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原载:大公网

西方经济学线性思维为本质特征的研究范式使经济学成不了一门科学,只能使经济学成为假说或有用的工具。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者不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原因。

经济学研究范式就是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述方法、学术评价标准体现出来的经济学范式。经济学范式是经济学内容和方法的统一,经济学研究范式就是经济学范式中的方法部分。如形式逻辑思维方式、还原论方法、假设方法、一般均衡方法、边际效率分析方法、数理模型方法、可证伪方法、刊物级别与论文引用率排名的学术评价标准,就是体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根据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最本质特征,可以把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简称为线性思维研究范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公理方法、对称平衡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边际效益分析方法、典型分析方法、原创理论与经世致用的学术评价标准,就是体现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根据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最本质特征,可以把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简称为对称思维研究范式。在经济学范式中,经济学研究范式决定经济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线性思维研究范式产生一般均衡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帕累托改进理论、价格经济学、增长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对称思维研究范式产生对称平衡理论、主体性理论、平等理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理论、价值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总体上,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是科学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体现了科学的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是不科学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体现了不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不科学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使经济学成不了一门科学,只能使经济学成为假说或有用的工具。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者不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方法论上的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产生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历史局限性与历史必然性的统一。

西方经济学以假设为出发点研究范式的典型,是田国强发表在《经济研究》2005.2期

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田国强:“1、一个行为假设一个行为假设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学科都需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假设,将人的行为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是经济学的根基。”什么是假说?假说就是未经验证的学说。假说经过验证后成为科学事实或科学原理(包括公理),假说被证伪后就成为谬误。假说只是科学发展的拐杖、科学真理形成的过渡环节之一,不是科学真理形成、科学发展的必经阶段,科学史上许多科学真理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把假说看成科学真理形成、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是错误的,把假说当做科学原理乃至公理更是荒谬的。什么是假设?把假说当做推理的公理或原理前提,假说就成为假设。在科学史上,以假设为“公理”进行推导得出的结论高达95%是错误的。假设只是验证、发现真理的手段,把假设当“公理”进行推导只是试错的方式,既不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也不能作为科学论文论述的出发点。一门科学的逻辑出发点是一门科学的公理,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也应该是经济学的公理。在这篇文章中,田国强不但主张把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且文章本身也是以假设为论述的出发点。从科学方法论的逻辑和科学史的事实两方面来看,以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论述的出发点是常识性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中,田国强不仅以假设为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而且以“理性的经济人都是自私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田国强:“第二个基本原理是承认理性假设。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理性假设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人是非理性的,都大公无私,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在常规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利己性、自利性。这个假设无论在什么层面都基本成立,无论考虑国家、单位、家庭及个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都是如此。”“要注意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行为假设都有其边界,不能盲目运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假设也是有边界条件的。大公无私与人的自利性往往并不矛盾,它们是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在天灾人祸等非常规性的条件下,人们往往表现出来的是非理性、大公无私的一面”。“行为假设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边界,有的人大,有的人小,行为经济学就是要把这个行为边界找出来,没有人说理性行为假设总是错的,我没有看到过有这样的人。”“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看制度安排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不是激励相容,即人们对激励是不是作出了对他人或社会也有利的反应。”在这里,田国强混淆了两个概念: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人的自私性。由于这种混淆,使之不能自圆其说。任何体系的逻辑出发点都蕴涵了后来发

展的整个体系的全部要素的萌芽,经济学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必须是经济现象的最高概括,能够统一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由其引申出来的经济学结论不会被任何经济现象所证伪;对于人的行为分析必须适合于所有人而不是仅仅适合于大多数人。这说明:“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自私经济人“理性假设”还不如科学史上的假设。科学史上的假设在被证伪前假定是适合于特定领域的所有现象的,如果不是适合于该领域所有现象即意味着被证伪,该假设就应该被抛弃。而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明明知道只适合于大多数人而不是适合于所有人却仍然抱住不放,照样将错就错作为研究和论述的出发点。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等于理性的经济人本性是自私的,人有时无私助人、甚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并不违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公理,公理不需要假设;只适合大多数人的“本性自私”是歪理,歪理不能作为假设。用已经被证伪、明明知道已经被证伪的自私经济人“理性假设”作为逻辑出发点是常识性的错误,证明了以假设为出发点的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缺陷。

理性经济人假设最早是由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亚当·斯密认为理性的经济人本性都是自私的,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整个西方经济学都是根据理性的经济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假设建立起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所谓“理性经济人”假设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公理而超出“假设”的范畴。但由于该“假设”混淆了“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和“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两个命题,使之不能自圆其说而成为悖论,这个悖论是亚当·斯密前后出版的两本书《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相互冲突的根本原因,也是建立在该“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以假设还是公理作为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西方经济学从理性的经济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命题推导出市场自发论、经济活动与经济学不讲道德、经济学只讲实证性不讲规范性的结论,而从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命题却可以得出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市场自发和自觉的统一、经济学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的结论。

“理性的经济人本性都是自私的”源于西方线性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源于东方对称的思维方式。在西方线性思维方式看来,“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的经济人本性都是自私的”两者可以划等号;在东方对称的思维方式看来,“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包括“理性的经济人本性有自私和无私两方面”。

人类科学史证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不证自明(所谓“不证自明”就是已被人类长期实践所证明、不可证伪因而不需要再证明)的公理为逻辑起点,只有西方现代经济学,才公然主张以假设为逻辑起点。这说明,西方现代经济学无法像其他科学一样以不证自明的公理为逻辑起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西方现代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的公理是什么;之所以西方现代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的公理是什么,是因为西方现代经济学混淆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其他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使其无法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本质作合理抽象、真正找到与其他科学公理等价的经济学公理。

马克斯·普朗克(1858 —1947)德国现代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的发展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展。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学说:辐射能只能以普朗克称为量子这个基本单位的整倍数形式辐射出来。根据普朗克学说,一个光量子的大小取决于光的频率(即颜色)且与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普朗克把这个物理量缩写为h,现在被称为普朗克常数。他利用这一假说在理论上准确地推导了正确的黑体辐射公式,说明他的假说得到实践的验证。普朗克常数h在物理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被认为是两三个最基本的物理常数之一。它出现在原子结构学说、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辐射学说和许多科学公式中。1905年爱因斯坦用这一概念解释光电效应,1913年尼尔斯·玻尔在他的原子结构学说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1918年普朗克获得诺贝尔奖。量子力学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微观粒子客观实在依赖于主体的观测方式说明主客体不可分,不确定中有确定性,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统一,可证实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科学体系出发点公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根据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门科学的逻辑出发点是一门科学的公理,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也应该是经济学的公理。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经济学逻辑起点的公理呢?任何一门科学的公理只能是特定领域的最深层次的特殊本质的抽象,经济学的公理只能是经济现象的最深层次的特殊本质的抽象。这里要把“本原”与“本质”区别开来。本原和本质的区别在于:本质是层次范畴,本原是实体范畴;“本原”是最原始的要素,“本质”则是由作为本原的要素及其对称关系组成最原始的对称结构;本原是唯一的,本质则有不同的层次:普遍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个别本质。“本原”与“本质”的区分可以确立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

