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答案版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答案版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答案版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答案版

一.填空

.散点构图和写意的笔调形成了中国画遗貎取神的审美追求。

."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出来的是黄土文明、农业文明的特征。在这种文化心态下,形成的G,一方面成为普通中国男人的最高人生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对。

.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再次,表现在对祖国打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了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茶正体现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禅宗六祖慧能创立"顿悟"之说,禅学从此大盛,原因是"顿悟"更贴近中国人的心理平时不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单刀直入、直指心源。

.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色相。

.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个体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群体意见、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董仲舒。

.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道教结合起来。

.经过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终于实现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这种南移在几个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它们是: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名士跟隐士不同,名士虽也视个性自由为人生第一要义,但仍心存兼济之志,其价值观显然与隐士不同。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

.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概括为八个字。

.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宗教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

.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徐福率众出海东渡。

.清代商业经济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些士子亲自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类阶层,即儒商阶层。.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工具了。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首先表现出从物质文化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制度文化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文化心态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

.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义和团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周敦颐、邵雍、张载,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程颐、程颢、朱熹。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宋代理学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几个步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太极图说》来阐述其思想。

.宋型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显著深远。从文化表征上看,"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主要表现在: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封建王权文化为明清封建制度的完善打下基础、宋代理学加强了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宋人兼济独善的出处从容,浇铸了后代文人的人格特性、宋代市井文化是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等几个方面。

.宋学的理论体系是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

.唐代孔颖达注疏五经,为全面清理儒学文化遗产做出了榜样。

.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古文运动的形态和以诗为文的形式出现。

.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三教调和论的出现。

."五·四"运动时喊出的打到孔家店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

.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

.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先秦儒学高峰之后,儒学的再度复兴是从中唐开始的。

.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在封建社会后期,复古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思潮,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的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前七子的领袖是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的领袖是李攀龙、王世贞。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严复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拒的道。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统相悖不能相容。

.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之后提出了欲求超圣,必须会通的命题。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澳门新闻纸。

.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超越意识。

.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师徒二人外,还有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人。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继承,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现代化。

二.选择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违法犯禁之徒)

.《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

.《物理小识》的作者是(B方以智)

.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A《诗经》)

.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神仙家)的思想

.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C南方亚文化圈)

.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蜕变时代)

.道教的出现是在(D两汉之际)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董仲舒)

.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两汉之际)

.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B东汉末年)

.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A《河图》所出的形状)

.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B林逋)

.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C宋学兴起之时)时期出现的。

.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秦)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宋元话本)

.命"的本意是"令",命令二字同意。在儒学里,有一个终极之"令",即(B天命)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A天理)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闭关锁国)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宋学),示与汉学区别。

.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了人生的最佳道路是(B学而优则仕)

.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儒家所谓的"智"是指(C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恕"的本意是指(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理)

.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宋文纡徐委备)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B正义、正气)的象征。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 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钟鼎)

.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 长安)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郑观应)

.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唱)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西藏)等地区的统治。

.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伦理的法制化)

.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A气韵生动)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C 《庄子》)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左氏传)

.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唐代的"安史之乱")

.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C明代中期)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儒、墨、道、法)

.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D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梁漱溟)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苏秦)

.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下面关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德都是善德)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墨家)

.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政治上的大一统)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法、术、势)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心性本觉"是(C中国)佛教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C民主与科学)

.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阴)为本的。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以蓍草占吉凶)

.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B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更重意趣与心境)

.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

.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B更注重主体性)

.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汉代朴学的倾向)

.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C天性)

.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C情感的专注)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C封建法制不健全)

.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B传宗接代)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德)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D兼爱)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A殷商时期)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借助西方的物质文明来扶持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厦)

.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C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中庸)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西汉)就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B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D章太炎)

.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

.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魏源)

.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D陈独秀的《新青年》)

.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A正统)

四.评述题

1、礼

提示:

①儒家提倡的礼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孔子认为诸侯大夫们越礼而动,导致天下大乱,是因为礼教被破坏了,所以他要重建,然而他并未成功,其原因是什么?

③孔子虽然未成功重建礼教,但他的礼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④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批判封建礼教吃人,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材料:

《论语》记载:

宰我对孔子说:“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吧。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必定败坏;三年不习音乐,音乐必定崩颓。旧粮已吃完,新粮已收获,取火的木料也改过一轮了,守丧一年可以停止了。”孔子说:“(亲人死了一年)你就吃着稻米,穿着锦衣,你心安吗?”

宰我说:“心安。”

孔子说:“你心安就这样做吧。君子居丧期间,吃美味不觉香甜,听音乐不觉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安适,所以才不这样做。现在你心安,你就去做吧。”

宰我出去。孔子说:“宰予这人太不仁!孩子生下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啊,他会有三年的爱心给予他父母吗?”

参考:见课本P26-27

④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批判封建礼教吃人,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鲁迅《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批判的儒家价值序列“仁义道德”,意为“仁义=道德”。

价值序列不同,个体的人生取向,群体的制度建构,也就迥然不同。

儒家“王道”,法家“霸道”,乃至佯儒实法的“王霸杂用”,理论上期待圣君,实际上却把一切当世恶君称为“圣上”,难以在制度层面有效防范、监督、制约、阻止、惩罚、追究当世恶君的胡作非为,于是由“仁义道德”护驾的“王法”,最终走向了“吃人”。其实早在鲁迅之前两千年,庄门后学就已反复预言,颠倒淆乱价值序列,必将导致“人与人相食”。

2、义

提示:

①“义”的本义是什么?

②儒家孔孟提倡仁义,道家老庄反对仁义,他们各有哪些提倡或反对“仁义”的言论?你怎么理解?

③如果“义”就是正义,那么,你认为谁掌握定义“正义”的权力?谁又有主持“正义”的权力?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有权主持正义,那么,你怎么理解“见义勇为”的主张?你又怎么看待社会上一些“见义不为”的现象?如果是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见义勇为”还是“见义不为”?为什么?

④通过以上思考,你对儒家提倡的“义”有哪些新的认识?你如何看待儒家提倡的“舍生取义”?

材料:

《吕氏春秋》记载: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来后拒绝了国家补偿给他的赎金。孔子说:“端木赐(子贡的姓名),你这样做就不对了。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有一次救了一个溺水者,被救者送了一头牛感谢他,子路接受下来。孔子说:“以后鲁国人见到溺水者都肯救了。”

参考:见课本P32-33

②儒家孔孟提倡仁义,道家老庄反对仁义,他们各有哪些提倡或反对“仁义”的言论?你怎么理解?

