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

教学内容目的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

1.高血压的概念 1.熟悉高血压的病因

2.病因及机理 2.掌握临床表现

3.临床表现 3.说出诊断与治疗要点

4.辅助检查 4. 叙述常用护理诊断、

5.诊断与治疗要点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6.常用护理诊断、

措施及依据

7.保健指导

概述

1.定义

2.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病因与机制:主要遗传和环境因素1.病因

(1)遗传因素(占40%):父母有高血压其子女46%亦患高血压;60%的高血压病人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占60%)

饮食

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过度紧张(3)其他因素

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

(kg/m2)20-24位正常范围,高血压者1/3肥胖

避孕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

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病程有关吸烟、过量饮酒

机制(血压的调节—主要决定于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肾性水钠潴留RAAS的影响

机制

细胞膜离子转胰岛素抵抗运异常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症状

2.体征: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

亢进,SM或有较大波动;体检:A

2

收缩早期喀喇音

3.并发症

(1)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

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

(2)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

(3)肾实质受损、肾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

(4)主动脉夹层:血液深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

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也是

猝组死的原因之一

4.临床类型

(1)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少数患者

起病急,多见中青年;舒张压≥130mmHg;

头痛、视力模糊、眼底…;急骤进展,不

及时治疗可死于肾衰、脑卒中或心衰(2)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脑病

(3)老年人高血压:

?以上单纯收缩其高血压;血压易波动;

心脑肾并发症多见

辅助检查

1.动态血压监测

2.心电图

3.X线检查

4.超声心动图

5.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血糖,

血脂,血尿素氮和肌酐6.眼底

诊断

1.判断血压达高血压标准:

2.排出继发性高血压

3.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作心血管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险组)

(1)分层依据

①血压升高水平(1级,2级,3级,单纯

收缩期高血压)

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高脂(胆固醇>5.72mmol/L即

220mmg/d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男性<55)

③靶器官损害:

左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肾: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06-177μmol/L或2-2.0mg/dl)

超声或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④并发症

心脏疾病(心绞痛、心梗、曾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手术、心衰)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177 μmol/L或1-2.0mg/dl)

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其它危险因血压

素和病史1级2级3级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3个以上危险因素

或糖尿病或靶高危高危极高危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治疗要点

1.非药物治疗

减重(BMI<25)

限盐<6g/d

补充钙和钾盐:新鲜蔬菜400-500g,牛奶500ml

减少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5%以下

限制饮酒(每日不超相当于50酒精量)戒烟

增加运动:慢跑、散步,每周3-5次每次30-60分

控制紧张心情

2.降压药物治疗

(1)利尿剂

(2)β阻滞剂

(3)钙通道阻剂(CCB)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降压药物的选择、应用和降压目标(1)药物的选择、应用

选择:疗效好、长期口服而无明显副反应,不影响生活质量

应用方法:非药物治疗6个月,不能控制者一般终生用药。

轻-中型:一种药从一般剂量开始,2-3

周后不能控制-增加剂量或换药,必要时

2种以上联合,最好选1次/日长效制剂

(2)降压目标

中青年(<60岁)BP<140/90mmHg,

中青年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并高血压BP<130/80mmHg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SBP:140-150 mmHg,

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任何阶段,可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血压升高,须紧急处理是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DBP>130mmHg和/或SBP>

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的损害。

主要表现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

1.快速降血压

(1)首选硝普钠:

