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章 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三章 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三章 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三章 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三章人格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1.潜意识理论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潜意识理论,这是弗洛伊德在他发展精神分析早期时提出的著名理论。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成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中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它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可以召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而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召回的部分,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功能中均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和意义,它决定了个体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也决定了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

潜意识学说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一样,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个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梦,以及神经症的各种症状等。

潜意识学说本质是提出了心理活动的决定论或因果原则,即在我们清醒的意识活动下面,还存在着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这部分心理活动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特征,在心理病理状态下,决定了患者的症状特征。

《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癔病研究》等著作中的观察和论述,则可以说是弗洛伊德为他的潜意识观点提供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弗洛伊德为潜意识活动提供的第二个证据是日常生活中的过失,这种过失可表现为口误、笔误、动作失误或遗忘等。后人将这种失误称为“弗洛伊德式失误”(Freudiansliperror)。无意识活动的第三种产品是神经症和部分躯体疾病的症状。

2.人格动力论本能概念。

一切心理能量都来自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求表现和寻求紧张释放,这就是所谓本能。

人的一切活动都由本能决定,它们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或乔装改扮的。

本能分为生的本能(eros)和死的本能(thanatos)两种。

生的本能又称力比多(libido)或性力。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的概念包括一切追求快乐的行为和情感活动,而不是只与狭义的性行为有直接关系。

死的本能是指从较不稳定的生命有机体状态回复到稳定的无机物的倾向,如自杀或自毁行为。死的本能至今仍为争论较多而不易被接受的一个观点,大部分精神分析学者喜欢用“攻击本能”的概念来代替。

本能的基本活动过程,可用精神投入(cathexis)和反精神投入(anticathexis)来描述。前者指本能和满足本能的对象之间的一种联系,后者指阻碍本能愿望使之得不到满足。这种阻碍会消耗能量,因此经常压抑的人常会觉得疲劳厌倦。

本能及其满足方式具有流动易变的性质。也就是说,如果本能所欲求的环境对象不宜,能量就会移置到其他对象上,这种本能精神投入的对象变化称为移置(displacement),移置使人们可以用替换行为来解决本能释放和紧张解除的问题。

精神投入的移置作用是精神分析关于行为机制的普遍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许多社会文化现象,都可用性力和攻击本能的转移作用来解释。如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性力的要求受父母、

社会的阻止而移置到社会活动上来的结果。同样,种族偏见和战争是攻击要求的移置。总之,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整个现代文化的结构都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受阻的产物。

3.人格结构论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在晚年又进一步修正了他的潜意识学说,提出了人格结构的理论。他用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层次的结构来阐述人的精神世界,其中的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是心理能量的基本源泉。它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所组成,是本能的中心所在,它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本我奉行的是快乐原则,要求无条件的即刻满足,婴儿的人格结构就完全是由本我组成的。本我与外部世界不能直接接触,它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自我是在现实环境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现实化了本我,是理性的、识时务的,它不会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回避痛苦,又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现实和审慎,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超我,又称为理想自我,它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获得和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准则的代表,其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在正常情况下,人格结构的三个部分;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虽然也有冲突,但当本我的冲动和欲求强烈,超我又给予严厉批判和压力时,使自我难以承受,需不断地启用各种不成熟的、神经症性的,甚至是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时,个体就会出现神经症或精神病性的症状。

4.人格适应论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被认为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是自我的一种功能,它促使人们警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为了控制和改变动机冲突的状况,用自我用防御机制来消除焦虑,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适应的观点。

根据对自我造成的威胁的来源,可以把焦虑分为三种:神经症性焦虑(neuroticanxiet)、道德焦虑(moralanxiety)和现实焦虑(realisticanxiety)。

(1)神经症性焦虑:本我和自我间的冲突引起的。本我的冲动上升到意识中,通常是不被许可的,而自我则拼命将它压回无意识中。当自我的力量不够强时,自我不能控制本我,就体验到一种无对象、浮动性的恐惧感,称为神经症性焦虑。

(2)道德焦虑:自我受到超我威胁时产生的,它表现为羞耻感和罪恶感。

(3)现实焦虑:来自外界环境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性事件,它有明确的对象,并起到有助于自我保存的作用。

自我有两种方式应付本我的威胁:或阻挡冲动,使其不表现为有意识行为;或干扰本我冲动,使其降低强度或转向他方,这就是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征:第一,都是在无意识水平进行的,即当事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应用以之自卫;第二,它们都伪装或歪曲事实,从而减轻个体的焦虑和罪恶感。

弗洛伊德列举了很多种防御机制,如压抑、替代、认同、投射、反向形成、合理化以及退行等。

(1)压抑:压抑是一种最基础的防御机制,因为任何别的防御机制的产生都要以它为先决条件。压抑是自我通过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水平来降低焦虑的一种方法。对本我中的先天成分的压抑称为基本压抑。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是来自个人,对后天生活中痛苦经验的记忆压抑称为真正的压抑。在两种情况下,自我都把产生焦虑的思想潜伏在无意识中。

(2)替代:替代是精神发泄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它,本我的欲求得到间接的发泄。自我可以用一个有效的对象替代无效的对象,用不产生焦虑的对象或活动替代引起焦虑的对象或活动。所有本能冲动,甚至包括死本能冲动都可能被替代。自我毁灭的冲动可以被攻击他人的活动所替代;直接攻击父亲或母亲的冲动可以被毁坏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的活动所替

代。(3)认同:弗洛伊德把认同看成是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对象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相对应的过程,他也把认同这一词用来描述人通过接受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的趋向。例如,年轻的妇女常模仿电影明星的装束、发型和行为风格。

(4)投射:为了防止因意识到不好的特点、思想或行为而产生的焦虑,个体通过投射这种机制把它们加以压抑,并看成是别人身上具有的东西。“我考试不及格是因为我笨”,自我通过投射机制,把那句话改变成:“考题太偏了,”通过这种对事实的无意识歪曲,个体就不会感到焦虑。

(5)反向形成:无意识中的真实思想以它的相反形式在意识中呈现出来。例如,一个内心讨厌抚养孩子的母亲可以变成一个对孩子过于关心、照顾的人。弗洛伊德认为,强调情感的程度是区别真实感情和反向形成的一个线索。一般在反向形成中,个体倾向于过度表露和强调自己的感情,他们的感情表露带有夸张的色彩。

(6)合理化:通过这种机制,自我为那些引起焦虑的思想或行为提出正当的理由或合理的依据。例如“酸葡萄”效应。

(7)退行:当一个人面临危机时,他通过退行的机制返回到他较早的发展阶段,以此来回避现实危机和困难,例如,一个儿童在母亲生了小弟弟时,他又重新尿床、吃手指等。

5.人格发展论心理性欲发展和早期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发展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性欲发展的各个阶段,二是早期经验在一生人格形成中的重性。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都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的经验决定了他成人时的人格特征。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动欲区,它是那一阶段中刺激和快感的主要来源。心理性欲的发展顺利过渡到下个阶段的基本条件是适当满足本我的欲求,本我欲求的过成满足或不满足都会造成发晨的停滞和延缓。性本能在任何一个阶段不能顺利发展,都会造成变态和疾病的倾向,因此成为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根源。

心理性欲的发晨是以力比多投注的部位来划分的。力比多最初在口腔内,后是肛门,再后是生殖嚣.这些阶段分别成为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然后经过一个替代性活动的潜伏期,量后发展到性成熟的生殖期。

(1)口唇期:口唇期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这一阶段的动欲区在口唇。前口唇期(出生至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于口部的吸吮和吞咽。弗洛伊德认为在前口唇期发生过停滞的儿童长大后会有大量的口部活动习惯,如贪吃、酗酒、抽烟、接吻等。这类人具有口唇不协调特征.后口唇期(8个月至1岁)儿童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快乐主要来自于咬、吞噬活动,此阶段停滞的人很可能有咬手指甲的习惯,也贪吃,他们常常会做那些相当于咬的活动如讽刺、冷嘲热讽和指责等,这种人具有口唇-施虐狂特征。

(2)肛门期:出生后的第2年中,动欲区在肛门。这个阶段的儿童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排便的生理过程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接受父母的卫生习惯训练。在肛门前期,儿童快乐主要来自于粪便的排泄。停滞的人很可能具有一些生理问题如肛门括约肌控制不良和夜遗尿症等,他们会过分慷慨,愿意拿出自己的所有东西,这种人具有肛门排泄性特征。肛门期的后阶段,儿童快乐的来源主要是粪便的保持。停滞的人很可能有便秘的毛病,并倾向于吝啬、极度俭省、讲求秩序、洁癖和强迫性等,这种人具有肛门便秘特征。

(3)生殖器期:从3~5岁,其主要动欲区在生殖器。进入生殖器期的儿童,已能区分男女两性之别,这一阶段的发展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这时儿童表现对异性父母的亲呢,而反对和排斥同性父母。男孩眷恋母亲,嫉妒父亲,称为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女孩则眷恋父亲,妒忌母亲,称为恋父情结(即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complex)。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和女孩都对母亲有强烈的爱恋之情,这种恋母嫉父的感情纠葛一直保持在男孩心中。男孩害怕失掉自己的性器官而产生了“阉割焦虑”。为了寻求解脱,男孩力图仿

