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第三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1[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第三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1[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第三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1[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第三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1[附答案]

第三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小明在做实验时,他的白衬衫不小心沾上了菠菜汁液,要除去衬衫上的绿色污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

A.用肥皂水洗涤

B.用沸水褪色

C.用酒精脱色

D.到市场上购买去污灵

2.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A.无色素的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

D.海绵组织细胞

3.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

A.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B.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C.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D.以上都不是

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水浴加热的作用是()

A.运走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

B.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C.检测是否产生淀粉

D.检测是否合成叶绿素

5.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并去掉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①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设计错误,应取两片叶子才能形成对照

C.步骤④完成后,烧杯中的酒精会变为绿色

D.该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6.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图,该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环节,该环节不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A.大烧杯中的水沸腾

B.小烧杯中的酒精变绿

C.叶片变黄

D.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

8.关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设计对照时,应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

C.溶解叶绿素时,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D.实验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9.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褪色时间过短

B.光照时间过短

C.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D.铝箔遮光不严

10.能为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

A.人类

B.动物

C.绿色植物

D.森林

11.为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原因是()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

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12.把甘蔗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到甘蔗茎中的结构是()

A.叶脉

B.筛管

C.导管

D.叶肉

1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切下一细条,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上观察,叶片内变蓝的部位是()

A.叶肉

B.上下表皮

C.导管

D.叶脉

14.将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后,选择一片绿叶剪断其主叶脉(如下图所示),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结果发现B区不能制造淀粉,原因是B区叶片中缺少()

A.叶绿素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15.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得大量淀粉是由()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甘薯根自己合成的

C.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16.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果实都得不到有机物不能继续长大

B.乙果实能得到有机物继续长大

C.枝条上部的叶片得不到水而萎蔫

D.甲果实能得到有机物和水继续长大

二、综合题

17.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小莹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小莹探究的是图甲中[_______](填字母)活动,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________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_______]活动。(3)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________(填a或b),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绿色。

(4)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________色。

这个实验表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同时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8.如图是天竺葵一片叶的示意图,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实验前,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________部分(填字母)。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________。

第三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酒精,因为裤子上的绿色是叶绿素,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因此,小明做实验时,他的白衬衫不小心沾上了菠菜汁液,要除去衬衫上的绿色污渍,采用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用酒精脱色。

2.【答案】A

【解析】解:A、无色素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叶绿素,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符合题意;而保卫细胞、栅栏组织细胞、海绵组织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能把无机物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养气,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能量和其他生活、生产资料,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可见C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A、暗处理的目的是运走或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A不符合题意;B、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B符合题意;C、检测是否产生淀粉,需要用到稀碘液,C不符合题意;D、叶绿素可以使叶片呈绿色,可以直接观察到,不需要用酒精溶解后进行观察,故说法错误。

5.【答案】B

【解析】解:A、步骤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A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①设计是形成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变量是光,B符合题意;

C、步骤①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完成后,烧杯中的酒精会变为绿色,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D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图示可知,图中用黑纸片遮挡部分叶片,因为黑纸片不透光,所以,图中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可见,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被遮光的部分没有光照,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也不变蓝色;未被遮光的部分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因此,该实验可以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此实验为重点实验,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该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制造淀粉,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另外,实验中,需要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变成黄白色后,在滴加碘液进行检验。

【解析】解:A.图示为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用酒精灯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传热到小烧杯内,故A不符合题意;B.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小烧杯中的酒精变绿,故B不符合题意;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故C不符合题意;D.滴加碘液后,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图中环节是脱去叶绿素,因此不属于这个环节的实验现象,故D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解:A.实验前应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不符合题意。B.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上下遮盖后移到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而不能直接加热。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C符合题意;D.实验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 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本实验正常操作的结果是: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而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说明没有淀粉产生,表明在选叶遮光后光照过程中,光照时间过短,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偏少导致的,B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①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11.【答案】B

【解析】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使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

12.【答案】B

解析:筛管是植物维管束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到根,茎等器官。

【解析】解:A.在叶片中,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所以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最初主要积累在叶肉细胞中,所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内变蓝的部位是叶肉,A符合题意;BCD.上下表皮、叶脉和导管都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变蓝,BC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割断叶脉后,叶脉中导管被割断,因此叶片的B区缺乏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B区不能制造淀粉,原因是B区叶片中缺少水。

15.【答案】D

【解析】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甘薯根长的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16.【答案】D

【解析】我们知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有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

二、

17.【答案】(1)A 光

(2)淀粉C

(3)b

(4)蓝

【解析】(1)据分析可知:图示甲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图乙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实验步骤,因此小莹探究的是图甲中A光合作用的活动,实验变量是光。