50mg/500ml,开始10-25 μg/min,5min 调整一次滴速,停止滴注,作用仅维持3-5 min

(2)硝酸甘油

从5-10μg/min开始,5-10min调整一次—20-50μg/min

主要用于心衰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

对于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检查重点在于有无显示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厚劳损图形。心脏超声检查重点在于有无室壁肥厚、心脏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下降。对于高血压患者,肾脏检查和肾功能检查重点在于目前有无肾功能不全,化验肌酐和尿素是否升高,是否做过肾脏及肾上腺、肾动脉超声,有无肾动脉狭窄。有无蛋白尿。化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等。如果患者有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心衰,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可以联合应用利尿剂。如果患者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则尽量选择钙拮抗剂。如果患者心率或脉搏偏快,钙拮抗剂中尽量避免选用硝苯地平(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并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并建议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一天1次,避免血压波动。轻度高血压,开始可给予单药较小剂量,每天服药前和服药后测定血压,使血压逐渐下降至140/90mmHg以下。4~8周后如仍未达标,可再加另一种降压药联合应用。2级以上高血压,一般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合理配方。医师询问高血压患者有无夜间不能平卧或夜间憋醒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根据这个现象判断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如果高血压患者早晨血压偏高,应选择作用时间较长的长效降压药,对高龄老年患者应选择降压平稳的药物。如收缩压控制不理想,尤其早晨血压高难以控制,建议应用钙拮抗剂中的氨氯地平等长效降压药。此外,如患者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率偏快,可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或比索洛尔。在降压时兼顾冠心病的治疗,尽量选择一药多效的方案。卡托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咳嗽、表现为咽痒、干咳。可将其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或者其他。尽量使用可以每天服1次就能维持24小时疗效的药物。测量血压时,被测量者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位。测量血压之前1小时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饮酒等,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在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不在同一天的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 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及眼底出血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微量/少量蛋白尿。高血压晚期靶器官损害: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偏瘫(脑出血及脑梗死),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尿毒症。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有临床疾病进行危险分层,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低危:1级高血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中危:2级高血压;或者1级高血压并伴有1~2个危险因素。高危:3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1级或2级,伴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者高血压伴有靶器官损害;或者高血压伴有临床相关疾病。高血压的易患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高血压家族史。找不到其他能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和直接原因,即排除了继发原因造成的血压升高,则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或某种原因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继发原因有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疾病及药物性高血压等。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急剧升高,病情急剧恶化,伴重要靶器官进展性损伤,而且需要急诊快速处理和降压的一系列临床紧急情况。包括收缩压>220mmHg和/或舒张压>130mmHg;高血压伴有急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高血压伴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伴急性左心室衰竭和肺水肿;高血压伴不稳定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情况。对于初诊高血压患者应该询问以往血压情况、是否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既往病史、个人生活、烟酒情况、家族史、还要进行体检,做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还要针对心脏、脑、眼、肾脏、周围血管进行检查。晨峰血压指上午6~10点血压异常升高。此时间易发心脑血管病事件。大约一半左右的心脑血管病发生在该期内。初次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高血压按其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绝大多数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级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 80 正常血压:130 85 一级高血压:140—159 90—99 二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 三级高血压:≥180 ≥110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本病与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年龄等有关。 2、发病机制: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肯定的有以下几个 环节。 (1)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反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使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各种原因引起肾性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机体为避免心排出量增高,导致外周阻力增高,可使血压增高。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可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导致:①直接收缩小动脉平滑肌,外阻增加。②使交感神经冲动增加。③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以上均使血压增高。 (4)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各种原因引起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可致细胞内钠、钙离子浓度升高,膜电位降低,激活细胞兴奋收缩偶联,使血管收缩反应性增高和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阻力增加。 (5)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常与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葡萄糖耐量异常并存,病人空腹和葡萄糖负荷时血桨胰岛素浓度增高的征象。 临床表现: 1、症状:(1)一般表现:起病缓慢,常有头晕、头痛、耳鸣、颈部紧板、眼花、乏力、失 眠,有时可有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感等症状,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但约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在查体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就诊时发现。 (2)并发症: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脑、心、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 ①脑血管意外:长期高血压,使脑动脉硬化,可发生脑动脉血栓形成和微小动脉瘤,如果动脉瘤破裂则引起脑出血。 ②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使左室后负荷加重,心肌肥厚与扩大,逐渐进展可出现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发生冠心病。 ③肾衰竭: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肾小球的肥大、硬化,同时还引起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肾小管损害,最终导致肾衰竭。 ④视网膜改变: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隋发展出现硬化,终可有视网膜动脉狭窄、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为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人为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标(表25-1-1),高血压定义为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表25-1-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80 正常高值120~139 80~89 高血压≥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在遗传表型上,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体现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方面,如肥胖也有遗传性。 (二)环境因素 1.饮食饮食因素对高血压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食物中不仅有升压因素,也有对抗升压的因素。 摄盐与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但是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间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并不相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中。 高蛋白质摄入属于升压因素,动物和植物蛋白质均能升压。饮食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也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50g酒精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

