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第一发展经济与改善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框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 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内阅读、讨论和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前准备:

.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

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的材料。

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设置此环节,是让学生对GDP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

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ssDestiPrdut的英文缩写(grss总的desti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此环节设计鼓励学生提问,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相互协作;借助英语工具,帮助学生记忆理解GDP)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无形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全部产品”而言的,GDP 统计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这是为了防止重复计算,使统计结果更为真实。

在理解“最终产品”概念时,以小组形式请学生完成本第36页的操作平台,并说明理由。

(此环节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以上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实例巩固知识点。)

【老师】:GDP是如何来统计的呢?

【多媒体演示】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

.GDP的统计范围——“国土法”即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来统计的。包括本国公民与单位和他国公民与单位在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

那么,我们经常看到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采用的是GNP,中国共产党在提出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时,使用的也是GNP,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组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GDP与GNP的区别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如XX年我国GDP为9933亿元,GNP为94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87亿元,也就是说XX年,外商来华投资和来华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中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87亿元。)

【老师】:从概念上讲,GDP和GNP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但它们的统计范围不一样,GDP采用“国土法”,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应计入。GNP采用“国籍法”,即只要是该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应计入。一国(或地区)引进外资数量大于其海外投资数量的,其GDP>GNP。我国当前情况就属于这一种。

例:(XX年高考试题)XX年,中国GDP为99333亿元,

GNP为943464亿元。请说出GDP与GNP的含义及区别,并简述中国GDP大于GNP的主要原因。(答案略)

2.GDP的统计方法:“不变价格”。

请学生阅读本第37页的相关链接后回答为什么采用“不变价格”以及如何采用?

学生阅读后回答。

【此环节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第二组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

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排名: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XX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167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居第二位的日本。中国以16万亿美元,略微落后于意大利,排名世界第七。

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排名全球一百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前十位的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西班牙、加拿大、印度。

另外中国香港以1630亿美元排名第三十三,中国澳门以6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百一十位。世界银行没有公布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

分析排名可看出,世界财富的分布极不平均。排名前五十位的国家和地区,有二十三个在欧洲分居世界第一、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然靠后。

全球去年408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有327万亿集

中于高收入国家,大量人均GDP在八百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只创造了1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世界银行要进行GDP的全球排名?GDP这一统计指标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

(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GDP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多媒体演示】GDP的重要作用——GDP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

.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人均GDP水平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3.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的比例变化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师:从刚才第二组同学的案例中,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量不小,又要看到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量还不多,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办任何事情都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当然,我们也要看到:1960--1970年间,我国年人均GDP是88美元,1970--1980年间年人均GDP是37美元,而XX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其速度之快,世界罕见,造成此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和北美洲,十五个在亚洲,六个在拉丁美洲,四个在非洲,两个在大洋州。非洲国家大都人

口众多,排名靠后。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虽总量排名靠前,但人口

(穿插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此看来,GDP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那么它是否完美无缺呢?

(四)GDP的缺陷和不足

【第三组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

在过去的2年里,中国创造了GDP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然而有一组数据却不得不让人深思:XX年,我国GDP总值虽不足世界的1/30,但原油消耗却达2亿吨,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煤消耗18亿吨,占世界消耗量的1/3;钢材消耗27亿吨,占世界消耗量的1/4,比美、日、英、法等国家总和还多;水泥消耗84亿吨,占世界消耗量的%……

【讨论】现阶段我国的GDP核算体系存在什么缺陷和不足?

【学生】回答略。

(让学生领会GDP不是完美无缺的,辩证地看待GDP,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

【老师】: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但是它并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看不出经济发展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有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呢?

【第四组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并将进行试点,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对试点核算工作已初步确定了时间表。国家环保总局的总体目标是:争取用3—6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体系框架。

【老师】:第四组同学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开始启动绿色GDP核算体系,那么,什么是绿色GDP?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探究】:什么是绿色GDP,有何作用?

(五)绿色GDP的含义与意义

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在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GDP”。

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P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准确地测算一国或地区经济的生产能力。

【老师】:我们要看到,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之后,并

不是要取消GDP;GDP是绿色GDP的基础,没有GDP,就不可能有绿色GDP。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你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吗?

