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考专题:地壳的物质构造(1)全解

学考专题:地壳的物质构造(1)全解

学考专题:地壳的物质构造(1)全解
学考专题:地壳的物质构造(1)全解

考点5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考点剖析

1.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关系。

2.地质构造的概念,基本类型;褶皱—向斜、背斜;断层的概念及构造示意图的判断。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板块构造理论。

题例精析

【例1】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 .东欧平原 B .亚马孙平原 C .密西西比平原 D .印度河恒河平原 解析:该题是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相结合的一道学科内综合题,需要对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有清楚的了解。东欧平原地表呈波状起伏,是地质史上冰川刨蚀地面形成的。 答案:A 【例2】图2-5-1是我国西北某农业区示意图。其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 .冲积扇

B .河流沿岸平原

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

解析:这是一道读图分析能力题,考查四种流水堆积地貌类型的差异。解题时把握如下两点:①该图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区。河流为季节性河流。②该农业区位于山麓地带。 答案:A

【例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1 图2-5-2

(1)图中A 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A 所在国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 (2)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3)①城市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所在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岸有_______(洋流)经过。

解析:本题考查了南美重要城市的分布、阿根廷的农业地域类型、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沿岸洋流的分布等地理知识。图中A 为潘帕斯草原,这里牧草优良、地广人稀、距海港较近,为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该国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国。④为巴西利亚,是巴西首都,为了开发、管理内地,也为了分散城市职能,巴西由里约热内卢迁都到巴西利亚,使其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热带低地,气候闷热,而高原上气候凉爽,所以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南美西部处在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挤压的地方,故火山、地震频繁。沿岸的秘鲁寒流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地理环境。 读图解答问题一类的题目,准确判读图示内容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一步,其次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答案:(1)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2)布宜诺斯艾利斯 圣地亚哥 里约热内卢 (3)政治中心 巴西高原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4)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秘鲁寒流

误区校正

【例4】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图2-5-3),在字母I 、J 和C 处分别发现了三叶虫、恐龙和剑齿虎的化石。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 处_______,B 处_______,C 处_______,D

处_______。图中先成山地后又成谷地的有_______和_______,先成谷地后成山地的是_______和_______。 (2)图中D 处成为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处成为洼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地层中,可能有煤的是_______,可能含石油的地层是_______。 (4)按埋藏条件看,B 处地下水应属于_______水,如在C 处打井,井水不会自动流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该地质剖面图分析,该地区受到哪些地质作用?产生了哪些类型的地壳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 错解:(1)在判断地质构造时,一定要依据地层形态和新老关系,否则容易产生错误。(2

)许多学生不会根据剖面图中岩层的形态,分析岩层受力情况。例如该题图的岩层形态

图2-5-3

表明先褶皱后断层,即先受挤压力再受拉张力,先产生水平运动而后产生升降运动。向斜成山、背斜成谷是长期受外力作用的结果。(3)不少学生不会根据古生物化石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须知这是确定地层形态不完整时向斜和背斜构造的重要依据。

解析:①找准切入点,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古生物化石,通过化石确定岩层的新老关系,因为它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其次,根据岩层的形态确定地垒、地堑等构造。最后,分析地形与构造不一致的现象。②根据已知条件给予的三种古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它们分别代表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这是判断地层中是否含有煤和石油等矿产的依据;向斜构造地层中的两个隔水层,是判断地下水类型的主要信息。

答案:(1)地垒地堑向斜背斜 B D A C

(2)D处为背斜,因其顶部岩层受张力,易受外力侵蚀而成为背斜谷地B处岩块相对下沉,故成洼地(地堑)

(3)I、J J、C

(4)承压井口高于承压水位线

(5)先受水平挤压力,后受张力产生断层,使D处背斜成谷,C处向斜成山。

方法点击

背斜、向斜的判定方法

地质作用岩层的状态地质构造地形形态

内力作用为主岩层向

上弯曲

背斜山岭(地表为同一年代地层)岩层向

下凹陷

向斜山谷

外力作用为主中部老

两翼新

背斜

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

破裂而易被侵蚀成谷地)中部新

两翼老

向斜

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

坚实不易被侵蚀)

实战演练

基础过关

读图2-5-4,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1~3小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

