对于知识部分可以通过考试进行量化考核,对于能力部分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师生访谈进行定性考核,再结合课堂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按一定比例评定综合成绩”。[6]

第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建设。对于教材建设,各方观点不一,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不应该有教材,至少学生不需要教材,[7]但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持此观点,有关教材建设的论文中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有籍敏的论文,他指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材应注意明确“生涯”的理念,将生涯理论融汇贯通在体现在教材编写体系中,避免纯粹就业导向,偏离生涯的轨道。[8]黄艳芳在其课题系列论文中提出,从课程综合化、职业指导系统性以及大学生职业指导需求看,高校的职业指导应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方面的内容。[9]总体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本土化的呼声高,强化针对性的要求突出。

三、相关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实效性相关文献综述

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效性论文,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实效性等的研究与分析论证。

第一,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文献中55篇是直接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或是教学模式的,归结这些论文所探讨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大抵有以下这些:教学理念比较集中的为“生本”即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探讨则显得异彩纷呈,主要有:源自德国的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模式;本土化的“教、学、赛、做”模式与三全(全员、

第2期汪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53·

全面、全程)模式;“正三棱锥”型模式、[10]“三段递进式”教育模式、[11]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ing)PBL模式、EPD理念[12](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UNESCO Project on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简称,其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正三棱锥”模式与“三段递进式”相似,两者一为结构体系模式,一为时间线索模式,内容体系类似,均以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劳动都应具备的职业基本素质为核心,包含学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三大基础内容。PBL 侧重于微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EPD侧重于宏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赛、做”模式与“三全”模式侧重于具体实施路径。

第二,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的文献综述。在课题组所检索的文献资料中,标题包含有关教学方法的文献50余篇,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的文献中,主要有以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行动导向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影视教学法、[13]NLP教练技术[14]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运用多样化。贾占兵等人的影视教学法一文中,将《唐伯虎点秋香》片段与《创业、就业与人生规划》教学项目进行对照,分析影视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可行性。叶晓杰等学者将NLP 的教练技术作为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从心理学领域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普遍性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清晰目标并催化目标最终达成。

第三,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象进行考察分析。所搜集的文献中有约90篇涉及到不同教学对象的研究论文,这些教学对象包括:女生、男生、贫困生、90后学生、医学院学生、护士、运动员、艺术类学生、师范类学生、计算机类等等,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不同类型教学对象,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进行区分,差异性地研究不同类型群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性,[15]这些区分有从性别角度出发的,如张凤的《高职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贾书磊的《大专男护生三年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构想》,[16]有从院校性质出发的,如《高职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18]《高职高专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19]有从专业角度出发的,如商务英语、护理专业、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食品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等等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群体的分类研究,为高职院校具体的生涯指导与教育提供了可兹借鉴的方法与依据,在这类研究的文献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说服力强的多属于调查报告形式的论文。

第四,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师资的论述。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分类,专题论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主要有14篇,包括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师资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师资必备素质及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师资的调查分析。其余则分散在其他论文的内容结构中述及。其中,陈敏的博士论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20]在其博士论文的问卷调查中反映,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最缺的学科知识依次为: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同时,他对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从包括源头的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师资的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解决师资队伍职称归属问题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

第五,提高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讨。这类专题的论文在所搜的文献中有12篇,其中屈善孝的《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思考》[21]中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和统筹协调机构;二是构建全方位、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三是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应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和平台,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四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五是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四、有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文献综述

在整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文献时发现,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政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专业课这三大类课程关系的研究分析方面。

第一,有关思政课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关系的文献概述。《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2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23]《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24]这些论文分别从思政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及两者的结合角度,说明两者之间的既彼此区别,又彼此影响、相互渗透关联紧密的关系。

第二,有关心理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关系的文献概述。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25]《论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26]《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27]代表了三个不同的角度,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心理教育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同样也说明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三,有关专业课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关系的文献概述。这些文献围绕专业教育进行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探讨将专业教师纳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形成专家、就

·54·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

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四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制,更好地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语

通过有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文献检索与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广泛。包括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究、实证调查研究,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性需求分析研究、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建设研究等。

第二,研究方法多样化。从传统的思辨分析法、比较论证法、文献检索法到实证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数据采集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对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第三,学科交叉性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文献的研究内容体现交叉性、多学科的特点,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文献中,交叉性多学科的特点突出。

同时也发现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重复性研究比较突出、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文献匮乏、仍较多地集中在就业导向上,生涯导向、课题类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应在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方面比较薄弱。

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从“SWT”(school to work)到“SWC”(school to career)的转变,STC理念的核心内涵承接并延续了STW(School to Work,STW)的主要理念,更强调让所有学生都“能发展对学习的热情,并为胜任高工高技能的职业生涯、成为有贡献的公民以及个人和专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文献检索与分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发展趋势,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已显示出从以短期的从就业择业导向为主逐步转变为长期的职业生涯导向趋势。

参考文献:

[1]胡媛媛,邓宏宝.高职院校全程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2]郑海燕.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6).

