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统计学复习笔记

统计学复习笔记

统计学复习笔记
统计学复习笔记

统计学复习笔记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和总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指标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不变价格是在综合不同产品产量并反映它们的总动态时,为了消除不同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所用的固定价格。

指数广义的是指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狭义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也即专指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置信区间是指变动的抽样指标与确定的全集指标之间离差的可能范围,也称为为抽样误差范围(抽样极限误差)。

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发展水平:在动态数列中,各项具体的指标数值叫做发展水平或动态数列水平。

长期趋势:即由各个时期普遍和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因素引起的变动。

抽样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整天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推断:指按已经抽定的样本指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

来估计总体指标(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或其所在的区间范围。

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

质量指标:指反映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标准差系数:根据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对比的离散系数。

拉氏指数:用基期数量加权计算的价格指数.

派氏指数:用报告期数量加权计算的价格指数

指数体系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

样本总体,简称样本。是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代表全及总体部分单位的集合体。

典型调查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者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综合指数是通过两个有联系的综合总量指标的对比计算的总指数。

估计标准误差就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推算结果的准确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或者说是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

可变构成指数就是将构成变动也包括在内的两个平均数相对比的动态指数。固定构成指数是指这种将结构变动固定下来的指数。

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

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1标志与指标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2变量与变异

统计中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意义上的变异是指标志(包括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但严格的说我们把变异仅指品质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回汉等。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被称为变量值如职工的年龄。

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变量按其所受的按其所受的因素影响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与随机性变量。

3.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反映现象发展总量的综合指标,二者的区别是:时期指标主要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累计的总数量,并且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因此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也不受时间间隔长短的制约。

4.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联系表现在都是个别现象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出一般水平。二者的区别是:(1)依据的资料不同。序时平均数平均的资料是时间数列,一般平均数平均的资料是变量数列。(2)抽象化的差异不同。序时平均数抽象掉同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一般平均数抽象掉某一数量标志在同一时间上的差异(3)反映的一般水平不同。序时平均数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说明事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5.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的区别?

总体单位总量---是用来反映统计总体内包含总体单位个数多少的总量指标。它用来表明统计总体的容量大小。总体标志总量——是统计总体各单位某—方面数量标志值的总和。—个已经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单位总量是唯一确定的,而总体标志总量

却不止一个。某一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标志总量不是完全确定的,而是随着统计总体的改变而改变的。

6.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

1.概念不同,算术平均数是反映同质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指标。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指标值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指标。2主要作用不同,算术平均数反映同一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强度相对数反映现象的密度、强度和普遍程度。3分子分母的依存关系不同,算术平均数的分子与分母间存在直接的依存关系,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五依存关系

7.水平法与累计法的区别?

1,水平法:侧重于考察现象最末一期水平: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最末一期水平与实际的最末一期水平相等.

2,累计法:侧重于考察现象整个发展过程: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实际的各期发展水平之和. 1.两者的出发点和考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2.两者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决定因素不同3.两者的应用场合与条件不同4.水平法较为简单易懂,因而比累计法更为常用

8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

整群抽样要求群与群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群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大;这种抽样法的优点是,抽样实施方便,缺点是,由于样本只有自个别几个群体,而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总体中,因而代表性差,

抽样误差大。

分层抽样要求各层之间的差异很大,层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小。分组减小了各抽样层变异性的影响,抽样保证了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统计学整理笔记

● 例1: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试计算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 ● ● 例2: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试计算成本计划完成指标。 ● 答案: 答案: 答案: 起重量(吨)X 台数f 起重总量(吨)xf 40 1 40 25 2 50 10 3 30 5 4 20 合计 10 140 起重量(吨) 起重机台数构成(%) (吨) 40 10 4 25 20 5 10 30 3 5 40 2 合计 100 14 技术级别 月工资(元) 工资总额(元) 1 146 730 2 152 2280 3 160 1880 4 170 1700 5 185 370 合计 —— 7960