【学生活动】:设计环保标语。

(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培养环保意识,活跃堂气氛。)

【布置作业】本第38页“操作平台”。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对于在外搜集资料认真,制作积极的同学给予加分,作为平时成绩计。

2.在堂交流中发言踊跃,质量上乘的同学给予加分,以此鼓励。

3.环保标语的设计作一个成果展示,鼓励同学创新思维,表现突出者建议参与到公众媒体活动中去。

(堂表现占学期总评成绩的10分,后作业占20分,表现突出者加分,一次一分。)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对于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富裕程度的重要统计指标,已经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有一定了解,但对于GDP是如何统计的,GDP的缺陷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启动等,学生一般并不知晓。因此在设计中强调在前指导学生从网络上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既体现了二期改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的理念,又能培养学生团结

协作的团队精神。然后通过在堂上各个小组的交流发言和学生们主动参与讨论、探究,把本知识点有机地贯穿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最后设计的写环保标语,把所学内容从宏观拉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努力为绿色GDP贡献力量。

高一政治 1.2.2《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沪教版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框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课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的材料。 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设置此环节,是让学生对GDP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6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71.0 6.5 第一产业 1.1-5.5 第二产业351.0-0.5 第三产业4818.97.1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1935.1-8.9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688.5-4.8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5.7-3.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74.44 2.09 其中:第一产业 1.29 4.03 第二产业112.95-1.88 第三产业490.17 3.21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691-4.14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654.5 5.6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155.17.6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284.810.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57.9 1.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5 5.7 房地产开发投资666.4-3.3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243.011.3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459.014.7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034.4-2.5 其中:新开工面积386.4-13.7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77.6-11.5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62.4-13.6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696.413.0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0568.3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00340.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万人)221.0 3.9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4603.68.9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85.6-2.5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74.8-5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42754.916.1 2、收入合计(亿元)29381.57.7 3、利润总额(亿元)4227.8-3.5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各种经济指标意义解释大全汇总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季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工业 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①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 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②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③“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 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 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①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本年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GDP的含义难点:绿色GDP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总的 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

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城市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1. 线网指标 1.1 运营线路条数 定义:为运营列车设置的固定运营线路总条数。 单位:条。 计算方法:已对社会开通载客运营、独立命名的线路数量,包括试运营阶段的线路。 1.2 线路运营长度 定义:运营线路按始发站站中心至终点站站中心沿正线线中心测得的长度。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按照(8-1999)规定方法计算,运营线路长度=1/2(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含非独立运营和命名的支线,不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的长度。 1.3 网络运营长度 定义:网络中各线路运营长度之和。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线路运营长度 1.4 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 1 / 34

定义: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与上期相比的增长比例。 。%单位: (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上期网络运营长度×100。网络运营长度)/ 车站指标 2. 线路车站数 2.1 定义:运营线路上办理运营业务和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按独立命名线路统计的运营车站个数。 换乘车站总数 2.2 定义:运营线路交汇处具备从一条线路转乘到其他线路功能的车站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包括付费区换乘车站和非付费区换乘车站。付费通道等方式实现换乘区换乘车站指在付费区内利用站台、站厅、非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同一票务系统站外换乘连续计费和的车站;线以上换乘车站22非同一票务系统设有换乘设施的车站。线或座当连续共线车站超过共线运营线路,2均只计作1座换乘站;座换乘站。时,只计作2 网络车站总数 2.3 定义:网络中各条运营线路的车站总数。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煤炭生产统计有关指标计算办法摘编 现将《煤炭工业计划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1989年版)有关生产统计指标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办法摘编,供生产统计人员学习参考。内容重点是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回采工作面利用、掘进工作面利用、采掘机械化程度、回采率等指标。 一、原煤产量 原煤指毛煤经过简单加工,拣除大块矸(大于50毫米)之后的煤炭。一切统计指标,都以原煤为对象。选前煤炭一般称毛煤。 原煤产量必须加工拣选,实行选后计量,即拣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计算原煤产量。 (一)原煤产量的计量 1、原煤计量形式 原煤产量必须由矿井验收计量,不得按选后产品的数量倒算原煤产量。原煤计量方法由于提升运输方式不同而有不同手段。 (1)矿井采用矿车运煤、提煤时,矿车计量以实际装载量计算。计算时扣除车底积煤; (2)箕斗和罐提煤的,以容积计算,定期(季)测定罐率和容积比重。全水分超过规定在容积比重中予以扣除 (3)皮带提升的矿井安装电子(核子)称计量,定期测定比重和含矸率。 (4)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计量采用盘方计量,即按照体积和原煤容重计算。 回采产量=工作面采长×推进度×采高×原煤容重×工作面采出率

