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思想品德课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思想品德课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a7422773.html,

思想品德课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作者:陈方龙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7期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思想品德课以其独特的学科

优势,无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最佳途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立足教材,贴近生活实际,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立德树人;教材;生活实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思想品德课有着独特的优势,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该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教学之中,落实在学生身上。

一、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贴近学生,将“立德树人”的任务渗透到课堂之中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课堂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尽可能将讲授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事例作为教学的素材,使学生加深对教材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在教学中通过巧设实际生活情境,促使、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一些探究、调研,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身进行感悟,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鉴赏,进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教师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使学生体验内化,使“立德树人”产生功效。教师要挖掘教材,分析教材,钻研教材,寻求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立德树人”。如,通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模范人物、领袖人物的事例、名言,启发学生,榜样引领,态度倾向,价值趋近,仿效英模。因学生的阅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有时可能学生内心情感矛盾,思想冲突,然而在教师的点拨、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讨论中,逐步使思想价值趋于一致。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可塑性强,既要分析学生的过去,又要看到学生发展的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逐步趋近教育目的。教师甚至可以推迟对学生的评价,等待学生思想的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课后消化,吃透教材,贴近生活,将“立德树人”的任务渗透到特殊的作业之中

富兰克林曾说:“告诉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后学生不能消化,不能内化成自我的行为,对其品德形成不可忽视。

三、考题应把握教材,贴近实际,让师生书面交流对话体现生活情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