不致于陷入还原论的泥坑,从而为不同学科的特殊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还原论由于没有层次概念,所以只好无限地追溯任何事物、任何学科其最后的依据,其结果是否认了各种事物、各门学科的自身的特殊本质,而把万事万物最终归结于基本粒子的运动。“本原”是形式逻辑的出发点,“本质”是对称逻辑的出发点。作为理论体系的出发点的,只能是本质而不是本原。迄今发现的人体的本质是DNA双螺旋结构,而不是细胞。以细胞为出发点,只能破坏对有机体整体的把握。很难想象,仅仅考察人体细胞或从人体细胞为出发点,会认识和把握人体的本质。仅仅考察细胞不能把人体和动物体区别开来,而考察DNA双螺旋结构则可以。经济现象的最深层次的特殊本质就是经济主客体的对称关系。到目前为止,西方经济学曾经出现过三种出发点:亚当-斯密的价值、马克思的商品和帕累托的“经济人”。它们都只不过是经济社会的“本原”而非“本质”。从经济现象的本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推导出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从主客体的价值关系推出经营活动、交易活动、“经济人”及其活动——观察与推理、假说与验证、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都是必要的、相互对称的方法;其中,“数学公理”只是主体在这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中、逻辑思辨中的一种形式和非十分必要的环节。经济学的公理与数学的公理一样,只能凭直觉产生;但由于经济学是比数学更复杂的系统科学,因而从观察到直觉、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更复杂、过程也更漫长。但如果把“公理化”理解成排斥主体的“纯科学”的方法,则只能走向科学的反面。因此,公理化方法应该是主客体相对称的对称逻辑的方法,而不仅是数学方法和传统逻辑方法。如果讲到分析工具的发展,那么对称逻辑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的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商品”。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经济人”。对称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主客体关系。第三者是前二者的扬弃:把高品提升为“客体”,把“经济人”提升为“主体”——主体与客体及其对称关系——逻辑与历史的对称关系,就是对称经济学的出发点。

假设不但不能作为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而且不能作为经济学模型的起点。所谓模型方法,就是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综合,使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思维的具体,又把这一思维的具体转变为实践观念,通过实践工程,转变为新的感性具体。这其间,假设只是过程或过渡环节,而绝非前提。以假设为前提,以数理统计为根本方法,这样建立起来的模型只有或然性,而无普遍必然性;虽然有时会因碰运气发生作用,但极易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失效。

黑格尔(1770—1831),德国近代哲学家,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建构了一个由概念的正反合矛盾运动组成的唯心辩证法哲学体系。但由于他的“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而非本质,所以他无法解释从“绝对精神”到下一个范畴的演化,只能像子弹从枪膛里射出来一样突然产生。这不但是牵强附会的,而且无法和后面的逻辑推演过程一致。这说明,以本原为出发点解释宇宙的产生、建立哲学体系,无法自圆其说;只有以包含自身对称关系的本质为出发点,才能对宇宙的产生过程作出合理的说明,也才能够建立首尾一贯的哲学体系。经济学和任何一门科学也一样,必须以本质而非本原为出发点。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自私的经济人”是本原而非本质,所以无法建构科学的经济学体系。

西方现代经济学之所以没有科学的范式,以假设而不是和其他科学一样以公理为出发点,是由于西方现代经济学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决定还原论的出发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也是一种本原,虽然黑格尔是把本原当成了本质。马克思模仿黑格尔,“商品”相当于“绝对精神”。《资本论》沿袭了西方思维方式的传统。《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的本原――“商品”――而不是本质为出发点(因为它也把本原当成了本质)。商品只是一个要素,展开来的,只能是某个层面的规律,而不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还原论经济学缺乏出发点的本质性、自上而下的严密性、自下而上的创造性。见物不见人,人缺乏经济主体性,忽视文化、制度、人格、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学还原论的要害,就在于它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时,不是把经济社会规律看成是经济社会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而是以一个要素、假设作为出发点从现象到现象的展开。这种发展观是线性发展观。还原论的出发点决定了出发点的抽象性与不对称性,决定了理论出现悖论与实践出现悖境的必然性。因此以还原论形成的假设作为出发点,其结论不可能是实证的。

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决定还原论经济学形成体系的方向。西方现代经济学形成体系的方向是:问题→政策→理论的不对称思维运动。问题与理论,本来是从不对称到对称的双向思维运动。但由于西方现代经济学缺乏整体稳定的框架,既缺乏自上而下的严密性,又缺乏自下而上的创造性,因此变成从不对称到不对称的单向思维运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使问题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经济学家,囿于他们的思想方法,连自己的国家的问题都解释不了,

根本没有资格对别人国家的事情指手划脚。照搬照套他们的理论,只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还原论的出发点与形成体系的方向,使西方现代经济学有经验而无完整理论,有模型而无范式,是无范式的范式。因此以还原论形成的假设作为出发点建构起来的体系不可能是科学的。假设是一种尚未确定的“问题”,“问题”只是主客体之间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契机,而不是出发点——既不是研究的出发点也不是叙述的出发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要以主体原有的理论背景为前提;问题和理论的碰撞,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使经济学理论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展开。所以,假设不能作为出发点——既不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也不能作为叙述的、逻辑体系的出发点。

西方经济学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西方经济学能够称之为论文的文章几乎全部运用数学模型。数学的逻辑基础是数理逻辑,数理逻辑的思维定位是知性逻辑,属于形式逻辑的范畴。知性逻辑只能解释事物的质,不能解释事物的本质;只能解释线性增长,不能解释非线性发展。形式逻辑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不是正确思维的充分条件。如果把形式逻辑定位为正确思维的充分条件,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就会产生悖论。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就是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著名的“数学悖论”充分证明了数理逻辑—形式逻辑的局限性、数理逻辑—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的荒谬性,证明数理逻辑—形式逻辑不能运用于需要理性思维的经济本质、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

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很快渗透到大部分数学分支,成为它们的基础。到19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兴高采烈地宣称:“借助集合论概念,我们可以建造整个数学大厦……我们可以说绝对的严格性已经达到了”。 1903年,一个震惊数学界的消息传出:集合论有漏洞!这就是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的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使集合论产生危机。“罗素悖论”就是“理发师悖论”: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要解决这个悖论,只能运用对称逻辑的主客体对称的思维方式。理发师要给“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这个广告语中的对象很明确:就是他可以为之服务并且可以从对方身上盈利的人,所以广告语中“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这个集合显然不包括他自己。这个悖论之所以会成为悖论是因为混淆了这个广告语本意所指的对象和这个广告语本意不包括的对象的区别,把这个广告语本意所指的不包括作广告本人的对象集合,抽象化为也包括作广告的人本身。而这种主客体对象的混淆、把这种不包括主体在内的对象的集合错误地认为也包括主体在内,源于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数学集合论没有主客体区分这个概念, 而这又源于传统形式逻辑没有主客体区分,所以很容易把主客体混为一谈造成对象的混淆而陷于悖论。“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集合论悖论”是同义语,都是所谓的“数学悖论”。“数学悖论”说明:数理逻辑—形式逻辑必须有限度有条件使用,把数理逻辑—形式逻辑抽象化无条件使用会陷于悖论。

社会领域是主客体统一的领域,经济领域是主客体统一的领域,经济现象是以主客体统一为核心的复杂性现象,运用数理逻辑—形式逻辑思维方式无法认识经济本质、把握经济规律、预测经济趋势、正确解释解决经济问题。以形式逻辑为充分条件推导出来的理论可以符合经济现象的某一侧面,但不可能符合经济现象的整体,因此也不可能符合经济现象后面的规律,揭示经济现象后面的本质;它可以被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证实,同样可以被经济现象的另一方面证伪。这就是为什么“格雷欣法则”与“反格雷欣法则”、“菲利普斯曲线”与“反菲利普斯曲线”都能得到数学模型的严密论证、也都能得到实践证明的根本原因。用仅仅满足形式逻辑要求的经济学理论指导经济工作,只能对经济活动产生误导。在对称经济学看来,教育产业化造成的除了读教科书以外全民不读书,全民业余时间斗地主打游戏机,以致造成图书馆冷清网吧爆满,造成国民素质下降,与智慧经济形态所要求的国民素质不相容,造成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因此是坏事。但在一般均衡论、一般均衡论基础上的需求供给定律、需求供给定律基础上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图书馆冷清说明社会对图书馆这一类公共品需求减少,国家可以减少对图书馆这一类公共品投资,国家减少对公共品投资不会造成GDP增长率下降,而且可以节约资源用于社会需求旺盛的GDP部门;网吧爆满说明社会对网吧需求旺盛,大力发展网吧可以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GDP,因此图书馆冷清网吧爆满是需求供给定律自发调节市场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好事。西方标准的

新古典边际分析方法在形式逻辑上是严密的,也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积累了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巨大成就”的证明,因此在形式逻辑这个层面而言,西方标准的新古典边际分析方法是真理。但就我国的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目前遇到的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使美元不断贬值而我国却无可奈何的困境、国家为对冲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而增发与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相当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使国内通货膨胀的困境、因通货膨胀使人民不敢消费而使国内市场低迷、内需企业前景暗淡、失业率提升、资源枯竭、技术水平与产业结构提升速度缓慢、发展缺乏后劲等等现象来看,我国积累的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成功的标志而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失误的证明。形式逻辑用边际分析方法,对称逻辑用规模分析方法,只有规模分析方法才是对经济现象的整体分析,边际分析只

能作为规模分析的环节而被包容在规模分析之中。用边际分析方法,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西

..................

