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青少年心理学复习题库

青少年心理学复习题库

青少年心理学复习题库
青少年心理学复习题库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人是(桑代克)

2.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测验的(信度)

3.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它要测的东西指的是测验的(效度)

4.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

二、填空题

1.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

2.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手段获取知识的四个步骤是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演结论。

4.Kuhn提出的科学的三个阶段是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革命。

三、判断改错题

1.访谈法只有非结构、半结构和结构之分。

错,非结构、半结构和结构知识从结构方面的分类,还可以从访谈的正式程度、接触方式等进行分类。

2.观察法就是有意地看。

错,心理学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观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自然性和直接性、精确性和科学性。

3.性别角色是天生的。

错,性别角色由社会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四、论述题

试对青少年心理学各种研究方

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答案要点:

横向研究:耗时少,省力,信

息量大;但属相关研究,少因

果性。

纵向研究:控制性强,可进行

因果研究,有助于细节影响的

获得;但耗时,耗力。聚

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向和纵

向的优点。

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是:(1)访谈法、观察法:少控

制,少量化,多材料分析(2)

个案法:时间长,研究细致,

有利于因果关系的发现和发展

进程的研究(3)问卷和测量法:

即可用于横向研究、也可用于

纵向,可做大范围研究之用(4)

跨文化研究:有利于文化水平

的共性与个性的建构,有利于

人的心理与文化的关系的研

究。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

一、选择题

1.把青少年期看作“疾风怒

涛”的人是(霍尔)

2.勒温认为,青少年生活空间

的中心领域乃是(自己的身体)

3.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

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

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4.青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

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

算阶段)

5.提出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

童心理发展观的是我国著名心

理学家(朱智贤)

二、填空题

1.认为在某一发展阶段如果不

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产生

发展的所谓“危机”的心理学

家是埃里克森。

2.提出“恋父”和“恋母”情

结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

德。

3.“教育万能论”的典型代表

是华生。

4.哈维格斯特是偏重于社会

发生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5.法国著名的辩证唯物主义心

理学家是瓦龙。

三、判断改错题

1.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是社会

环境的结果。

错,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有

机体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

果。

2.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

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

错,按照瓦龙的观点,青少

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3.皮亚杰认为,平衡乃是心理

发展的实质。

错,皮亚杰认为,适应乃是

发展的实质。

四、论述题

试述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

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

自的特点是什么?并进行简单

评价。

答案要点:

1.指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四

种类型:偏重生物发生的观点、

偏重社会发生的观点、偏重心

理发生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2.指明各自的特点:偏重生

物发生的理论观点强调先天遗

传和生理成熟对青少年心理发

展的影响;偏重社会发生的理

论观点强调环境条件和社会教

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偏重心理发生的观点更强调心

理过程本身的发展,认为心理

过程本身的发展才是第一位

的;辩证的观点是从辩证的观

点来看待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3.对各类型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

般特征

一、选择题

1.个体身体发育的第二次高峰

出现在(少年期 )

2.直到14岁,人的大脑发育基

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

为(α波)

3.性的发育开始于(胎儿期 )

4.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

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

盾的时期是(青少年期)

5.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

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闭锁

性)

二、填空题

1.青少年期个体发育存在着差

异,一般把青少年的发育类型

分为早熟型、晚熟型和均衡

性。

2.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

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其发展

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3.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处

于乳儿期和青少年

期。

三、判断改错题

1.人身体的各部位发育是均衡

的。

错,人身体的各部位发育是

不均衡的。

2.青少年在12岁时脑的容积已

接近成人。对

3.个体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

下,他的心理发展的顺序可以

颠倒,也可以超越。

错,个体在具备一定条件的

情况下,他的心理发展的顺序

不可以颠倒,也不可以超越。

四、论述题

试述成熟的早、晚对不同性别青少年的影响及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答案要点:

1.早熟与晚熟对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

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晚熟的男孩通常缺乏同龄男性的身体魅力,个子比较矮小,肌肉也欠发达,在体育活动中也没有出色表现,尤其童年孩子的稚气还时常挂在他们脸上。所以,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居于被动和次要地位。此外,由于他们常常被人忽视,但内心又极力寻求他人的注意、重视与信任。正因为如此,时常引起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出现。

晚熟的女孩的青春发育期迟到了1~2年,正好与同龄正常发育的男孩一同进入青春期。这样,他们较多的机会与他们同龄的男孩子,就使得他们拥有了共同的认识方式、交往内容及情感体验,发展了较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及人际关系。2.对不同成熟程度的青少年给