效父亲,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从而得到母亲性冲动的替代性满足。通过认同于父亲的方式,男孩就能顺利地解决俄狄浦斯情结,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女孩与男孩一样对母亲有强烈的爱恋之情。但是,过了这一阶段,她们对母亲的感情降低。对父亲的好感又混合了“阴茎嫉妒”。解决这种情结的唯一希望是以后生一个男孩,象征性地获得阴茎。旭果正常的认同被颠倒了,如男孩对母亲产生了认同,或女孩对父亲有认同,则会产生同性恋。

(4)潜伏期:大约从6岁起一直延续到12岁。在这个时期中,儿童的兴趣被其他活动的兴趣如学习、体育活动、同伴团伙活动等所取代。

(5)生殖期:这是心理性欲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发生于青春期。儿童从一个自私的、追求享乐的、幼稚的人转变成一个社会化了的、现实性的、成熟的成人,前生殖期儿童的自我恋兴趣被成人的异性恋兴趣所取代。这种异性恋兴趣把他们引向恋爱、结婚、甚至养育子女。但是,如果在前生殖阶段经验过停滞的人,他或她在成人时总会有某些障碍,因为那些造成停滞的经验会一直保留在人的无意识中不断对人的行为发生不良作用。

6.评价弗洛伊德对在他之后发展起来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开创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并为心理科学调查的领域引入许多概念。

“潜意识的思想不是新东西”、“该理论的许多方面不可验证”、“弗洛伊德使用不具代表性的数据建立他的理论”、“过分强调本能、忽视导致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倾向”、“对普遍的人性消极面的描述”是弗洛伊德受到的主要批评。

二、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

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不同,他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自我有其本身的需要和特有品质,即自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自我心理学。

(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的学说可看作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的人格理论。

艾里克森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共经历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假设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在时间上基本相同,后三个阶段是艾里克森独创的,代表了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表3-1)。

艾里克森认为遗传因素决定八个阶段的顺序,因而其顺序是不变的。各个发展阶段以一个危机为特征,用它来标志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危机的解决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积极的解决方式,另一种是消极的解决方式。对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使它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对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降低自我的适应性。进一步说,对某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加下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反之,会降低下一阶段危机有效解决的可能性。

表3-1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的品质

1 信赖-不

信赖0~1 希望:好的感觉,信任自己

和他人,乐观

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

悲观

2 自律-羞

愧1~3 自我控制:意志训练,能

做决定

刻板严厉,过度自责、怀疑,

关注自我,空虚

3 创新-罪

恶4~5 生活目的:成功的欢乐,

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

感到罪疚

4 勤奋-自6~11 能力: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

卑(潜伏

期)

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成工作

5 自我同

一性-角色混

12~20

(青少

年期)

忠诚:对内在一致性和连

续性有信心,一生的憧憬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标准,

感到虚伪

6 亲密-孤

20~24

(成年

早期)

爱:感情的共鸣,分享想

法、工作和感情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

系贫乏

7 繁殖停

25~64

(成年

期)

关心他人:能投人工作和

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

系贫乏

8 自我整

合65~死亡

(老年

期)

智慧:秩序感和意义感,

对自己和自己的成就感到满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

到的或没有发生的事感到痛苦、

失望

社会环境决定危机是否能得到积极的解决。社会配合本能发展的情况,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也称发展任务,表现为一种“危机”的形式:因而这种发展理论也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认为对危机的解决不可能是绝对消极的,或绝对积极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当积极性的成分高于消极性的成分时,这种解决就可以看成是积极的解决。

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学说的生殖阶段。自我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儿童学会应付生活的各种策略,并承担正常的社会角色。如果同一性发展失败,个体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即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生活环境的角色,或角色不稳定。

(二)评价虽然其理论还不能通过实验研究来证实,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但是,社会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等概念已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通过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批判和修改而建立起自己的人格理论,被他自己称为分析心理学。

(一)人格结构论荣格理论的人格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1.意识自我自我是个体精神核心的一种分化的意识载体,即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如思维、记忆、情绪和知觉。

2.个人无意识荣格把无意识分作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两部分,个人无意识是无意识中较浅的层次,与弗洛伊德“前意识”的概念相似。它包括一切个人意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阈下知觉。

3.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学说中最重要的人格成分,也是荣格整个理论中最引起争论的观点。荣格认为,在个体生命的开始,每一个民族的成员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的思想,这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是在种族进化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心理上的沉淀物,由遗传的神经模式决定。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包含本能和原型,前者是原始行为的倾向,后者是原始的思想方式和先天行为方式的模型。

原型:是一种由遗传而来的对外界一定刺激产生反应的倾向性。原型可以通过神话、梦、.艺术或精神患者的幻觉等表现方式进入意识。荣格认为有些原型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重要,而且发展得较为充分。它们是: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以及自身。

人格面具:这一原型指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角色和他对此角色的理解,它代表真正的自我和社会的一种协定。它有助于我们妥善处理现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变化。但过分依赖人格面具,使人格的其他方面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个人就会远离他的真实自我,造成情绪上的紧张。

阴影:这一原型是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来源于前人类祖先的动物本能。在消极方面,它包括邪恶、犯罪、道德败坏的冲动;但在积极方面,它也是自发性、创造性、洞察力的原动力。

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女性原型和男性原型):这是一对联系在一起的原型,每一个人都具有对立性别的生理和心理的品质和特征。男性有女性成分或意向,称为阿妮玛的原型;反之,女性心灵中的男子气则是阿妮姆斯原型。这对原型提供男女之间交往的模式,帮助人们理解异性,融洽地与异性打交道。

自身(self):这一原型又译为自我,它是最重要的原型,是精神中协调其他各部分的结构。它处于构成人格的许多截然对立的组成部分的中间位置,其作用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均衡、协调和整合,引导个体达到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境界。,

(二)人格类型论荣格对人格的分类称为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types)。他将人格的个体差异归结为定势和思想功能两种过程,定势指力比多运动的特征性方向,包括内倾和外倾两种,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内外向。内倾者指向个体的内在世界,外倾者的心理定势则倾向外部。思想功能指个人理解内、外部刺激的典型方式,包括以下四种:①感觉:指明事物存在于何处;②思维:说明感觉到的客体为何物,并给它命名;③情感:反映事物是否可为介体接受,决定对个体有何价值;④直觉:在没有充分信息利用时,对过去和将来事件的粗略推断。

事实上,每个人常常表现出一种功能和一种定势占优势,其他皆处于无意识中。这样就产生了八种心理类型。例如:外倾思维型,其特征是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而内倾思维型则热衷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新的理论,有忽略日常生活实践的倾向,很少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做决定,坚定、顽固和冷漠。另外,还有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等。

(三)评价主观臆测多,逻辑推论不严密,因而科学性不强。

为现代人格理论贡献了许多重要的概念,例如人本主义理论所强调的自我实现、未来等概念。

四、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裂之后,建立起自己的人格理论,他称之为个体心理学。

1.早期理论器官缺陷与补偿。

在阿德勒理论发展的早期,他认为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他

指出人很容易受器官疾病的损害,疾病会使器官的发展受到阻碍,发展程度低于正常水平。如果某些人生下来就视力差,某些人胃功能不健全等等,这些身体上的缺陷给人生活带来种种困难,限制人能力的发挥,因而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加以解决。个人可以通过加强缺陷

器官的活动来促进它的发展,或者通过发展其他器官的功能来弥补它。而且一个人还可以因对生理缺陷的过度补偿而使缺陷的器官达到超水平的发展。例如,曾经非常虚弱的人,后来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小时候的口吃者,通过苦练后来成为演说家,都是过度补偿的例子。

2.中期理论自卑情结。

后来,阿德勒将强调的重点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缺陷转移到心理的“自卑感”。于是补偿和过度补偿的概念既是针对实际的生理缺陷,又是针对主观上的自卑感。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由于必须依赖大人生活,总有一种自卑感。这种无力和自卑的感受刺激儿童,使他们产生了获取力量克服自卑感的强烈愿望。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因为只要是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实际上,自卑感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卑,他就想做成某些事来克服它。成功之后,有一个短时间的满足,但是,当看到别人的成就时,他又感到自卑,又驱使自己争取更大的成就,由此不断往返,永无终结。

自卑感可以促进人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也可能起消极作用,使人产生神经症。一个人被自卑感所压倒,一点也不能去追求成就,这时的自卑感就成了发展的障碍,那么这个人在阿德勒看来就有了自卑情结。

3.后期理论追求卓越。

健康人一旦体会到自卑感,就会力求补偿此不足而获得优越感,并力求完善。因此,阿德勒理论后期阶段把力求优越作为人格的首要动力’,并进一步从强调个人优越转向强调社会优越和完善。阿德勒认为“力求优越和完善”来自于先天遗传,所有人出生时就具有了这种东西。阿德勒相信追求卓越对人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注重自己的优越,而忽视了别人或社会的需要,那他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这样的人倾向于支配别人、轻视别人、自负、自夸,缺乏社会兴趣,不受人喜欢。