庄子名言“相濡以沫”,本义是批判君主专制违背“道德”的虚假“仁义”。由于信奉庙堂伪道的西晋儒生郭象,系统篡改《庄子》原文,彻底曲解《庄子》真义,“相濡以沫”才从贬义转为褒义。

《大宗师》批判尧舜式“仁义”圣君:“尧既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黥劓”隐喻庙堂运用儒家价值序列“仁义=道德”对民众洗脑,使民众相信君主专制符合天道,“仁义”的君主专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大宗师》主张“息黥补劓”,就是运用道家价值序

列“道、德、仁、义”,揭露违背“道德”地强迫“鱼处于陆”的虚假“仁义”,对民众反洗脑,使民众觉悟君主专制违背天道,“仁义”的君主专制仍然违背天道。

3、仁

提示:

①孔子主张仁,也就是“爱人”,但他又主张礼,也就是人分等级,不能越礼而动,那就意味着“爱人”也分等级,所谓“爱有等差”。请问儒家之仁爱与墨家之兼爱有何不同?

②仁是儒家看重的,孝也是儒家看重的,但很多关于孝的记载却与仁的精神相悖,甚至表现出残忍,比如郭巨埋儿。请举例分析儒家是如何对待仁与孝的矛盾的。

③孔孟竭力主张仁(义),老庄竭力反对仁(义),《庄子》有言:虎狼仁也。意思是连虎狼都有仁,可见仁并不是人最可贵的东西。儒道两家对仁的意见完全相反,请以更多孔孟、老庄关于仁的言论来谈谈你如何理解仁。

材料之一: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

宋国与楚国在涿谷打仗。宋国军队已经在泓水岸边列好了阵,楚国军队正准备渡过泓水来交战。宋国的右司马走出队列,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请主公在楚军渡过一半人马而且队列不整之时,就下令发起进攻,那样楚军必败。”

宋襄公说:“我曾经听君子说:‘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擒获须发已经斑白的敌人;敌人处于险地,不能乘人之危;敌人陷入困境,不能落井下石;敌人还没准备好,不能突施偷袭。’现在楚军正在渡河,我军就发起进攻,有害于仁义。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我们再击鼓进攻。”右司马说:“主公如此不爱惜宋国军民的生命财产,等到兵败国灭,对宋国军民不是很不仁义吗?”宋襄公喝道:“你再不退回队列,就要以违反军法论处。”右司马只好退回队列之中。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宋襄公击鼓进攻。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大腿受伤,三天后死去。

材料之二: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

子路用自己的俸粮做饭给挖沟的百姓吃,孔子却叫子贡把饭倒掉,把碗砸烂。子路大怒,质问孔子:“我从夫子这里学到的就是仁义,仁义就是与天下人共享自己的东西,我拿自己的俸粮给百姓吃,有什么不对?”孔子斥子路不懂礼。礼法规定,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国民,大夫爱官职所辖,士人爱自己的家人。子路擅自爱民施仁,就是对鲁君的冒犯与侵权。

参考:见课本P30-31

①孔子主张仁,也就是“爱人”,但他又主张礼,也就是人分等级,不能越礼而动,那就意味着“爱人”也分等级,所谓“爱有等差”。请问儒家之仁爱与墨家之兼爱有何不同?

先秦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主张公正待人,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对“仁”作了明确的界定:仁者“爱人”。孔子又有“泛爱众”之说,把上及贵族、下至庶民的一切人都纳入关爱的对象,这在奴隶被视同牛马的时代,是人的价值被发现的标志。儒家的“泛爱众”由爱亲的“孝悌”,推及到爱所有的人,所以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说。“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体现了先秦儒家传统人本主义的三个要义:其一,仁是人性的表现;其二,仁是人的美德的最高境界;其三,仁以“爱人”为原则。其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人的价值,不仅要求个体自立和自达,而且要求达人,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成人之美,这都有利于克服利己主义,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墨家的思想核心是兼爱,其他的主张都是由兼爱派生的。《墨子·兼爱中》指出:“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强调的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交互的爱。首先,这种爱不分差等,不分亲疏,不分先后。其次,爱是互动的,你爱他人,他人也会爱你。再次,既要互爱,也要互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是讲功利的,他肯定个人的正当利益,同时又把利他人、利天下作为善恶标准。

②仁是儒家看重的,孝也是儒家看重的,但很多关于孝的记载却与仁的精神相悖,甚至表现出残忍,比如郭巨埋儿。请举例分析儒家是如何对待仁与孝的矛盾的。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直率坦白。比如说在父子关系上,有一个孝与仁慈的问题。所以,父亲有什么问题,从孝的角度出发,做儿子的就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反过来也是一样,儿子犯下了什么过错,从仁慈的角度出发,做父亲的也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

这样说来,也就不应当大义灭亲了。甚至,在法律面前,父子之间也就可以作伪证而相互包庇了。圣人的思想显然不合于法治的精神,而是从伦理道德的礼法角度思考问题的。儿子告发父亲虽然直率坦白,但因为不符合孝的礼制,因此仍然是错误的。这可以从某一角度证明了孝的虚伪,与仁的矛盾之处。

4、孝

提示:

①儒家强调孝,甚至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源(《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意思是,人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亲尊亲,服从父母。你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特色?

②孝是对家人,仁是对他人,一旦发生冲突,儒家是什么态度?请举一例说明。

③孝与忠也常常是一对矛盾,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儒家又是怎样解决这对矛盾的?

④儒家提倡的孝道是否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⑤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⑥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⑦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⑧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

材料之一:

《二十四孝》记载: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材料之二:

《孝经·丧亲章》记载:

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父母之丧,三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簠、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着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材料之三:

《庄子·外物》记载:

宋都东门有人死了亲人,因为善于哀哭自毁,庙堂授爵拜为官师。于是,他的乡邻哀毁过度而死掉一半。

参考:见课本P87-88

①儒家强调孝,甚至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源(《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意思是,人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亲尊亲,服从父母。你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特色?

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在家连父母都不孝顺,很难想象他在社会上能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但对于这句话,也应该辩证地来看待:

第一,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社会,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孝顺父母历来就是衡量子女道德品质高低的一个标准,是我们一直提倡的美德。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子女大多不在父母身边生活、工作,不能较好地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可能有的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对父母的问候和关心。但是,我认为孝敬父母并不是时刻守在父母身边,而作为父母也希望子女有一个好的前途,能够理解这一切,只是在工作之余多关心关心父母,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现在交通、通信如此发达,完全可以在节假日去看望一下父母或是将父母接到身边小住,这些都可作为子女尽孝的方式。

第三,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比如过年了,家里父母翘首期盼,可单位的工作离不开你,你无法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有人就会说你不孝,但我认为这种精神可嘉,你想,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没有你的付出哪来别人的安宁。

所以,“百善孝为先”,并不一定时刻都要用行动去表达,关键是你的心,要把父母装在心里,而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我想父母同样会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和包容你。

②孝是对家人,仁是对他人,一旦发生冲突,儒家是什么态度?请举一例。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话,就道出了儒家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来建立道德体系的根本诉求。“孝”是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悌”是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孝”是血缘亲情纵的要求,“弟”是血缘亲情横的规范。“孝”和“弟”两个出自血缘的自然纽带一纵一横,就为人间的道德秩序确立了经和纬。其中尤以孝为道德的基石。也是“仁”的基础。“仁”是儒学道德体系的核心,但是孔子从来不抽象地讨论“仁”,在他看来,“仁”就是一种爱心,爱心首先体现为“孝心”,也就是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而当两者一旦冲突,首先把握的应是“仁”。“仁”才是核心。

③孝与忠也常常是一对矛盾,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儒家又是怎样解决这对矛盾的?

