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 重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 重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 重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 重点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

原理:溶剂穿投入药材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深处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

溶剂的选择:溶剂分三类: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

极性强弱顺序: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溶剂选择原则:1.根据相似相溶原则,以最大限度提取所需化学成分,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尽可能小。 2.溶剂不能与重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即使反应也应属于可逆性。 3.溶剂应该沸点适中,易回收,低毒安全,廉价易得。

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1.煎煮法:中药粗粉加水加热煮沸提取。适用于:中药的大多数成分。

优点:简便易操作缺点:对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多糖类成分含量高的重要加热后药液粘稠度大,不易过滤。

2浸渍法:优点: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也适用于淀粉或黏液质含量较多的重要成分的提取。缺点:提取时间长,效率低。3渗漉法:优点:过程中随时保持较大的浓度梯度,故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4回流提取法:优点:效率高于渗漉法缺点: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5连续回流提取法:优点:容积消耗量小,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

在实验室连续回流提取常采用索氏提取器或回流提取装置。(二)水蒸气提取法:

适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

原理:这类成分有挥发性,在100℃时有一定的蒸汽压,当水沸腾时,该类成分一并随水蒸气带出,再用油水分离器或者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这类成分自馏出液中分离。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常用溶剂:2

CO

原理:超临界流体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与液体相似,黏度与气体相近,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物质的溶解过程包括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扩散作用,与溶剂密度和扩散系数成正比,与黏度成反比,所以超临界流体对许多物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优点: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工作,防治某些对热不稳定的成分被破坏或逸散,萃取过程几乎不用有机溶剂,萃取物中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环境无公害,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

色谱分离法

优点:分离效能高,快速简便。

1,吸附色谱:原理: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分离。常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应用广泛,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大多可以用其分离

氧化铝: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如生物碱,甾,萜类等成分活性炭:主要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及某些苷类。

聚酰胺:以氢键作用为主,主要用于酚类,醌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类成分的分离。

2凝胶过滤色谱:原理: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凝胶:葡聚糖凝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3离子交换色谱: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凝胶三种

4大孔树脂色谱:大孔树脂是一类没有可解离基团,具有多孔结构,不溶于水的固体高分子物质。它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的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5分配色谱原理: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

中药有效成分的波普测定

红外光谱(IR)用于测官能团紫外光谱(UR)用于测共轭体系

核磁共振光谱(NMR)用于测H,C的数目位置,相互关系

质谱(MS)用于测分子量

苷键的裂解:苷键具有缩醛结构,在稀酸或酶的作用下,苷键可发生断裂,水解为苷元和糖

1.酸催化水解:苷键易被稀酸催化水解,反应一般在水或稀醇中进行,所用酸有盐酸,硫酸,乙酸和甲酸等。

原理:苷键原子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生成苷元和糖的阳碳离子中间体,在水中阳碳离子中间体经溶剂化,再脱去氢离子形成糖分子

★六点规律!(1)按苷键原子的不同,苷类化合物酸水解速率的顺序为:N-苷>O-苷>S-苷>O-苷(2)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3)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4)吡喃糖苷中,吡喃环5

C上的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顺序为: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5)氨基糖苷较羟基糖苷难于水解,而羟基糖苷又比去氧糖苷(尤其2-去氧糖苷)难水解。(6)芳香族苷因苷元部分有供电子结构,其水解比脂肪族苷容易得多。

★苷类的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苷类化合物的共性在于都含有糖基部分,因此,苷类化合物可发生与糖相同的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但苷元中的糖为结合糖,需要先水解成为游离糖后才能进行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糖的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1.α-萘酚反应(Molish反应)单糖在浓酸作用下失去三分子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可与α-萘酚试剂反应(在此条件下,低聚糖或多糖先水解成单糖再脱水。)

2.菲林反应(Fehling反应)还原糖能与碱性酒石酸酮试剂反应,使高价铜离子被还原为低价铜离子,因而产生氧化亚铜的砖红色沉淀。

3.多伦反应(Tollen)还原性糖能与氨性硝酸银试剂反应,使银离子还原,生成银镜或黑褐色的银沉淀。

注:单糖均为还原性糖,低聚糖分为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多糖均无还原性。

4.碘呈色反应碘分子或碘离子排列进入多糖螺环通道中形成的有色包结化合物产生的呈色反应,所呈色调与多糖的聚合度有关,糖淀粉聚合度为300-350.遇碘呈蓝色,胶淀粉聚合度为3000左右,遇碘呈紫红色

★ 醌类物质的颜色反应

1.)Feigl 反应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发生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机理见课本

过程:取醌类化合物的水或苯溶液1滴,加入25%碳酸钠水溶液,4%甲醛及5%邻二硝基苯的苯溶液各一滴,混合后,置水浴上加热,在1-4分钟内产生显著的紫色。

2.)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无色亚甲蓝溶液为苯醌类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 配置方法:将亚甲蓝100mg 溶于乙醇100ml 中,再加入乙酸1ml 及锌粉1g ,缓缓振摇至蓝色消失后备用。 此反应在PC 或TLC 上进行,样品在PC 或TLC 上呈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化合物相区别。

3.)borntr?ger 反应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 机理见课本

过程:用本法检验中药中是否含有蒽醌类成分时,可取样品粉末约0.1g ,加10%硫酸水溶液5ml ,置水浴上加热2-1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加乙醚2ml 振摇,静置后分取醚层溶液,加入5%氢氧化钠水溶液1ml ,振摇。如有羟基蒽醌存在,醚层则由黄色褪为无色,而水层则显红色。

4.)Kesting-Craven 反应 苯醌类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有活性亚甲基试剂的醇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5.)与金属离子反应 在蒽醌类化合物中,如果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时,则可与++22,Mg Pb 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6.)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9位或10位未取代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尤其是1,8-二羟基衍生物,其羰基对位的亚甲基上的氢很活泼,可与0.1%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吡啶溶液反应缩合而产生各种颜色。(1,8-二羟基均呈绿色。)