方标准的新古典方法是真理;用规模分析方法,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西方标准的新古.....................................典方法

...

是谬误,并给我国的发展战略造成重大误导,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既然经济现

象是复杂性现象,对经济现象的整体分析只能用规模分析,所以符合形式逻辑要求只能是经济学真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仅仅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经济学理论既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证伪。规模分析方法是对称的、五维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而对称的、五维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是对称逻辑的方法,所以只有不但符合形式逻辑、而且符合对称逻辑的经济学理论才是真理。这样的真理只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所以形式逻辑是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所谓“价值悖论”,就是钻石对于人类维持生存没有任何价值,然而其市场价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场价值却非常低,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这个悖论。产生“价值悖论”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率分析方法无法理解价值的本质,无法把握价值的相对性。只有对称经济学的边际效益分析方法才能解开“价值悖论”。

西方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商品的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决定价值的是效率以及决定效率的工具、劳力与资源。钻石边际效用很大,消费者愿意以较多的价格购买;而水虽然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给人带来极高的效用,但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多,增加一个单位的水给人们增加的效用就很低了,即水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的价格自然也就很低了。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边际分析与超边际分析方法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价值悖论”。人类从月球上取回一块

石头,其效率不会高于人类得到一块同等重量的钻石,但它的一般市场价格——个人收藏或使用价值绝对要低于同等重量的钻石;然而它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对于人类的使用价值绝对要高于同等重量的钻石。“大海捞针”其效率要低于人类得到与这颗“针”同等重量的钻石,但从大海捞起来的这颗针的使用价值与市场价格绝对要低于同等分量的钻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发现一个事物的原因比当波斯人的王还好。有人皓首穷经,一辈子追求科学上的新发现,而个人所得无几;这样的人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带来的精神上的充实与心理上的满足。科学家对国家的奉献精神及由此带来的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富裕程度的不同,恐怕不能用科学家个人的收益与成本的边际分析来解释,与价格经济学范式和边际超边际分析方法也同样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对称逻辑的思维方式看来,价值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价值理性高于价格理性。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不是建立完全的价格体制,而是建立完全的价值体制。连接需求与供给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不是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价格经济学在微观经济领域只有近似的真理性,把其当作绝对真理就是大错特错;能够成为绝对真理的,只能是价值经济学。所谓价值经济学,就是以价值机制代替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价值经济学中,产品的本质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价值。使用价值的价格由使用价值的量决定,使用价值的量由稀缺度决定,稀缺度由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由主客体关系决定。在知识经济时代,主客体关系由效益决定;而这里的效益不是指利润,而是指满足人的需求程度。人的需求,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因此,使用价值是实体、属性、关系的统一。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用主客体关系定位价值的价值经济学、属于价值经济学范式的边际效益分析方法可以解决“价值悖论”。水虽然整体上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水总体上对于人类有很高的价值,但由于水整体上不稀缺,所以某一部分的水价格不高;某一部分的水价格不高是由某一部分的水价值不高决定的,和水总体上对于人类有很高的价值并不冲突。但如果在特定环境下(比如沙漠),人快要渴死时,那么特定的水对于人的价值就很高,它的价值和这个快要渴死的人身价成正比,也即这个人的身价有多高,那么这部分水的价格就可以有多高。同样,在正常环境下,因为钻石比某部分水要稀缺得多,所以钻石的使用价值要比某部分水大的多;此时钻石的价格大于某部分水,就是此时钻石的价值大于某部分水的反映。但如果在特定环境下(比如沙漠),人快要渴死时,那么钻石的价值就远远不如水对于此人的价值,钻石的价格也远远不如水的价格。这里,整体的水和人类之间、一般环境下某部分水和某部分人之间、特殊环境下某部分水和某部分人之间、一般环境下钻石和一般的人之间、特殊环境下钻石和

特殊的人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不同的,由不同的价值决定不同的价格是正常的;由主客体具体关系形成的价值是具体的,水的价值是大是小、钻石的价值是大是小,由此决定的价格孰大孰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所谓的“价值悖论”就会被化解。这才是真正的超边际分析——属于价值经济学范式的“超边际效益分析”;而建立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属于价格经济学范式的所谓“边际超边际分析”则不可能具体分析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所以也就无法化解上述“价值悖论”。“财富悖论”也一样:如果这边以满足感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水准,那边以金钱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标准,那么就会出现“财富悖论”。“财富悖论”的根源在于“价格经济学悖论”。如果以满足感而不是以货币收入作为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标准,那么就要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由此价格经济学范式就要转变。如果说,西方价格经济学的范式要求边际效率分析,那么幸福经济学范式则要求边际效益分析。特别是要建立经济学帝国,要使经济学成为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就只能用边际效益分析代替边际效率分析。“价值悖论”、“财富悖论”的产生与化解说明,必须用“边际效益分析”代替“边际效率分析”作为边际分析的总体方法,把“边际效率分析”纳入“边际效益分析”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中用对称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客体价值关系,那么隐藏在边际效益规律背后的,是价值规律而不是价格规律。人的理性的多层次、满意的多维度,价值的主体性、整体性与相对性说明,严格意义的边际分析只能是价值分析,任何约束条件下的边际分析都只能在价值经济学范式框架中定位。价值大小可以比较难以量化,边际效率分析无论其数学模型多精致完美都只能和实际脱节,要么没有意义要么必然被证伪。

西方经济学通行的数学模型方法是建立在一般均衡论与价格经济学范式基础上、运用边际效率分析方法、体现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的片面抽象方法的典型。在对称逻辑看来,所谓抽象方法,就是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使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思维的抽象,又通过综合使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这其间,思维的抽象只是过程或过渡环节而非全部。而西方经济学家的抽象方法却是把思维的抽象看成经济学思维的全部内容,以数理统计为根本方法,这样建立起来的模型只有或然性,而无普遍必然性;虽然有时会因碰运气发生作用,但极易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失效。同时,抽象的前提是明确的、特定的参照系,如果参照系模糊或者参照系混淆,这个抽象就是无效。历史辩证法是对称辩证法的展开,社会是放大了的自然;社会宏观主体的自觉活动,相当于自然界微观粒子的自发运动;宏观层面的自然观,相当于社会宇观整体的历史观。“无磨擦系统下的力学定律”、“没有空气阻力的自由落体运

