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泗洪县总体规划文本

泗洪县总体规划文本

泗洪县总体规划文本
泗洪县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了适应区域形势的变化,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加快城乡建设,推动县域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泗洪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9)

4、《徐州都市圈规划(2002—2020)》

5、《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发挥后发优势,为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保障。

2、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加速工业化进程;壮大中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3、加强与区域周边城市的协调建设,促进共同发展。

4、构建城市长远发展框架,应对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加规划弹性。

5、协调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4条规划重点

1、根据“两个率先”的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泗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重新研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确定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适应区域发展与宏观市场要求,优化城镇体系,确立泗洪的区域地位与城市性质。

4、对城市形态、发展方向、用地布局、交通体系等一系列城市组成部分进行战略布局。

5、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建立起符合中等城市地位的泗洪城市新形象。

6、加强城市安全研究。

第5条城市规划区

包括原青阳镇、大楼乡、五里江农场及重岗乡行政范围全部,总面积283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4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X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第7条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

1、保持地区生产总值较快的增长速度,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实施生态化战略,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趋于协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第三产业发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3、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基本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就业充分,人民生活逐步富裕;

4、自然资源得到较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趋于良好,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地域特色鲜明、富有活力、和谐发展的新泗洪。

第8条经济发展目标

第10条富民目标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区域功能定位

第12条区域功能定位

1、江苏省新兴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农副产品基地;苏皖边界具有较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工贸旅游城市;

2、徐州都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

3、宿迁市域二级中心城市,重要增长点。

第13条区域协调发展

1、与宿迁市区:建设区域农副产品基地;通过技术支援和服务等形式,以现代先进技术对本地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充分利用上层中心城市的金融、商贸、文化等服务功能,配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构筑大环湖旅游规划。

2、与环湖县市:与环洪泽湖周边的淮安、泗阳、洪泽、盱眙等城市在产业分工与功能定位应在兼顾自身发展的同时,协调配套,错位发展;注重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利用各自特色,构筑区域旅游市场。

3、与苏中、苏南:利用宁宿徐高速公路的带动作用,凭借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成为南京与苏南等地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之一。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与安徽城市:加强区域协作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县城对周边辐射与吸引能力,积极加强与安徽联系,将泗洪—泗阳一级公路向西延伸,与安徽地区实现对接。

第二节产业发展

第14条第一产业发展战略

1、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

2、重点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

第15条第二产业发展战略

1、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

2、加强开发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16条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1、完善市场体系。

2、巩固提高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

3、大力发展旅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现代服务业。

第17条经济区划

一带两区:

1、中部沿线经济开发带

以县城为中心,双沟镇、归仁镇为副中心,以高速公路和121省道为发展轴,以工业区为发展极的产业密集带。是以高科技生态农业、集约化蔬菜业和花卉等为基础,以酿酒食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潜导,商贸、教育、医疗、文化、房地产开发、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导向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带。

2、西部经济区

以上塘镇为中心,以集约化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经济区。重点发展畜禽养殖、优质粮棉的生产。

3、东部经济区

以半城镇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商贸型经济区。主要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和农业多种经营,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与之配套的市场销售网络。积极保护地区生态环境资源,并结合环洪泽湖的开发建设,发展区域旅游。

第三节城市化战略与目标

第18条城市化战略

1、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集聚发展县城。

3、加大乡镇合并力度,择优培育重点镇。

第19条县域总人口

现状(2003):户籍人口97.3万,常住人口82.7万

近期(2010):户籍人口101.1万,常住人口84.3万

远期(2020):户籍人口105.7万,常住人口91.2万

第20条城市化目标

现状(2003):城镇人口28.9万,城市化水平34.9%

近期(2010):城镇人口37.0万,城市化水平43.9%

远期(2020):城镇人口45.5万,城市化水平49.9%

第四节城镇体系规划

注:重点镇主要是指县级的重点镇,是从泗洪县城的角度,选择出的在规划期内能够成为带动一定范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第23条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三副”:以县城(青阳镇)为中心,以双沟镇、半城镇和归仁镇三个重点镇为副中心,以121省道为发展轴,梯度推进形成产业带,并进一步向全县其它城镇辐射。

第五节空间开发与利用

第24条建设空间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约52平方公里(按人均建设用地114平方米/人计算),村庄建设用地约41平方公里(按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人计算),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总量约93平方公里。预留20平方公里建设发展备用地。

第25条生态敏感空间

洪泽湖、天岗湖湖面及环湖1公里区域严禁布置工业用地,主要发展为旅游业服务的休闲娱乐用地、度假用地等。徐洪河沿河两侧严格按照水源保护区的要求进行控制。濉河、新汴河、利民河以及沿河其它区域河塘结合水系整治,发展养殖业、林业,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

第26条农业空间

耕地总量稳定在137833.33公顷(206.7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31093.33公顷(196.64万亩)。

第六节县域社会事业规划

第27条教育事业

幼儿教育:全面普及幼儿学前三年教育,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一类标准,班级数和教师数之比达1∶2,教师数与幼儿数之比不低于1∶20。

小学教育:县城和镇区按平均2.5万人设小学1所,村庄按服务半径5公里或按辐射人口6000人设一所小学。

初中教育:县城和重点镇按2—2.5万人设初中一所,一般镇在镇区设初中一所,镇区以下不设初中。

高中教育:集中设于县城和重点镇,三个重点镇均设职中一所。

成人教育:以“函大”和“电大”为主要阵地,各镇建设成人技术学校,并达一级标准,在县城建设县成人教育中心。

特殊教育:有条件的镇中心小学举办特教班,使残疾儿童的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使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教育培训。

