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病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长规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tbil改变存在显著差异(p171umol/l,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大于0.7;凝血酶原活动度>60%或肌注维生素k1一周后可升至60%以上;alt、ast轻度或中度上升,血清总胆汁酸、r-gt、碱性磷酸酶、胆固醇水平可明显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常自觉病症轻,皮肤瘙痒,粪便灰白,体检肝脏明显肿大,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胆管梗阻及血液系统方面疾病。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护肝、降酶、促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治疗;肝复肽100mg-200mg溶于5%糖水100-200ml静点;阿托莫兰0.6-1.2溶于生理盐水20ml静推,肝素钠6250u-12500u 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缓慢静滴日一次,另口服胆维它50mg,3次/日;病情重者可间断输注人血白蛋白和新鲜同型血浆;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茵陈四苓散加味治疗,其方:茵陈、大黄、白术、云苓、猪苓、泽泻、赤芍、丹参、柴胡、郁金。食欲不振,纳差者加焦三仙、西砂;湿热甚者加用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皮肤瘙痒者加僵蚕;病程长者可加用扶正固本之黄芪、党参;两组治疗1月为1个疗程。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一、概述 ●多种肝炎病毒引起 ●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常见传染病 ●临床表现基本相似、症状多样化(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肝大、肝功异常) ●甲、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为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目前甲、乙型肝炎有特异的预防方法(疫苗接种) 二、问题 1)流行病学特点如何? 2)肝炎病毒标记物(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3)临床特点? 4)肝炎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要点? 5)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指征、方法? 6)重型肝炎治疗的思路? 7)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 三、病原学 ●HA V RNA ●HBV DNA ●HCV RNA ●HDV RNA ●HEV RNA ●HGV RNA 1996 USA ●TTV DNA 1997 J 四、几种肝炎病毒的共同特点 1)除HBV和TTV属DNA病毒外,其余均属RNA病毒; 2)除HBV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外,其余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3)HA V和HEV在肝细胞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 4)抵抗力较强,耐冷、耐干燥、一般浓度消毒剂无效。 五、【病原学】 (一)甲型肝炎病毒(HA V) 1.病毒分类:HA 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us),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rus)。 2.基因结构:单股RNA 3.抵抗力:较强。在水、泥土、贝壳类动物中存活数月。 4.抗原抗体系统:抗HAV lgM:急性感染标志,临床诊断检查 抗HA V lgG:保护性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意义 5.分子生物学标志:HA V-RNA(血、粪)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1.归类: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us)科 2.形态和结构:HBV颗粒(Dane颗粒),42nM。 (1)胞膜: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本身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2)核心:有HBV 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E抗原。 HBV感染后病毒在体内存在形式: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西医:指各种原因(包括各型肝炎病毒、药物、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肝内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而导致黄疸持久不退或进行性加深,因此淤胆是一种病因诸多、发病机理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单独疾病。 西医病因:病毒性肝炎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肝内胆管损伤:感染肝炎病毒、发生肝内炎症,特别是汇管区的严重炎症使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胆小管连接部位、赫氏管、叶间胆小管等受压;或胆汁在这些胆管中积留日久而形成胆栓,均可影响胆汁排泄;如果高胆红素血症(TBil>171μmo1/L)持续时间过长,肝细胞有大量Bi1,特别是非结合性Bil(DBil)沉积,可抑制Bil结合所需之葡萄糖醛酸转换酶和微粒体催化酶等酶的活性,而导致Bil结合障碍,Bil结合与排泄障碍均可发生胆汁淤积。 此外,在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淤胆型的病人常有胆汁淤积