予不同的教育关注

早熟的男孩在心理上并不像成

人认为的那样成熟,因此,他

们的行为和举止往往会和成人

的要求相悖的情况,由此而导

致的双方矛盾、冲突也会经常

发生,这样使其早熟男孩的自

尊心受到伤害。教育者对早熟

男孩的要求不能超越其年龄阶

段,以成人的方式进行对待,

要认识到他们童稚的方面,有

效地缓解矛盾,保护其自信心

的发展,逐渐使其形成良好的

自我认同。

早熟的女孩同样也会受到早熟

男孩的一些困扰,她们会被以

大人的方式对待,在社交方面

比较擅长;然而,她们进入青

少年期的准备时间较短,承受

较多内在的危机以及困扰。教

育者对于她们要给予更多的关

注,为她们分担问题和困难,

以缓解她们由于早熟带来的诸

多心理问题。

晚熟男孩在运动及与女孩的交

往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在

集体中容易被忽略,容易产生

自我怀疑、依赖、被拒绝以及

无法控制的感觉。但是,漫长

的青春期调适,也往往造就出

晚熟的男性在认知上及适应技

巧上的较强能力,因此,教育

者要经常鼓励晚熟男孩,让他

们知道成熟是因人而异的,使

他们自信、自立,适应这自然

的成长节奏。

晚熟女孩同晚熟男孩一样,她

们由于心理上的单纯,也会有

较少的社会压力,而有较多的

机会与同龄男孩发展比较平稳

的人际关系。但是,她们常常

会有较多的焦虑以及自我怀

疑,她们看到早熟的和正常发

育的同龄女孩具有了女性特征

时,总会担心自己不能正常发

育。教育者要引导晚熟女孩认

识到她们进入发育期后,就能

够正常地成长、发育,了解生

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正确认

识自身的发育状况。此外,要

加强心理疏导,解除她们的焦

虑,保障她们健康地成长。

第四章青少年的智力

一、选择题

1.1904年,英国的心理学家斯

皮尔曼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

论)

2.在1985年出版了《超越IQ》

一书,并提出智力三元理论的

心理学家是(斯腾伯格)

3.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智力成分亚理论)

4.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

个智力测验的是法国心理学家

(比纳和西蒙)

5.韦克斯勒提出的一个著名的

概念是(离差智商)

二、填空题

1.1966年,卡特尔将人的智力

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即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

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3.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

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

意。

4.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

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感觉记

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概

括性和间接性。

三、判断改错题

1.智力就是人的思维能力。

错,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

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2.弗农首次提出了智力的群因

素论。

错,赛斯顿首次提出了智力

的群因素论。

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

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有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

的目的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

四、论述题

试述如何根据青少年观察力的

发展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

答题要点:

1.随着青少年知识的增多,他

们越来越喜欢外面的世界,并

热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观

察具有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的

目的更明确(2)观察的时间更

持久(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4)观察的概括性增强

2.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

点,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方

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向

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

务(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

察方法和技巧(3)拓宽学

第五章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和

意志

一、选择题

1.情绪产生的基础是(需要)

2.在情绪的通讯交流中起主导

作用,传递着主要信息的是(面

部)表情。

3.(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

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

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

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

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4.一般来说,在青少年初期,

动机水平还是以外在的(近景

动机)为主,它对意志行为的

影响是短暂而微弱的。

5.(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二、填空题

1.影响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早期经历、亲子关系、自我意识、四种2.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卑、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等。3.焦虑情绪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

4.一般认为,焦虑的产生既受到个人性格特点的影响,也受到那些可能造成内心冲突和挫折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

5.自我培养、自我锻炼对于意志品质的发展比对其它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更加明显的作用。

三、判断改错题

1.情感较不稳定,具有很大的情景性和即时性。

错,情绪较不稳定,具有很大的情景性和即时性

2.情感既可以是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3.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面临问题时能尽快做出决定的品质。

错,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面临问题时能尽快地深思熟虑,做出正确的反应的品质。

四、论述题如何判断你的学生有没有自卑

的不良情绪,如果有应该如何

应对?答案要点:

1.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

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

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

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

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

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

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

理状态。

2.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学生是否有自卑的表现:(1)

自我评价过低。(2)某一方面

的自卑情绪扩散到其他方面。

(3)有意识地掩饰“缺点”。

3.如果学生有自卑表现,教师

应该采取以下方法予以调节:

(1)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和内

在心理过程,建立对待自卑的

正确态度。

(2)修正理想的自我,改变现

存的一些不合理观念。

(3)利用补偿作用也有助于克

服自卑。

4.应当指出,自卑并不一定是

一种独立存在的情绪状态,它

时常和其它情绪一起出现,或

作为某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的

一个症状而表现出来。因此,

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过程及

对自卑的克服都应结合其所伴

随的其它不良情绪来进行。

第六章青少年的个性

一、选择题

1.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

特质进行研究的是(卡特尔)

2.在自我意识中涉及“我对自

己是否感到满意”问题的是(自

我体验)

3.在青少年的个性倾向中处于

基础地位的是(需要)

4.如果一个青少年具有安静稳

重、情绪不易外露、考虑问题

比较仔细的特点,那么他的气

质(黏液质)

5.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于

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性格)

二、论述题

1.请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自

我意识的特点

可参考内容:

随着青少年性生理和心理的发

育成熟,社会、成人对其态度

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

指向自身,不仅自我意识的能

力和水平提高了,而且自我意

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青少年自我意识发

展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特点

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是自

我认识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个

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前提。

因而,了解青少年自我认识的

特点主要应该了解青少年自我

评价和自我概念的特点。

1.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

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

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

价。它是自我认识中最重要的

指标。个体自我评价的能力到

高中阶段才渐趋成熟,青少年

自我评价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

面:

(1)评价的独立性

儿童开始进行自我评价时是以

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为依据,具

有较大的依赖性。但随着年龄

的增长,他们的自我评价开始

出现独立的倾向,并努力摆脱

对成人、权威的依赖,表现出某

种反叛的对抗和主观上的偏执

性。在评价的标准方面则表现

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

成人的意见。

(2)评价的概括性

儿童时期自我评价主要集中于

外部行为,表现出注重行为结

果,而不能从内部动机来评价,

且评价具有直观、具体的性质。

例如,在评价自己是否达到好

学生标准时,小学生常用“上

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做作业,

听老师的话,不骂人,不打架”

等描述来进行评价。进入青少

年期后,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

迅速提高,社会化进程加速,

使得自我评价由具体向概括

化、抽象化发展,这时中学生

在评价好学生时常用较概括的

评语,如有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精神,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团结友爱,谦虚,自信等。

(3)评价的稳定性

儿童的自我评价时常因外部情

境和事件而改变,缺乏稳定性。

进入青少年期后,开始阶段的

自我评价仍常因具体的成功有

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

成熟,自我评价逐渐趋于稳定。

研究者用同样的问卷对个体先

后相隔一周实施两次测验,得

到两次结果的相关数。相关数

越高,表明稳定性越好,这时

的自我评价已不像童年期时是

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

身而产生的,缺乏内在性,而

是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分析和判

断。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

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

分析自己,表现为他们不仅能

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

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个别的

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整

个的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对

自己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有

一个大致的把握。青少年进行

自我评价不是由于外力的推

动,而是由于自我教育的需要,

出于实现自我的愿望。

总之,青少年能逐渐地独立评

价自己的内在品质、动机、行

为和表现,其自我评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2.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

(Byrne,1986),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都与个体早期的自我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来,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我概念的分化

与儿童相比,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结构上更加分化,在进行自我描述时更倾向于把自己的一些特质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例如,儿童可能会说,“我很开朗”,但青少年可能会说,“在我心情好的时候,我是开朗的”、“当我跟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我很开朗”。认识到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是青少年自我概念分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明显表现。另外,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分化还表现在青少年在自我描述时考虑到了“谁做描述的问题”(Steinberg,1999),能够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当青少年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描述时,他们会说“别人都说我很外向,但我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也很腼腆,不知该说什么”、“有些人认为我很文静,可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是很活跃的”。

(2)自我概念的差异性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存在年龄差异。弗瑞曼(Freeman,1992)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从小

学到初中逐年下降,青春后期

显著上升,大学毕业后又下降。

刘惠军(1999)运用

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考

察了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自我概

念的发展。结果发现,中学生

在学业自我方面不存在年级差

异,而在非学业自我方面存在

年级差异。其中,初一是整个

中学阶段非学业自我概念发展

的最低点,初一至初二期间非

学业自我概念迅速发展,初二

以后至高中阶段发展缓慢,呈

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由此可

见,自我概念的发展同其他心

理特质的发展一样存在着关键

期,而这个关键期就处于初中

阶段。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还存在性别

差异。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

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

景中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的不

同,男女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

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在青

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弗

莱厄蒂(Flaherty)的研究表

明,青少年自我概念存在性别

差异的固定模式:男孩在成就/

领导方面有高于女孩的自我概

念,在意气相投性/社会能力方

面的自我概念却较女孩低。

(二)青少年自我体验的特点

个体的自我体验能力产生于四

岁左右,到了青少年期自我体

验的发展一般明显落后于自我

认识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自

我体验同样发生了一系列的变

化,主要表现在:

1.自我体验的丰富性

进入青少年期,个体情绪体验

丰富而敏感,一些小事常常引

起强烈的情感。同时个体也出

现了许多儿童期很少有的自我

体验,如自爱、自卑、自大等。

其中青少年初期成人感的产生

尤其具有典型性。所谓成人感

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

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

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

度。成人感的产生是青少年自

我意识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

重要的特征,也是青少年个性

发展的转折点。产生成人感的

青少年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不

同以往的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

解自己,并开始疏远父母而乐

于和同龄人交往,烦恼和心事

愿意向志趣相投的伙伴倾吐,

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平等

的、民主的。如果家长和老师

还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

监护、奖惩,无视他们的兴趣、

爱好,他们可能以相应方式表

示抱怨,甚至产生抗拒心理。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

青少年的自我体验一般都比较

敏感,凡涉及“我”及与“我”