动”、“分子不发生碰撞的理想气体”、“不可压缩非粘性的理想流体”等是对自然界宏观层面现象的合理抽象,把其机械地套到相当于自然界微观领域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领域,就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片面的抽象。抽象有一个“度”,这个“度”的界线,不同层次的对象有不同的标准。就好像量子运动中的“波粒二象性”,“波”和“粒”就不能分别抽象,如果分别对它们进行抽象,得出“量子”是“波”或者“量子”是“粒”就是一种偏见,而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无论是以“量子”是“波”还是以“量子”是“粒”的“假设”为出发点通过数学模型建构量子力学体系都是荒谬可笑的。社会经济系统是放大的量子世界;不同的个人其本质、秉性、人生观、世界观不同,因而其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不同,有的人自私、有的人乐善好施,有的人看重物质利益、有的人追求精神利益与生前生后名,有的人追求眼前利益、有的人更看重长远利益。对其中某部分自私的、更看重眼前物质利益的个人行为的假设和无磨擦系统下的力学定律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只能与量子运动中“波粒二象性”中的“波”或者“粒”相当,因而是一种过度的抽象;过度抽象形成的,就是空洞的、片面的抽象。用牛顿力学层面的思维方式来定位作为经济学出发点的公理、定理只能是空洞的、片面的抽象;用量子力学层面、与人类经济活动相对称层面的思维方式来定位作为经济学出发点的公理、定理才是具体的、合理的抽象。以具体的公理、定理作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是统一的,其逻辑体系是自洽的,结论是普适的、不可证伪的,没有各种各样的“外在性”、偶然性、非常规性,不需要用各种限制条件进行“修补”,因此不需要假设。把脱离具体的、还原论意义上的过度抽象、片面抽象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是对立的,其结论很容易被证伪。西方现代经济学之所以把这些“抽象”定位为假设,而不敢明目张胆宣示为公理,就是因为他们底气不足。西方现代经济学用认识宏观自然现象的方法来认识社会,是用牛顿力学的方法来认识量子世界,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复杂经济现象进行片面的空洞的抽象是方法的错位。如果把自然的微观层次看成相当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自然的宏观层次看成相当于社会的宇观层次,那么自然和经济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并无任何本质的不同;经济学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的发展一样,都是以不证自明的公理为出发点、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自然历史过程”。

把建立在数理逻辑基础上的数学抽象化无条件运用到经济与经济学领域、特别是经济学基础理论只能陷于悖论。如果说形式逻辑是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建立在片面空洞抽象基础上的数学模型就连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都不是。计量经济学可以成立,但计量经济学是低层次的经济学,是对经济过程某些局部现象的量化分

析,和经济学不能划等号,用计量经济学证明经济学可以数学化是错误的。经济学理论的层次性和运用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对称的,经济学理论的层次和运用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成反比,这是一条定理。不能从经济学研究运用形式逻辑的必要性推出经济学研究运用数理逻辑的必要性,不能从某些层次经济学研究运用数学模型的可能性推出任何层次经济学研究片面空洞抽象运用数学模型的可能性,不能从某些层次的经济学研究运用数学模型的有益性推出所有层次的经济学研究运用数学的必然性。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研究经济本质与经济规律需要理性逻辑——对称逻辑,知性逻辑——数理逻辑—形式逻辑只能描述经济现象。数学模型只能在一般均衡论基础上解释增长,不能在对称平衡论基础上解释发展——在对称平衡论基础上解释发展靠理性逻辑而不是靠知性逻辑。由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思辨性质决定,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运用数学模型。局限于知性逻辑的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无法解释经济本质问题,无法解释发展。

田国强、杨立岩在《经济研究》2006.11期发表的《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一文中,对所谓的“幸福—收入之谜”提出了他们的解答方案。所谓的“幸福—收入之谜”,就是指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 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而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构建了一个规范的经济学理论模型, 在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假定下研究人们的幸福问题, 从而将幸福经济学整合到主流经济学中来。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收入和非收入因素, 将心理学和经济学中的攀比理论和‘忽视变量’理论的基本思想统一起来, 在现代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和个人自利性假设下, 探讨了幸福收入悖论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他们的“研究表明, 存在一个与非物质初始禀赋正相关的临界收入水平, 当收入尚未达到这个临界水平之前, 增加收入能够提高社会的幸福度; 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个临界收入水平, 增加收入反而会降低总体幸福水平, 导致帕累托无效的配置结果。因此, 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政府应当提高非物质需要方面的公共支出, 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度。我们的理论结果也表明了重视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性, 否则人们会由于自己收入相对过少, 导致个体幸福度下降, 从而导致社会福利下降。”幸福,就是需要的满足。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本身是一个系统,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基本层次。物质生活水平和人的幸福水平不能划等号、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幸福水平的提高不是成正比是正常的,所谓的“幸福—收入之谜”的立论前提本来不成立;“幸福—收入

之谜”只是一个伪命题。他们之所以会把“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 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看成是“幸福—收入之谜”,也是由于他们对人的需要的片面空洞的抽象,把人的需要仅仅归结为物质需要。局限于知性逻辑的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无法解释人的幸福问题,无法解释发展。

遵守形式逻辑虽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充分条件,然而又确实是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数学,则既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充其量是某种程度上有用的工具之一。如果说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才是成熟的学科,那么也只有在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才算成功地运用数学。如果不是在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导下,以正确的内容为基础,运用数学只能是文字游戏、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形式再精美也只能是水上浮萍、南辕北辙;数学模型越精致,越是误人子弟,离成功地运用数学十万八千里。用数据与数理逻辑说话,本身就是货币经济学范式的产物。要不要用数据说话、用数学方程式来表述,不是方法、逻辑、语言表达方式之争,而是方法论之争;而隐藏在方法论之争背后的,是范式之争。西方经济学论著中通篇数据与数学符号,不是其学科成熟的标志,而是其线性思维方式使然;要不要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经济学原理”的结论就在线性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中。西方经济学用剔除主体性的数学模型方法来研究博弈论的数理博弈论,相当于用力学方法来研究量子力学,是方法和对象的不对称。西方经济学非数理博弈理论,否认了博弈理论中逻辑的普适性,等于说博弈理论可以不需要逻辑来建构,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这里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最拿手的数学方法,由于本质上属于传统逻辑范畴,其先天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对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实的解释的苍白无力和缺乏指导意义。霍金用数学方法推出整个宇宙起源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奇点”,这个“奇点”不是宇宙、时间真正的起点,而是荒谬的极点。这说明,用数学这种抽象的方法来演绎复杂的过程、推断具体的结论,无异于用树叉来打渔。

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等人工语言虽然都是语言,因而都是思维的形式,但同思维内容的关系不同:前者的“自然”性质,使其同内容有着天然的一致,而后者由于形式化了,所以同思维内容距离较远。所以用自然语言建立的模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原始统一的概念的模型,因而更符合真实;而用数学语言建立的模型则只是思维形式的模型,因而往往脱离现实。虽然前者看起来浅显,然而揭示了事实的真实本质,因而更深;而后者虽然看起来深不可测,然而只是形式化的东西,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沾边,因而更浅。这就是经济学深和

浅的辩证法。用高度形式化的人工语言来建立具有高度具体性的经济学模型,本身就是方法和对象的不对称。经济学数学化的认识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同人的主体性的对立。实际上经济社会的规律性同人的主体性是统一的,前者恰恰通过后者体现出来,正好像微观世界的自然规律通过基本粒子的无序运动体现出来一样。经济世界的多样性与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决定了在经济学体系中,传统逻辑是必要的,数理逻辑、数学工具是有益的但不是必要的,更不是充分的,过量使用是有害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思想,过度迷信数学模型、把数学模型神化,把建立数学模型看成建构经济模型的唯一手段,是西方经济学模型远离经济现实、特别是远离中国经济现实的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整体上脱离实际,使之显得似乎不够科学。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就用严密的数学推理来使之披上科学的外衣。可是,当它这样做时,却使自己离现实更远,数学推理越严密,使自己越不科学。“精致”的理论体系及其“精致”的模型缺乏现实的基础,只能失去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西方经济学的各种定理、公理,有那么多的例外甚至“悖论”存在,是由于传统逻辑的线性思维方式所致,是由于线性思维方式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不对称所致。经济现象是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具体、最核心的现象,要解释经济现象、特别是转型中国的经济现象必须用对称逻辑。