[3]贺伟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体系构建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4]叶红英.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5]崔玲玲,邵林.“三突出”的高职职业指导课程考核体系构建———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6]孟庆东.高等学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Proceedings of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SE2010),2010,5.

[7]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体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8]籍敏.中美两国大学本科生“职业生涯教育”教材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研究,2010(23).

[9]黄艳芳.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建设的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10]钱兴,费小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正三棱锥”型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11]鲁伟.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段递进式”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7).

[12]赵兰杰,侯丽萍.基于EPD理念建构高职特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6).[13]贾占兵,刘志忠,李朝军.影视教学法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J].当代电视,2011(6).

[14]叶晓杰.运用NLP教练技术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12).

[15]张凤.高职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6]贾书磊.大专男护生三年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构想[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

[17]潘金云.高职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10).

[18]刘连红.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J].运动,2012(9).[19]张韶华.高职高专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20]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21]屈善孝.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0(8).

[22]田松.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J].职业技术,2011(2).

[23]莫华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

[24]孙雪媛.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4).

[25]裴利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6]王凤兰.论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27]程利娜.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教学研究,2012(7).

责任编校:谢闰根

人工智能教案,07章 自然语言处理7.1 概述

7.1 概述 自然语言是指人类语言集团的本族语,如汉语、英语、日语等,以及人类用与交流的非发声语言,如手语、旗语等。自然语言是相对于人造语言而言的。人造语言是指世界语或计算机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际交流的最重要工具。 在人类历史上以语言文字形式记载和流传的知识占到知识总量的80%以上。就计算机的应用而言,据统计用于数学计算的仅占10%,用于过程控制的不到5%,其余85%左右都是用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在信息化社会中,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每年所处理的信息总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社会发展需求下,自然语言理解作为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个高层次的重要方向,一直是人工智能界所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显然,如果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人-机间的信息交流能够以人们所熟悉的本族语言来进行,那将是计算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另一方面,由于创造和使用自然语言是人类高度智能的表现,因此对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也有助于揭开人类智能的奥秘,深化我们对语言能力和思维本质的认识。 那么什么叫"自然语言理解"?正如什么是"智能"一样,对于"理解"这个术语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认识。在人工智能界,或者语言信息处理领域中,人们普遍认为可以采用著名的图灵

(Turing)试验来判断计算机是否"理解"了某种自然语言。 相比较人工智能其它领域,自然语言理解是难度大,进展小的。至今为止未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Turing提出的智能实验,参加者是计算机、被实验的人以及主持实验的人。由主持人提出问题,计算机和被实验的人来回答,被实验者在回答问题时尽可能的向主持人表示他是"真正"的人,计算机也尽可能逼真的模仿人的思维。如果主持人通过听取对问题的回答分辨不出哪个是人的回答,哪个是机器的回答时,便可认为被试验的计算机是有智能的了。有人对这样设计的实验提出了疑义,他们认为这种实验只反映了结果的比较而没有涉及思维的过程,而且也没明确此人是个孩子还是有良好素质的成年人参加了实验。当一个计算机系统能给出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或有用的建议、而解决问题所用的概念和推理与人相当、还能解释推理过程时,便可说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是有智能的了。 本章将讨论自然语言理解的概念、发展简史以及系统组成与模型等;然后,逐一研究语言的自动分析、句子的自动理解、语言的自动生成和机器翻译等重要问题。 7.1.1 自然语言理解 怎样判断一个机器对人类的自然语言是理解了?没有通用的答案。通常我们同样可以用"图灵"实验来得到结论。判断"自然语言理解"的主要方面有如右页所示: ·问题应答:机器能正确的回答输入文本的有关问题。

大学毕业去向文献综述

大学生毕业去向分析文献综述 临近毕业,身边每天能见到的熟悉面孔渐渐也都不多了,有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有的人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也有的人被我们打上了“失踪人口”的标签从此渺无音信。 大学毕业以后,我们这些应届生主要分为三种: 1,找工作一族;2,考研一族;3;创业一族。 研究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须先分析当前日益复杂的就业因素。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之分,具体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概括而言,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从自身专业知识、学历层次、工作经历等方面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可分为八个方面。 专业知识。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63.7%的人认为专业、所学的知识、所受教育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有86.6%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着重其所学专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管理人员中有79.3%的人认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看重