C.东南D.西南

图2-5-4

<2>Q 点对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_____米………………………………( ) A .40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自然原因是……………………………………( ) A .河流侵蚀作用 B .风化和风蚀作用 C .海浪的侵蚀作用 D .雨水的溶蚀作用 <5>读图2-5-5,并回答问题。

(1)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B 处成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处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D 外,该地区缺失_______代岩石。分析缺失的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处岩层呈_______(水平、倾斜或颠倒)状态。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 处河流形成的地质时代是_______。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箭头表示C 处岩石的升降方向。

(7)E 处按岩石成因分类属_______岩,它形成的年代______(填“早”或“晚”)于古生代。

<6>读“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图2-5-6)回答问题。

(1)②表示_______作用,③表示_______作用,④表示_______作用,⑤表示_______作用。

(2)写出A 、B 、D 部位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B_______,D_______。

(3)说出B 地成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5

图2-5-6

(4)C 是_______活动。

(5)E 为_______岩,F 为_______岩,G 为_______岩,其中E 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7>下列概念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①褶皱和断层 ②地壳运动和沙丘 ③背斜和地震 ④向斜和断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的是……………………………………………………( ) A .泰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安第斯山 D .富士山 <9>下列几种地貌形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马里亚纳海沟 ②青藏高原 ③河口三角洲 ④桂林山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下列地区处在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 A .安第斯山脉 B .日本列岛 C .红海 D .喜马拉雅山脉 <11>读图2-5-7,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

(2)甲镇所在地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个村庄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乙、丙两村都找到了矿产,那么矿种是否相同?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在A 、B 两处中选一处修建水库,那么,你认为在何处筑坝较合理?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B

2.C

3.C

4.B

5.(1)向斜 背斜 断层 地垒 (2)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多裂隙,易被侵蚀成谷地 两侧岩石相对下降,中间抬升而成 (3)中生代 中生代时期,该地区绝大部分地壳抬升,没有接受沉积而缺失 中生代接受沉积,后来地壳抬升,被侵蚀掉而缺失 (4)水平 岩层是新的在上,老的在下,呈水平分布(5)第四纪后期

断层带岩石破碎易侵蚀成

图2-5-7

河谷(6)略(7)岩浆晚

6.(1)喷出和侵入变质风化侵蚀搬运重熔再生(2)背斜向斜断层(3)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火山喷发(5)沉积变质岩浆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能力提升

7.C 8.A 9.B 10.C

11.(1)主要依据图中图例所示的岩层新老关系推断。(2)了解各岩石的种类及形成。(3)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弄清沉积岩是哪些,不难得出结论。(4)不同的岩石性质,会有不同的矿种,此题还是要弄清图示岩石的种类和性质。(5)通过阅读等高线,结合地貌,岩石状况综合分析

(1)背斜

(2)沉积岩石灰岩分布地区

(3)乙甲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

(4)不同乙为沉积岩,一般为外生矿床;丙为岩浆岩,一般为内生矿床

(5)A。①A为砂岩,而B处为石灰岩,石灰岩地区形成的岩溶地貌有地下溶洞、暗河、漏斗等不利因素;②B处筑坝,要迁移居民;③B处为陡崖,施工难度大。

考点6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考点剖析

1.气候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及与农业、工业等的关系。

2.陆地资源的特点、种类、利用方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开发。海洋空间的利用;海洋环境保护。

4.气象灾害的主要形式、形成原因、危害及预防治理,防灾减灾的措施。

5.地质灾害的种类、形成、危害与预防措施。

题例精析

【例1】图2-6-1中各地段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A .①村落 ②林地 ③耕地

B .①林地 ②果园 ③耕地

C .①耕地 ②林地 ③村落

D .①林地 ②村落 ③耕地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运用地图材料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空间联系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解题时关键是读懂地形剖面图,了解各地段地形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中①地段:相对而言,海拔较高,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是本区海拔最高地段,且坡度较陡,不宜布局耕地和村落,最宜作为林地,故可排除A 、C 两项。②地段:海拔低于200米,有较宽广的平地,布局村落、果园均适宜。③地段:为地势平坦且广阔的平原,有河流,灌溉便利,最宜布局耕地。 答案:BD 【例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 .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 .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 .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地理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自然资源这一概念来重点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知识。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划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按其利用类型可划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海洋资源中的海底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排除A