因子(cholestaticfactor,CF)产生,内毒素血症、胆管黏膜分泌的血栓素B2(TXB2)大量增长以及用激素治疗,肝脏微循环障碍,超微结构的破坏均可使胆汁淤积的黄疸进一步加重,所以胆汁淤积的病因非常复杂。 中医病因:如果系急性肝炎淤胆型,病程短者,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若其病程超过1个月,或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淤胆,其病因为瘀热互结发黄。 (1)血瘀原因: ①久病致瘀:张景岳说:“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②因湿致瘀:久病伤脾,水湿内生,。或湿邪残留未尽,阻于经脉,血脉不通。 ③因热致瘀:热邪内遏,素体阴虚,久病血瘀,暗伤营血,灼热耗津或气郁化火。 ④气虚致瘀:久病伤脾或长期服用苦寒之品伤气,致使气机失运,血行不畅。所谓气为血帅,若气虚则血失所帅,必然致瘀。 ⑤阳虚致瘀:感受寒湿之邪或久服激素,则导致阳虚。阳虚生寒,血见寒则凝。

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2000年全国肝炎专家组在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草案提交西安全国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大会充分讨论,最后修订了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该方案将我国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五个临床类型。其中重型肝炎又分为三个临床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一、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一)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三)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基础有(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3)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4)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它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和其它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3期(1)早期: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2)中期: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和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

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了解成都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成都市1956-2010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10年,成都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低年份为2003年(61.38/10万) ,最高年份为1966年(213.27/10万) ,1956-1990年呈周期性变化,5~8年1个流行周期。甲肝病例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1年的49.37%下降到2010年的 3.51% ,乙肝则从1991年的11.40%上升到2010年的71.85%,丙肝从1997年的0.16%上升到2010年的19.81%,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主要为农民、工人和学生,占总报告病例数63.34%,家务及待业、不详职业的构成比逐年增加, 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有向20岁以上人群移动趋势。结论1956-2010年成都市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乙肝、丙肝比例上升,甲肝比例下降。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解成都市病毒性肝炎控制状况,现对该市疫情报告系统1956-20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作者简介:速丽媛,女,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管理 通讯作者:奚川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发病资料来源于1950-2010年成都市疫情年报资料,1950-1955年无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1956-1990年无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数据。 1.2 统计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 1210、Excel 2000 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性肝炎发病概况1956-2010年,成都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380057例,最低年份为2003年(61.38/10万) ,最高年份为1966年(21 3.27/10万). 1956-199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15644例,发病呈周期性变化,5~8年为1个流行周期,年发病率在2.53/10万~213.27/10万之间,峰值年份分别是1960年、1966年、1971年、1979年、1987年,报告发病率分别是109.31/10万、213.27/10万、141.03/10万、187.03/10万和177.11/10万。 1991-201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64568例,发病无周期性,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从1991-1995年的111.49/10万的平均水平,降至2001-2005年的69.17/10万的低水平,2004年实行网络直报后,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2006-2010年比2001-2005年上升4.31%(图1、表1)。 图1 1956-2010年成都市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曲线 2.2 病原学分型及构成变化1990年以前,无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疫情资料。1991-2010年病毒性肝炎以甲、乙型为主, 占84.23 %。甲肝报告发病数从1991-1995年的4889例下降到2006-2010年的430例,构成比从48.00%降至5.38%;乙肝年平均报告发病数从1991-1995年的2846例上升到2006-2010 年的6333例,构成比从27.94%上升至79.21%。丙肝、戊肝的报告发病数和构成比从1991-1995年的27例、0.27%上升到2006-2010年的915例、11.45%;未分型肝炎报告病例数及所占比例从1991-1995年的2423例、2 3.79%下降到2006-2010年的317例、3.96%。肝炎分型率从1991-1995年的76.21%上升到2006-2010年的96.04%(表2、表3)。 2.3各型肝炎发病率变化趋势195-1990年期间无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报告资料。

