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彭富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课程

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5-12-15 10:36 作者: 彭富春来源: 作者惠寄查看:

13338次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研究生课程

2002年2月——6月

主讲: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记录整理:徐萍常旭旻

文本依据《Basic Writings》,段落划分依据《Holzwege》,

中译参考彭富春译《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2月27日

海德格尔思想的勾勒:

粗线条的勾勒往往要回复到最基本的问题,即开端,或者说“本源”。海德格尔的思想必须十分专注才能进入,否则只能似是而非,这样只会影响大家思想的健康。

思想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建筑结构,但还要注意它与细节的关系。

1. 什么是哲学

这样一个标题本身即一个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就著有这样一个小册子。“什么是”本身就是哲学问题,即英语的“be”。这是哲学的追问,关系到存在,也关系到本质。“什么是”就是要找到关于这个事情的本质、规定性,按照黑格尔、马克思,即对现象作出本质性的规定。“哲学是哲学”,这是同义反复,但海德格尔的如此回答是要回到事情本身,排除它之外的东西,这涉及到真理,“是什么”就是要找到什么是真理。

究竟什么是哲学?哲学回到它的起源,就是爱智慧。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爱智慧即知道的知识,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虚无。简而言之,就是存在与虚无。这相关人本身,只有人才知道“此”。这又相关人的规定,以及人的权利与义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必须不做什么。

爱有各种形态。古希腊Eros,即性爱,柏拉图将之表述为两种,一为占有,一为友爱(phil)。当然还有圣爱。哲学之爱介于性爱与圣爱之间,同时具有两面性,但它不表现为情爱,而是沉思,即思想。因此爱智慧就是思想。人是理性的动物也就是能思考的动物,但这思考还不是哲学。哲学的思想是独特的,是纯粹的思想,即关于思想的思想。

注意思想的结构。“我思考”,这是状态;还有意向,即我思考什么,即对象,能思和所思的。如此思想就回复到了自身。当然思想可分为各种形态,最高的思想是理性的,哲学的事业就是思想理性的事业。但这发端于古希腊,终结于黑格尔。现代是存在,后现代是语言,哲学之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哲学死亡了,但只是其所思和内容死亡了,哲学自身仍存在。中国自身思想传统还未进入思想自身,但这不是欠缺,而是说它有自己的地盘。

“什么是”关系到存在、本质、真理,哲学是思想和所思的同一,现代和后现代将之转换成存在、语言。

我们在批判的意义上思想,这不是谁的独创,哲学作为思想本身从来就突出了这一点。这样一种批判简单地可以分为语言批判、思想批判(理性批判)、现实批判。

2. 什么是美学

美学即感性学,要注意美学和哲学在历史上的变化。古希腊美学是诗学,是生产和创造意义上如此。但诗学与中国的诗情画意不同,没有这种感情与自然的关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诗归结为理性的一种能力,是理论的、实践的、生产制造的能力之一种。“美学”概念是近代的产物,是关于感性的学问,与逻辑相对。鲍姆嘉登认为古希腊的诗学还是理性意义上的,他要建立感性的科学,但这没有得到康德、黑格尔的赞同。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主动的,联系到主体本身,而感性是受动的。黑格尔从绝对精神考虑艺术,他的美学是艺术哲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现代和后现代是非美学、反美学,反对将之作为人的一种感觉现象,而将美学或艺术问题当作一种关于存在的经验或体验,是我的关于存在的经验,不限于人的精神或心灵层面,从而更为本源,成为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黑格尔的艺术消亡论实际是艺术或美学的终结,即黑格尔所说,艺术作为最高的规定已经不存在了。海德格尔没有使用美学或艺术哲学,以及诗学的名词,他认为艺术是一个存在问题。中国的美学讨论一是没有注意到中西的差异,一是没有注意到西方美学的历史演变。什么是这个时代我们的美学问题?这与现行的学科分类没有关系,美学实际是哲学问题。

3. 海德格尔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中国没有西方思想的时代分期,西方思想有五个时代。海德格尔所属的是以存在为思想主题的现代,同时他自身思想有三种区分,即其与古典,其与现代,其与自身。

首先,其思想不同于传统哲学

4. 海德格尔思想的结构和变化

首先,什么是海德格尔的思想?他的思想不等同于理性、逻辑,最根本的是源于一种经验,关于存在的经验,所以他的思想是被存在规定的。他要思考什么呢?在已思的当中找到尚未被思考的,即值得思考的。其次,什么是事情?事情即存在,亦即此在。在海德格尔的时代这是什么样的事情呢?是“无家可归”的存在经验。第三,海德格尔思想的规定是什么?是“林中空地”,是语言、宁静的排钟。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有转变,即早期、中期、晚期。这是有文献根据的,表述在《海德格尔全集》第十五卷。

早期,主题是世界,最主要在《存在与时间》,描述了人生在世的情形,即世界、手前之物(自然之物)、手上之物(器具)、此在(人之存在),凸现此在的重要性,根据此在的规定,最终此在被表述为走向死亡的存在。

中期的主题是历史,不再是人生在世,而是存在本身的命运,即存在自身的遮蔽和遗忘,形而上学的历史。海德格尔要找出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艺术作品的本源》即处在此阶段,讨论真理的显现和遮蔽。

晚期的主题是语言。这基于对工具语言和指引性的语言的区分,指引性的语言是纯粹语言,其自身言说,自身显明。

5. 海德格尔美学的主题

我们不是在通常美学的意义上谈论海德格尔的美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其美学在早期体现在《存在与时间》,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的重要文献,核心在“理解”这个概念,但这里的理解还是存在的,而非语言的。中期则是真理将自身设入艺术,但“设立”同时也隐藏着思想的暴力,包含了形而上学的阴影。后期是诗意,接受尺度,倾听林中空地的声音。

6. 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

这是海德格尔中期的作品,以现象学的方法,将问题还原到艺术作品本身,找到本源即真理。其现象学方法可简单分为三步:

一,艺术作品作为物,即beings;

二,通过还原,艺术作品不是一般的beings,而是工具、器物,找到其与一般器物、工具的区分;

三,回到艺术作品本身,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品是真理的发生地,是世界与大地的抗争,这不同于康德的理性的发生。

[NextPage]

2002年3月27日

为什么探讨艺术作品而非其它什么东西的本源?这需要对比古希腊、近代、现代、后现代。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处于理性框架内,与人的理性能力和认识能力相关。Theory 是看,是洞见insight,实践理性是意志,诗意则与技术、制作相关,而theory即理论理性是最高的,哲学家的地位也就是最高的,理论理性规定了诗学。这里的理论理性是沉思,不仅仅是一般的看,也不同于维特根斯坦的非思考的看。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不是抒情诗,而是戏剧诗,即看到的神的斗争。

近代。康德之前,鲍姆加登建立了美学。但Aesthetic不同于poetic,而是感觉、感性,与生产、创造无关。康德用的是判断力judgment,因为感觉是被动的,而判断力是主动的、主体的。黑格尔将美作为绝对理念的问题。他们都将美学置于理性的规定之中,但却是创造理性。现代思想都认为近代理性是自由的、创造的。

而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的本源探讨艺术,这里艺术品都是being或beings,因为其关注存在。后现代则不会考虑理性、存在,而只考虑或分析作为语言的文本text(能指的游戏),如德里达说的涂抹的痕迹。