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中日友好医院柯元南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2010年这个中国高血压的防治指南是在1999年和2005年指南的版本基础上,组织了包括心内科、肾脏科、神经科、老年科和内分泌科的专家,同时吸取了国外指南的,一些相关指南的经验,经过多次的讨论和编撰,讨论编撰而成。 首先来看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情况。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个是1958年到1959年的调查结果,患病率的粗率是5.1%,在1991年的调查,就上升到13.58%,200年的调查,上升到,这个是18.8%,呈明显的上升。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还有这么一些,五个方面的危险因素。一个是高钠低钾的饮食。咱们国家在大部分地区的人均的盐的摄入量都>12g/d,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5g/d,尿的钠钾比>6,而西方人群是2 — 3,是2 — 3。第二是超重和肥胖,对城市人群中,超重的患者比例达到25% — 30%,所以他这个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还有过量饮酒,再有就是精神紧张,就是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也是重要的因素。其他,比如像人口老化、缺乏运动、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还有高血压的家族史等因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咱们的高血压的人群这个发生率增高,发病率增高和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咱们国家的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但知晓率和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比较低。这个根据2002年的调查,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30%左右,治疗率24.7%,控制率6.1%。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病人都没有得到,就是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或者是没有治疗,有高血压没有治疗,或者是治疗了没有得到控制,94%,将近94%的病人没得到控制。这种情况,到2004 — 2005年的调查的时候有所改善,但是也不明显。同时2005年的知晓率48.4%,治疗率38.5%,控制率9.5%。治疗的患者控制的也是有24%,所以3/4的病人治疗了,但是还没有得到控制。所以对这个,对控制高血压方面,咱们国家有很大的,还有很多的。

2019高血压指南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2019高血压指南解读 2019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解读西医内科教研室张泉 2019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特点与2005年比较的差别 1.政府更加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及指南的修订 2.新指南强调了中国特点 3.强调我国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性更强 4.诊断检查方面的新指标及修改点 5.高血压的治疗 6.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 7.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8.危险分层、血压级别的调整问题 9.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10.强调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11.新增加两个章节:少儿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2019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特点与2005年比较的差别 1.政府更加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及指南的修订 2.新指南强调了中国特点 3.强调我国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性更强 4.诊断检查方面的新指标及修改点 5.高血压的治疗 6.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 7.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8.危险分层、血压级别的调整问题 9.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10.强调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11.新增加两个章节: 少儿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1.政府更加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及指南的修订 2019年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根据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 1 / 6

(整理)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查阅近年有关文献,就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结果遗传、精神、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应高度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1]。 目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重要的包括年龄、家族史、男性、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等潜在危险因素及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如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话动、过量饮酒、精神压力、生话工作压力等[2]。 1 危险因素 1.1 年龄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年龄有关[3]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幅比舒张压显著。1979~1980年全国抽样普查结果,人

群血压在40岁开始明显增高,60岁以上男性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幼年期或青年期血压偏高者,随年龄增大血压增高趋势更加明显[4]。 1.2 性别 高血压患病率,女性在绝经前男性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与男性近似。提示绝经后女性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 1.3 地区 不同地区由于人群的饮食结构、生话习惯、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不同,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值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患病率亦比南方高。1988~1989年调查显示35~6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最高是吉林省为25.8%,最低是四川绵阳市为4.9%;女性最高是沈阳市为24.3%,最低是福州市为6.3%;与1984~1986年调查结果比较多数北方城市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华北地区高于西南、东南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的比例不同及气候因素有关[4]。 1.4 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如高校教师、飞行员等职业压力大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5]6],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较早。可能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及与其生话紧张度、精神心理因素有关[4]。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王某,女,60岁,高血压病史6年,一直服用心痛定(5mg/次、2次/日)控制血压,半月来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自行将心痛定次数增加为每日3次,仍不见好转,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现血压150/95mmHg(服药后);查眼底显示视网膜动脉变细;血脂略高;血糖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经主管医师诊断为高血压,控制血压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降压方案不合理,应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并配合非药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收入居家护理中心。 患者现已退休在家,平日喜欢高盐、高脂饮食,近日睡眠不规律、烦躁易怒,不爱运动,无烟酒嗜好,日常生活能力正常,喜欢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无宗教信仰。老伴杨先生,身体健康,他们住在一处普通居民小区,两居室有单独的洗手间及浴室,小区环境好。两位老人初中文化,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误以为可以自行调整服药量控制血压;由于此次的病情加重,使病人及家属对居家护理的期望较高,希望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他们有一个35岁的女儿,已结婚生子,独立居住,节假日回家看望老人,家庭关系融洽。经济状况和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护理评估】 1.病史现病史、用药情况、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日常生活情况及心里社会史生活史、生活习惯、日常生活能力、兴趣爱好、认知及判断能力等。 3.家庭环境情况家庭成员的构成和数量、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居住条件及居住环境。 社会经济情况 4.资源使用情况社区资源、家庭资源 5.对疾病及居家护理的认识 【护理诊断】 1.疼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增高致头晕、视力模糊 3.知识缺乏与缺乏原发性高血压饮食、药物治疗等方面知识有关 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有关 5.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6.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护理目标】 1.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 3.病人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 4.病人每日膳食中食盐量不超过5g。 5.病人情绪稳定。 6.病人无合并症发生。 【护理措施】 (一)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 1.安排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 2.解释要做的诊断检查及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

