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心理学报 2015, Vol. 47, No.9, 1133 1142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5.01133

收稿日期: 2014-05-12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190001)资助。 通讯作者: 王大华, E-mail: wangdahua@https://www.sodocs.net/doc/fb12386031.html, 杨小洋与王大华并列为第一作者。

1133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王大华1 杨小洋2 王 岩1 Richard B. Miller 3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2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 510275)

(3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tah, USA)

摘 要 通过对697名60岁以上、配偶健在的老年人进行调查, 对《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进行修订及信效度的检验, 并应用该问卷对老年人的夫妻依恋风格进行划分, 考察夫妻依恋风格与一般依恋之间的吻合程度。结果显示修订后的《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具有稳定的三维度结构以及良好的信效度; 聚类分析显示老年人夫妻依恋以安全型和专注型为主, 而一般依恋以安全型和冷漠型居多。在老年人中仅有39.9%的个体具有相同类型的夫妻依恋与一般依恋, 呈现出较低的一致性。 关键词 夫妻依恋; 一般依恋;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 依恋风格; 老年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依恋最初指孩子与其抚养者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Bowlby, 1973)。在与抚养者不断的交往过程中, 个体逐渐形成了关于关系中自我和他人的内部表征, 即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 引导个体加工和处理未来的关系(Collins, 1996)。因而, 依恋不仅仅是婴幼儿期特有的心理过程, 还是“从摇篮到坟墓”贯穿生命始终的重要发展命题(Bowlby, 1973)。

1.1 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体拥有的依恋关系不再单一指向其父母等早期抚养者, 而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如Trinke 和Bartholomew (1997)就发现青年人拥有至少5个依恋对象, 包括家庭成员、恋爱伴侣和朋友。其中, 婚恋依恋(romantic attachment)作为成年阶段最为重要的依恋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 随着父母的离世和朋友圈的缩小, 他们的依恋对象数目会减少(van Assche et al., 2013), 婚恋依恋的重要性则更加凸显(Antonucci, Akiyama, & Takahashi, 2004)。研究者普遍认为婚恋依恋与其他关系中的依恋存在很大差异(Furman, Simon, Shaffer, & Bouchey, 2002; Klohnen, Weller, Luo, & Choe, 2005)。如与自幼形成的亲子依恋相比, 处于婚恋关系中的双方地位是平等的, 他们互为彼此的依恋对象(Imamo ?lu & Imamo ?lu, 2006); 与同为同伴依恋的朋友依恋相比, 虽都具有亲密的特点, 但是亲密程度有显著差异(Acevedo, Aron, Fisher, & Brown, 2012)。

由此可见, 特定对象的依恋关系具有独特性。Collins 和Read (1994)进一步认为成人的依恋模式或风格并非单一的, 而是一个复杂的层级组织:最高阶的层级为个体最一般的依恋模式, 它是从个体生命早期与抚养者的交往经历中抽取出的依恋表征; 而较低层级则为特定关系中的依恋模式, 如亲子依恋模式、婚恋依恋模式和朋友依恋模式等, 这些是在与特定关系对象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并只在该特定关系中表现出来。最初, Bowlby (1969)认为依恋风格是早期依恋经历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特质, 持续一生。然而随着依恋领域研究的推进,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依恋风格的特质性假说提出了质疑(Baldwin, Keelan, Fehr, Enns, & Koh-Rangarajoo,

1134 心理学报 47卷

1996; Collins & Read, 1994)。在考察了一般依恋和多种特定关系中的依恋后, 很多研究发现同一个体在不同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可能不同, 特定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与一般依恋风格的一致性程度也仅仅为中低等水平(Cozzarelli, Hoekstra, & Bylsma, 2000; Klohnen et al., 2005; Pierce & Lydon, 2001; Treboux, Crowell, & Waters, 2004); 当预测特定关系的质量时, 特殊依恋比一般依恋具有更强的预测力(Cozzarelli et al., 2000; Ross & Spinner, 2001)。在中国年轻人的样本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如Wang 和Wang (2012)发现个体的婚恋依恋与亲子依恋的相关仅在0.13至0.19之间, 与一般依恋的相关为中等程度(相关系数为0.42~0.47)。

然而, 对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一致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年轻人样本, 老年期依恋模式结构的情况还未有实证研究。因此, 该领域研究者尚无法对依恋层级间关系进行生命全程地描述。根据Fraley (2002)提出的原型理论, 自幼形成的一般依恋模式会始终影响个体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故, 即便人们不断成长、不断经历新的人际关系, 但是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中的依恋会一直存在密切关联。但是他同时也强调了情境的作用, 因此认为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 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的相关程度会有所下降, 但最终会维持在一个非零常数。Fraley为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理解依恋构建了理论框架, 但是缺少对老年期的实证研究。我国台湾的老年依恋研究发现一般依恋类型分布中安全型占最大比例, 其次是冷漠型(刘敏珍, 2000), 而特定关系中的依恋则以专注型和安全型为主(吴文嘉, 2006), 这可能间接说明了老年阶段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存在较低的一致性。故本研究期望同时考察老年人的一般依恋与特定关系依恋(夫妻依恋), 以探索老年期依恋模式的一致性问题。

1.2特定关系依恋的测量

在已有的研究中, 对于成人特定关系依恋的考察通常利用一般依恋问卷。例如, 研究者使用RQ 关系问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ECR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xperience of Close Relationship Scale, 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AAS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 Collins & Read, 1990)等, 对不同依恋关系进行考察时, 只是更换问卷中的依恋对象称呼, 而不改变原有的项目。但是, 如前文所述, 不同的依恋关系具有不同的表征特点, 用同样的题对不同关系进行测量则不可避免会造成偏差。基于此, 翟晓艳、李春花、魏红和王大华(2010)针对老年夫妻关系, 编制出了《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他们共收集了18份成人依恋问卷, 得到不重复的196个项目。通过让老年人进行评定, 保留85个描述适用于老年夫妻的项目形成最初的项目库。474位老人参与了项目库的测量, 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形成了18个项目的《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最终问卷共包含三个维度, 即依恋安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 每个维度包含六个项目。国外研究者编制并常用的成人依恋问卷通常为两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结构(Mikulincer & Shaver, 2007), 而此测量工具多了依恋安全维度。这样不同的结构是否合理呢?实际上一些依恋问卷在编制过程中也曾发现依恋的非二维结构, 如AAS和ASQ依恋风格问卷(Attachment Style Questionnaire, Feeney, Noller, & Hanrahan, 1994), 但为应用方便, 这些问卷在后期处理过程中仍然选择将某些维度合并以配合通用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这个二维框架(Mikulincer & Shaver, 2007)。然而, 采取权宜之计减少维度的策略以及依据因素间的相关进行维度合并的方法是否合宜是值得商榷的。

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三个维度分数对夫妻关系质量的预测作用吻合理论构想。例如,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消极支持行为、夫妻冲突和较低的婚姻满意度, 而依恋安全维度分数恰巧可以显著预测积极支持行为、较少的夫妻冲突和较高的婚姻满意度(王倩蓉, 王大华, 陈翠玲, 2012; 王大华, 张明妍, 2011)。由此可见, 三维度结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自该问卷编制至今, 缺少对其信效度的再次检验, 特别是结构效度。因此, 本研究存在两个主要目的。首先, 收集一批新数据, 对《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 探讨三维测量结构的合理性, 并对该量表进行必要的修订, 使其结构得以优化。其次, 利用《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对老年人的特定关系依恋(夫妻依恋)进行测量, 考察在老年期特定关系依恋与一般依恋的一致性程度, 以期为从生命全程角度理解一般依恋与特定依恋的一致性提供老年期的实证资料。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在北京的社区召集老年被试, 总共有

9期王大华等: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1135

697名60岁以上、配偶健在的老年人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性316名(45.3%), 女性381名(54.7%), 平均年龄为67.86岁(SD = 5.24), 平均婚龄为42.35年(SD = 6.78), 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1.53年(SD = 3.67)。