4.其他理论概念

(1)社会兴趣:阿德勒人格理论显著的特征是强调人格的社会方面:与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勒认为人类由于社会的要求,可以控制性和攻击的自然本能。阿德勒把人类的和谐生活:相互友好的要求称为社会兴趣。在他看来,社会兴趣是个体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他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必须解决三个重大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

(2)生活风格:阿德勒将人格的个别差异用生活风格来概括。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追求卓越,解决环境中问题的方式都是独特的,其区别在于生活风格。个体的生活风格是两种因素

相结合的结果,一种因素是个体内在的虚构目的,另一种是环境的作用。由于人的内在自我及其结构不同,个体的生活风格也是独特的。阿德勒还认为,出生顺序和童年经验对生活风格的个体差异的形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被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是阿德勒理论对人格心理学的最大贡献。阿德勒认为,遗传和环境提供了创造性自我塑造人格的原材料,而个体运用这些原料的独特方式即创造性自我。换言之,他认为人们面对生活提供的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个人完全可以对自己的发展作出选择。

5.评价重视社会因素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对人本主义的观点有很大影响。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

一、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特点

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方面,它强调情境对于行为的决定作用,这种观点与人格理论中的特质论相对立(后者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详细阐述)。两者的不同观点,构成了人格心理学中著名的特质-情境之争。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

联结的建立;②人为了生存而趋乐避苦;因此,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③环境是决定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

行为主义把人格定义为人体的独特行为方式的组合,而这种独特行为方式是通过操作性反应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方式。而人格研究就是考察学习经验,发现行为和强化之间的独特联系。

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很少强调结构,与弗洛伊德、罗杰斯、凯利相比,斯金纳几乎没有什么结构的概念,而是强调情境的特殊性。或者说反应就是它主要的结构单位。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强化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法力无边的法则。这就是:如果你想增强某种反应或行为模式,就奖赏它。斯金纳对强化的概念提供了很多的变式:

(1)塑造(shaping):塑造这种程序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促使有机体作出越来越接近最终要求的行为。这个程序的一个特点是强化标准不断升高。越到行为塑造的后期,有机体需要作出更接近标准的行为才能得到奖赏。

(2)行为的消退:使某种行为消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给予负强化(惩罚),另一种是不再给予强化.在这两种方式中,斯金纳赞成第二种。他认为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忽视,而不是惩罚。

(3)部分强化效应:如果每个期望反应之后都伴以强化,叫做连续强化。而在期望反应之后,有时给予强化,有时又不给予强化,则称为部分强化模式。部分强化与连续强化相比,对行

为的影响有两个重要特征:①抗消退作用,即通过部分强化习得的行为的保持时间较长;

②部分强化所引起反应的速度较快。

2.斯金纳对于行为正常或变态的解释按斯金纳的观点,变态行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它与正常的行为遵循同样的强化原则,变态的人只是由于其独特的经历而发展出一些被认为异常的反应模式,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只要强化模式改变,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

3.评价斯金纳的主要贡献是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推演概括了人类行为改变的历程,并系统地阐述了控制这些行为改变的方法。

作为激进的行为论者,斯金纳的人格理论只重视外部行为的研究,完全忽略机体内部的认识或心理过程。这是其理论的主要局限。事实上,斯金纳的研究只是从动物出发,把动物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人类,因而时常被认为过于简单,以致忽略了人类活动的重要方面,不能解释复杂的行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班杜拉指出观察别人行为后所受到的强化,可代替亲身经历的强化,从而

引起学习。这种观察别人而非亲身经历的强化,叫做替代性强化。

在班杜拉后期的理论中,他更彻底地摆脱了外界强化对人的限制作用,而断言学习可以独立于强化而发生。他区分了学习的获得和表现是不同的,意思是说,那些未受到强化的行为,有机体也有可能习得。只是受强化的那些学习内容更倾向于表现出来,因此,强化影响到个体以后这种行为的表现。

为阐明学习的获得和表现,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环节;注意过程、保存过程、动作再产生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前三者对于学习的获得缺一不可,第四个环节涉及所学行为的表现。具体来讲,注意过程包括有机体对学习目标的选择,保存指主体对于目标行为再编码为表象或言语符号形式的存储,动作再产生过程是模仿和再现目标行为的过程。第四环节则属于情境和个人的强化特点。比如,儿童对于社交行为的观察学习中,学谁、学什么,是注意的过程;观察到的某一示范者在一次聚会中的表现及观察者对其表现的评价和解释怎样储存,是保存过程;而能否把别人的翩翩风度学得恰到好处,则主要是动作再产生的过程;最后他所学会的东西,必须在动机足够时才会表现出来。

观察学习的概念否认了强化对于习得的必要性。

观察学习使人从强化的制约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强调了在人格形成中社会因素的作用。社会价值观、社会时尚有时难于以强化的方式作用于每一个人,尤其是这个人自身的环境与社会气氛并不协调一致时。但观察学习的对象充分反映了社会规范的要求和社会风尚、习俗。

2.自我强化班杜拉对强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于“自我强化”的观点。

自我强化是指个体根据内在的行为标准和对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这样,班杜拉就将强化的概念扩展为三类:环境的直接强化、替代性

强化和自我强化。

扩展的强化概念已与行为主义原初的强化概念性质不同。强化并不是刺激-反应之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其中包括个体经过概括化的一般的行为准则。这时不仅是环境因素影响行为,行为本身的结果也会通过个体的评价而影响行为。这就是自我强化标准的发展和认识过程。

自我强化使人类能逐步形成满足延迟能力,即为追求更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的奖赏。自我强化还可以解释人类的道德行为。这种过程使人们能够调整、控制自身的行为,制订计划,导向目标。这里,计划是一个强调认识意义的概念,它使人们超越眼前强化环境的影响,或引导人们在许多奖赏之间建立优先次序。我们注意到计划、,目标这类强调主动性、控制性的心理结构,代替了“反应”这样一个受限制的无目的的结构单位。

自我强化的发展和认识过程体现了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包括对于环境事件结果的评价、情境辨别,对于自身应付能力的评价,对情境的参与,以及调整行为转向目标的过程。

3.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与其他人格理论相比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整合的程度比较高。

面对特质论和情境论的分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必争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决定了人格,行为是有机体内部过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社会学习理论也整合了心理学中最有生命力的新兴认知学派的一些观点,从而克服了激进行为主义理论中过分简化行为、忽略内部过程的弊端。另外,班杜拉涉及的计划、目标、潜能这类概念,及其对人类尊严所提供的证据,说明社会学习理论也整合了人本主义的一些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大多数行为理论的区别在于:它承认有机体内部的认知过程。

因此,方法学上也相应地允许使用自我报告。班杜拉关于“计划”、“自我效应”(觉知到的自身应付环境的能力)、“自我概念”等概念,完全是一些描述内部认知过程的概念,不靠自我报告法便无法实现对于它的测量了。

许多观点尚未经过严格的实验方法去建构概念和理论体系,但社会学习理论注重实验证据,其观点主张和研究方法本身对于实验研究有较强的敏感性。保持了行为主义的科学性,又避免了其对于人类看法的机械、被动的缺点。它是一种不断更新的观点,与其他观点比较而言,其理论体系和观点具备了不断发展的潜力。

第三节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

一、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现象场罗杰斯将经验和知觉的概念做了重要的区分。经验是个体环境中经历的全部,而知觉则是在经验中能够符号化的部分。这种在经验中能被觉知或意识的部分,加上个体对其赋予的意义,两者的总和称为现象场。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自我”。“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因此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也称为“人格的自我理论”。“自我”是在

个体发展中逐渐产生的。婴儿早期的现象场是一个混合的、未分化的整体,随着婴儿渐渐地能区分“我”和“我的”等概念,自我在他的现象场中逐渐分离出来。在现象学派中,自我是人能知觉的对自己的态度和感觉的表征,是一种“对象自我”(self-as-object)。

自我的特点是其知觉模式的组织性、整体性和一致性。新经验加入时自我会发生变化,但仍保持其整体性。自我的这一特点,为罗杰斯论述人的心理顺应状态埋下了伏笔。

罗杰斯还提出“理想自我”的概念,以与“自我”(或称为“现实自我”)相区别。理想自我就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在罗杰斯看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越大,人就越是适应不良;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越是接近,则个体的心理便越健康。也就是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相似性,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

3.“自我”的测量罗杰斯的自我概念是从临床实践中得到的,而他又试图将其操作化,成为可以测量的变量。他利用他的同事史蒂文森(Stephenson)创立的Q分类技术,对自我进行了测量。

Q分类适用于个案研究的统计,它要求被试将许多记号或句子予以分类,归并到最具某些特征或最不具某些特征的若干个类别中去。分类的结果使全部词或句子分配成一常态分布的形态。

将Q分类应用于自我概念的测量的过程中,挑出若干个描述一般自我概念的形容词或句子,每个写一张卡片,如“喜欢与人交朋友”、“常常焦虑”等等,总共约需80~140张卡片。测量时要求被试将这些卡片归类,按顺序从最不适合的特质到最适合的特质分为9组或11组,每组卡片的数目是规定好的,以便使所有各组卡片的数目构成一个近似的正态分布。