原发性高血压(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XXXXXX 职业:农民 性别:男住址:XXXXXX 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 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 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 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 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汇总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这里主要讲原发性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95%,是遗传(占40%)和环境(占60%)两者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升高的血压对心、脑、肾、大血管等重要脏器都会造成损害,甚至成为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患病人群的高血压有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低和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很多,且很难治愈,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很大影响。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查中,心、脑血管病构成的百分比已高居榜首,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极有意义。 高血压的定义是认为的,实际上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所以高于140/90mmHg的病人需要治疗,而血压在139/89mmHg以下者也要不断检测并同时处理其他危险因素。我国及欧美或国际高血压联盟都有各自的防治指南,它们都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及健康管理目标相适应。我们应遵循中国自己的指南开展防治工作。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血压<120 和<80 正常高值120~139 和(或)80~89 高血压≥140 和(或)≥90 I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90~99 II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 III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或)<90 约有5%的高血压为继发性的,即有明确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或病理改变原因。尽早去除这些原因不但可使血压恢复正常,还可使心、脑、肾、血管等免受损害,防止因病变到晚期无法根除而使血压持续增高甚至危及生命。

原发性高血压试题附答案

原发性高血压试题附答案 姓名:科室: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高血压是遗传和相互作用所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2.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90mmHg,需要非同日测量次,高血压诊断确立。 3.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舒张压。 4.眩晕风阳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 5.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的终末器官损伤,防止的出现,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二、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原发性高血压是指() A.慢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 B.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 C.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 E.未明原因的高血压 2.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脑栓塞

E.高血压脑病 3.患者,男。52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2小时,伴气急,视力模糊。查体:神志清,血压260/115mmhg.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高血压脑病 B.恶性高血压 C.高血压危象 D.3级高血压 E.2级高血压 4.患者,男,48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20年,近感头痛,眩晕而就诊。检查:血压:160/100mmhg。下列降压药应慎用的是() A.可乐定 B.利血平 C.肼苯哒嗪 D.氢氯噻嗪 E.卡托普利 5.治疗高血压伴心率过快,应首选() A.a-受体阻滞剂 B.B-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6.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应首选() A.a-受体阻滞剂 B.B-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治疗高血压伴有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A.钙离子拮抗剂 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袢利尿剂 D.B-受体阻滞剂 E.a-受体阻滞剂 8.治疗高血压伴有房室传到阻滞的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A.钙离子拮抗剂 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袢利尿剂 D.B-受体阻滞剂 E.a-受体阻滞剂 9.中医学认为引起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是() A.肝肾阴阳失调 B.肝脾疏泄失调 C.肺肾吐纳失调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要点解读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要点解读 在“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专场会”上,多位参与指南编写和讨论的专家,对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分类与分层 1.诊断性评估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2.分类与分层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 和(或)DBP≥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表1 高血压的分类 3.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家庭血压监测还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表2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应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4.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指标变化 增加130~139/85~89 mmHg范围,列入危险分层表; 将糖尿病区分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 疾病史增加了CKD,并按照CKD 3期和CKD 4期进行了区分。 表3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5.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包括高血压(1~3级)、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吸烟或被动吸烟、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或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摘要: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几率呈增长趋势。此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分级,知道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更好的了解高血压,了解高血压疾病有哪些病发症状,如何预防高血压疾病及高血压急症的抢救,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学会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在病人发生疾病时可以很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的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为高血压的发作而感到害怕,让血压保持一个稳定状态。 关键词:高血压;预防;治疗;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41-01 前言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种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新的定义结合了有无危险因素、疾病早期的标记物和器官损伤,更准确地说明了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病理异常。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1高血压常见病因 1.1遗传和基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有群集于某些家庭的倾向,提示其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生化异常。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 1.2环境因素:高血压可能是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1.2.1饮食:饮食与血压业已证实,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血压增高,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血压增高,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2吸烟: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有不良影响,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烟碱和镉可导致血压升高。 1.2.3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与BMI 呈显著正相关。 2高血压常见症状: 2.1〖JP+1〗一般症状:高血压按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程