几个关键词:origin、work、art

Origin 与之对应的德文是Ursprung。前缀ur的意思是原初的,sprung是跳动、跳跃的

意思。Ursprung就是本源、基础、开端、根据、存在,这与begin/Anfang不

同,开端是最基本的。

Art art是什么?要注意另外两个词,一个是与之相对的,一个是与之相联系的。相对的是nature,art是人工的、人造的,而nature是自然的。相关的是technic,二者的区别在于技术是工具,而艺术是独立自主的。由艺术而有艺术家、艺术品、艺术鉴赏……。但海德格尔首先考虑艺术品。为什么?因为艺术品是一个完成的、完善的存在,是一个自身显现又自身遮蔽的给予的存在。

Work与work相对的是“说”,是“道”,Word,也就是logos。作品是存在者,可以看作是作为艺术现象的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在思想的现代维度探讨存在,这与马克思将文艺视作意识形态,探讨其本源的经济基础是一样的。但马克思将艺术看作经济学的现实,而海德格尔视艺术为真理的发生,从作品涉及此在,即人,艺术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而非鉴赏或拥有。这个此在是历史性的人,而艺术是历史性的艺术。这不同于海德格尔早期的世界性,为世界规定,中期是探讨历史性,发生,即一个事物的发生,而晚期是天地人神。

《导言》

第1段:

这里的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即让显现,走向事情本身。为什么哲学要如此呢?因为事情被遮蔽了。一是其自身遮蔽,一是日常观念的遮蔽。所以首先要去蔽,划定范围,然后描述各种日常观念,再探讨其如何遮蔽,最后显现自身。要严格限定于这样一个事情,而不是泛泛而谈。去蔽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因为这都没有触及事物本身。现象学是一种方法,去揭示那个事情。

首先描述什么是本源,然后描述通常的观点,第三步进入艺术作品本源本身,但这恰是被遮蔽的,被遗忘的。本源是某物的from(从、何而来)和by(通过、依靠),即某物是规定的,某物是被规定的,由此它是其所是,如其所是。这是本质,即事情自身的此在,而非与现象相对的意义上的本质。Gewesen(本质)即一个已完成了的存在,是一个现实的事情。这就是说探讨艺术品的存在的本性,从语义上界定本源,要在这个限度内探讨。对本源的界定是思想开端的准备。思想的展开必须从一个确定的出发点开始,而日常的观点却是无根的,没有这种在先的基础。艺术品是艺术家的创造,是自然的,但这种自然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艺术家为何是艺术家呢?他必须靠作品说话,艺术家靠作品实现自身。所以按通常观点,这就进入了一个怪圈,即又必须找一个第三者为本源。确定何为本源,涉及思想从何开始的问题。

第4段:

为了避免上述的循环,必须考察艺术,但这又必须相关于考察艺术品。这又是一个循环。首先艺术必须通过艺术品实现,而其次艺术品又必须体现艺术性,二者是同时相互规定的。因此这是一种自欺,或归纳艺术品,或演绎艺术观念,试图达到本源。这不可避免成为循环论证,都是行不通的。海德格尔要求对已被给予的作现象学的看,在这现实的循环中去经验,去看。

[NextPage]

2002年4月3日

《本源》的意图在于揭示作为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存在者的存在。这是其中期思想的作品,归结到人的历史性的存在是什么。当然这并非历史学,而是人的此在的发生,他最终归结为世界和大地的冲突。他的方法是现象学的,但并非胡塞尔式的,同时也非解释学的。

首先,存在、存在者及其自身给予(即“在那里”)具有优越性,而非有事先的理性或经验。其次,在那里的在者其显现就是遮蔽,赫拉克利特曾说“自然爱遮蔽自身”。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者自身遮蔽,一是日常观念在遮蔽。第三,“走向事情本身”即将事情作为事情显现出来,这意味着去蔽及随之的显现。去蔽是去日常观念,显现即显现自身,但显现同时也是遮蔽,因此最终还需要去蔽。

具体到艺术作品,揭示作品本源,首先面临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循环,从这样的关系又进入艺术和艺术品的循环,传统和日常的观念会逃避这种循环,但海德格尔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而是进入此循环。

他从两个循环直接进入艺术作品自身,即存在者,因此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艺术品与物之物性的关系。物之物性即存在。在第一部分《物和作品》中首先追问什么是物,即哲学上的存在者,它有三个规定,一是特征的载体,二是感性的符合,三是质料。

第5段:

思想必须进入循环,思想的每一步都处于此循环之中。思想对海德格尔来说并非理性,而是被存在规定的。思想既不坚持预先给予的概念或原则,也不是对现成事物、事实的归纳。这种演绎和归纳在于预先确定概念或事实,但海德格尔认为先验原则和事物的自明性是不存在的,只有事物的显现和遮蔽,这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第6段:

上面是对进入循环这一方法的强调,即不能逃避。但进入需要一个切入点,以打破循环的缺口切入其中,并从此参与循环,即面对一个现实的、完成了的、确定的艺术品的存在。

第7段:

这里的描述方式,是海德格尔存在的现象学,不是描述意识,而是描述经验的东西,去显示它。这种方法注定了许多形象的描述,在海德格尔中期、晚期有许多这样的描述。这很容易将其文字视为诗意的,但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是“我们熟知”,即作品在那儿被看见、知道。其次,被看到的艺术品就其显现而言就是一个物。第三,艺术品作为物的例子。

第8段:

上面的描述表明任何艺术品都显现为物,或者说在场(present)。这种看法当然会遭到反对。但两种相对的看法都不能否定艺术品的物性,即不管称为物还是艺术品都不能排除其具有物性。但是,作品是物,物在作品中,作品在物中具有的这种物性是最后的规定性。所以,探讨本源先是从艺术家和艺术品,又到艺术和艺术品,最后才从物与作品开始。

《物与作品》

第1段:

这里的“物”指一切存在者,海德格尔的追问不是对物的一般描述,而是物性,即存在。要注意海德格尔的方式不同于近代哲学,话语之间不能互相转用。

第2段:

描述显现的物和不显现的物,即显现的和遮蔽的。这不是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也不是本质和现象。海德格尔从存在开始,尽管他将存在的意义视为虚无,但存在与虚无的关系何在?什么是开端?海德格尔的看是看现象、存在,而非哲学史上的看,即洞见。

第3段:

首先要确定“物”的领域,这在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中有歧义。最广义的物是一切存在者,最狭义的物是某些特别的存在者。显现的和不显现的,只要不是虚无的,都被称为物。但日常语言中却并非如此,有生命的存在者被排除在物之外,物只是无生命的自然物。首先,一切不是虚无的都是物。其次,日常语言将有生命的物排除。最后,自然物即器具是物。

第4段:

首先确定物的范围,即什么是物,从而才能找到纯粹的物。即物就是物,而非其它的,并且只是个物。

海德格尔中期如何论物?