为国为忠,为父母为孝,自古成大事者,都难免要经受忠孝难两全的考验,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祖国的“忠”并不矛盾,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它的思想也反映出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在国家有难时,舍"小家"顾"大家"!

但也要知道,忠孝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专制时代,统治者通过倡导对父母的孝来保证对帝王的忠,并且进而用对帝王的忠来压倒对父母的孝,对于专制帝王来说,孝不过是手段,忠才是目的。从孝到忠,是专制统治者强调的逻辑。

⑤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以孔孟孝道观为基础的传统孝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奉养父母。这是传统孝道最基本和最低的要求。《尔雅·释训》谓“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第二,敬爱父母。《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亲比养亲更有道德意义,要求也更高,所以孔子认为“色难”,就是说要长期恭顺地、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顺从父母。孝子应努力使父母顺心悦意,孟子更主张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后世孝道发展到无原则地顺从父母,但孔子则主张“事父母几谏”,“当其不义则争之”,就是当父母有错误时应该委婉地进谏。

第四,孝继,就是要继承父祖的事业,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并进而光宗耀祖。

第五,孝丧、孝祭和守孝。这三者都是对已故的父母和先祖应尽的孝道,有大量烦琐的礼仪和规则。孔子提倡孝子为父母守丧三年,他的弟子宰我就表示反对,认为时间太长,一年也就够了,否则将影响修习礼乐。

第六,传宗接代。孟子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育后代,“上以继宗庙,下以继后世”,既让祖宗的血脉延续下去,又让宗庙的香火永远不断,是孝子的一项重要人生任务。

第七,父慈子孝。在原典儒家孝道中,“父慈”与“子孝”,“兄友”与“弟悌”本是对等的行为要求的,直到南北朝的《颜氏家训》中仍提出“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但从汉朝董仲舒提出“三纲”说之后,“子孝”的义务被单方面强化。当然也要看到,作为一种最自然的人性,亲代对子代具有义务自我强化的特点,即使在外在规范忽略亲代义务的情况下,这一特点仍然存在,即亲代自觉自愿地为子代尽义务,作奉献。

⑥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蟀四辏ㄇ?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

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3.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⑦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总体上说,绝大多数人并不反对孝,但对孝的具体内容的理解存在分歧。大多数人恪守着“孝”观念的基本内涵,对于较高层次的“孝”的要求,也有相当大的认同率。把在社会事业中的成功看成是孝的体现,实际上就把孝与个人的社会责任内在联系起来了。

⑧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条件下,如何尊敬和对待老人,不是一个单纯的孝的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守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无论在任何时代,作为子女都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这是绝对应该的和必要的。至于现代该如何做,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孟子所处的那个男耕女织的时代,反复强调的老有所养,在现代社会已被各种逐渐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所代替。老人有退休金、养老金保障其生活,有医疗保险保障其治病,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协会和老年大学保障其娱乐和学习,儿女们所要做的,不只是出钱送物,只要常回家看看,老人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对老人的敬,那还要子女潜心去做。困守空巢的老人,郁闷成疾的老人,长期见不到子女的老人不在少数,子女对老人的孝敬远远不够。在中国已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的今天,老年问题也是一大社会难题。

兼有自己发挥。

5、性

提示:

①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中国古人有哪些认识?请举出四种观点,并说出主张者是谁。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告子认为要性本无善恶,汉代的扬雄认为人性善恶参半。

②中国封建社会“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哪两种人性观结合的产物?对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③相信人性本善与相信人性本恶,各有什么利弊?

④对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两种观点,你倾向于何种观点?你如果坚信这种观点,有什么措施避免其弊端吗?

材料:

《吕氏春秋》记载:

戎夷和一个弟子从齐国到鲁国去。天刮起了大风,气温突然下降,影响了他们赶路的速度。等他们赶到鲁国,城门已经关闭,戎夷和弟子不得不露宿城外。晚上气温更低了,寒潮袭来,眼看两个人都要冻死,戎夷对弟子说:“你看:把你的衣服给我,我就能活;把我的衣服给你,你就能活。我和你只有一个人能活!但我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死了是世界的大损失。你是普通的小人物,死了世界没什么损失。所以,你应该把你的衣服给我!”弟子说:“作为没啥了不起的普通人,怎么做得到舍己救人那么了不起的事呢?”戎夷叹息道:“罢了,看来我的学问要失传了。”于是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了弟子,很快就冻死了,而他的弟子却活了下来。

参考:见课本P166-167

①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中国古人有哪些认识?请举出四种观点,并说出主张者是谁。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告子认为要性本无善恶,汉代的扬雄认为人性善恶参半。

②中国封建社会“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哪两种人性观结合的产物?对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西汉建立后,董仲舒在强调法制的基础上,把儒法两家揉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儒法结合。外儒,给封建统治者披上一层仁德的外衣,内法,则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提供了坚强的的后盾。从而,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条软硬兼施、外儒内法的道路。外儒内法的统治术,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即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从外表上看,一切法都被规范为仁德的范围之内了,是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的封建文化的制度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儒内法”将成为而且一定会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③相信人性本善与相信人性本恶,各有什么利弊?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人性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恶,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人性思想虽然是对立的,但其目的取向却是一致的,即都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育,以不断完善人自身。

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荀子也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的。这是孟子和荀子在人性问题上的一个共同点。

前提的一致并未导致结论的统一。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和荀子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孟子反对把人生而就有的食、色之本能当作人的本性,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荀子则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得到的,因而不能作为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有生之本能、食、色之欲,人又有道德善行。道德善行等道德意识不是人先天就有的,而唯有先天就有的才是人的本性。