原发性高血压完整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 入院记录 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 性别:男住址:XXXXXX 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 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 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 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 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 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

原发性高血压

【疾病名】原发性高血压 【英文名】 【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 【ICD】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1.病因研究进展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同胞的研究均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很可能与多遗传因素有关,因为: ①高血压有家族聚集现象,近亲比远亲更明显; ②单卵孪生子比双卵孪生子间的血压水平更相近; ③养子之间与养父母之间血压无明显关系; ④人群中20%~40%的血压变异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膳食影响:体重增加可使血压升高,减轻体重可使血压降低;每日摄盐在3g 以下地区的人群平均血压正常,而且血压也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钠、钾、钙、镁都有可能是致病的重要因素;高蛋白膳食可减轻高盐对血压的不利影响;高血压也可能和饮酒过多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镉)的摄入增加有关。 (3)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的精神刺激、精神紧张、精神创伤等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高血压的基础是调节动脉压平衡的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紊乱。 此外,性别、年龄、地区、职业、文化素质、经济条件以及吸烟都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总之,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下列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1)遗传基因:人类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基因表达在很 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现在可供研究的高血压候选基因数目已增至150余种,已有十多种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高血压的致病基因被克隆或定位,其意义在于:使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为基因治疗指明了方向。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为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人为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 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标(表25-1-1 ),高血压定义为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和(或)舒张压》90mmHg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表25-1-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另y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V 120 V 80 正常高值120 ?139 80 ?89 咼血压> 140 > 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 ?159 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V 90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咼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均有咼血压,子女的发病率咼达46% 约60%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在遗传表型上,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体现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方面,如肥胖也有遗传性。 (二)环境因素 1.饮食饮食因素对高血压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食物中不 仅有升压因素,也有对抗升压的因素 摄盐与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95%,是遗传和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升高的血压对心、脑、肾、大血管等重要脏器都会造成损害,甚至成为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成人患病率10%~20%。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人群高血压普查。据1991年抽样调查的结果估算,全国患病人数过亿,患病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被调查者有1/3不知道直接患有高血压。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查中,心、脑血管病构成的百分比已高居榜首,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极有意义。 高血压的定义是认为的,实际上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所以高于140/90mmHg的病人需要治疗,而血压在139/89mmHg以下者也要不断检测并同时处理其他危险因素。我国及欧美或国际高血压联盟都有各自的防治指南,它们都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及健康管理目标相适应。我们应遵循中国自己的指南开展防治工作。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血压<120 和<80 正常高值120~139 和(或)80~89 高血压≥140 和(或)≥90 I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90~99 II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 III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或)<90 约有5%的高血压为继发性的,即有明确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或病理改变原因。尽早去除这些原因不但可使血压恢复正常,还可使心、脑、肾、血管等免受损害,防止因病变到晚期无法根除而使血压持续增高甚至危及生命。