所学专业;有67.2%的人认为是看中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历层次。学历层次高的学生在市场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对个人就业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工作经历。陈成文、谭日辉认为了解其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就是首选,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有过工作经历的求职者,获得职业地位的机会会明显增加。 在校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是否获双学位、奖学金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论文发表数量等。大学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就业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业观念。包括个人价值观、对就业的期望心理、工作偏好、负面心理等。傅新华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心理困惑和不良就业心理。如认知不准确、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和焦虑心理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就业能力。胡尊利等指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对就业有巨大作用。张进认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身份。学生是否为党员、在校期间是否担任学生会干部对大学生就业有微弱影响。 性别和生源地。大学生性别和生源地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显著。 就业信息的掌握。魏有兴等人认为,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时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摘要: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应 用中的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各大公司也都投入巨额资金和高端人力。但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应用有关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1自然语言处理的概述 自然语言处理是使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音,形,义进行处理,即对字、词、句、篇章的输入、输出、识别、分析、理解、生成的操作和加工。主要包括自然 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两个流程。其中自然语言理解是指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 语言的意义。自然语言生成是指计算机能够以自然语言来表达给定的意图。 2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分析 2.1个性化智能推荐 个性化智能推荐以自然语言文本挖掘为基础,具有信息过滤的作用,能够以 用户档案或者历史行为记录为依据,对用户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进而围绕给定 物品岀发,对用户的偏好或者评分进行预测。电子商务发展过程当中,信息处理 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用户如何在快速增长的资源中对自己所需信息进行准确 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如同商家需要向用户提供精准恰当的服务一般,都 存在一定难度。推荐系统的诞生极大地缓解了这个困难。通过跟踪用户在商城的 浏览、选购、下单等行为,提供基于用户行为的商品推荐,提高商品曝光率和用 户决策效率。“猜你喜欢”、“购买过此商品的用户还购买过……”对于离不开社交平台、电商、生活服务的现代互联网用户来说,个性化推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它改变了商家与用户的沟通方式,加强了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据报道,推荐系 统给亚马逊带来了35%的销售收入,给Netflix带来了高达75%的消费,而且Youtube主页上60%的浏览来自推荐服务。在新闻服务领域,以细分化的数据分 析为基础的个性化新闻推送已经成为新闻客户端的重要方式。通过用户个人的信 息阅读内容、时长、评论等偏好,以及社交网络甚至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机型等,综合分析用户所关注的信息源与信息核心词汇,进而进行专业的细化分析, 从而进行新闻整理推送,基本实现了新闻的个人定制服务.让平台更“懂”用户,提 升了用户体验和粘性。 2.2语音识别技术 以机器为支持来对过程进行识别和理解,促进语音信号向文本与命令技术的 转变,这就是语音识别技术的整个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确保人类的语言能 够为机器所理解,促进人类语音词汇内容向计算机可读数据的转化,从而满足应 用需求。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将连续讲话进行合理分解,建立规则以准确理解 语义。前端降噪、语音切割分帧等都是语音识别技术的重要流程,可将其框架分 为声学模型、语言模型以及解码这三个方面。在智能家居领域,普通家庭都会有 很多需要红外遥控器控制的家电,由于红外线传输会受到空间位置影响,一个可 将多个遥控设备集中于一体并且可以通过声音控制其常用功能的集成设备,能自 动切断电源,调换频道。双手没有空闲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语音来与智能音箱进