相联系的事情,比如涉及自己

名誉、地位、理想及与异性关

系等方面的问题,极容易引起

青少年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

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

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

的看法,因此,别人的点滴评

论往往会在他们心头掀起轩然

大波。青少年自我体验的敏感

性有时还具有直觉的特点,即

在一定的情境下,对自我产生

一种想象式的、灵感式的、非

逻辑的体验,甚至会一下子陷

入一种突然降临的激动中。例

如,青少年有时感到喜悦、自

豪、幸福、充实,有时感到烦

恼、苦闷、伤心。这种敏感性

的直觉体验,也使青少年能够

发现自我的某些新方面,感到

自己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进而引起新的思考和遐想。

3.强烈的自尊心

自尊心也称自尊感

(self-esteem),是社会评价

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

系的反映。自尊需要包括要求

独立、自由、自信、被人认可、

对成就、地位、名誉的向往等。

而来自于他人的积极的关注形

式,如赞许、尊重等是决定自

尊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

与青少年自尊关系最密切的领

域是学业能力、体育运动能力、

社会认可、容貌外表以及行为

举止,这些领域中的能力越大,

产生的自尊也越高;获得同辈

群体与成人的赞许越多,他的

自尊感也就越高。同时,自尊

还与个体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

的评估有关。青少年期个体自

尊心变得脆弱而敏感,他们最

不能忍受被轻视、侮辱,既希

望得到父母的支持,更在乎同

伴的赞许和重视。他们会以各

种方式表现自己,争强好胜,

以求获得赞赏和满足。如果不

能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这种要

求,他们有可能用不符合社会

角色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如寻

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

搞恶作剧等。自尊心长期得不

到满足时会导致低自尊、抑郁

情绪以及普遍的失望甚至绝

望。因此,对青少年的自尊心

应给予特殊的关心和保护。

(三)青少年自我控制的特点

自我控制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

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青少

年的自我控制处于一种动态的

发展过程中,其自我控制能力

在不断增长,但还很不成熟,

很不稳定,具体表现为:

1.自我控制的主动性

青少年自我控制处于一种动态

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控制的能

力不断增长,逐渐由自发性、

冲动性向主动性、计划性发展。

青少年初期,个体在从事某项

行为前对行动的目的与计划缺

乏事先考虑,对行动的结果及

影响也缺乏深远的估计。到了

青少年的后期,随着年龄的增

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他们行

为的自觉性与计划性逐步增

强,在从事某项行动前,不仅能预计到行为的后果,而且还将规划出行动的方式。行为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开始能较好地根据新的形势确定新的行为目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并能根据行为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来的目标与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例如,为了考上重点大学,放弃许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去努力学习。同时,青少年自我监督、批评与教育的水平提高了,不仅在感知水平、表象水平上驾驭自我,而且逐步过渡到在信念的水平上驾驭自我。他们对自己的控制方式逐步从外部控制转变为内部控制,逐步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心理变化。

2.自我控制的差异性

在教育实践中,研究者们发现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因年级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以初中生为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初二是自我控制的动机主要以外部力量为主转变为以内部力量为主的转折点,一方面他们力图摆脱教师、家长的束缚,另一方面自控能力还未建立起来,所以这时的学生往往易放松自己;到了初三,学生的年龄又相对大些,加上准备毕业和升学,学习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这种差异性还与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有关。例如,在青少年早期,由于女生比男生提前进入青春期,所以,在同一年龄阶段,女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强于男生。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使不同气质类型的青少年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答案要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气质上的差

异已基本稳定,不容易改变。

所以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改变青

少年的气质,而是在承认气质

差异的前提下做好以下两项工

作:

1.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青少年要了解自己的气质特

征,认识到自己气质特征的长

处和短处,提高自我调节和控

制气质的自觉性与能力,做到

扬长避短。

(1)胆汁质的青少年要发挥自

己精力旺盛、坦率、勇敢、突

击性强等好的品质,积极参与

进攻性、挑战性的任务,避免

与人正面冲突,遇事冷静处理。

(2)多血质的青少年要利用自

己活泼、乐观、灵活、热情、

善于交际等优良品质,多参与

交往性工作,多动脑筋献计献

策。

(3)粘液质的青少年要运用自

己情绪和情感稳定、沉着安静、

耐受性高、自制力强、坚毅顽

强、扎扎实实等优秀品质,参

与稳定性较高的工作。

(4)抑郁质的青少年要发挥自

己情绪兴奋性高,感受性强,

思维、言语和动作细腻,富于想

象等积极品质,多参与细致、精

度性高的工作。

2.教育者的帮助和指导

教育者应根据青少年不同的气

质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青少年

发扬有利于获得知识技能和发

展智力的优良特征,控制和改

变消极特征,最终使青少年形

成良好的性格和优良的品格。

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胆汁质的青少年不能随

便、过分地批评他们,要耐心

启发和协助他们培养自制能

力,要培养他们耐心细致、安

静平稳的学习习惯,训练他们

能在各种环境中正常学习、生

活的本领;

(2)对多血质的青少年,要比

较严格地要求他们,让他们在

各种活动中养成脚踏实地、专

一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

精神;

(3)对黏液质的青少年,要满

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要善于引

导,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

们有考虑问题做出反应的时

间;

(4)对抑郁质的青少年,切忌

公开指责,要加倍关怀、体贴

他们,根据他们的精力、体力

和能力,适当调整对他们的要

求,鼓励他们勇敢前进,培养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

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第七章青少年的品德

一、选择题

1.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

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主要包

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和(道德行为C)

2.某个学生一向热爱集体、团

结同学,我们常认为这个学生

具有良好的(品德)

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是(道

德信念)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论属于(认知派)

