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绝密★启用前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不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g B.1.28g C.2.56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氧化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10.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6 D.7

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

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

..

符合

..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

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 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

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

动图象如图a所示.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

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

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

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

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

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

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

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

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

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速在桌面上形成

的光斑半径为

A.r B.1.5r C.2r D.2.5r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

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

(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

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v1 B.v2 C.v3 D.v4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

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

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

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

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

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n=1,13.22eV<E<13.32eV

2013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免费(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 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i27 S32 Cl35.5 Ce140 Pb207 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总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3.右图为第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于物质和呼吸速率 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试题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 B .2. C .3.2 D .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4 m/s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 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 s 时波形的图是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b 态相比,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 .与a 态相比,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 .在相同时间内,a 、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 .从a 态到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A C

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 .r B .1.5r C .2r D .2.5r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v 3、v 4 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 体在3 s 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 1 B .v 2 C .v 3 D .v 4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原来增加了5条。用△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 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 和E 的可能值为 A .△n =1,13.22 eV <E <13.32 eV B .△n =2,13.22 eV <E <13.32 eV C .△n =1,12.75 eV <E <13.06 eV D .△n =2,12.72 eV < E <13.06 eV 20、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 V ,b 点的电势为24 V ,d 点的电势为4 V ,如图,由此可知c 点的电势为 A .4 V B .8 V C .12 V D .24 V (a ) (b ) (c ) (d ) -0.54 -13.60 -3.40 -1.50 -0.85 -0.38 -0.28 1 2 3 4 5 6 7 n E /eV

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请注意基础学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 扎DXA与A7?中所含■元素的种类都是CH0NP n左一个分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C, T:ffi菌体是DMA病畫,橈酸只W DMA,由』兑氧核德核昔酸组咸.D细菌是康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人体

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 外液的分配不同。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一一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一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 肮粒再蛋白质,其结构与基因差别较大,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肺炎収球菌的増殖方式为二分裂;m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矶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P H P U转变为氏PBc的过程为蛋吕质到蛋m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试卷 2010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 如果A 与B 是两个任意事件,()0P A ≠,那么 ()()()|P AB P A P B A =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 = A 、 14- B 、 14+ C 、 12 D 、 12 2、若集合121log 2A x x ???? =≥ ????? ? ,则A =R e A 、(,0]? -∞+∞???? B 、? +∞????

2007年河南高考理综(含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综试卷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e:20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本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何种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 p(Ne)> p(H2) C.p(H2)> p(O2)> p(Ne)D.p(H2)> p(Ne)> p(O2) 10.已知氧气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2015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

201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高考理综]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

[高考理综]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广东 Z 景W007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Mn 55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亚氨基锂(Li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2 LiNH+HLiNH+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22 A(Li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2+-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H D(高温燃烧石灰石 22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2++-3+---+A(Mg、Na、ClO、NO B(Al、NH、Br、Cl 34+++- 2-2-2- C(K、CrO、CHCHO、SO D(Na、K、SiO、Cl2734310(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g)+NO(g)+NO(g)2N(g)+3HO(g) ΔH<0 3222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NH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3 CNON1?2 (单位时间内消耗和的物质的量比为时,反应达到平衡2 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11CaHSOH(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固体为电解质传递,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4 2H+O= 2HO 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2 2 Ab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极流向极 B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 O + 2HO + 4e= 4OH 22 C0.1mol1.12LH (每转移电子,消耗的2+ DHab (由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极 12Fe – CrCr (右图是三种稀酸对合金随含量变化的 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e – Cr (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 (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6HNO() = Fe(NO)+3NO?+3HO 稀33322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2卷试题及答案详解(试题与答案分开)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 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 O 5 ,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 子式为 A.C 14H 18 O 5 B.C 14 H 16 O 4 C.C 16H 22 O 5 D.C 16 H 20 O 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安徽省2016年高考理综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2016年高考理综试题(附答案)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 35.5 K 39 Cr52 Mn55 Ge73 Ag108 第I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 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化学部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 【化学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6分) 6.(环保、氧族)(2007年全国理综卷I)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A。 7.(电解质)(2007年全国理综卷I)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答案]C。 8.(电化学、计算) (2007年全国理综卷I)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 析出Cu的质量为( )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答案]B。 9.(NA定律)(2007年全国理综卷I)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 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10.(氧化还原反应) (2007年全国理综卷I)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 = 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答案]B。 11.(氧族制O2) (2007年全国理综卷I)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答案]A。 12.(有机计算)(2007年全国理综卷I)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

2020年高考理综安徽卷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4页。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磷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齐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2. 蛙的神经远内,外+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 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N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 +Na 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3.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 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 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 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4.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 基 因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1 9 ,抗病植株RR 和 Rr 各占4 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 代中感病植株占 ( ) A. 1 9 B. 116 C.4 81 D. 18 5. 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 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6. 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 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N 14 O 16 Mn 55 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 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C.胰岛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 D.胰岛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Array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 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 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 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

2007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激素 B 雌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 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 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2019年高考理综物理安徽卷

2019年高考理综物理安徽卷 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 ,“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那么 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大 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 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0S 时波形如图1 波速为10M /S ,那么T =0.1S 时正确的波形是图2中的 图2 16、如下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半径 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AP =2R ,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小球 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 A 、重力做功2MGR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 12MGR 17、如下图,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下滑,假设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那么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 、物块将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 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18、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V ,点A 处的电势为6V ,点B 处的电势为3V ,那么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200V /M B 、2003V /M C 、100V /M D 、1003V /M 19、如下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 电粒子以速度V 从A 点沿直径AOB 方向射入磁场,经过ΔT 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OC 与OB 成600角。现将带电粒子的速度变为V /3,仍 从A 点射入磁场,不计重力,那么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 B

2007年高考理综真题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何种混合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 p(Ne)> p(H2) (C) p(H2)> p(O2)> p(Ne) (D) p(H2)> p(Ne)> p(O2) 10.已知氧气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4+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