系统生物学综述doc

系统生物学:整合各种组学的信息和方法 姓名:王玉锋 学号:061023050 20世纪生物学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由形态、表型的描述逐步分解、细化到生物体的各种分子及其功能的研究。70年代出现的基因工程技术极大地加速和扩展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90年代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开始了对生物全面、系统研究的探索;2003年已完成了人和各种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的测序,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的生命密码。人类基因组计划和随后发展的各种组学技术把生物学带入了系统科学的时代。 系统生物学是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来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也就是说,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一种大科学。系统生物学将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完成由生命密码到生命过程的研究,这是一个逐步整合的过程,由生物体内各种分子的鉴别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到途径、网络、模块,最终完成整个生命活动的路线图。 借助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序列、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方法,可以绘制特定有机体的转录组图、蛋白质组图、相互作用图谱、表型组图及所有转录物和蛋白的定位图。这种整合的组学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单种组学研究方法中带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给出基因产物及其相互作用和关系的更好的功能性注释,有利于相关的生物性假设的生成。基于这些整合数据的计算学的方法可以模拟生物过程的进程。系统生物学可以被看作是个种组学方法的整合、数据的整合、生物的系统化和模型化。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 和以往系统科学研究复杂系统相比,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将更为复杂和困难。非生物的复杂系统一般由相对简单的元件组合产生复杂的功能和行为,而生物体是由大量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并由这些元件选择性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功能和行为。因此,我们要建立多层次的组学技术平台,研究和鉴别生物体内所有分子,研究其功能和相互作用,在各种技术平台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生物学用数学语言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学功能和生物体表型和行为。 系统生物学也将使生物学研究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长期以来,生物学研究是在规模较小的实验室进行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将由各种组学组成的大科学工程和小型生物学实验室有机结合实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也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进行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单体型图谱计划、人类表观基因组学计划等。 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 系统生物学的主要技术平台为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和表型组学等。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别在DNA、m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水平检测和鉴别各种分子并研究其功能。相互作用组学系统研究各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和鉴别分子机器、途径和网络,构建类似集成电路的生物学模块,并在研究模块的相互作用基础上绘制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图谱。表型组学是生物体基因型和表型的桥梁,目前还仅在细胞水平开展表型组学研究。 计算生物学可分为知识发现和模拟分析两部分。知识发现也称为数据开采,是从系统生物学各个组学实验平台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中发现隐含在里面的规律并形成假设。模拟分析是用计算机验证所形成的假设,并对体内、外的生物学实验进行预测,最终形成可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和预测的虚拟系统。 系统生物学的工作流程: 系统生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有这样四个阶段。首先是对选定的某一生物系统的所有组分进行了解和确定,描绘出该系统的结构,包括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和代谢途径,以及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作用机理,以此构造出一个初步的系统模型。第二步是系统地改变被研究对象的内部组成成分(如基因突变)或外部生长条件,然后观测在这些情况下系统组分或结构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社会政策之文献综述 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各自采取政策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主要是以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英国、葡萄牙、瑞典、丹麦等国家)、日本、中国等等几个国家进行世界就业政策的文献综述。 主题: 一、欧洲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 1、欧洲发达国家青年就业情况,如下表: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丹麦——11.5 11.5 12.3 14.6 10.2 9.9 10.6 8.1 7.3 法国15.1 19.1 19.4 20.8 24.6 27.5 25.9 26.3 28.1 24.3 德国—— 5.4 6.2 7.6 8.2 8.2 9.0 10.0 7.9 荷兰9.3 11.1 10.5 7.8 9.7 10.2 12.8 12.1 9.5 14.1 瑞典 6.0 3.7 6.6 11.4 18.4 16.7 15.4 15.7 15.4 ——英国——10.1 13.6 15.5 17.4 16.2 15.3 14.7 13.5 19.5 年人;(2)、青年失业率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劳动失业率逐步下降,同时青年长期失业现象日益凸显,失业青年中的长期失业比率迅速上升,在欧洲多个国家里达到50%;(3)、从性别、种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来看,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失业率远远高于青年平均失业率,他们包括青年中的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人群和低文化人群。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欧洲各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促青年就业,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2、德国的青年就业政策。 (1)VET(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这种体制是以社会伙伴的集体决策为依据、以联邦立法为框架、以全国协调为基础,从雇主出发的制度安排,可以与劳动力市场有效结合。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对对VET体制作了原则规定:一、培训的内容和时期。培训条条例规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3年,其中三分之四的时间是在当学徒,由持有执照的人训练指导。其余四分之一时间由职业学校负责受训人员的普通教育以及学习有关行业的理论知识。二、公司、职业学校、公共机构以及受训人员的职责。三、雇主、劳动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动力 摘要: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研究重要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前沿的难题之一。它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动力。因此理解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含义,阐述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及其相关应用,综述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研究方向变化并对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智能信息服务;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应用开始迈人知识处理、语言理解阶段,人们对计算机的智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日益信息化,人们越来越强烈地希望能更好地同计算机交流。自然语言就是这样一个媒介。 2. 1自然语言理解的含义: 广义的“语言”是任何一种有结构的符号系统。其中, 最重要的两类语言,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而狭义的“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牛活中发展出来的用来互相交际的声音符号系统,是“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理解”即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俗称人机对话,指的就是使计算机来按照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做出相应反应的机制。它主要研究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的语言交际过程,使计算机能理解和运用人类社会的自然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实现人机之间的自然语言通信,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包括查询资料、解答问题、摘录文献、汇编资料以及一切有关自然语言信息的加工处理。这在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然语言理解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从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从人工智能的观点看,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是建立一种计算机模型,这种计算机模型能够给出象人那样理解、分析并回答自然语言(即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通俗语言)的结果。2. 1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含义: 首先, 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符号系统。一个人尽管可以对自己的母语运用自如, 但却无法把自己母语的构成规律、意义的表达规律和语言使用的规律用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方式彻底说清楚。传统的语言学是在没有计算机参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为自然语言理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但那是讲给人的, 真正要让语言学知识变成计算机上可操作的, 绝不是那么简单, 也不能那么模糊。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又懂语言学又懂计算机的人在正确的技术路线的指导下一起做非常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绝不是一拍脑袋想出个“绝招”就能解决的。 其次, 自然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语音和文字层次上,有一字多