。能源资源中的生物能、水

图2-6-1

能、风能、太阳能等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排除C 。地下资源中的地热、地下水属于可再生资源,故也排除D 。而地面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它们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确定B 。 答案:B

【例3】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图2-6-2),分析回答问题。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解析:抓住中国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中国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和与之关联的气象灾害。

(1)从风暴潮的箭头所指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说明它是受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中心移到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侵袭造成的。

(2)松嫩平原洪水灾害发生在7、8月,此时暖湿气流进入松嫩平原,带来大量水汽;同时正是西伯利亚融冰季节;融冰大量吸热,爆发冷空气南下,冷空气急剧南下与北上进入松嫩平原的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形成洪水灾害。四川盆地的洪水灾害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盆地,遇地形阻挡或北方冷气流,形成大量连续性降水,造成洪水灾害。长江流域从气象原因上看,则是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流相遇,且势均力敌,长期停留,形成大面积长时间的降水,引发洪水灾害。 答案:(1)台风侵袭。

(2)松嫩平原: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四川盆地: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其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冷气流影响降暴雨;长江中下游平原:准静止锋。

误区校正

【例4】下列资源中,可列为地下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天然气 B .泉水 C .蚯蚓 D .野山参

错解:对题中的“地下”和“可再生资源”不能进行充分的理解,特别是对“地下”这一限制条件认识模糊,因而容易错选为C 或D 。

图2-6-2

解析: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天然气虽然位于“地下”,但作为矿产资源的一种,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排除A 。其二蚯蚓、野山参属于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但它们生存分布的空间仍属地表,而不是“地下”。具体而言,蚯蚓、野山参来自土壤层,属陆地表层部分,故排除C 、D 。 答案:B

【例5】读图2-6-3,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错解:①因审题不严造成多答或漏答、错答。如题干中的“自然原因”“工程活动”等限制性条件,没有充分地引起注意。②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不透彻。③有关的地理事实不清楚。如西南地区,与地质灾害关联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不能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 解析:(1)该地为我国西南地区,与地质灾害发生关联的自然条件有:地壳活动频繁,山体破碎;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等。(2)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频发的重要原因。工程活动破坏了斜坡上的岩体和土体,易造成滑坡。 答案:(1)该地现代地壳活动频繁强裂,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泥石流 滑坡

(3)人类不恰当的生产、生活活动。

方法点击

用图解法掌握我国气象气候的时空分布

图2-6-3

实战演练

基础过关

<1>下列自然资源没有明显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A.土地B.水

C.生物D.矿产

<2>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

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爆发

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

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有关气候资源和能源、建筑、交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业发达的东部地区太阳能丰富

B.城镇街道的方位最好是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C.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D.机场应建在距城市较近、地势低平的地方

<4>在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A.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

C.排干湖泊、沼泽,以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

D.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

<5>读图2-6-4,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各箭头表示的地理意义: D_______,E________,F_______,G_________, J_______,K________,R________。

(3)简要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6>如图2-6-5,读地震块状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示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比较图中,A 、B 两处地震烈度大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①地发生了5.3级地震,观察点的震级是_________。观察点与A 、B 两地比较,其烈度可能存在的情况有…………………………………………………………………( ) A .A>观察点>B B .B>观察点>A C .观察点>A>B D .A=观察点

能力提升

<7>下列各选项中,三种自然灾害之间存在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 .寒潮、霜冻、盐碱化 B .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 .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透入

D .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面上升

<8>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在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原因可能是……………( )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受台风影响

图2-6-5

图2-6-4

C .9日有一高压气流控制上海

D .9日梅雨季节开始

<9>对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地质灾害 B .生物灾害 C .气象灾害 D .水圈异常灾害

<10>在香港,人类活动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震多,且震级大

B .在从事筑路、建房等工程活动时不合理地改造山坡

C .大规模开采地下矿产资源与大面积毁林开荒

D .暴雨频率高,强度大

<11>读“我国夏季等温线及盛行风向图”(图2-6-6)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出现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处广大地区多暴雨及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3)N 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D

2.B

3.B

4.C

5.(1)陆地环境 产品 废弃物 (2)加工 消费流通 沉淀 萃取、开发 生产与消费 生产、生活排放 改造控制(3

)陆地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人类通过对自然资

图2-6-6

源的获取和加工,使自然资源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在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