在对被试进行自我概念评定时,应用Q分类技术作统计处理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①计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相关;②计算被试自我评定与他人评定的相关。第一种相关可以说是对个体心理适应能力的一种测量;第二种则可作为自我和经验之间相关的一种测量。一个来访者参加治疗前的理想自我与自我的相关为-0.10,而治疗三个月后重新测试的结果比两者相关达到0.40,这说明,治疗是有效果的,来访者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来越接近。

4.顺应不良的起因罗杰斯认为,心理顺应不良的全部原因在于自我和经验间的不协调,即一个人的知觉到自己与他的实际经验有了差距。比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乐于助人的,一旦他遇到自己不愿帮忙或不能帮忙的情境,这个人就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之中。

在罗杰斯看来,不协调的根源在于价值条件的作用。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对爱、尊敬、同情、关怀这一类情感的需要,称为积极关注的需要。但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时儿童只有做出社会赞许的行为,其关注需要才能得到满足。比如,小孩子只有听老师的

话,才能讨老师的喜欢。这些使个体体验到积极关注的条件,叫做“价值条件”。价值条件使人们被迫否定自己对经验的体验而迎合他人的标准,这就造成了自我和经验间的分歧。个体以价值条件为依据,调整个人行动的过程,称为内摄价值过程。内摄价值过程与机体估价过程是恰好相反的。后者使个体趋向健康成长;前者造成个体的经验和自我的不协调,引起顺应不良。

一旦价值条件形成,人为了维持自我和经验间的一致,就歪曲和拒绝认识与其不一致的经验,也就是说,不能准确地进入符号化的阶段。这个过程就是罗杰斯所谓“防御”。这样,个体就否认了很多本来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经验,并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和内在的混乱状态。比如,罗杰斯举过—个本来成绩很好但自我评价极低的学生的例子,他虽然经历了一次次得到高分的经验,却将其歪曲为“老师搞错了”,或“只是这一次运气好”,并变成持续不断的焦虑来源。

因为人人都经历社会化过程,所以不协调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在不协调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时,顺应问题才会出现。另一种不协调状态,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不一致。罗杰斯认为,这种不一致实际也源于自我和经验的不一致。两者只是不同角度。在他看来,两者的不一致是同步。在对不协调的根源的论述中,可见罗杰斯的教育观与斯金纳试图用奖赏控制人类行为是相对立的。罗杰斯提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个思想,是他的教育实践和心理治疗的核心。

5.健康人格功能完善的人,是罗杰斯对于健康人格的描述,也是其心理治疗的目标。这些描述包括:

(1)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功能完善的人把所有的经验都准确地符号化为意识,而不会否认和歪曲经验。

(2)自我的协调:功能完善的人的自我概念与经验能够相协调,并不断变化以同化新的经验。

(3)机体估价过程:功能完善者以实现趋向而不是价值条件来指引自己的经验和行为;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太热衷于他人的评价,而是时刻受自身向上的动机所指引。

(4)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会体验到无条件的自我关注,并给予他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就是说,他们能充分地接受自我,接受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为他人所欢迎、喜欢。

6.来访者中心疗法也称求询者中心或咨客中心疗法,是罗杰斯理论的主要部分,在罗杰斯理论发展的后期又更名为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是通过治疗者对来访者无条件关注的过程,清除顺应不良起因,领悟自我。这里无条件关注的运用集中体现在罗杰斯倡导的治疗气氛上;而关于领悟自我后所达到的治疗佳境,罗杰斯也有一番描述。

罗杰斯认为适宜的治疗气氛包括三个要求:真诚、共情(empathy)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①真诚:指治疗者在治疗中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坦诚对待自己的情感,哪怕是不高兴或是厌烦。只有这样,才能让来访者感到治疗者可以依赖,自己受到尊重,并能够在平等的关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和思想。②共情:指的是治疗者能够设身处地地了解来访者的经验、情绪和对他而言的意义。如果说每个人的现象场都是个体用不同的性能的透镜去看世界,共情就是治疗者放下自己的那一面透镜,去观察并感受他眼中的世界。③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是提供给来访者一种一般社会情境下所少见的毫无威胁感的气氛,治疗者不对来访者的行为作任何“好”或“不好”的判断。这样,来访者能够自由发掘人的全部自我概念和经验。

只要有效的治疗条件能够得到保证,那么在来访者身上会观察到下列变化:①来访者觉察他们的自我概念与某些先前经验间的失调,并能够继续体验失调的经验,使其达到准确的符号化,而不再歪曲或否定他们;②将更准确地指出他们周围的各种事件和他们自身的真实情况而较少防御,并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③来访者能根据机体估价过程而不是价值条

件来评价自己的经验;④来访者能形成清晰、积极、一致性的自我概念。

7.评价罗杰斯对人格理论的两大贡献是对自我的操作性测量(Q分类)和他独特的心理治疗理论。他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心理治疗过程、评价疗效,是把临床经验和研究结合起来的典范。

罗杰斯假设了实现趋向是人的动力系统,但并未从实证研究来试图证实这个观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是否能代表自我与经验间的不协调,进而能否成为心理健康的指标,这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外,罗杰斯过分相信自我报告,只重视经验中符号化(意识之上)的部分,而对潜意识部分则探讨极少。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马斯洛的动机论,是他全部心理学思想的核心乃至大部分内容。在马斯洛看来,所有人都拥有一种类似罗杰斯主张的那自种我实现的先天性倾向。同时,也都有弗洛伊德所说的一些本能化的需要。马斯洛假设这些需要以层梯形式排列,每个人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也就是沿着这些阶梯向上攀登。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级,每个层级需要的内容简述如下:

(1)生理需要:与有机体生存直接相关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包括饮食、性、排泄和睡眠等。

(2)安全需要: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就被安全需要所支配。这类需要包括住宅、保护者、安全感、可预测性等,它确保有机体生活在一个免遭危险的环境中。

(3)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类需要包括与其他人建立起亲密关怀的关系,或认同于某一团体,接受它的价值观和独特性。

(4)尊重需要:马斯洛区分了两类尊重需要——来源于别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我们一方面要求别人重视自己,并相应地要求名誉、威信、成就和地位等;另一方面也要求有自尊感,

即适应、胜任、信心等情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的潜能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展现,是个人对身体在本性上更充分的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中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持续的趋向。也就是发展到我们可能发展到的顶点,运用我们所有的能力。

马斯洛对较高层级需要与较低层级的需要间的差异作了如下概括:越高级的需要,在种族进化中出现越迟;越高级的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现也会相对晚一些;越低级的需要,因与生存的关系密切,强度越高,寻求满足越迫切;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对其的追求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体验。

马斯洛的这个需要层级的满足顺序,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马斯洛本人也承认这个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倒转。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最初是假设性的,后来得到了其后研究者的实证研究的部分证实。比如,在格雷厄姆等人的研究中,证实了任一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满足该需要的欲望有负相关,低层次的需要满足程度要大于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

2.评价马斯洛理论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其最重要的两个观点,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都被其追随者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证实,但这些概念的可靠性仍难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比如,该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个体确实在低层次需要难以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仍能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又如,他研究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方法是循环论证式的。他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很少的研究对象,又从这些人身上总结出一些重要特征,用此形成自我实现的概念。这在任何意义上来讲,都不能算作科学的研究

方法。

马斯洛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对于健康个体的研究这一心理学一直忽略的领域,并使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蓬勃兴起。事实上,当前心理学对“健康”的研究已经比对“病态”的研究发展更快。他的理论注重于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具有感召力,因此在学术界和非学术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第四节特质理论

特质学派人格理论,与行为主义观点一样,也是非临床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假定一种先前的心理倾向——特质(trait),用来解释同一个体身上行为的一致性和不同个体行为的相同和差异。

一、基本概念’

特质(trait)在当代人格心理学中,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术语。特质作为心理的测量单元的说法来自阿尔波特。阿尔波特曾经考证了17953个刻画人的特征的形容词。它们可能成为不同种类或层次的特质。在阿尔波特看来,特质是一种动机心理的结构,一种先前倾向,它使许多刺激在功能上等值起来。每种特质与许多不同的刺激反应相联系,这样行为就有了跨情境的一致性。

关于怎样界定和测定一个特质,心理学家一直持有不同意见,但在两方面已取得了共识:其一、特质指人的行为上的规律性和广泛的行为上的一致性。鉴于此,特质代表了功能上的个体差异的基本类别。因此,当把某人描述为爽直的人时,就是在描述他的一个常见特征,并以此把此人与那些羞怯特征的人区别开来。其二,作为描述在功能上有如此广泛差异的描述词,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很有用处的。基于此,人格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发现人格的基本特质,设计出测定的情境下出现的个体差异,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二、阿尔波特的特质论

1.阿尔波特曾经对特质的特点作过以下八点说明:

(1)特质不仅是—个理论上的概念,而且是人存在的真实的重要部分。

(2)特质比习惯更具一致性,因特质是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整合许多特殊习惯的结果。