第28条医疗卫生事业

1、医疗机构

县级医院:继续加强对县级医院的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加强医院硬件建设和服务功能;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镇卫生院:各个镇设置一所卫生院,重点镇卫生院等级要高于一般镇卫生院,并可与城区技术力量较强的综合性医院联合设置分院。镇卫生院达到三级卫生院标准。

村庄医疗卫生室:服务半径1.5~2公里,服务人口为3000~5000人,人员3~5人,100%达到甲级标准。

2、卫生资源

床位数:2010达到2500床,每千人3床,2020年总床位达3600床,每千人拥有4床。

卫生技术人员:2010年达3400人,每千人拥有4人,2020年达4600人,每千人拥有5人。

3、卫生防疫和保健

加强预防保健机构建设,县卫生防疫站成为全县疾病控制监测中心,并建立、完善三级预防、保健和疾病监测网络,镇卫生院配备一名专职卫生防疫人员,对各种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老年病进行监测、预防和控制。

第29条文化事业

县城:建设文化娱乐活动、教育培训、影视放映等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中心。

镇:各个镇文化站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有条件可布置新华书店。

村庄:在管理中心设文化室。

第30条体育事业

县城:完善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建设体育中心,在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等规划建设中,配套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

镇:配套建设体育设施。主要包括田径场、灯光球场(带看台)、游泳池、训练房各1个,重点镇体育设施数量、规模、档次可适当提高。

村庄:配置一个篮球场和文体活动室。

第31条科技事业

1、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科技进步机制。

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3、提高工业科技含量,大力扶持发展民营高新科技企业。

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

5、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

6、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县人民的技术创新意识。

第七节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32条综合交通体系

1、铁路

建议宿淮铁路从泗县进入泗洪境内后紧靠泗阳-泗洪一级公路以南选线,在城区设客货两用站,并在省道245以西向北延伸至宿迁。

2、公路交通规划

三个层次:“公路主骨架”、“公路次骨架”和“一般公路”。

公路主骨架由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四横两纵”一级公路组成。“四横”指归仁至陈集向东延伸至洋尚(洋河至尚嘴)公路、泗洪至泗阳一级公路、省道245西段、省道330-高渡至双沟一级公路。“两纵”指省道S121(宁徐公路)、洋河至尚嘴一级公路。其中,洋河至尚嘴一级公路、高渡-龙集-双沟一级公路连接洋河、界集、龙集、临淮和双沟,形成环洪泽湖的一级公路环。

公路次骨架包括青临公路、官墩公路、青城公路、楼尚公路、魏峰公路、双峰公路、双五公路、上峰公路、界曹公路、金梅公路。

一般公路包括各乡镇间联系线路,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

与宁宿徐高速公路、121省道、泗洪-泗阳一级公路相接的城市出入口道路达到一级公路以上标准。

3、航道、港口规划

(1)对洪泽湖西线、徐洪河进行航道整治及完善航道两侧护岸工程。

(2)淙潼河、窑河、柳巷河、怀洪新河提高为四级航道。

(3)溧西河、安东河提高为六级航道。

(4)芦沟河、利民河提高为七级航道。

(5)对濉河城区段进行改造。

(6)对县域内的小码头统一进行市场整合,提高码头港口的吞吐能力,实现公水联运。县城新建港口一处,位于在泗洪大桥南侧、新濉河西岸,并结合周边物流中心建设,满足城区及工业园区货运需求。

第33条给水工程

1、水源及取水口

城市供水水源为徐洪河,取水口为县城东北金镇大桥西侧。在取水口上、下游100米范围内建立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下游1000米、陆域200米范围内建立二级保护区,按国家和省有关水源保护区要求加以严格保护。

2、给水量预测

总用水量25万立方米/日,其中县城用水量12.8万立方米/日,镇用水量5.2万立方米/日,农村用水量7万立方米/日。

3、自来水厂规划

实施区域供水。县城及县域内各镇由县城自来水厂供水,泗洪县自来水厂供水规模为25万立方米/日规模,水源为徐洪河。

第34条排水工程

1、污水量预测

总污水量为15.1万立方米/日,其中泗洪县城污水量8万立方米/日,镇污水量3.3万立方米/日,农村污水量3.8万立方米/日。

污水集中处理率70%,污水处理量为10.5万立方米/日。

2、污水处理厂

泗洪县城建设两个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7.5万吨/日。

双沟镇、归仁镇和半城镇等重点镇需建设规模5000—10000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其余镇可根据情况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

第35条供电工程

1、用电负荷

近期最高供电负荷达20万千瓦,远期最高供电负荷达48万千瓦。

2、220千伏变电所

220千伏戚庄变电所近期增加一台120兆伏安主变,主变容量达2*120兆伏安;2010年左右在县域西南部建设220千伏官塘变电站,作为县域南部地区主供电源,主变最终容量3*180兆伏安。新建220千伏变电所用地按2.5公顷控制,电压等级采用220/110/35千伏。

3、110千伏变电站

新建110千伏城西变电所、110千伏城北变电所、110千伏归仁变电站、110千伏上塘变电站、110千伏界集变电站。

4、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

500KV线路按60—75米控制,220KV线路按30—40米控制,110KV线路按15—25米控制,35KV线路按12—20米控制。

第36条电信工程

近、远期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30线/百人和40线/百人,全县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近、远期将达32万门和46万门。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近、远期将达25部/百人和4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近、远期将达21万户和41万户。住宅的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各企业和单位的有线电视综合业务全部实现光