提示:此题主要是考查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解答此题,一要掌握人类与自然资源、陆地环境之间的相关模式,二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循环流动方式及其意义,三要明确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人地系统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

6.(1)①震中②震中距③震源④震源深度(2)B>AA处地层稳定,B处有断层(3)5.3 BD

能力提升

7.D 8.B 9.C 10.B

11.(1)青藏高原地势高

(2)①7、8月夏季风与锋面雨带移至A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洪水肆虐,造成灾害

(3)有些年份,夏季风势力强,出现多雨;而有的年份副高位置偏西,夏季风受阻不能西进,会出现干旱

提示:(1)从图中提供的等温线信息分析,1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为青藏高原,是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2)结合季风及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地表植被状况分析。(3)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

备考驿站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华北平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下表为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数量统计,读表完成l~4题。

表一

地区名称中心位置补给指数实际开采指数中心水位埋深(m)

唐山市矿区东林3054.526.85

北京近郊东郊50~6080~10040

保定市区色织厂2566.830.51

石家庄市区第一印染厂30147.431.32

邯郸化工区树脂厂1583.232.5

<1>根据表一的数据显示,上述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海水入侵

C.出现地下漏斗区D.水循环遭到破坏

<2>该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的重要原因是………………………………………………()

①地表水污染严重②径流量少③人口密集④径流量含沙量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为防止表中所示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③规划地下水禁采区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河流水体污染分为点源污染(工矿业和城市污水排入河流)和面源污染(农药和化肥等排入河流)。下列行为对控制面源污染有积极作用的是………………………………()

①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②畜禽粪便资源化③养殖废水达标排放④控制氮肥、磷肥使用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④

去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油价飙升,西方发达国家又喊出了“石油危机”“能源危机”。判断5~7题。

<5>在这次原油价格变动中,获益最大的发达工业国是………………………………()

A.英国B.德国C.日本D.美国

<6>“石油危机”“能源危机”的客观原因是…………………………………………()

A.欧佩克组织提价B.油田产量减少

C.产油地区分布不均D.对伊拉克实行制裁

<7>由于石油用量增加,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气温上升②臭氧层空洞扩大③光化学烟雾增加④地方病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下图为等值线图(专2-1-1),值a

<8>若为北半球等压线,则正确叙述为……………………………………………………()

A.D控制长江流域形成伏旱

B.B处常出现降水天气

C.A处为4级风,B为5级风

D.A处吹偏南风,C处吹偏西风

<9>下列因果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山地等温线,则A比C海拔高

B.若为海水等温线,则B处有暖流经过

C.若为等降水量线,则C比A降水多

D.若为海水等盐度线,则B处有寒流经过

<10>若为等高线,则所示地形区的哪种地理特征的分布也如图所示…………………()

A.气温分布B.气压分布

C.太阳能分布D.若层年龄分布

若上图为秦岭局部等高线分布,且a>b>c,回答11~12题。

<1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坡比C坡年降水量大

B.A坡比B坡垂直地带性显著

C.B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

D.A坡气温终年比C坡高

<12>对秦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岭的地质构造属地垒

B.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参照下表,回答13~15题。

人均能源消费(世界平均为100)人均二氧化碳排

放量(吨)

名义GDP全球份

额(%)

美国4782025

日本24111.615

英国2379.221

中国53.6 2.87.0

<13>解决全球“温室效应”问题,表中四国应承担首要义务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

图专2-1-1

<14>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列生产部门应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 A .木材加工和造纸厂 B .金属冶炼和火力发电厂 C .食品加工和玩具厂 D .电子配件和化肥厂 <15>“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 ①降水减少 ②燃烧矿物燃料 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

<16>读图专2-1-2,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F 、G 海域著名的洋流名称: F________,G_______。

(2)A 、B 、D 所在国家名称分别是: A_______,B_______,D_______。

(3)___月,E 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该气压成块状保留在海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地气候类型是______。一艘轮船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其日期变化是_________。 (5)C 与D 处植被类型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分别是:C________,D_______。 <17>读“热带气旋图”(专2-1-3),该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称_______,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称__________。

(2)A 、B 、C 三区域中,A 区域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_______区域。(3)该气旋常形成在_________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______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4)对此类气旋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减轻该灾害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 (5)台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造成。