此反应可以用于蒽酮化合物的定性检查,通常用纸色谱,以吡啶-水-苯(1:3:

1)的水层为展开剂,以对亚硝基二甲苯胺的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在滤纸上发生颜色变化。如大黄酚蒽酮-9在滤纸上开始为蓝立即变绿色。芦荟大黄素蒽酮-9在滤纸上开始呈绿色很快变蓝。

内酯的碱水解 香豆素类分子中具有内酯结构,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的水溶液经酸化至中性或酸性即闭环恢复为内置结构。 香豆素的显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 香豆素类成分具有内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异羟肟酸,在酸性条件下再与三价铁离子络合而显红色。

(2)酚羟基反应 香豆素类成分常具有酚羟基取代,可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若其酚羟基的邻位,对位无取代基,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3)Gibb's 反应 香豆素类成分在碱性条件(pH=9-10)下内酯环水解生成酚羟基,如果其对位无取代基,则能与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Gibb's 试剂)反应而显蓝色。(可用于判断碳六位有无取代基)

(4)Emerson 反应 香豆素类成分如在6位无取代基,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后与Emerson 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反应生成红色 (可用于判断碳六位有无取代基)

1

香豆素理化性质检识荧光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uang(365nm)照射下一般显蓝色或紫的荧光。

7-羟基香豆素---蓝色荧光,加碱后,荧光更强,变为绿色。

羟基香豆素醚化,或导入非羟基取代基往往使荧光强度减弱,色调变紫,多烷氧基取代的呋喃香豆素类---黄绿色或褐色荧光。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

1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黄酮,黄酮醇,查尔酮----平面型分子---难溶于水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分子---水中溶解度稍大

异黄酮类化合物---非平面分子,亲水性比平面性分子增加

花色素类虽然是平面型结构,但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盐的通性,亲水性强,水溶性大。

黄酮类化合物如果分子中引入的羟基增多,则水溶性增大,脂溶性降低,而羟基被甲基化后,则脂溶性增加。

2黄酮苷类: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苷化后,水溶性增加,脂溶性降低。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但难溶活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多糖苷比单糖苷水溶性大,3-羟基苷比相应的7-羟基苷水溶性大。

★黄酮苷的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将样品荣誉甲醇或乙醇1ml中,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滴几滴浓盐酸,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红~紫红色,少数显蓝色或绿色,分子中特别是当β-环上有-OH或-OHC3时呈现的颜色亦随之加深。查尔酮,橙酮,儿茶素类则无该显色反应。

(2)钠汞齐还原反应

在样品乙醇溶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至数小时或加热,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则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黄酮醇类显黄~淡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显棕黄色。

(3)四氢硼钠还原反应此反应可在试管中货滤纸上进行,取样1~2mg溶于甲醇中,加4

NaBH的甲醇NaBH10mg,再滴加1%盐酸,或先在滤纸上喷2%4

溶液,1分钟后熏浓盐酸蒸气。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三氯化铝反应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或邻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可以显色。此反应可在滤纸,薄层上或试管上进行,将样品的乙醇溶液和1%三氯化铝溶液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多呈黄色,置紫外灯下显鲜黄色荧光。但4’-羟基黄酮醇或7,4’-二羟基黄酮醇显天蓝色光。

(2)锆盐-枸橼酸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或5-羟基的存在与否。

取样品0.5~1mg,用甲醇10mg溶解,加2%二氯化锆甲醇溶液1ml,若出现黄色,说明3-或5-羟基与锆盐生成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如黄色不减退,示有3-羟基或3,5-羟基,如果黄色显著减退,示有5-羟基,但无3-羟基。

(3)氨性氯化锶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如果有邻二酚羟基,则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取少量样品置小试管中,加入甲醇1ml溶解,再加0.01mol氯化锶的甲醇溶液3滴和被氨气饱和的甲醇溶液三滴,如产生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则表示有邻二酚羟基。

(4)三氯化铁反应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呈现紫绿蓝等不同颜色。

3.硼酸显色反应

4.碱式试剂反应黄酮类在冷和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产生黄~橙色

查耳酮或橙酮类在碱液中生成红或紫色。二氢黄酮类在冷碱中呈黄~橙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深红~紫红色。

5.与五氯化锑反应用于区别查耳酮和其他酮类将样品5~10mg溶于无水四氯化碳5ml中,加2%五氯化锑的四氯化碳溶液1ml.查耳酮类生成红或紫红色沉淀,黄酮,二氢黄酮及黄酮醇类显黄色至橙色。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溶液提取法

原理:黄酮类成分大多含有酚羟基,因此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提取液经过酸化后黄酮类化合物被游离,可沉淀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

143页聚酰胺柱色谱

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其酰胺羟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的,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与位置等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的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溶剂分子与聚酰胺或黄酮类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越强,则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将越弱。

洗脱规律:

1.黄酮类化合物分子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即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在色谱柱上越难被洗脱。

2.当分子中酚羟基数目相同时,酚羟基的位置对吸附也有影响,如果酚羟基所处位置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其与聚酰胺的吸附力减小,易被洗脱下来。

3.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

4.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强弱的顺序: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

5.游离黄酮与黄酮苷的分离,若以含水移动相做洗脱剂,黄酮苷比游离黄酮显洗脱下来,切洗脱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游离黄酮;若以有机溶剂做洗脱剂,结果则相反,游离黄酮比苷先洗脱下来。

6.洗脱溶剂的影响。聚酰胺与各类化合物在水中形成氢键的能力越强,在有机溶剂中较弱,在碱性溶剂中最弱。因此,各种溶剂在聚酰胺色谱柱上的洗脱能力右弱至强的顺序为: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DMF)<尿素水溶液。

171页萜类的含义及分类分类依据

萜类化合物为一类由甲戊二羟基衍生而成,基本碳价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分类: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