纤化。

第37条燃气工程

1、气源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2、用气量预测

县域(不包括县城)用气规模为管道燃气410万立方米/年,瓶装液化气2.45万吨/年。

第八节县域环境保护规划

第38条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保护总目标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功能布局合理,物流、能流畅达,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无污染,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划标准,环境质量与现代化水平相适应。

2、环境质量目标

大气质量目标: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白鹭自然保护区、向阳水库鸟类保护区等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县城及其它地区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水环境质量目标:洪泽湖水质控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Ⅱ类标准;徐洪河、怀洪新河、安东河、老濉河、濉河、新濉河、新汴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它地表水环境达到Ⅳ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的各功能区标准。

固体废弃物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第九节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第39条抗震防灾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防。

1、避震疏散地建设:重点镇必须建设广场及大片绿地,加强疏散通道建设,道路布局成网。

2、抢险救灾组织体系:建立抗震防灾应急预案,包括通讯、交通、医疗、消防、生活供应等预案。

第40条防洪

1、基本标准

洪泽湖设计防洪水位16.0米,县城按50年一遇设防,城镇按20年一遇设防。

2、规划要点

排涝标准按2.5—4.0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县城设排涝泵站10座。沿河城镇各设排涝泵站2座,排涝标准按2.0—2.5立方米/秒·平方公里。

规划在滞洪区边缘设8个安全区,当洪泽湖蒋坝水位达到14.5米滞洪时,作为防洪保安区。

第41条消防站

在县城建设5座消防站。在重点镇各建设1座消防站。

第十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第42条发展定位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周边省份为重点,加快发展国内市场,将泗洪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较具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目的地。

第43条发展目标

1、近期(2004—2010年):

开发以革命纪念地和新四军第四师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泽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出优秀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基金;适度开发洪泽湖鹭鸟自然保护区;万亩湖滨生态森林公园;完成通湖大道建设;分批启动穆墩岛、王沙岛及尚

咀头生态休闲度假区;开发古徐国文化旅游;建设环湖生态林,发展生态旅游;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

2、远期(2011—2020年):

洪泽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穆墩岛、王沙岛及尚咀头生态休闲度假区,穆墩岛生态休闲度假区成为生态农业示范区;沿湖5个乡镇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旅游产业成为泗洪县的支柱产业;力争旅游业走在宿迁市前列,成为市旅游业的核心区。

第44条功能分区

1、洪泽湖生态野趣主题游览区

围绕观赏洪泽湖湿地自然风光,体验下网捕鱼、荡舟采莲的渔家生活为主线的旅游项目。

2、城头林场鸟类生态保护主题游览区

以城头林场鸟类保护区为主,建设鸟类观赏旅游点。

3、“下草湾”古文化遗址游览区

以开发几处典型古文化遗址(浮山堰、宗教等)汉墓群为主线,并以大量出土文物展,形成寻古探源的文化之旅。

4、以双沟镇区为依托的酒文化游览区

以开发酒文化博物馆、古老的酿酒糟坊、美酒佳肴一条街为主,形成以了解酿酒历史、制酒工艺、酒品种类、参与酿酒过程,品尝美酒佳肴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5、穆墩岛旅游度假

是以居住餐饮、文化娱乐、芦苇野趣、休闲活动和体验乡土文化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为主的综合游览区。

6、红色旅游区

包括现有的泗洪烈士陵园、双沟陈毅纪念馆、半城镇雪枫墓园、朱家岗烈士陵园等四处烈士陵园,建设“淮北革命公墓区”、“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纪念馆”、“中共淮北区党委、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纪念馆”、“淮北革命教育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是以缅怀先辈、弘扬新四军精神、宣传泗洪,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等旅游活动为主的综合游览区。

第十一节环洪泽湖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

第45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调整优化工业企业结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第46条加快发展旅游业

充分发挥环湖的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全民参与,各方协作,逐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泗洪经济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第47条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与特色水产养殖

加强对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自己有特色和优势的生态农业产品。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一是调整品种结构;二是拓宽养殖模式;三是突破水产品加工,初步实现水产链式开发;四是加强流通服务网络,培育贸易载体,取得水产品自营出口权,加强水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和水产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48条城市性质

徐州都市圈新兴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苏皖边界具有较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工贸旅游城市,现代化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49条人口规模

现状(2003):城镇人口28.9万,规划区人口17万,城区13万

近期(2010):城镇人口37.0万,规划区人口23万,城区19万

远期(2020):城镇人口45.5万,规划区人口30万,城区28万

第50条用地规模

现状(2003):13.13平方公里,101.03平方米/人;

近期(2010):19.25平方公里,101.33平方米/人;

远期(2020):29.21平方公里,104.34平方米/人。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51条发展方向

北扩东进、三区联动。

第52条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形态为单中心团块状布局。将城市分为三大功能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

第53条城市分区

1、老城区

濉河以南的区域。围绕老城中心,通过旧城改造,工业逐步向外迁移,形成以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为主的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商业服务业及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同时依托高速公路出入口布置工业区,集中安排市场与物流。

2、新城区

濉河以北、早陈河以东的区域。规划在北部形成居住、行政办公、体育等为主的城市新区。近期结合北部公共设施的建设,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居住小区,疏散老城区部分人口。远期将五里江农场纳入新城区统一规划建设。

3、工业区

濉河以北、早陈河以西的区域。加快招商引资步伐,集约利用土地,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形成城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第54条用地指标

规划居住用地980.8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3.58 %,人均居住用地35.03 平方米。