细胞生物学课程论文

无限增殖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胰高血糖素样免疫反应的 建立及特性描述 XXX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1101班 201111XXXXXXX 摘要 1.背景: Hh信号是一种保守的形态形成通路,它在胚胎发育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兴的证据也支持这一角色在治疗和修复过程以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样免疫反应性家族的转录因子(Gli1,2和3)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来调解刺猬形态形成的信号。我们以前用来自小鼠胰高血糖素样免疫反应性的一系列胚胎成纤维细胞来描述Gli蛋白在Hh目标基因调节中的个体与合作的角色。 2.结果: 本文中,我们描述了缺乏单个和多个Gli基因自发地无限增值的老鼠胚胎成纤维(iMEF)细胞系的建立。这些非无性繁殖系的细胞系概括了独特的配体介导的转录响应早期的MEFs。然而许多Gli1对目标基因的诱导不起作用,已发现的Gli2空细胞会减弱目标基因的感应而Gli3空细胞表现出提高基底部并促进配体诱导的表达。在Gli1 - / 2 - / - iMEFs中的目标基因反应严重地降低而Gli2 - / 3 / - iMEFs 不能引发转录反应。然而,我们发现Gli1 / 2 - / -和Gli2 / 3 - / - iMEFs对Hh配体都表现出强劲的白三烯依赖性的综合迁移,这证明了这种反应不是依赖性的转录。

3.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系列Gli-null iMEFs转录和非转录的Hh反应的基本特征。向前推移,在Hh 反应程控中,这些细胞系被证明是一套有价值的工具,用来研究独特功能的调控。 背景 对于多种多样的生物过程,包括发育模式和器官形成,Hh信号通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调控子。这条路径从上游的Hh配体结合起始,到跨膜转运受体的碎片蛋白(Ptc1)。这减轻了碎片蛋白介导对Smoothened(Smo)的抑制,引发了复杂的下游信号级联(综述[1]]。Gli1和Ptc1是保守的Hh目标基因并且其表达水平被认为是路径活动的可靠指标。大多数Hh信号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似乎都是通过Hh目标基因的转录调控被调节的,就连最近的一个非转录反应也被确定[2、3]。 在确定Hh在生长和组织与器官的形态发生中发放信号的角色时,空小鼠模型是至关重要的。在探索在通路调节中个体Hh信号介质的功能时,这些模型也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在细胞分析中,Gli1的过度表达已经被发现可以诱导Hh目标基因的表达。小鼠的Gli1 发育正常的这一发现,推断Gli1的功能对于正常发育是可有可无的[4]。小鼠的Gli2 表现出神经管缺陷并且证明减退的Hh目标基因表达在几个组织中[5 - 7]。它支持来自基于细胞分析的研究结果[8],即把Gli2的功能作为一个关键的目标基因的激活剂。对于Gli3空小鼠,在来自于野生型的器官中,增加的目标基因的表达暗示,Gli3的功能是抑制转录。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职业教育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许金龙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545004)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展开了文献述评。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古典学派的传统就业观点。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货币供给、财政政策或者其他支出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持久的影响。价格和工资的灵活变动能够维持充分就业。 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指出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并有助于保持一个较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凯恩斯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改善理论与政策。凯恩斯主义者坚信,政府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改善就业。马克思的就业理论。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运用劳动力的二重性来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马克思把就业与失业看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矛盾,同时揭示了其剥夺人性之本质,科学展现了劳动力市场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关系。 另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值得借鉴的毕业生就业经验,如美、日、德、法四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模式。美国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不包分配的情况下,学校提供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现自主择业。日本的模式和做法是采取巨资投资优先发展教育的明智策略将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立法也是日本政府对教育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的模式是一方面政府加快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毕业生就业,再一方面就是政府提供就业服务培训。法国的模式是主要通过刺激企业投资,增加工作岗位;采取就业灵活的方式,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并对其提供鼓励性补贴,从而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 二、国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因素探讨。 文东茅(2005)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2006)研究得出不同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不大;不管在信息收集阶段还是在求职进行阶段,潜在帮助者人数、专业、党员、学生会干部和父亲主要领导干部阶层五个因素对求职者选择非正式渠道都有显著正影响。 钱明霞,任蓉蓉,张舒华(2008)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次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不同的高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是有差异的。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岳昌君,丁小浩(2004)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的研究,并进行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指出,经济和教育两方面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魏捷,付春新(2006)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西安5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李炜,岳昌君(2007)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充分对比分析。 阎凤桥,毛丹(2008)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大学生毕业走向、大学生就业落实率、起始薪酬和工作满意度受社会资本影响的关系。 (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陈海平(2005)提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要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公平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 曾庆双(2005)提出了加强心理辅导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加学生对人才需求的了解,改革就业培训机制,增强高校课程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等对策和建议。 李昌林(2007)指出目前需要从社会、高校、大学生三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是完全可能的。 张立波(2006)结合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及实际调研结果分别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这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 涂晓明(2007)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借助的家庭关系资源和学校的就业努力、就业服务等社会资本成为其获得就业机会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并指出,作为传统的毕业生人力资本质量的信号的学习成绩,依然普遍得到社会的认可。 刘永君,李宇遐(2007)剖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集中围绕解决毕业就业问题的多元主体构建及加强其功能塑造、人才市场的培育、就业氛围的营造、用人单位转变人才观念和走出招聘歧视误区等方面,寻找出路与对策,旨在着力构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文献述评 纵观以上文献,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可谓文献缤纷,对于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且提出的对策建议也适应了就业发展的形势,但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尤其是某一具体区域的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系统的区分不同区域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许金龙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22228/2011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社会政策之文献综述 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各自采取政策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主要是以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英国、葡萄牙、瑞典、丹麦等国家)、日本、中国等等几个国家进行世界就业政策的文献综述。 主题: 一、欧洲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 1、欧洲发达国家青年就业情况,如下表: 欧洲青年失业现象有以下几个特征:(1)、所有国家的青年失业率都远远高于成