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病学综述

概述: 胆汁淤积型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系指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毛细胆管、细胞骨架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功能异常,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下达十二指肠,并使胆汁成分 (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临床上是一组有黄疸、瘙痒,伴血清结合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ALP、5-核苷酸酶和白蛋白增高的症状体征。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故国内外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曹旬旬等以ALP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且GGT水平>3×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依次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依次为肝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有时与肝外梗阻不易区别。患者常显重度黄疸,而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似浓茶样,大便灰白如陶土色。肝炎病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表现相似或较轻,全身状况也比急性黄疸型肝炎要好。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 ALP)、谷氡酰转肽酶( 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尿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B 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治疗: 2015中华医学会颁布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对于治疗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推荐意见6:熊去氧胆酸(UDCA)和S-腺苷蛋氨酸(SAMe)可用于治疗多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6-06-22T15:21:47.4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作者:夏慧敏 [导读]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湖南省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普外科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淤胆型肝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淤胆型肝炎;临床效果 重症淤胆型肝炎是指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超过170μmol /L 的淤胆型肝炎,治疗不当,容易进展为重型肝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目前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药物众多,但疗效并不理想。本位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先报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淤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者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病毒性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无肝脏系统占位病变。③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无相关药物过敏史。④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能够配合完成治疗。符合标准的88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食欲下降、乏力、肝明显肿大及不适等表现,部分患者存在皮肤瘙痒、脾脏肿大等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2~63岁,平均(53.4±5.3)岁;病程18d~3年,平均(1.4±0.5)年;乙型肝炎24例,甲型肝炎8,戊型肝炎7例,乙丙重叠肝5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2~62岁,平均(55.4±5.5)岁;病程20d~3年,平均(1.6±0.7)年;乙型肝炎25例,甲型肝炎9,戊型肝炎7例,乙丙重叠肝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炎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保肝、降酶等基础治疗治疗期间每15 日复查1 次肝功,共观察90 天。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甘利欣,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期间每周复查肝功1次,并参照肝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频率与剂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中药方组与用法:赤芍60g、茵陈25g、蒲公英20g、枳壳15g、车前子15g、郁金15g、茜草10g、大黄10g、当归10g、丹皮10g、泽泻10g、桂枝10g,以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餐前服用,每日用药1剂。以上方剂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酌情加减应用:若患者存在腹部饱胀感,加用建曲15g、莱菔子20g;存在皮肤瘙痒症状可加用白鲜皮15g、防风20g、地肤子20g;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加用青蒿15g、连翘20g、金银花20g;排尿有刺痛感的患者加用白茅10g、通草10g、小蓟15g;有腹泻症状的患者可将方组中大黄去掉,加用山药25g、白30g。两组均以用药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TBIL、AST、ALT、ALP、GGT等)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 治疗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行肝功能检测结果正常,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为显效;患者行肝功能检测各项指标的下降程度超过50%,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行肝功能检测各项指标无变化,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见表1。