第55条用地布局

分为3个居住片区——老城片区、城北片区、五里江片区。

居住片区规划分布一览表

第56条中小学配置

中学取高中30名/千人,初中35名/千人,用地22—28.8平方米/学生,小学取70名/千人,用地17.6—21.8平方米/学生。幼儿园结合居住小区规划建设,按每8000—10000人口规模6—12个班、用地0.6—1万平方米的要求配置。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57条用地指标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53.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11 %,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2.63平方米。

第58条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63.6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8%。

搬迁县政府至长江路以北,形成以县政府为核心的新行政中心。县政府的用地规模控制在10公顷左右,建设会议、办公、以及市民休闲广场等项目。县政府东部为城区其他行政部门搬迁预留用地。

第59条商业金融业用地

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190.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53%。

在现状老城区县级商业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旧城用地置换,优化土地使用,

健全商业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质量,形成以泗州大街,五台山路为轴线建设“十”字型的县级商业服务中心。商业中心的建设逐步向街、区结合的方式转变,注重营造宜人的商业活动空间。

居住区级商业设施结合居住区规划,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原则统一考虑。

沿宁宿徐高速公路道口位置建设大型专业市场。居住区农贸市场应结合居住区规划统一考虑。

第60条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20.1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9%。

保留并改造现状老城影剧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完善现有娱乐设施,规划在新行政中心南侧建设文化中心。新建居住区应按国家有关居住区用地规范配套建设文化娱乐设施。

第61条体育用地

规划体育用地18.5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4%。

保留老城区现状体育设施用地,在现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建设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规划在香江路南侧,嵩山北路以西建设新的综合体育中心。各新建居住区内应结合居住区级中心布置体育活动设施。

第62条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6.6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57%。

保留现状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医院整体环境,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在城北文化中心南侧新建一所服务于城北新区的综合性医院。对全县现有医疗机构床位实行总量控制,达到每千人7张的标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居住社区内应按照2—2.5万人设置一所卫生所,用地按照1000平方米左右进行控制。

第63条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43.8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0%。

在新城区长江路两侧规划集中的大中专教育及科研设计用地。对散布在城区各处的科研设计单位,原则上予以保留和完善。

第三节工业用地规划

第64条用地指标

规划工业用地610.5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90%,人均工业用地21.80平方米。

第65条用地布局

1、城西工业园

位于濉河西南,总用地面积2.2平方公里。结合高速公路出入口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组装业、加工工业,同时建设为县域服务的大型物流中心,承担县域及周边地区货物进出口及货物集散的功能。

2、城北工业园

位于濉河以北、宿淮铁路以南、高速公路以东,嵩山北路以西,总用地面积7.5平方公里。发展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建材、机械、机电工业。在泗北路以北适当预留工业开发区的发展备用地。

3、对于城市东部已有集中工业用地,总用地面积0.3平方公里。规划予以保留并严格控制其规模不再扩大,主要为一类工业。

第四节仓储用地规划

第66条用地指标

规划仓储用地56.0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92%,人均仓储用地2.00平方米。

第67条用地布局

1、保留现状粮食储备仓库,规模不再扩大。

2、在城北工业园港口北部布置一处仓储用地,重点服务城北工业园,兼顾县城物流仓储。

3、在县城西南角结合城西工业园与港口布局物流用地,建设为县域服务的大型物流中心。

4、在宿淮铁路站场南侧布置一处仓储用地。

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第68条用地指标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29.37公顷,人均1.05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01%。

第69条公路

对宁宿徐高速公路线路和互通用地应两侧各按100米进行控制。

在县城北部增设泗阳—泗洪一级公路与宁宿徐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

青城线、青临线为二级公路。

第70条公路站场

规划在火车站东侧新建一座占地约3.4公顷的新客运站,同时保留泰山路西侧原泗洪汽车站,香江路北侧的原泗洪汽车北站改为公交站场,近期作为农班线首末站。

第71条铁路

规划建议宿盐铁路在泗洪境内紧靠泗阳-泗洪一级公路以南选线,并在城区北部早陈河以西设客货两用站。铁路线用地宽度按200米进行控制,站场用地按300—400米进行控制。

第72条航运

对洪泽湖西线上游进行逐步疏浚,保证航道处于良好通行条件。

完成航道城区段的驳岸工程,挖掘水运潜力,并对两侧岸线进行合理分配利用,保障城市生活岸线,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设计,形成城市特色。

第73条港口

规划在泗洪大桥南侧、新濉河西岸新建港口一处,占地约4.4公顷,结合周边物流中心建设,满足城区及工业园区货运需求。原1号、2号码头不再承担对外运输功能。

第二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74条用地指标

规划城市道路广场用地383.74公顷,人均13.71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

文本-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卫星生态城长松园片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总体规划 (1) 第一节规划期限、范围及依据 (1) 第二节规划目标及原则 (1) 第三节发展战略及定位 (2) 第四节总体规划布局 (3) 第五节分区功能策划 (3) 第三章专项规划 (5) 第一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5)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 (5) 第三节人口规模 (7) 第四节旅游规划 (7) 第五节道路交通规划 (8) 第六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9) 第七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10) 第八节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规划 (10) 第九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13) 第十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 第十一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16) 第四章项目开发与实施 (16) 第五章附则 (18)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统筹安排长松园片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优化用地布局,全面发挥片区的功能和作用,按照嵩明县党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旅游规划通则》以及国家、地方等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卫星生态城长松园片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项研究五部分组成,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说明书是本规划的说明性文件。 第3条本规划是指导长松园片区资源保护、建设利用及旅游开发的纲领性文件。片区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行为格按照本规划执行,各项建设均应依据本规划编制详细规划、设计,并符合本规划的相关要求。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局部更改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修订,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 第4条本规划经批准后,即成为长松园片区规划、管理和实施的法定性文件,由嵩明职教基地管委会负责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一节规划期限、范围及依据 第5条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11~2030年,按三期实施,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第6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将长松园区的山地、丘陵、盆地、村庄、水库均纳入规划区内,总面积为80.93平方公里。 第7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旅游规划通则》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10、《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1、《云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2、《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13、《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14、《嵩明生态卫星城概念性总体规划》 15、《嵩明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策划》 1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文件等 第二节规划目标及原则 第8条规划指导思想