5.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

认识)的形成。

二、填空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

展是从他律到自律。

2.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

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

行了研究。

3.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

分为三个水平六

个阶段。

三、判断改错题

1.皮亚杰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对

品德的形成进行了研究。

错,道德两难故事”改为“对

偶故事法。

2.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

心发展的内部矛盾。

错,身心发展”改为“品德

发展。

3.青少年荣誉感的发展是道德

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对。

四、论述题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答案要点:

1.道德判断的发展依照由低

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

紊乱或倒置。

(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

阶段: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

向阶段②相对于功利的道德

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③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④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

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⑤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

⑥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对教学的影响:

(1)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

段性,因此,道德认识的培养

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

展的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

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

后期的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

往往困难的多。

(2)道德认识或品德的发展,

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

发展的,因此,为了形成道德

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

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

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

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

成。

第八章青少年的社会性

一、选择题

1.社会性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由(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方式组成。

2.下面不属于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是(不能把自身作为一客体与其他客体区分开来)

3.“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的”,这一论述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4.在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中,亲密度最高,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意味着更加忠诚、坦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层面是(友谊)。

5.下列不属于青少年友谊特点的是(不稳定性)。

二、填空题

1.在青少年的同伴交往中,会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同伴接纳水平,即受欢迎的孩子、受忽视的孩子、遭拒绝的孩子和有争议的孩子。

2.青少年期的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3.青少年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体现在情感上、行为上和思想上。

4.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权威认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绝对化向相对化、具体化过渡。

5.青少年社会交往对象的转变体现在由原来所以来的父母转向同龄人中的伙伴和朋友

三、判断改错题

1.观点采择与个体的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

错,观点采择与个体的自我中心并不是对立的。2.由于尊重教师,青少年把教

师的要求当成“圣旨”,对教师

无条件服从,很少怀疑教师。

错,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思维

水平的提高,同伴之间的交往

的增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

受到动摇,对教师的无条件服

从、信任、佩服的程度下降,

而是以一种批评的态度来看老

师。3.幼儿对他人的认知是自

我中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社会互动的作用下,到青少

年阶段,个体自我中心完全消

失。

错,青少年期第二次自我中心

还会出现。

四、论述题

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冲突主要

有哪些方面?对于亲子冲突的

解决,你有哪些建设性的看法。

答案要点:

1.说明亲子冲突从青少年早期

到晚期是一个减少的过程,很

少有较为激烈的冲突,大多集

中在一些小事上。具体体现在:

第一,社会生活和习俗;第二,

责任感;第三,学校。青少年

的学校成绩、在学校的行为以

及对学校的态度,都会引起父

母注意;第四,家庭关系;第

五,价值观和道德。再结合我

国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说明。

2.谈亲子冲突的解决。围绕着

承认差异,相互沟通了解,正

确看待对方;尊重对方,理智

地对待对方的态度和行为;角

色换位,积极寻求共同点这三

个方面展开。

第九章青少年的性心理与性

教育

一、选择题

1.性心理是指(性的心理活动)

2.性变态不包括(性意识障碍)

3.性冲动不是(低级下流行为)

4.以下不属于性偏好障碍的是

(异装癖)

5.自慰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

二、填空题

1.性别认同以及对性的关注、

向往和追求这两个层面构成了

性意识。

2.学校性教育的主渠道是课

堂教学。

3.性观念是经过社会文化

沁浸后形成的一种性心理,是

人们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去认识

性。

4.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包括

异性疏远期、长者敬慕

期、异性向往期三个阶

段。5.对性的认识和评价指的

是性意识。

三、判断改错题

1.人类性行为的本质属性是性

的理智性。

错,人类性行为的本质属性

是性的社会性。

2.性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

对。

3.性变态是指心理上的变态。

错,性变态是主要体现在性

欲对象障碍和性行为反常的性

心理上的疾病。

四、论述题

联系实际论述家长应如何对青

少年进行性教育。

答案要点:

1.应注意的问题:

(1)要主动与孩子讨论性;

(2)要避免任何不恰当的玩

笑;

(3)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

氛围

2.性教育的内容:

(1)性教育的态度及方式:

第一,家长要把孩子当作完整

的人;

第二,家长要与孩子真诚的交

流。

(2)家庭性教育的内容:

第一,性不是坏事;

第二,性是连续的;

第三,家长要告诉青少年一些

具体的性生理发育知识,包括

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遗精以及

手淫的相关知识;

第四,教给青少年调试情绪、

情感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把

自己的当时的经历告诉给孩

子;第五,教给他们如何

与异性健康交往,避免早恋。

第十章青少年的压力及其缓

一、选择题

1.将压力引入心理学的先驱是

(汉斯·塞利)

2.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

是(内向)

3.下列哪一项是焦虑型人格特

质所具有的特点(造成压力的

事件已经结束很久,但是压力

并没有消失的现象)

4.下列那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子

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宽

容型的父母)

5.“认知疗法”的提出者是(贝

克)