年人;(2)、青年失业率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劳动失业率逐步下降,同时青年长期失业现象日益凸显,失业青年中的长期失业比率迅速上升,在欧洲多个国家里达到50%;(3)、从性别、种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来看,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失业率远远高于青年平均失业率,他们包括青年中的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人群和低文化人群。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欧洲各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促青年就业,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2、德国的青年就业政策。 (1)VET(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这种体制是以社会伙伴的集体决策为依据、以联邦立法为框架、以全国协调为基础,从雇主出发的制度安排,可以与劳动力市场有效结合。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对对VET体制作了原则规定:一、培训的容和时期。培训条条例规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3年,其中三分之四的时间是在当学徒,由持有执照的人训练指导。其余四分之一时间由职业学校负责受训人员的普通教育以及学习有关行业的理论知识。二、公司、职业学校、公共机构以及受训人员的职责。三、雇主、劳动者和政府合作的模式。原上,公司培训和职业机构教育相结合,目的在于青年人毕业时候能胜任其岗位。 (2)“失业青年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项目。该项目自1998年开始实施,每年投入资金为20亿德国马克。其中有两点创新,包括:一、增加企业提供培训岗位的数量。二、27岁以下的有学习障碍的或处于社会弱势状态的人、有交往沟通能力的国外青年、没有职业毕业培训证书的青年都会得到德国联邦劳动总

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所有与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有关的技术的统称,其目的是使计算机理解和接受人类用自然语言输入的指令,完成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功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丰富计算机知识处理的研究内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和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技术。 一、常用技术分类 1、模式匹配技术 模式匹配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将输入的语言内容与其内已设定的单词模式与输入表达式之间的相匹配的技术。例如计算机的辅导答疑系统,当用户输入的问题在计算机的答疑库里找到相匹配的答案时,就会完成自动回答问题的功能。但是不能总是保证用户输入的问题能得到相应的回答,于是很快这种简单匹配式答疑系统有了改进。答疑库中增加了同义词和反义词,当用户输入关键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时,计算机同样能完成答疑,这种改进后的系统被称为模糊匹配式答疑系统。 2、语法驱动的分析技术

语法驱动的分析技术是指通过语法规则,如词形词性、句子成分等规则,将输入的自然语言转化为相应的语法结构的一种技术。这种分析技术可分为上下文无关文法、转换文法、ATN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是最简单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语法,其规则产生的语法分析树可以翻译大多数自然语言,但由于其处理的词句无关上下文,所以对于某些自然语言的分析是不合适的。转换文法克服了上下文无关文法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其能够利用转换规则重新安排分析树的结构,即能形成句子的表层结构,又能分析句子的深层结构。但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ATN文法扩充了转移网络,比其他语法加入了测试集合和寄存器,它比转移文法更能准确地分析输入的自然语言,但也具有复杂性、脆弱性、低效性等缺点。3、语义文法 语义文法的分析原理与语法驱动相似,但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语义文法中是对句子的语法和语义的共同分析,能够解决语法驱动分析中单一对语法分析带来的不足。它能够根据句子的语义,将输入的自然语言更通顺地表达出来,除去一些语法正确但不合语义的翻译。但是语义文法分析仍然有不容忽视的缺点,其分析的语句中有时会出现不合语法的现象,并且这类分析较为复杂,语义类难以确定,语义的规则太多……因此,语义文法技术仍需要改进措施。 4、格框架约束分析技术