根据本研究需要, 筛选出精神状态正常的老年人611名作为最终研究样本。筛选标准为:画钟测验得分等于3分, 老年抑郁量表GDS得分小于8分。最终保留了611名被试的数据, 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 第一组共305人, 用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此部分被试的年龄分布为60到83岁, 平均年龄67.63岁; 第二组共306人, 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年龄分布为60~85岁, 平均年龄67.36岁, 两组被试在年龄的平均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 = 0.64, p > 0.05)。进一步考察两组被试在年龄分布上是否存在差异, 在两组被试中60~69岁的老年人分别有193名(63.30%)和206名(67.30%), 70~79岁的老年人分别有110名(36.00%)和95名(31.1%), 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分别有2名(0.70%)和5名(1.60%), 并且对两组被试的年龄组分布进行了差异检验, 结果发现两组分布无显著差异(z =?0.95, p > 0.05)。除此, 在性别分布(χ2 = 1.41, p > 0.05)、婚龄(t = ?0.75, p > 0.05)和受教育年限(t = 0.14, p > 0.05)上两组被试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两组被试的详细信息见表1。

表1被试信息表(括号中为标准差)

组别人数男性年龄婚龄受教育年数全体 611 273 67.49

(5.08)41.83

(6.46) 11.84 (3.480) EFA组 305 141 67.63 (4.92)41.88 (6.29) 11.86 (3.534) CFA组 306 132 67.36 (5.25)41.78 (6.63) 11.82 (3.430) 2.2研究工具

2.2.1老年人夫妻依恋

采用翟晓艳等人(2010)编制的《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该问卷共包含18个项目,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与配偶的相处情形进行7点评定, 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 7代表“非常同意”。问卷包含3个分量表:(1)依恋安全:分数越高代表个体在关系中越自信、开放、信赖配偶、与伴侣相处自在; (2)依恋焦虑:分数越高代表个体在关系中越不自信、担忧配偶不理解或不爱自己; (3)依恋回避:分数越高代表越回避与配偶的亲近。

2.2.2 一般依恋风格

采用《关系问卷》(RQ;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对被试的一般依恋风格进行测量, 该问卷共包含四段描述, 每段描述对应一种依恋风格, 分别为专注型、恐惧型、安全型和冷漠型。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平时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通常表现, 从四段描述中选择出最吻合自身情况的一段, 所选类型即为被试的依恋风格。

2.2.3婚姻满意度

选自《ENRICH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Olson, Fournier, & Druckman,1983)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用于测量老年被试的婚姻满意度。ENRICH婚姻质量问卷包括12个因子: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融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性生活、子女和婚姻、与亲友的关系、角色平等性及信仰一致性。其中婚姻满意度分量表包括10个题目, 要求被试进行从1(代表完全不赞同)至5(代表完全赞同)的评定, 通过测定婚姻10个方面满意度, 得出总的满意度。评分高表明婚姻关系大多数方面是和谐与满意的; 评分低则反映婚姻不满意。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 = 0.79。

2.2.4老年抑郁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15题版》(GDS-15; Burke, Roccaforte, & Wengel, 1991)。该量表考察老年人近一周的心理感受, 专用于老年人抑郁的筛查。共15题, 采用“是-否”作答。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为0.70。根据梅锦荣(1999)的研究结果, 在中国老年人中, 此量表应用时的筛查标准为:8分及以上被认为疑似抑郁症, 故本研究采用“抑郁 < 8”为标准, 剔除具有抑郁症的被试26名(占总体样本的3.73%)。

2.2.5 老年痴呆筛查

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 CDT)是较为理想的检查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筛查工具。它要求被试在白纸上独立画一个钟表的表盘, 把数字标注在正确的位置上, 并用表针标出指定时间(8点20分)的位置。该测验有多种计分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国内常用的三分法(孟超等, 2004):(1)画出圆形, 得1分; (2)正确标记表盘数字, 得1分; (3)标出正确的时间, 得1分。本研究按照“画钟= 3分”的标准筛选出认知基本正常的老年人。

2.3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一对一问卷形式, 每次由一名主试协助一位老年人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完成测验。被试首先填写知情同意书, 了解本研究关注的是夫妻情感相关内容; 然后在主试的协助下, 被试完成基本信息问卷、老年抑郁问卷、画钟测验、老年人夫

1136 心 理 学 报 47卷

妻依恋问卷和婚姻满意度问卷。每位被试平均用时40 min 。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和Mplus 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随机分半的方法将所有数据分为两半, 其中一半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 另一半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对《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进行修订后, 考察修订版本的信度、效度等测量学指标。最后应用全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应用《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

版)》

对老年人的夫妻依恋风格进行分类, 并考察与一般依恋风格的一致性。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中使用了两种方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首先, 使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周浩, 龙立荣, 2004), 对总体28个项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不好(χ2 = 1963.53, df = 351, RMSEA = 0.09, CFI = 0.77, TLI = 0.75)。其次, 采用单一方法潜因子法(周浩, 龙立荣, 2004; 熊红星, 张璟, 叶宝娟, 郑雪, 孙配贞, 2012)进行检验。第一步, 对本研究四个潜变量及其指标构成的四因子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四因子模型拟合较好(χ2 = 1120.90, df = 344, RMSEA = 0.06, CFI = 0.89, TLI = 0.88)。第二步形成加入方法因子后的竞比模型, 拟合指数(χ2 = 1116.60, df = 343, RMSEA = 0.09, CFI = 0.89, TLI = 0.88), 虽然χ△2/df △显著, 但是其他模型拟合系数均为发生变化。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来看, 本研究中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明显。 3.2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的结构检验

首先, 利用抽取出的305名被试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初步检验《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编制时确定的结构是否可靠。经检验,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的KMO 系数为0.925, Bartlett 检验系数为2365.59 (df = 159; p < 0.001), 数据表明适合做因素分析。故采用主成分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由于依恋维度间存在相关(Shaver & Mikulincer, 2004; Green, Furrer, & McAllister, 2011; Donges et al., 2012), 故对其进行Direct Oblimin 斜交旋转, Delta 值固定为0 (Harman, 1976)。结果发现18个项目依然可提取出三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 三个因素累计可解释56.30%的总体变异。这样的结果表明, 翟晓艳等人(2010)编制此量表时发现的三维

度结构在本研究的数据中得到了验证。

然而, 根据表2中呈现项目载荷情况(表中只呈现出载荷大于或等于0.40的数值), 个别项目仍需调整。具体而言, 原量表的第12题在两个因素上均有大于0.40的相似载荷, 原量表的第2、

10题在构想的因素上载荷过低(不足0.40), 故删除这三个测量指标不良的项目。对剔除了这三个项目的量表进行检验, KMO 值为0.914, Bartlett 检验系数在0.001水平显著, 故依然满足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条件。15个项目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依旧可提取出三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 三个因素累计可以解释59.53%的变异。全部15个项目均表现出题项单极化并且最大载荷均出现在原量表构想的维度上, 载荷分布在0.51~0.89。

为了进一步验证《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三因素的结构是否稳定, 利用第二部分的306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共建立两个模型:(1)模型1:共18个项目, 分属于依恋焦虑、

依恋安全和依恋回

表2 18个项目的因素载荷

项目

因素1 因素2因素3原量表依恋安全维度

7. 我能自在的与老伴保持亲密的感情 ?0.67

8. 老伴能真正理解我的需要

?0.71

9. 我觉得我的老伴像我在乎他/她那样

在乎我 ?0.67

12. 我很喜欢和老伴在一起 ?0.42 0.47 13. 与老伴相处时, 我觉得很自在 ?0.79 15. 我对自己和老伴的关系觉得满意 ?0.80 原量表依恋回避维度

6. 我不喜欢和老伴太亲近 0.81 11. 我喜欢和老伴保持一些距离 0.70 14. 我不喜欢和老伴有亲密的接触 0.88 16. 当老伴主动亲近我时, 我就想躲开 0.65

17. 我会避免跟老伴太亲近

0.84 18. 与其和老伴在一起, 不如我一个人

更自由 0.64 原量表依恋焦虑维度

1. 我担心老伴会嫌弃我

0.442. 我担心老伴不会像我关心他(她)那样关心我 0.47

3. 当我向老伴表达感情时, 我怕他/她并不能真的理解我的感受 0.61

4. 老伴对待我的方式让我不自信

0.675. 老伴似乎只有在我生气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我 0.7910. 当我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 我不知