对于人性内容的不同回答,必然导致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看作是人之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因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正因为人具有仁义礼智之善端,所以人性才是善的。由于荀子把人先天生就的自然本能看作是人的本性,因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外,荀子还把人欲为善和人需要道德礼法的约束与规范作为人性恶的证据。在他看来,人缺什么就需要什么,人之所以追求善,就是因为人缺少善,就是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道德礼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从形式上看,孟子和荀子对待人性的态度是一善一恶,截然相反,但从二者的取向来看,二者又是相同的。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人的自然性,还承认人的口眼耳鼻的本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认为不能让人的自然性去腐蚀人的社会性。荀子把人的自然性视为人的本性,但他认为不能让人的自然性任其发展,如若顺着人的本性发展,那么社会生活将无法进行,因而需要社会道德和礼法来矫饰人的本性,从而通过“人为”,使人施行善的行为。孟子和荀子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性的内容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虽然他们在具体操作上有些差异,但基本立场却是倡导人的道德行为;虽然人的自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但都认为应该限制它。

凡提出人性理论的人,都相应地提出了寻待人性的方法或取向。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存放心,养其性”,荀子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化性起伪”。孟子的存心养性强调的是自我修养,荀子的化性起伪强调的是外在的教育引导作用。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用水必然向下这样一种现象来说明人性善的必然性,但他难以回答社会现实中人们的恶行。孟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逃避人们的责难,提出了存心养性的理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心)是善的,是与禽兽不同的,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守自己的本心,不知道加强自己的善性,而把本心放了,把本性灭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在孟子看来,就像“牛山之木美,被人砍光,山上草叶新苗,被牛羊吃光”一样。因此,人要成其为人,要想使自己不走向禽兽的境地,就要努力保守人的本性。“尽其心者,养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尽最大努力修养善心,保持人的善心,培养人的本性。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后天的人为而形成的。荀子认为人之所以由性恶变成性善,完全是后天礼法教育的结果。尽管荀子认为尽管人的本性是恶的,但他认为人的本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通过礼法的教化,化性起伪,就可以变恶的本性为向善的本性。

总之,孟、荀二人中,一个从人性善出发,但不注意保养会变恶,得出了需要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结论;一个从人性恶出发,认为人性恶,才需要后天的道德礼法教化,以改变人的本性。前者是通过教化保住人的善性,后者是通过教化改变人的恶性。无论是存心养性,还是化性起伪,都在于倡导后天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修炼和道德行为,都在强调后天道德教化的必要性。

2014电大《证券投资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电大《证券投资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 美国存托凭证是指通常表示一家非美国股份公司公开交易的证券以存托凭证的形式,而不是直接以股票的形式在美国国内流通。2.第二上市是指已经在某一证券交易所上市某种股票的上市公司,通过国际托管银行和证券经纪公司,继续将其同种股票在另一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3.乖离率,又称Y值,是移动平均线原理衍生出的一项技术指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运行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震荡中因偏离移动平均线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反弹或回荡,以及股价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而形成继续原轨迹的程度。4.换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股在场内交易转手买卖的频率,等于周转率。它是表明股票流通性的标志。 5.纵向购并是指企业与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购并。是优势企业将与本企业生产联系紧密的前后顺序生产、营销过程的企业收购过来,以形成纵向经营一体化。 二、判断题 (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Ⅹ”) 1.√ 2.√ 3.√ 4.√ 5 .Ⅹ 6.Ⅹ 7.Ⅹ 8.Ⅹ 9.Ⅹ 10 .Ⅹ 1.股票本身没有价值,是一种虚拟资本。 2.一般情况下,单个证券的风险比证券组合的风险要大。 3.对于开放型的金融市场,当本国货币升值时,有可能导致本币债券

的升值。 4.按照规定,符合境外交易所上市条件的公司,并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公司,方可申请境外上市。 5.验资报告可以不放在招股说明书中。 6.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没有统一的交易时间,没有统一的交易章程。 7.十字星的K线因为收盘价等于开盘价,所以一般没有红黑十字星之分。 8.新股上网定价发行,由于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方式申购,所以申购后,仍可以撤单。 9.发展和规范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发展是基础,规范是目的。 10.一条压力线对当前影响的重要性与股价在这个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无关。 三、综合运用题 1.契约型投资基金与公司型投资基金的主要区别有: 答:(1)基金的法人资格不同。契约型基金不是法人,不受公司法约束;公司型基金属于股份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其资金运用依据是公司法,而不是基金管理条例或者法规。两者资金运用依据不同。 (2)投资者的地位不同。契约型基金发行的是受益凭证,投资者即受益人,是契约中的当事人;公司型基金发行的是股票,投资者即股东。

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

中华文化概说>> 教学辅导作业四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住宅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2、明清两代的建筑,大型标志性建筑主要有、、、等。 3.明清民居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典型。 4、在中国,有所谓“三代”之说,它指的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门槛前后出现的三个朝 代、、。 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6、秦王朝“大一统”文化最主要的有四大方面、、、。 7、汉代的面食有发酵的,也有不发酵的,统称为“ ”。 8、唐代陆羽著的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茶文化的著作。 9、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观车后之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 10.我国的烹调技艺的四大菜系指的是和,和。 11、到了汉代,封建的选官制度才逐渐确立,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和。 12、明代官员的官服上有补子,文官为“”,武官为“”。 13.清代的地方官制较之明代略有改变,总督,巡抚固定为“”。 14、明代的学校有两大类,其中中央级的学校称“”。 15、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还具有、特色。 16、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有和,和。 17、目前所知保存礼仪文化最早的书籍是由儒家学者整理的《》、《》和《》。 18、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 19、《》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诗歌总集。 20、宋代皇帝徽宗赵佶书法自成一家,自创“”。 二、名词解释 1、自然崇拜 2、三代 3、华夏集团

4、巫史文化 5、茶禅一味 6、家谱 7、八股文 8、三纲五常 9、道家 10、禅宗 11、诗经 12、京剧 13、贴经 14、竹林七贤 15、建安风骨 三、判断题 1、传说中的伏羲氏、女娲氏属于华夏文化集团。() 2、司马迁的《左传》是第一部编年体史著作。() 3、明清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 4、我国的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的问世是酿酒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北。() 6、现代烹饪最重要的方法“炒”是在唐宋时期发明的。() 7、先秦时期已有“衣”、“裳”之分。上衣下裳,是当时男女通用的服装形式。() 8、科举制的雏形——开科取士试行于唐代。() 9、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近世三大传统节日。() 10、长期以来,古代中国文代多半是以华北为中心的。() 11、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故事。() 12、花灯舞主要流行于云南省部分地区。() 四、简答题 1、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投资分析》形成性考核一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投资分析》形成性 考核一试题及答案 第1题 下列影响项目建设经济规模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市场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 b.项目投资者可能获得的产品市场份额 c.市场供给总量 d.市场需求总量 正确答案是:市场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 第2题 二次指数平滑法主要用于配合 a.二次抛物线趋势预测模型 b.直线趋势预测模型 c.三次抛物线趋势预测模型 d.节变动预测模型 正确答案是:直线趋势预测模型 第3题 具有匿名性特点的项目市场预测方法是 a.实验法 b.德尔菲法 c.回归预测法 d.指数平滑法