早期理解的物最广义的即世界(人生在世),包含此在、手上之物(人造的)、手前之物(自然的)。

中期将物区别于广义的世界。首先,纯粹的物。第二,器具。第三,作品。

晚期,世界是四元:天地人神。

因此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不同时期,语言是变化的,不能前后混同,要注意其思想道路和语言的区分,变化、发展造成的不同语言或相同语言的不同解释。

第6、7段:

只追问最狭义的物。在历史中,自明的、日常的对物的用法是现在的现象学方法要反对的。自明的东西往往是遮蔽最深的,它必须将自身显示出来。日常用法往往是自然态度。

第7段。日常态度对物首先是看到特征,还不是物;进而,将物看作物的特征的集合。但海德格尔不这样看。古希腊将物看作物的根据、原因,哲学史上又将之看作原因或实体,古希腊对物的经验与后来不同,他们的看也是不同的。

西方历史对此在的经验有什么不同和发展?各个时代的存在的不同规定是怎样的?[NextPage]

2002年4月10日

《本源》的结构始终贯穿了现象学的道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存在之遮蔽的敞开,而非现象学主义的还原方法,也不是意识的现象学。《本源》的现象学思路,首先限定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按传统说法就是本质,海德格尔这里就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如何追问本源?首先要排除自然态度,因为这是遮蔽,在本文也就是几个循环,所谓自明的东西。其次,必须进入这个循环,而不是逃避。再次,进入的切入点就是艺术品,因为这是已完成的存在。追问艺术品,又必须探讨艺术品与物,追问什么是物。海德格尔描述种种物,各种物的范围或限定,所谓最高的存在等等,他将物限定为狭义的物。最终他将物规定为大地与世界的抗争的显现。但这是他中期思想的规定。

希腊人的存在经验即在场,经过拉丁语的翻译,希腊思想的原初经验被遮蔽了,西方思想成为无根的思想。

语言的翻译造成了遮蔽,这里也体现了海德格尔关于存在、思想、语言的理解。拉丁语的翻译丢掉了存在的经验,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中期,存在规定了思想、语言,晚期抛弃了这种认识,认为语言是规定性的。如果说在翻译中丢掉了存在的经验,这仍是将语言视为工具,而不是将语言视为自身,即纯粹语言自身的言说,语言自身的显现和遮蔽。

西方历史上对存在的规定:

智慧人的规定存在思想哲学形

古希腊原则、正义英雄在场洞见理论

(出席、缺席)(完满的存在者)中世纪恩惠圣人给予信仰实践近代自由公民设立生产创造(诗意)现代、后现代已经没有上述三个时代的智慧和哲学,现代是法律的市场,即市场中的游戏规则,而后现代只有文本,没有规定、原则。

第9段:

揭示物本身,但物本身是敞开和遮蔽的两重,所以首先要面对人的观念即遮蔽的东西,这使显现被阻碍,被形而上学、日常观念阻碍,这里流行的物的观念就是将物视为特性的载体,或者说实体和偶性的合一。究竟物的结构是句子结构的投射,还是反过来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其实这都是拉丁思想。古希腊的说话不是陈述,没有句子的主谓结构。

第10段:讨论陈述结构与物的结构的关系,到底谁在先?谁决定谁?

第11段:

这种流行看法的自然性、熟知性掩藏、遮蔽的东西。这里又是一个循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处于循环之中。按照日常观念,二者谁决定谁都对,但海德格尔认为还有更深的本源。陈述是人们认为的,而不是本来的东西。我们这里要将观念的遮蔽和物自身的遮蔽去除。这里第一种对物的解释遗忘了不熟知的本源,但这不熟知的将引起思想。

对前面第一种解释的总结,即没有根据,遮蔽了物。其次,它没有触及真正的物。这其中的问题发生在思想的领域,是思想的遮蔽。思想的暴力表现为reason,即I will、I can,但这都是impossible,不能触及真正的物。思想的意愿表现为ratio,进而是rational。这只能满足思想自身的意愿,却没有考虑思想如何才能向存在敞开。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思想不是理性,而是存在的经验。问题在于如何面对存在本身的真相,思想必须放弃暴力,走向存在。

第13段:

第一种解释并未达到物自身,要放弃思想的暴力,抛弃各种日常观念,让物自身展示出来。物已经展示出来,即通过各种感性特征。物就是感性的。但这种感官感知的感性特征仍是遮蔽,甚至更暴力,更多地强暴物。

[NextPage]

2002年4月17日

物有两种,广义的一切存在者,狭义的单纯之物。海德格尔由此走上追问西方形而上学之路,追问什么是物。一方面物自身遮蔽,一方面观念遮蔽了物,揭示物就是去蔽。

对物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物是特性的载体,即物是特征的集合。二是认为物是感觉的符合。三是认为物是赋形的质料。这都阻碍了对物的揭示,只有从器具而不是广义的物或单纯的物才能达到物的去蔽,因为器具才有人与物的相遇。海德格尔始终处于永恒的去蔽。

第14段:

事物作为感觉的符合是假象。感知的首先不是感觉,而是事物本身,因为原初的是人生在世,这是最根本的事实,它先于感觉。

第15段:

感觉的符合试图接近物,但却从未达到对物的真正揭示。前两种解释一种使我们远离物,一种将物逼向我们,但真正的物仍然消失了。必须摆脱这两种解释,让物从自身规定出发来揭示。

第16段:

提出第三种对物的解释,这是从第二种的感觉转入,从感性的质料进入第三种解释,“物是被赋形了的质料”。这里有主动、被动和动态、静态的关系。这种解释被应用于自然物和使用对象。

第17段:指出有形的质料可以回答艺术的物的因素,但这是假象,仍是应怀疑的。

第18段:

质料——形式的概念一般运用于艺术理论和美学,但又超出其外,并与其它一些概念相关。这些相对的、二元的概念可以无限延伸下去,这使得一切存在物都可以包容在内容与形式的概念之中。

第19、20段:

形式是质料的构形,而非质料决定形式。凭什么构形呢?凭有用性,这决定了形式。

第21段:

有用性是物的在场方式,关系到人的存在。有用性规定了构形的力量。有用性是器具的本性,不是纯然之物和艺术品的本性。但如果形式和质料相关器具的有用性,它们如何相关物性呢?

第23段:

形式和内容的结构作为物的根源在日常中是普遍,并导致以此理解一切存在者,包括物、作品。

第24段:上一段讲的是日常观念,这里是神学的根源。基督教的上帝、世界、灵魂。

第25段;

哲学上的根源。形式和质料是形而上学的概念,而古希腊的aidos和hule的丰富的对物的经验与近代不同,尽管它们与形式和内容相关。中世纪的形式和质料是创造和创造物的关系,表达为上帝和世界的关系。而近代的形式和质料反映人和世界的关系。

第26段:形式和质料作为器具之物的本性,但这还没有进入纯然之物本身。

第27段:

对三种解释的批判。这些是日常的、一般的理解模式,并作为先见阻碍了对物之物性的认识。

第28段:

物的物性、器具的器具性、作品的作品性、存在者的存在性。为了达到物本身必须去蔽。走向事情本身。

第29段:

从思想方面走向物性是难的,思想的强暴使人不思考我能怎样,无法知道思想的限度,这是理性的特点决定的。存在不向思想显示。

第30段:走向物的通道,不能从纯然之物开始,而要从器具开始。

第31段:

从器具开始。如何发现器具性?避免哲学思辨,而只是描述,即现象学的看,这也不是理性,是去蔽和揭示。

对物的现象学描述的一般方法:

对物的一般限定;日常有什么观念;揭示物本身,物在物的存在中显示。[NextPage]

2002年4月24日

我们始终强调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这在他那里是一贯的,但这与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不一样的。差异首先是,现象学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绝对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哲学,而在他之后,现象学就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在海德格尔则是对存在的追问,在伽达默尔是现象学与解释学的结合,而德里达是解构。还要指出的是,现象学的现象是显现,而非现象——本质意义上的现象。要显现,是因为事情本身是不显现的,所以现象学就是去蔽,让显现。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另一差异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繁琐哲学,一整套还原方法十分繁琐,而海德格尔对现象学进行了还原,还原到现象学的根本问题,即“林中空地”,这比胡塞尔所说的“事情”更为根本。第三个差异,在哲学或者说思想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上,胡塞尔的现象学尽管影响了一大批哲学家,却只是书斋里的哲学,所以他批评海德格尔的哲学是经验的人类学,海德格尔的思想始终与时代密切相关。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作为一种思想的道路,其革命性在与传统哲学方法的比较中显明。传统的哲学依据演绎、归纳,还有辩证法,但海德格尔不是这样,他还批判辩证法是对问题的