答案: 答案: 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料 单位:亿元 答案: 某企业2014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6月30日435人,7月31日452人,8月31日462人,9月30日576人,要求计算第三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答案如右图 计划完成程度(%) 组中值(%) 企业数 实际完成数(万元) 计划任务数(万元) 90—100 95 5 95 100 100—110 105 8 840 800 110—120 115 2 115 100 合计 — 15 1050 1000 日产量 (公斤) 工人数(人)f 组中值 (公斤)x xf 20—30 10 25 250 30—40 70 35 2450 40—50 90 45 4050 50—60 30 55 1650 合计 200 — 8400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8530.7 21617.8. 26635.4 34515.1 45005.8 5773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笔记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笔记 一、课程导读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现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确定性现象 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出现某种确定的结果.例如,向上抛一枚硬币,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硬币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必定会下落.我们把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或必然现象).同样,任何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必定保持其原有的静止或等速运动状态;导线通电后,必定会发热;等等也都是确定性现象. 随机现象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观测或实验,却未必出现相同的结果.例如,抛掷一枚硬币,当硬币落在地面上时,可能是正面(有国徽的一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在硬币落地前我们不能预知究竟哪一面朝上.我们把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偶然现象).同样,自动机床加工制造一个零件,可能是合格品,也可能是不合格品;射击运

动员一次射击,可能击中10环,也可能击中9环8环……甚至脱靶;等等也都是随机现象. 统计规律性 对随机现象,从表面上看,由于人们事先不能知道会出现哪一种结果,似乎是不可捉摸的;其实不然.人们通过实践观察到并且证明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对随机现象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观测),其结果总能呈现出某种规律性.例如,多次重复抛一枚硬币,正面 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几乎相等;对某个靶进行多次射击,虽然各次弹着点不完全相同,但这些点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等等.我们把随机现象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统计规律性. ●使用例子 摸球游戏中谁是真正的赢家 在街头巷尾常见一类“摸球游戏”.游戏是这样的:一袋中装有16个大小、形状相同,光滑程度一致的玻璃球.其中8个红色、8个白色.游戏者从中一次摸出8个,8个球中.当红白两种颜色出现以下比数时.摸球者可得到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结果(比数) A (8:0) B (7:1) C (6:2) D (5:3) E (4:4) 奖金(元)10 1 0.5 0.2 -2 注:表中“-2”表示受罚2元

卫生统计学整理笔记

如何绘制频数表? 求组距 确定各组段的两个端点 归组计数 频数分布表与分布图作用 1.揭示变量分布形态 2.揭示变量分布趋势 3.便于发现特大的或特小的极端值 4.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分析 5.作为一种数据陈述的形式 算数应用条件: 对称分布,尤其正态分布 几何应用条件: 1.对数对称分布、等比资料 2.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有正值和负值;若全是负值,计算时可先把负号去掉,得出结果后再加上负号。 中位数条件: 所有分布、尤其偏态分布: 1.变量值中出现个别特小或特大的数值 2.资料的分布呈明显偏态 3.含有不确定数值 4.资料的分布不清 极差应用条件:所有分布、尤其偏态分布 不足: 不能全面的反映所有值的偏离程度 不稳定、小样本小于大样本、样本小于总体 四分位数间距应用条件 所有分布、尤其偏态分布: 1.变量值中出现个别特小或特大的数值 2.资料的分布呈明显偏态 3.含有不确定数值 4.资料的分布不清 方差应用条件: 对称分布,尤其正态分布 变异系数应用 1.量纲不一致

散点图作用 观察两组数据的总体趋势和明显偏离趋势的观察点 判断两组数据的关联形式、方向和密切程度 相关分类 线性相关 秩相关 分类变量相关 线性相关意义 r>0表示正相关,r=1表示完全正相关;r<0表示负相关,r=-1表示完全负相关。 |r|→0表示相关性越弱,|r|→1表示相关性越强。 r=0表示没有线性相关,不代表没有相关。 如何判断线性相关 画散点图 计算线性相关系数 假设检验 如何进行秩相关 编秩次 计算秩相关系数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利用样本信息,找到变量间数量依存关系。 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样本信息,找到变量间线性数量依存关系。 决定系数:反映回归贡献的相对程度,即Y的变异被X解释的比例。 如何进行分类变量的相关分析 交叉表的制作,计算各种概率 计算列联系数 假设检验 相关分析的条件 线性相关系数:二元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 秩相关系数:非二元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有序分类变量 列联系数:无序分类变量 轶闻数据:由坊间流传或各种媒体报道的一些个案数据,由于其特殊性往往给公众留下突出和深刻的印象。 特点:缺乏代表性,常诱导人们进行简单的推论,得到一些具有倾向性的结论。 可得数据:为了某些特定目的已收集或积累的数据。如:各类监测数据、统计年鉴等。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 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 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 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 .类目型―顺序型 B .计数型―等比型 C .顺序型―等距型 D .顺序型―命名型 3 .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 B . 157 . 65 C . 157 . 55 D . 158 . 5 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 B .随机变量 C .因变量 D .相关变量