经济世界是实体、属性、关系的统一。经济科学是研究经济世界实体、属性、关系的,数学是纯粹研究数量关系的。经济系统的功能是经济要素和经济结构统一的属性深层次的结构是经济事物的本质。结构就是要素的结构,所以结构的属性已经包含了要素的属性在内。现代经济的发展,结构功能所占的比重比单独的要素功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而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由于忽视了结构的功能,只看到要素的数量属性,不能反映任何层次的本质,虽有抽象的认识意义,却无任何实用价值。线性的知性逻辑只能使经济科学成为抽象的真理。意义和价值的不对称不会使经济学成为合理的真理。经济学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实体、属性、关系的统一,只体现关系的价格只是价值的局部表现。以价格为市场的核心机制,这个经济学数学化的前提不成立。从错误的前提出发,不管推导过程逻辑多么严密,数学体系多么完整,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以偏概全的根源在于把经济学看成局部学科,这在前知识经济时代是正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学是整体的学科,经济学数学化将制约经济学的发展。数学的纯理性、抽象性与横断性使之不具备形而上学功能。从表面上看,数学是实证的;然而从本质上、整体上看,数学工具是不实证的。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都是从数量着眼对经济学形式化,不能产生新内容、新观点。除了数学以外,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数学化。数学悖论的产生、危机的出现,说明数学本身也要运用对称逻辑的思维方式,不对称的思维

方式,只能使数学发展陷入困局。无论是数理逻辑还是数学,其普适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数学只能是经济学辅助工具而不是必要的工具。经济发展是对称的过程,中国转型经济发展是对称的过程,经济科学发展是对称的过程,数学本身的发展也是对称的过程。只有对称地运用数学才算成功地运用数学。数学属于知性逻辑,经济属于复杂现象,作为“帝国主义”的经济学,必须用新的、与之相对称的思维方式来整合,这个思维方式就是理性逻辑——对称逻辑;必须用新的、与之相对称的哲学范式来建构,这个哲学范式就是对称哲学。

人类科学发展史,就是原创理论的发展史。经济学如果是一门科学,也应该是原创理论的发展史,而不是经济模型发展史、经济案例分析史。即使对称经济学产生以前的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那么作为科学经济学史前史的经济学说发展史,也是经济学原创理论的发展史。为什么量子时代真正的经济学家必须有原创基础理论?仅仅有经济学原创理论不行吗?这是因为当今时代经济现象是与量子层面相当的复杂性现象,对任何经济现象的研究都可以形成原创理论,这种与盲人摸象层次相当的“原创理论”不管用多么精致的数学模型包装,绝大部分没有科学价值。与量子物理层次相当的经济学原创基础理论,相当于牛顿力学层面自然科学的原创理论。所以,如果说自然科学只要原创理论就可以发展,量子时代经济学要真正发展必须靠原创基础理论。真正的经济学学术刊物发表的文章,可以没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突破,但不能没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经济学基础理论突破是经济学发展的前提。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以商品供求均衡关系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参照系的经济学研究与经济解释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一般均衡理论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西方线性思维方式的产物。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整个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落后于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经济实践;我国产能过剩及引起的经济增速下滑危机的原因、走出危机的出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明,知识经济与经济新常态必须用对称平衡论代替一般均衡论作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一般均衡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经济学颠扑不破的终极真理;经济学研究所要做的,就是运用一般均衡论对经济现象进行案例分析;而运用数学模型,就是为了使这种分析更精准。西方经济学不发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只发表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对某类经济现象“精准”、“规范”分析的案例,表面上是突出了经济研究的实证性,实际上是否认了科学经济学的可能性与经济学发展的可能性,否认了经济学对经济

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些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精准”、“规范”的数学模型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趋势、解决经济问题;对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国产能过剩的解决途径、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面前,一般均衡论与建立在一般均衡论基础上的数学模型只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黔驴技穷。如果说0无论是加以还是乘以10000个0都是0,那么量子时代没有原创基础理论的发展就没有经济学的真正发展,西方经济学只研究现象不研究本质、只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建构数学模型不建构原创理论的研究范式决定了西方经济学不可能对经济与经济学的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既然把经济学的出发点都可以看成是假设,把可证伪性说成科学的本质属性是不足为奇的。张五常:“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不要忘记,有解释力的理论,必然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不可能被推翻的理论,半点用途也没有。”“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之所以没有解释力,是因为这样的理论不可以被事实验证。”(张五常:《科学说需求》,中信出版社,2010.6,P46.73)张五常在这里是把科学和神学混为一谈。神学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科学只可证实,不可证伪。“只可证实,不可证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都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不可证实是神学,可以证伪是伪科学。西方经济学者用不可证伪是神学为由,认为只有可证伪才是科学的本质属性,所以经济学可证伪,是通过偷换“不可证实”与“不可证伪”这两个概念,肢解科学的两个不可分割本质属性,然后把科学混同与神学。神学固然不可证伪,但也不可证实。而科学不可证伪,但可以证实。把科学与神学区别开来的,不是不可证伪,而是可以证实。这就从形式逻辑这一西方经济学者自己也承认的思维方式层面“证伪了”他们关于经济学科学标准的诡辩论,“证实了”检验经济学科学真理的标准。真正的科学真理只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张五常之所以认为只有能被证伪的才能被证实,是因为他推行的是波普的经验归纳主义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即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而证伪主义方法论本质上只能是经验主义方法论。从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出发,也只能产生经验主义的方法论。鸡和蛋无论哪一个在先,在以还原论思维方式和经验主义方法论建构起来的不同的参照系中都可以自圆其说,都可以得到实践的验证,同样也都可以轻易被证伪。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以及其他形形色色以还原论为方法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这个学派那个学派,均属于为鸡和蛋哪个在先进行逻辑推演、烦琐论证、各树一帜,相互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论战中“大师”、“名人”、“著名经济

学家”辈出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以传统逻辑为思维方式、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建立起来的一个又一个体系,都是社会某个经济现象的抽象;虽然都有合理的因素,但总体上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形式逻辑严密的国家干预主义和同样形式逻辑严密的自由主义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相互之间没有兼容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把传统逻辑形式化造成的悖论。他们各自都有、也都只有片面的、抽象的真理,与具体的、真正的真理不沾边。从宇宙本质到现象展开、生物界从简单蛋白质到复杂蛋白质演进的逻辑关系与历史进程来看,无疑是蛋在先;但这个结论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不是建立在简单的事实对比、形式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认识史与客观发展史相统一的基础上,是时间、空间、层次相统一的验证过程,因而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统一的验证过程。按照五度空间方法,还原论与整体论可以统一,然而却是以整体论为基础的统一。这说明:仅仅在还原论方法论范式里的形式逻辑和实证还不足以证明真理,必须有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把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同本质到现象的展开相结合,才有可能得出“颠扑不破”的真理。这样的真理可以证实,不能证伪。

西方经济学还原论的思维方式,使之看不到社会实验与物理实验的本质区别。社会实验与物理实验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可以在实验室关门实验,前者只能走出象牙塔在现实生活中、在直接实践中才能进行。经济学家必须同时成为企业家、管理学家、管理者。能成为企业家、管理者,固然成不了经济学家,但不能成为企业家、管理者,则肯定成不了经济学家。离开现实的经济过程,关门搞所谓的经济实验,是实验手段与实验对象的不对称;其结果,只能证实、不能证伪实验者的主观意图,是自欺欺人。可以说,任何经济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关门实验得到证实,这样的实验根本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过程,没有任何科学意义。如果说,经济实验与经济过程的本质区别在主体而不是客体,那么,决定经济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的不在于实验过程,而在于实验者的思维方式。概率论、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基础本身是不牢的,如果思维方式停留在归纳(统计)演绎、计量分析这个线性层面上,那么再精密的实验过程,籍以建立起来的再严密的数字模型,也难以保证其结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样的“经济实验”,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在特定的参照系中,这不同的结论中只有一条是正确的。从一般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同宇宙本质相一致的思维方式,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是: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方法、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方法、复杂系统论的方法。用线性的思维方式作指导,经济过程再真实,“经济条件再纯粹”,也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从客体的角

