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 —以《边城》和《一只白苍鹭》的比较为例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 —以《边城》和《一只白苍鹭》的比较为例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 —以《边城》和《一只白苍鹭》的比较为例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 —以《边城》和《一只白苍鹭》的比较为例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 92-9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journal/ass

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10.12677/ass.2015.42015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and Nature in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With Example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A White Heron and Border Town

Kejian Li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Liaoning

Email: fatherwillsay@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

Received: Jun. 11th, 2015; accepted: Jun. 24th, 2015; published: Jun. 30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which has become prevalent in 1990s. A plenty of scholars focus competitivel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including A White Her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Besides, published in 1934 by Shen Congwen, Border Town is also suitable to be interpr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while it got little atten-tion.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A White Heron and Border T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got no attention. Proceeding from eco-feminis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com- 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ines, namely Cuicui and Sylvia, of these two books and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the nature and the author will reflect on the theory of eco-feminism.

Keywords

Eco-Feminism, Cuicui, Sylvia, Awareness, Ego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以《边城》和《一只白苍鹭》的比较为例

李克俭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Email: fatherwillsay@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

收稿日期:2015年6月11日;录用日期:2015年6月24日;发布日期:2015年6月30日

摘要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蔚然成风的一种文艺理论。许多学者竞相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其中就包括了《一只白苍鹭》。与之相较,沈从文发表于1934年的小说《边城》亦是一部非常适合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点解读的作品,却乏人关注;以生态女性主义对《一只白苍鹭》和《边城》的比较研究更是空白。本文即尝试将这两部作品中各自的女主人公翠翠和西尔维娅,置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进行比较,探究两位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并对生态女性主义这一理论本身进行思考。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翠翠,西尔维娅,觉醒,自我

1. 引言

1974年,法国学者佛朗索瓦·德·奥波妮(Francoise d’Eaubonne)在其作品《女性主义或死亡》(Lefminism ou la mort,1974)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这一概念。此后,虽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并且每个分支都强调了自己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独特理解,但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没有因为众多分支的产生而发生改变。这个基本观点就是: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一般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强调女性与自然的“本质”联系,如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支之一“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月经、怀孕与自然的运作规律(月亮的圆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女性和自然的联系便建立这种相似的基础之上。其二是女性和自然同样处于被男性支配的地位,这种共同的处境使二者产生联系。20世纪末,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开始波及到文学领域,并在文学批评领域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蔚然成风的一种文学思潮。美国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墨菲试图构建一种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理论,一方面用以重估文学课程中所谓“经典”的主流作品;另一方面提倡重新阅读女性作家的作品及对其文学地位的重新评价[1]。这实际上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此后,许多学者开始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曾经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只白苍鹭》。《一只白苍鹭》(A White Heron,1886)是美国“新英格兰乡土文学”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tte,1849-1909)的代表作品之一。研究者通过对《一只白苍鹭》的重新解读,赋予了这篇作品非常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意义。对《一只白苍鹭》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的乌托邦——从生态批评女性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2],《人、自然、生态——白苍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解读》[3],《<白苍鹭>: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的生态伦理的思考》[4]等。但不得不提及的是,几乎所有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对《一只白苍鹭》的研究都进入了一种僵化模式,即:小说中男性的出现,尤其是携带着武器的男性代表着对自然的破坏、对女性的诱惑;而女性则在抵抗着男性的诱惑的同时忠诚的守护着自然,并与自然融为一体。而笔者以为,《一只白苍鹭》中的女性西尔维娅并不是一个一贯而终的守护自然的单一形象,而是一个还具有爱情与生命意识觉醒色彩的多维形象。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另外,沈从文发表于1934年的小说《边城》亦是一部非常适合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点解读的作品,但是却几乎没有被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关注,只有方刚、罗蔚主编的《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中,在讨论“男性作家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时提到了《边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学者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过《边城》,更没有学者将《一只白苍鹭》和《边城》进行过生态女性主义的比较研究。而笔者认为这两部作品中各自的女主人公翠翠和西尔维娅,非常值得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进行比较,以探究两位女性和自然的关系分别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2. 《边城》和《一只把苍鹭》的几点相似性——比较的前提

《边城》和《一只白苍鹭》虽然分别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但它们在内涵和性质上却非常相像。首先,在地域设定上,小说的主要场景都是处于边缘地带的“世外桃源”:一个是川湘交界的小镇,一个是远离城市的乡下;其次,两部小说的主要女性非常的相似,除了年纪上相仿,更重要的是,翠翠和西尔维娅两人仿佛都是自然的女儿,她们的生命与大自然水乳交融般亲密: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5]。