(6)如某地此时吹西北风,则此时气旋中心位于该地的________方。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C

7.D

8.B

9.D 10.B 11.A 12.C 13.C

图专

2-1-2

图专2-1-3

14.B 15.B

16.(1)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2)俄罗斯美国加拿大

(3)1 阿留申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减一天

(5)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17.(1)台风飓风

(2)碧空无云 B

(3)热带26℃

(4)气象卫象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5)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6)东

提示: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太平洋称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为飓风。从台风结构图上,可以看出台风中心(即台风眼)碧空无云(中心离心力大于气压梯度力),在其附近的螺旋带(环状结构)中,气流急剧辐合,天空乌云密布,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就出现在这里。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区域,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探测主要利用气象卫星。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381427182024157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标√,错误标×) 1. 如果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露头线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 倾斜岩层的产状由走向和倾向就可确定()。 3. 岩层走向加上或减去90°就是岩层的倾向()。 4.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是该岩层的走向线()。 5. 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 6. 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面()。 7. 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底面方向()。 8. 水平岩层在地面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9. 两套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且两套地层的走向线平行,则该两套地层之间一定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10.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11. 节理的分期就是将一定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12. 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面(如羽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13. 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 14. 因为在与最大主应力成45°夹角方向上的剪应力最大,因此剪裂面沿此方向发育()。 15. 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16. 正阶步的陡坎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17. 当断层的走向与褶皱的走向一致时,该断层为走向断层()。 18. 缝合线构造的锥轴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轴()。 19. 褶皱的横截面(或正交剖面)必定垂直地面()。 20. 形成同沉积褶皱的作用主要是横弯褶皱作用()。 21. 枢纽断层是指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 22. 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如果发现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则一定是逆断层()。 23. 最小主应力铅直,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水平,按照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这种应力状态下可形成逆断层()。 24. 在剖面上表现出花状构造特征的一定是走滑断裂()。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构造地质学试题

三、填空 1.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或____中的______。(地壳,岩石圈,地质构造) 3. 沉积岩中可以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斜层理,粒级层序,波痕,泥裂,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5. 岩层的产状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水平,倾斜,直立,倒转) 6.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___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小于;) 7.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___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大于) 8.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相反) 9. 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决定于_____、____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岩层产状,地形) 10.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厚度,产状,地面产状) 11. 地层的接触关系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13.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和遭受剥蚀) 14.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等) 15. 确定不整合存在的标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层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17. 岩石变形的五种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 18. 按变形后的形状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_____和______。(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 19.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裂变形) 20. 当岩石发生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轴σ1象限的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______。(共轭剪切破裂角) 21. 剪裂角是指_____与_____夹角。(最大主应力轴σ1,剪切破裂面) 22. 最大主应力轴σ1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剪裂角) 25. 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称为_______。(递进变形) 26.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时间) 27. 褶皱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____和____。(背斜,向斜) 28. 褶皱要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构造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地堑和地垒 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 2、断层三角面 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界处。 3、拉分盆地 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一种张剪性盆地。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拉分盆地一般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 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 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 5、动态重结晶 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 6、底辟构造 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7、平衡剖面 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面。平衡剖面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所以,平衡剖面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8. 构造窗和飞来峰 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作业题 第一章 1、何为地质构造? 2、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共有哪些任务和基本研究方法? 3、什么是石油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勘查中的位置如何? 第二章 一、 1、岩层,地层、层理三者有何区别? 2、在垂向剖面中和地质图上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有何表现? 3、什么是原始倾斜? 4、何为穿时现象? 5、水平岩层有何特征? 二、 1、什么是岩层产状三要素? 2、何为视倾角、视倾向?真倾角与视倾角如何换算? 3、“V”字形法则的内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三、 1、哪些标志可用于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真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三者有何不同?