正确答案是:德尔菲法 第4题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区别是 a.所分析的对象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分析的内容不同 d.所处的项日周期不同 正确答案是:行为主体不同 第5题 市场分析的关键是 a,市场竞争分析 b.市场供给分析 c.市场需求分析 d.市场综合分析 正确答案是:市场综合分析 第6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的费用是 a.财务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是:制造费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PtPc时项目不可行 b.当FCE>官方汇率时项目不可行 c.当FNPV20时项目可行 d.当FIRRzic时项目不可行 正答案是:当FIRRic时项目不可行 第8题 反映投资项目在其寿命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报衣是 a.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b.现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 d.益表 正确答案是:益麦 第9题 已知现值p求年金a应采用 a.年金终值公式 b.资金回收公式 c.偿贷基金公式 d.年金现值公式 正确答案是:资金回收公式

电大函授少年儿童文学答案

少年儿童文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化程度★。 2.儿童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题材选择是★严格的★,主题确立是★严肃的★,感情抒发是★健康的★,总的基调是★明朗的★。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有四大特征,其中★叙事性★几乎可以说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4.通过儿童文学帮助童年期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是童年期文学的主要作用,即★认知作用★。 5.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儿童故事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则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6.《北风和太阳》是★伊索寓言★的著名寓言故事,它给予人们的教训是★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7.儿童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8.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 9.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其中,★叙事性★是其总体特征。★ 10.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身体”,即★故事★,“灵魂”,即★教育(教训)★。 11.中外儿童文学家写下了许多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其中有柯岩的儿童诗《★帽子的秘密(小弟和小猫)★》,班台莱耶夫的儿童小说《★诺言★》,★列夫?托尔斯泰★的儿童故事《李子核》等。12.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和★假定★。 13.儿童小说和儿童故事的主要区别在于:儿童小说重在★典型人物的塑造★,★而儿童故事则着重于★故事情节★。 14.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和★艺术性。 15.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儿童生活相联的★报告性★、与儿童特征相联的★文学性★和以教育为主的★评述性★。 16.儿童文学鉴赏从读者审美的角度反映了★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 17.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大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 18.童年期文学主要的样式有★儿童诗、★童话、★寓言★、★英雄故事★和★小说★、科幻作品等。19.儿歌是儿童文学样式中★篇幅最短、★内容最浅显的一种。 20.从儿童诗的分类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童话诗★,《帽子的秘密》属★故事诗★,《海马的故事》属★科学诗★,此外,还有★讽刺诗★、★寓言诗★和★抒情诗★等。 21.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和★假定★。 22.寓言的“三要素”是指★故事★、★寓意★和★寓示★。 23.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为主要评论对象的实践活动。 24.儿童文学评论写作的一般要求是★顾及全篇,知人论世★,★实事求是,贵有“灼见”。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机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是(A )。 A经营活动 B 投资活动C筹资活动D 投资收益 2.短期债权包括( C )。 A 融资租赁B银行长期贷款C 商业信用D长期债券 3.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债权的是(B )。 A短期贷款B融资租赁C商业信用D短期债券 4.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是(D )。 A利润分配表B分部报表C财务报表附注D应交增值税明细表。5.利润表反映企业的(B )。 A财务状况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变动D现金流动 6.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最高层次是(C)。 A企业会计制度B企业会计准则C会计法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7.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A )。 A公允性B真实性C正确性D完整性 8.应当作为无形资产计量标准的是(D )。 A实际成本B摊余价值C帐面价值D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 9.当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D)时,可以不再计提.。 A5%B10%C25%D50% 10.下列各项中,(A)不是影响固定资产净值升降的直接因素。 A固定资产净残值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C折旧年限的变动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11.股份有限公司经登记注册,形成的核定股本或法定股本,又称为(D)。A实收资本B股本C资本公积D注册资本 12在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指(C)。A存出投资款B回收期在一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C现金D存出银行汇票存款 13.酸性测试比率,实际上就是(D )。 A流动比率B现金比率C保守速动比率D速动比率 14.现金类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和(B )。 A存货B短期投资净额C应收票据D一年内到期的和藏起债权投资15.当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事项时,可以增加流动资产的实际变现能力(D)。A取得应收票据贴现款B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 C拥有较多的长期资产D有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16.能够减少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因素是(B)。 A取得商业承兑汇票B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 C有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D长期投资到期收回 17.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B)。 A资产的短期流动性B获利能力C资产的多少D债务的多少 18.下列比率中,可以用来分析评价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D)。. A存货周转率B流动比率C保守速动比率D固定支出偿付倍数 19.理想的有形净值债务率应维持在(C)的比例。 A 3:1 B 2:1 C1:1 D:1 20.资本结构具体是指企业的(A)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记分作业(全)

一、单选题 1、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C.科举制 2、被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C.王维 3、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 A.源 4、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 A.温庭筠 5、科举制废除于 B.1905年 6、《大风歌》的作者是 A.邦 7、明清小说又称 D.章回小说 8、提出“以自由为体,以为用”、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者”的学者是 D.严复 9、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 10、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 D.顾炎武 11、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 C.《申报》 1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D.择端 13、朴学的开山大师是 B.顾炎武 14、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D.王羲之 15、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B.白马寺 16、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 D.宋代 17、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是 D.授时历 18、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 B.愈 19、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 A.徐光启 20、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 B.漕运、盐法、河工 21、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 C.载 22、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 C.驾 23、道教形成于 B.汉代

24、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 B.《古今图书集成》 25、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C.曾国藩设立军械所 26、正式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 C.乾隆年间 27、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是 A.马可?波罗 28、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 D.董仲舒 29、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 C.玄 30、“中体西用”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 B.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 二、多选题 1、元曲四大家包括 A.关汉卿 B.马致远 C.光祖 E.白朴 2、北宋瓦舍表演中,最能体现市民口味的表演形式是 A.说话 E.杂剧

电大投资分析作业试题和答案

《投资分析》第一次作业答案(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 1、项目评估作为一个工作阶段,它属于( ) A 。 A、投资前期 B、投资期限 C、投资后期 D、运营期 2、项目市场分析( ) C 。 A.只在可行性研究中进行 B.只在项目评估中进行 C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中都要进行 D.仅在设计项目产品方案时进行 3.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所采用的折现率为( ) B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基准收益率 C.社会折现率 D.资本金利润率 4、小王一次性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12%,每月计息一次,问名义利率是( )A ,实际利率是( ) C 。 A、12% B、12.48% C、12.68% D、12.75% 二、多项选择: 1、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主要区别在于( ) C、D、E 。 A、处于项目周期的阶段不同 B、分析的对象不同 C、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D、行为主体不同 E、在项目决策过程中所处的时序和地位不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 A、财务内部收益率是使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0的折现率;