(3)特质具有动力性。特质不是由环境引发的,相反,特质引导行为,使一个人的行为指向特质,它驱使人去寻求刺激情境。比如,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攻击性特质,那么,这种攻击性会促使这个人找到攻击的对象,作出形形色色的攻击行为,而不是由外界环境引发下的攻击性。

(4)特质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观察—个人反复的行动可以间接推证其存在。

(5)特质之间的关系是彼此重叠的,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人格是一种网状、相互重叠的特质结构。

(6)包含有道德判断或社会评价的色彩,对于那些有明显褒贬色彩的特质词汇,应当用非评价性的词汇来代替其表达。

(7)特质都有两个方面:独特的方面和普遍的方面。前者是某一个体身上表现出的特质,其意义是探讨它在这个人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而后者可看作在大量的人群中这一特质的分布状态,可以根据它来确立人们之间在这一特质上的差别。

(8)一个人的行动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可能有三种情况来解释:①特质在此个体身上整合程度较低;②这个人同时具有相反的特质;③在某些极端的情境下,人的行为也会暂时与特质不一致,因此此时的刺激情境和态度左右了他。

2.个人特质和一般特质阿尔波特对特质作了两种区分。首先,特质可分为个人特质和一般特质。个人特质是某个具体的人身上的特质,一般特质是一个群体所具有的特质。

3.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根据特质对一个人人格的影响和意义,阿尔波特又将个人特质区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枢纽特质:这种特质是极其弥漫、渗透的,能够影响到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

核心特质:核心特质指对一个人有一般意义的倾向。

次要特质:是指那些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不甚明显的、缺乏一般性和一致性的特质,其渗透性极少。

4.功能自主功能自主是阿尔波特对其动机理论的概括,也是阿尔波特最著名的一个概念。功能自主的意思是:对于一个健康成人,其过去的动机和他目前的动机在功能上没有联系;并且动机可以有自我保持性;能独立于外部奖赏而存在,因此对某些目标的追求,正是出于他们本身的缘故。

显然,这种关于动机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早期经验决定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都截然相反。事实上,在阿尔波特看来,说一个健康成人寻求某个目标是由于奖励、强化或由于潜意识的力量、童年经验的指引是非常空洞可笑的。譬如,一个人努力工作,最初可能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赢得社会的赞许;但一段时间后,他对工作产生了兴趣并沉湎于工作之中。这时他已完全失掉了原初的动机,此时他的动机就受兴趣、目标和价值观所指引。

在动机起作用的动态过程上,阿尔波特与精神分析和行为理论的观点也是不同的。他认为,健康人的目标,不是要降低内驱力和紧张,而是追求紧张的增加,健康人对于多样性、对于新鲜事件和挑战具有持续不断的需要。只有通过这种不断引起的紧张创造经验和冒险,人才能成长,而且人对目标的追求是“得陇望蜀”,永无止境的。

阿尔波特认为健康成人和神经症患者或儿童在动机上根本没有功能上的类似之处。神经症患者被淹没在早期冲突之中;而健康的成人,其人格在不同的和更高的层次上活动。

三、卡特尔的特质论

1.卡特尔的创新之处

(1)多变量方法:卡特尔认为多变量方法可以克服临床法和实验室二变量法的局限性,同时研究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统计方法对结果做严格的推证。

(2)搜索人格研究资料的三种来源:卡特尔认为可以从三个途径获得人格的研究资料:

①生活记录材料(L-data):这是由实际生活中获得的素材,包括日常情境中的记录的事件。如参加过什么社会团体,发生过多少起事故,起居时间如何等。②问卷资料(Q-data):研究对象本人的自我报告。卡特尔认为问卷资料可以提供两方面信息,本人的真实情况和自我修饰程度,后者可从主试专门设计的某些问题中推断,利用其结果可以对被试整个作答情况进行修正。③客观测验材料(OT-data):指投射测验和被试在进行心理实验或测验时所表现出的反应。如反应时间、注意广度、皮肤电阻等。卡特尔认为OT-data是人格研究最好的材料来源。

卡特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假设是分析这三种来源的资料,所得的特质应该相同。因此,在实

际研究当中,这三者的研究结果是可以互为补充的。通常,开始一个研究先从收集L-data 着手,以其结果逐渐缩小实验情境,作为收集Q-data和OT-data程序的依据。

(3)因素分析:卡特尔为心理学引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把许多测量项目汇集成组群的统计步骤,其基本要点在于相关的概念。彼此之间相关很高的项目被归结在同一因素中,而彼此之间较低或无相关的项目被分成不同的因

素。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卡特尔人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区分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从而为心理结构的分类和数量测量开辟了道路。

表面特质是指特质原来的集合。比如,人格问卷中的每个项目,都表明一种表面特质。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的聚类分析只能将一些表面的现象总结在一起,而因素分析所抽取的是表面的相同现象后面的内在共通因素。这种共通因素叫做根源特质。它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根源特质控制着表面特质聚集的情况,每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

3.特质的测量和分类学在卡特尔及其同事几十年的努力下,用大量取样和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16种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这16种各自独立的因素即根源特质,它们普遍存在于各年龄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人身上。每个人的人格特征不同,就是由于这16种人格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不同而决定的。

16种人格因素的发现对人格的测验和分类学提供了可能性和理论依据。著名的《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量表》,就是卡特尔设计用于测量人格特征的自我报告量表。该量表已在心理学界和有关领域广泛应用,如用于预测学业成败、职业选择等:

4.评价卡特尔将因素分析应用于人格研究领域,对于心理学的定量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于分类学和测量的重视,在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影响。

卡特尔学说的概括范围很广,几乎达到人格研究的所有领域。他对人格-情境、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都是在人格研究中引起重视的。

对于卡特尔最多的质疑,也来自因素分析技术的原理方面。第一,人的心理活动和经验能否数量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教育程度是容易量化的变量,但受教育16年(大学程度)比受教育8年(初中程度)是否提高一倍呢?第二,表面特质经过数学处理后,为什么就能得到根源特质?这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假设。第三,因素分析的命名也是个非常主观的过程。实际上,因素分析很可能产生毫无意义的结果,但却被研究者解释出重要的意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相信因素分析结果是件危险的事,“就像吃掉没有经过质量检验的香肠一样”。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什么区别?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是专业性的心理服务工作。 1、专业背景不同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都是一种执业资格,心理咨询师是国家劳动部发证书;心理治疗师是卫计委发证书。 2、执业场所不同 依据《精神卫生法》,心理治疗必须在医疗机构从业;心理咨询师可以受聘于医疗机构,也可以在社会机构执业,也可以私人执业。 3、服务人群不同 心理治疗主要是精神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患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是一般健康人群,例如:压力应对、人际沟通、职业发展与规划、恋爱问题、婚姻咨询以及子女教育等等,围绕来访者带来的困扰就事论事等一般心理问题,不需要药物治疗。 4、服务收费不同 心理治疗师在医疗机构从业所以收费是物价局有明文规定,通常200元-800元不等。心理咨询师在社会工作,收费通常情绪下是按市场定价,通常在500-1000元左右。您可以依据您的需要求自行选择。 5、心理咨询服务时间不同 心理治疗师在医疗机构执业,正常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息。心理咨询师私人执业或者机构运营,更多的会考虑来访者的需

求,我以重庆580心理咨询中心为例,我们机构有16位心理咨询师,每位咨询师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二天。所以,每天都有8位咨询师在咨询中心接待来访者,每天的前台助理负责安排心理咨询工作时间是8:30-12:00,午休,14:00-17:30,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时间是9:00-21:00,为确保心理咨询师有充足的精力,良好的工作状态,每位咨询师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工作3小时,必须休息2小时。节假日轮流休息,不影响心理咨询工作。 6、和药物治疗的关系不一样 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通常是健康人,不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师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障碍患者,既可以独立进行心理治疗,也可以结合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只有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进行。具有处方权的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对象是精神病人或者心理障碍患者的症状,精神科医生若没有心理治疗的执业资格证书,是不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工作的,只能就来访者的症状开处方、进行药物治疗。精神病人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心理障碍患者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或者不用服药。 重庆伍捌零心理咨询中心成立10周年,现有16位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服务超过50000人次。心理咨询范围仅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婚姻、恋爱、情绪、情感困扰,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不从事任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第五章来访者中心疗法

第五章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1902~1987)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来访者为中心或围绕来访者的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 therapy),更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行为主义)。 第一节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罗杰斯的人性理论 (一)人的主观性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的世界之中的,即使他在科学领域、数学领域或其他相似的领域中,具有最客观的机能,这也是他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选择的结果。在这里,他强调了人的主观性,这是在咨询与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个基本特性。人所得到的感觉是他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译的结果。来访者作为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主观的目的和选择,这也是导致来访者中心一词出现的原因。 罗杰斯认为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总是有所怒而发,决不是受到肾上腺素的影响;当他爱的时候,也总是有所爱而爱,并非盲目地趋向某一客体。一个人总是朝着自我选择的方向行进。因为他是能思考、能感觉、能体验的一个人,他总是要实现自己的需要。 由于罗杰斯相信每个人都有其对现实的独特的主观认识,所以他进一步认为人们的内心是反对那种认为只能以单一的方式看待真实世界的观点的。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强调了人的主观性的特性,为每个来访者保存了他们的主观世界存在的余地。 (二)人的实现的倾向 实现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它的实现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但在人身上,而且在一切有机体身上都表现出先天的、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有机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增长和繁衍自己。这种实现的倾向操纵着一切有机体,并可以作为区分一个有机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鉴别标准。 罗杰斯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就认为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心理咨询与治疗应趋向于此种人类的天性。以后,他更加坚信人类的发展是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迈进的,具有实现的倾向。他从其对个体和小组治疗的经验中得到这样的启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实现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3]基于他的这种观点,他