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 B .样本点 C .个体 D .元素 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 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 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 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 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 B .顺序数据 C .等距数据 D .比率数据 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 二、概念题 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 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2.推论统计(中国政法大学2005 研,浙大2000研) 答: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指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的统计方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3 .假设检验(浙大2002 研) 答:假设检验指在统计学中,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作出一般性结论,判

基础统计学笔记 统计学基础笔记整理

一、统计学概论 分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应用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为一组数据的中(位置均值、中位数)、散(极差、方差、标准差)、形|(偏度)描述。 推断统计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技能 1、经验——数据收集加工——画成图形——数理(规律)(数据不等于数字) PPT 原则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栏、用栏不用字实际问题 5M1E ——组成过程——产品(结果)——属性(包括几何(形位方尺)、物理、生化、人文)——集合统计问题 ——(构成)总体——样本——数据——类型分计数型(离散性)和计量型(连续性),即概率分布为计量型分布和技术型分布)——规律分描述和推断。

1、总体与样本中间有一种学问抽样验收抽样、统计抽样样本量 2、样本和数据中间有一门测量技术MSA 3、分布规律 总体参数平均值() 标准差() 总位数() 比例(p ) 样本统计量的特点随机变化,不要轻易用样本下结论。拉丁字母在数学上用于总体参数阿拉伯字母表示样本统计量希腊字母表示计算 总体参数统计分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推断统计分 估计总体总体某参数未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猜测。检验假设总体某参数已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验证。 二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不等于数字 2、数据的两种类型 描述性分类——响应变量(因变量)和预报因子(独立变量)如性别叫因子,男女叫水平。 四种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3.数据管理的7个层次无假不乱浅深系4.软件每一列表示一个变量,每一行表示一个样本鱼骨图只适用于一个为什么, 变量程序图IPO 适用于多个为什么。 I (变量)P O 水质烧开水色香味器皿材质火燃料风压强 目的要抓住关键的变量。 2、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绝对数——时期数和时点数相对数——比例部分比总体比率部分比部分 统计的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1、数据收集分被动收集(利用历史和现场)和主动收集(DOE 试验设计)现场收集数据是被动收集,分临时数据和常态数据。试验是临时数据。 数据好的特征。。。。 数据不好的7个陷阱缺少假混窄异病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笔记图文稿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笔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概念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 为随机变量。 (2)总体: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 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 表示。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 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 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 为P(A)。 (8)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 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 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 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 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 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 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 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

统计学复习笔记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 一、 思考题 1. 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 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 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 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0.95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 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 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 2222α2222)(E z n σα=n z E σα2=

卫生统计学重点笔记之令狐文艳创作

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预防医学 令狐文艳 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非常重要)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设计(最关键、决定成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决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切地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某一变量值的集合。总体的指标为参数。 实际工作中,经常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样本的指标为统计量。 由于总体中存在个体变异,抽样研究中所抽取的样本,只包含总体中一部分个体,这种由抽样引起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愈高;反之,其精确度愈低。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为概率,用P表示,在0~1之间,0和1为肯定不发生和肯定发生,介于之间为偶然事件,<0.05或0.01为小概率事件。

二、变量的分类 变量:观察单位的特征,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第二节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重要考点) 一、描述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1.均数均数是算术均数的简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2.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尤其是对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对数正态分布即原始数据呈偏态分布,经对数变换后(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值lgX代替X)服从正态分布,观察值不能为0,同时有正和负。 3.中位数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特别是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以及分布不明或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资料的中心位置。不能求均数和几何均数,但可求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个界值,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部分,有X%比小,剩下的比大,可用于计算正常值范围。 二、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 2.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适于正态分布,既考虑了离均差(观察值和总体均数之差),又考虑了观察值个数,方差使原来的单位变成了平方,所以开方为标准差。均为数值越 小,观察值的变异度越小。 3.变异系数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变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笔记