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doc

1.概述 1.1项目特点 沙湾县为了带动经济增长、串联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实现本地资源转换、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人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设立沙湾县工业园区,结合沙湾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建设新的定位要求及园区发展需要,园区管委会于2007年编制了《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导控园区的建设发展,2011年又对园区总规进行了修编,经过多年的开发,园区内部已入驻了多家企业,路网骨架逐渐展开,园区发展形势良好。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收集的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园区未配置工业废物处置场所,企业在投产后所产生的工业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合理地处置,如若工业废物无序堆放,对园区的环境将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考虑到园区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配套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对相关企业的工业固废进行科学的处置,否则会存在对环境的威胁。 目前各工厂所产生固体废弃物没有统一的管理,由各工厂公司自行各处堆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园区内固废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上为干燥性固体废物,含水量极少,不含有毒物质,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气体,但在其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安全填埋法进行处理,因此,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填埋场)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本项目近期设计期限为2019-2028年,本项目服务期初处理固废量为600吨/年,至服务期末达到6.12万吨/年,本期渣场的总库容为12万m3,本期服务年限约为10年。远期预留场地约为15000 m2,总库容为24万m3。

江苏省泗洪县新星城南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六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泗洪县新星城南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 六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湖南地图D.衡阳地图2.过去山坡上种粮食,收成不好,现在改种果树,效益好了,其原因是() A.因地制宜,扬长避短B.能够综合地分析问题 C.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D.粮食价格低,而水果价格高3.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 4.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D.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5.甲乙两人约定环球航行,甲沿经线一直向北走,乙沿纬线一直向东走,他们能够环球航行成功的是() A.甲 1

B.乙 C.甲和乙 D.都不成功 6.下列运河或海峡,属于洲际分界线的是 ①苏伊士运河②马六甲海峡③土耳其海峡④巴拿马运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南极洲、太平洋 B.亚洲、大西洋 C.北美洲、印度洋 D.南极洲、北冰洋 8.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甲 B.乙C.丙D.丁 9.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 10.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11.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B.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C.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北美洲D.佛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1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交通影响最大,且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是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

浏阳市xx镇总体规划(20xx—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以及 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2-条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和土地开发,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违反 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3-条本规划所称镇头镇、镇头镇域是指镇头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本规划所称镇头镇规划区是指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划 定的城镇规划区;本规划所称的镇头镇区是指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 城镇建成区。 第-4-条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第-5-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件和图纸组成,规划文件包括文本和附件组成,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如有不符,应以规划文本为准。第-6-条本规划经镇头镇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主席团审查同意后,报浏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程序进行。 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7-条本次村镇体系规划范围包括镇头镇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共4个社区、9个村,村镇体系规划对镇域各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8-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原则 1、实行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加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 2.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充分体现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经济的影响,使镇域各项重大设施布局能符合县、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实施“点”“轴”开发战略,镇域发展应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积极开发沿S211以及长沙市花木产业带沿线,强化镇头镇中心城镇职能。 4、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第-9-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剩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建设向城镇规划区集中、企业向企业园区集中。近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0%。 第-10-条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三点”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指镇头中心城区。 “一轴”:指211省道。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_2020)文本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 前言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5)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二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9) 第三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2) 第四节市域防洪规划 (13) 第五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4) 第六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七节核心城市圈规划 (17) 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20)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1)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 (22) 第一节总体布局结构 (22)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4) 第三节居住用地布局 (25) 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 (26) 第五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26)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7) 第一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27) 第二节停车设施规划 (29) 第三节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规划 (31) 第八章园林绿地及景观风貌规划 (32) 第一节园林绿地规划 (32) 第二节景观风貌规划 (34)

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5)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7)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39)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40) 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42)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43) 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5) 第十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6) 第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48) 第一节消防规划 (48) 第二节人防规划 (49) 第三节防洪规划 (50) 第四节抗震规划 (51)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53) 第十四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5) 第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57)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措施 (58) 第十七章附则 (59)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主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文本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号(年月日) 、《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钦州市国民经济和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年公示版) 、《钦州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成果样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办法》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二、规划范围 东至六钦高速、南至中马南五街(远期规划为环北大道)、西至金鼓江、北至金鼓江支流,规划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 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居住、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低碳生态示范区。 规划人口规模:万人。 四、规划结构 ()“一城”:——“马来西亚城”片区中心 在片区中心内设置为启动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高档商务服务、金融贸易、保险、企业总部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商业服务、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中马产业园乃至北部湾提供服务。 ()“一湾”:——“孔雀湾”滨江景观带 沿金鼓江东岸打造“孔雀湾”滨江亲水景观带,保留现有芭蕉墩遗址,结合景观带设置不同主题及功能的活动区与绿化空间,并融入文化休闲、宾馆酒店、特色商业等功能。 ()“双轴”:——中马大街、友谊大道城市景观轴 以中马大街、友谊大道为骨架,设置启动区发展的“十”字型轴线。 ()“两片”:——产业、生活两大功能片区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前言 一、区位 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和,南部是和,北部长江对岸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市。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太湖位于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南部、北部、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境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成为众所周知的“威尼斯”。 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二、背景 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 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省人民政府。 这个概念规划,是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1994年2月,由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市人民政府。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年12月获得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5月,展开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裕廊环境私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 划。 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江苏泗洪的洪泽湖湿地是五大淡水湖之一