类别碳原子数异戊二烯单位数

半萜 5 1

单帖=萜10 2

倍半萜15 3

二萜20 4

二倍半萜25 5

三萜30 6

四萜40 8

多萜~7.5*103至3*105>8

环烯醚萜类显色反应

环烯醚萜类的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其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聚合,难以得到结晶性的苷元。苷元遇酸、碱、羧基化合物和氨基酸等都能变色。如车叶草苷与稀酸混合加热,能被水解、聚合产生棕黑色树脂状聚合物沉淀;若用酶水解,则显深蓝色。游离的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最后生成蓝色沉淀。因此,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成蓝色。苷元溶于冰乙酸溶液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显蓝色。

柱色谱法分离

硝酸银-硅胶或硝酸银-氧化铝做吸附剂进行络合吸附。

分离机制:利用硝酸银可与双键形成π络合物,而双键数目、位置及立体构型不同的萜在络合情况程度及络合物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利用此差异可进行色谱分离。

205页挥发油理化性质

1.性状: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少数有其他颜色。

2.挥发性:常温下可自由挥发。

3.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物理常数

*5.不稳定性:与空气、光线经常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使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增加,颜色变浅深,失去原有香味,形成树脂样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挥发油组成成分常含有双键、醇羟基、醛、酮、酸性基团、内酯等结构,故相应的能与溴及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与肼类产生缩合反应,并有银镜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皂化反应及遇碱成盐反应。

挥发油的分离方法 1.冷冻析晶法 2.分馏法 3.化学分离法 4.色谱分离法

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和分类

根据三萜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结构和性质,可分为三萜皂苷及其苷元和其他三萜类(包括树脂、苦味素、三萜生物碱及三萜醇等)两大类。但一般是根据三萜类化合物碳环的有无和多少进行分类,目前已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数为四环三萜和5环三萜,也有少数为链状、单环、双环三环三萜。分类 1.链状三萜 2.单环三萜 3.双环三萜 4.三环三萜 5.四环三萜 6.五环三萜

★溶血作用

皂苷能溶血,是因为大多数皂苷能与胆甾醇结合生成不溶性的分子复合物。当皂苷水溶液与红细胞接触时,红细胞壁上的胆甾醇与皂苷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破坏了红细胞的正常渗透,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加而发生崩解,从而导致溶血现象,因此胆甾醇能解除皂苷的溶血毒性。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经分离后,B型和C型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而A型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

255页强心苷水解反应

强心苷的苷键可被酸或酶催化水解,分子中的内酯环和其他酯键能被碱水解。*酸水解

1.温和酸水解:用稀酸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加热回流,可使Ⅰ型强心苷水解为苷元和糖。因为苷元和α-去氧糖之间、α-去氧糖与α-去氧糖之间的糖苷键极易被水解,在此条件下即可断裂。而α-去氧糖与α-羟基糖、α-羟基糖与α-羟基糖之间的苷键在此条件下不易断裂,常常得到二糖或三糖。由于此水解条件温和,对苷元的影响较小,不致引起脱水反应,对不稳定的α-去氧糖亦不致分解。

2.强烈酸水解:Ⅱ型和Ⅲ型强心苷的结构特点是与苷元直接相连的均为α羟基糖,由于糖的2-羟基阻碍了苷键原子的质子化,使水解较为困难,用温和酸水解无法使其水解,必须增高酸的浓度(3%~5%的盐酸或硫酸),延长作用时间或同时加压,才能使α-羟基糖定量地水解下来,但常引起结构的改变,即苷元失去一分子或数分子水形成脱水苷元。

3.氯化氢-丙酮法:将强心苷置于含1%氯化氢的丙酮溶液中,20℃放置两周。因糖分中C2羟基与丙酮反应,生成丙酮化物,进而水解,可得到原生苷元和糖衍生物。

259页强心苷的检识结构

理化检识

1,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用于区分甲,乙型强心苷。

C-17位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双键由20(22)转移到20(21),生成C-22活性亚甲基,能与下列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故无此类反应。此类反应不仅可用于强心苷类的检识,还可用来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其反应均呈深红色。

(1)Legal反应:试剂为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2)Raymond反应:试剂为间二硝基苯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3)Kedde反应:试剂为3,5-二硝基苯甲酸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4)Baljet反应:试剂为苦味酸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2,α-去氧糖的颜色反应

(1)Keller-Kiliani(K-K)反应:α-去氧糖的显色反应,试剂包括冰醋酸、浓硫酸和三氯化铁。若在此条件下,能水解出游离的α-去氧糖,醋酸层渐呈蓝色。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反应是α-去氧糖的特征反应,但只对游离的α-去氧糖或α-去氧糖与苷元连接的强心苷呈色。α-去氧糖和葡萄糖或其他羟基糖连接的双糖、叁糖及乙酰化的α-去氧糖,由于在此条件下不能水解出的α-去氧糖而不

呈色。

(2)占吨氢醇反应:该反应为α-去氧糖的显色反应,只要分子中有α-去氧糖即可呈红色。试剂包括冰醋酸、浓盐酸和占吨氢醇。(3)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4)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甾体皂苷的结构类型

依照螺甾烷结构中C25的构型和F环的环合状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1.螺甾烷醇型:由螺甾烷衍生的皂苷。

2.异螺甾烷醇型:由异螺甾烷衍生的皂苷。

3.呋甾烷醇型:由F环裂环而衍生的皂苷。

4.变形螺甾烷醇型。

306页(一)判断碱性大小pKa越大,碱性越强。

生物碱分子中碱性基团pKa值大小顺序:胍基〉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

碱性大小和分子结构关系

309页生物碱的沉淀反应

生物碱在酸性水或稀醇中与某些试剂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络合物的反应。

碘化铋钾试剂:橘红色至黄色无定形沉淀。

碘化汞钾试剂:类白色沉淀。

硅钨酸试剂:类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碘-碘化钾试剂:红棕色无定形沉淀。

苦味酸试剂:黄色沉淀

雷氏铵盐试剂:红色沉淀或结晶

315页生物碱的检识

薄层色谱 1 吸附薄层色谱法 2 分配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苷的提取方法:

1中药粉末【沸水或乙醇等极性大的溶液提取,回收溶剂】

2总提取物【加水搅散,石油醚脱脂】

3.1 石油醚层(非极性物质) 3.2水层【氯仿或乙酸乙酯提取】

4.2.1氯仿或乙酸乙酯层(苷元,极性小的苷)4.2.2 水层【水饱和正丁醇提取】

5.2.2.1正丁醇层(苷类化合物)5.2.2.2水层(无机盐,糖,多肽,蛋白质等)

游离蒽醌分离方法(pH梯度提取法)

1药材【乙醇提取】2乙醇浸膏【乙醚溶解】 3.1不溶物3.2乙醚溶液【5%碳酸氢钠】 4.2.1{碳酸氢钠溶液【酸化】--沉淀【重结晶】--结晶(含-COOH或二个β-OH)} 4.2.2乙醚液【5%碳酸钠】 5.2.2.1{碳酸钠溶液【酸化】--沉淀【重结晶】--含一个β-OH} 5.2.2.2乙醚液【5%NaOH】6.2.2.2.1乙醚液(结束)6.2.2.2.2{NaOH溶液【酸化】--沉淀【重结晶】--结晶(含一个α-OH)}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醇类溶剂提取法

1中药原料粗粉【甲醇或乙醇提取】2提取液【回收溶剂】

3浓缩液【加水,依次加入石油醚、氯仿或乙醚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4.1石油醚液(亲脂性杂质及少数游离三萜)4.2氯仿或乙醚液(游离三萜类化合物)

4.3正丁醇液【回收溶剂】—总皂苷 4.4水液(水溶性杂质)

总生物碱提取:

药材粗粉【少量碱水湿润,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滤过】--提取液【酸水萃取】--酸水层【碱化,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层【回收溶液】--总生物碱生物碱的分离:

1总生物碱【以酸水溶解,滤过】2酸水溶液【CHCl3或苯萃取】

3.1{CHCl3层(弱碱性生物碱)【1%~2%NaOH萃取】①CHCl3层(非酚性弱碱性生物碱)②碱水层【NH4Cl处理CHCl3萃取】-CHCl3层(酚性弱碱性生物碱}

3.2酸水层(中、强碱性生物碱)【氨水调pH9~10,CHCl3萃取】

4.2.1CHCl3层【1%~2%NaOH萃取】4.2.2碱水层(水溶性生物碱)

5.2.1.1CHCl3层(非酚性叔胺碱)5.2.1.2碱水层【NH4Cl处理,CHCl3萃取】-CHCl3层(酚性叔胺碱)

香豆素的提取和分离

溶剂提取法:乙醚等成分先提取出脂溶性成分,再用甲醇或水提取极性大的成分。

1中药材【乙醇回流提取,减压回收乙醇】2乙醇提取浸膏【适量水溶解,加入乙酸乙酯】 3.1乙酸乙酯层(脂溶性部分)3.2水层【正丁醇萃取】—香豆素苷类

碱溶酸沉法:利用香豆素类具有内酯结构,能溶于稀碱液而和其他中性成分分离,碱溶液酸化后内酯环合,香豆素类成分即可游离析出,或用乙醚等有机溶剂萃取得到。

分离方法:柱色谱一般用硅胶做吸附剂洗脱剂可先用薄层色谱试验筛选。常用环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环己烷(石油醚))—丙酮、氯仿—丙酮。极性小的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极性大的用氯仿—甲醇。

1药材【加水(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或蒸馏】 2.1气体(小分子香豆素类成分)2.2药渣【甲醇或乙醇】→提取溶液【碱溶酸沉】

3.2.1香豆素【柱色谱法】→香豆素单体化合物

4.2.2其他脂溶性成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剂学专家个人信息(部分) 傅超美——中药药剂学专家 傅超美,男,1961年生,四川省简阳市人。博士,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到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年。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主任、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药剂学》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001年被成都市团委评为十佳青年教师,2003年成都市大中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长期承担本专科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的课程为《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剂学》以及《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四物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示范性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攻关课题“青黛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系统研究”;作为主研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大川芎丸研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固体制剂共性技术——制粒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脑血清研制”等8项。还承担了10余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和10余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研制新药。取得“熊胆舒喉片”、“镇咳宁胶囊”等5项新药证书。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医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3部。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聘请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药剂学》编委,作为副主编出版《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作为编委出版《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中药新制剂研究与应用》(第三版)。 吴纯洁——中药炮制制剂专家 吴纯洁,男,1965年生,四川省绵竹县人。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留校在中药炮制教研室任教;1992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制剂教研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药制剂教研室任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至今,任学校科技中试中心主任。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晋升研究员,200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一直从事中药制剂与中药炮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参与策划了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863、“九五”与“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能提出创新的学术观点与教学方法,解决学科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如“炒药锅及药材温度如何测定与量化”,“中药微粉粒径的标准范围是多少”等问题。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学制:七年层次:长学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较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及诊疗技能,较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正确的中医理论思维,较熟练的中医临床技能和较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能继承导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从事中医学临床及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汉语、中医文献学、医用生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就业方向: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学术编辑出版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中西医临床医学省级特色专业学制:七年层次:长学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诊