概念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 为随机变量。 (2)总体: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 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 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 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 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 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且旨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的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可经顺利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c.为学习心理与教育测量和评价打下基础。 3.先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答: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要用何种统计方法去分析,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做到对数据分析正确,才能对统计方法做出正确地选用。选用统计方法

基础统计学笔记统计学基础笔记整理

基础统计学笔记统计学基础笔记整理 一、统计学概论: 分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应用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为一组数据的中(位置:均值、中位数)、散(极差、方差、标准差)、形|(偏度)描述。 推断统计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技能: 1、经验——数据收集加工——画成图形——数理(规律) (数据不等于数字) PPT 原则: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栏、用栏不用字实际问题: 5M1E ——组成过程——产品(结果)——属性(包括:几何(形位方尺)、物理、生化、人文)——集合统计问题:

——(构成)总体——样本——数据——类型:分计数型(离散性)和计量型(连续性),即概率分布为计量型分布和技术型分布)——规律分描述和推断。 1、总体与样本中间有一种学问:抽样:验收抽样、统计抽样样本量 2、样本和数据中间有一门测量技术:MSA 3、分布规律 总体参数:平均值() 标准差() 总位数() 比例(p ) 样本统计量的特点:随机变化,不要轻易用样本下结论。拉丁字母在数学上用于总体参数阿拉伯字母表示样本统计量希腊字母表 示计算 总体参数统计分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推断统计分 估计:总体总体某参数,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猜测。检验:假设总体某参数已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验证。 二:统计数据收集与: 1、数据不等于数字

2、数据的两种类型: 描述性分类——响应变量(因变量)和预报因子(独立变量)如性别叫因子,男女叫水平。 四种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3.数据管理的7个层次:无假不乱浅深系 4.软件每一列表示一个变量,每一行表示一个样本鱼骨图只适用于一个为什么, 变量程序图IPO 适用于多个为什么。 I (变量) P O 水质烧开水色香味器皿材质火燃料风压强 目的要抓住关键的变量。 2、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绝对数——时期数和时点数相对数——比例:部分比总体比率:部分比部分 统计的数据:直接和间接。

贾俊平《统计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典型题详解(数据的搜集)【圣才出品】

第2章数据的搜集 2.1 复习笔记 一、数据的来源 1.数据的直接来源 数据的直接来源是指通过直接调查或实验活动直接获得一手数据,直接来源的数据又分为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 (1)调查数据为通过调查方法得到的数据,而实验数据为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数据。 (2)调查数据通常是针对社会现象而获取的,而实验数据大多是针对自然现象而获取的; (3)调查数据通常取自有限总体,即总体所包含的个体单位是有限的;而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实验对象所搜集到的变量的数据。 2.数据的间接来源 (1)间接来源的数据(二手资料) 如果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信息已经客观存在,只是对这些原信息重新加工、整理,使之成为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的数据,则称为间接来源的数据。 (2)二手资料的优点 搜集方便;数据采集快;采集成本低。 (3)二手资料的作用

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提供研究问题的背景,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定义问题,检验和回答某些假设和疑问,寻找研究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4)二手资料的局限性 针对性不够;资料的相关性不够;口径可能不一致;数据也许不准确,也许过时等。 (5)对二手资料进行评估的内容 ①资料是谁搜集的?数据搜集者的实力和社会信誉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说服力; ②搜集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某种特殊的利益而搜集的数据是值得怀疑的; ③数据是怎样搜集的?搜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所采集到的数据,其解释力和说服力都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搜集数据所用的方法,很难对数据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数据的质量来源于数据的产生过程; ④什么时候搜集的?过时的数据的说服力会受到质疑。 (6)使用二手数据的注意事项 使用二手数据,要注意数据的定义、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在引用二手数据时,应注明数据的来源,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调查方法 1.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1)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随机抽样):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①概率抽样的特点 a.抽样时是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随机原则就是在抽取样本时排除主观