江苏泗洪的洪泽湖湿地是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休闲,观光浏览,科普教育等一体的旅游景区。一踏这片土地就可以感受到这个文化古城所隐藏着最丰富文化。泗洪洪泽湖湿地公园有展示馆,湿地生态博物馆,古泗洪文化博物馆,湿地水旅馆,湿地景观上体验电影演示厅,荷花大观园,干荷园。鱼类繁育中心……走进荷花园内,迎面扑鼻而来的就是荷叶清香,那种淡淡的幽香足以让人陶醉。而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炎炎的夏日干姿百态亭亭玉立,尽情地吐露那淡雅而又迷人的芬芳,微风吹过,荷花在风中摇曳,好似少女那婀娜的舞姿。在荷花的两侧,三五成群的扇动着翅膀向远方飞去。那句“半天飞鸟半天霞,万顷芦荡万顷花”在此时真的恍如在眼前。 美在生态 洪泽湖想义大家都了解。那里风柔水美。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的一幅幅美景:“微风拂过,芦苇轻摇;蓝天之上;白鹭齐飞”,“野鸭水中游,群鸟林中飞,满月苍翠,曲径通幽,户外烧烤,野趣盎然”……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触于可及的,在洪泽湖湿地公园,柳山湖风景区,穆墩岛景区工,洪泽湖湿地新公园,静悄悄领略大自然带来的美丽与神奇。 五月的洪泽湖,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绿柳婀娜,花香蝶舞,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继而许多游客来观光旅游,该县也在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园,将果园花园,农家乐融为一体,呈现也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的田园景色,成

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三角、世博之旅示范点,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之一。 湿地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我们宿省泗洪这里有国家级的保护湿地,淡水湖,洪泽湖等等许多景观在我们宿迁这儿都很有名,我们泗洪虽不富饶,但自然景色很多。因为我们离洪泽湖不远,所以鱼、虾、蟹在我们是很盛产的,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每年到我们这游玩的人很多,人多时每个景点从高空看就像蚂蚁在动似的。既然吸引这么多游人来玩,那么大自然的功劳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大自然创造出这么美的景色,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游人来玩。大自然给我们这么得天独厚的景色那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让中国人甚至世界各国人都知道这里是个自然景观的宝地-宿迁。 我们这儿的物产丰富、水利方便。大自然既然赐于我们,那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起来。 在这儿的许多当地人都养鱼、虾、蟹而且还养的很好。特别是蟹,我们这里的蟹可以说是全国闻名-洪泽湖大闸蟹。不管你是蒸着吃,煮着吃,红烧吃,清蒸吃,蟹的味道都是一流的,特别棒。 还有这儿的小银鱼,烧汤放它进去是最美味的。汤中的小银鱼晶莹剔透,细长诱人,看着它就想吃一口,吃过一口之后,还想吃第二口,那时你就会想如果我是住在这里的话,那岂不是可以天天吃到小银鱼。是的这里的小银鱼可以让你吃到吐为止,都吃不完,吃小银鱼时你会觉“此鱼只应天上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15) 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2001年1月

项目名称: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院院长:王静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院总规划师:王景慧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院长:李迅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凤武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总规划师:范钟铭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祖毅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 杨律信分院顾问总工、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曾宇城市规划师 乔继明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 魏天爵城市规划师 蒋朝辉助理城市规划师 朱文华高级城市规划师 周建民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 郝天文工程师 马林涛助理工程师 洪昌富高级工程师 王瑞石高级工程师 王召森工程师 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秦晓昂城市规划师 孔彦鸿工程师 曲毅高级城市规划师 刘永合工程师 东莞市参加人员:朱川局长、城市规划师 卢沛超副局长、城市规划师 叶伟南副局长 李天海科长、城市规划师 刘林宏科长、城市规划师 雷劲松助理规划师 吴志刚规划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邱磊规划院所长、高级规划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第四章城市性质 (5) 第五章城市规模 (5) 第六章城市总体结构 (5) 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 (8) 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9) 第九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十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2)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3) 第一节道路系统 (13) 第二节道路交通设施 (15) 第三节公共交通 (17) 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 (18) 第二节城市景观 (19)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20) 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2) 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23) 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规划 (24) 第十七章给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八章排水工程规划 (25) 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 (26) 第二十章供电工程规划 (27) 第二十一章电信、邮电工程规划 (27) 第二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28) 第一节消防工程 (28) 第二节人防工程 (28) 第三节防震减灾工程 (29) 第四节防洪工程 (29) 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0) 第二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 (31) 第二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2) 第二十六章附则 (33)

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范本31-109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三章用地规划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五章地块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引导XX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落实、 深化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建设要求,促进XX工业 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XX城乡规划法》(XX08年)特此编制《XX工业园 区总体规划(XX1XX-XXXX)》(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内容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则)和规划说明书 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 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XX城乡规划法》 2

江苏省泗洪县洪翔中学、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江苏省泗洪县洪翔中学、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2019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下图为该片剧照,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适中的日地距离 【小题2】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 【小题3】《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球表面温度太低 B.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已不适应人类生存D.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

【小题4】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B.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2. 2020年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置如图1,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图2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2中对应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小题2】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3. 读“四类地貌景观图” 图中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丙D.丙与丁