细胞生物学在药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细胞生物学在药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摘要:细胞是生命的基础,一切生命问题的真正解决都必须在细胞中得到真正解决。细胞生物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药物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理解新的药物靶标的细胞学基础。细胞生物学采用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原理与技术,通过揭示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的吸收、转运与作用机制,来解决新药筛选,细胞工程制药等方面的难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制药 1.新药筛选 1.1细胞周期与抗肿瘤药物 癌症的进展涉及无休止的基因突变,并通过进化选择成为最具侵袭性的肿瘤表型。这些基因突变形成了癌症的几种特质:漠视增殖、分化停止信号的存在;具备无限增殖的能力;逃避凋亡;侵袭性;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其中前三种特质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并为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1] 林晓钢等人据Hela 细胞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嘌呤以及嘧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应变化引起的光谱变化建立Hela细胞的紫外吸收光谱模型,并且可以通过该光谱模型判读出Hela 群体大致处于细胞周期的哪一时相。[2]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从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来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规律。研究细胞周期的规律与调控机制对于探索肿瘤发生机制、抗癌药物的设计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DNA与靶向药物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许多分子能与DNA结合,破坏DNA的模板作用,影响基因调控和表达功能,从而诱发很多生物效应。因此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重要领域。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过程机理、疾病的致病机制,而且可以引导药物的设计与合成、药物体外筛选以及探讨药物的治病机理。另外,对双链DNA(或单链DNA)具有选择性结合或具有序列特异性结合的靶向药物分子可以作为DNA分子杂交与否或识别特定序列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和大学生文化、就业等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的同时,边疆少数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不仅表现出总量性失业问题,而且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和城乡间的地域结构矛盾 1、全国形势看,高校毕业生出现“东南飞”现象,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绝对不足(赖德胜,2001);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渝直辖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内地省会城市工作的人数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 77%,而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 8.6%。大学毕业生们所青睐的就业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陈岩松,2004);另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有4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邵雅箐,2010);而另一项调查发现 58.5%的学生到东部 11 个省市参加工作,20.2%的学生则前往中部地区就业,而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为 21.2%(孙祥,2011);1996---2000年的西部大学毕业生流向趋势可以看出:西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西部大学生留在西部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而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且上升趋势明显,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一年多于一年(张燕天,2006)。 2、区域范围内,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滞留"省会、中心城市和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城市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毕业后择业时首选地区的问题上,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将在北京就业,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去西部就业(马钟范郑喜,2008);从目前来看,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不仅偏少,而且还存在较大规模的流失现象(崔翠利,2010)。 3、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发生变化,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 大学生西部就业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毕业后前往西部就业,另一部分是西部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或回到西部就业(张燕天,2006);在《对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中,通过对该学院的2008届至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毕业生观念进一步转变,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到

从语言学到深度学习nlp一文概述自然语言处理

从语言学到深度学习nlp一文概述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LP)近来因为人类语言的计算表征和分析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已经应用于许多如机器翻译、垃圾邮件检测、信息提取、自动摘要、医疗和问答系统等领域。本论文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讨论不同层次的NLP 和自然语言生成(NLG)的不同部分,以呈现NLP 应用的各种最新技术和当前的趋势与挑战。 1 前言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的一部分,它致力于使用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中的句子或词语。NLP 以降低用户工作量并满足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交互的愿望为目的。因为用户可能不熟悉机器语言,所以NLP 就能帮助这样的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和机器交流。 语言可以被定义为一组规则或符号。我们会组合符号并用来传递信息或广播信息。NLP 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它们演化为理解和生成文本的任务(图1)。 图1:NLP 的粗分类 语言学是语言的科学,它包括代表声音的音系学(Phonology)、代表构词法的词态学(Morphology)、代表语句结构的句法学(Syntax)、代表理解的语义句法学(Semantics

syntax)和语用学(Pragmatics)。 NLP 的研究任务如自动摘要、指代消解(Co-Reference Resolution)、语篇分析、机器翻译、语素切分(Morphological Segmentation)、命名实体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和词性标注等。自动摘要即对一组文本的详细信息以一种特定的格式生成 一个摘要。指代消解指的是用句子或更大的一组文本确定哪些词指代的是相同对象。语篇分析指识别连接文本的语篇结构,而机器翻译则指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词素切分表示将词汇分割为词素,并识别词素的类别。命名实体识别(NER)描述了一串文本,并确定哪一个名词指代专有名词。光学字符识别(OCR)给出了打印版文档(如PDF)中间的文字信息。词性标注描述了一个句子及其每个单词的词性。虽然这些NLP 任务看起来彼此不同,但实际上它们经常多个任务协同处理。 2 NLP 的层级 语言的层级是表达NLP 的最具解释性的方法,能通过实现内容规划(Content Planning)、语句规划(Sentence Planning)与表层实现(Surface Realization)三个阶段,帮助NLP 生成文本(图2)。 图2:NLP 架构的阶段 语言学是涉及到语言、语境和各种语言形式的学科。与NLP 相关的重要术语包括:

自然语言处理的单词嵌入及表征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的单词嵌入及表征方法 简介 过去几年,深度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中占绝对主流。它们在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完爆之前的顶尖算法。在语音识别上也有这个趋势了。 虽然结果好,我们也必须思考……它们为什么这么好使? 在这篇文章里,我综述一下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上应用深度神经网络得到的一些效果极其显著的成果。我希望能提供一个能解释为何深度神经网络好用的理由。我认为这是个非常简练而优美的视角。 单隐层神经网络 单隐层神经网络有一个普适性(universality):给予足够的隐结点,它可以估算任何函数。这是一个经常被引用的理论,它被误解和应用的次数就更多了。 本质上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因为隐层可以用来做查询表。 简单点,我们来看一个感知器网络(perceptron network)。感知器(perceptron)是非常简单的神经元,如果超过一个阈值它就会被启动,如果没超过改阈值它就没反应。感知器网络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是二进制的(0和1)。 注意可能的输入个数是有限的。对每个可能的输入,我们可以在隐层里面构建一个只对这个输入有反应的神经元(见注解1)。然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神经元和输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来控制这个输入下得到的结果(见注解2)。

这样可以说明单隐层神经网络的确是有普适性的。但是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呀。你的模型能干和查询表一样的事并不能说明你的模型有任何优点。这只能说明用你的模型来完成任务并不是不可能的罢了。 普适性的真正意义是:一个网络能适应任何你给它的训练数据。这并不代表插入新的数据点的时候它能表现地很理想。 所以普适性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神经网络如此好用。真正的原因比这微妙得多…为了理解它,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些具体的成果。 单词嵌入(Word Embeddings) 我想从深度学习研究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部分讲起,它就是:单词嵌入(word embeddings)。在我看来,单词嵌入是目前深度学习最让人兴奋的领域之一,尽

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2001-2011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2001年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10*2.5) 1、apoptosis body 2、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3、lamina 4、nuclease hypersensitive site 5、gap junction 6、hayflick limitation 7、kinetochore 8、molecular chaperones 9、leader peptide 10、dedifferentiation 二、简答题 (8*5) 1. 冰冻断裂术将溶酶体膜撕裂出PS,ES,PF,EF四个面,请绘一简图标明。 2. 医生对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病人采取电击抢救,请说明其心肌细胞是如何同步启搏的。 3. 为什么凋亡细胞的核DNA电泳图谱呈梯状分布带。而病理坏死细胞却呈弥散状连续分布? 4. 将某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去核的体细胞之中,然后其余实验步骤完全按照动物克隆的方式,问能否培育出一头克隆动物来?为什么? 5. 切取病毒感染马铃薯植株的顶芽进行组织培养,这是大量繁育无毒苗的成功技术。试述其去除病毒的原因。 6. 有人认为既然已经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镜,可以不用光镜了,请反驳这种观点的错误。 7. 出生6个月之内的婴儿可由母乳获得抗病的抗体,试述这些抗体是如何由母亲血液转移到婴儿血液中的。 8. 1999年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将离体的B型血液改造成O型,请解释其原理。 三、问答题(前两题10分,最后一题15分) 1. 概述Cyclin与CDK在细胞周期调控的工作机制及其在各期引起的下游事件。 2. 试述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线粒体内膜蛋白及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是如何运送到位与装配的。 3. 综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武汉大学2002年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10*2.5) 1.nucleosome 2.contact inhibition 3.Telomerase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从加强就业指导方面,有郭慧娟, 韩媛媛(2010)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提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客观上的原因, 比如: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数量太少; 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部分地区保护主义严重; 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难题; 高校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金融危机影响; 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等等。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主要有: 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 大学生专业能力下降; 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等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差, 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也是重要原因。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使综合素质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在择业方面选择条件相对优越的东部大城市无可厚非。只从大学生自身调整并不妥,缩小各地区待遇的差距才是解决就业地区集中的根本途径。 (2)从市场角度分析,邢亮,王芳(2003)在《从市场视角“透析”大学生就业难》认为:可以由教育部牵头, 委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把已建立起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将各省市收集的用人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输入到全国的就业信息网, 将各部门、各地区举办的供需见面会通过信息网络的沟通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最广阔、最实用的信息平台。这样就可以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机制,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库。有利于市场与就业者之间的信息获取,由于地区间人才流动存在很多不便,加上统计量巨大,所以在全国实行有很大的困难。 (3)择业自由与就业保障体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其中刘春燕(2010)《在西方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启示》里面指出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 大学生获得了择业自由, 也相应地失去了就业保障, 面临着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进入与专业不对口的行业工作, 意味着专业知识达不到充分利用, 进入低工资行业工作, 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被打了折扣。这个理论主要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 (4)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及其重要,郭平,颜烨弘,黄凌子,席鹏辉(2010)在《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认为政府要着力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体制内部门和体制外部门之间、高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