这里没有一寸土地是她不认得的。林中的鸟兽都把她看做自己的同类,松鼠跟她熟的能到她手里来吃东西,各种禽鸟也都这样[6]。

除了翠翠和西尔维娅天性中的这种自然灵性的相似,她们还都非常的“不谙世事”,内心仿佛还没有脱离与自然相融的蒙昧状态。再次,翠翠和西尔维娅都没有从爱情中得到幸福,反而陷入了无尽的孤寂。甚至,翠翠和西尔维娅的家庭结构中都存在着十足的相似性,都是老人、动物和女孩的组合。笔者认为两部小说中的诸多巧合并不难解释,它们源于两部小说作者创作风格的相近,沈从文和朱厄特都注重描写这种边缘地带的乡土风情,所以才会在在共通的审美基础上创作出相近的小说情节和人物。两部小说中的诸多巧合,是使我们能够将其比较的基础和依据,而并非比较的重点,重点在于,处于相似生活环境下的两个女孩,同样面对着自我爱情的萌芽,其内心发生了如何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她们在自我与自然之间做出了怎样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对于她们自身又意味着什么?而最后相似的结局中又有着怎样的性质差异?

3. 西尔维娅的两次觉醒及意义

《一只白苍鹭》中的西尔维娅是在城市中生活了八年之后,被姥姥接到了乡下,小说中是这样说的“西尔维娅悄没声的说,能住在这个地方(乡下)真是太美了,自己永远也不会想念城里的家的”[7]。一年之后,西尔维娅便完全融进了乡下的自然之中,这时候她碰到了一个年轻的禽鸟学家,这是个喜欢把鸟儿制成标本的男性,他希望猎到附近的一只白苍鹭。在与这个男性的接触中,西尔维娅爱上了(但她本身并不清楚这种汹涌的感情代表着什么)这个禽鸟学家,并通过爬上一颗巨大的树,找到了白苍鹭的巢穴,希望通过这种对禽鸟学家的帮助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澎湃的,却不为这个年纪的人所完全明了的感情——爱。但她并没有把这心中的起伏说出口。与之相似,《边城》中的翠翠,是在十一岁时邂逅了二老傩送之后,爱情开始在她幼小的内心中萌芽。作品中写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埋怨,很快就过去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无论是翠翠还是西尔维娅,她们都对自己内心的感情波动三缄其口,这种沉默实际上是她们找不到语言来倾诉心中的起伏,因为她们甚至不知道这种不可名状的感情代表着什么,这是她们因由年龄和阅历所表现出的共同点。但是非常不同的是,西尔维娅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言语之外的行动来表达出心中的感情,于是她想找到白苍鹭的巢穴,来帮助甚至是取悦禽鸟学家;与之成对照的,是翠翠却努力躲避着内心异样的波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笔者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并不认为西尔维娅和翠翠的上述不同有任何的高低、对错和好坏之分,而且认为她们的行为都是非常符合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应有的表现。即既有可能取悦他人以博得奖励或鼓舞,亦有可能对他人表现出谨慎或冷漠。笔者想强调的是,西尔维娅的内在感情与外在表现具有一致性,也就是她的行为是建立在感情的指引下的;而翠翠的内在感情与外在表现具有不一致性,她的行为(躲避傩送,不许爷爷谈及婚嫁)与感情(对傩送和婚嫁感兴趣)是相违背的,然而,为了避免这种内外不一带来的困惑,翠翠便寻找自然的庇护,如作品中写道翠翠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傩送时,便“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8]。虽然西尔维娅与翠翠的上述取舍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却对她们内心的情感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同的实际效果。

西尔维娅的两次觉醒。对于西尔维娅一个九岁的女孩来说,似乎只有“觉醒”这个词能够形容她心中波澜起伏般的变化。西尔维娅的第一次觉醒,是她对那个男性禽鸟学家的爱慕:

白日将尽,西尔维娅仍然用充满钦慕的眼光望着这个年轻人。她从来没见过这名有魅力、这名招人喜欢的小伙子;潜伏在孩童心底那个女性的心开始被爱恋的梦催醒了。这种威力无比的激情的先兆激荡着、摇撼着这两个年轻人……年轻人走在前面,西尔维娅心醉神迷地在几步路后面跟着,她那双灰眼睛因为激动,变得乌黑发亮[9]。