B、常规项目存在唯一的实数财务内部收益率; C、非常规项目不存在财务内部收益率; D、通常采用试算、插值法求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近似值; E、当财务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项目可行。 3、德尔菲法的主要特点( ) C、D、E 。 A、公开性 B、主要用于定量预测 C、匿名性 D、反馈性 E、收敛性 4、项目市场调查的原则( ) A、B、C、D 。 A、准确性 B、完整性 C、时效性 D、节约性 E、科学性 5、进行市场预测应遵循的原则( ) A、B、C、D、E 。 A、连贯性和类推性原则 B、相关性和动态性原则 C、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D、远小近大原则 E、概率性原则 三、名词解释: 1、项目周期(学习指导P16) 2、可行性研究(学习指导P16) 3、财务内部收益率(学习指导P42) 4、资金等值(学习指导P42) 四、简答: 1、德尔菲法的基本步骤;(学习指导P19) 2、什么是经营成本?为什么要在技术经济分析中引入经济成本的概念?(学

儿童文学完整答案

儿童文学作业及答案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 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3.儿童文学题材: 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4.生活流手法: 按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与空间转换来组织故事和开展情节的一种艺术手法。 5.意识流手法: 以“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方式来表现作品中人物意识流动的一种艺术手法。 二、问答题 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A.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在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中) B.韵文性(体现在婴幼儿文学中) C.直观性(婴幼儿文学和童年期文学) D.幻想性(童话和科幻小说中) E.叙事性(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有哪些?举例说明。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加上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儿童情趣”,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儿童文学同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视角、文学趣味以及作品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创作心理。但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3.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吗举例说明。 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因为儿童文学的题材是极其广泛的,一般成人文学所表现的题材,儿童文学都可以表现。所以,在儿童文学题材上,不应人为地限制题材。写什么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如何写。同样是爱情题材,儿童文学作家就必须采取适合儿童接受并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反映角度与艺术方法来表现。中外儿童文学史上,就有不少描写爱情题材的名篇佳作。以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为题材的古典童话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格林童话《灰姑娘》。 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运用上的“四多四少”是指哪些内容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序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5.什么是母题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是什么 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6.儿童文学对语言有哪些特殊要求 一是婴幼儿文学的语言应该适合成人给婴幼儿讲读;二是这种口语化语言还要适合婴幼儿的语言特点,如短句子,以词代句、好用叠音词、反复等。因而就语体来说,婴幼儿文学应是口头文学,应具有口头文学的一些特点。 7.简述成人儿童文学作家的取材方向。 答: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取材的方向大致是: (1)取材于同间文学,格林童话就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文学,我国最有名《神笔马良》就是从民间故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 1、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齐梁的声律于一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3、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邵雍。 4、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包括: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6、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在开来。 7、与其它宗教终归于“无”不同,道教是重“有”的宗教,一切都归于“有”。 8、禅,既指佛教一大宗派禅宗,又指这一宗派最主要的教义。 9、“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 10、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 11、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为这种追求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对艺术境界即意境的追求。 12、元朝统治者在汉化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中原文化以及江南文化,而且,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 13、元杂剧是在院本、诸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 14、明代王阳阳继承陆象山“心学”的法宝,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 15、中国传统的“贵义轻利”观念,在明代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 16、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势,唐宋以前,可是说是士大夫文学占主导的时期,而明清以后,则是市民文学唱主角的时代。 17、《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18、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19、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这一专门机构。 20、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顾炎武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 21、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 22、清官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就是正直。 23、道光、咸丰时期兴起的经世实学,将治学的重点转移到研讨漕运、盐法、河工、农事等方面,学问的重心从慕古转向崇今。 24、1901年,清政府废除了八股取士的老套,改试策论,注重实学治用。 25、如果说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阶层对西学侵入的应对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了。 26、严复从西学中寻得朴素的人本主义“民主”来对抗中国的“君主”集权,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的命题。 27、鹤与松结合,成为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鹤发童颜”等,就是对高寿者的赞辞。 28、从文化原型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29、传统爱国思想中两方面的内容应该剔除:其一为忠君,其一为民族心态。 30、“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隐逸文化以(D)作为最终追求目标? A.修身齐家治国 B.主体的个性消融 C.出污泥而不染 D.主体的个性自由 2、何时起隐士几乎全为儒士(B) A.魏晋之后 B.宋元之后 C.元明之后 D.明清之间 3、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是指(B)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4、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的思想 A.道家 B.道教 C.神仙家 D.佛教 5、西汉、唐朝的中外文化汇萃之地都是(D) A.敦煌 B.洛阳 C.咸阳 D.长安 6、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D)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韩愈的排佛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科举制的实施 7、宋学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是(A) A.朱熹 B.二程 C.张载 D.邵雍 8、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文化南移集中的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 A.战国时楚文化兴起后 B.唐代“安史之乱”后 C.“永嘉之乱”后 D.“靖康之难”后 9、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 C.儒家学说对道的理解更注重天的意志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杂有佛学因素 10、“恕”的本义是指(B) A.原谅别人的过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 D.严格地要求别人 11、以下元杂剧属于公案戏的是(D) A.《西厢记》 B.《墙头马上》 C.《拜月亭》 D.《窦娥冤》 1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 13、明代文化呈现出与前代迥异的色彩,其主要原因是(C) A.僵化的八股科举考试 B.封建集权的专制化 C.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 D.文化高压政策 14、明代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主张吸取优点、摒弃伪妄的人是(B) A.徐光启 B.方以智 C.李之藻 D.王徵 15、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 A.全盘西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16、中国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016电大投资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投资分析》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 1.项目市场分析( C )。 A.只在可行性研究中进行 B.只在项目评估中进行 C.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中都要进行 D.仅在设计项目产品方案时进行 2.以下哪项是市场分析的关键( E )。 A.市场需求分析 B.市场供给分析 C.市场竞争分析 D.项目产品分析 E.市场综合分析3.在进行项目市场预测时,如果掌握的是大量相关性数据,则需要选用( C )。 A.德尔菲法 B.时间序列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主观概率法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可以利用重点调查资料对调查总体进行较准确的数量推断 B.典型调查同样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C.普查方式在项目市场分析中应用最广泛 D.只有随机抽样方式才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5.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所采用的折现率为( B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基准收益率 C.财务净现值率 D.资本金利润率 6.由项目产出物产生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是项目的( A )。 A.直接效益 B.间接效益 C.