3、如何求取岩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和露头宽度? 四、 1、整合与不整合反映在地壳运动性质上有何不同? 2、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 3、嵌入不整合、超覆不整合,非整合各指什么? 4、何为古潜山? 5、哪些标志可用于确定不整合的存在? 6、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7、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圈闭有哪些基本类型? 第三章 一、 1、什么是内力?其与外力有何关系? 2、什么是应力?分为几种?怎样确定其正负? 二、 1、什么叫变形?什么叫应变? 2、线应变与扭应变的正负值是怎样规定的? 3、泊松效应指什么? 4、应变椭球体指什么? 三、

1、何为弹性、塑性? 2、岩石变形方式有哪几种? 3、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有何特征?各包括哪几种变形方式? 4、什么是递进变形? 5、岩石变形可分为几个阶段? 6、弹性变形有何特征? 7、何为松弛?何为蠕变? 8、塑性变形有哪些基本的机制? 9、岩石的破裂方式有哪两种? 10、为什么剪裂角小于90°?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1、外界因素怎样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变形? 四、 1、何为构造应力场?通常用什么来表示? 2、在理想情况下,变形图像与应力网络有何对应关系? 3、边界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章 一、 1、什么是褶皱、背斜、向斜?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褶皱有哪些基本要素?各表示什么?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答案

1.名词解释(共73道) 001 视倾角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002 真倾角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003 侧伏向与侧伏角 Ans: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004 倾伏向与倾伏角 Ans: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005 应力 Ans: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 006 差异应力 Ans:σ1、σ3的差值 007 应力轨迹 Ans: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 008 线应变 Ans: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示。009 剪应变 Ans: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 应变。 010 剪裂角 Ans: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011 共轭剪裂角 Ans: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012 均匀应变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013 非均匀应变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014 应变椭球体 Ans: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 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 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 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015 旋转变形 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 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形。 016 非旋转变形 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 生改变的变形叫非旋转变形。 017 共轴递进变形 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 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叫做共轴递进变形。 018 非共轴递进变形 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 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019 增量应变 Ans: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020 有限应变 Ans: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 为有限应变 021 蠕变 Ans: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 为蠕变。 022 劈理 Ans: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 此生面状构造。 023 劈理域 Ans: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 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膜。 024 微劈石 Ans:夹与劈理域之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 025 透入性构造 Ans:在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叫透入性 构造。 026 非透入性构造 Ans:指仅仅产生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某个别区段的构 造叫非透入性构造 027 连续劈理 Ans: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经典整理)

生理学试题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五、简述题 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阈电位: 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4.局部反应: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增快)。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运的物质可溶于(脂肪)。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膜的通透性),(膜两侧浓度差)和(膜两侧电位差)。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Na+)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载体)。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载体)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顺)浓度梯度扩散。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考试简答题

1。什么是构造地质学 答:地质学中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门分支学科。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答: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可由内或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但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并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3。何谓地质构造 答: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答:研究方法处常规的地质研究方法外,还有以下几方面:(1)地质制图;(2)显微构造与组构的几何分析;(3)实验构造地质学(模拟实验)。 | 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答: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理论上在于阐明地质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的规律及其动力来源;而实践意义在于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指导产生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问题。 6。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 答:(1)斜层理:每组细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呈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也即“上截下切”;(2)粒级层序:又叫递变层理,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变细递变,其厚度可由几厘米到几米。两相邻粒级层之间的下层面常受到冲刷,海退层位往往保存不完整。但也有海退层位保存完整者,即由底到顶由细到组;(3)波痕:可指示顶底面的波痕主要是对称型浪成波痕。这种波痕不论是原型还是其印模,都是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形则是波谷凹向底面;(4)泥裂:又称干裂或示底构造,剖面上呈“V”字型,其尖端指向底。除此而外还有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冲刷痕等,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如叠层石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 7。水平岩层有哪些特征 答:(1)地层未发生倒转的前提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岩层之上,当地形切割轻微时,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如地形切割强烈,较老岩层出露于河谷、冲沟等低洼处,较新层分布在山顶或分水岭上;(2)出露和分布形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出露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相交;(3)其厚度就是该岩层顶底面标高和底面标高之差;(4)出露宽度受岩层厚度及地面坡度的影响。 8。什么叫地质图规格齐全的地质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颜色或花纹将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按比例投影并绘制到地形图或水系图上的图件。 )

