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具体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对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材分析】

1、通过让学生经历两个富有探究性的活动,从中分析归纳出光的折射特点。前一活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了解折射的概念和学习描述光的折射的物理学名词,为下面的活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提供猜想的经验。

2、关于光的折射规律的叙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介绍了带有共性的特点,包括“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垂直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另一部分介绍了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间发生折射的情况。应当看到,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知道光疏和光密介质的概念,因此第一部分的陈述是不完整的,需要由第二部分来补充。

同样,教科书在折射特点的叙述中,没有定义什么是介质(在声现象中没有提出介质的术语),目的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很难也没有必要给出准确的定义。

【教法分析】

实验效果显著是本节探究成功的关键,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可以利用光的色散和丁达尔效应来显示光束的路径或者借助光屏的漫反射作用显示光路,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可以再玻璃砖周围制造些烟雾,或者用“插针法”现象也很明显。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并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以达到探究、释疑、迁移应用的教学效果。

【学法分析】

本节重点一是规律,二是应用。通过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获取知识后,能再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这样在循序渐进的应用中将提高我们运用知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⑴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⑵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能辨别折射现象;

⑶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⑷能用光的折射的特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光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

⑶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⑵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探究或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难点:

⑴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⑵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教具】

激光笔、玻璃砖、烧杯、光的折射演示仪、适量的水、多媒体课件、录像等。【设计理念】

1、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及协作精神为主线的设计观念。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所以无论从观察力还是语言的描述能力来看都需要训练和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的探讨和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嘴说出来。鼓励大胆猜想、质疑的精神。在课堂语言中应尽量采取多鼓励、表扬、肯定、少批评的做法,营造师生和谐共处、共同探究的平等意识和氛围。

2、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为目的,以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及我校“分层+合作=共进”教学模式为授课模式。

作为新课标下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数量和难度要求都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尽管教材的本节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但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倒”出来的这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

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变浅

光的折射实验探究

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复习光的反射规律,对比折射现象

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讨论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联系生活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小熊贝贝发现池里的水清澈“见底”,于是不顾劝阻的跳入了水池中,接着就发出“救命!”的呼喊声。被救后提出了“池水看起来很浅,为什么会这么深?”的疑问。

思考:知道困扰着贝贝的真相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谜底。

二、新课教学

实验:如图所示,在水槽底部O点处做一个标记,将一束激光射至O点,形成一个光斑。

发现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安全提示:

不要将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会

对眼睛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失

明!

思考:如果向水槽内注水,光线是否会发生偏折呢?

实验: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向水槽内注水,注意观察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是否发

生变化。

使激光束沿不同方向由空气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偏折。

(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理解光的折射。)

技巧:

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

传播的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

并在水中滴几滴牛奶。

学生:观察现象,发现光线偏折了。(引入光的折射概念)

学生描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信息快递: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AO ——入射光线

OB ——折射光线

NN'——法线:过入射点O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

∠α——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γ——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想一想:请同学们回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学生回忆: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零;

⑤光反射时光路可逆。

猜一猜:光折射时遵循哪些规律呢?

温馨提示:可以参照光的反射定律来提出猜想。

学生活动:对光折射时所遵循的规律进行猜测。

提出问题: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⑤当光从水中逆着折射光线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带着问题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试着进行归纳。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来研究光折射时所遵循的一般规律。通过学生自己设计

并尝试实验,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探究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教师活动:可请部分学生给其他同学演示,实验过程对于学生的协作精神应给予肯定。

学生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④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⑤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猜一猜:光从空气倾斜穿透玻璃砖时,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试一试:试画出你猜测的光路图。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从另一侧射出时的偏折情况。学生活动:画出光的折射路径。

想一想:同学们在观察这个实验时有没有发现比较特别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光垂直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思考:回到前面的疑惑:从岸上看,为什么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要浅?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回答: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点评。

(呼应开头,用所学知识解释本课开始设置的悬念,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三、从物理走向生活----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组合使用手边的器具,看看能得到多少种光的折射组合。例:活动1:将筷子放入水中,发现筷子好像被折断了一样。

活动2:将筷子放在玻璃砖下面,发现筷子好像被折断了。

活动3:硬币在水中,从烧杯的外侧看,硬币好像变大了。

……

试一试:同学们开动脑筋得到了这么多光的折射组合,真了不起!请大家回家再做一个小实验: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

请家长向碗内缓缓注水,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呢?

现象1: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要往下一点

现象2:潜水员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它看起来变高了

现象3:海市蜃楼、幻日……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提出看法。

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课件解释成因。

(利用多媒体的动感优势在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这个难点问题上加以突破,使学生印象深刻,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想一想:我们本节课主要研究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回答:光的折射规律内容。

小结:总结本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板书设计】

§4.1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教学反思】

本人在课前认真研读了教科书、教参、新课标和其他的课外资料,在翻阅查找中思索,寻找教学的思路,感悟着物理教学的理念。光的折射这节课的教学,要体现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思想,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恰到好处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和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课本中的漫画采用动画的方式展示),通过播放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疑问情景,这时再启发学生:为什么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和实际并不相符呢?明明池水看起来很浅,但实际上却很深呢?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了眼睛,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怎么样呢?经过这样巧妙、合理的设置情境,又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的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知识,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便显得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多个问题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动脑筋,在积极的思考,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给予语言上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只提与本节课的教学有关的,而无关的弃之时只字不提,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学生。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优选出最有科学探究意义的问题,并巧妙的运用语言淡化其他问题,逐步培养出学生的科学素质。

我发现每讲完一课,无论怎样都会留下一些思考,这些思考才是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它会让你时时处处的用心用脑。思考的结果就是领悟了一些教学的真谛,这是别人教不会的、请教不来的,下面谈谈对本课的反思。

首先谈谈自认为较好的方面:

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师生配合、学生合作较好。

2、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实验特色,从而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

3、实验和媒体相结合,在学校器材不齐的情况下自制教具——可折叠的光屏,加深了学生对折射规律的印象。

其次是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整个课堂虽然气氛较活跃,但语气语调较缓慢,没有把握好节奏,导致

后面时间不够。应加强学习时间控制,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须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让本堂课更紧凑、更完整。

2、本课难在“探究”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更不用说实验探究能力的具备了,所以本课的探究不能放的太宽泛了,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因为有“光的反射”一课做铺垫,所以本课学生动手操作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在探究三线共面的时候,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有差异,可以考虑师生共同完成。不要花太多的时间,为在后面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和课堂练习挤出时间。

3、在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折射现象、生活实例的时候应该作为重点,由于前面的时间压缩的不够紧凑导致重点不突出,比如:从水中看岸上的树是变高了的树的虚像,海市蜃楼的形成......都还没有来得及讨论,这是最遗憾的地方。

4、为了及时巩固光的折射规律,练习画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更好的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学生的当堂练习没有当堂完成反馈。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的知识是固定不变的,但传授的方式却是多变的,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机动的调控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一个“导”的角色,“导”的结果取决于你对学生了解的多少,你对本课难易程度的把握。若想提高自己上课的目标达成度,就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每课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并积极的思考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些困难。若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要以很大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当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