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

[键入公司名称] 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 User [选取日期]

1.第一章基本概况 (1) 1.1.镇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1) 1.2.历史沿革 (2) 1.3.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评价 (2) 1.4.镇区基本概况 (3) 2.第二章规划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 (4) 2.1.规划背景 (4) 2.2.规划的依据 (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 (3)《镇规划标准》 (5) (5)《兰州市总体规划》 (5) 2.3.规划指导思想 (5) 2.4.规划原则 (5) 2.5.规划期限 (6) 3.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 3.1.发展条件分析 (6) 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8) 4.第四章村镇总体规划 (9) 4.1.总人口预测 (9) 4.2.城镇化水平预测 (10) 4.3.村镇体系规划 (11) 4.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3) 4.5.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13) 5.第五章城镇发展规划 (14) 5.1.城镇性质 (14) 5.2.城镇规模 (14) (2)流动人口预测 (15)

5.3.规划范围 (15) 6.第六章城镇总体布局 (16) 6.1.城镇总体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6) 6.2.城镇结构和功能分区 (16) 6.3.城镇各项用地规划 (22) 6.4.绿地系统规划 (23) (1)、公园 (23) (2)、街头绿地 (24) (2)防护绿地 (24) 6.5.景观系统规划 (24) (2)存在问题 (24) (2)宏观控制原则 (25) (3)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原则 (25) (1)山体景观 (25) (2)景观道路 (25) (3)景观节点 (25) ①广场 (25) ②出入口 (25) 7.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 (26) 7.1.道路交通规划 (26) 7.2.给水工程规划 (29) (2)工业用水量 (29) (3)其它用水量 (29) (4)消防用水 (29) (5)城镇总用水量预测 (29) 7.3.排水工程规划 (30) 7.4.电力工程规划 (30)

商丘市黄河故道总体规划文本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商丘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商丘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底进行了商丘黄河故道生态工程概念规划的招标,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复旦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七家单位进行方案设计。经专家对方案的评审,确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中标单位,委托我院进行进行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工作,并开展林七水库、吴屯水库、民权林场三个景区的总体规划和局部的详细规划。 根据项目的多专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我院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组成联合项目组,共同进行本项目的规划工作。其中我院负责总体规划、相应专项规划设计和的林七水库、吴屯水库详细规划工作,北京林业大学负责水利工程专项规划工作,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负责林业工程专项规划和民权林场申甘林带的详细规划工作。 项目组于2009年6月12日至27日由我院进行统筹在商丘进行了第一次现场调研,并进行了资料收集。在2009年8月中旬完成了初步方案。2009年9月下旬,根据市里的指示,对原确定的详细规划两景区林七水库和吴屯水库进行了调整,改为对梁园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天沐湖景区)和任庄水库南景区进行详细规划。因规划用地调整,项目组先后于2009年10月和11月两次到商丘对梁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天沐湖景区和任庄水库根据详规深度要求进行了详细调研,2010年1月上旬,市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到京再次检查规划工作进展情况,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并给予相关指示和工作要求。 项目组在认真研究各投标方案的前提下,在对黄河故道现状进行详细踏勘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商丘市各位领导、专家和各部门意见和建议。根据工作进程,项目组多次组织会议,三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正,以求得到最科学的规划成果。 2010年3月,商丘市委市政府就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专题组织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落实大会,项目组汇报了总体规划成果和详细规划的方案成果,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和各部门充分肯定了规划成果,并提出了修正建议和意见。 项目组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并于2010年6月提交评审成果,商丘市政府组织了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经评议,评委会一致评审通过总规成果和各详规成果,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 根据专家评审所提建议和意见,以及市属各部门的意见,项目组对规划成果再次进行深入修改,并进一步深化了相关内容,规划领导小组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多轮认真细致的校正、核对,在项目组和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最终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商丘市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天沐湖景区详细规划》、《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任庄水库南景区详细规划》、《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申甘林带景区详细规划》共五项内容。 在本次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商丘市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领导小组、市政协、市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国土局、梁园区、民权县、虞城县、文物局、环保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作,特别感谢领导小组付出的辛勤工作,我们为他们呢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在此深表谢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联合项目组