外部效益 D.全部效益 7.已知终值F求年金A应采用( C )。 A.资金回收公式 B.年金终值公式 C.偿债基金公式 D.年金现值公式 8.计算经济净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为( C )。 A.基准收益率 B.利率 C.社会折现率 D.内部收益率 9.计算经济净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为( C )。 A.基准收益率 B.利率 C.社会折现率 D.内部收益率 10.社会折现率是下列哪一项的影子价格?( D ) A.基准收益率 B.利率 C.汇率 D.资金11.当项目的产出物用于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量时其直接效益等于( A )。 A.所满足的国内市场需求 B.使被替代企业减产或停产所释放出来的社会有用资源的价值量 C.所获得的外汇 D.所节约的外汇 二、多项选择 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包括( ABC )。 A.投资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详细可行性研究 D.项目选址研究 E.项目产品开发

-中华文化概说复习资料

上海电大20XX年中华文化概说复习资料(12月)单选 B 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 C.郑玄 帛书《老子》出土B.长沙马王堆汉墓 被鲁迅先生赞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的著作D.《庄子》 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C.王维 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D.王羲之 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的学者是D.王国维 C 春秋时,周王室名存实亡,周的礼乐文化保留完好的仅有B.鲁国 曾设计宇宙演化过程《太极图》,并以《太极图说》进行诠释的人A.周敦颐 D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B道 道教形成于 B.汉代 《大风歌》的作者是 A.刘邦 东周时期的文化精神是C.重民轻神 F 法家文化策源地是D.三晋 放言“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的是C.孟子 G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较科学的说法是A.本土、多元 关汉卿震撼力的戏曲作品D《窦娥冤》 广义“文化”底层部分是C.器物文化 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著名“诤臣”是C魏征《古今图书集成》中“神异”、“禽虫”、“艺术”类的书籍归入D博物编 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B.元典时代 H 《红楼梦》的作者是C曹雪芹 汉文“中国”正式写进外交文书,首见于D.中英《江宁条约》J 稷下学宫位于 A.齐国 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C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 健身体操“五禽戏”的编创者B华陀 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C《申报》、 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A安史之乱 “经”的本义是C编织物的纵线 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在B.龙门石窟 今天的中华名族是中国境内多少个名族的总称。 C、56 K 可称为“近古文化期”的时期是C唐宋后千年间 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A温庭筠 孔子身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即 D荀子一派 科举制废除于B 1905年 L 离骚的意思是 C.远离忧愁 M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是D.两广、江浙 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B漕运、盐法、河工 明清小说又称D章回小说 明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A.徐光启 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D顾炎武 N 哪种文字的造字法已显示出汉字形声化的趋向B.金文 P 朴学的开山大师是B.顾炎武Q 清代道咸间成就最大的经世学者B.魏源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D.张择端 清乾隆24年大体奠定了中国疆域范围,约有D.1260万平方公里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C宋代 秦文化最鲜明的文化特色A功利主义 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C张载 R 人类改变分子化学结构的第一种制作物是B陶器 S 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C.科举制 宋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A.沈括 商周青铜器纹饰主要D.虚拟的动物纹 商族的图腾“玄鸟”就是B.燕子 “世界”一词源自B《楞严经》 T 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称为“中国西学一者”的学者D.严复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A.魏源 提出“中华”一词乃“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B.杨度屠岸贾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元杂剧 A.《赵氏孤儿》 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B.韩愈 W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A.壮族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C.自然的人化 我国文献所知最早的确切年代是C.公元前841年 X 吸收易学、孟学成果,采用中国人习惯的修行方式的佛教宗派是D.禅宗 小篆的创制者是B.李斯 小说的开创时期是B.魏晋南北朝 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B.《古今图书集成》 先秦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C.儒家 心学是明代中后期的“显学”,盛极一时,又称B王学 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于D.尊神文化 Y 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为 B.文物之国 洋洋52万言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疑古辩伪的思想发端于B.唐宋 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A.马可·波罗 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C.驾 元曲所用曲牌400多个 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D.黄帝 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D.董仲舒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D元朝 Z 中体西用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B.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 “中华”一词较早出现于 D.魏晋南北朝 “中国”的初义是 A.中央之城 “中国”整词出现,较早见于C.周初 中国最早采用“计里画方”之法绘制的地图是A.禹迹图 中国文化史的“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是指B.秦汉 中国文明的“青铜时代”约相当于C.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的《国风》部分汇编了多少个地区的诗歌C.15个 中国文明的“青铜时代”约相当于C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 中国逐渐形成回回族,始于元朝 中国人颂扬“燧人氏”,因为他C.教人用火 中国境内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始于B.新石器时代 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朝中叶后 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A.子产铸“刑书”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B.白马寺 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D.授时历 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C.儒家

2018年投资分析形考任务一答案

2018年投资分析形考任务一答案 单选 (1/20)、某企业20×7年初的资产总额为250万元,期末资产总额为350万元,本期的利润总额为6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本期的资产净利润率为()。(2分) ?A、15% ?B、6.7% ?C、10% ?D、8% (2/20)、投资者甘愿冒着风险进行投资的动机是()(2分) ?A、可获得风险报酬率 ?B、可获得报酬 ?C、可获得等同于时间价值的报酬率 ?D、可获得利润 (3/20)、某企业2006年发生债务利息50万元(其中费用化的利息为30万,资本化的利息为20万),20×7年债务利息与2006年相同,实现净利润1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07年的已获利息倍数为()。(2分) ?A、7.2 ?B、3.8 ?C、6.4 ?D、4.2 (4/20)、某企业2006年初资产总额为3 00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为3 500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净额650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8%。则该企业2006年度的净资产利润率为()。(2分) ?A、4.14% ?B、2% ?C、4% ?D、3.24% (5/20)、债权人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最为关心的是()。(2分) ?A、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B、企业获利能力 ?C、企业社会贡献能力 ?D、企业偿债能力 (6/20)、现金流量表主要用于考察项目的()。(2分)

?A、清偿能力 ?B、盈利能力 ?C、抗风险能力 ?D、资金流动性 (7/20)、企业20×7年年初存货成本为5 000万元,年末存货成本为4 000万元,本年销售的存货成本为90 000万元,则存货周转天数为()天。(2分) ?A、20 ?B、15 ?C、18 ?D、16 (8/20)、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2分) ?A、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B、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 ?C、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 ?D、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弱 (9/20)、某企业本年期初流动负债为60万元,期初存货为52万元,本年的销货成本为100万元,期末流动资产为120万元,期末速动资产为72万元,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则本年度存货周转次数为()。(2分) ?A、1.45次 ?B、1.65次 ?C、2.3次 ?D、2次 (10/20)、某企业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1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3万元,应收票据5万元,存货3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5万元,无形资产10万元,流动负债为10万元,则企业的速动比率为()。(2分) ?A、2.3 ?B、1.5 ?C、2 ?D、1.8 (11/20)、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管理结构是否稳定,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程度的是()。(2分) ?A、产权比率 ?B、资产负债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12/20)、甲企业20×8年1月1日发行5%可转换债券,面值1 000万元,规定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普通股80股。20×8年净利润5 000万元,20×8年发行在外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 参考答案 1、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6、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8、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9、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10、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天人感应”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12、体用一源,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 13、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 14、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 15、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 16、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 17、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18、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19、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兼爱”出发,以“利”规范行为。 20、古代中国人对阴柔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 21、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趋于融合,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两书中。 2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2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徐福率众出海东渡。 24、代表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的,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佛教。 25、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玄学则表现出“解构”的特性。 26、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 27、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 28、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