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

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 §1. 概念病毒性肝炎发生急性肝衰竭(a cute hep atic fa ilure)称为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的定义是迅速发生的严重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至40%以下,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而ALT迅速下降(酶-疸分离)、胆碱脂酶活性显著 降低。在发病10日内出现明显肝性脑病的急性肝衰竭,称为暴发性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在发病10日至8周出现明显肝性脑病的急性肝衰竭,称为亚暴发性肝衰竭(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类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的病例,我国学者称为慢性重症肝炎。 §2. 病因FHF最见的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次为药物性或中毒性,其它病因罕见。FHF的病因一般分为①感染; ②药物、毒物等化学物质;③肝缺血缺氧;④代谢异常;⑤其它。 急性甲型引起的FHF约为0.1%~0.01%,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流行时,在发病的数万名患者中,22例为FHF。急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与急性甲肝相似,但它引起的FHF较甲型多见。我国新疆地区1986~1988年曾有戊肝流行,在有临床与病原学研究的199例中,16例为急性FHF(8.04%),全部均有肝昏迷,孕妇17例中,发生重肝者6例(35.3%),非孕妇68例中,发生重肝者2例(2.9%),这提示孕妇感染HEV后病情重,发生FHF者远较非孕妇多。HBV单独感染及与HDV协同感染引起的FHF及亚暴肝,据国外报告,分别占25%,60%及65%。现已确认HBV与HDV协同感染患 者发生FHF的危险性比单纯HBV感染者要高的多。在欧洲所见的FHF及亚FHF患者,由HC V引起者占23~44%。此外,非肝炎病毒为C MV和HSV与HBV协同感染亦可致FHF。 §3. 病理 急性重型肝炎组织学上分坏死型和水肿型。 ㈠坏死型:以急性大块坏死为特点,坏死的新旧程度一致,肝细胞溶解消失,仅存小叶周边残存少量肝细胞,肝窦扩张、充血,炎症细胞稀疏,可见较多嗜中性白细胞浸润,早期肝小叶网状支架及门管区结构保存,残存肝细胞及小胆管有胆汁瘀积。 ㈡水肿型肝实质除有灶性坏死外,更突出的是肝细胞广泛呈极显著的气球样变,相互挤压,形成植物细胞样。 亚急性重型肝炎可见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大块坏死和架桥样坏死,坏死区淋巴细胞等浸润密集,网状支架塌陷,有明显的门管区集中现象,小胆管大量增生,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肝细胞及小胆管显著淤胆,肝组织结构高度变形。 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活动型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继发性亚大块或大块肝坏死者,即新鲜亚大块或大块坏死有慢性陈旧病变的背景。炎症细胞浸润密集,淤胆显著,肝组织结构高度变形。 §4. 发病机理 FHF发生于特异性免疫亢进的个体。强烈的T细胞毒反应,迅速破坏大量HBV感染的肝细胞;或由于早期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充斥门静脉血,在肝血窦与肝细胞释放的HBV特异性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肝细胞血窦面,激活补体,导致

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病学综述

胆汁淤积性肝病 概述: 胆汁淤积型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系指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毛细胆管、细胞骨架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功能异常,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下达十二指肠,并使胆汁成分(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临床上是一组有黄疸、瘙痒,伴血清结合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ALP、5-核苷酸酶和白蛋白增高的症状体征。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故国内外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曹旬旬等以ALP水平>1.5×正常值上限(ULN),且GGT水平>3×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10.26%。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依次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75.00%)、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47.7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2.86%),其他依次为肝肿瘤(35.97%)、自身免疫性肝炎(30.77%)、药物性肝病(28.31%)、酒精性肝炎(16.46%)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70%)。 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有时与肝外梗阻不易区别。患者常显重度黄疸,而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似浓茶样,大便灰白如陶土色。肝炎病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表现相似或较轻,全身状况也比急性黄疸型肝炎要好。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 ALP)、谷氡酰转肽酶( 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尿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B 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治疗: 2015中华医学会颁布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对于治疗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7种。除1990年前已被世界公认的5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外,近年又发现了已型和庚型肝炎。它们分别出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病毒(HEv)、己型肝炎病毒(HF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均已有确定的方法检测;已型肝炎病毒尚不能检测,临床上在排除其他6种肝炎病毒后才可作诊断。 上述各型病毒的主要病变都在肝脏,都具有相类似的临床表现,也都具有传染性强、病程较长及危害性大的共性。可是在病原学、血清学、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等方面又有明显不同。根据所感染病毒的不同,分别称之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己型肝炎及庚型肝炎;根据病情的缓急,病毒性肝炎又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特点: 前面所述7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颇相类似,从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对每一病例很难区别是哪种肝炎。根据7种病毒性肝炎在临床表现上的共性,常用于诊断的临床类型有: (1)急性黄疸型肝炎

该病程经过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3个阶段。 ①黄疸前期。起病急,多有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少数患者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有的还有关节痛、皮疹、心律失常,本期末黄疸开始出现。本期持续时间约5—7天。 ②黄疸期。发热减退,但巩膜、皮肤之黄疸及尿色加深,部分患者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表现。肝大,有压痛及叩击疼,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本期持续约2—6周。 ③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多1-3个月后可康复。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远较急性黄疸型肝炎多见,起病较缓,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一般症状较轻,部分病例症状不明显,可在健康检查中发现肝大及肝功能异常,病程约3个月。部分患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又分为轻度型、中度型、重度型3种。 ①轻度型。相当于原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但肝功能指标仅l-2项轻度异常。