构造地质学练习题

构造地质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复背斜构造尺度剪裂角 递进变形侧伏角与侧伏向剪应变 节理组与节理系构造窗视厚度 流面与流线节理分期与配套枢纽 叠加褶皱劈理域构造置换 地层断距均匀变形构造层 相似褶皱韧性断层构造应力场 劈理折射蠕变复背斜 飞来峰劈理假整合 张节理断距应力与应变 劈理域协调褶皱正应力与剪应力 横截面节理分期Q节理 地层断距轴迹侧伏角 枢纽与轴迹滑距透入性构造 同沉积褶皱轴面推覆构造 真倾角与视倾角角度不整合轴面 二、选择题 1、纵弯滑作用在层面上所形成的一组擦痕,其产状()。 A、与所在层面的倾斜线一致 B、与所在层面的走向一致 C、与所在褶皱的枢纽一致 D、与所在褶皱的枢纽垂直 2、Q节理是()节理。 A、垂直流面,平行流线 B、垂直流面,垂直流线 C、平行流面,平行流线 D、平行流面,垂直流线 3、对称波痕其波峰()。 A、指向岩层顶面 B、指向岩层底面 C、有时指向岩层顶面 D、有时指向岩层底面 4、逆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是()。 A、б3直立,б1、б2水平 B、б1直立,б2、б3水平 C、б2直立,б1、б3水平 D、б1低角度倾斜 5、旋转节理()。 A、与层面近于垂直 B、与褶皱轴面近于垂直 C、与层面呈45o D、与褶皱轴面呈45o 6、岩层通过山脊时,其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小,表明该岩层的倾斜是()。 A、与山脊坡向相反 B、与山脊坡向相反,但岩层倾角大于坡角 C、与等高线同向弯曲 D、与山脊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 7、不整合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A、变质作用 B、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 C、岩浆活动 D、沉积间断 8、擦痕线理是()。

最新版精编2019年《生理学》大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2019年最新大学《生理学》题库3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正常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C A.75ml/min B.100m1/min C.125ml/min D.150m1/min E.175m1/min 2.近曲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B A.低渗性重吸收 B. 等渗性重吸收 C.高渗性重吸收 D. Na+的重吸收是被动的 E.重吸收80%的葡萄糖; 3.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A A.近曲小管 B.髓襻升支 C. 髓襻降支 D.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4.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C A.Na+、K+ B.氨基酸 C.血浆白蛋白 D.甘露醇 E.葡萄糖 5.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不会减少:E A. 动脉血压降至10.6kPa以下 B.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 C.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D. 肾小囊内压力升高 E. 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 6.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将增加,D A.高血压、收缩压达170mmHg时 B.交感神经兴奋,入球小动脉收缩时

C.大量摄入含NaCI多的食物 D. 严重营养不良 E.糖尿病血糖浓度为180mg/100ml时 7.各段肾小管对Na+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A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 髓襻升段 D.髓襻降段 E.集合管 8.引起抗利尿素分泌增多的因素不包括:D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机体失水过多 C.循环血量减少 D.循环血量增加 E.血压降低时 9.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使血浆滤出的动力是:E A.全身动脉压 B.肾动脉压 C.人球动脉压 D. 出球小动脉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10.不能重吸收Na+的是:E A.近曲小管 B.集合管 C. 远曲小管 D. 髓襻升支细段 E.髓襻降支细段 1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D A. 水的含量 B. Na+的含量 C.葡萄糖的含量 D. 蛋白质的含量 E.尿素含量 12.用下列哪种物质能准确地测出肾小球滤过率:B A.肌酐 B.菊粉 C. 果糖