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3) .第三章镇域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7) .第五章镇区总体规划布局 (7) .第六章中心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9) .第七章中心镇区绿地用地规划 (10) .第八章公用设施规划 (10) .第九章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2)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2)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4) .第十二章远景发展构思 (15) .第十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15) .第十四章附则 (18) .附表1 现状用地指标一览表 (18) .附表2 近期规划用地平衡表 (18) .附表3 用地平衡表 (19) .附表4 规划道路一览表 (19)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更加有效地协调指导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镇城镇发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特编制《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2014-2030)》。 ·第2条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是七号镇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七号镇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七号镇内,凡因城镇建设需要编制的各种专业规划,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3条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 ·第4条规划范围 (1)镇域:七号镇域,总面积423平方公里,辖1个镇区、13个中心村。 (2)镇区:此次规划七号镇区分为生活区与工业区两个片区。 七号镇规划生活区范围为:东至现状村庄东侧堤坝,南至35KV变电站南,西至现状村庄以西200米,北至现状恒温库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0.90平方公里。 七号镇规划工业区范围为:东至现状七号加油站,南至集通铁路以南570米,西至中国石油加油站以西340米,北至省际大通道以北280米,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0.59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4)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5)《乌兰察布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3.09) (6)《城市绿化条例》(1992.6) (7)《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 (8)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9)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06) (10)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09.07) (11)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2)其他与七号镇社会、经济、文化及城镇发展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计划 (13)七号镇各有关部门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文件、谈话和会议意见等 (14)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蒙古自治区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第6条规划原则 (1)坚持发展优势与形成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建设支柱产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小城镇。 (2)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建优美舒适的环境。 (3)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百年大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正确处理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城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构筑科学的指标体系,以“繁荣、健康、和谐”的宜居城市为本次规划的目标。 ·第7条规划期限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修编目的:为适应峨眉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峨眉山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佛教圣地,对峨眉山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七九年,《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九三年。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更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自然和佛教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发展旅游,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立其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环境中心地位。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峨眉山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使峨眉山完整地保存下去。 2、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和现有景观的潜力,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特色,使游人有新鲜感。 3、综合利用峨眉山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景观贫乏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4、处理好景区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纳入总体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5、加强管理规划,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地方执法和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2003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第六条修编规划的重点 l、通过对峨眉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重新认识、评价,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论证确定风景区性质、职能、容量和规模,重点确定风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2、通过确定风景区不同区域的用地性质、发展方向,达到明确重点保护内容、景观展示方式和开发利用强度的目的,确保风景区保护、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省域横向比较,挖掘峨眉山的文化优势,确定独具特色的近期建设项目,突出峨眉山文化和自然特点,增强游客的新鲜感。 4、通过分析峨眉山风景区与城市的关系,考虑城市总规与风景区总规的协调一致,解决“山、城”之间过渡,促使风景区与城市过渡地带环境风貌得到有效改善。 第七条本次总规修编的规划文件和图纸经批准后,在风景区内具有同等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与性质 第八条范围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1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 - 1 -第三章人口与用地规模 .................................................................................................................... - 2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 2 -第一节“三区”划定. (2) 第二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战略 (3) 第三节城镇空间、等级与职能结构 (3) 第四节产业布局 (4) 第五节旅游发展 (5) 第六节生态建设 (6) 第七节综合交通 (8) 第八节重大市政设施 (10) 第九节环境保护 (12) 第五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 14 -第一节城乡统筹策略 (14) 第二节重点建设地区空间结构和“四区”划定 (15)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 - 16 -第一节空间结构与发展策略 (16) 第二节各城区定位及重点发展方向 (17) 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 18 -第一节公共中心体系 (18) 第二节行政办公用地 (18) 第三节商业金融业用地 (19) 第四节文化娱乐用地 (19) 第五节体育用地 (20) 第六节医疗卫生用地 (21) 第七节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21) 第八节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22) 第八章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 - 22 -第一节保障性住房 . (22)

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自江苏省人民政府1996年苏政复1996(147号)文批准实施以来,对指导常州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和资本向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转移;为适应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我市调整市区部分行政区划,市区面积由280平方公里扩大至1864平方公里;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江苏省委、常州市委明确提出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 鉴于上述原因,必须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规范和指导新时期的常州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活动。 第二条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3.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0]17号); 4.建设部《关于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5.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6.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2020); 7.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8.中共常州市委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9.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和实施意见;

10.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 11. 相关区域性专业规划; 12.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第三条指导思想 1.坚持规划的超前性。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瞻远瞩,从长计议,以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先进城市水平,从城市发展和进步的趋势研究常州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 2.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立足常州的自然、区位、交通等条件,科学确定常州城市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重视近期建设规划,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 3.坚持规划的整体性。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视苏锡常都市圈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分重视与各辖区城市资源的整合,谋求共同繁荣;十分重视远近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和城市各功能要素之间的协调整合。 4.融贯生态城市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贯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创建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目标,确立各类区域的生态管治要求,谋求良好的城市生态和宜人的人居环境。 5.融贯特色城市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目标,从常州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条件出发,努力塑造富有常州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 6.融贯经营城市理念。贯彻效益优先原则,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布局用地,优化建设时序,谋求集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第四条规划重点 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所规定的内容编制,重点突出下列内容: 1.城市功能定位; 2.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功能规模与布局 (3) 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5)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6)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7)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8) 第八章城市设计导则 (9)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 第十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0) 第十一章附则 (11) 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2) 附表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14) 附表三地块指标控制一览表 (15) 附表四:各类用地使用性质适建性规定表 (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xx县xx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5)和xx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适应xx县城镇和工业园区的发展需求,优化利用和合理配置城镇空间资源,指导园区合理高效的发展建设,特编制《xx县xxxx工业园(xx-xx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实施);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 2006.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令第七号、2010.13);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 (二)xx地方法规、文件 《xx省重点工业园区实施办法(暂行)》; 《xx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云政发[2004]号);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三)其他现行法律法规、条例规范 《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xx县“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xx县xx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5)》 《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5)》;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理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筑xx-xx工业园区的总体框架。 (二)立足大经济区域,分析xx-xx工业区在xx县以及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科学确定其职能和发展规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从于上位总体规划。 (三)注重工业园区的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从有利于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构成有现代xx的工业园区风貌。 (四)规划体现市场运作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规划管理的规范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四条规划原则 (一) 因地制宜与生态优先原则 规划在深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统筹考虑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山水的自然肌理特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以体现规划区的山水文化品质,融山、水、城、林为一体。 (二) 整体协调原则 从整体性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对规划区的相关要求,合理衔接周边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创造功能配套、环境协调、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本规划表现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的具体要求,深化和落实了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绿地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合理划分地块,确定通过各项规划控制指标,为综合开发和相关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三) 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原则 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控制性指标为刚性控制指标,其建筑形式、色彩等为弹性控制指标,规划采取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以利于规划的实施。 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变化需求,规划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用以适应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 (四) 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