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BY 东海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 第一章 导论 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内容:收集数据(取得数据);处理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分析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得到结论(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客观结论)。 2、统计研究的循环过程:实际问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数据解释—实际问题。 4、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内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5、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目的:对总体特征做出推断。 6、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7、统计数据的类型 (1)按计量层次: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时间状况: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8、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9、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μ )、标准差(σ)、总体比例(π)等。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10、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 )、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即数据变量可以分为:(1)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名称)、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名称)和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名称)。其中数值型变量又分离散变量(取有限个值)和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2)经验变量(所描述的是我们周围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和理论变量(由统计学家用数学方法所构造出来的一些变量,比如,z 统计量、t 统计量、χ2统计量、F 统计量等)。(3)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11、随机现象的一个特点是:不确定性。随机现象也存在其固有的量的规律性,人们把这一规律性称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对随机现象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并简称试验,用以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随机试验的特点:可重复性、可观察性和随机性。统计中的抽样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随机试验。因而可以利用概率论的技巧来分析推断统计方法。而样本其实就是随机变量。 12、常见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13、统计学中泛称统计量(或枢轴量)的分布为抽样分布。讨论抽样分布的途经有两种:1)精确地求出抽样分布,并称相应地统计推断为小样本统计推断;2) 让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并求出抽样分布的极限分布。以极限分布作为抽样分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点估计 区间估计

统计学笔记(精修版)

绪论 第一节统计学的含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统计学 1.统计学的含义 统计学是有效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发现规律,以便更好决策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2. 分析数据的方法有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⑴描述统计 ①描述统计是将所收集的数据处理后,用数值、表格或图形形式表现的有用信息。 ②描述统计是基础,它为推断统计、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 ⑵推断统计就是根据样本数据特征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据特征。 二、统计学的作用和重要性 1.统计学的作用 人们用数据发现的规律做出更好的决策。 2.要发现规律,对统计数据通常有要求:客观性、适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统计学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 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 ③收集数据; 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处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 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知识作出总体特征的合理推断; ⑥根据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 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单位和样本 1.总体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同质性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⑴同质性是确定统计总体的基本标准,它是根据统计的研究目的而定的。研究目的不同,所确定的总体也不同,其同质性的意义也随之变化。 ⑵统计总体还应具备大量性,即统计总体应应该由足够数量的同质性单位构成。 2.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如典型案例1中英军的每架战机;事例4中的每个居民。 3.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又称子样)。构成样本的单位称为样品,样本中样品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4. 统计学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认识总体的数据特征。但是,当调查是破坏性的,或者出于成本、时间等因素考虑时,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构成总体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张敏强版《教育和心理统计学》1到3章读书笔记汇编

《绪论》 1.什么是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数理统计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把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工作和各种心理实验、心理测验等科学研究中,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达到更为准确地掌握情况、探索规律、制订方案、目的,为教育与心理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及本书体系。 1)描述统计学: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和简缩数据和描述这些数据。 例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以这些参数来反映观测数据的集中趋势。 计算标准差、方差等,以这些参数来反映观测数据的离散趋势。 描述统计学主要是描述事务的典型性、波动范围以及相互关系,提示事物的内部规律。 2)推断统计学: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数据去作出决策的方法。推断统计学则是一种依据部份数剧去推论全体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进行教育与心理实验、对教育与心理研究或实验作出预测和规划的有力工具。推断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统计检验、统计分析和非参数统计法。 3)多元统计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研究超过两个因素的教育与心理的研究和实验。 多元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出主要的因素,相近或相关的因素合并或归类。 多元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 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与心理统计学的昨天:1904年美国人桑代克写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 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今天:叶佩华主编的《教育统计学》,张厚粲主编的《心理与教育统计》等。 4.预备知识 1)概念与术语 <1>随机变量: 教育与心理实验或观测,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结果可能不止一个,同实验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事先无法确定,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因为可以用数字来表现,则称这些数字为随机变量。 它的特点是:离散性、变异性和规律性。 依其性质可分为: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四种 称名变量:用于说明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但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 顺序变量:指可以按事物的某一属性,把它们按多少或大小顺序加以排列的变量。 等距变量:指变量之间具有相等的距离。它除了有量的大小外,还具有相等的单位。 比率变量:除了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之外,还有绝对零点。 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一般将相互关系中作为原因的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作为结果的