虽然西尔维娅自己并不能清楚的命名自己心中的这份冲动,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这种感情是如此剧烈,以至于西尔维娅不仅在夜晚失去了所有的睡意,还要去攀爬那棵高耸入云的松树,以找到白苍鹭的巢穴,这样“当她能够披露这个秘密时,她又将得到多么巨大的胜利、喜悦与光荣!这件事太不可思议,太伟大了,简直不是一个童稚的心灵所能包容的了”。此外,西尔维娅之前想要爬上那棵松树是为了看海,但她从来没有尝试过。现在她不仅要去实践自己一直以来没有尝试的行为,而且连目标也改变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因为西尔维娅的爱情像火山爆发那样迅速的盈满了她那幼小的心灵。西尔维娅的第二次觉醒以她爬上那棵松树,鸟瞰整个朝阳升起时万物涌动的风景开始,到她见到禽鸟学家结束。对于一个九岁、性格内向、应该也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孩子来说,这种觉醒只能是属于生物本能上对自然崇高的臣服和陶醉,远远超出了人类的一切理性的言语和词汇范畴,也就凌驾于她的第一次觉醒之上。直到见到禽鸟学家的那一刻,西尔维娅的觉醒过程才全部完成,因为这个时候她才刚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决定着白苍鹭的命运。这可能是西尔维娅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者的影响是如此的重要,也是西尔维娅自我意识的产生;更为复杂的是,如果她不透露白苍鹭巢穴的消息,她又必须立刻面对对自己喜爱的人的背叛。这可能是她人生第一次面对这么棘手的选择,所以她保持了沉默。笔者认为西尔维娅的沉默实际上是对这种现状思考无果的答案(沉默也是一种答案),并不是毅然决然或者深思熟虑后的抉择。西尔维娅的生活在故事的结束时又回归平静,但是西尔维娅的内心却再也没法和原先一样,她陷入了无尽的寂寞之中。西尔维娅悲剧的原因在于,两次觉醒太过激烈、太过短暂的相继发生在一个太过年轻又单纯的生命身上,使得西尔维娅在极短的时间内意识到了自己从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分离了出来,虽然情感的高涨使她恍惚,但最终她还是本能地将自我用于了维护自然。

4. 翠翠的悲剧

《边城》这部小说最有价值的,是写翠翠作为少女的成长过程,写她是怎样长大的[10]。在蓝棣之先生的著作《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中,有这样一段话:

翠翠与二老感情过程之所欲遇到曲折,并且给两个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事故,并不是什么宿命,也不是源于什么不可理解的神秘因素。大体上说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是爷爷无法很深理解翠翠“关于自己的事情”的想法,翠翠与二老的四次见面里的三次,他都不在场,因此他一开始就弄不明白翠翠的所爱;第二,是翠翠无法也不能告诉爷爷她内心深处的感情向往,她无法如一个现代女性一样与别人讨论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完全属于自己的事情;第三,是船总一家人都认为老船夫对翠翠的婚姻有决定权,而实际上他是要看翠翠的想法;第四,是老船夫对翠翠的婚恋怀有根深蒂固的悲观情绪……[11]。

蓝棣之先生对《边城》的分析可谓别具一格。但实际上,这四条原因里面,我们能够发现在原因二三中,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矛盾,即老船夫想知道翠翠关于婚姻的想法,而翠翠无法、也不能告诉爷爷她内心深处的感情。这样,无法用言语表达自我的翠翠,又因为内心感情与外在行为的不一致,导致了老船夫无法真正理解翠翠的感情归宿,甚至连傩送二老也对翠翠的感情摸不着头脑。《边城》写了翠翠从11岁到14岁的成长过程,但实际上翠翠的心理成长微乎其微。在老船夫好不容易弄清楚翠翠倾心的是二老傩送而不是天保后试着跟翠翠再次提及婚姻的问题,老船夫这次甚至编了谎话,从自己做的梦开始说起,作品里写道:“一切河流皆得归海,话起始说得纵极远,到头来仍然是归到了使翠翠脸红的那件事上去,待到翠翠显得不大高兴,神气上露出受了点小窘时,这老船夫又才像有了一点儿吓怕,忙着解释,用闲话来遮掩自己所说到那问题的原意”[12]。翠翠从对傩送二老产生好感便开始躲避,等到躲避变成了一种习惯,便成为逃避。实际上在这三年的时光里,翠翠对傩送二老的感情已从最初的蒙昧无知变成了思念,这从翠翠去摘鞭笋却摘了一大把虎耳草,爷爷看到后,翠翠两颊绯红跑了这一情节可以看出。

但是翠翠仍然逃避着关于傩送二老的一切和与之带来的苦恼。笔者认为翠翠的逃避仍然是这个年龄段的少女合情合理的表现,并不能将整部《边城》的悲剧归结到翠翠逃避面对感情这一原因上。至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翠翠无法通过言语、也没能通过行为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感情倾向,不愿讨论与此有关的话题,这导致了老船夫没法向船总一家交代清楚翠翠的婚姻对象,在拖沓的过程中,大老天保意外死亡,又导致了船总一家对老船夫和翠翠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这时,老船夫几次联姻未果,以至于内心积郁生病,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第二,翠翠无法通过言语、也没能通过行为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倾向是合情合理的。这样一来,到底该如何解释《边城》中的悲剧缘由呢?笔者以为,应该从翠翠与自然的关系来解释。