道老伴是不是会帮助我

9期 王大华等: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1137

表3 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数

模型 χ2 df χ2/df RMSEA CFI TLI WRMR

模型1 343.48 124 2.77 0.08 (90%CI: 0.07~0.09) 0.98 0.97 0.93 模型2 175.10 78

2.25 0.06 (90%CI: 0.05~0.08) 0.99 0.98 0.72

避三个因素, 每个因素包含6个项目; (2)模型2:修订后的15个项目, 依恋焦虑因素包含4个项目、依恋安全共5个项目、依恋回避包含6个项目。根据研究者的共识, 在对模型进行评价时应同时考察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等多个模型拟合指数, 一个良好模型的拟合指数应吻合以下标准:CFI 、TLI 大于0.90; RMSEA 小于0.06; WRMR 小于1.00 (Hu & Bentler, 1999; Yu, 2002)。表3中呈现出了两个模型的拟合指数, 可见修正后的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得更好, RMSEA 和WRMR 指数都比模型1有了明显的提升, 并且Δχ2

= 168.38 (df △ = 46, p < 0.05)。综合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最终确定《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具有15个项目, 分属于三个维度, 即依恋安全(5个项目)、依恋焦虑(4个项目)和依恋回避(6个项目)。

3.3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的信效度检验

使用全部611名被试作为样本, 对《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的信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依恋焦虑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为0.68; 依恋回避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为0.87; 依恋安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为0.80, 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相比于翟晓艳等人(2010)的编制过程, 本研究选择了新的效标——婚姻满意度, 同样使用全体被试数据对《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的效标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婚姻满意度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依恋安全均在p = 0.01水平呈现显著的中等程度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57、0.67。这样的结果显示了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效标效度良好。 3.4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类型分布

使用《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可以获得老年人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依恋安全三个维度上的分数, 但是如若希望了解每个个体的依恋风格, 则需要将依恋维度分数转化成依恋类型。根据Bartholomew 和Horowitz (1991)综合已有的成人依恋的问卷及访谈研究, 发现将成人依恋划分为4种类型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刻画, 这4种类型分别为安全型、专注型、冷漠型和恐惧型。因此, 本研究对《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的三个维度分数进行标

准分的计算, 然后应用K-means 聚类法对老年人的夫妻依恋类型进行划分。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分成四种类型:(1)安全型(共268人, 占43.86%):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均较低, 而在依恋安全维度上得分较高; (2)专注型(共140人, 占22.91%):依恋焦虑维度分数较高, 依恋回避维度分数较低, 依恋安全维度分数较低; (3)冷漠型(共123人, 占20.13%):依恋回避维度分数较高, 同时依恋安全维度分数较低, 依恋焦虑维度分数较低; (4)恐惧型(共80人, 占13.09%):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分数均较高, 依恋安全维度分数较低。四种夫妻依恋类型在依恋焦虑、依恋安全和依恋回避三个维度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 (3,607)安全 =

111.64, p < 0.001; F (3,607)焦虑 = 135.99, p < 0.001; F (3,607)回避 = 142.98, p < 0.001)。在老年人中安全型(43.9%)和专注型(22.9%)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表4 老年人夫妻依恋类型分布

依恋维度 安全型

专注型

冷漠型

恐惧型

依恋焦虑中心?0.74 0.57 ?0.09 1.64 依恋安全中心0.66 ?0.29

?0.26

?1.62

依恋回避中心

?0.73

?0.10 1.06 1.30

作为一种特定关系的依恋, 老年人夫妻依恋风格与其一般依恋风格是否具有一致性呢?本研究中使用RQ 问卷对老年人的一般依恋类型进行了考察, 利用列联表分析老年人夫妻依恋与一般依恋类型之间的吻合程度, 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有2名被试未完成RQ 问卷, 故在本阶段分析中剔除), 一般依恋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依然是安全型, 高达59.93%, 其次是冷漠型(28.57%), 专注型和恐惧型均不足10%。从直观上而言, 与夫妻依恋类型的分

表5 老年人夫妻依恋与一般依恋的一致性 (人)

一般依恋类型

夫妻依恋类型

安全型

专注型 冷漠型 恐惧型

合计

安全型 176 12 74 6 268 专注型 80 14 34 10 138 冷漠型 68 9 46 4 123 恐惧型 41 12 20 7 80 合计 365 43 174 27 609

1138 心理学报 47卷

布是不同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后, 发现仅有39.90%的个体拥有一致的一般依恋类型与特殊(夫妻)依恋类型, 一致性较低(χ2 = 29.78, p < 0.001; Kappa = 0.09, p < 0.001; r = 0.15, p < 0.05)。可见在老年人中, 在特定关系如夫妻关系中的依恋类型并不能由一般的依恋类型来表征。

4 讨论

4.1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与维度

自成人依恋的概念出现后, 研究者便致力于编制出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其进行考察。Bartholomew 和Horowitz (1991)提出成人依恋的两维度-四类型模型, 认为根据成人依恋研究, 将传统意义的回避型分解成单纯回避性的冷漠型以及渴望与回避亲密关系并存的恐惧型更为合宜, 故成人依恋可分为4个类型, 即安全型、专注型、冷漠型和恐惧型, 而这4类型即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的组合(Griffin & Bartholomew, 1994), 并根据此模型开发出了关系问卷(RQ), 成为至今仍广为使用的成人依恋问卷。并且, 此模型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当下成人依恋领域应用较多的多项目问卷均依照此模型构建出两维度-四类型的结构。例如,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就是依照此模型编制出的两维度问卷, 在应用问卷时可以根据维度分数将个体分为上文中提到的4种类型。而其他一些量表, 如成人依恋量表(AAS)、成人依恋问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AAQ; Simpson, Rhole, & Phillips, 1996)和依恋风格问卷(ASQ), 虽然最初编制时形成了多于两维度的结构, 但也会根据维度间的相关进行一定的合并, 从而迎合两维度-四类型的模型。

然而自《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编制之时至今日再次修订, 无论是探索性因素分析还是验证性因素分析均发现本量表共包含三个维度, 即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依恋安全, 说明了这样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 这样的结构也有其合理性。首先, 在以往的问卷中的确发现过非二维结构, 简单根据维度间相关合并成二维结构的做法值得商榷。其次, 依恋的二维结构中两个维度均为消极评价, 对于依恋的积极方面, 如依恋安全的测量敏感度较低(Klohnen & John, 1998), 而《老年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中的依恋安全维度恰恰弥补了这个不足。再次, 三维度的结构也许是中国老年人依恋的特有表现。尽管Bowlby的依恋理论强调这种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依恋系统是人类普遍的特征, 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Cassidy & Shaver, 1999)。然而, 随着依恋研究数量的增加, 一些研究者开始质疑依恋理论的文化普适性(Rothbaum, Weisz, Pott, Miyake, & Morelli, 2000), 这种在西方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论能否解释非西方文化下的亲密关系呢?在一些跨文化研究中的确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依恋有所差异。例如, 成人依恋风格的分布存在文化差异, 相对于西方个体, 东方群体中专注型个体比例更大、依恋焦虑水平更高(Wei, Russell, Mallinckrodt, & Zakalik, 2004; You & Malley- Morrison, 2000)。针对在依恋表现上的文化差异现象, 有研究者提出在不同文化下使用相同的成人依恋测量工具可能是不精确的(Wang & Mallinckrodt, 2006)。在Schmitt等人(2004)的研究中, 共招募了62个国家或地区的成人被试, 对RQ问卷的两维度-四类型结构进行了跨文化的检验, 结果发现在非洲和亚洲文化下RQ问卷中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并非独立的两个维度, 也不能很好地由这两个维度分数划分出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而ECR的结构虽然在不同文化得到了印证(Wei et al., 2004), 但是Wang等人(2006)提出东西方文化对安全依恋的表征是不同的, 基于西方依恋理论编制而成的ECR 问卷并不能很好地测量东方文化下的安全依恋。故《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所发现的三维度结构, 也许正是中国人依恋的特有结构, 依恋安全是其结构中不可忽视是一部分。

4.2老年人的夫妻依恋的特点

已有研究发现, 老年人依恋对象的数目和相对重要性有别于年轻人(van Assche, et al., 2013; Antonucc et al., 2004), 婚姻关系对老人而言格外重要(Antonucci et al., 2004), 而婚姻关系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也已得到充分证实(Banerjee & Basu, 2014; Besser & Priel, 2008; Kafetsios & Sideridis, 2006; Timm & Keiley, 2011; Wang, Wang, Li, & Miller, 2014)。对于夫妻依恋的深入研究, 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夫妻关系, 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 因缺少适用于老年人婚姻关系的测量工具, 当前多数研究沿袭了成人依恋工具, 而这些测量工具是针对年轻成年人的恋爱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体验编制的, 老年人也许会因为那些备选的答案并不适合他们目前的婚姻状况, 而表现出更多的冷漠倾向, 曲解了老年人依恋模式的真实情况(Shaver & Mikulincer, 2004)。故应用基于老年人、