统计学原理读书笔记

统计学原理读书笔记 1、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也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主题。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统计学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首先从定性研究开始,即在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统计调查)之前,就要根据所要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任务、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规定分析这个对象的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分组方法。——定性工作,为定量分析做准备。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再达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或规律。 3、质——量——质 4、统计学特点: ①数量性(用大量数字资料说明事物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关系、差别程度、普遍程度、发展速度、平均规模和水平、平均发展速度等) ②总体性(针对总体,研究过程是从个体到总体,即必须对足够大量的个体进行登记、整理和综合,是它过度到总体的数量方面,从而把握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及其变化与发展的总趋势。 ③具体性(一定的质规定一定的量,一定的量表现一定的质。) ④社会性 5、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①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为决策管理服务。 会议记录 买单率X 客单价 ‖‖ 商圈人流X20%=进店客流X(买单人数/进店客流数)X(营收/买单人数)=营收 进店客流少——行销品牌问题 买单率低——产品组合问题 客单价高——商圈和选址问题 选址在远离市区,开大商场,要求开车来,这样买单率和客单价会高,件单价会低,一买一车。选址在市内,开便利店,要求件单价高,客单价低,客流大。 人口变项——目的是做市调 人口结构——消费结构。 人口 品 项

卫生统计学-重点整理资料东大

卫生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统计学的概念(P1) 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居民卫生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卫生及其相关领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析问题。 2、卫生统计学的4个基本步骤(P3):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卫生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4): ⑴同质:在统计学中,若某些观察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或属性,我们就称 之为同质,或具有同质性。 ⑵变异:同质个体的某项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之间的差 异。 ⑶总体: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 的集合。 ⑷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集 合。样本中 包含的观察单位个数成为样本含量。 ⑸参数: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一般是未知的,常用希腊字母表 示,如总 体均数μ、总体率π等。 ⑹统计量: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出来的指标,常用拉丁字母表 示,如样本 均数x 、样本率等。

⑺变量与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进行观察或测量的某项特征或属 性称为变 量;变量值的集合成为资料。 ⑻定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 小,一般 有度、量、衡单位。 ⑼定性资料:亦称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 容的类别 或属性,一般无度、量、衡单位。可细分为:①计数资料; ②等级资料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的特点(P7): ①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②不能随机分组; ③很难控制干扰因素;④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 2、常用抽样方法(名称、原理): ⑴单纯随机抽样: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统一编号,然后 采用随机数字表、统计软件或抽签方法之一随机抽取n(样本大小)个编号,由这n个编号所对应的n个观察单位构成研究样本。 ⑵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事先将总体内全部观察 单位按某一顺序号等距分成n(样本大小)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含m个观察单位;然后从第一部分开始,从中随机抽出第i 号观察单位,依此用相等间隔m机械地在第2部分、第3部分直至第n部分内各抽出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⑶分层抽样:先按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项或某几项特征,将 总体分成若干层,该特征的测定值在层内变异较小,层间变异

北大心理统计知识点总结统计

第八章访查分析 一方差分析初步 思考以下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 程序: 方差分析 (ANOVA). ●ANOVA能够处理数据的类型:在上例中有两个自变量 (称为因素): 学习的时间和 性别. 两个都是组间 (独立样本) 变量. ANOVA 亦可用于分析包含组内 (重复测量) 因素的研究设计,同时包含组间和组内因素的混合设计(e.g. 假设上例中我们对复习时间超过半年的学员纵向研究。性别是组内变量,学习的时间是组间变量). 什么是因素?什么是水平? ●在方差分析中,因素就是自变量. 包含一个自变量的研究称为单因素设计(single- factor design). 具有多于一个自变量研究称为因素设计(factorial design). 请举一个单因素设计的例子 请前一个例子上再将这个改为多因素设计 ●构成因素的个别处理条件称为因素的水平. 性别这个因素的水平? ●上述研究称为因素设计, 两个组间因素,培训的经历这个因素有 3 个水平,专业这个 因素有2个水平 (称为 3 X 2 组间设计). ANOVA的逻辑 ●与假设检验的逻辑是同样的, 只是具体内容有变化 step 1: 陈述 H0 (和H1 ??) ,确定标准: α = ? step 2: ANOVA 检验总是单尾 step 3: 指出检验的df (有两个 df) step 4: 查表找出临界 F统计量 step 5: 对于样本,计算 F统计量 step 6: 比较 F统计量和临界 F统计量 step 7: 对于H0 作出结论