二、填空题

1.压力反应包括警觉反应阶

段,阻抗阶段,衰竭

阶段这样三个阶段。

2.社会支持的类型包括信

任支持,信息支持,社

会成员身份和工具性支持。

3.提出人类有自卑情绪的观

点的心理学家是荣格。

4.学生在考试中表现紧张、

恐惧情绪,甚至发生行为上的

对抗,这反映出该学生正经受

学业方面的压力。

5.厌恶疗法利用了条件反

射原理。

三、判断改错题

1.压力是个体的内部感受到的状态,与外部刺激无关。

错,压力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2.压力只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

错,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3.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病人。

错,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有心理困惑或障碍的正常人。

四、论述题

试论述压力与人格类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焦虑型人格特质

2.完美型人格特质

3.负向思考型人格特质

4.A型人格特质

03335公共管理学复习题2d

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政府失灵: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标杆管理:即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之学习转化,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企业型政府:系指有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 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设计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及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构成。 市场失灵:简单来讲,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制、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组织:从广义上看,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从狭义角度回答。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有: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公共利益的挑战。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效能、效率、充分、公正、回应性与适当性。 建立学习型组织应该做到:每一个人都使学习者,彼此相互学习,学习促进变革,学习是持续的,学习是一项投资而非消费。转换型领导应具备的特质是:创造前瞻远景,启发自觉意识,了解人性需求,鼓舞学习动机,树立个人价值及乐于工作。 有效地公共管理者必须做到: A 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B 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C 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D 必须具有耐心.E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F必须以民众为导向。G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公共管理推行顾客导向的深刻涵义:A实行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关心的是顾客而非组织。B将顾客是为主要。资产组织的主要资产不在于盈 利而在于顾客。 C 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工作的重点在于达成顾客的合理期待与愿望。 D 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加强与顾客的直接互 动,针对顾客的需要,提供理想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相似性表现在:都需要政策管理;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都要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等。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等多个方面。 SWOT 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S 是指优势( strength)、W 是指弱势( weakness)、O 是指机会或机遇(opportunity )、T 是指威胁( threat)。SWOT 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的一种方法。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政策评估的价值在于它能向政府及社会提供政策绩效的资讯;重新检视政策目标及政策方案,以谋求政策改进之道;还可以作为形成政策问题或政策建议的基础。 领导者的主要领导权力包括参考权、专家权、合法权、奖酬权、强制权。 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技能: A 技术性技能,只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 B 人际关系技能,对外联系、接触,对内联系上下级,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C概念化技能,指公共管理者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能力。D诊断技能,即分析 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E 沟通技能,利用各种媒介,有效、明确的向他人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的能力。公共管理民营化的优势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 公共管理民营化的劣势是:可能会忽视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特权与贪污,公共服务的不公正,规避巧用,管理问题。危机管理的几个阶段包括:危机的疏缓,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应对,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能是:技术知能,组织知能,人际关系知能,知识知能。按佛兰奇的观点,领导权力分为哪几类?参考权,奖惩权,强迫权,合法权,专家权。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哪些优点:成本降低,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 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哪些缺点:(1)关于公共责任问题,(2)特权与贪污,(3)公共服务的不公,(4)规避巧用,(5)管理问题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政府失灵的原因为:(1)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3)内部性问题;(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5)另一种分配的不公平;(6)寻租(1 分);(7)政策执行的无效率;(8)所有制残缺。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第二性征 答: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2.焦虑 答: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 答: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 答: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或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 答: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正确。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将“就是性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性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纵向研究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件时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然而进行这种研究是比较有难度的。一方面,由于时间较长,被试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中途退出或丢失的现象。另一方面,主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耗时耗力。另外,在取样的代表性问题上这种方法也需要注意,并且需要注意在不断的重复测查中保持测验人员、测量工具和程序的一致。方法本身由于没有不同历史经历下的比较,较之横向研究,其结果的适用范围也就相应地减少了。 2.简述青少年注意发展的特点。 答:青少年的注意水平已经由童年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其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等心理品质,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注意的过程日趋稳定;(2)注意的广度日益增大;(3)注意的分配趋于协调;(4)注意的转移日渐灵活。 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①暴怒性与温和性②可变性与固执性③丰富性与孤独性 (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4.简答青少年对权威认知的特点。 答:权威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社会权力不同和对有更大社会权力的人服从的要求所导致的一种社会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达蒙用横向法及纵向法,来研究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情况,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六个水平或阶段。对成人权威的认识从绝对化向相对化和具体化过渡,这是青少年权威认知的特点。 5.简述社会支持的来源有哪些种类。 答: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有:(1)家庭支持系统: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长辈等。(2)同伴支持系统: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503[转贴2006-01-01 15:39:27] 字号:大中小一、填空题 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 2.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智力成分亚理论 。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卡特尔 。 4.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5.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 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0.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 个别差异 性。 11.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__执行决定____两大阶段。 1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1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 14.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 段。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16.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 17.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__个人童话_。 18.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1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20.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 青少年期 。

奥鹏青少年心理学答案

奥鹏青少年心理学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第二性征 答:第二性征是指非,而可以用来分辨一个物种的性别的特征。马特·里德利在其着作《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中认为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跟对手竞争所演变出来的。与第二性征相对的是,即是以来分别性别。 2.焦虑 答: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 3.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等)、(如兴趣、能力、、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和(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客观的、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4.性别角色 答:性别角色(Genderrole)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其形成在动物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来,动物界已可见到性