9期王大华等: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1139

聚焦于婚姻关系而编制成的《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对其进行依恋模式的考察是更为合理的。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老年人的夫妻依恋风格分布中安全型依然占有最大的比例, 专注型次之, 这与中国台湾老年人特定关系依恋的分布类似(吴文嘉, 2006), 而有别于国外老年人夫妻依恋呈现出的专注型随龄减少趋势(Kafetsios & Sideridis, 2006)。其实这样的群体差异在年轻人的婚恋依恋类型分布上也有展现, 例如Schmitt等人(2004)发现东亚文化下个体专注型的表现更明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人们更加注重在亲密关系中与伴侣的联结、依赖和相互的责任, 因而容易表现出高依恋焦虑(Wang & Mallinckrodt, 2006)。

4.3 老年人夫妻依恋与一般依恋的一致性

国内外老年依恋的研究均发现老年人的一般依恋类型的分布不同于年轻人, 冷漠型的比例大大增加, 同时专注型的比例随年龄骤减(Fiori, Consedine, & Magai, 2009; Magai et al., 2001)。Magai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在65~86岁的老年人中有高达78%的个体为冷漠型依恋, 而专注型的比例通常不超过10%(Condedine & Magai, 2003; Zhang & Labouvie-Vief, 2004)。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老年人的一般依恋风格分布中专注型比例仅有7.06%, 远远低于夫妻依恋风格中的22.91%; 一般依恋风格分布中的冷漠型虽未达到国外研究结果的数值, 但是也超过了在夫妻依恋风格中的比例。Ross和Spinner (2001)的研究也发现在特定关系中冷漠型的比例少于一般依恋。对于老年人一般依恋风格中冷漠型比例增加与专注型比例减少的这种现象, 研究者推测是因为老年人尽量减少过度亲密或者复杂化的接触从而维持自身良好情绪(Zhang & Labouvie-Vief, 2004)。这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SST)不谋而合, 该理论认为老年人以情绪目标为主导安排自己的社会交往, 故会减少外围交往, 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重要关系上, 从而提升自己的积极体验(Carstensen et al., 2011)。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本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夫妻依恋中专注型的比例高于一般依恋, 因为老年人更加投注在重要的婚姻关系中。

不仅从整体分布上来看, 老年人一般依恋风格与夫妻依恋风格有着明显差异, 从个体角度而言, 一般依恋与夫妻依恋一致的个体也是较少的。有研究者发现, 成人的婚恋依恋与亲子依恋风格存在明显差异(Imamo?lu & Imamo?lu, 2006; Furman et al., 2002), 尽管基于亲子依恋形成的一般依恋模式为人们处理各种亲密关系奠定了基础(Baldwin et al., 1996), 但是亲子关系与婚恋关系的巨大差异使得早期依恋模式的适应性不足, 导致了个体在具体关系中发展出了特定的依恋风格(La Guardia, Ryan, Couchman, & Deci, 2000)。

4.4成人期特殊依恋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从毕生发展观的理论出发, 研究者期望描绘出一生中一般依恋与特定依恋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的趋势。2002年Fraley的元分析报告中综合当时已有的考察一般依恋与特定依恋关系的研究, 发现1岁以内二者相关在 1.00, 到幼儿期时两者相关为0.32到0.35, 到青少年期时是0.27。此后一些涉及成年早期个体的研究也发现, 一般依恋与婚恋依恋之间的相关在0.30到0.47(Pierce & Lydon, 2001; Treboux et al., 2004; Wang & Wang, 2012)。而本研究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延伸到了成年晚期, 在老年人人群体中婚恋依恋(夫妻依恋)与一般依恋存在显著的低相关(r = 0.15, p < 0.05)。具体到婚恋依恋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结合前人研究结果, 我们尝试勾勒出来从成年早期到成年晚期的随龄变化趋势图, 如图1所示。

图1 成人期一般依恋与婚恋依恋的相关模式示意图

研究者曾构建出原型模型从毕生发展的角度阐述依恋模式的变化, 该模型认为自幼形成的一般依恋模式会像原型一样一直保存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 虽然会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作用减小, 但是两者的相关会一直存在, 最终趋近于一个非零常数, 并且通过数据拟合, 发现相关系数会稳定在0.39 (Fraley, 2002; Fraley & Brumbaugh, 2004)。然而, 本研究得到的老年期的数据却小于原型模型所预期的相关系数, 这样的结果暗示在婚恋这一特定关系中积累的交往经历会对相应的婚恋依恋产生影响, 甚至逐渐超过依恋原型的影响(Dinero, Conger,

1140 心理学报 47卷

Shaver, Widaman, & Larsen-Rife, 2011)。但是由于缺乏中年期的数据, 所以还难以判断从成年早期到晚期的下降是否为单调模式, 且由于缺乏高龄老年人的数据结果, 目前并不清楚老年期的下降是否会持续、还是会停留在一个稳定的值。

5 结论

经过检验和修订,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稳定合理的三维度(安全, 焦虑和回避)结构, 可以应用于老年人夫妻依恋的研究。老年人夫妻依恋及一般依恋的比较结果显示, 在老年期, 特定关系依恋与自幼发展起来的一般依恋之间的吻合程度较低, 老年期的特定依恋受到依恋原型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Acevedo, B. P., Aron, A., Fisher, H. E., & Brown, L. L. (2012).

Neur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7(2), 145–159. Antonucci, T. C., Akiyama, H., & Takahashi, K. (2004).

Attachment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life span.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6(4), 353–370. Baldwin, M. W., Keelan, J. P. R., Fehr, B., Enns,V., & Koh- Rangarajoo, E. (1996). Soci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94–109.

Banerjee, S., & Basu, J. (2014). Personality factors, attachment styl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couples with good and poor marital quality. Psychological Studies, 59, 59–67.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esser, A., & Priel, B. (2008). Attachment, depression, and fear of death in older adults: The roles of neediness and perceived availability of social suppor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8), 1711–1725.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46–7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urke, W. J., Roccaforte, W. H., & Wengel, S. P. (1991). The short form of 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A comparison with the 30-item form.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4(3), 173–178.

Carstensen, L. L., Turan, B., Scheibe, S., Ram, N., Ersner- Hershfield, H., Samanez-Larkin, G. R., …Nesselroade, J. R.

(2011). Emotional experience improves with age: Evidence based on over 10 years of experience sampl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26(1), 21–23. Cassidy, J., & Shaver, P. R. (Eds.). (1999).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ollins, N. L. (1996).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810–832.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0). Adult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4), 644–663.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pp. 53–90).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Consedine, N. S., & Magai, C. (2003). Attachment and emotion experience in later life: The view from emotions theory.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5(2), 165–187. Cozzarelli, C., Hoekstra, S. J., & Bylsma, W. H. (2000).

General versus specific mental models of attachment: Are the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outcom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5), 605–618.

Dinero, R. E., Conger, R. D., Shaver, P. R., Widaman, K. F., & Larsen-Rife, D. (2011). Influence of family of origin and adult romantic partners on romantic attachment security.

Couple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 16–30.

Donges, U. S., Kugel, H., Stuhrmann, A., Grotegerd, D., Redlich, R., Lichev, V., … Dannlowski, U. (2012). Adult attachment anxiety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automatic neural response to positive facial expression. Neuroscience, 220, 149–157.

Feeney, J. A., Noller, P., & Hanrahan, M. U. (1994).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In M. B. Sperling & W. H. Berman (Eds.), Attachment in adults: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iori, K. L., Consedine, N. S., & Magai, C. (2009). Late life attachment in context: Patterns of relating among men and women from seven ethnic group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24(2), 121–141.

Fraley, R. C. (2002).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 123–151.

Fraley, R. C., & Brumbaugh, C. C. (2004). A dynamical systems approach to conceptualizing and studying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 security. In W. S. Rholes & J. A.

Simpson (Eds.),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pp. 86–132). New York: Guilford. Furman, W., Simon, V. A., Shaffer, L., & Bouchey, H. A.

(2002). Adolescents’ working models and styles for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friends, and romantic partners.

Child Development, 73, 241–255.

Green, B. L., Furrer, C. J., & McAllister, C. L. (2011). Does attachment style influence social support or the other way aroun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arly head start mothers.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3(1), 27–47.