回避,而现象学的方法首先设定事情的存在,当然这后来也为德里达解构。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就是对事情的界定、去蔽、显现,但显现同时又遮蔽,这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止的过程。具体到海德格尔对艺术品的追问。首先是纯然之物的遮蔽,然后追问器具达到物性,但这仍不能达到作品的作品性,所以最后必须面对作品本身。对作品的显现首先是作品的作品性显现了世界,其次敞开了大地,第三是大地与世界的抗争,最后是真理的无蔽。

第32段:

梵高画的农鞋在这里还是器具,在日常观念中,物的构成依赖于其有用性,但这还掩盖了物性本身的意义。

第33段:

追问有用性。有用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性,只有在田野之中,农鞋才有意义,所以仅仅是有用性还不能达到物性。

第34段:

质料的不同依据有用性的不同,这是对器具最一般的观念。但是有用性何在呢?真正的农鞋在田野中,而不考虑其有用性。这是上两段的大意。本段问农鞋还剩下什么东西呢,也许会考虑鞋子的概念,或者考虑具体的鞋的背景。其实除了鞋之外,nothing more。那么它究竟显现了什么?这在下一段得到说明,而质料、概念、有用性、具体的鞋都无法达到对农鞋意义的真实显现。

第35段:

这里的看与自然态度不同。首先,是第一印象,敞开的黑黑的破口;第二是其沉重,这幅画表现了一种苦难的东西;第三是其皮面;第四是鞋底。然后,鞋是器具。之后是大地、世界。最后是鞋自身。这个现象学方法显示了鞋本身,不是其它的什么,而是农鞋的存在之中的东西。苦难和欢乐、生与死都聚集于鞋之中,显现了大地和世界的关系。但要注意这是海德格尔中期的思想,晚期的主题是天地人神四元。现象学描述的起点是事物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然后从部分到整体,但始终相关于一个唯一的东西,在本文就是农妇的存在。还要注意海德格尔早、中、晚期对物的描述是不同的,早期可以说手前之物相当于这里说的大地,手上之物相当于世界,但这只是极其粗略的比方。

第36段:

农妇的存在不只是依赖于农鞋的有用性,而是坚固性或稳固性(reliability),以获得大地的召唤、世界的敞开。这一段揭示出器具的稳固性,它更深于有用性。

第38段:

一方面表明器具性在于稳固性,但这仍不能使我们通达物性、作品性,因此另一方面就有第三条道路:从作品出发。

第39、40段:

通过去蔽找到隐蔽的东西,揭示一双农鞋尚未说出的东西。这幅梵高的作品敞开了农鞋包含的农妇的存在,即大地与世界的关系。因此关键是要考虑这个作品,而非器具,不是鞋发生了什么,而是鞋的作品发生了什么。

第42段:

本段带向了作品的作品性,作品与器具的差异。真正的存在中是意识不到存在者的,而器具的存在自身遮蔽。作品揭示了器具的存在,作品的本性在于揭示,让存在者进入无蔽之中,因此作品性在于与真理的关联。这里的关键词:揭示、无蔽(真理)。真理首先是否定(无蔽),其次是存在的真理。

第43、44段:

什么是真理?揭示事情本身就是揭示真理,它是发生,而非永恒存在。真理在古希腊是Aletheia。A是去,letheia即遮蔽,还有就是truth,它是符合论,即主客观、思想与存在、语言与事情的符合,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在海德格尔那里,真理是unconcealedness (无蔽),也就是德文Lichtung(林中空地),英文clearing。Lichtung首先并不等同于lighting(光明),或所谓中文的澄明,因为Lichtung包含了光明与黑暗。

开端(beginning)有三种。

首先是chaos,它是混沌、黑暗。

其次是cosmos,有序,光明的出现。而光又有三种,第一是上帝之光,上帝自身只有光,没有黑暗;第二是理性之光,人是理性的动物,因此人会有光;第三是自然之光。海德格尔所说的开端是Lichtung,既有光,又有黑暗。首先是空,即去,才会出现林中空地,但空是有限的空,周边为树林环绕,其间是光与影的游戏,这才是真理的开端。但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不同时期,真理的主题是不同的。

早期,林中空地是此在的此(Da),“在这里”,即在世界之中,走向死亡的存在之中。

中期,林中空地是世界和大地的冲突,世界显现,大地保藏和隐蔽,但这并不对应于显现和遮蔽。

晚期,林中空地是语言呼唤的天地人神四元的聚集。

真理和作品、作品性有什么关系呢?真理自身设入作品,即set。一方面这是海德格尔与传统的区别,即理性和存在,真理与林中空地。另一方面他还有传统的痕迹,即认为作品中表现出意志,但意志却是主体设立客体的意志。这在他晚期思想中才被抛弃,而代之以倾听。

第48段:流行的概念无助于找到物性、作品性、器具性。

第49段:

从作品的角度读物性。流行解释不能找到物的特性,而一般的物的特性不是作品的基础,只有从作品性出发才能找到作品的作品性、物的物性。

第50、51、52段:

作品不是物和器具,也不是物加上什么特性,作品在于其自身的整体性,要将它作为独特的存在来把握。下面几段否定了从作品之外出发的各种方法、道路,作品的作品性在于世界和大地,其间的抗争和真理。但什么是世界和大地?

[NextPage]

2002年5月8日

海德格尔追问艺术作品本源的思想道路是追问存在自身,这借助现象学的方法。这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演绎、归纳,也不同于中国的自然思维和历史思维,即自然(天命)和历史(代天地立言)的自明性。海德格尔认为西方理性传统导致西方科学的危机,因为演绎、归纳本身的自明性是黑暗的。现象学是走向事情本身,如果说“面向……”的话,还带有主客分离的痕迹,而“走向”是走向遮蔽的事情,让这事情显示出来,而不是它之外的什么东西。事情是遮蔽的,一是我们对它的遮蔽,一是其自身的遮蔽。走向就是去蔽、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去蔽本身可能就是遮蔽,因此要不断去蔽,不断还原。

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首先面对的是艺术家和艺术品,但这是一个循环。海德格尔随之走向物与作品。这有三条道路,一是经由物,一是经由器具,一是经由作品。关于物海德格

尔分析了传统的三种解释,尤其是第三种特性的载体,即作为概念机器,传统解释都不能通达本源。关于器具,即使考虑审美性也不能达到目的,只能走向作品本身。

关于作品与真理,相关于这样几个问题。作品与世界、作品与大地、大地与世界的抗争、什么是真理。

第53、54段:

这里是总体性的分析。首先是,上述的探讨还未进入艺术作品自身,只不过一半是物,一半是器具,这无法进入艺术作品的本源。其次,必须追问作品的作品性,即存在者的存在。第三,要去除偏见,走向作品自身。第四,作品性就是真理自身设入作品,这将在后面探讨。

海德格尔为什么要绕圈子,到最后才从作品性来谈艺术作品的本源呢?因为海德格尔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就同样探讨艺术来说,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不同在于将理性与存在作为不同的出发点,辨证的正、反、合与显现、去蔽的不同方法。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首先,追问存在与追问真理是同一的,他所谓的真理不是传统认识论的真理。其次,现代存在的经验是虚无、不存在,海德格尔的虚无来自现代人经验的无家可归,这导致存在是非存在,真理是非真理。第三,真善美的问题在传统是分开的,美反真理,反道德,而海德格尔将一切问题变成了存在的真理问题问题,善和伦理道德变成了居住、生活方式,美不再相关于感觉和体验,而是真理自行设入作品,是存在的问题。第四,真理的发生有多种方式,自行设入作品只是其中一种,还有政治,即存在的决断和历史的决断。第五,海德格尔的真理既不是认识论的,也不是符合论的,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存在自身的无蔽。