度来讲,包括经济实验在内的社会实验,与真实的社会过程包括经济过程无任何本质不同;不同的只是实验者的主观意图。有了实验者的意向性,真实的经济过程也就有了典型性;其内在的本质与规律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现象浮现出来。也就是说,造成经济实验与经济过程区别的,是主体而不是客体。在客体中制造区别,是量身定制、削足适履,把结论当前提。

能够把具有本质区别的社会实验与物理实验统一起来的,是对称的思维方法。与社会实验相对称的方法是典型分析方法。对称逻辑的典型分析方法就是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就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在典型事物中的应用。经济模型的样本不是随机抽取的;典型分析,就是在典型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感性直观即非理性或非逻辑,通过非理性非逻辑的感性直观上升到概念、范畴和范畴体系,形成科学规律和科学本质;然后上升到超理性与超逻辑即直觉的逻辑;通过直觉逻辑创造性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典型。实证科学之所以成为实证科学,根本的是运用了典型分析法;其他的属于传统逻辑范畴的方法只能是辅助方法,或者是达到典型分析法的过渡、中介、途径。典型分析得出的普遍必然性结论不可能被证伪,如果被“证伪”只能说明参照系转移,原来的典型分析的条件发生变化。以典型分析法为基础,可以建立起以对称分析法为核心的对称逻辑。典型分析方法在实证方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致我们可以说,实证方法本质上就是典型分析法。经济研究真正的典型分析方法必须以经济社会本身为实验室,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之典型化、有序化、可控化,从而获得科学的结论,而不是关起门来做所谓的“实验”。典型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与科学和知识的实证化过程是同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成熟,应该就是它的实证化,一门学科成熟的过程即实证化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结果的科学结论不可能被证伪。

西方主流经济学只知道形式逻辑、不知道对称逻辑的线性思维方式,使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把握对称逻辑的典型分析这一科学的方法,他们自鸣得意的建立在概率论、统计学等计量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模型方法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典型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到处兜售的模型方法:前提未经证明;条件未经限定,在实践中很轻易就被证伪;一旦被证伪,他们就辩解说:可证伪本来是科学的本质属性。这是诡辩,是“实证悖论”。完整的经济学实验过程:分析、综合、验证。从分析到综合,是向上的道路;从综合到验证,是向下的道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只属于分析阶段,还未上升到综合阶段,更未深入到验证阶段。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结论”都不是十分肯定——留有这样那样缺

口——的根本原因。至于“数据”,“盲人摸象”得出的结论也是根据“数据”——只是这些数据都是片面的,没有通过综合上升到全面的、科学的结论。这就是张五常这样的西方经济学家主张科学可证伪的根本原因: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他们的经济学不可能是科学。

西方经济学家之所以认为可证伪是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参照系;所谓没有任何参照系的“玄学”、“形而上学”实际上是以整个宇宙为参照系。把自己局限在理性分析范围内的“主流经济学”,不能理解和解释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同知识经济形态这个参照系不兼容。主流经济学的真理性只能局限在工业经济时期,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被“证伪”,不等于经济学不是科学。所谓对称的方法,就是范式与参照系对称。惯性参照系不但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参照系中真理性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有效性也不一样。换了参照系,原来有效的方法将变得无效。更大的参照系中的科学原理有更大的适用范围,不能理解为比更小的参照系中的科学原理有更多的真理性。既然它们在各自的参照系中都是绝对真理,因而是等价的,不存在谁的真理性更多;也不存在谁是相对真理,谁是绝对真理;更不能理解为新的才是真理,旧的被证伪、被推翻。科学范式的转变过程,是参照系转移的过程。人类认识的深化、参照系的转移,适合新的参照系的科学原理的出现,并非旧的科学原理被证伪:它们在各自的参照系里都是绝对真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它们是等价的。以地球为参照系,“地球中心论”是正确的。以太阳系为参照系,太阳中心论是正确的。以宇宙为参照系,无中心论是正确的。以人类为参照系,“人类中心论”是正确的。只要明确参照系,这种真理论上的多元化就不会陷入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所谓思辩与实证的统一,就是指:逻辑上正确的命题,在特定的参照系中,都是只可证实、不可证伪的绝对真理。思辩与实证的统一,是经济学规范性与实证性统一的哲学依据。世界是可知的,思辩性与实证性是对称的;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思维与存在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之所以能做到思辩与实证的统一,是因为这种对称蕴含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天与人之间的同一性。它们之间同一是绝对的,差异、对立与斗争是相对的。经济主体活动和经济规律是统一的,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对称哲学既是出世的形而上学,也是入世的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外部世界的实在问题同人的存在问题是同一个问题。从具体科学到对称哲学、又从对称哲学到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和逻辑的过程。思辩与实证统一的对称哲学的建立具有必然性;它的建立使人对经济的认识过程更自觉、更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简言之,范式代

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产生于近代。又可称作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作为一般的科学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该范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随之对社会科学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孔德等的努力,科学实证分析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则主要通过冯特、桑代克等人在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就后,而逐渐确立了一种注重实证和分析的研究范式。

经济学(MBA文档)

经济学(MBA文档)

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的英语Economics是由希腊文ο?κο? [oikos]而来,意思是家庭、家族、财产权(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ν?μο?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组成,从逐字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或是政府的管理。 经济学的起源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说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学分类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 经济学。 ?从历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从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从经济的主体来看:政府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 部门经济)、非政府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 ?从经济的研究对象来看: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等。 经济学研究对象[1] 由于经济思想和学说受社会、历史、阶级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必然随着历史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其研究对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8种。 1 财富说。