Griffin, D. W., & Bartholomew, K. (1994). Models of the self and other: Fundamental dimensions underlying measures of adult attach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 430–445.

Harman, H. H. (1976). Modern factor analysis (3r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 L- T.,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 1–55.

9期王大华等: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1141

Imamo?lu, S., & Imamo?lu, E. O.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and context-specific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in a Turkish sampl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6(3), 261–274.

Kafetsios, K., & Sideridis, G. D. (2006). Attachment,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1(6), 863–875.

Klohnen, E. C., & John, O. P. (1998).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 theory-based prototype approach.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115–140).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lohnen, E. C., Weller, J. A., Luo, S. H., & Choe, M. (2005).

Organization and predictive power of general and relationship-specific attachment models: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12), 1665–1682.

La Guardia, J. G., Ryan, R. M., Couchman, C. E., & Deci, E. L.

(2000). Within-person variation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attachment,

need fulfillment,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3), 367–384.

Liu, M. Z. (2000). The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well-being of elderly peopl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China.

[刘敏珍. (2000). 老年人之人际关系、依恋风格与幸福感之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

Magai, C., Cohen, C., Milburn, N., Thorpe, B., McPherson, R., & Peralta, D. (2001). Attachment styles in older European American and African American adult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56(1), S28–S35.

Meng, C., Zhang, X. Q., Wang, H., Sun, H. L., Liu, H. J., Tang, Z., & Chen, B. (2004). Clock Drawing as a cognitive screening test.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30(6), 452–454.

[孟超, 张新卿, 王姮, 孙厚亮, 刘宏军, 汤哲, 陈彪. (2004).

画钟测验检测认知功能损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0(6), 452–454.]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New York: Guilford Press.

Olson, D. H., Fournier, D. G., & Druckman, J. M. (1983).

PREPARE/ENRICH Counselor’s manual. Minneapolis, MN: Prepare-Enrich Inc.

Pierce, T., & Lydon, J. E. (2001). Global and specific relational models in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4), 613–631.

Ross, L. R., & Spinner, B. (2001). General and specific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adulthood: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6), 747–766.

Rothbaum, F., Weisz, J., Pott, M., Miyake, K., & Morelli, G.

(2000). Attachment and culture: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0), 1093–1104. Schmitt, D. P., Alcalay, L., Allensworth, M., Allik, J., Ault, L., Austers, I., …Zupanèiè, A. (2004). 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 Are models of self and of other pancultural construc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5(4), 367–402. Shaver, P. R., & Mikulincer, M. (2004).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 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6, 451–464.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Phillips, D. (1996). Conflic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5), 899–914. Timm, T. M., & Keiley, M. K. (2011).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dult attachment, and sexual communication on sexual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 37(3), 206–223. Treboux, D., Crowell, J. A., & Waters, E. (2004).When" new"

meets" old": Configura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arital function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2), 295–314.

Trinke, S. J., & Bartholomew, K. (1997). Hierarchies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 603–625.

van Assche, L., Luyten, P., Bruffaerts, R., Persoons, P., van de Ven, L., & Vandenbulcke, M. (2013). Attachment in old ag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 67–81. Wang, C. C., & Mallinckrodt, B. S. (2006).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ese and U.S. cultural beliefs about ideal adult attach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2), 192–204.

Wang, D. H., & Zhang, M. Y. (2011). The features of spouse suppor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rital attachment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older adul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7, 195–201.

[王大华, 张明妍. (2011). 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夫妻依恋、婚姻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 195–201.] Wang, F., & Wang, D. F. (2012).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 and relationship-specific representa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Variable-centred and person-centred 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4), 314–320. Wang, Q. R., Wang, D. H., & Chen, C. L. (2012). The features of marital conflic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arital attachment among old adul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8, 167–174.

[王倩蓉, 王大华, 陈翠玲. (2012). 老年人夫妻冲突一般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 167–174.] Wang, Q. R., Wang, D. H., Li, C. H., & Miller, R. B. (2014).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older couples. Aging & Mental Health, 18(1), 11–18.

Wei, M. F., Russell, D. W., Mallinckrodt, B., & Zakalik, R. A.

(2004). Cultural equival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cross four ethnic groups: Factor structure, structured means, and associations with negative mood.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1(4), 408–417.

Weng, B. K. (1999).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GDS and GHQ short form for the aged.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1), 40–42.

[梅锦荣. (1999). 老年抑郁量表和普通健康问卷(简本)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中华精神科杂志, (1), 40–42.]

Wu, W. J. (2006).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of attachment styles of elderly peopl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oochow University, Taipei. [吴文嘉. (2006). 不同依附风格老人之抑郁与社会支持之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东吴大学, 台北. ]

Xiong, H. X., Zhang, J., Ye, B. J., Zheng, X., & Sun, P. Z.

(2012). Common method variance effects and the models of statistical approaches for controlling it.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5), 757–769.

[熊红星, 张璟, 叶宝娟, 郑雪, 孙配贞. (2012).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5), 757–769.]

You, H. S., & Malley-Morrison, K. (2000). Young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close

1142 心理学报 47卷

friend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Koreans and Caucasian America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1(4), 528–534.

Yu, C. Y. (2002). Evaluating cutoff criteria of model ?t indices for latent variable models with binary and continuous outco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Zhai, X. Y., Li, C. H., Wei, H., & Wang, D. H. (201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of marital attachment for older adul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6, 197–204. [翟晓艳, 李春花, 魏红, 王大华. (2010). 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 197–204.]

Zhang, F., & Labouvie-Vief, G. (2004). Stability and fluctuation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ver a 6-year period.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6, 419–437.

Zhou, H., & Long, L. R. (2004). Statistical remedies for common method biases.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6), 942–950.

[周浩, 龙立荣. (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The Assessment of Marital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neral Attachment among Older Adults

WANG Dahua1; YANG Xiaoyang2; WANG Yan1; Richard B. Miller3

(1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3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tah, USA)

Abstract

According to attachment theory, during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caregivers infants build their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which shape their perception and reflec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in their future life. Collins and Read (1994) propose a hierarch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adults’ multiple attachment model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eneral attachment model and the relationship-specific attachment model. Because marital relationship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ater life, an investigation of older adults’ marital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eneral attachment formed during childhood would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of attachment. The Older Adults’ Marital Attachment Scale (OAMAS) was recently developed targeting both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age period, and the developers have demonstrated its applicability. However, more evidence is needed using different samples to prove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 a result,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firstly, at validating the scale, and, secondly, at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rital attachment and general attachment among older adults.

A total of 697 older adults, over 60 years old, dwelling in communities in Beijing participa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Older Adults’ Marital Attachment Scale (Zhai, et al., 2010),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Bartholomew &Horowitz, 1991), Marital Satisfaction subscale (Olson, Fournier, & Druckman, 1983), 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Burke, Roccaforte, & Wengel, 1991) and the Clock Drawing Test. After 86 of them with either dementia or depression were excluded, the final valid sample size was 611 participants. The case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subsets, one for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other fo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cross-tab analysis were then conducted on the total data. The SPSS 17.0 and Mplus 7.0 were used for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final 15-item revised OAMAS showed a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 of attachment, namely anxiety, avoidance, and security; (2) the revised OAMAS exhibited acceptable reliability and goo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3) the older adults’ marital attachment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four types, including secure, preoccupied, dismissing, and fearful. The secure and the preoccupied comprised the major marital attachment style with 43.9% and 22.9%, respectively; (4) with regard to general attachment, the majority included the secure and dismissing types; and (5) about 39.9% of the total sample presented identical attachment types between marital relationship and general relationship.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ed Older Adults’ Marital Attachment Scale could be a desired measure in studies concerning marital attachment among older adults. In addition, general attachment shaped in early life might not robustly predict the specified attachment in such as marital relationship. From a developmental viewpoint, the moderate consistency between marital and general attachment styles in later life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attachment is a contextual property, instead of a stable trait.