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一、什么是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指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认知,并产生出不同的情绪。面对同一件事,人们会随着对该事件认识的改变而发生情绪上 的变化——左右我们情绪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观念。 理性情绪理论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 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事例1: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 鬼,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 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 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 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 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 举高中。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棺材”真的好灵。 事例2:两个战士一起走路,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 这两个战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 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 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 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 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 作。 二、如何运用合理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理论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 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 一)合理情绪理论的应用步骤 ?⑴分别列出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和认识 ?⑵找出对不良事件认识上的非理性观念 ?⑶通过对非理性观念的认识和纠正,找出合理的观念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 NO.1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一、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弗洛伊德 二、心理分析学说中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关的理论: 1、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基本概念: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小部分潜意识。 1)无意识的含义:一个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2)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 3)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 4)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所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或动机、欲望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之中,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但因其是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因之加以抵抗。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动机都是向上运动的,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紧压。这就是所谓的压抑。 5)压抑的功能:把主体的经历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他们在意识中出现。 2、人格构成学说 1)本我、自我和朝我 本我: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 特性:无意识、无理性、只遵循快乐原则;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收容一切被压抑的东西。 自我: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 特性:从本我中分化来,一部分是无意识,一部分是意识的,主要为意识;合乎逻辑,受现实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在超我指导下,按现实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2)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自我同时受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控制,而且要使他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压力下会产生焦虑,并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可以调节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的机制——心理防御机制。 主要方式: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固着、升华、置换、抵消、反向形成 3、性心理的发展 1)性本能:人有两种本能自我本能和以性欲为基础的种族保存本能—性本能。本能背后还有一种潜力叫做力比多。力比多又称性力,是一种力量、一种本能。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原理与案例分析

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摘要:人本主义疗法,基于人本主义理论而创立,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人是有理性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会努力朝向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应当注重提供良好的咨询气氛,给来访者以真诚、无条件的尊重和准确共情,调动来访者自身的潜力,开放内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经验世界,从而迈向自我实现的境地。人可以独立自主、自我引导自己的生活,无须凭借心理分析和行为指导即可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的中心应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来访者自身的潜能和积极能动作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心理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疗法理论方法 一、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概述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该治疗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1902~1987)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做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进一步发展,改称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 therapy),更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由此形成了社会工作领域重要的治疗模式。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是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二是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

咨商与心理治疗理论简介

《輔導原理與實務》補充資料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簡介 中央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專任輔導老師夏允中壹?前言 目前國內的心理治療理論大多從美國引進,因此,本文心理治療理論簡介將以美國所發展出來的理論為主;但是在心理治療領域有非常多的學派與模式,Corsini(1991)曾列出240種不同的心理治療法,Herink(1980)整理出超過250種心理治療法,Karasu(1986)更整理出超過400種心理治療法(引自Corey, 1996)。雖然心理治療的理論有至少200種以上,本文以下將介紹九個主要的理論,分別是精神分析、阿德勒學派、存在主義、個人中心、完形、現實、行為、認知行為及溝通分析等治療法。 貳?九個主要心理治療理論簡介 一、精神分析治療法 創始人物,Sigmind Freud(1856-1939),對於心理學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幾乎所有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都與精神分析治療法有關係。其主要的觀點為決定論的認為行為是受制於心理能量與幼年時性心理事件的影響。潛意識是行為產生的驅力,會受到性衝動(生之本能)與攻擊衝動(死之本能)的驅使。Freud 宒襤吽]生之本能)與攻擊衝動(死之本能)的驅使。Freud提出了性心理發展階段,包含口腔期(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2-6歲)、潛伏期(6-12歲)、性徵期(12-18歲),而其中幼年時(六歲之前)的心理衝突會影響人格發展的健全。 依據Freud而發展出來的代表人物有Erikson所提出的心理社會化發展階段論, Jung的集體潛意識;Klein, Wincott, Fairbairn, Guntrip, Balint, Mahler 等人所提出的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其中Mahler所提出的理論是客體關係理論中,很重要的理論之一,Mahler, Pine & Bergman(1975)有系統地提出分離─個體(separation-individuation)過程的理論,這個過程包含了分離與個體過程,為探討幼年三歲前與母親的互動關係。「分離」是指個體一開始與母親共生關係,就開始了分離的過程;而「個體」是個體在經歷「分離─獨立」過程,對自己特質假設的過程。個體必須經過這些歷程,個體才算是「心理上的誕生」(psychological birth),並成一個真正的人,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穩固關係。而邊緣性人格異常(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就是發生在分離─個體歷程中的不順利,母親無法適應與忍受幼兒進行個體化的歷程,因而造成個體情緒不穩定、易怒、自我破壞行為及無法忍受焦慮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 导语:可能最近很多人都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而出现了心里疾病,心里疾病对我们生活秩序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心理疾病还会使我们出现一些极端想法会极 可能最近很多人都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而出现了心里疾病,心里疾病对我们生活秩序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心理疾病还会使我们出现一些极端想法会极端行为,对于我们自身和对我们这个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威胁,所以尽快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非常有必要,来简述一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吧。 1.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自我松弛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3.自我反省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我们可以将以上内容分享给我们身边的心里疾病的患者朋友,帮助他们也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以上介绍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都是一些专业的方法,已经得了很多人的临床证明,效果非常不错,最主要的还是我们需要在日常轻松的生活。 生活知识分享

浅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浅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在社会工作实务操作 过程中意义 杨波 【摘要】结合存在主义理论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在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更对整个社会工作从基础思想到操作方法都有具体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存在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社会工作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对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心理学体现了巨大的号召力,因为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去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不仅是适应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与需求,他的观点及其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应用,对于生活在现代及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中的人永远都有其深远的指导意义。人本主义主张首先把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且个体是具有自然与社会性的开放的有机系统。同样“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要求在医疗实践中,要以人为本,有整体人的意识,强调人的身心健康。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共同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和存在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关于健康的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的研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贡献。精神分析理论把“趋向平衡”作为人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终极目标,人本主义认为这只是病态下的目标,或只是过度状态。 一、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当人的自我实现的成长性动机与现实中遇到种种挫折相冲突时,就会产生焦虑与罪恶感,这种冲突自我不能解决时,人就会产生心理或精神痛苦,需要求助心理咨询与治疗。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称为“以人为中心疗法”。他对个体采取了一种积极的观点,认为人们趋向于自我完善。罗杰斯认为治疗性的变化是在一些条件满足后就能发生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治疗中使来访者发生转变的条件是:①心理沟通。②不协调。③平等与真诚。在治疗关系中尤为重要的一点,这也是所有人本主义所提倡的。④多无条件积极关注或接受。⑤移情。指不受个人观点与价值观的影响,而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体验对方的感受。与第4条是一致的。⑥移情与接受的知觉。对治疗师来说,无条件的接受与移情的理解患者是不够的,患者必须也觉察到自己正以某种方式被理解和接受。是自然的而非强迫的。罗杰斯的”以人为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理论

1、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1)帮助患者自立的原则 (2)客观中立的原则 (3)尊重患者的原则 (4)保密原则 (5)时间限定原则 (6)关系限定原则。 2、治疗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1)治疗关系具有独特性。这种治疗关系是治疗进行的载体,使患者有安全感、隐秘性,有利于患者自我探索的进行 (2)治疗关系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治疗师应保持中立的立场,对患者的言行不加批判,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患者,这是治疗师所应保持的客观立场。主观性是指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以共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尊重患者,使之感到温暖。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有利于治疗关系的深入发展 (3)专业限制。包括治疗关系独特性的现状、职责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等。独特性在于治疗关系的建立需要患者有寻求帮助的动机;职责的限制是指治疗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改变的产生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治疗师不能越俎代庖;时间的限制是指每次会谈有固定的时间约定,不能随意改变 3、简述移情的本质? 移情是指向现实中某人的感情、冲动、态度、幻想、抵抗等的不适宜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对过去早期幼年经历中重要人物的原发反应的重复,无意识中将这样的体验指向了现实中的人物,移情反应的两个特征就是重复和不适宜。 移情反映给精神分析师提供了极难得的机会去探索难以接近的过去和潜意识,移情的重复所带来的分析材料是以其他的方式无法获得的。如果能适当地控制,对移情的分析会引起回忆、重建和内省,并且最终停止重现。精神分析师正是通过系统地分析移情现象来达到为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目的。 4、什么是阻抗?阻抗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阻抗是指在患者内部所有对抗精神分析工作程序和过程的力量。阻抗可以是意识的、前意识的、潜意识的,可以通过情绪、态度、观点、冲动、思想、幻想或行动来表达。阻抗是病人身上反抗力量以及违抗分析进展、违抗咨询师、违抗分析进行和进程的根源。 阻抗的临床表现包括: (1)病人沉默 (2)病人“不想讲话” (3)表明阻抗的情感 (4)病人的姿势 (5)时间的固定 (6)琐碎或题外事 (7)回避话题 (8)刻板 (9)回避性言语 (10)迟到、失约、忘记付款