财富说是一种年代最早、历史最长,持有人数最多的经济学对象理论。^A古希腊罗马学者的经济思想.到新古典经济学以前的多数经济学家都有这种对象理论。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财富及其增长问胚。重商主义者对研究财富的热情,超过了他们的先辈。他们以财富为中心研究了财富的形式(金银)、产生(流通领域)和增长途径(开采金银和对外贸易)等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也多为财富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国家税收,如何增加国家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在他的(赋税论)中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财富增长之道的。大卫-李嘉图遵循斯密的财富对象理论,但特别重视财富的分配问题,他把财富的分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也指出,政治经挤学是“阐明财富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据此,他把政治经济学分成生产、分配和消费三大部分加以论述,创立了三分法。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纲要)中,继承和发挥了萨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对象论,即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研究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般原理。 2、历史或制度说。 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反对者,在经济研究中始终将历史放到极端重要的地位,并且坚持以民族国家为中心来建立经崭学。十九世纪初亚当·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重目的:既求个人利益的极大满足,又使整个民族大家庭得以加强,并且后者是主要的。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提出了国家经济学与世界主义经济学相对立。他认为国家经济学是代表经济落后国家利益的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的富强之道。世界主义经济学是代表经济上先进国家的利益的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历史学派创始人罗雪尔指出,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论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诸规律的科学,经济学应与法律、国家、宗教等学科密切相关,并以他们为基础。希尔德布兰德声称,经济学应该产生一种文化史的经济史,并与历史的其他分支和统计学密切相关。新历史学派代表施穆勒进一步区分了国民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国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组织结构及其经济职能。美国制度学派把制度当作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动力,并以注重制度研究为根本特征。美国制度学者凡勃仑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制度的起源、演变对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作用。康芒斯则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为(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经济学是一种关于集体行动(风俗、家庭、公司、国家等)在控制个人行动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论。 3、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说。 西斯蒙第和罗雪尔都曾提到过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但他们所讲的人的概念比较含糊。 主观经济学派的先驱者马斯夏在(经济和谐)中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并解释说,“欲望、努力、满足,这就是经济观点中的人”。奥地利的门格尔则明确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他把经济学分为应用经济学、历史统计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他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经济”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节约和避免浪费。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经济学研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足,或以同样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如果社会能以更便宜的方法生产,这意味着这个社会将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但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年代——的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并没有摆脱稀缺性,这是事实。但是,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第一,事实上,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潜在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反映了人还没有充分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还不具备利用无限资源的充分知识。第二,不能把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商品经济)的特定阶级(资产阶级)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之心当作既定存在的事实,或者当作自然的合理的现象,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或助长其无限膨胀。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个生理的范畴,还具有社会的内容。道德、理想追求、教育、文化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因此,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的关键在人本身,在于人的智慧、能力的解放。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由于这些决策是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地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人类社会地基本经济问题 稀缺性是指经济物品和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或需要而言所表现出来地有限性. 经济资源地有限性人类欲望地无限性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选择地原则 最小投入得到最大产出,即选择资源最优配置地方案 资源配置地方式——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混合经济体制市场调节与行政手段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地定义与研究对象 、广义地说,西方经济学是行为科学,是研究人们在稀缺条件下地行为选择 、狭义地说,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最有效率地资源配置方式,如何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分配社会产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西方经济学研究地是人与物地关系. 、西方经济学地研究对象是一定制度条件下地 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地主要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地定义[] 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地经济行为和相应地经济变量地单项数值地决定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价格机制将稀缺地资源在各种用途上进行有效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树木)(居民户、厂商)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解决地问题——资源配置研究方法——个量分析(经济变量地单项数值) 、微观经济学地主要内容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地定义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 研究社会经济中地有关总量地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 利用资源地问题. .研究对象——整个经济(森林).解决地问题——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总量分析(经济变量地总量指标)(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地关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地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解决地问题不同、中心理论不同、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地联系 .研究目地相同(对人们地经济活动提供正确地指导,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 .在理论上互为前提,互相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地基础 .都采用实证分析为主地方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地范畴 二、实证经济学(客观性)与规范经济学(主观性)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地区别——是否以一定地价值判断为依据 西方经济学地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考研重点整理(微观部分为主)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材料 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第一章 导 言 重点掌握内容: 一、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的同时,又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因此产生了经济学。 生产可能线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结合形成的线。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 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资源稀缺 ? 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资源配置 ?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 点上?---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既稀缺又浪费 ?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 点上?---经济制度(市场和计划)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 其中资源配置又称为选择。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具体地说,选择包括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 ① 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③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 ④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 ①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③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④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都是实证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 两者区别: 1.是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前者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而后者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 2.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后者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经济学具有客观性,而规范经济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两者联系: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 大炮 黄油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原则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现将有关况介绍如下: 一、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质 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就曾围绕中国的社会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大论战。参加讨论的人在政治理念、学术主张、所用依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是,凡是否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质的人,同时也就不赞成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反之,则大都会肯定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这说明单从学术层面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它同时关系到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良和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作者正是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判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质,而且重新研究、勾画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出了许多新的阐释,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史学体系。中国■■也在对近代社会质这一基本国认识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而中国■■所领导的革命实践,则被公认为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有的学术刊物还曾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学者对此发表意见。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以往我们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仅仅着眼于它的掠夺和奴役,而讳言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推动和促进。有的文章认为,帝国主义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社会质,所以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仍是封建社会,此后则是半封建或半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 总的来看,一些学者虽已明确对“两半论”提出了质疑或否定,但对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尚缺乏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尽管如此,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们大都是在讨论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取得突破、发展这样一个大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有的学者明确表示,否定毛泽东的“两半论”,重新检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提法,就是要为设计新的近代史构架寻找理论基点。 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学者认为,近代史研究应该努力论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质,全面总结■■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经验。这样,我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才是深刻的。如果重写近代史突破了这个基本思路,就会使我们的史学研究倒退到旧中国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史学著作的老路上去。有的文章强调,中国近代史研究,应当以为实践充分检验的科学“两半论”为其基点之一,这个根本的科学论断有待丰富与发展,但决不能轻率地否定。 二、关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 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给近代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肯定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这方面我们的史学工作者曾做了许多的工作。近年,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一)殖民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促进了近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向近代化。对此,不能再仅仅从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立场出发去审视,否则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消极的、片面的、绪化的彻底否定。只有从价值论角度去重新评价“世界走向中国”这一历史问题,才有可能对中国近代史有一

主流史学范式(历史观)

历史唯物论即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大体由以下一些原理构成:劳动创造人类自身,劳动创造历史,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决定社会历史面貌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由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随之改变。由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改变,政治制度、理论观点也随之改变。人类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的生产关系,整个人类历史便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历史成为阶级斗争历史。历史发展的动力就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①。人类历史是辩证发展的,因此应当用历史主义观点来看待。在上述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承认人类文明史是阶级斗争的发展和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当时

则被认为是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要点。 所谓世界历史的整体化发展,或者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整体世界史观,主张从联系的、整体的高度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吴于廑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就一直倡导要编纂新的世界史,80年代以后陆续撰写发表了《关于编纂世界史的意见》、《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亚欧大陆传统农耕世界不同国家在新兴工业世界冲击下的反映》等极具代表性的长篇文章,阐述了他对世界历史的看法,强调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所撰写的“世界历史”一文中,吴于廑先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世界历史观。稍后,由他和齐世荣教授共同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问世,在我国世界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它体现了我国世界通史研

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_黄兴涛

词称:“本书宗旨,以养成共和国民为主,尤致意于爱国、合群、进化、自立等事。所附图画,亦皆有关学识。”(傅运森《新历史》(一),共和国教科书高等小学校用,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封二)虽然,宗旨前后不一,但教科书里所包含的近代知识并没有因为改良与革命的分野、帝制与共和的交替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制度对知识的制约还有并非直接的另一层面。 概念、文本、制度是展开中国概念史研究的三个切入口,其他还有诸如“文体”、“图像”等路径可寻。在考察过德文《历史的基本概念》、《哲学历史词典》和法文《法国政治和社会基本概念工具书》后,里希特呼吁有必要编纂英文版概念史辞典,认为闻名世界的牛津英语辞典无论怎么增补,也无法取代概念史辞典的功能。在历经“语言学的转变”后的中国学界,既有的由不同学科条分缕析而建构的知识体系受到质疑,现代知识是如何按照时代需要和制约而被建构的?在其获致现代性霸权的同时有哪些固有的中国知识或泊自欧美和日本的知识从现代语境中脱落了,为此,实有必要编纂一部多卷本的中国概念史大辞典,可能的话,最好名为《东亚近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在近代知识这一能动的世界里,单纯的概念并不存在。 收稿日期 2012—06—30 作者孙江,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高研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93。 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黄兴涛 一 “概念史”的内涵与特质 *所谓“概念史”(conceptual history),与其说是将概念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一门专史,或者说思想文化史的一个分支,不如说它是一种认知转型期整体历史的独特视角或方法。 “概念史”假定,每一个具有转型特点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凝聚那个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和塑造那个时代社会历史特征的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概念。因此历史学家不仅需要对这些概念的内涵演变进行专门探讨,同时需要关注、甚至更为关注这些概念的历史运用,也即重视它们与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变迁之间深刻微妙的互动与关联。换言之,“概念史”着眼的是“概念”,关注和究心的却是“历史”,它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某些特色或重要概念的研究,来丰富和增进对于特定时期整体历史的认知,因此,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历史研究的范式。 “概念史”最早是一个德国术语(begriffsge-schichte),黑格尔已曾使用。它在德国正式成为一种较为明确而自觉的历史研究方法,大体出现 于20世纪60~70年代,后来得到持续发展。其标志性成果,为两大德语巨著的持续编纂和出版,即8卷本《历史的基本概念———德国政治和社会语言历史词典》和15卷本《1680~1820年法国政治和社会基本概念手册》。这两部著作,代表着德国概念史研究的水准。其核心主编,分别为史学家柯史莱克(Reinhart Koselleck)及其弟子赖夏特(Rolf Reichardt)。柯、赖二人堪称德国最为杰出的概念史研究者,尤其是前者,更属于概念史研究的象征性人物[除了《历史的基本概念》之外,柯史莱克关于概念史的理论和实践的代表作还有他主编的《历史语义学和概念史》(Historische Semantik und Begriffsge-schichte,1979),以及他个人论集的英译本《概念史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等]。 在柯史莱克看来,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概念**本文最初是为2011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史学前沿” 讲座而写的提纲,题为《概念史研究与近代中国民族主 义认知》。此次应邀参加笔谈,略有修改。