Key words marital attachment; general attachment; Oder Adults’ Marital Attachment Scale; attachment style;

older adults

亲密关系与孤独(上)

第三讲亲密关系与孤独(上) 一、什么是亲密关系 1、什么是亲密 是无话不谈? 是允许身体接触? 是彼此懂得和理解? 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关系和归属感 2、什么是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人类与生俱来地具有一种归属和去爱别人的需要,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关系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包括: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获得感情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狭义的亲密关系:特指异性间,例如夫妻、伴侣、恋人等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亲密关系: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如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 二、为什么人类需要亲密关系 1、人是关系的动物: 我们与陌生人和其他人的互动都很重要 事实上,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可能是我们人类本性之一 2、归属感的满足: 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进行互动 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3、亲密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关注两种伴侣:朋友、爱人关系 他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在了解、关系、信赖、互动、信任、承诺这六个方面与其他的关系有所不同 4、有的学者认为,亲密关系的四个特点: (1)亲密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强烈的(对彼此都有显著影响) 有一项特别的研究表明;两组背景相同的男性、女性离婚后,如果没有再婚,平均女性寿命减少2年,男性减少9年 那些单身者中,男性报告比女性的孤独感更深,婚姻使男性摆脱孤独感的可能性更大。这个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男性在离婚后会更快再婚 (2)经常的(经常影响彼此) (3)多元的(影响彼此的方方面面) (4)持久的(影响彼此很长时间) 5、还有的学者认为亲密关系的特点: 持久的行为上的相互依存 经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亲密关系对所有年龄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6、亲密关系的形成: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https://www.sodocs.net/doc/fb12386031.html,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525心理网 具体来说,当我们对某人产生依恋时,我们会产生接近TA的愿望(与其分离时感到焦虑),感到威胁时倾向于求助于TA,并且感受到被TA 支持着去探索种种新事物。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含计分和分类依恋类型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含计分) 0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2.我担心我会被抛弃;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3.我觉得跟恋人亲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R) 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4.我很担心我的恋爱关系;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5.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我自己在退缩;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6.我担心恋人不会象我关心他(/她)那样地关心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7.当恋人希望跟我非常亲近时,我会觉得不自在;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8.我有点担心会失去恋人;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9.我觉得对恋人开诚布公,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恋人的感情一样强烈;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1.我想与恋人亲近,但我又总是会退缩不前;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2.我常常想与恋人形影不离,但有时这样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3.当恋人跟我过分亲密的时候,我会感到内心紧张;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4.我担心一个人独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5.我愿意把我内心的想法和感觉告诉恋人,我觉得这是一件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6.我想跟恋人非常亲密的愿望,有时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7.我试图避免与恋人变得太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8.我需要我的恋人一再地保证他/她是爱我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9.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恋人亲近;(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0.我觉得自己在要求恋人把更多的感觉,以及对恋爱关系的投入程度表现出来;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1.我发现让我依赖恋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2.我并不是常常担心被恋人抛弃;(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3.我倾向于不跟恋人过分亲密;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4.如果我无法得到恋人的注意和关心,我会心烦意乱或者生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5.我跟恋人什么事情都讲;(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6.我发现恋人并不愿意象我所想的那样跟我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7.我经常与恋人讨论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关心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8.如果我还没有恋人的话,我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9.我觉得依赖恋人是很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0.如果恋人不能象我所希望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会感到灰心丧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1.我并不在意从恋人那里寻找安慰,听取劝告,得到帮助;(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2.如果在我需要的时候,恋人却不在我身边,我会感到沮丧;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3.在需要的时候,我向恋人求助,是很有用的;(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5.我会在很多事情上向恋人求助,包括寻求安慰和得到承诺;(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教案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教学目标:1、使家长朋友清楚的认识到夫妻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2、营造和谐的家庭,成就孩子的未来 3、学会如何正确化解夫妻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如何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姜女士和杨先生的婚姻,曾是被人们称道的典型的郎才女貌。然而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十多年来,杨先生一直是某报社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编辑,而原来是售货员的姜女士已是某大型商场的经理。这时,他们的女儿青青也上初二了,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天,华灯初上时,姜女士走出单位大门,却看见女儿青青与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并肩走来,两个人还不时亲昵地相互搂抱亲吻,姜女士远远跟在他们后面……回家后,便开始了一场“早恋审判”,青青并不畏惧,她承认:“与男生小梁是好朋友,但不是早恋,我们这个年龄有情感需要,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在家里没有温暖,你们一点也不关心我!”。姜女士又想起青青从父母的钱包里拿钱,原来都是为了与那个男孩约会!青青辩解说:“我都14岁了,你们不给我零花钱,同学中没有一个家里不给零花钱的!”随后,杨先生在夫人指使下向学校告状,又打听到那个男孩家的地址,竟然与那男孩的父母争吵了一顿,并警告说:“你们的儿子再勾引我女儿,我们就报警!”青青气坏了,她自己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并要求父母也必须做家教咨询。青青对心理医生畅所欲言,她尤其说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我妈妈提升快,成了女强人,她在家里脾气越来越大,一点也不温柔,我都看不惯她,她比我爸挣钱多,财大气粗啊!我爸在家唯唯喏喏、窝窝囊囊,他把家务活全包了,可还是很少看见我妈的笑脸。是不是我妈看不起我爸?我都有点可怜他。过不到一起就离婚,何必这么凑合?可我夹在他们中间多倒霉,看我爸那么狠的管我,他充当了我妈的‘打手’,就为了讨我妈欢心,我是不是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大家怎么看这个案例? 二、现场请2-3位家长回答,针对这个案例发表看法, 三、夫妻感情不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如果夫妻之间不和谐,经常吵架,那么对孩子有什么具体影响呢? 第一,孩子会产生恐惧心理。夫妻关系差,往往会发生互不信任,经常争吵、讽刺、截断,有的还会有暴力行为出现。这些场面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使孩子感到失去可依恋的对象。特别是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其声音和神态都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自然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无助感等性格扭曲现象。参见《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应对恐惧的策略》。 第二,孩子会产生被抛弃心理。一般夫妻发生别扭,对孩子的请求或哭喊,往往是听而不闻,孩子会以为父母不要自己了,倍感伤心和无助。同时,看到自己最信赖的人之间也针锋相对,就会感觉孤独和自卑,对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行为,对外界丧失兴趣,较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三,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虽然孩子小,但从夫妻关系差的家庭气氛中,以及从父母的神态中可以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不一样,长期在此不良情绪的压抑下,感觉自己是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这样,孩子在性格上趋于不稳定、内向、压抑,感情上较为冷漠和孤僻、自卑,表面上想逃离和躲避,但内心又渴望关爱。 第四,孩子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心理。由于孩子自卑和敏感,对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就比