治疾病,有较强的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门人才。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汉语、中医文献学、医用生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就业方向: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学术编辑出版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中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学制:五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学及相关中西医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常见急重症进行处理的能力,能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主要课程: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就业方向: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教学、科研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中药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中药化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3、二十世纪发明了哪些分离技术? 4、我国近代取得哪些中药化学研究成果? 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 ①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A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B.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 C.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 D.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 E.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 2、水提醇沉法可沉淀除去中药水提液中的( D ) A、树脂 B、叶绿素 C、皂苷 D、多糖 E、鞣质 3. 当两种成分的结构和性质非常接近时,一般采用的分离方法是A A.色谱法B.盐析法C.萃取法D.沉淀法E.结晶法 4. 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弱亲脂性有效成分时,最合适的萃取溶剂是C A.氯仿B.乙酸乙酯C.乙醇D.丙酮E.苯 5. 根据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加入某种无机盐达一定浓度时,水溶性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与水溶性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是B A.色谱法B.盐析法C.萃取法D.沉淀法E.结晶法 6. 欲从大分子水溶性成分中除去小分子无机盐最好采用B A.两相溶剂萃取法B.透析法 C.色谱法D.结晶法E.沉淀法 7.在水提液中加入乙醇,可沉淀出的成分是( D ) A. 有机酸 B. 鞣质 C. 游离生物碱 D. 蛋白质 8. 在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乙醇,析出的沉淀多为_______多糖___,_____蛋白质_____等。 9. 结晶法分离物质是依据( B ) A. 吸附性差别 B. 溶解度差 C. 分子大小差别 D. 酸碱性差别 ② 1. 根据色谱原理不同,色谱法主要有:() A.硅胶和氧化铝色谱 B.聚酰胺和硅胶色谱 C.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 D.薄层和柱色谱 E.正相和反相色谱 2.吸附色谱法使用的吸附剂中,具有弱酸性的吸附剂是_________,具有“氢键吸附”作用的吸附剂是_________。 3.可作为分配色谱用的载体物质有() A. 硅藻土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

中药学试题1. 比较麻黄与桂枝功效与主治异同。 答:相同点: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发汗之力强,尤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相对弱,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均可使用。麻黄还能宣肺平喘,主治肺气不宣之喘咳;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兼表证。桂枝还有温通经脉、温助阳气的功效,主治寒凝血瘀,风寒湿痹,以及肾、心、脾阳虚证。 4. 试对比牡丹皮与地骨皮功效和主治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能清热凉血、清虚热,治疗血热出血症和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不同点:地骨皮善治有汗骨蒸,并能止血,清肺降火,还可治肺热咳嗽;牡丹皮还能活血散瘀,又可治瘀血证。 5. 为什么说连翘为“疮家圣药”?

答:连翘味苦性寒,主入心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品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肿散结,可用于治疗热毒蕴结所致的内外疮痈诸证,故有“疮家圣药”之称。 6. 试比较黄芩、黄连、黄柏功效与主治异同。 答:相同点: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湿热证及痈疮肿毒等证。不同点:黄芩长于清中、上焦湿热而泄肺火,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还具有止血、清热安胎作用,用于血热出血及胎热胎动不安;黄连长于清中焦湿热而泄心胃之火,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胃 9. 苍术的功效与应用 答: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①治湿滞中焦之痞满呕恶食少或吐泻乏力等;②治风湿痹痛,湿盛者尤宜;③发汗解表,治表证夹湿;④明目,治夜盲及眼目昏涩。 10. 比较茯苓与薏苡仁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均可用于水湿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带下等多种病证。不同点:茯苓性平不偏寒热,应用广泛,健脾之力强于薏苡仁,且更为常用,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总论 第一节绪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 特点: 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学