“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萌生

龚云:“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萌生作者:文章来源:团结报点击数:854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03日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系列文章之一: “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萌生 编者按:伴随着20世纪中国政治主题的变迁,对近代中国历史主题的不同判断和研究主体的现实政治诉求,形成了主导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种研究范式——“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可以说,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史,就是“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萌生、形成、发展的演变史。本文作者以“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为中心,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做了深入的分析。 1、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 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学术界通称为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历史是自1840年起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翻身、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从另一个意义说,也是中国由被动到主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 “中国向何处去”是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旋律。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百年中国主题的回答,是先现代化,还是先革命,不仅决定于近代中国的客观进程,也与对近代中国的客观进程的历史考察相关。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作为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继承了传统中国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传统——“资治”。从其一开始产生,就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学术,而且深受现实中国政治语境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被纳入现实主流意识形态中,为现实的统治阶级提供合法性依据。在民族、阶级斗争紧张、激烈的时代里,近代史研究者集学者和政治代理人两任于一身,将学术研究当作救国和政治斗争的工具。他们借中国近代史研究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他们构筑的近代史研究范式,折射了当时中国政治主题;他们的政治理念,深深地渗透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文本中。

近代史研究注释规范

关于《近代史研究》若干技术处理的规定 一、数字的用法 (一)总的原则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况可以灵活变通,但应保持相对统一。 (二)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例: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30年代 1946年2月1日 9时30分36秒、道光年间(1821—1850) 1.1 年份不应简写:如:1940年不应简作“四○年”或“40年”,1930—1935年不应简作“1930—35年”。 1.2 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38年(1949)、昭和16年(1941);1949年10月1日以后中国纪年统一使用公历。 2.物理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非物理量值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篇文章应统一)。 例:876千米 600克 45万元 48岁 11个月 30名 2.1 百分数不能简写,如30%-60%不能写作30-60%。 2.2 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不分节;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需表明精确度的除外),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单位,如:345000000吨,可改写为3.45亿吨或34500万吨,不能写作3亿4500万吨或3亿4千5百万吨;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不应断开移行。 (三)应当使用汉字的情况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 例:八国联军二○九师第四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四运动十月十七日同盟相差十万八千里七届二中全会 2.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年月。 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正月初五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_革命史范式_与_现代化范式_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第007版 理论月刊?特稿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徐秀丽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的中国近代史,也都叙述了并不属于“革命”至少并不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的洋务运动史、戊戌维新史、辛亥革命史、新文化运动史和五四运动史、北洋军阀史、资本主义发展史,也都包括清末统治阶级内容状况、改良主义思想以及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但相关学者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检讨,认为用“革命史范式”撰写中国近代史,局限于革命史的视角,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有的学者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书林一叶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衡量某一学科的学术进展程度,其有效办法之一,莫过于对该学科展开学术史研究。从提高学术水 准的角度说,学术史研究并非仅仅对已有的学术成就作简单的总结与回顾,而是在更具研究价值的层面上,展示具有积累性价值的学术资源,且能起到开启学术研究新门径的积极作用。这本以中国近代史(1840—1949)作为学术史研究对象的著作,集众多学界专家之力,对50年来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就,进 行分专题的综合性研究与分析。此项工作对于近代史研究者十分有益,从某种角度上说,可让人较明了 地了解和把握前辈学者在此一领域的研究理路和方法,尤其对研究后学,可使其知晓守其所当守,弃其 所当弃。因此,主编曹业英在本书前言中有针对性地指出:“有那么一些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前辈学 者这一宝贵学术传统。他们研究问题,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从不考察前辈学者对其研究对象有无研究, 或研究到什么程度,只是一味‘跟着感觉走’,自我陶醉在众所周知的陈词滥调和‘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 无知之中,从而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此段话可谓对编辑出版本书价值的最好说明。 本书共分24个专题,涵盖面广,信息量大。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政党、工人、妇女、青年等, 皆有详尽的评析,另有人物、史料、评介等方面的概述。本书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0年4月出版, 581千字,印数3000册,定价50.00元。(骆墨) ●书林一叶 《中国镜像》 副标题:90年代文化研究。作者:王岳川。本书借鉴著名心理学文化学家拉康的“镜像”概念,对中国 90年代思想文化作了全方位的扫描。这种扫描是以“‘文化研究’的思维范式作为出发点,从公共空间和 个体伦理入手,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作为一种当代‘文化镜像’分析视角,去审理90年代中的文化症候 和思想景观,关注被各种主义所掩盖的真实问题,以及问题的前提和产生的后果。”(引言)实际上,作者 是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之“镜”中,对中国文化自我加以重新体认,书写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 阐释焦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诸问题,在文化冲突与对话中,重现文化中国形象。本书分为上篇“知识境遇与前沿意识”和下篇“价值趋向与文化镜像”,共10章。上篇涉及的主要是90年代思想界与知 识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诸如人文精神的论争、民族主义问题、后现代性问题、知识分子的多元价值与“边 缘化”问题、政治与文化激进主义、新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的论战与批评、后殖民主义中的全球化与本土 化问题,等等。下篇讨论的更多属于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大多集中在文学领域,从诗歌的边缘 化到新历史主义小说盛行,从女性书写到先锋艺术、从大众传媒到当代影视,等等。本书尽管不是一部严 格的史学著作,但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303千字,印数5000册,定价25.00元。(骆墨)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sodocs.net/doc/fe8858304.html,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各方向复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各方向复试真题一、中国古代史(适用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国学、专门史、区域文化史) (一)简答: 1、中古时期皇权政治的特点; 2、宋以后宗族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论述:按顺序写出二十四史并简述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影响 二、中国近现代史(适用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史所)、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史系)、经济-社会史) (一)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多由日本转介,试列举近代日本对中国教育、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二)结合当前学术动态,简评蒋介石 (三)试论述辛亥革命对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三、大数据历史 (一)论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二)论述计量(量化)史学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和意义 四、跨专业加试(中国通史) (一)论述宋代以来儒学的发展 (二)任意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其中一种进行阐释 201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卷

1.你读过哪些本专业的学术著作?请对其中的一种进行评论,并试对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或观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限800字以内)(60分) 2.就你所接触的材料和知识,试谈历史学或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发展趋势。(限800字以内)(40分)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卷 1、简论历史文献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50分) 2、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对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50分)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卷 1.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英、德两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及其特点。(50分) 2.简要说明二十世纪国际关系的几个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50分)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卷 1、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认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何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请就“近百年中华民族的根本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0分) 2、结合近代多次反侵略战争,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50分)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 20 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 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 80 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三个层次 1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效用与决策 2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3整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需求函数 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的之间相互关系 需求表和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Qd =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Qs =f(P)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 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相一致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运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