恋爱与家庭关系

浅析个体爱情观与家庭背景 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另一种是后天学习。而个体经验对个体的精神生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之前有心理学家指出,成年依恋关系和个体早年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会在本文后面附上图,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几个真实的案例。 女生A,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她的恋爱一直不顺利,一方面圈子窄,还有一方面是她无法依靠别人,无法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她目睹了爱情残酷的一面,父母离异时,母亲嫌弃她是拖油瓶,后悔生了她。夫妻离异后再次进入婚姻市场,从群体角度讲,在中国,二婚女人是贬值的,二婚男人一般是升值的,夫妻双方谁带孩子谁就会大大贬值。感情不合的两个人彼此憎恨,离婚后可能各自成家,性嫉妒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况下极为凸显出来。父亲娶了一个年轻但没什么文化的女人,母亲对她说“怎么还有人跟你爸过到一起去呢?” 女生A在工作中认识了女生B,女生B,没谈过恋爱。她们交流了一些感情生活的问题。她们发现自己受不了来自男生的帮助,比如女生B曾站在窗台上挂窗帘,有个男同事帮她,她会不耐烦地说不用。B家里是母亲持家,大事小情像她和她弟弟升学这样的大事,都是母亲操心。B说,母亲多年的操劳使得母亲看起来像比父亲大很多岁一样。B对A说,感觉父亲在家庭里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样也影响了孩子。 女生C是女生A的同学,同样是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C的性格比较独立,总自称爷们,也不能依靠男生。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很多年没怎么见过。当初她父母离异时,她母亲也曾一度要放弃她,但还是舍不得,后来一直养家糊口。她曾经说过“我不爱男人,但是我羡慕那些跟男人上床的女人。” 三个人共通之处在于,都是母亲操持维系着家庭,父亲不是游手好闲就是不着边际,不靠谱。 女生D,父母总吵架,甚至都有过外遇,她并不信任男人,但是喜欢有能力的男人,并能依靠男人。她家是父亲挣钱养家,像考研出国工作这样的大事都是和她爸商量,她爸出钱,为她的前途想办法。“如果他俩离婚,我肯定跟我爸,我得为我的前途想,他一个老头子,女的看上他上,不就钱么。”她谈过几次恋爱,最喜欢的男生是那个给她遮风避雨,照顾她,让着她的男生。 女生E,父母离异,母亲二婚,继父操持家里的大事小情。她有过几次恋爱,依恋类型属于痴迷型,也能依靠男人。她也喜欢有能力的男人。 两个人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父亲操持维系着家庭。而且这两个人比上述那三个人要有自信,B曾说“父亲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能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有些钱,赢得别人尊重的,孩子也会相应地感到自信。”这种自信不仅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上,更体现在对生活的自信,对未来及爱情的自信,这五个案例佐证了这点。 女生F,父母在工作中认识的,虽然年轻的时候吵架,但年纪大点后感情越来越好,她理想中的爱情就是在工作中认识一个男生,“你逗我开心,我逗你开心”,她描述的跟她的父母的爱情基本一致。 有一本畅销书叫《男人害怕失败,女人害怕孤独》,男女在经历恐惧感和羞耻感的过程中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出生后不久便可以表现出来。对于“我们是否需要谈论彼此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妻子想问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流露于表面的怨恨和失落,而是因为疏远的感觉让她们感到焦虑,而且内心感到孤独恐惧。而丈夫不想谈论的原因,是妻子的不满让他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正因为他感到非常羞耻,所以无法理解妻子的恐惧。 男性和女性自杀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显示男女脆弱点的不同。很多男性会在破产后自杀,虽然女性同样失去了很多钱,丢了面子,但只有很少的女性选择自杀——那些少数自杀的女性都是寡妇,久经孤独、被抛弃。失望的男性倾向于选择自杀来逃避工作上的失败,这更引发了他们作为无能的供应者和守护者更深的羞耻感。而绝望的女性总是力图逃离孤独。在女性感觉没人爱她的时候,她们可能会想到自杀;在男性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不值得人爱的时候,他们可能自杀。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亲爱的同学: 以下陈述与你在恋爱关系中的感受有关.如果你尚未有恋爱经历,请根据与你亲近的朋友的交往情况作答.每一个陈述有七种选择,即(1)“非常不赞成”(2)“比较不赞成”(3)“有点不赞成”(4)“不确定”(5)“有点赞成”(6)“比较赞成”和(7)“非常赞成”.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每一条目后的相应数字上打勾.请不要漏答或不答,请放心作答,测试结果完全保密。 7 题目非 常 不 赞 成 比 较 不 赞 成 有 点 不 赞 成 不 确 定 有 点 赞 成 比 较 赞 成 非 常 赞 成

01.无论我的心情多么低落,我都不喜欢向恋人表露。 1 2 3 4 5 6 7 02我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03和恋人亲密相处,我感到非常舒服。 1 2 3 4 5 6 7 04我很担心我的人际关系状况。 1 2 3 4 5 6 7 05正当恋人开始亲近我时,我感到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 1 2 3 4 5 6 7 06我担心恋人不会像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 1 2 3 4 5 6 7 07当恋人很想亲近我时,我会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08我非常担心会失去我的恋人。 1 2 3 4 5 6 7 09当我对恋人敞开心扉时,我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他(她)的感情一样强烈。 1 2 3 4 5 6 7 11我想亲近我的恋人,但我又总是退缩。 1 2 3 4 5 6 7 12我经常有想要与恋人融为一体的感觉,但这常常会把他(她)吓跑。 1 2 3 4 5 6 7 13当恋人与我太近时,我会紧张。 1 2 3 4 5 6 7 14我容怕一个人独处。 1 2 3 4 5 6 7 15和恋人分享我的个人感受和想法时,我感到很舒服。 1 2 3 4 5 6 7 16我想与人亲近的强烈欲望有时会把人们给吓跑。 1 2 3 4 5 6 7 17我尽量避免与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18我需要大量被恋人所爱的保证,这样我才感到安心。 1 2 3 4 5 6 7 19我感到与恋人亲近是比较容易的。 1 2 3 4 5 6 7 20我感到我有时会强迫恋人对我表示出更多的情感和责任。 1 2 3 44 5 6 7 21我感到要让我依赖恋人是很困难的。 1 2 3 4 5 6 7 22我并不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23我不喜欢和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24如果我不能使恋人对我感兴趣,我就会感到不安或生气。 1 2 3 4 5 6 7 25我与恋人无所不谈。 1 2 3 4 5 6 7 26我感到恋人不像我想要亲近她(他)那样的来亲近我。 1 2 3 4 5 6 7 27我通常和我的恋人探讨我的问题和担忧。 1 2 3 4 5 6 7 28当我不与他人交往时,我就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全。 1 2 3 4 5 6 7 29我感觉依赖人很舒服。 1 2 3 4 5 6 7 30当恋人不像我想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1我不介意向恋人寻求安慰、建议和帮助。 1 2 3 4 5 6 7 32如果我需要恋人但他(她)却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3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向恋人求助是有用的。 1 2 3 4 5 6 7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感觉自己糟透了。 1 2 3 4 5 6 7 35我会因为许多事向恋人寻求帮助,包括安慰和宽心。 1 2 3 4 5 6 7 36当恋人有一段时间不在我身边度过时,我会感到很愤怒。 1 2 3 4 5 6 7

婚姻家庭知识

婚姻家庭知识 发布日期:2012-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2001年4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21次会议修订。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夫妻人身关系主要内容 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独立。夫妻双方都享有姓名权。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夫妻双方的人身自由权。夫妻住所选定权。禁止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计划生育义务。 处理夫妻关系的艺术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给人夏日寒”。夫妻双方要多鼓励赞扬配偶。因为如果你用批评责备来改善夫妻关系时,实际上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但一味的赞扬和鼓励,也是不利于夫妻关系的。心理学家发现用5:1的赞扬:批评比率能够使夫妻关系保持活跃健康,配偶也最容易接受。 夫妻和睦秘诀 当爱人为某件事同你争吵时,你可以转化话题;当爱人一时想不通、闹别扭时、你可以表示沉默;当爱人火气上升时,为对方泡一杯茶,表示休战;当爱人无端猜疑你时,可以拿出你们爱情的见证物;当爱人争吵后还在生气时,你可说上几句劝慰的话…… 夫妻和谐的几个要点 彼此是谈得来的朋友。有共同的人生价值观。彼此充分了解信任。遇事彼此容易沟通。彼此有牺牲奉献精神。彼此能做到宽容大度。志趣要能基本相投。彼此能坚定支持对方。彼此接受对方家庭。有基本的经济物质作基础。 夫妻相处之秘诀——相互尊重 夫妻婚后生活在一起,往往因为太熟悉而会显得过分随便,如此就导致了生活中的一些过节、问题,甚至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关系。要使婚姻保持一份和谐、幸福的色彩,夫妻间也当讲究一定的相处艺术;互相尊重,是形成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幸福美满的秘诀之一。 夫妻心理依恋关系 具有共同的或彼此接受的价值观念。对配偶的幸福和发展由衷地关注。在共同生活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并容忍存在的分歧。对婚姻关系中各种支配权及决定权的平衡及认可。 夫妻相处之道 恋爱不是1+1=2,而是0.5+0.5=1。这就需要我们尽力去克制自己不好的一面并改掉不良