别角色分化的雏型。例如:大多数飞禽由雌鸟孵卵,雄鸟觅食或在巢旁守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雌雄两性的变化而演变。 5.他律 答:狭义来说,他律指非自愿地执行涵盖、(包括惩治和预防)和其他。广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正确。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矛盾动荡性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将“就是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件时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然而进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06052

06052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安徽) 课程代码:06052 教材:青少年心理学出版社:东北师大 主编:张向葵出版时间:2005 定价:¥26.00 前言: 青少年心理学是自己今年1月份考试用的,成绩合格。 本资料是自己根据教材、浙江考卷整理而成,考青少年心理学的同学应该知道,该课程没有考纲,很多地方都得自己整理,而且没有头绪。本备考资料适合安徽、浙江考生使用(自己根据安徽、浙江的考纲整理的),其他省可做备考参考,使用时请先确定上面的课程代码等信息是否符合本省考试计划,如果不符合,建议不要使用,以免浪费时间。 随着以后考试的发展,我将会将自己考试合格科目的相关备考资料陆续上传到文库中,欢迎到时讨论交流。 欢迎心理学的同学加QQ:1029605000,讨论交流。 高亮 2012.01.26 本次上传的资料: 青少年心理学06052 名词解释 青少年心理学06052 简答题(含论述题) 06052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大部分题目含参考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试题是浙江的,安徽没有,可做练习用)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复习提纲(没有教材的同学可以下载这篇文档使用)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06052 (考前冲刺用) 预祝参加青少年心理学考试的同学能顺利通过。 (如需要打印,请将本页删除后直接打印)

青少年期的划分:青少年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11—12岁到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是指的是中学生。 少年期是从11岁到13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二、青少年心理学的界说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年龄特征的学科。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研究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揭示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二)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具体内容。1.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划分及标准。2.该时期心理发展的具体特征。第一,青少年生理变化带来的性心理活动的特点。第二,青少年认识活动方面的特点。第三,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成熟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心理因素制约下,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有: (一)生物因素:具体有遗传、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 1.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也称核酸),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2.先天素质(遗传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果和机能等,是基因与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体理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扩展。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现实中围绕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外在事物和现象,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多水平的环境系统。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学校教育、家庭、同龄人团体等。 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主观心理状态 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青少年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 (四)活动因素:青少年并不是直接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而是通过活动积极、主动地反映现实,并影响、适应、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五)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青少年心理发展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活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青少年心理自身的内部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即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五、青少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的整体加速与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1.青春期的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闭锁性与要求交往的矛盾4.言行不一的矛盾5.自傲与自卑的矛盾 一、主要心理学派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观 (一)青少年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霍尔的心理复演说、霍林沃斯的心理断乳理论、彪勒的肯定期和否定期理论、斯普兰格的心理第二次诞生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勒温的“场论”、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奥苏贝尔的人格再构成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1.霍尔的心理复演说 霍尔认为,个体的发育和发展是种系发生的各主要阶段的再现。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填空题 1.形式运算 2.吉尔福特 3.卡特尔 4.效度 5.个别差异 6.执行决定 7.朱智贤 8.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成分亚理论 10.效度 11.青少年期 12.需要 13.观察学习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 是指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 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全于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 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 格塞尔认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8.生长突增: 在青少年期开始前,身高增加率突然改变,好像一夜之间长了很多,骤然间失去了儿童期体型的和谐外型,这现象称为“生长突增”。 9.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三、判断改错 1.错不需要改为需要 2.对 3.对 4.对 3.错情感和情绪交换位置 5.错改为:少年和青年初期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精心整理).doc

复习题 1、 西方为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主要在(D )方面存在差界。 A. 悖理主体 B.管理客体 C.悖理方法 D.研究途径 2、 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有哪两种学术途径。 (A ) B. 政策途径和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和政治途径 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体现在(D ) B. 个人与集体的相对性 D.国家职能的演变 原有行政管理的政治统治职能已经难于包容全部的国 B. 管理权与所冇权 D.行政与政治 5、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 A. 外部取向 B.内部取向 C. 关注行政过程 D.关注LI 常管理 6、 行政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在(A )提出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A. 政治和行政二分法 B.科学悖理 C. 政策科学 D.行为科学 7、 政治和行政二分的观点强调行政悖理的(A ) A.利益性 B.公平性 C.效率性 D.政策性 8、 ( C )将政治和行政重新融合,标志着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开始向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A.政策途径和管理途径 C.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 3、 与传统社会的公私概念不同, A.不同群体的集合状态及规模 C.个人与集体的占冇状态 4、 从19批纪末20世纪初开始, 家职能,出现了( D )的分离。 A.主权与治权 C.立法与执法