掘进产量=煤巷(半煤岩)掘进毛断面×进尺×容重×掘进出煤系数 原煤容重是本煤层实际测定的原煤比重(毛煤扣除含矸率后),与计算储量用的纯煤比重(视密度)不同。 2、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由于煤炭生产具有生产数量大且是连续性生产的特点,目前原煤计量手段都不同程度存在计算误差,必须在月末进行产量核定工作,保证原煤产量的准确性。一般采用“选前验收计量,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核定的方法:月末对原煤的实际库存量进行一次盘点,与通过本月逐日累计产销平衡关系结出原煤的账面库存进行对比。如实际库存量大于账面库存说明实际产量比逐日验收的产量大,叫“盘盈”(或称涨吨),反之叫“盘亏”(或称亏吨)。 本月核定产量=本月(逐日累计)原煤产量+(-)涨(亏)吨数量 2、涨亏吨煤的处理 (1)本月发生涨(亏)吨数量,应当在当月实际产量内进行调整,不得随意瞒报或虚报产量。如果涨亏数量不大,一般只调整原煤总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如果数量较大,也应适当调整采掘产量。 (2)因存放日久或保管不善等原因导致自燃、风化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亏吨,不得从产量中扣除,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按批准数量注销账面库存量(国有煤矿)。 (二)原煤产量构成 原煤产量按构成(开采方式)分为矿井(露天)产量和其它产量。矿井产量又可分为回采、掘进和矿井其它产量。

企业经济统计

《企业经济统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工业、商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部门融为一体的方法论科学。 2.混合产量:它是指把名称,用途相同,但型号规格不同的同类产品按其实物单位直接相加的总产量。 3.标准实物产量:又称折合量,是把经济用途相同,而不同型号规格或含量的同类产品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折算为某一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实物数量。 4.企业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指标。企业工业总产值统计必须遵循“工厂法”原则,即工厂内部不得重复计算产品价值。 5.企业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以现行出厂价结算单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6.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该指标强调的是销售和视同销售,因此无论是否本期生产,只要本期销售均应计入。 7.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交给外贸单位或自营(委托)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外汇结算的批量边贸,内贸产品价值,外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等价值的总和,是有出口产品企业的现行价工业总产值的组成部分。 8、社会商品购买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可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货币支付能力是指该时期货币收入总额减去非商品性支出总额所得差额。 9.货币流通量:它是说明某一时点市场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的指标,它表现为居民手存现金和社会集团库存现金,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社会购买力。 10.社会农副产品购买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各行各业以及非农业居民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农副产品的实际价值总和。 11.物价指数:它是说明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总体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12.普及率:它是耐用消费品在居民户中普及程度,反映耐用消费品的饱和状况,是估计所处于生命周期那一阶段的重要标志。 13. 投资环境:是指资金得以有效的运营的外部投资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法制因素、市场因素、竞争因素等。 14. 投资额:也即投资规模,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金用于开发的积累结果,常以计划投资额和投资完成额分别表示企业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 15.房地产投资构成:投资构成是指企业资金投入于开发活动的不同方面的比例大小,一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建设机械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 16.房地产投资效果:投资效果表示房地产投资的成效,一般从建设工期,造价,投资回收速度以及投资效果系数等方面来考察。 二:问答题 1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科学管理对企业经济统计有何需求?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例1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宏观层面主要是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的综合评价。微观则是侧重对企业循环生产经营状况的描述。(一)宏观层面的设计要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入手 一级指标:具体指标名称 经济发展:经济净福利指标,社会生产物耗率 社会人口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劳动力 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化率、失业率、居住质量指数、养老保 险覆盖率、贫困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等指标构成。 资源环境情况: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环境治理指数、空 气质量指数、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层 耗竭物质消费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木材采 伐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受荒漠化影 响的土地面积、原料使用密度、年人均能源 消耗量、能源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化肥

使用量、能源使用密度、工业固体废弃物排 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放射性废物排放、废 物循环和再利用、废水处理率、广播电视覆 盖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资金利润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指标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经济净福利指标为中心指标,以反映优质生产、提高效益、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内容的资源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经济净福利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加上环境改变人们所获得的福利,减去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减去自然资源超过正常耗减而造成的损失,再加上自我服务的价值。这个指标能综合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另外,社会生产的物耗率应该是该体系的重点指标。因为这一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社会生产物耗率和净产值率是互相消长的,社会生产物耗率下降,净产值比重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生产物耗率上升,则净产值比重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因此,节约物质消耗,降低社会生产物耗率,可以增加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从另一个角度能反映循环经济的内在本质。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框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课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 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 的材料。 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设置此环节,是让学生对GDP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Domestic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 总的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此环节设计鼓励学生提问,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相互协作;借助英语工具,帮助学生记忆理解GDP)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无形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全部产品”而