《作品与真理》

第2段:

必须摆脱外在的关系才能到达作品的作品性,纯粹的艺术品自身才是要面对的,甚至要抛弃艺术家,重要的是艺术品和存在的关联,而非与人、创造、体验、欣赏的关联。创造作品有可能与上帝创造混同,成为寻找真理的最终规定;而欣赏容易流于一般的美学,而回溯到欣赏者的体验。海德格尔强调的是守护者,使被守护的不被伤害。

第3段:

描述艺术品的所在之地,即能看到艺术品的地方,艺术品就立于其自身吗?艺术的终结在于艺术工业使艺术对象化。历史上西方的艺术是怎样的呢?在古希腊,是史诗、悲剧、神庙、音乐、雕塑,是缪斯的歌声,是神话而非logos,缪斯的歌声就其最高艺术使命是神的声音,神对众人的指引。中世纪的艺术是上帝的颂歌,颂歌是人赞美上帝,而非缪斯的歌声

借人之口唱出智慧。近代是卢梭的作品,人性的诗篇。现代,一方面艺术成为体验,一方面艺术成为机械复制。后现代,是欲望、感官在写作。而海德格尔思考的是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东西,艺术品作为人的此在的一种形态如何与大地、世界相关,将艺术与真理联系起来。

第4段:这些艺术品已经远离它自身所属的世界,即其历史的世界。

第5段:

艺术品自身的世界已经消失了,艺术产业也不能回复这种历史性的世界,这可以看到存在的真理处于历史性的遮蔽之中,即存在的遗忘和遗弃。

第7段:作品的显现使真理得以发生,让作品敞开自身,归属于自身世界。

第8段:

这是过渡性的环节,提供一个可见的作品来面对它。神殿作为建筑不摹写、不表现,从而回避符合论。下面现象学地描述其存在、世界,而非定义,即世界世界化,摆脱外在的规定。在这一作品的动词化中自身显现,神殿的人神共在,神现身和人对诸神的亲近,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第9段:

神殿不摹写什么,就是供奉神的地方,是神的在场,是神与人的聚集,给历史性的人们敞开了一个世界。

[NextPage]

2002年5月15日

我们始终要把握《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根本思想,就是现象学的思想,现象学的思想也就是所谓“走向事情本身”。但是走向事情本身又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走向事情本身?

我们走向……,是一个目的,但从哪里开始?从何而来?从何处来,也就是我们日常态度所说的开始,这样一个日常态度,是遮盖了的事情本身。在这样一个日常态度、日常思想当中,解释出来的往往是事情之外的东西。那么这样一个走向事情本身,就需要我们摆脱与事情本身没有关系的其它东西。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言,海德格尔带着我们尝试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从物出发达到作品,第二条是从器具出发达到作品。但是这两条道路实际是

日常的道路,同时也是传统形而上学的道路,这两条道路都不能通达作品本身。那么海德格尔现在带领我们走上第三条道路,也就是面对作品本身。这里要讨论的作品,是古希腊的神殿,通过对古希腊神殿现象学的描述,海德格尔首先揭示了这样一个作品,展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历史形成的世界。

[NextPage]

2002年5月22日

《艺术作品的本源》贯彻了现象学的思想道路,核心是“遮蔽”、“去蔽”。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实际是追问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追问历史性的人们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历史性的存在相关于真理在历史中的意义。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道路抛弃了从物和从器具追问这两条道路,而是直接走向艺术作品本身,即走向一个现实的艺术作品。如古希腊的神殿,及它与世界和大地的关系。此世界即神殿聚集的万物,并归属于大地。大地既非地球,也非土地。大地和世界的关系是斗争。这种斗争不是斗争哲学、争吵或者阴阳的关系,而是始终有一种张力,在斗争中两者都保持自身的自主性,又给予对方自主性。艺术作品就促使、导引这种抗争。

第28段:

这一段要注意setting up(设立)和setting forth(生产)的区别。对海德格尔来说,大地和世界的关系在其思想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本源》作为中期的代表,是作品促使和引导了大地和世界的抗争,而晚期海德格尔讲的是万物和世界亲密的区分,在早期,他认为人生在世,人与世界是一个整体结构。

第29段:

从作品走向真理。在作品以及大地与世界的抗争中,如何导致真理?作品与真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32段:

特别强调真理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无蔽(unconcealed),真理意味着真的本性。是存在而非思想、认识或对象是海德格尔探讨的问题,他所谓的真理也不是存在和思维、认识、理性的关系。传统哲学的真理是理性的本质,而海德格尔的真理是存在的真理,而非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或者说符合。当然海德格尔并不否认符合论,但他认为有比之更为本源的真理,

而且,符合论也还有符合如何可能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真理就是存在的去蔽,没有存在的敞开,就无法思考、表达,符合论也必须建基于这一敞开。去蔽和敞开被海德格尔借用aletheia来表达。这是海德格尔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差异,同时也区别于杜威的实用主义。中国传统所讲的“真人”、“真知”,是道而非真理。

第35段:

真理有无蔽、符合论、有用论、天道观等多种,海德格尔的无蔽主要是针对符合论的,追问符合如何可能并予以批判,从而回到存在本身。

[NextPage]

2002年6月5日

《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核心是:什么是真理?它相关于这样几个方面。

1.从认识论的真理到存在论的真理。

2.显现和遮蔽,两者即为一。同时遮蔽有两重性,即拒绝和掩盖。

3.什么是非真理?“非”是否定意义上的。

4.大地与世界。什么是美?美的现代意义与传统的不同。

《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基本主题是“林中空地”。本源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摆脱存在。

找到存在的真理或真理的存在,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林中空地”。日常的终极真理如何定义呢?或者说什么是开端?无非有这样几种。首先是混沌。但混沌是被设定的,在混沌中不能思考,不能言说,相对于光明、世界,才能设定混沌,光明、世界都是作为背景存在的,这在中国和古希腊都是如此。所以混沌不是真正的开端,因为它以光明、世界为前提,中西方思想都否定了以混沌为开端,而代之以秩序、道,只是在后现代才又重提混沌。

其次,开端又被认为是光明、世界。中国是自然之光,有其自明性。西方是神性的光,《创世纪》中“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约翰福音》的“泰初有道”,还有一种光是理性之光,人是被理性照亮的。第三种开端是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它与光明和黑暗没有关系,它是一个地方,在有限的空中光投射进来,同时它也会有黑暗。但光明和黑暗来自哪里?海德格尔没有回答。在光明与黑暗中是万物自身,但林中空地绝不外在于一个事情的真理自身。

第36段:

认识论的真理并非没有其合理性,但存在者的真理更为本源。这两者的关联何在?存在者的真理作为基础,认识论的真理才可能。认识论的真理是思想和现实的统一,它依赖于这样几方面。首先,人自身处于真理当中,才可能认识事物,认识自身无蔽,才能认识真理。其次,认识的事情自身去蔽,才可以被认识。只有当认识及其对象(认识的事情)都处于无蔽,认识论的真理才可能。

第37、38段:

真理作为无蔽是什么?无蔽是存在者的真理,万物存在如何自身处于无蔽之中?系动词Be/Sein如何翻译?这个问题源于中西思想的差异,但最根本还在于所思考的差异。Be进入哲学问题并不能简单还原为系动词,就系动词而言,本身也有其语言限度,Be不能唯一地包揽所有语言表达领域。就海德格尔而言,Be并不仅仅就是“是”的问题,而是“生”的问题,或者说是在“生”的意义上的“有”,但这个“生”不同于“变化”。