蓝棣之先生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中论及《边城》时,提到了一个问题:“翠翠与今天的城市少女比,是幸福呢,还是不幸”[13]。这个问题正好也是思考翠翠与自然关系的切入点。第一,翠翠的幸福之处就在于她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尘嚣,而被一片自然与宁静包裹着,久久的和自然融为一体,俨然是大自然的女儿一般。第二,翠翠的不幸也恰恰在于,她太过接近于自然,以至于总是在自然的宁静中寻找庇护,不愿意去面对让自己苦恼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感情。虽然翠翠不懂得心中对傩送二老的那份感情代表着什么,但是翠翠是懂得两件事情的:第一,这种感情让她有了某种变化,尤其是见到傩送或听爷爷说起傩送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第二,只要远离关于傩送的一切,回到一个人的状态,心中的“不自在”就会消除。这样,只要能寻到安抚心灵的一隅,翠翠是永远也不想去面对心中的“不自在”。翠翠的悲剧就在于,她终将不得不面对自己躲避过的一切感情,而在那一刻必定是她再也无法在亲情和自然中寻找到任何安慰的时候,也就是说,她也必定要从自然中分离开来。

5. 西尔维娅与翠翠的形象对比及各自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边城》中的翠翠与《一只白苍鹭》中的西尔维娅的故事,都是以非常孤独的结局收场。翠翠在失去了老船夫和自然的庇护后孤苦的等待着不知道何时归来的傩送二老,西尔维娅则徘徊在无法再彻底融进的自然中,痛苦地思念着喜爱的人。两个女孩都从最初与身边的自然环境十分融洽,到最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如果仔细区分就会发现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翠翠开始面对曾经不想面对的问题,又没有可躲避的场所时,她是否能通过思考而得出一个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翠翠的性格中的自然性必定会渐渐让位于社会性,同时,因为翠翠曾与自然过于相融,以至于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然与自我的界限,也就不可能在随后的生活中挽留住这种她意识不到的、对社会性交流有妨碍的、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又是她身上最宝贵的自然性。西尔维娅在两次觉醒之后,从与自然彻底的相融状态中分离出了一部分自我,这一部分自我经历了衡量爱情与白苍鹭生命重量的痛苦,永远的保留在西尔维娅的生命中,虽然她现在还不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她是曾经通过沉默,也就是没有答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事后还在思索“鸟儿与它们的猎手相比,难道肯定是她最更好的朋友?[14]”),但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成长的西尔维娅,迟早会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而得到这个答案的西尔维娅,绝不会再是一个迷茫与孤寂的形象。

通过对翠翠和西尔维娅的形象对比以及对她们和自然关系的探讨,笔者认为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一些“别具一格”的意义,即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最有意义的女性形象是处于在挣扎中思索自我、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女性,而不应是推崇彻底的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女性,也不应是停留于赞美她们那种对于自然的朴素得一成不变的忠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方刚, 罗蔚(2009) 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

[2]唐建南(2010) 人与自然和谐的乌托邦——从生态批评女性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

59-64.

[3]陈煌书(2006) 《白苍鹭》中黑和白的象征意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 69-71.

[4]姜鸿玉(2008) 《白苍鹭》: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6, 8-61.

[5]沈从文(2005) 边城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北京, 79.

[6]李文俊, 选译(2007) 英语短篇小说精选读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 11.

[7]李文俊, 选译(2007) 英语短篇小说精选读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 5.

[8]沈从文(2005) 边城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北京, 161.

[9]李文俊, 选译(2007) 英语短篇小说精选读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 15.

[10]蓝棣之(1998)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167.

[11]蓝棣之(1998)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174.

[12]沈从文(2005) 边城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北京, 160.

[13]蓝棣之(1998)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166.

[14]井卫华(2008)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一只白苍鹭”. 外语与外语教学, 12, 26-27.

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D·H·劳伦斯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的诸多作品中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思想,这与西方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拟在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其作品重新进行阐释,旨在挖掘其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标签:劳伦斯;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一、引言 D·H·劳伦斯是英国现代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40多部中篇小说,另外还有大量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出生于矿工家庭的劳伦斯生活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正处于英国维多利亚强盛时代结束后经济危机所引发的萧条期,他敏锐的观察到资本主义社会和机械文明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和对人性的异化。他的作品大多都以其家乡英格兰中部诺丁汉一带的矿区和乡村为背景,描绘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机械文明下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大自然肆意掠夺和破坏的景象,强烈的谴责了机械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异化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破坏。同时他将文学的视角投射到对女性的关注,以生动的笔触披露了强大的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在男女上下等级关系欺压的境况下,女性更加渴望灵魂的解放并寻求心灵的自由,而大自然为女性提供了心灵的避难所,与大自然的贴近和融合更加促进和激发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劳伦斯在其诸多作品中无不表现出的对资本主义机械文明和父权制的强烈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女性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呼唤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而这些方面,也正是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暗相契合,表现出了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评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一种,是西方生态环境运动和女性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这一术语的出现,最早是1974年法国激进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Francoise d’Eaubonne)在《女性主义或者死亡》(Le Feminisme ou la mort)一书中呼吁女性参与拯救地球的工作时提出的,她认为“父权制是造成人口过剩和自然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女性主义是治愈这一两种危机的唯一途径”。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和社会实践,它尝试寻求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贬低女性与贬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反对在父权制世界和二元论思维方式统治下对女性和自然界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新型关系。 1.对“父权制”世界观及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批判