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与选择性低有关.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激动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 拮抗药:指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而是拮抗该受体激动药兴奋该受体的作用。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肾脏,胃肠道,肠粘膜,肺,皮肤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或生物活性的改变,又称为药物代谢抗生素某些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代谢过 程中产生的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 杀灭作用的物质。最低抑菌浓度是指在体外培养18-24h后能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用浓度。 M受体兴奋,抑制ACh释放(负反馈) N受体兴奋,促进ACh释放(正反馈) ①M受体兴奋的效应1、心脏抑制:四负2、腺体:分泌增加。汗腺、唾液腺、胃腺、呼吸道腺。 3、眼:瞳孔缩小、眼内压下降,调节痉挛。 4、内脏平滑肌收缩,括约肌松弛。②N1受体兴奋(分布于神经节的受体):植物神经节兴奋③N2受体兴奋(分布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收缩④a1受体激动:1、皮肤、粘膜血管,腹腔内脏血管收缩。2、胃肠平滑肌松弛,括约肌收缩3、瞳孔开大肌收缩,扩瞳4、肝糖原分解增加⑤p1受体激动时1、心脏兴奋: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自律性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2、肾素分泌增加3、脂肪分解增加4、胃肠平滑肌松弛⑥a2受体激动时:1、支气管平滑肌松弛2、骨骼肌、冠状血管扩张。3、糖原分解增加。4、胃、肠平滑肌松弛⑦p3受体激动时:脂肪分解增加 毛果芸香碱(m激动)1.对眼睛的作用: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远视) ③调节痉挛2、对腺体作用:增加汗腺、唾液腺的分泌。应用:1、青光眼首选2、虹膜睫状体炎3、口腔干燥 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 作用①兴奋骨骼肌 ②收缩平滑肌临床应用①重症肌无力②术 后腹胀气和尿潴留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④对抗过量时的毒性反应(筒箭毒碱和阿托品) 阿托品(阻断,口服) 药理作用:①松弛内脏平滑肌②抑制腺体分泌③眼:(1)扩瞳(2)眼内压升高(3)调节麻痹(近视)④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2)房室传导加快(3)血管与血压⑤兴奋中枢临床应用:1.解除内脏绞痛2. 抑制腺体分泌3.眼科应用(虹膜睫状体炎,验光配镜)4.缓慢性心律失常5.抗休克6,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毒蘑菇解救氯解磷定中重 度 去甲肾上腺素只宜静脉滴注给药肾上腺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舌下或喷雾);麻黄碱(口服) a 1,a 2去甲肾上腺素作用:①收缩血管②兴奋心脏③升高血压,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④其他:对机体代谢影响较弱,大剂量时血糖升高临床应用:1.休克2.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1. 局部组织缺血2. 急性肾功能衰退 a,p肾上腺素1.兴奋心脏2.血管3.血压4.舒张平滑肌5.促进代谢6.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2.过敏反应3.支气管哮喘4.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心悸,烦躁,头痛和血压升高等 p1,p2异丙肾上腺素1.兴奋心脏2.血管和血压3.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4.增加组织耗氧量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2,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骤停不良反应:常见心悸,头晕。用药过程控制心率 酚妥拉明 1.扩张血管2.心脏兴奋3.其它:拟胆碱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组胺样作用③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高血压危象、术前准备4.抗休克5.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6.其它: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症;阳痿不良反应:IV时,心率加快,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反跳现象 苯二氮卓类1.抗焦虑2.镇静催眠3.抗惊厥和抗癫痫4.中枢性肌肉松弛5,其他临床应用:1.焦虑症2.失眠症3.惊厥和癫痫4.麻醉前给药5.缓解肌紧张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弗马西尼解救 苯妥英钠(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首选)临床应用1,癫痫2.中枢疼痛综合征3.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2.齿龈增生3.神经系 统反应4.造血系统5.过敏反应6骨骼系统7 致畸反应8.其他;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乙琥胺 小发作地西泮持续状态 氯丙嗪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作用: ①镇静和抗精神病②镇吐③对体温调节的 作用: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正常 人体温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1) 阻断a肾上腺素受体(2)阻断M胆碱受体3、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 1.精神分 裂症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人工冬眠与 低温麻醉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2.锥体外 系反应:机制:阻断黑质—纹状体D2受体,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3. 内分泌 系统紊乱:乳房肿大、泌乳、闭经、生长减 慢4. 过敏反应5. 心血管和内分泌障碍:直 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心电图异 常、心律失常6. 惊厥与癫痫7.急性中毒 吗啡(注射)药理作用:1. 中枢神经系统: ⑴镇痛镇静⑵抑制呼吸⑶镇咳⑷催吐(5) 缩瞳(6)其它:恶心、呕吐。抑制下丘脑释 放:促性腺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因子2、兴奋平滑肌:⑴胃肠道⑵胆道(3) 大剂量时收缩支气管平滑3、心血管系统: ⑴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有时引起体位 性低血压。这与吗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促 组胺释放有关。(2)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 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抑制,CO2潴留使 脑血管扩张的结果。颅脑损伤,颅内压升高 者禁用。4. 其它: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诱 导的免疫反应。临床应用:1. 疼痛2.心源 性哮喘3.腹泻4.咳嗽不良反应:1 .治疗量: 产生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 排尿困难、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等2.耐受 性和依赖性。 3.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瞳 孔缩小、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下降、 少尿,死于呼吸麻痹。抢救:人工呼吸、给 氧、给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治疗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司匹林作用及应用1.解热2.镇痛发热者 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3. 抗炎 4.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影响 血栓形成(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 的生成-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2.凝血障碍:小剂量抑制血小板 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3. 阿司匹林哮喘 4. 瑞夷综合征5. 水杨酸反 应6.对肾脏的影响 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脏,促进体内水和 电解质的排泄,使尿量增加的药物。根据效 能分为三类:高效能(袢利尿药):髓袢升 支粗段髓质皮质部,呋塞米;中效能:远曲 小管近端(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噻嗪类; 低效能(保钾利尿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螺内酯,氨苯蝶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抑制 药1、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furosemide), 依他尼酸布美他尼 药理作用和机制:1.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 皮质部NaCl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2.直接 扩张血管 临床应用: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2.严重水 肿3.急慢性肾衰4.高钙血症不良反应:1水 与电解质紊乱2.耳毒性3. 高尿酸血症4. 胃肠道影响 2、中效能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 药理作用和机制:1.利尿作用:抑制远曲小 管近端NaCl的重吸收2.抗利尿作用:尿崩症 3.降血压作用:早期:利尿,致血容量降低, 降低血压,长期: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达到降 压效果。 临床应用: 1.轻、中度水肿 2. 高血压 3. 尿崩症不良反 应:1电解质紊乱2代谢异常3高尿酸血症4 高钙血症 3、低效能利尿药: 螺内酯(安体舒通)其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 似不良反应:1高血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性激素样副作用螺内酯(spironolactone) 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药理作用及机制:1. 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对Na+的重吸收(阻滞Na+ 通道)2. 抑制 远曲小管、集合管对K+ 的分泌,降低Na+ 的 重吸收,使管腔负电荷下降,外电位差下降, K离子分泌减少。临床应用:与排钾利尿药 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不良反应:较少1. 高钾血症2. 嗜睡,恶心, 呕吐,腹泻等临床应用:1.治疗青光眼2.急 性高山病3.碱化尿液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二、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药理作用:1. 脱 水作用2. 利尿临床应用:1.脑水肿、青光眼: 2.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糖皮质激素:1. 对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 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2)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 成(3)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重新向 心分(4)水盐代谢:保钠排钾2、抗炎作用。 3、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4、抗休克 5、抗 内毒素,退热6.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血液 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临床应用:1、 替代治疗;2、自身免疫性疾病3、过敏性疾 病4、严重感染5.抗休克6、血液病不良反 应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2)诱发或加 重感染(3消化系统并发症(4) 运动统并发症 (5)其他:精神失常2.停药反应(1)药源性 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2)反跳现象 胰岛素药理作用:1代谢作用(1)糖代谢(2) 脂肪代谢(3)蛋白质代谢2.钾离子转运3. 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量 临床应用:1糖尿病2细胞内缺钾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2 低血糖 3 胰岛素抵抗 4 脂肪 萎缩。 青霉素类抗生素(一)青霉素临床应用:首 选用药:溶血性链球菌:扁桃体炎,丹毒, 猩红热,败血症;草绿色链球菌:治疗和预 防感染性心内膜炎;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 中耳炎;放线菌病,梅毒,回归热,钩端螺 旋体病,鼠咬热;与抗毒素合用治疗:破伤 风,白喉敏感但耐药:流行性脑膜炎,淋病 不良反应:1、变态反应2、赫氏反应3.局部 反应4.其他: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多肽类抗生素 1、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病、白喉带菌者、 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 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妊娠期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2、 阿奇霉素: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 菌群失调;长期大量应用出现二重感染偶见 过敏反应和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万古霉素类万古霉素毒性大:耳毒性,肾毒 性,过敏反应,以及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多 粘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耳毒性2、 肾毒性3、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4、变态反应:偶可见过敏性休克,尤其是 链霉素。1、链霉素①合用四环素。鼠疫(首 选),布氏杆菌病②兔热病③合用青霉素, 感染性心内膜炎④合用氨苄西林。预防呼吸、 胃肠及泌尿系统、术后敏感菌感染⑤合用异 烟肼、利福平,结核病的初治阶段不良反应: 前庭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皮试肾毒性2、 庆大霉素氨基苷类中治疗G-杆菌感染首选 药 四环素类和氯酶素类四环素类 氯酶素类不良反应:1、抑制骨髓造血系统 功能2、灰婴综合征:定义:新生儿或早产 儿用量过大,于用药后4天发生循环衰竭, 出现腹胀、呕吐、呼吸急促及进行性皮肤苍 白等。机制:肝脏发育不全,缺乏葡萄糖醛 酸酶,对氯霉素代谢,解毒功能有限,使药 物在体内蓄积。3、精神症状:禁用于精神 病患者4、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5、 其他:过敏反应,剥脱性皮炎、神经炎、共 济失调、菌群失调所致的维生素缺乏、二重 感染第 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1,呼吸道感染2.泌 尿生殖道感染3.肠道感染4.其他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3.过敏反 应4.其他:肝损伤 大黄泻下,柴胡解热,麻黄平喘知母皂苷, 桔梗不能静脉 附子对心血管1,强心作用2,抗心肌缺血 作用3,抗心律失常作用4,对血压的影响: 降低血管压力,轻度扩张冠状血管5.抗凝作 用6.抗休克作用 中药药理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 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一门学科 主要任务:1.阐明中药及复方治疗作用的物 质基础及作用机制2,从中药及方剂中发现有 效治疗疾病的现代中药新药3.建立适合中医 药特点,可为国际科学界认可的研究手段和 方法4.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指导中 医临床更为科学合理用药。 清热药:凡以清泻里热为主要功效,主治里 热证的药物。 温里药:凡以温里驱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 寒证的药物。 葛根是豆科葛属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 根。1.解热2.降血糖3(1.保护血管,改善 循环障碍2.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3.抗血 栓,改善血液流变性4.降血压) 药理作用影响因素:1.药物因素(1.品种与 质量①基源和产地②采收季节和药用部位 ③贮藏条件④炮制2.生产工艺与剂型①生产 工艺②剂型)2.机体因素(1.生理情况①年 龄②性别③遗传因素2.病理状态3.心理因素 -安慰剂效应4.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 变化)3.环境因素(1.地域2.气候寒暖3.饮 食起居)