电大投资分析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项目按照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 )。 A. 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 B. 生产性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 C. 大型项目和中小型项目 D. 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2.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基本建设项目属于固定资产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B. 更新改造项目属于固定资产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C. 项目的规模一般按其总投资额或者项目的年生产能力来衡量 D. 生产性项目主要指能够形成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投资项目 3.(D )是项目市场分析的关键。 A市场需求分析 B.市场供给分析C.市场竞争分析 D.市场综合分析 3.1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必须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 A )。 A.项目评估 B.投资机会研究 C.市场分析 D.财务评估 3.2在进行项目市场预测时,如果掌握的是大量相关性数据,则需选用(C )。 A.德尔菲法 B.时间序列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主观概率法 4.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所采用的折现率为(B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基准收益率 C.市场利率 D.资本金收益率 4.1如果某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0,则说明(B )。 A.内部收益率为0 B.内部收益率等于基准折现率 C.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折现率 D. 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折现率 5.项目总投资主要由建设投资和(B )组成。 A. 固定资产投资 B. 流动资金投资 C. 国外借款利息 D. 无形资产投资 6.当项目的产出物用于替代原有企业的产出物时,其直接效益为( D )。 A.所满足的国内市场需求 B.被替代企业原有产出物的价值 C.所获得的外汇收入 D.被替代企业减产或停产所释放出来的社会有用资源的价值 7.下列收支中不应作为转移支付的是( C )。 A. 国内税金 B. 国家补贴 C. 国外借款利息 D. 职工工资 7.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生产出口产品的项目应计算经济换汇成本 B.生产替代产品的项目应计算经济节汇成本 C.经济换汇(节汇)成本都应和影子汇率比较 D.经济换汇(节汇)成本小于影子汇率是项目不可行 8.财务效益分析中的现金流量表包括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和( C )。 A.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B. 经济外汇流量表 C.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D. 国内投资现金流量表 9.下面的分析方法中属于静态分析的是( A )。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不确定性分析 9.1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建设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B )之间的关系。 A.产量、利润 B.产量、成本、利润 C.产量、投资 D.产量、价格、利润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当FNPV≥0时项目可行 B. 当FIRR≥IC时项目不可行 C. 当Pt>PC时项目不可行 D. 当FC>官方汇率时项目不可行 11.( A )只能用于项目财务效益评价。 A. 盈亏平衡分析 B. 敏感性分析 C. 概率分析 D. 不确定性分析 12.下面关于股票市盈率的说法中,正确是( A )。 A.市盈率等于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 B.市盈率越高越好 C.市盈率越低越好 D.市盈率等于股票价格除以每股分红 13.影响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因素是( D )。 A. 国家政策 B. 国内形势 C. 时尚程度 D. 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13.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一般来讲商业房地产投资成本要高于其他行业房地产投资成本 B.工业用房专业性强、适应性差、技术性强、对投资者吸引力小 C.商业房地产投资对房屋的地理位置要求很高 D.工业性房地产的一次性投资一般高于商业房地产 13.2风俗习惯、名人效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水平,这种影响称为( D )。 A.国内形势的影响 B.国家政策的影响 C.地域因素的影响 D.时尚程度的影响 14.房地产商经营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 A )。 A. 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B. 打开市场需求 C. 将实业投资置换成现金 D. 以上都不是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四)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四)中华文化概说》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1、简述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首先,理学重新构筑起“礼”的封建秩序。在礼治秩序的长期浸染下,中国国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主奴根性。个体非得牺牲自我(“灭人欲”)以适应礼法的要求(“存天理”)。其次,理学家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学问的根本,促成了儒学朝“内圣”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专心内求的学术方法,又往往造成空疏的学风。外轻经济之事,空谈而鲜实用,一遇危难,即束手无策,给民族心理投下阴影。第三,理学家们强调的道德自觉,给我们的民族带了积极的因子。以“内圣”为根本的立身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了儒生们在道德规范下的主体意识。而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命题,导致了中国知识阶层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并将个体人格的完成,融入到大众群体人格的共同完成之中。理学家们强调的“浩然正气”也为熔铸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在以“天理”为根本的理学本体论中,妇女丧失了一切权力,变为男性的附庸和奴隶。一系列的封建礼教枷锁,至今仍给中国妇女的文化心理留下阴影。 2、为什么说《四库全书》是空前的文化建设又是空前的文化浩劫? 答:《四库全书》是空前的文化建设,首先是其规模宏大。整部《四库全书》共著录三千四百七十部,共七万九千一十八卷。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如此一部巨书,无异于是在文化上修建了一道“万里长城”。其次,《四库全书》是由政府出面修订的,因此,其校订缮写之精良与清晰,不是一般刻本所能做到的。《四库全书》也是空前的文化浩劫。首先,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本来就带有禁毁书籍的目的,因此在修纂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其目的,对一批书籍进行了大量挖改。其次,出于维护其统治的考虑,清政府在修纂《四库全书》时,把不利于其统治以及有民族反抗意识和思想的书籍大量销毁,共近3000 种,书籍总数在10 万部以上。如此数量庞大且极富思想性的图书被禁毁,对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二、讨论题(70 分) 讨论主题:讨论主题:“孝” 作业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准备讨论材料,再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讨论,并作记录与评述。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个人观点与评述要求字数800 字以上。 作业内容:1、记录你准备的讨论材料与观点。请详细记录材料的来源,包括:作者、文章或书名、页码或网址; 2、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 3、综合你所准备的材料、同学们的观点,得出自己最终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作论证,对你认为错误的观点作批驳。(个人观点与评述,可不限于下面所提示的范围) 讨论内容提示:讨论内容提示: 1、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2、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3、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4、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个人准备的材料:个人准备的材料:(10 分)以下答案仅供参考,请自行组织拟写文章。 中国是个讲孝的国度,自古便出现进以孝治国的君王,也出现因举孝廉而与当官的子。再加上官方提倡民间赞扬,所以孝成了中国人世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科目,所谓百行孝为先嘛。“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最早在西周被提出。那时,人们讲“孝道”,主要是指“尊祖敬宗”,主要的表现是在祭祀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