【诊疗要点】 1、诊疗目标 (1)明确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程、治疗情况及家族史; (2)鉴别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3)明确相关脏器损伤程度; (4)全面评价病人有无并存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2、准确测量血压 不同生理和心理状态下血压可有较大变异,通常以安静5min以上、坐位、右上臂血压为准,测其他部位血压者需注明。 目前以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诊所偶测血压、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测量方法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诊所偶测血压:为诊断和分级标准。 自测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压”,但也不应笼统将“白大衣高血压”归为正常血压人群,需要对其监测和随访。 动态血压: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监护仪,国人正常参考标准:24h平均值<135/80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在正常情况下,夜间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昼夜的血压变化称为血压的昼夜节律。 3、鉴别原发性盒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 1)发病年龄25~55岁之间居多; 2)家族中常有遗传趋势及食盐偏多习惯; 3)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偏高; 4)可能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排钠缺陷,细胞内钠、钙异常增高等; 5)饮酒、吸烟、多血症、低氧血症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可加重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将高血压定义为: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能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者,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1999年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血压分级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 ( mmHg) 理想血压<120 <80 正常血压<130 和85 正常高限 130~139 85~89 Ⅰ级高血压(轻型) 140~159 和(或)90~99 亚组:临近高血压 140~149 和(或)90~94 Ⅱ级高血压(中型) 160~179 和(或)100~109 Ⅲ级高血压(重型)≥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可能诱导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年龄增大、脑力活动过度紧张、环境因素、摄入钠盐较多及体重超重等。 (二)发病机制 1、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反复过

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可作用于肝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Ⅰ,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转为血管紧张素Ⅱ。 3、内分泌因素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素增多,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多增加心排出量,均可使血压升高。 4、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正常情况下,血管舒张物质和收缩物质保持平衡。 (1)舒张物质:依前列醇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等,均可收缩血管。 (2)收缩物质:内皮素、血管收缩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等,均可收缩血管。 5、胰岛素抵抗大多数病人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 二、临床表现及预后 (一)一般表现 头晕、头痛、耳鸣、眼花、乏力、失眠等,有时有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感。 (二)并发症 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脑、心、肾、眼底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专题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专题小结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高血压治疗已有巨大进步,但控制率仍不理想,单一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联合用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作为jncvi及who/ish降压指南药物治疗重要原则之一,高血压的诊治观念得到了更新,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已成为共识。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1 高血压降压目标 降压目标即理想血压水平,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程度,在此水平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最低。Dalby、GPPT、GBPCS等研究随访3 a~10 a,治疗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仍远远高于同地区血压正常人群,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患者得到的血压下降并不是最适当的,因此要达到理想血压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什么是理想靶血压水平?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为期3 a的HOT临床试验已圆满结束,其结果显示血压下降到138/83 mmHg(1 mmHg=0.133 kPa)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低。此外,血压下降到此水平以下也是非常安全的。 2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初始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应用 初始药物治疗原则上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而不强调一线药物的作用,坚持以个体化为治疗准则。WHOISH认为任何一类均可作初始药物,使用顺序如下:利尿剂、β阻滞剂、ACEI、CCB、α阻滞剂。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JNCVI)报告指出:患者的初始治疗,如果没有用其他药物指征,应该选择利尿剂或β阻滞剂,因为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这两种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耐受或无效时,再使用ACEI、CCB、α阻滞剂。 长效药物新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在药物剂型上提倡1次/d的长效制剂,其优点在于:患者易于接受;比短效制剂降压更持续、更平稳,并有可能保护靶器官;服用长效制剂能避免服用短效药物的患者,因漏服或在夜间可能出现突发性血压升高而导致心血管性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查阅近年有关文献,就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结果遗传、精神、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应高度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1]。 目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重要的包括年龄、家族史、男性、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等潜在危险因素及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如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话动、过量饮酒、精神压力、生话工作压力等[2]。 1 危险因素 1.1 年龄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年龄有关[3]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幅比舒张压显著。1979~1980年全国抽样普查结果,人群血压在40岁开始明显增高,60岁以上男性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幼年期或青年期血压偏高者,随年龄增大血压增高趋势更加明

显[4]。 1.2 性别 高血压患病率,女性在绝经前男性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与男性近似。提示绝经后女性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 1.3 地区 不同地区由于人群的饮食结构、生话习惯、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不同,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值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患病率亦比南方高。1988~1989年调查显示35~6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最高是吉林省为25.8%,最低是四川绵阳市为4.9%;女性最高是沈阳市为24.3%,最低是福州市为6.3%;与1984~1986年调查结果比较多数北方城市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华北地区高于西南、东南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的比例不同及气候因素有关[4]。 1.4 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如高校教师、飞行员等职业压力大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5]6],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较早。可能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及与其生话紧张度、精神心理因素有关[4]。 1.5 饮食 饮食结构、营养因素与血压调解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学者们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