最新中药化学复习题(含答案)11

函授《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强心苷: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2萜类及挥发油:萜类是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3苯丙素化合物: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4碱性皂和酸性皂苷:①甾族皂苷,其皂苷配基是螺甾烷的衍生物,多由27个碳原子所组成(如著蓣皂苷)。这类皂苷多存在于百合科和薯蓣科植物中。②三萜皂苷。其皂苷配基是三萜(见萜)的衍生物,大多由30个碳原子组成。三萜皂苷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这类皂苷多存在于五加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三萜皂苷又叫酸性皂苷。 5PH梯度萃取:PH梯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碱性、两性成分常用的手段。其原理是由于溶剂系统PH变化改变了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了它们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6生物碱: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在存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 7多糖: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 8鞣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9香豆素:学名-苯并吡喃酮,可以看做是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它是大一类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香豆素化合物的母核。 10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药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它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等。 1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J.蒽醌、K.糖、L:倍半萜。 O ( )( )( )

最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

中药学试题 1. 比较麻黄与桂枝功效与主治异同。 答:相同点: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发汗之力强,尤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相对弱,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均可使用。麻黄还能宣肺平喘,主治肺气不宣之喘咳;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兼表证。桂枝还有温通经脉、温助阳气的功效,主治寒凝血瘀,风寒湿痹,以及肾、心、脾阳虚证。 2. 试述葛根、升麻、柴胡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葛根、升麻、柴胡均能疏散退热,主治表证(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风寒表证等)发热;还可升脾胃清阳,适应证各异。不同点:①葛根善发表解肌退热,适宜于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升麻清散解表,尤适宜于温病卫分证及风热表证发热;柴胡疏散退热作用好,又能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除用于风热表证、风寒表证发热外,还适用于少阳证寒热往来,常与黄芩等药同用。②葛根长于升脾胃清阳而止泻,适宜于脾气虚泄泻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治湿热泻痢初起兼表证者,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③葛根、升麻还能透疹,适用于麻疹疹出不透。此外,葛根又能生津止渴,适用于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升麻还可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柴胡又善疏肝解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肋疼痛等证。 3. 简述石膏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答: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机。主治病证有:①温热病气分实热证;②肺热喘咳证;③胃火牙痛、头痛;④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等。 4. 试对比牡丹皮与地骨皮功效和主治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能清热凉血、清虚热,治疗血热出血症和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不同点:地骨皮善治有汗骨蒸,并能止血,清肺降火,还可治肺热咳嗽;牡丹皮还能活血散瘀,又可治瘀血证。 5. 为什么说连翘为“疮家圣药”?