《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 本《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三大重要支柱学科之一,也是地质学各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构造地质学研究固体地球岩石圈围结构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规律,并为找矿勘探、能源开发、地震减灾、优化地质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构造地质学以地壳和岩石圈物质的结构构造演化为中心,以研究岩石的变形和形成机制为主,结合其它方法,在中小尺度上研究岩石圈的组成、构造现象的演变规律。研究容主要包括地层层序构造、力学分析基础、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与线理、岩浆岩体构造、板块构造基础、地质图、极射赤平投影等容。要求考生准确掌握构造地质学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基本掌握野外与室研究方法、理解应变椭球体、掌握应变分析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容 (一)地层的基本产状与层序的判别 1. 地层产状的要素与测量方法 2. 地层层序的正常与倒转 3. 地层层序的判别准则 4. 地层的连续与缺失 5. 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6. 地层在地质图上的投影与V字形法则 (二)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1. 外力、力、应力概念 2. 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应力轨迹图 3. 岩石破裂准则 4. 应变椭球体、弗林(Flinn)图解、变形分析 5.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变形的因素 (三)褶皱 1.褶皱的概念及褶皱的各项要素 2.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 3.褶皱几何形态的各种描述方法、褶皱的分类 4. 褶皱的形成机制及成因类型特征 5. 褶皱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及形成机制 6. 影响褶皱的主要因素 7. 褶皱形成时限 (四)节理 1.节理的分类、节理性质类型及特点 2.节理力学性质分析、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拉分盆地: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其短边为正断层,长边为走滑断层。 2. 断弯褶皱:逆冲岩层在爬升断坡过程中引起的褶皱作用。 3. 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的描述岩石的应变形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后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个托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和方位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即应变椭球体。 4. 应力场: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 构造应力场:由构造作用造成的应力场。 5. 应力莫尔圆:在应力分析中,一种重要的图解方法,能完整的代表一点的应力状态。 6. 窗棂构造: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状大型浅状构造。 7. 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近于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线状构造。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成。 8. 构造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9. 构造置换:岩石中的一种构造在后期变形中或通过递进变形过程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想象。 10. 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11. 均匀变形: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12. 劈理的域构造:岩石中劈理域和微劈石相间的平行排列构造。 13. S-C组构:韧性剪切带内常发育两种面理: a. 剪切带内面理(s) b. 糜棱岩面理(c) 随着剪应变加大,剪切带内面理(s)逐渐接近以致平行于糜棱岩面理(c)。 14. 花状构造: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 15. 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 16. 褶皱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脊线: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脊形最高点的连线。 17. 断展褶皱作用:与下伏逆冲的断坡密切相关,不过褶皱形成于逆冲断层终端,是在断坡形成同时或近于同时发生的。 18. 位错蠕变:高温下的变形机制,当温度T>0.3Tm(Tm为熔融温度)时,恢复作用显得重要起来,位错可以比较自由的扩展且从一个滑移面攀移到另一个滑移面。 19.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则构成节理系。 20. 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21. 变质核杂岩:被构造上拆离及伸展的未变质沉积盖层所覆盖的,呈孤立的平缓穹形或拱形,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隆起。 22. 应变椭球:见3题。 23. 糜棱岩:塑性变形的产物,并由塑性变形导致明显重结晶及强烈优选方位,具有流动构造。 24. 褶皱轴:从几何学观点来看,转折端浑圆的褶皱面,可看作一条直线通过自身移动而构成的一个曲面,这种褶皱称为圆柱状褶皱,这条直线称为褶皱轴。 25. 逆冲双重构造: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组合而成。 26. 稳态蠕变:应变速率近于常量的蠕变称为稳态蠕变。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作图必备

四.作图题 1.已知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注:图中岩层倾角均小于山坡坡角)。 2.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E120°∠45°,某线理产状为NW30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 270 360° 180° 90° 270 360° 180° 90° 岩层产状赤平投影 线理产状赤平投影 3. 示意画出直立倾伏背斜、斜歪倾伏背斜的立体图形。 4. 示意画出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叠瓦式逆断层组合的剖面图形。 5.用剖面图表示出以下不同褶皱的形态

A B相似褶皱 C 隔槽式褶皱 6.用形成三类断层的三种不同应力状态(安德森模式),分析解释不同断层的形成原因。 A 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 答案:A、正断层:σ1直立,σ2、σ3水平,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剖面上看) B、逆断层:σ1和σ2水平,σ3直立。水平挤压有利于形成逆断层。 (剖面上看) C、平移断层:σ1和σ3水平,σ2直立(平面上看)

7.画出图示共扼节理的应力椭圆和应变椭圆(5分): 8指出图示擦线的侧伏方向(5分): 9.下图A层为一煤层,求其产状,并在图中画出可以采煤的区域(10分) 10.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18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5分)

11. 下图为一简易的地质图(平面图),画出图切剖面图(10分) 12.分析判别下图,指出断层两旁相对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正、逆或平移) 答案:左图:断层上盘(图中左上角)上移,下盘(图中断层线右下方)下移,故为逆断层右图:依据断层效应,可以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 13.根据小褶皱或劈理分析判断地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 14.指出A、B图所示为何种类型从属褶皱,并利用从属褶皱确定C图高一级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计10分) A图为“Z”型,B图为“S”型,C图高一级褶皱为背斜(图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