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1生态女性主义综述 生态女性主义,顾名思义,即是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的有机结合,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蓬勃兴起,90年代后盛行起来。这个名词最早由法国生态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尼提出。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的起因是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引起了一些女性主义的强烈抗议,是由于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而产生的理论。著名的生态女性主义者伊内斯特拉金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结合环境主义、女性主义和关注女性精神世界的运动是一种反抗男权社会中父权制对地球的掠夺和对女性压迫的力量”。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中心论里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本身就包含生态的和女性的两大成分,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有爱好和平、理解并爱护自然的天性,反对父权制下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对自然的侵略,生态女性主义号召反对一切压迫,认为解放女性和解放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它主要反对人类中心论,坚持去中心化,积极地提倡爱、关怀和公正的伦理价值观,追求和谐相处。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以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用生态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这样一种立场,即宇宙万物是没有等级制度的,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其他生物之间,或者是自然界的其他

形式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人类只是地球上无数物种之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生态系统在微妙的平衡中维系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是唯一有理性的物种,为了自身的利益,却成为破坏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 2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1)反对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是生态女性主义主要反对的核心观点之一,人类中心论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wwest.achersec.mo评价的依据,它认为人类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韦布斯特阐述人类中心论:a.认为人类是中心,在宇宙中至关重要。b.认为人类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即人是目的。c.以人类的价值和经验为准则,人类利益至上,自然是客体,人才是主体。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利用自己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开始对自然掠夺和驾驭,贪婪而毫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世界的野心也不断地扩张,甚至把妇女、孩子和动物一起作为他们炫耀的财富。人类凭借自身的知识把人与自然分割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二元论由此在人类世界里蔓延开来,人类高高在上,主宰着这个世界,而作为哺育人类的自然则被人类归类到低级的、不开化的、野蛮的、无思想感情的被主宰的地位。《圣经》宣扬上帝创造人类为万物之主,人类则以权力神授的思想自居,理所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妇女与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英】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书店1989年版。 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挪威】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等译,长春:时 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莫瓦:《性别/文本政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书店1995年版。 15、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书店1995年版。 18、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德】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习承俊译,北京:书店1995年版。 21、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2、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书店 1997年版。 23、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美】克拉夫:《女性主义思想:欲望、权力及学术论述》,夏传位译,台北:巨流图书 公司1997年版。 25、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书店1998年版。 2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

生态女性主义论文:对和谐世界的追寻

生态女性主义论文:对和谐世界的追寻 【中文摘要】左拉·赫斯顿是美国20世纪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眼望上苍》是左拉·赫斯顿的代表作,被当今美国文学界和批评界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赫斯顿的代表作《眼望上苍》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主要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眼望上苍》。生态女性主义着重研究文学、文化、自然和女性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分支,生态女性主义从自然和女性双重视角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以改变自然和女性同被视为他者和边缘的地位,从而促进人们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生态女性主义者视自然为女性的朋友,认为父权制文化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是一致的。它致力于从文学批评视角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和性别问题,从而改变人们对待自然与女性的观点和态度,推进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男性和女性关系的和谐发展。《眼望上苍》探索了现今存在的人类与自然及其他物种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它触及生态女性主义所涉及的话题,如性别、父权制等,并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所有组成部分皆处于平等地位,共同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生态女性主义采取积极的行动主义寻找文本中自然和女性的缺场,倡导生态和文化多元化,并主张解构主宰西方社会的二元对立的文化思考模式。在这种思考模式下,黑人女性和自然都是被逻各斯中心文化压迫的对象,即黑人女性的身体同自然一样被视为显示男性权利的客体。

本论文以黑人女性骡子般的命运为出发点,结合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些 基本观点来分析作品中男性对黑人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剥削之间 的相互联系。本文旨在通过主人公珍妮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亲近 自然,追求自我完善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颠覆父权制,并倡导建立 一个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以及各种生物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 【英文摘要】Zora Hurston is a prominent Afro-American female writer, folklorist, and anthropologist. As her masterpiece,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is considered as the literary classic of black Americans, the literary classic of feminism and the American literary classic in the 20th century by the American litterateurs and critics.As Hurston’s masterpiece,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can be interpreted in a variety of angle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udy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based on ecofeminist theory. Ecofeminism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terature, culture, nature, and female. As a branch of literary criticism, ecofeminism studies on the literary text from the double perspectives of women and nature so as to change the other and marginalized position of women and nature. Finally it devotes to awakening humans’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 Ecofeminists regard nature as female’s friend. They think that patriarchal culture’s oppressions on women and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范达娜·席瓦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范达娜·席瓦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20世纪中后期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遭到破坏等,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各界纷纷掀起一股股环保运动潮流。 范达娜·席瓦(Vandana Shiva)作为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的思想为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和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开阔了一个崭新视角。席瓦立足于本土知识文化体系,继承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理论,始终以第三世界女性的视角对印度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结合实践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体系。 她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展开强烈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父权制和传统“二元式”思维方式导致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剥削和压迫;效仿西方发展模式进行的“赶超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神话,西方推行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更为间接、隐蔽的殖民侵略手段。席瓦还以第三世界和女性的视角揭露和批判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给印度女性、生态和文化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全球化的本质是新一轮的殖民主义过程。 席瓦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的丰富,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女性的作用、男女之间互相尊重,消除性别歧视,发展要立足本国国情,寻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她的理论虽然有些激进并带有乌托邦色彩,但为整个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体系,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解放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创新性贡献。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席瓦为我们更加全面的反思发展问题提供新视角,对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

