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1s是___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2s为__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_____为什么?_____

【答案】0.02 20 7500m 8700m 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分析】

(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2)先算出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两者的距离;首先算出1分钟内潜艇B通过的距离,根据声波频率的变化分析出潜艇AB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详解】

(1)[1][2]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即0.02kHz到20kHz之间的声音。

(2)①[3]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

11

10s5s 2

t=?=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111500m/s5s7500m

s vt

==?=②[4]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

B B 20m/s60s1200m

s v t

==?=

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21B 7500m1200m8700m

s s s

=+=+=

(3)[5][6]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点睛】

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

2.往7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____(填“1”“2”“3”“4”“5”“6”“7”)音。

【答案】相同“1”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2]最右边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的质量最大,最难振动,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发出的是“1”音。

3.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

____。

【答案】丁

【解析】

【详解】

当对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会振动,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大,所以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丁。

4.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

(1)如图甲,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此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_____,若瓶内已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同时看到小纸片跳动的幅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鼓面振动的___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4)如图丁,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_____(选填“大”或“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

【答案】A 减小真空不能传声变大幅度小频率

【解析】

【详解】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故选A;

(2)[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减小,若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4][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幅大,小纸片跳动的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

(4)[6][7]钢尺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5.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_____(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有关.

【答案】发声体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空气能传声乙一高频率

【解析】

【分析】

【详解】

(1)声音由振动产生,为了表示发声体的振动,采用放大法,所以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音叉的振动是不容易直接看到的,而乒乓球的跳动很容易看到,所以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就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能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的音叉,即空气能传声;

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是乙图,因为声波不能从右边传递到左边,而敲击甲图的音叉是仍然能够振动的,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

(3)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即保证振幅相同,而两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可以比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比较两种情况,第一次钢尺伸出短,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6.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___________,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________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答案】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

【解析】

【分析】

【详解】

探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应在控制其它的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只改变振动的快慢,从而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因此应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尺子,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同时辨别所发出声音的高低.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

(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①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

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乒乓球被弹起跳动发声的音叉在

振动 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小丽 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声音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声音响度会逐渐增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3][4]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跳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5]实验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明显振动;

[6][7]小丽同学先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动,则能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刚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敲击音叉,若乒乓球振动,则分不清是因为人敲击使球振动,还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动。所以小刚的操作不合理。

8.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g =10N/kg ,

331.010kg/m ρ=?水) 第1天 第8天

第29天 第57天 第58天 第70天 质量m /g 66.8

66.2 64.4 62.0 61.9 60.8 鸡蛋

在水

中的

位置 沉底 沉底 沉底 悬浮 漂浮 漂浮 (1)求第57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

(2)比较第1天和第70天鸡蛋受到浮力的大小。写出判断依据。

(3)根据表格的现象你如何判断存放时间的长短?

【答案】(1)0.62N ;6.2×10-5m 3;(2)第1天受到的浮力大;见详解;(3)见详解。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鸡蛋在第57天时处于悬浮状态,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0.062kg 10N /kg 0.62N F G mg ===?=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的体积为:

53330.62N 6.2101.010kg/m 10N /k m g

F V V g ρ-====???浮排水

(2)鸡蛋的质量减小,但鸡蛋的体积不变,第1天和第70天相比,在第一天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水排可知,鸡蛋在第一天中受到的浮力大;

(3)由表格中的数据和鸡蛋的状态可知,当鸡蛋在水中下沉时,鸡蛋的放置时间不超过29天;鸡蛋悬浮时,鸡蛋的放置时间不超过57天;鸡蛋在水中漂浮时,鸡蛋的放置时间为58天以上。

答:(1)第57天鸡蛋所受浮力为0.62N ;鸡蛋的体积为6.2×10-5m 3;

(2)第1天受到的浮力大;第1天和第70天相比,在第一天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水排可知,鸡蛋在第一天中受到的浮力大;

(3)见详解。

9.在音乐会上,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歌者,响度大的是________歌者(选填男、女).

【答案】女 男

【解析】

【详解】

[1]我们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都是指声音的高低,即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音调高的是女高音;

[2]我们所说的“放声高歌、轻声伴唱”,都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发出声音的响度,故响度大的是男低音。

10.一列动车长200m ,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七扇岩隧道前800m 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 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求: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动车行驶了多少米?

(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

(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 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

【答案】(1) 240;(2) 60(3) 17s .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根据v =s t

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 声=v 声t =340m/s ×4s=1360m ;

动车和声音的运动示意图如下:

由图知,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s=s声?s0=1360m?800m=560m;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为:

s车=s0?s=800m?560m=240m;

(2)动车的速度:

v车=s

t

=

240m

4s

=60m/s.

(3) 动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

t'=s

v

'

=

200m820m

60m/s

+

=17s.

答:(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240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216km/h.

(3)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17s.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

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

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13.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戴上耳罩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正确、符合题意.

C.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声源处消除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山西民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伴随着历史的足迹代代传唱。如图是某歌手在台上演唱晋北河曲民歌《走西口》的情景,关于歌手的歌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手停止演唱时麦克风还会传出她的歌声

B.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

D.优美的歌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详解】

A.歌手停止演唱时,即声带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则麦克风不会再传出她的歌声,故A 错误;

B.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故C正确;

D.歌手们动听的歌声,如果影响了他人的休息或学习时,就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是华为在巴塞罗那对外发布的首款5G折叠手机 Ma t e X,该机创新采用鹰翼式折叠设计,机身非常轻薄,合上后的厚度也只有11mm左右,单手持握也不会费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声音的大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接听电话时,通过声音的音调可以辨别来电者

C.手机屏幕能够折叠,说明屏幕材料的可塑性较强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所以,调节声音的大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B.接听电话时,通过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来电者,故B错误;

C.手机屏幕能够折叠,要求屏幕材料具有的可塑性,但仅通过手机屏幕能够折叠不能说明屏幕材料的可塑性较强,故C错误;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以光速进行,故D错误。故选A。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发声,则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介质,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也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D错误;C.如果没有介质,振动产生的声音人也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故选B。

17.“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详解】

A.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响度,故A正确;

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故C错误;

D.反射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反射回来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8.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

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噪声的,故B错;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

应选A。

20.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6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答案】960m

【解析】

【详解】

由速度公式

s

v

t

=得汽车的行驶路程为:

=20m/s6s120m

s v t

=?=

车车

声音得传播路程为:

=340m/s6s2040m

s v t

=?=

声声

则鸣笛时汽车到高山得距离为:

+2040m120m

=1080m 22

s s

s

+

==声车

所以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高山距离为:

0=1080m120m960m

s s s

=--=

答: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96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