中药化学复习知识点重点整理

中药化学复习知识点重 点整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药化学第一章 1、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一次代谢:通过光合作用、固氮反应等生成糖、蛋白质、脂质、核酸、酶、莽草酸等 二次代谢: 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 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莽草酸途径:生成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生成生物碱 第2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分: ○1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优点:选择性强;缺点:不能或不容易提取出亲水性杂质。 适用于:油脂、蜡、挥发油、甾体、萜类 ○2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最常见) 优点:提取率高、可回收、价格低;缺点:易燃。

适用于:苷类、生物碱、有机酸 通常甲醇比乙醇有更好的提纯效果,但是甲醇比乙醇毒性大 ○3水:为增加某些成分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 优点: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缺点:回收难,易发霉。 适用于: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 (选择适用方法)提取方法: (1)煎煮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浸渍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3)渗漉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4)回流提取法:不宜用受热易破坏 (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的(提取挥发油、小分子香 豆素) 3.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适用于加热不稳定(常用的物质有CO2、NH3) 4.其他方法: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根据极性选择试剂)极性弱→强:石油醚<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勤修教授简介

张勤修简介(2016年):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国家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主任。本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师承导师;四川省中医药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四川省医疗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全科与养生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传统诊疗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世界中联耳鼻咽喉口齿分会常委、四川省中医药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变态反应学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副总编、《中医眼耳鼻喉科杂志》副主编。主持国家十一五与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其它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6项,主研其它各级课题5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6篇(其中SCI论文5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45篇),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卫计委住院医师规培规划教材《中医五官科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学》。编写专著14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1项,专利7项。 我国唯一的西学中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曾担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三六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擅长耳鼻咽喉内镜手术、头颈外科手术、耳显微外科手术。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外治法防治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成立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全科与养生学会并担任会长,在中医药内治、外治常见全科疾病、尤其是耳鼻咽喉与脾胃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提出了鼻窦炎“双窍闭塞双毒互结”发病观点,总结出了“疏窦窍祛双毒扶正气”的“鼻窍整体疏通疗法”,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此外,在道教医学与养生方面也有独特经验。其开设的公开课“傻瓜医学统计学”、“临床科研设计与meta分析”、“五运六气基础与临床应用”、“易医概论”、“道教医学概述”、“瘦身美体—辟谷术”、“良性阵发性眩晕手法复位术”等成为广受欢迎的讲座。

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多少

【第一篇】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多少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制剂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药学和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制剂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常用实验方法和药理法规;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医药高校综合排名参考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16、河南中医学院17、陕西中医学院18、云南中医学院19、广西中医学院20、安徽中医学院21、甘肃中医学院22、贵

阳中医学院23、山西中医学院国家重点学科排名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2、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3、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4、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6、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7、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8、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9、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10、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11、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中医学、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成为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专科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医古文(一)、中医基础理论(一) 、中药学(一) 、方剂学(二) 、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实验)、有机化学(四) 、有机化学(四)(实验)

中药化学复习题集(含答案版)

《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强心苷; 2. 萜类及挥发油; 3. 苯丙素类化合物; 4. 中性皂苷和酸性皂苷; 5. PH 梯度萃取; 6.生物碱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 J.蒽醌、 K.糖、L :倍半萜。 COOH HO O O HO O O O 糖氧去 ( ) ( ) ( ) O O HO O O OH OH O O O O HO OH ( ) ( ) ( ) ( ) ( ) ( ) N N O O O O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 O H 3C CH 3 O H CH 3 O O ( )

O HO OH OH OH O OH O O O HO COOH CH CH OH CH3 NHCH3 O O HO OH ( ) ( ) ( ) ( )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苷类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氧苷、氮苷 硫苷、碳苷。 2. 苷键水解的常用方法有:酸水解、酶水解、碱水解、氧化开环。 3.确定糖与糖之间连接顺序的常用方法有:缓和水解、酶水解、 MS法、 NMR法。 4.确定苷键构型的常用方法有:酶水解、klyne经验公式计算、和 NMR法。 5.香豆素类是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萜类是一类具有结构通式化合物的统称。 6.蒽醌类的酸性强弱顺序为含一COOH.>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 >含 2或2以上的α-OH>含一个α-OH 能溶解于5%Na 2CO 3 的有含一个β -OH 。 7.1- 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2 个峰; 1,4 二羟基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1 个峰。 8. 甾体皂苷按照25位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螺甾烷醇、异螺甾烷醇、呋甾烷醇、变形螺甾烷醇四种结构类型。 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 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根据其C 环氧化程度、B环取代位置和C环是否环合将黄酮类化合物分成十四类化合物。其中C环打开的是查尔酮,B环取代在3位的为异黄酮;3位为羟基的为黄酮醇;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花色素;具有手性的黄酮类为:二氢黄酮醇等。黄酮7,4’上有羟基,因为p-π共轭

中医药大学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直属) 2.北京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3.复旦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4.上海交通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5.中山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6.华中科技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7.四川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8.中南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9.首都医科大学 10.中国医科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士点,54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原第一军医大) 14. 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 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 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 21.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2.苏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23.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 24.沈阳药科大学1个博士后,1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 24.新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 25.暨南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 26.西安交通大学18个博士点,36个硕士点。 27.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8.天津中医学院1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29.福建医科大学1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30.南昌大学医学院9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 31.武汉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7个硕士点。 32.郑州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 33.安徽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 34.广州中医药大学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35.山西医科大学3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36.山东中医药大学2个博士后,9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 37.大连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 38.兰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39.东南大学医学院3博士点,26个硕士点。 40.青岛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41.南京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 41.广西医科大学2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

强极性溶剂: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苯丙素 二、提取分离 1.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 成分,可用水蒸气蒸馏。 2.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 香豆素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 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 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 (二)溶解性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香豆素遇碱水解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 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 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 (三)成色反映 1.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 ?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红色] 2.酚羟基反应 FeCl3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反应、FeCl3、绿色] 3. Gibb?s反应 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 ?Ph-OH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Gibb?s试剂,蓝色] 4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Gibb?s。 ?Ph-OH对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试剂,红色] 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 碱溶酸沉法提取。 1. 溶剂提取法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 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 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