劳伦斯的小说特质与女性主义

劳伦斯的小说特质与女性主义 【摘要】劳伦斯的的小说在学术界历来引起诸多争论。要理解他的小说特质和历史贡献,要在多维视野中把握。劳伦斯对文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从两性关系的视角去揭示工业文明的罪恶。其小说的三大特质就是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性心理探索。对于劳伦斯小说特质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作品《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虹》等。分析劳伦斯的小说,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精神分析理论、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在这里,主要是通过探讨劳伦斯小说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来从深层次理解其小说内涵。劳伦斯对女性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由支持到矛盾,后期开始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关键词】劳伦斯;小说特质;两性关系;女性主义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中倍受指责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他的出现,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场强烈地震”。 劳伦斯的小说有三个特质,即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性心理探索。在其作品中,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对工业文明的厌恶与批判。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以在战争中下半身残废的克利弗男爵象征腐朽堕落的工业文明,正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一种批判。在其第一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通过对矿工家庭生活图景的描写,真实地揭示了他们在工业社会中的恶劣的劳动条件与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矿工家庭生活的破坏和感情上的摧残,这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作家塑造的诸如康妮、厄秀拉等一系列对性爱大胆追求、追求个性与自由、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形象,正是对陈旧的束缚女性性追求、认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文化、思想观念的批判。《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角康妮,因为自己的丈夫失去了性功能,使她完全生活在一个毫无人性的环境当中。她无法忍受这种非正常的生活,与矿工梅勒斯发生关系并相爱,且决心与他共同生活。且不说小说对性爱描写的尺度非常大,康妮这样一个大胆主动追求和谐幸福的性爱关系的女性形象,正是对多年以来把女性放在男性附属地位的文化传统的突破,批判了这样一种带有浓重的性别歧视态度的文化。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与“自然之子”梅勒斯的结合,在《虹》中

生态女性主义探析

生态女性主义探析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是把自然和女性,人类剥削环境与男性压迫女性等同起来,在反对二元对立的前提下,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主要流派及发展历程入手,简要探究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并指出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性;生态文明 1 什么是“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索瓦·德·艾奥伯尼(Francoise d’Eaubonne)在1974年的著作《女性主义·毁灭》中最先提出。美国《生态百科全书》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释是:首先,它是一种激进的政治活动形式,它来源于妇女的权利、公民的权利以及和平和生态运动的汇聚,也对这些内容的汇聚做出贡献;其次,它也是关于对社会和环境的统治支配原因、本质及解决办法的各种理论的名称。 总的说来,生态女性主义是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它尝试寻求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贬低女人与贬低自然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 2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继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要求平等浪潮之后,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迎来了比较激进的第二次浪潮,而70年代以后正是女性主义运动第三次浪潮,它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性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它既继承了过去的理论,又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不仅致力于社会改革,也把触角深入到了知识领域,它强调把环保和妇女运动结合起来,从各个角度研究女性与男性的区别,探讨女性角色、女性价值,并进而对造成歧视妇女和压迫自然的根源进行分析和批判。 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自然和女性联系起来,把男人对女人的压迫和人类对自然的压迫相结合,解决生态危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但是随着研究者的逐渐增多,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不同流派。 自由生态女性主义最典型的特点是忽视了男女之间的差异,它提倡在自由、民主的社会中,女性应该在法律、政治、教育和经济等领域取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它认为人都具有同样的理性和人性,女人和男人拥有相同的能力。女性可以超越自己的性别特征,与男性携手共同为环保做出努力。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有着密切关系并且都受男性统治。他们认为女性的身心特征注定了她