单因素, 独立测量研究设计的例子 ●检验三个不同的学习方法的效应。将学生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 ●方法 A:让学生只读课本, 不去上课. ●方法 B:上课,记笔记,不读课本. ●方法 C:不读课本,不去上课, 只看别人的笔记 ●Step 1: 陈述假设和设定标准 (选择 a) H0: μ1 = μ2 = μ3 H1: 其中一个组与另一个(或更多)的组均值不同。备择假设可能的形式很多: μ1不等于μ2 = μ3 μ 1 = μ3 不等于μ2 μ 1 = μ2 不等于μ3 μ 1 不等于μ2 不等于μ3 因此,只需给出虚无假设就够了 ●step 2: ANOVA 检验总是单尾. 因为不存在负的方差. F分布表也只有单侧的Alpha. (F分布图) ●step 3: 找出检验的 df. 注意要考虑几个 df ●step 4: 从表找出临界 F统计量 与 t分布表类似, F分布表也是描述一族 F分布. 需要用到两个df,用一个找出正确的行另一个找出正确的列.上面一行对应于α= 0.05, 下面一行对应于α= 0.01. ●step 5: 计算样本的F统计量观测值 概念的水平的讨论: ANOVA 非常类似两个独立样本的 t检验 tobs = 得到的样本均值间差异 期望的机会差异 对于 ANOVA检验统计量 (称为 F比率) 类似 F = 样本均值间方差 (差异) 期望的机会(误差)方差(差异) 为什么用方差? ● ●因为有多于两个组. ●如何计算一个分数来描述差异间分布? 差异不能够分割, 但是方差能够分割。这就 是ANOVA -方差分析名字的由来. ●首先考虑方差的来源. ●什么造成样本的不同(处理间变异) ? ●处理/组效应 - 处理造成的差异 ●个体差异效应 - 个体差异变异 ●随机误差 ●每一个样本内部的变异 (处理内变异) ●个体差异效应 ●随机误差

黄良文《统计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 导 论【圣才出品】

第1章导论 1.1复习笔记 一、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 1.统计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工作就是通过社会调查或科学实验,搜集客观现象的现实数据,用来描述和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的变化情况。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 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外扩张的需要,大大拓展了统计的活动范围。 ②设立统计专业机构,促成统计活动专业化、独立化。 ③统计方法的完善,大大提高了统计的认识能力。 ④电子计算技术为统计活动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手段。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最初的统计学是作为国家重大事项的记述。这一学派称为国势学派或记述学派,其创始人是17、18世纪德国的海尔曼·康令(H.Conring,1606—1681)和高特弗洛里特·阿亨瓦尔(G.Achenwall,1719—1772)。 经历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方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拉普拉斯(https://www.sodocs.net/doc/f28755888.html,place,1749—1827)和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A.Quetelet,1796—1874)。政治算术派是以总体数量比较的方法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W.Petty,1623—1687)和约翰·格朗特(J.Graunt,1620—1674)。 此后,应用概率论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迅速得

到发展。描述统计学以卡尔·皮尔逊(K.Pearson,1857—1936)为代表,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推断统计学以费歇尔(R.A.Fisher,1880一1962)为创始人。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事物客体。统计对象的特点包括数量性、总体性、单位的变异性的特点。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除了具有上述的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外还具有社会性。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统计的组织系统 ①统计的社会系统 统计活动系统包括统计主体、统计客体和统计宿体三个组成部分。其统计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统计流程图 ②统计工作系统 统计主体的认识活动,有一个严密的工作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资料搜集、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资料提供和管理等阶段。 2.统计研究的方法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统计研究客观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是从现象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