第39段:

从存在者存在出发,没有设定,即假设非存在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意味着其处于林中空地即真理当中,这是一个本源规定。关于存在者与林中空地的关系,绝不能将林中空地作为一个实体,所以它不包容万物,不等同于任何一个存在者。

第40段:

林中空地与万物的关系。万物在林中空地中才能沟通,才能显现自身。但林中空地给予光亮的同时又遮蔽,遮蔽有两种,一是自身拒绝,一是自身掩盖。

第41段:

遮蔽首先作为自身拒绝,其根本意义首先在于林中空地的开端,是最源初的事实;其次遮蔽就发生在敞开(光亮)之中,而不是林中空地的附属现象或性质。而遮蔽作为掩盖,也就是伪装,显现为另外的东西,甚至是相反的东西。

第42段:

错误认识和行为建基于遮蔽和伪装之上,所谓林中路是迷途,而非浪漫之路,也不是认识论、伦理学意义上的,而是相关于人的生存境遇。

第43段: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摘要: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的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的自持;作品的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的争执中的实现从而使真理在作品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相向运动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世界大地争执真理 一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的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的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的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的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的物的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的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的物的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的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的自身构形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的自持。因此在纯然的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一幅画《农鞋》的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的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的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的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的根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的无声的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的存在方式的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的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的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的状态是上手事物的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的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的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的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的、感性上手的事物即“意义”的“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的整体中去,器具的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的“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大地”。因此,“可靠性”指的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的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的世界及大地的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的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的分析中,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终极本体。只有存在本身才使那种摆脱了任何限制的自由成为现实,而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只是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都是受限制的、处于“遮蔽”状态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意义上的、绝对的存在,无法实现绝对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就谈不上解决自由的问题。任何存在者都只是一种受限制的存在,只有“存在”本身才是没有限制的真正本体意义上(也就是他所谓的存在意义)的自由存在。他于是从“存在”的无限性推出了“自由”的绝对性。 但是,“存在”这一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本体的假设必然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错误。也就是说,那种没有任何限制、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实体是不存在的。因为所谓没有任何外在限制的存在,也就是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存在,而关系就是属性,也就是本质的外在表现。那么,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限制,也就是没有任何属性和没有任何本质的存在,而没有本质及属性就是不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时空总是关系的时空,任何的存在总是一定关系中的时空存在,关系既时空,关系外的存在也必然是时空外的存在,而时空之外的存在也就是不存在。没有联系就没有本质,也就没有物的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物的自由了。这显然是一种存在和自由的悖论。 何况,关系既差异,差异也就是关系。那种自我同一的绝对本体,因为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它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差异,那么,内在的本体就是外在的现象,没有任何差异的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是自身绝对同一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片树叶。一方面,绝无限制的存在就是世界本身,另一方面,存在和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差异。这就是绝对本体的悖论。这或许是绝对本体论者所不愿看见的,然而,这却是一个逻辑事实。本体与外在世界的区别于是就变得毫无意义。 海德格尔否定了在他之前几千年哲学的本体(存在),但他忽略了这一点,既当他把在他之前的存在(本体)存在者化的时候,也就是把存在者存在(本体)化。从这个作为自己逻辑前提的悖论出发,海德格而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所苦苦追寻的“存在”究竟在那儿,他最后只能承认,自己所有的工作只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探索存在的路”。 因此,绝对自由赖以为基础的绝对本体“存在”,只是一个逻辑的虚构,以此虚无本体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诡辩——自由就是虚无,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无。绝对的自由的大厦因此也就轰然倒塌。 而且,作为最抽象的思辨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这一个迂回曲折的关于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思想,也似乎没有超过最感性的经验哲学家休谟多少。早在《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187年以前的1740年,休谟就在自己的《人性论》中认为,任何的存在者,无论如何自由自在地发展,无论如何自己决定自己,但由于受制于自己的存在(内在必然的本质),因而这种自由发展本质上都是不自由的。他说:“每一个物体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决于一种绝对的必然性,而事物不仅无法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天使、灵魂或者是任何的超自然的存在,甚至不能丝毫偏离他自己正在运行于其中的、被精确设计的路线。”[①]他认为这种受制于必然性的物体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限制”,根本无自由可言,那么,他所谓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 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 一、存在问题 二、此在的世界 三、此在的沉沦 四、向死而在 五、海德格尔与老庄 一、存在问题 《存在与时间》(1927) 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柏拉图 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 (1)玫瑰花、牡丹花……“花”; (2)花、草、树、木……“植物”; (3)植物、动物……“生物”; (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 (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 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 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们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始终处在“去存在”(zu sein,to be)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自己的存在看作是两回事:我们始终存在着,存在在我们的行动中存在出来,显现了出来。因此,此在是存在的“澄明”或“林中空地”(Lichtung)。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 “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存在”与语言的一体相关性使后期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思考。在荷尔德林等诗人诗作的启示下,海德格尔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语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因此,海德格尔后期特别关注诗以及诗性艺术,并在走向“存在之思”的道路上,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由此可见,其诗论和艺术论并非一般文艺学学科意义上的诗学和艺术学,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更显得使之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二、艺术与“真”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艺术作品的界定。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本源。在他看来,如果艺术家创作了作品,作品也成就的艺术家,两者互为因果,就存在一个“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的共同本源“艺术”。海德格尔的“艺术”亦有其特殊含义,它是一场历史性的事件,这事件即他所谓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世界”与“大地”这对概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关于技术的诸多议论远离技术的本质,对技术的本质视而不见。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就在于使技术这种“现象”澄明起来。技术作为“现象”的深藏不露,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近代,这个通过科技的繁荣而使形而上学极度发达的时代,技术正是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在起作用。 “技术这个名称本质上应被理解成‘完成了的形而上学’” 正是“形而上学的完成”这个维度规定了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走向。 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质疑技术中立论 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超越存在者的层面,直追存在本身。如果他真的把运思的焦点对准了“技术”,那么,技术就不是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技术,技术就一定承担着让存在者的存在得以开显的决定性角色,也就是说,技术必定要作为真理发生的方式,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开显。 通常人们都说,技术是今天最显著的现象,因为我们在这儿那儿到处都碰到技术的东西,技术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空间。然而,这里说的“现象”绝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 在这个技术支配一切的时代,技术的本质作为一种“现象”反而可能是最不显著的。在时下关于技术的众多谈论甚至争论中,人们关于技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海德格尔称为流俗的技术概念:它把技术看成是工具,看成是人的行为。由于共同的禀承这种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观,海德格尔称那些表面上对立的双方——盲目的推动技术者和无助的反抗技术者——始终是一回事。说他们是一回事并不是说他们持有相同的观点,也不只是说他们有着某种共同“语言”,而是说,他们对于他们共同持有的技术观完全缺乏反思,特别是,在他们双方或多或少持有的技术中立的看法中,这种反思被完全消解和完全放弃了。 人们为何会持有技术中立观,以及为何会放弃对工具论和人类学的技术观的反思呢?因为它们是正确的。在我们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技术的东西中,哪一样都是人们为着某种用途和目的而制造的工具,无论这些工具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正确的东西又往往与真理相混同。然而,正确的东西并不等于真理。正确的东西总是活跃在某种开显之中,它是同处一个平面上的存在者之间的某种对位和错位,为着成为正确的东西恰恰并不需要使这种无蔽向我们显现出来。因此,在正确的东西那里,事情的本质尚未揭示出来,毋宁说,在正确的东西那里,真理恰恰被遮蔽起来。 因为工具论的技术观是正确的,人们就因此不再追问“工具”和“手段”是怎么一回事,把它们看成自明的东西,这就错失了“真理”──那使得正确性得以成为正确性的东西。因此,为了由正确性深入到真理,我们就得进一步追问“工具”和“手段”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从工具论(instrumental)的技术概念入手。通常的工具论总是带有“工具”与“目的”相分离的性质,以致人们常常把工具论也就看成是工具中立论。工具与目的相分离之后,工具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且不受制于目的,相反,它仿佛自己可以选择和决定目的,