生态女性主义

善待自然,善待女性 ----浅析生态女性主义摘要: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不断进步的世纪,也是一个环境日益突出的世纪。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不断发展充实着的女性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也结合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女性主义新的观点。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它的主要观点来简要阐述一个生态女性主义。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权主义 Ⅰ、介绍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不断进步的世纪,也是一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世纪。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和自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探讨的重要问题,而20世界70年代所产生的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正是一门跨学科来研究人与非人类的自然、男性和女性关系的学科。该论文主要探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和一些主要思想,生态女性主义关于自然和女性相关联研究的视角对于人类善待自然,男性善待女性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从而对人类如何更好的存在和如何建立更美好的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Ⅱ、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来源 伴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妇女文学的崛起,旨在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消除父权统治,谱写新的女性神话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随之产生;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及全世界范围内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生态文学批评研究也初见端倪,逐渐升温。在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女权主义思想的持续发展、文学与其“外部”研究趋势的推动下,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浪潮也应运而生。(1) 生态女性主义不是传统的、单一的女性主义或生态学流派,它是西方环境保护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第三次浪潮的相结合的产物,是各个文学流派关注女性社会地位、关注生态文明发展的产物。通常认为,这个学术概念首先是在法国女权主义者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Francoise d’Esnbonne)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部作品:《女性主义或死亡》和《生态女性主义:革命和变换》。在作品中,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把女性受到男权压迫的女权主义观点和大自然遭受人类践踏的生态学观点联系在一起,号召女性发动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自己、拯救地球。这位作家指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对于生存最直接的两种威胁是人口过剩和资源破坏,但很少有人认识到男性制度所应承担的责任,因为男性在地球和女人身上播种的能力以及他们在繁殖过程中的参与使得他们在两种威胁中起到作用。她强调,妇女已经被男性统治的社会降至少数种族的地位,尽管她们在人数,特别是在生育中的重要角色应该使她们有着重要的发言权,但她们长期以来得不到控制自己生育的权利,同样地球遭受了与妇女同样的待遇,受男性统治的城市化技术社会已经削减了地球的繁殖力,而同样也受男性统治的人类正在不断增加人口。人口过剩对于人类与地球都是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妇女必须行动起来,在征求自己的同时也征求地球。”(2)概括地讲,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就是希望妇女乃至全人类能按照女性主义的原则和生态学的原则来重新构建和谐的人类关系。所以,顾名思义,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将生态学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研究潮流,它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批判男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赞颂女性贴近自然的美好本质,进而呼吁两性之间的相互平等及人类征服大自然的错误思想的改变,而在这个潮流中,生态女性主义者要寻求的是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与此同时,一名生态学家也必须是一名女性主义者。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摘要: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面对当前生态危机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社会思潮。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现有的“父权”二元制科学思维模式导致了自然和女性受到压迫。如何摆脱这种压迫,构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是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所诉求的。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主要派别;挑战 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与演变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法国女作家弗朗西丝娃·德奥博纳(Francoise d’Eaubonne)在1974年发表的作品《女性主义或死亡》(Le Feminisme ou la Mort)之中。在她的作品中,把女性与自然所受到的压迫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人类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时,所有人都清楚是由于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几乎没有人从“男性社会”这一角度去思考这种局面的产生。弗朗西丝娃·德奥博纳在其作品中大声疾呼,力争使人们注意到妇女在生态革命中应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女性身上所存在的巨大潜力与作用。 事实上,生态女性主义最初的产生是与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相联的。在20世纪的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明确指出了农药的滥用给自然生态和人类的健康带了极其严重的损害,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鸟儿都失去了歌唱。至此,女性主义运动也从传统的范围中超越出来,迅速向生态女性主义运动延伸,在生态运动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态女性主义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1] 二、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派别及论点 所有的女性主义是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同时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与深层生态学具有相同的观点。但它又不完全认同深层生态学的观点,因为在反人类中心主义这一问题上,深层生态学并没有意识到性别的问题,没有意识到男性中心的问题。因此,生态女性主义有着比深层生态学更加深刻理解。 在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道路上,凯洛琳·麦茜特(Carolyn Merchant)是最早加入生态女性主义行列的思想家之一。对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她的《自然之死》将女性概念介绍到了深层生态学所倡导的生态平等中,推动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2] 在《自然之死》一书中,麦茜特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对自然统治的父权制根源进行了探讨。在她看来,女性和自然的联系是穿插于各种文化、语言和历史之中的,自然的概念和女性的概念在历史和文化建构中产生了关联性。西方文化中,一直有着一个古老而又流传甚广的比喻,那就是把自然比作仁慈的女性、是贞洁