心理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C )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属性的反映。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 B ) 2、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内隐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技能记忆 ( D ) 3、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___________。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D ) 4、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随之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暂留现象,这被称为___________。 A. 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感觉融合 D. 感觉后像 ( A )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加快 D. 前后一样 ( C ) 6、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个组块。 A、3±2 B.、5±2 C、7±2 D、 9±2 ( B ) 7、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 C.相对运动 D.诱导运动 ( A ) 8、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___________。 A、感觉记忆 B、知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形象记忆 ( B )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___________。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D ) 1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___。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C ) 1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积极心理治疗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取向、激发人积极的基本能力等特征,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三个层面实施干预;积极心理治疗包括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处境鼓励、语言表达和扩充目标五个阶段。积极心理治疗中的感恩练习、生活喜事、利他行为、人际交往、积极品质等策略可用于增进幸福。积极心理治疗理念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批判、反思、继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心理治疗途径,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一)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来访者尽可能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什么时候对什么事、什么人感到烦恼,对什么事感到愉快。这样就开始了让来访者学习区分的过程。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规定冲突的范围,并对它们进行具体描述。在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来访者进行重新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其他的可选态度和行为方式。实际反应和可选反应比较法就是一种在治疗师指导下的来访者自我控制法。(二)调查阶段调查阶段以来访者为中心。来访者根据鉴别分析调查表,确定自己及冲突伙伴在哪些行为领域具有积极品性,在哪些行为领域具有消极品性,得到自己和伙伴在品性、行为方式和能力方面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图像。(三)场合鼓励阶段鼓励阶段的重点不在于消除有问题的行为,而在于改变习以为常的交往模式、促进伙伴之间的信任及改变来访者的态度。具体做法是放弃对冲突伙伴的消极行为的批评,只对对方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这种与习惯相反的新做法有助于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为了让来访者同自己的伙伴建立起信任关系,来访者需要学着强化自己伙伴身上的积极品性,注意自己身上与之相关并容易引起冲突的消极品性。(四)语言表达阶段人际关系障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际沟通出现了问题,即作为沟通工具的语言造成了误解。语言表达阶段的 特点,就是让冲突伙伴们努力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误解。礼貌与诚实的关系是语言表达阶段的关键冲突。治疗师在这个阶段要帮助来访者确立一个以“礼貌—诚实”这个关键冲突为核心,并有具体内容的鉴别和练习规划。为了让来访者摆脱把冲突闷在心里不说或者曲解冲突的状况,指导来访者按照确定的规则,逐步练习同自己的伙伴进行沟通。他们既谈论自己的积极的品性和经历也谈论消极的方面。(五)扩大目标阶段限制自己的目标是心理障碍者最容易出现的做法,因此要有目的地消除来访者视野的狭隘性。要指导来访者学着不把冲突转移到其他行为领域,而是努力追求新的、过去从未体验过的目标。

认知行为疗法第五章

第五章首次会谈的结构 一、章节主题 认知治疗的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评估性会谈(第3章)、咨询性会谈(第5—8章)和巩固性会谈(第18章)。 1、首次会谈的目标和结构 2、会谈的不同阶段:初期阶段、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 二、内容要点 (一)首次会谈的目标和结构 1、认知治疗的时间限制:标准治疗40—50分钟,首次会谈60分钟。 2、会谈目标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促进咨询关系,并建立信赖的关系,将患者的困难正常化,并给予患者希望 2)、通过教育患者认识到他们的心理障碍、认知模式以及治疗过程,帮助患者进行治疗社会化3)、收集额外的资料帮助治疗师进行概念化 4)、建立目标清单 5)、开始解决患者问题(或者进行行为激活) 3、首次咨询结构,作者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 (1)、设置议程(并且给出这样做的理由) (2)、进行心境检查 (3)、获取患者的最新信息(自评估以来) (4)、讨论患者的诊断并进行心理教育 2)中间阶段: (1)、确认问题和设置目标 (2)、教育患者了解认知模式 (3)讨论问题 3)结束阶段: (1)、给出或者引出总结 (2)回顾家庭作业 (3)引出反馈 (二)会谈的初期阶段 1、设置议程 咨询师和患者一起讨论“决定会谈的主题”,也就是设置议程。首先和患者确定本次咨询需要讨论那些主题(议程),双方就此取得一致意见,按照顺序逐一开始进行处理。一般地,治疗师提出:自评估会谈以来的变化和下次会谈之前需要做的事情(情绪状态和行为激活),引出患者的反馈,修订议程。 如果患者不同意治疗师的设置,尊重患者的想法,并在下次会谈时检查会谈的效果。 2、心境检查 心境检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心理测试,就是填写心理测试问卷,另一种形式就是口头报告自己的情绪状态。尤其注意跟绝望和自杀有关的项目。如果患者不愿意或者不能完成心理测验,可以要求患者用0-100分(或者0-10分)给出情绪强度的自我评定。 3、获取患者最新信息 会谈正式开始前,咨询师要询问患者是否还有没提到的重要问题,应该放在会谈中优先讨论。然后探寻患者本质的积极体验。 需要优先会谈的问题:1)患者使自己或他人处于危险之中,2)患者苦恼不已,无法聚焦于当前问题,

浅谈三种心理学流派理论影响下的心理治疗(一)

浅谈三种心理学流派理论影响下的心理治疗(一) 【摘要】目的每一种心理学流派都有其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本文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三种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治疗技术谈起,探讨其利弊,寻求更好的方法。【关键词】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是指依据(某种)心理学的理论,运用(某种)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professional)人际帮助活动1]。 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占据着重大的地位,并对当时的心理治疗有着深刻的影响。 1.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S.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2]。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治疗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者要及时进行解释,使病人对他将过去经历和体验投射至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充分认识。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病人能区别医患治疗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医生形象。并帮助病人对移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着力克服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即其症状所隐藏的潜在的动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少则半年,多则2年到4年。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和技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以及引起此行为的外部刺激,刺激-反应被认为是解释行为的普遍公式。它还认定人的头脑只能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原理,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3]。假如以往没有常常受到“强化”,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不会出现。病人的症状,即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也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那些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在精神疾病领域里,强迫症的许多行为表现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许多异常的补偿性症状都是通过想象(即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来获得强化的例子。不良的强化作用往往是各种不良的或异常的行为发生的根源。相反,积极的和良好的强化作用则可以成为改变各种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这样的理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清晰明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行为治疗是基于行为实验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

第六章心理治疗练习题

【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神(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 A.神经症 B. 抑郁症 C. 躁狂症 D. 精神分裂症 E. 精神发育不全 2.从事特殊心理治疗的人员应为 A.具有医师资格者 B.心理学本科毕业者 C.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 D.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各级人员 E.具有一定学历或自学成才者 3.某女性患者,25岁,诊断为癔症性抽搐发作。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患者的症状是对心理冲突“压抑” (或潜抑)而导致的,这种心理防御过程是 A.有意识的 B.潜意识的 C.有计划的 D.有目的的 E.没考虑后果 4.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特殊的心理治疗 A.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幻觉妄想状态 B.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C.恶劣心境 D.强迫症 E.恐怖症 5.在开始心理治疗时,哪项最重要 A.认真记录病人的谈话 B.树立治疗者的权威性 C.为病人提供治愈疾病的保证 D.制造神秘气氛,使病人容易相信 E.建立信任感 6.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应是 A.相互促进的关系 B.职业性关系 C.亲密无间的关系 D.互助关系 E.盈利关系 7.心理治疗时下列哪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A.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职业道德 B.在任何情况下都尊重患者的人格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保密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地执行原治疗计划 E.在任何情况下都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8.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趋向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通用理论 E.认知理论 9.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 A.情绪决定认知和行为 B.行为决定情绪和认知 C.情绪、行为与认知互为因果 D.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 E.行为与认知关系不大 10.Beck的认知治疗首先是对哪种病人进行研究的 A.人格障碍 B.躁狂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E.精神分裂症 11.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A.心理防御机制 B.交互抑制 C.人本主义 D.自我强化 E.条件反射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团体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 (一)概述。团体心理治疗是在团体、小组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生活适应能力。 团体治疗依据的治疗理论可以有多种,如心理动力学理 论、系统理论及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现代团体治疗主要有三种:心理治疗、人际关系训练和成长小组。心理治疗的重点是补救性、康复性的,组员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社交行为障碍明显者,以及治疗师担心个别治疗会加剧患者依恋的情况,比较适合团体治疗。后两种团体是成长和发展性的,参加者是普通人,目的是为了改善关系,发挥潜能,自我实现,广泛应用在医院及其它场所,适于不同的人参加。 (二)操作程序及方法。 1.形式。由1~2名心理治疗师担任组长,根据组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治疗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组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相似的心理障碍。团体的规模少则3~5人,多则10余人,活动几次或10余次。间隔每周1-2次,每次时间1.5~2小时。 2.治疗目标。 一般目标:减轻症状、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提高自信心、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等。 特定目标:每个治疗集体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每次会面目标:相识、增加信任、自我认识、价值探索、提供信息、问题解决等。 3.治疗过程。团体心理治疗经历起始、过渡、成熟、终结的发展过程。团体的互动过程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治疗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机制。 (1)起始阶段。定向和探索的时期,基本任务是接纳 与认同。 (2)过渡阶段。协助组员处理他们面对的情绪反应及 冲突,促进信任和关系建立。 (3)工作阶段。探讨问题和采取有效行为,以促成组员行为的改变。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治疗要点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治疗要点 当事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 历史: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 概念: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去理解当事人的问题与情绪,为其提供一种无所顾忌地自由表达和宣泄的机会,并帮助其体验其自我价值,实现其人格成长。 罗杰斯说:“个人中心疗法学派主要是一种存在观点,寻找适当的态度和行为的表达,而这些态度和行为乃是能够创造出促成成长的气氛。它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哲学,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或方法。? 治疗者应具备的三种态度: 真诚一致(congruence),即治疗者所表达的内容与他自己内在的体验是一致的,不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摆专家的架子和说教者的姿态,而是坦诚交流。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即积极的非批判性的接纳态度,但不可与赞赏混淆。 同理心(empathic? understanding),即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所体验的情感和个人意义。 技术要点:促进当事人发生变化的方向 从缺乏信任、封闭和畏惧人际关系,转变为对别人更具开放性和愿意探索改变的可能性。鼓励当事人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见的想法,对经验和外在的世界的可能性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