23病毒性肝炎教案

教案首页 第2、3 次课授课时间:第2、3周 课程名称 诊断学 授课专业班级 11临本9班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肝炎病毒种类、基因结构及抗原性; 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发病机理及病理。临床分型及特点; 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及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法。 2、熟悉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 3、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病毒性肝炎200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 2015 年1 月12 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复习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表面抗原抗体系统等(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在实验室检查部分讲解);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流行病学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 各型肝炎潜伏期 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多见;临床症状轻,且无黄疸。 不同病毒引起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急性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轻,黄疸较轻。 急性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感染、重叠感染。 急性甲、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慢性肝炎临床分度:轻度、中毒、重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依据。 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的诱因:营养、劳累、损伤、感染等。 重型肝炎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重型肝炎的分类:急、亚急、慢加急、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亚急性和慢加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分期:早、中、晚期。 淤胆型肝炎 急、慢性淤胆型肝炎的诊断依据、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肝炎后肝硬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 肝功能检查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讲座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韩家跃时间:2015年7月19日 病因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 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道,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年报道,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根据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至目前为止,已确定和可疑为病毒性肝炎的已达8种,常见的为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1)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是一种消化道传播的肝炎,通常是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传播的,其特点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发热、全身无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下降、恶心、腻油、可伴有腹泻,继之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这就是急性黄疸性肝炎,也有一部分不出现黄疸称为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本型预后良好,一般不引起肝脏慢性病变。 2)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的肝炎,除血液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外,密切接触,饮食亦为其传播途径,与甲肝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起病相对较慢,潜伏期长。 ②急性期可有发热、腹泻、恶心、纳差等症状,但发生率低于甲肝。 ③部分患者可变成慢性,反复发作,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迁移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仍可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④慢性患者少部分可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3)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HCV),一般通过血液传播,其特点: ①患者多有输血、输血制品史。 ②起病隐匿,病情相对较轻,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ALT)呈中度或轻度升高,很少患者出现黄疸。 ③慢性化率高,治疗效果差。 ④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据统计,慢性丙型肝炎20%将变成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20%将发展成肝癌。 4) 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其特点: ①缺陷性,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它必须在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感染人,因此丁型肝炎严格讲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②感染性,一种是和乙肝病毒同时感染,另一种是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再感染。 ③在乙肝病人中再感染了丁肝病毒,可使病毒加重,甚至于发展成重症肝炎,此型肝炎在几种肝炎中最少见,但最危险,因为同时有两种疾病在起作用。 5)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有许多相似之处,经消化道传播,一般不导致慢性肝炎,但不同于甲肝的地方: ①平均病情重于甲肝,黄疸发生率高,病情恢复比甲肝慢。 ②易发生胆汁淤阻,使黄胆不能顺利排出。 ③孕妇特别是中晚期妊娠患罹戊肝往往后果严重。 6) 己型肝炎:上述五型肝炎确定后,仍有一部分肝炎无法分类,说明尚有其他的病毒肝炎类型,有关己型肝炎病毒的特性和它引起的肝炎特点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7)庚型肝炎:1995年初美国学者首先发现一种输血后肝炎的致病病毒,称为庚型肝炎病毒(HGV),经研究我国HGV也有较高的感染率,但目前尚在研究中。 8) TTV肝炎:TTV是1997年底发现的一种新的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初步研究表明,TTV的许多特征与乙肝病毒相似,既可引起暴发。 所谓“两对半”检查,就是抽取病人静脉血,检查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e抗原(用HBeAg 表示)、e抗体(用抗-HBe表示)、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上述检查通常被人称为诊断乙型肝炎的“两对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