_爱玛_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

2011年第8期论坛集萃 纠正和教育。 3.将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分离,还自行车道于自行车。成都市的一些主干道,为了给机动车提供更多的出行空间,以自行车和步行同为慢行交通的理由,将非机动车道并入人行道。这种方法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既对行人的安全通行带来威胁,也对自行车的行驶带来干扰。如果能够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分离,把被机动车占用的自行车道还给自行车交通,定能保证各种交通方式各行其道,促进不同交通方式的和谐共处。 4.推行公共自行车。目前,在中国,杭州、上海、武汉、苏州等城市已经推行了公共自行车。成都的都江堰、金牛区等也在局部地尝试公共自行车系统。我们一般了解的自行车,是一种私人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则主要是政府投资,以广告维持运营、免费或低价把自行车租借给市民及旅游者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推行,对于主要以大众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的市民,交通初始和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成都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市区内诸如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景点、名胜、公共绿地众多,且位置相对集中。如果公共自行车能够规模化的推出,并且租借、返还方便,这对于外来游客骑车游览成都,感受成都的慢生活和休闲文化,非常经济和方便。另外注意参照国内外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经验教训,引进成熟的、可以迅速普及推广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 5.做好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融合。成都轨道交通刚刚兴起,目前投入运营的仅有一号线的一期工程,全长18.5Km。单一线路吸引范围有限,吸引客流远达不到预期值,其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如果在这个阶段就能很好地考虑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融合问题,这不仅对环保有利,更对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大有裨益。以下的一些建议可供参考:在大型的公交车枢纽站和每一个地铁站点附近建立免费的自行车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及返还点,方便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在一段时间内,对于骑自行车换乘地铁的市民和旅游者给予一定的乘坐地铁优惠,以鼓励市民对自行车交通的使用;在运营之初客流量不大的阶段及日后的非高峰运营时段内,允许可折叠的自行车折叠后带入地铁。 三、结语 自行车交通灵活、便捷、绿色环保,能实现“门到门服务”,是一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发达国家的科学交通理念,给我们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成都市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推行公共自行车,实施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能有效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利用率,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兵,李晔编著,杨佩昆主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第107页. [2]马骏主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43-44页. [3]自行车咏叹调:呼吁设立中国自行车日[EB/OL].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c/2007-08-31/175313789454.shtml. [4]成都市共辖10个区、4个市、6个县[EB/OL].http://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thread/70106361/1.html. [5]井喷!成都机动车保有量首破200万[EB/OL].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f19299430.html,/09/0811/07/5GDUHTET000120GR.html. 《爱玛》: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 王成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 【摘要】《爱玛》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其中富含女性主义观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女主人公的爱玛解读找出奥斯汀女性主义观点在该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简?奥斯汀;爱玛;女性主义 简?奥斯汀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为重要的女作家。她以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见长。作为一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小说家,奥斯汀对英国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女性主义观点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广泛的体现。《爱玛》是简?奥斯汀最成熟的作品,是能够最深刻地体现她的女性意识的代表作,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观点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英国18世纪的女性主义关注的不是男女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而是主张女性是跟男性同样具有智慧和理性、是跟男性平等的精神个体,而非男性的附庸、花瓶或陪衬。《爱玛》这部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不同于奥斯汀同时代男性作家笔下将女性塑造为“天使”或者“恶魔”的形象,而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她同男性一样,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和复杂的性格。她具有理性,充满智慧,思想独立。大部分情况下,爱玛可依据自己的理解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她意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然而她没有选择屈服于父权制,而是要求男女平等。 《爱玛》中的女性主义观点首先体现在她的自由意识上。爱玛的成长环境是完全自由的,正如小说开头所写到的一样:“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有,还有舒适的家庭和快活的 249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其代表作《飘》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这一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斯佳丽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飘》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爱情、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斯嘉丽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与阿希利的爱情;二是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三是与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四是与男主角瑞德的第三次婚姻。 关键词:女性主义;《飘》;斯嘉丽;女性 Unscramble of the femin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 Abstract: Margaret mitchell's famou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odeled the visualize of Scarlett is widely known by every barber.The reason that Scarlett's enchantment became enduring,is the outher's successfully modeled of character nature. Key Words: feminism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femininity

目录 一、超越时代的爱情观 1 (一)少女时期的斯嘉丽 1 (二)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 4 (三)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 4 (四)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 4 二、战后事业的崛起 6 三、战后新生活14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参考文献18 后记20 女性主义由来已久,它的的理论更是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于19世纪。那是随着人权运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宜昌为女性争取教育、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与此同时,女性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1]"在思想层面上,女权运动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平静下来,但到了60年代,在学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激发下,女权运动再度兴起。这次运动不但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两性的角色分析,并开始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2] 出版于1936年的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作《飘》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作者以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为原型,"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3](13),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种植园为背景,描写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小说中虽有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惊心动魄的逃难,枪杀等等,而其中最吸引人心的莫过于斯嘉丽和瑞德之间马拉松式的爱情。女作家始终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南方种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2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3 英语商业广告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4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 5 Pronunciation Problem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6 广告翻译中功能对等的研究 7 万圣节与时尚设计 8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 9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News under Skopostheorie 10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11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12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3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 14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15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Wedding Culture 16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7 德国功能目的论指导下广告口号的汉译 18 新闻中新兴词语的翻译原则及策略 19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0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21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22 分析《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 23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4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25 从哈姆雷特心理变化轨迹浅析其性格发展阶段 26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 27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28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29 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30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31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 32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33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34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 35 36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7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38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蕴涵的美国文化解读 39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40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形象浅析 41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