企业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企业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 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减除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利润总额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净额等项内容,如为亏损,则用“-”号表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权利息等。 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为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数据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据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01年3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3 月份数据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4,499 –4,804(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12月末59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12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 第一产业(亿元) 1, 第二产业(亿元) 10, 第三产业(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5,868 轻工业(亿元) 2,329 重工业(亿元) 3,53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84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1,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24,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10,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1,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3,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2, 债务收入(亿元) 债务支出(亿元)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14,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53, 174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138,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12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102, 货币净回笼(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5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1,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 “IV”表示第4季度; 2001年1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8,525 –5586(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7,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9月末58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9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2, 第一产业(亿元) 8, 第二产业(亿元) 32, 第三产业(亿元) 21, 工业增加值(亿元) 1695 轻工业(亿元) 683 重工业(亿元) 101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45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4,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种植或改良的草地面积。 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 活立木总蓄积量--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 森林面积--指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林地或冠幅宽度10米以上的林带的面积,即有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天然起源和人工起源的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面积和竹林面积,不包括灌木林地面积和疏林地面积。 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资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体、液体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分布于海洋、陆地(包括土壤)以及大气之中,通过水循环形成水资源。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陆地上的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指分别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又称陆地水。地下水指储存在地面以下饱和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 内陆水域总面积--指江、河、湖泊、池塘、塘堰、水库等各种流水或蓄水的水面占地面积。 海洋--是海和洋的统称。洋为地球表面上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海为地球表面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隔的边缘部分。 海水可养殖面积--指利用滩涂、浅海、港湾进行鱼、虾、蟹、贝、藻等海水经济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的水面面积。 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扣除损耗外,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计算公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矿产资源--矿产指由地质作用形成,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基础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界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示。 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干流和支流,干支流共同组成这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就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外流区域。 内陆河--指在陆地内部干燥地区,河水沿途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供给内陆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内陆区域。

地铁大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城市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1.线网指标 1.1运营线路条数 定义:为运营列车设置的固定运营线路总条数。 单位:条。 计算方法:已对社会开通载客运营、独立命名的线路数量,包括试运营阶段的线路。 1.2线路运营长度 定义:运营线路按始发站站中心至终点站站中心沿正线线中心测得的长度。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按照(CJ/T8-1999)规定方法计算,运营线路长度=1/2(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含非独立运营和命名的支线,不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的长度。 1.3网络运营长度 定义:网络中各线路运营长度之和。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线路运营长度 1.4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 定义: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与上期相比的增长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网络运营长度×100。 2.车站指标 2.1线路车站数 定义:运营线路上办理运营业务和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按独立命名线路统计的运营车站个数。 2.2换乘车站总数 定义:运营线路交汇处具备从一条线路转乘到其他线路功能的车站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包括付费区换乘车站和非付费区换乘车站。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在付费区内利用站台、站厅、通道等方式实现换乘的车站;非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同一票务系统站外换乘连续计费和非同一票务系统设有换乘设施的车站。2线或2线以上换乘车站均只计作1座换乘站;共线运营线路,当连续共线车站超过2座时,只计作2座换乘站。 2.3网络车站总数 定义:网络中各条运营线路的车站总数。 单位:座。

主要经济指标测算公式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企业的资金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所谓自有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经常持有,可以自行支配使用并毋须偿还的那部分资金。是与借入资金对称的。 自有资金二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二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 (30^—60%之间较正常)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二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 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速动比率二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二(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 禾I」息保障倍数又叫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率。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 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的作用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 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的运用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二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 (利润总额+当年利息支出)—当年利息支出 资产净利率: 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1元的 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 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 1

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然,GDP的缺点也十分突出。 第一,GDP忽视了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相反,GDP计算中还记入不少与福利无关的费用(如环境污染恶化导致的居民“抵御性支出”)。

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 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D ) A. 数量标志 B. 质量指标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指标 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B) A. 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 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 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B )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5、连续型变量可以(A) 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D. 可以一一列举 6、统计指标(A ) A. 都是可量的 B. 不都是可量的 C. 不具有综合特征 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 7、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C ) A. 该地区某个企业 B. 该地区每个职工 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 D. 某企业人数1000人 8、对统计指标来说,(D) 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 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 9、某地区全部商品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A )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标志 1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 A. 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 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 12、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C ) A.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不可分开使用 B.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分开无意义 C.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 D.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 13、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D) A.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第一发展经济与改善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框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 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内阅读、讨论和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前准备: .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 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的材料。 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财务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 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2、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19、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1、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5、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税后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26、基本每股收益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