(2)实验前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C呼吸作用活动,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3)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b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用碘液染色后,比较叶片,没有遮盖的叶片遇碘变蓝,遮盖的叶片遇碘不变蓝,说明遮盖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

18.【答案】(1)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

(2)形成对照(或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将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或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3)B 淀粉

【解析】(1)实验前,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影响实验。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的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设计照光和不照光两种环境,控制变量光为惟一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是光,此实验的变量是光。将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

(3)根据实验现象,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染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变化,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淀粉遇碘变蓝。得出的结论是: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淀粉。

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点

满分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教导处签字: 日 期: 年 月 日 学生 温嘉嘉 学校 九中 年级 初一 学科 生物 教师 高海梅 日期 2015.1.24 时段 10:00-12:00 次数 3 课题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系统化复习 教学目标 1. 学会区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2. 认识种子的结构并学会画图,学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 3. 掌握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4. 掌握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及意义; 5.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一、 图片对比孢子植物及种子植物的区别及特征 二、 分类比较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三、 结合图例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四、 结合图例要求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五、 深入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六、习题巩固

课后评价一、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二、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学生 自评 学生签字: 教师 留言 教师签字: 家长 意见 家长签字:日期:年月日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一)孢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植物产生的孢子遇到潮湿的环境才能萌发,否则死亡,作为细胞的它很柔弱, 离不开水 1.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淡水藻类——衣藻、水绵 海洋藻类——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 (2)主要特征: ○1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细胞数目:单细胞——衣藻 多细胞——水绵和海带 ○2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3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占地球40%,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 ○4有绿、紫、褐三种颜色,分带、丝、环三种形状 (3)经济意义:释放氧气,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饲料 2.苔藓植物(绿色): (1)生活环境:潮湿地带 (2)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植株一般非常矮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称为假根。 (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3)经济意义: ○1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3.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 (2)主要特征: ○1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 ○2在成熟的叶片下表面有许多孢子囊,依靠孢子囊内的孢子进行繁殖 ③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起保护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 第一节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

★各题型要求 1.填空:划线部分是重点 2.连线:顺序打乱也要准确连上 3.表格:表格内的所有内容都要会背填 4.识图:横线所指的会背填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2. 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3. 微生物分类:真菌、细菌、病毒。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 六个生命现象(生物的六大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构成)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长大) ③生物体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 废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 ④生物体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他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繁殖) ⑤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适应性) 第二节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空气、土壤、温度。 第三节 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 袁隆平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选择目镜、选择物镜、对光 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2.物像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的镜片厚,通过的光少,所以视野较暗,物像不清晰。虽然放大的倍数大,但是视野较较大,不容易找到标本。(先用低倍镜观察标本) 4.调节粗准焦螺旋眼睛要观察物镜下降到载玻片附近,防止砸坏玻片标本。 5.应该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和移动方向完全相反的,比如显微镜下观察p变成d 。(题纸旋转180°) 6.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 7.标本要薄,否则光无法透过标本,显微镜视野会变黑。 8.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这是为了避免产生气泡。 第二节 1.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奶、蛋、鱼、肉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肥肉、大豆、花生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葡萄糖、蔗糖、淀粉

缺碘大脖子病 2、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肝脏--→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3、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号充分搅拌②号充分搅拌③号不搅拌 过程:37℃温水中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特性。 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因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浅蓝。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初步

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 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5、吸收过程:各种营养由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往全身。(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6、合理营养:①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饮食②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肺: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 3、吸气时:气体入肺 P(肺)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秋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单位。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________________再盖盖玻片。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破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5.植物体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6.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人体有害,它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7.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出入 B.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C.具有支持作用防止变形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把马兰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且有马兰味,如果浸泡在冷水中不会有马兰味,这是因为活细胞中____________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细胞分裂和分化 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____________。通过细胞分化形成____________。生物体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得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遗传物质保持了一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组织是____________相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同的细胞群。 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 D.细胞中染色体的加倍 4.一个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这证明() A.细胞有分化能力 B.细胞有分裂能力 C.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有再生作用 植物体的组成 1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组织的功能:基本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导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和动物体的组成 1从外形上看,人体可分为哪四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主要的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脑位于______腔内。

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复习指要 : 常见植物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大都生活在水中 ,无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 :释放氧气 ,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饵料 常见植物 :墙藓、葫芦藓、地钱等 孢子植物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有假根经济意义 :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植物 :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 :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 :可供食用、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可形成煤

种皮 菜豆种子胚芽 胚轴 胚根 种子结构子叶 :两片果皮和种皮 胚乳 玉米种子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一片 特征 :种子裸露 ,无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 :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特征 :种子不裸露 ,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 :牡丹、桃、杨树、小麦等