技术的本质问题——我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doc

技术的本质问题 ——我读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摘要: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追问,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特征,座架以及由之产生的进步强制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从而揭示出技术的本质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 关键字: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解蔽 《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据记载,这也许是二战后海德格尔最为成功的讲演。当他用“追问是思之虔诚”来结束演讲时,回应他的不是肃穆静默,而是全场起立与掌声。人们把海德格尔的登台看做西洋美声咏叹调的演唱。[1]这场演讲之所以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与此种追问的双重性质有关。首先,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在他看来,技术既不是某种合乎目的的手段,也不是某种中性的东西。相反,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蔽方式。其次,对海德格尔来说,此种追问并不是一种以对技术的认识为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致力于认识所谓“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学问题。相反,此种追问是一个关涉我们当代人类此在的历史性问题。一方面,此种追问本身就是由进行追问活动的此在的根本性境况所规定的。我们此时此地的此在是由科学技术来规定的。科学技术已然成了我们的激情,成了我们时代的命运。因此,技术之追问就是要从发问者此在的本质处境出发深思技术之本质,并且希望借此准备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另一方面,此种追问的发生与哲学的当代处境密切相关。如果说19世纪把对技术进步的信仰同有保证的自由、至善至美的文明的满怀信心的期待统一起来的话,那么,随着相继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一切都被牢牢地归入过去的范围。在这种处境中,思想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即如何切中当今社会现实的问题———在一个完全由科学技术支配的社会现实中人如何能够理解自身。 一、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 通行的技术观认为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或是人的行为,海德格尔把它称为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海德格尔认为这一规定是正确性,但他又认为,

11-12. 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一、存在与此在 (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关于存在,历来有很多“成见”,正是这些成见造成了对存在的遗忘。这些成见主要有: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是在种属的意义上理解存在的普遍性的。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这 表明:存在概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加以定义。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反倒使这个问题 愈加突出。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西方语言就是“存在(是)”的语言,离开了这个“存在”,西方人根本无法言说。所以,存在被认为是自明的。这种所谓的自明 性恰恰遮蔽了存在的真实意义 (二)此在(Dasein,Being-there)的优先地位 1.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把握存在的意义,就应当从一种存在者入手。 这种可以作为切入点的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这样一种存在者: 它和存在本身有一种“存在”关系 2.这个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在海德格尔之前,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倾向于用“Dasein” 指称任何(有限的)存在者。 鉴于近代以降“人”、“意识”、“主体”、“自我”等概念带有过多传统形而上学的烙印,海德格尔用“Dasein”这个在形式上就和“存在”(Sein) 有所关联的词专指人的存在。 (三)此在的与众不同之处 与其他存在者相比,此在有下述两个显著性质: 1.此在的存在是“生存”(existence)。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在于“它 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就是说,此在不是一种“现 成存在”,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 方式,并且仅此而已。”在一切存在者中,只有此在真正生存着。 2.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也和现成存在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现成存在 者的存在对这种存在者本身是‘无关紧要’的”。而此在则始终具有向来我 属性(mineness)。 海德格尔据此区分了两种存在状态:本真状态(authenticity)与非本真状态(inauthenticity)。当此在向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时,它就 处于“本真状态”;反之,当它混迹于他人之中从而跟随他人为它选定的可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A、哲学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A、黑格尔B、康德C、拉康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上的技术观

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上的技术观 摘要:作为一位活在20世纪的现代人,海德格尔与现代技术世界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膜,他不断的对技术进行追问,并认为造成当今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并不是现代技术手段本身的优劣,而是由现代技术的本质一一座架这种解蔽方式所决定的,他对技术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存在”问题的沉思之上的,本文主要从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下来把握其技术批判理论,同时又反过来从技术批判理论着眼去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关键字:海德格尔;座架;现代技术;存在论 Heidegger's theory of Technology on the base of Ontology Abstract:As a modern people who are live in the 20th century, Heidegger and modern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seem to have a natural diaphragm, he will continue to ask, and the causing of the human's existence predicament of root is not modern technology’s pros and cons, but the essence of modern technology is determined by the enframing ,this disclosing of the decision, his criticism of technology is established on his thinking of ontology, this paper mainly from Heidegger's ontology theory to grasp the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and in turn from the critique of technology theory with an eye to understand Heidegger's ontological thought. Key words:Heidegger;Enframing;Modern technology ;Ontology 引言 在这个世界图象的时代中,人类的生活被日益强大的现代技术所支配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样态愈来愈丰富,活动的空间愈来愈广阔。现代人沉醉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物质利益中,为技术的每一个成就而欢心鼓舞。殊不知,我们已成为技术的傀儡。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集中体现在他对近现代技术的批判上,他认为现代技术统治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已成了现代人面临的最高危险,他洞察到:现代性的根源恰恰存在于近现代世界里最为普遍而根本的技术现象里,他对技术的批判并不是对技术先现象的一种批判,而是针对技术的“本质”进行批判,在对传统的技术观进行追问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发现现代技术的本质已经深深地遮蔽着,这种遮蔽源于人类对“存在”的遗忘。终生沉浸于对“存在”问题的沉思之中的的海德格尔,在一种对时代早己遗忘的东西的眷恋之情的激荡下开始了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初探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精)

初探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论文导读: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籍西方思想家之一,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海德格尔一直深思科学技术并深切的关注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技术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是一种生产力。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集置,现代技术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籍西方思想家之一,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海德格尔一直深思科学技术并深切的关注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统治力量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人们一方面从技术发展中受益,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批评,对于形成当代环境保护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分析 1.1传统观念中的技术本质“技术术不同于技术的之本质,如果我们要寻求树的本质,我们一定会发觉,那个贯穿并且支配着每一棵树之为树的东西,本身并不是一棵树,一棵可以在平常的树木中间找到的树”[1]因此在追问技术本质中,技术的本质不是什么技术因素,当我们仅仅追问及表象和技术的因素,那么我们将会被技术所束缚,什么也就看不出来了。按照最为原始、古老的看法,“我们问技术是什么时,我们在追问技术,尽人皆知对我们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其一曰:技术是何目的的手段。论文参考网。其二曰:技术是人的行为。论文参考网。”[2],海德格尔把传统的观念称之为“流行观念”,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流行观念”不过是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从某种角度讲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没有准确的解释技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正确的东西总是要在眼前讨论的东西中确定某个合适的东西,但是,这种确定要成为正确的,绝不需要揭示眼前讨论的东西的本质。”[3] 1.2技术不仅是一种手段了,而成为一种解蔽的方式单纯正确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会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这样我们才会揭示技术的本质所涉及的东西,既然要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出发来寻求答案,那么工具性的东西本身是什么?我们必须通过对技术的工具性来寻找技术的本质,工具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物对其发生所用的手段,这就涉及到因果性的问题了。几百年来,哲学一直教导我们说,有四种原因:一是质料因,二是形式因,三是动力因,四是效果因,海德格尔认为,因果性与起作用是毫无关系的,我们所说的因果性只不过是招致另一种方式的东西,四因乃是联系在一起的招致方式,招致具有进入到达的启动的特征,在这种意义上,招致就是引发。海德格尔借助柏拉图《会饮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招致带了什么?“对于总是从来不在场者向在场者过渡和发生的东西来说,每一种引发都是产出”[4],产出又是如何发生地呢?产出是从遮蔽状态而来进入到无比状态中的,只是因为遮蔽者进入无蔽领域,产出才会发生。即产出就是基于解蔽。从追问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工具性规定,然后到因果性,又牵涉到招致方式,最后到解蔽,那么这中间有什么关系呢?海德格尔认为“关系大矣”[5]首先招致的四种方式是因果性的四种原因,四原因中的质料因与目的因中含有工具性的东西,工具性的东西被看作是技术的最基本的特征,由招致到达产出,就来到解蔽,那么技术是工具,是手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摘要: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的可能性为前提。“带出”就是去蔽,是一种真理的发生方式。在真理的发生中,人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角色。他倾听并且应和存在的召唤,把自己向着敞开领域敞开,并在这种敞开中达到“自由”,这就是“此在”之“此”的意思。现代技术是技术时代的技术,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它是一种“挑起”的“去蔽”。古代技术汇聚起天地神人,保护着物之物性。现代技术向着现代工业体系“预置”一切,使物成为“持存物”。技术时代的人比物更原始的归属于“预置” 和“持存”。“预置”归属于其聚合“座架”。座架的神秘运作是存在历史的命运使然。 关键词:技术、形而上学、海德格尔Abstract: Technology is the arising way of truth. As a tool, it simply comes into