改变的可能性。 技术要点:完全投入与互动 治疗师如何评价或诊断当事人并不重要,当事人如何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给当事人作心理测量等评估可能反而不利于当事人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因为他以为治疗师对他的问题能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的办法。 促使当事人完全地投入治疗历程才是最重要的 治疗过程就是咨询者与当事人共同参与的探险是双方显露人性,一起追求成长经验的过程。 技术要点:兼容的实务方法 本疗法不排斥任何其他治疗学派,心理医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实务工作,而只要你始终遵守治疗的核心条件即可。 本疗法特别适合那些没有受过系统的临床心理学教育与训练的人士应用。 咨询发展的阶段或过程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的经验持僵化、刻板和疏远的态度。 第二阶段:可以畅谈自我以外的话题。 第三阶段:流畅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自由地表达个人过去的情感。 第五阶段:自由地表达当时自己的感受,但有所迟疑。 第六阶段: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和否认的情感。 第七阶段: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可自由表达自己。

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

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疗法的创始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是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内容,相对于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被称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势力”。 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精神分析的训练,毕业后在罗彻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中心作为心理治疗家工作了12年。他在心理治疗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阐述自己的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出版了《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为来访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罗杰斯在心理学方面的贡献是杰出的,曾于1964-196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1956年和1972年分别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杰出专业贡献奖。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咨询者的态度为中心。这些观点都强烈冲击着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不适合处理危机中需给予某些指导性策略的来访者,不适合无法通过口语表达的来访者。 1.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在搜寻资料过程中找到两个版 本的说法,下面一一罗列)一理论基础:1.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 2.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二理论基础:1.1 自我治愈的潜能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的尊重和信赖。他认为人性发展的基本属性是建设性的。人有追求美好生活和为之奋斗的本性。健康代表着人格健全和人性的完满发展,病态是健康人格的异化。心理疾病患者并没有失去自身原有的潜能,我们要相信他们有能力发掘自身潜能恢复健康。 1.1.1 造型倾向 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罗杰斯把这种方向叫做“造型倾向”。这是一种积极的倾向,它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有一种不变的诊断,即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的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基于他的这种观点,他所倡导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罗杰斯认为需要心理治疗和帮助的人正如地下室的马铃薯一样,曾受到环境条件的严重扭曲。但他深信这些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和抑制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童年经验的重大影响。由于行为的动力隐藏于无意识之中,因此治疗必然包括对植根于过去的内部矛盾进行分析的漫长过程。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格重组的过程。 阿德勒治疗法 根据阿德勒治疗法的理论,人是社会性的,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和激发。人类本性是创造性的、主动的、决策性的。这一治疗方法注重个体的整体性以及对主观想法的了解。阿德勒认为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激起要奋发而起的愿望。他说,我们在童年得到自卑的情感,然后我们建立起一种生活方式以补偿这种情感并成为命运的主人。生活方式包括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追求生活目标时采取的独特行为。通过主动、大胆的冒险,并在后果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未来。来访者不被看做是有病的,需要治疗的,而被看做受到了挫折,需要用鼓励来改正错误的自我感知。咨询不是简单的由治疗专家开出改变的处方,它需要共同的努力,要来访者和治疗师朝着双方的共同目标积极工作。 存在主义治疗法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定义自我。虽然外部因素限制着选择的范围,但是生活的主宰最终是我们自己。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持久战来自接受孤独,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存在,因为我们有觉察的能力,我们基本上是自由的。然而,与自由相伴随的,是我们做出选择的责任。存在主义的治疗师们认为,来访者经常有着一个“受限制的存在”,他们只有极少的应对生活环境的方式,常常感到限制或无助。治疗师的工作是面对来访者受限制的生活,帮助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对自己造成各种状况应负的责任。作为治疗的结果,来访者能够认识到错误的生活模式,开始接受改变未来的责任。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法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方法基本假设是:我们有了解自己的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自己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 用这种观点看待人,意味着治疗师注重人的建设性的一面。以及人的正确的方面,这一方法把重点放在对自身的感觉上。使来访者通过观察自身而不是注重外部影响,来求得成长和完善。这样,他们不需要来自治疗师的过多干预和指导就能够发生变化。他们对治疗师的需要是理解、真诚、支持、接受、关心和积极的评价。 格式塔治疗法 格式塔治疗法的假设是,如果希望成熟人就必须打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个人的责任。治疗师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环境,使来访者充分认训到真实的自我,并认识到他闪是如何妨碍了自己的生活的。来访者通过参与旨在改变和发现生活意义的实验,尽可能多地进行自我治疗。他们被鼓励直接体验冲突,而不是仅仅谈论它们。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将自己被分离的、未知的部分结合起来。 现实治疗法 根据现实治疗,治疗师的任务是让来访者面对自己当前的行为,评价其所作所为在什么程度上帮助他们实现了自我。一个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来访者能审视自身的渴望和需要,他们就会更好地确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效。这一方法另外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探索他们的认知,将他们的需求说出,并自愿参加咨询。然后来访者对行为指示的方向进行探索,并对所作所为进行评价。他们将创立一个希望得到改变的行动计划。由于来访者可以直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对情感的控制较少,行为就成为治疗的中心。来访者如果愿意接受行动的责任,就能对生活进行有效的控制。 行为治疗法 虽然行为治疗法假定人基本是由学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开成,这一方法的重点是令来访者消除不恰当行为和获取建设性行为的能力。行为治疗法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它在开始时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目前的功能水平,这一评估是制定治疗目标的前提。在来访者建立了清晰和具体的行为目标后,治疗师通常会建议最适合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如果来访者在实际生活中愿意练习新的行为,他们就会取得进步。不断的评价是确定治疗步骤和技术效果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法 根据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REBT)得知,我们的问题是由对生活状况的感知和思维造成的,而不是生活状况本身造成的,也不是由其他人或过去的事件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对自我打击的思维进行认识和改变,因为这种思维造成情感和行为障碍。(REBT)理论认为人们接受来自外部的行为障碍思维,并不断用主动和指导性的治疗步骤,包括教育、建议和布置作业。它强调教育意味着治疗师作为教师、以及来访者作为学习者的作用。(REBT)虽然它是教学式的和直接的,它主要还是让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去想、感觉和行动。它重新教育来访者进行自己的思维。治疗师的任务是不断鼓励和提醒来访者去做持续和大幅度改变所需的事情。其他认知-行为治疗法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有一些同样的假庙。许多这样的方法假定人们容易学会错误的、自我击败的思想,但他们也能学会丢掉它们。人们通过自言自语使自己的困难持续下去。但通过指出和改正认知的错误,他们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更自我实现的生活。认知重建在这些方法中起着中心作用。通过倾听自己的自言自语,学习新的内部对话,以及学习行为改变所需的应对技术,就能够产生改变。 家庭系统治疗法 最后的这一治疗法所基于的假设,是个体离开家庭系统是不能被充分了解的。系统一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一系统其他部分的变化。如果家庭单位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个体产生影响。同样,如果系统中的个体发生了变化。整个单位会受到影响。因此,治疗包括在与家庭成员交往的背景下对个体的问题进行评估和治疗。个体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交往。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概念,与他人的关系和世界观。根据系统理论,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属于一个家庭系统的感觉,也有分离和个体的感觉。来访者的问题通常被看作是系统功能的症状。家庭系统的模式与内部心理理论相反,那些理论将个体的问题看做内部冲突的结果。家庭治疗法的一些假设的观点包括来访者的行为:(1)也许是为家庭的功能或目的服务;(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