转变。

9、提供何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问题,都取决于(D )过程。 A.市场竟争 B.政策决策 C.计划安排 D.公共选择 10、与公共管理研究的B-途径不同,P—途径强调(B )。 A.管理的相似性 B.绩效和项目 C.战略规划 D.组织机构 11、依据公共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大小分类,可将公共组织分为(C ) A.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和服务型纽织 B.疏远型纽织、功利型纽织和道徳型纽织 C.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和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D.功利烈组织、道德烈组织和服务型组织 12、功利型组织是以(D )为基础的组织。 A.激励的作用 B.劝导和感召 C.强制性权力 D.实在性奖励和非实在性奖励 13、非营利组织与“公企业”或“公共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是否以志愿提供公共利益为组织宗旨 B.是否以非营利为纽织宗旨 C.是否以志愿投入资金为组织宗旨 D.是否以志愿消费公共产品为组织宗旨 14、公共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法制原则,即要求公共组织的(D )要依法配置,其活动也要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 A.主体、客体、权力 B.职能、机构、人员

《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点

---------------------------------------------------------------最新资料推荐------------------------------------------------------ 《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点 《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点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学:在积累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称心理卫生学. 2、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心理卫生的任务是: 1, 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 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 自我意识良好.2,人格健全.3,智力正常.4,情绪乐观.5,意志坚定.6,人际关系和谐.7, 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5、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 1, 轻度的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2, 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3, 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 1936 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 年 4 月重新成立. 6、心理卫生的意义: 1, 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2, 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 3,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7、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 1, 而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 2, 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 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4, 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8、青少年心理卫 1 / 2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自考05618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自考05618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 05618 自学考试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2、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心理卫生的任务是: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但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5、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自我意识良好。②人格健全。③智力正常。④情绪乐观。⑤意志坚定。⑥人际关系和谐。⑦社会适应良好。⑧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6、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 ①轻度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②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

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③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 7、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重新成立。 8、心理卫生的意义:①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②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9、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 ①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②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积极性。④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10、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有: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 第二章青少年身心发展 1、青春期主要有哪些生理变化:主要为身体外形,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出阶段。 2、青少年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①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②产生性意识。③产生成人感。④独立性与封闭性的发展。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①连续性和阶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正确) 2.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错误,韦克斯勒) 3.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错误,社会的需要) 4.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错误,矛盾的闭锁性) 5.系统脱敏法是诱导个体缓慢地暴露出导致心理紧张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正确)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矛盾性原则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早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早熟对于不同性别的男孩和女孩的影响是不同的。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3.简述青少年动机的特点。 答:青少年动机的特点:表现出4种类型: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 2.学习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 3.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 4.学习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必考知识点

1.教师效能感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影响因素包括 外部因素:社会风气、人际关系 内部因素:教育观、自信心 2.皮亚杰 同化: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尽管这种转换可能会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顺应:是指儿童在习得新的知识之后,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平衡: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识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一般出现在新旧信息势均力敌、一方无法完全吃掉另一方的时候。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 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成熟成熟主要指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儿童日益增加的理解他们周遭世界的能力上有重要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决定性条件)。但儿童是否能承担某些任务,还要看他们在心理上是否也成熟到足以负担。比如,一个5岁的儿童可能不能形成计算2+2=4的演绎推理能力。 (2)经验在环境获得的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因为新的认知结构就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皮亚杰把经验分为具体经验(物理经验)和抽象经验(即逻辑数学经验)。儿童直接面对实在的物品,从而获得具体经验。皮亚杰认为,具体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具体经验是重要的,但不能决定心理的发展。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题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2.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4.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5.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6.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大阶段。 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10.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1.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青少年期。 12.情绪的产生以需要_为基础。 13.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1.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_。 2.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 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_。 4.从20世纪70年代,塞尔曼及其同事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5.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条件发射、系统脱敏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 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指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5.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上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全新整理)1月青少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2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环境因素、主观心理状态、活动因素。 2.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____________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 3.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器官机能的变化与 ____________。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____________、前运算阶段、具体运 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青少年情操的发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理智感与美感。 6.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____________和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7.气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8.品德的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9.人际互相作用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感染、____________、说服与模仿。 10.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____________、性别和年龄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是由少年期和青年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指的是中学生。 ()A.10-11岁至16-17岁 B.11-12岁至17-18岁 C.12-13岁至18-19岁 D.13-14岁至19-20岁 2.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的顺序依次为() A.肛门期、口唇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 B.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性器期与生殖期 1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练习题

第十二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青少年心理社会问 题:是指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面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2.反社会行为: 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民事和刑事上修订反制反社会行为的条文。 3.抑郁: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隐晦、痛苦或者失望的情绪状态。大部分人都会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经历过短暂的抑郁,而这是青春期最普遍的心理困扰。 4.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郁的“素质—— 压力模型”模型认为,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相反,不具有“先天素质”的个体,即对于抑郁没有—— 种先天倾向性的个体,能够承受大量的用力,反而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然而对抑郁有一种强烈的先天倾向性的个体,在面临大多我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的“压力情景”时,也可能会产生抑郁。 5.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旨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不同的外部问题会反映出潜在的反社会综合症,各种内部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共同的潜在因素所造成的。这种潜在因素通常被称为“(B )”。 A.外部问题综合症B.内部问题综合症C.消极侵扰D.问题行为综合症 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家庭因素?( B )。 A.父母和同胞的吸烟行为和态度B.兄弟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