play, which presupposes the possibility of “bring-forth” (poiesis). Bring-forth is revelation, and a kind of way for truth to arise. In the arising of truth, human being doesn’t play a decisive part. Man listens attentively and responds heartily to summons of Being, and open oneself wide towards the open realm. By doing so, he reaches the realm of Freedom. This is what “Da” of “Dasein” means. Modern technology is one that is in technological age and a dominant way of revelation. In the sense of revelation, ancient technics is a sort of “bring-forth” (poiesis), while modern technology is a sort of “challenging” (Heraufordern). The former put the heaven, earth, god and man together, by which it protects the thingness of thing, while the latter “setting-in-order” (bestellen) everything towards modern industrial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得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得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正就是现象学方法使她在困境中瞧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就是海德格尔与我”这样得话,但就是无论作为学生还就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就是胡塞尔理想得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得目得就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得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得活动以及生活中得意识活动得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得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得现象学得目标就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得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就是一个很“科学”得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得启发就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得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得世界。即就是说,在自我得主观世界与对象得客观世界得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得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就是描述与直观这个本源世界得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得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瞧作就是一种方法而不就是先验哲学;对她来说胡塞尔得“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得“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得就是科学得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就是哲学应该关心得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她得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得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得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瞧到自己心爱得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她得心情就是可以理解得。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就是存在者得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得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瞧作就是认识得外在对象得方法乃就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得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得任务就是通过对广义得意识活动得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得“显现”。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 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但艺术家又是通过什么成其为艺术家的?艺术家从何而来?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是作品;因为一部作品给作者带来了声誉,这就是说,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最初的第三者而存在。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那就是艺术。 正如艺术家以某种方式必然地成为作品的本源而作品成为艺术家的本源,同样地,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但艺术竟能成为一种本源吗?哪里和如何有艺术呢?艺术,它还不过是一个词,没有任何现实事物与之对应。它可以被看作一个集合观念,我们把仅从艺术而来才是现实的东西,即作品和艺术家,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即使艺术这个词所标示的意义超过了一个集合观念,艺术这个词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或者事情恰恰相反?唯当艺术存在而且是作为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而存在之际,才有作品和艺术家吗? 无论怎样决断,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都势必成为艺术之本质的问题。但由于艺术究竟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必然还是悬而未决的,因此,我们将尝试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但什么和如何是一件艺术作品呢? 什么是艺术?这应从作品那里获得答案。什么是作品,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获知。任何人都能觉察到,我们这是在绕圈子。通常的理智要求我们避免这种循环,因为它与逻辑相抵触。人们认为,艺术是什么,可以从我们对现有的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中获知。而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艺术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确认我们的这种考察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但是,与通过对现有艺术作品的特性的收集一样,我们从更高级的概念作推演,也是同样得不到艺术的本质的;因为这种推演事先也已经有了那样一些规定性,这些规定性必然足以把我们事先就认为是艺术作品的东西呈现给我们。可见,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从基本原理中作出推演,在此同样都是不可能的;在哪里这样做了,也是一种自欺欺人。因此我们必得安于绕圈子。这并非权宜之计,亦非缺憾。走上这条道路,乃思之力量;保持在这条道路上,乃思之节日——假设思是一种行业的话。不仅从作品到艺术的主要步骤 与从艺术到作品的步骤一样,是一种循环,而且我们所尝试的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也都在这种循环之中兜圈子。 为了找到艺术的本质,找到在作品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东西,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现实的作品,追问一番:作品是什么,它如何成其为作品。每个人都熟悉艺术作品。人们在公共场所,在教堂和住宅里,可以见到建筑和雕塑作品。不同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试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哲学论文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试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哲学论文 [摘要]海德格尔通过对技术的追问阐发了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病因,分析了技术时 代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同时。海德格尔又通过他独特的语言观和艺术观提出了拯救的可 能性。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和对语言、艺术的沉思,都既具有其合理意义又具有明 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观;语言观;艺术观 20世纪以来,现代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其所发挥的威力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今天,技术正变成全球性的力量,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染指人类 历史的根基。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生存质量的改善并不总是成正比的。技术对文 化整体的深远影响,不能不令人深思。对此问题的有效回答涉及到对现代西方文化的评价。海德格尔正是从这一视角开始了他的技术之思。 一 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考及其所发表的论著主要集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都 是由他的一系列演讲整理而成的,并于1971年结集出版,名为《关于技术的追问》。其 中主要的文章有两篇,即写于1949年的《关于技术的追问》,1954年的《科学和反思》。 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近现代社会的建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 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思维方式、理论模型、先进设备,都为现代社会提供了 强有力的精神和物质基础。然而人们也意识到,与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相伴随的却是人类生 存家园的屡遭破坏,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思:既然技术被认为是人类用以达到自己目的 的手段,为什么它反而成了人难以控制甚至人反受其控制的力量?换言之,技术的本质究 竟是什么?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是并不需要关心技术的本质问题的。 因此,对技术的本质进行追问,这显然是一个技术之外的哲学问题。经过一系列艰深的推 理论证,海德格尔认为:在古希腊时期,技术曾作为一种技艺和艺术,是一种认识方式, 一种让显露的方式,使“存在物从遮蔽中而特地进入其显象的显露中去,techne技术,从来不指制作活动”。然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它的偏执误解和 滥用,海德格尔认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准确地说,技术正在被扭曲: 首先,技术已变成一种“限定”s tellen。“限定意味着:从某一方面去取用某物从 氮的方向去取用空气,从矿石的方向去取用土地,把某物确定在某物上,固定在某物上, 定位在某物上。”海德格尔举例说,水电厂被置于莱茵河水流之中,它把莱茵河水流限定 在水压上。这样一来,莱茵河在技术时代只作为水压提供者而呈现出来的面貌,就与诗人 荷尔德林眼中的莱茵河完全不同了。海德格尔认为,在技术时代,不仅人限定了事物,而 且人本身也完全受制于技术的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