典例解析 : 例1、用烧杯装一些活水绵和清水 ,然后放到黑暗的环境中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水绵 ( ) A、生长正常 B、停止生长 C、全部死亡 D、生长得更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水绵营养方式和光合作用知识的理解。水绵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是自养植物。水绵在黑暗的环境中无法进行光合作 用,得不到有机物 ,无法生活 ,过一段时间水绵就会死亡。 答案 : C 例2、芳芳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 ,小组讨论中 ,洋洋指出芳芳的记录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找出芳芳的下列记录中错误的一项( ) 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都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构成 C、玉米种子有胚乳 ,菜豆种子没有胚乳 D、菜豆种子有子叶 ,玉米种子没有子叶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异同,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之一 ,要重点比较记忆。 相同点不同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 点总结

精品资料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了,(2)现在已不具有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外界条件。 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7、男女生殖系统图书9页 8、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和输卵管。 9、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10、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卵管中。 12、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13、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5、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6、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20、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次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脂肪含能量最多。 22、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23、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4、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5、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 色植物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苔 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它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 产生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和生长。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二、种子 植物1、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广东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图文)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 1、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生物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植物会落叶,人也可以通过 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将废物排出体外) 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子会收拢)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⑦能遗传和变异 2、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不能逐个调查时,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3、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4、 生物圈的厚度约为 20千米 左右 。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 水圈的大部分 和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 150米 以内的水层中)。 5、 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即生物圈给生物提供的条件)是一样的,都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6、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 非生物因素 和 生物因素 两类。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等。生物因素指的是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如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关系) 。 7、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海豹、骆驼、骆驼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松土、植物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 8、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9、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的变量只有一个。如“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就是一种对照实验。鼠妇 是这个实验的 研究对象 ;光、水分、温度 都是 条件 ,其中的 光 是唯一的 变量 。 10、 11、 12、食物链: 生产者 和 消费者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吃 与 被吃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链 13、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条 食物链 交错连接就形成了 食物网 。(草→虫→鸟) 14、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食物链 和 食物网 流动的。营养等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15、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的限度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 16、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观察细胞结构 1、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放距台边 缘7cm ,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低倍物镜。 (2)对光:光线强时,平光镜,小光圈;光线弱时,凹面镜,大光圈; (3)观察:双眼都要睁开;先低倍再高倍,先调粗准下降,再调细准上升。 大调粗准看见,再调细准看清,下降偏头看物,上升低头看镜。(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下降,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目的是: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互挤 压而损坏。) (4)收镜维护:把物镜偏转到两旁,把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3、要点:★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大,细胞个体大,数目少,视野暗,看清物像时物镜距玻片的距离近; 放大倍数小,细胞个体小,数目多,视野亮,看清物像时物镜距玻片的距离近;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2)2017、5、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 1.19 世纪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2.类人猿和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 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3)大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3.最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距今300 万年前的“露西”少女化石。“东非人”距今175 万年。4.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 6、人体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 出。这一过程主要由生殖系统完成。 睾丸----- 男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 女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7、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阅读书本p9---11 ) ①、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受精)的地点: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地点:母亲的子宫。 ②、子宫内胎儿的生活环境是:羊水。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8、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一、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二、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有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 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和家长交流。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人类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3.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无法进行。 无机盐:钙、铁、磷等。缺铁患贫血,缺钙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5.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患佝偻病。 6.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7.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不含消化食物的酶。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8.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一、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会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二、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会变甜与牙齿的咀 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三、方法步骤:1)、2 )、3 )步如图

初中生物学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2、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3)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 (5)应激性 (6)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都有细胞结构。(要能够区分生物何非生物) 4、生活中各种现象所对应的生物特征: (1)鲸浮出水面——呼吸即新陈代谢 (2)松鼠摄取食物——生命生活需要营养即新陈代谢 (3)人体排汗——新陈代谢 (4)黑豆不断长大——生长发育 (5)猫繁育后代——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6)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生物能适应环境 (7)含羞草受刺激会合拢——应激性 (8)一母生九子,子子皆不同——变异 (9)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 (11)雨露滋润禾苗壮——生长发育 (1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中的生态因素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4、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5、各种生物及其栖息地: (1)仙人掌——沙漠 (2)鲫鱼——淡水湖泊 (3)鲨鱼——海洋 (4)大熊猫——高山竹林 (5)企鹅——南极冰原 (6)灰喜鹊——松林果园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2、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场所:输卵管 (7)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8)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主要来自:母体 (9)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排出。 (10)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1)受精卵发育成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12)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的正确途径:母体——胚盘——脐带——胎儿 (13) 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约266天)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4)“试管婴儿”培养过程:体外受精→试管发育→胚胎移植→母体发育 (15)女性摘除子宫后: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6)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