婚姻与家人关系报告

婚姻与家人关系 一、判断: 1.访谈的过程中只有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言行能够影响求职者,求助者不会给咨询师带来影响。(B 错误) 2.婚姻家庭咨询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求助者进行指导,可以使用“你应该……”的言行,这是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B 错误) 3.“父母偶像”理论认为男孩长大后会选择具有自己母亲个性品质的女性作为自己的伴侣;女孩则相反。(A 正确) 4. 需求互补理论认为人们择偶时主要考虑心理需求和个人动机的互补性。(A 正确) 5. 在刺激—价值--角色理论中,价值阶段主要评价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角色期望。(B 错误) 6. 亲本投资理论认为择偶是根据投资来选择的过程。(A 正确) 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择偶是从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到的。(A 正确) 8. 情侣双方的理想化成分在认知与磨合期消除。(B 错误) 9.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爱情分为亲密、激情、承诺三个成分。(A 正确) 10. 在两性沟通方式差异上,女性更重视感情、交流,期望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地位、能力。(B 错误) 11. 事实婚姻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是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A 正确) 12. 事实婚姻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是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A 正确) 13. 爱情、婚姻和性生活三者之间,存在着实质的不同。(A 正确) 14. 有效沟通的三条原则是聆听、表达和交流。(A 正确) 婚前评估咨询应重点了解双方个性和家庭背景,讲究门当户对。(B 错误) 15. 夫妻平等包括夫妻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家庭中的权利义务的平等等方面。(B 错误) 16.一般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A 正确) 17. 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及其他的合法收入和财产,比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接受赠予而取得的财产等。(A 正确) 18. 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前,不具有法律上的夫妻身份。(B 错误) 19.夫妻关系指男女两人在性生活、社会生活及经济等方面过着共同生活的关系。(B 错误) 20. 夫妻关系的最大特征是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一体化。(B 错误) 21. 在新婚期,性关系的调适、金钱问题、婚姻关系、育儿问题及沟通问题是重要的调适方面。 (A 正确) 22.正面沟通指彼此的沟通以相互尊重的正向言论为导向,通常伴有妥协和幽默. (A 正确) 23. 美国心理学弗洛姆通过对爱的研究发现,关系、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是爱的基本形式。(A 正确) 24. 企图说服对方,和对方争论对错,这样的做法违反了夫妻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A 正确) 25. 浪漫是恋爱时候的事,老夫老妻不需要。(B 错误) 26. 养护式的爱指满足伴侣的需求和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同等重要的。(A 正确) 27. 在对新婚夫妻进行咨询时,可以运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来考察其面临的阶段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情况。(A 正确) 28. 降低对婚姻的预期是保证婚后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A 正确)

怎样处理好夫妻关系

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 (一)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 我觉得要处理好夫妻关系,首先要懂得彼此尊重。夫妻关系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任何一方都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对方之上。尤其是极个别男人,头脑里还余存大男子主义思想,总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根本不顾及妻子的感受,势必会引起妻子的不满,导致家庭出现不和谐因素。也有少数河东狮,管丈夫像管孩子,喜欢限制丈夫的自由,甚至当着同事的面,教训丈夫,更有甚者还会殴打,让老公在同事面前大丢面子,无法抬头。我觉得男人在社会上立足很不容易,男人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你家庭的地位。作为妻子,不懂得在外人面前给老公面子,别人也会瞧不起你老公,认为这个男人怕老婆,没出息。同事中,有对年轻夫妻,老婆在办公室教训老公,我就对她说:“有什么事回家说,男人要给面子的。” (二)夫妻之间要学会相互欣赏、赞美 夫妻之间要学会相互欣赏,不要老盯着对方的缺点,要学会欣赏她(他)的优点,不时地给予赞美。比如,妻子辛辛苦苦烧了一桌子菜,你要带着欣赏、赞美、感激的态度去享受。你可以不失时机地说:“老婆的手艺就是好,烧出的菜就是好吃”。她的心里会很受用的,做事的积极性会更高。这也是男人偷懒的妙招。人都喜欢赞美的,哪怕是成人。我老公以前就不太懂,老打击我的积极性,当他说我烧菜不好吃时,我就会反唇相讥:“你烧得好吃,那你烧好了。”后来他就学聪明了,不时说点漂亮话,虽然我也知道他有点违心,但至少不会引起我的反感。不要认为都是老夫老妻了,男人偶尔的甜言蜜语还是要的,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的。比如老婆买了件新衣服,她在镜子前转来转去,你是他的第一观众,当她满心欢喜跑到你面前问你好不好看时,你要装作很欣赏的样子,赞美几句,不要看都不看,敷衍着说:“好看,好看。”那样她会觉得你对她漠不关心。不要认为这都是些小把戏不屑一顾,夫妻关系的和谐,往往就靠这些才更融洽,其实男人真要好好学学。 (三)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 夫妻作为一家人,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安乐窝。男人想让妻子、孩子过得更好,想得更多的,可能就是怎样拼命赚钱,让自己老婆孩子物质生活更优裕。他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挣钱上,没多少时间顾及家庭。作为妻子,要理解丈夫,当丈夫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为他泡杯茶,说些中听的话。作为妻子,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忙家务,也很辛苦,丈夫也要学会体贴妻子。在忙于工作的过程中,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妻子,因为女人除了需要物质享受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抚慰,不要忽视了妻子的感受。 (四)夫妻要学会宽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经过浪漫的恋爱时期,最后成为一家人,恋人之间的那种神秘感慢慢消失,恋爱中隐藏起来的缺点开始暴露无遗了。呈现给对方的是本真的自我。有时你会感到失望,后悔怎么嫁(娶)了这么一个人。这时,你要明白,是人都会有缺点的,没有缺点的人,就是最大的缺点。既然你接受了她(他),就要接受对方的所有,包括缺点。要大度一点,要有容人之量,当对方有错时,你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咄咄逼人,揪住对方的缺点不放,你可以在大家态度都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依恋类型影响着人们成年以后的学习、工作、恋爱时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生命状态、信仰生活和整个人生,如果孩子在早期关系中感到爱与信任,他(她)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她)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留下不受欢迎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受任何人欢迎,这一心理暗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根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作过一个有关依恋类型对成人爱情婚姻关系影响的调查,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者的爱情关系维持10年以上是很正常的,而回避型依恋者的爱情却大多不超过6年,抵抗型依恋者承认他们的爱情很少有多于5年的。 ·安全型依恋: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因为这很少会发生;我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也有价值;我值得信任,你也值得信任”。

在亲密关系中:懂得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不会要求对方和自己一致,反而给对方空间,让对方做自己;在冲突和伤害中,不受威胁,能够原谅,能够施爱;使对方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得到医治和成长。 ·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 与别人接触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安和不舒服,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他们、更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回应;甚至是在爱侣间更加亲密的关系中,有时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 不安全型依恋之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没有价值;我行,你不行;人都不可靠,只能靠自己。”并由此发展出虚假的自尊心,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是无缺点的。 在亲密关系中:对自己的情绪没有什么了解,对别人的情绪也不了解;对东西比对人更加地的有兴趣(人不能带来安全感,是不可信任的);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很难与人产生亲密感,常常用表面的无所谓来掩饰内心对亲密关系实际的需要,并可能会以不需要投入情感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快乐感,如:酗酒、吸毒和性泛滥。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 一、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的理论是基于人 们是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 找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有 了伴侣,就会变得粘人?或者 为什么你不能长久地保持一段 亲密关系?最新研究发现在亲 密关系中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由 自己的“依恋类型”预先决定 的。 识别出自己是“回避型的 人”、“焦虑型的人”或者是“安全型的人”,你就能找到完美的配偶、改善你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不管是刚刚开始约会的人还是结婚已40几年的人-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类型里。了解你属于哪个类型,你就可以以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身边周围人的行为。 如果你是单身,正在寻找爱情,那么了解“依恋类型”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伴侣;或者,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亲密关系,这也会有助于你理解你在关系中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管你现在是何种状态,你将开始经历改变,向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进行改变。 依恋理论的根据是人们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找爱。尽管我们生活在推崇独立的文化氛围里,但是真理胜过一切:人们发现拥有良好亲密关系的人生活地更健康、寿命更长。 靠近某个特殊的人的需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大脑有个叫作“依恋系统”的生物机制,它包含情绪和行为,他们会确保我们能和爱人紧密呆在一起。 依恋系统向我们解释了当一个孩子和他/她的妈妈分开,为什么会变得紧张不安、发狂地到处找妈妈或者无休止地大哭,直到妈妈回到他/她身边。这个依恋系统也说明了我们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方式。 然而尽管我们都拥有这种依恋需要,但是我们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60年代,试验发现婴儿要么属于“安全型”、要么属于“焦虑型”、要么就是“回避型”。如果一个“安全型”婴儿的妈妈离开房间,他马上就哭起来,但妈妈一旦回来,他就能冷静下来,又开始玩起来。

夫妻间适度依恋可治愈心灵创伤

在夫妻关系中,以下情景似乎司空见惯: 夫妻俩相对而坐。 妻子告诉老公:邻家男人换了新工作,又买了一辆新车。正在看报纸的丈夫“嗯”了一声,抬眼看了看妻子,没说话。妻子接着说:你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该买辆新车了?丈夫又“嗯”了一声,但没再抬眼,而是继续看报纸。 这时,妻子心想:如果有了新车,能让邻居们看到我家的经济实力,可他虽然努力工作,却并不爱我了,对我的话毫无反应——如果爱我,他不会这样表现的。 与此同时,背身看报纸的丈夫心里也在说:她一点也不理解我,只会提出更多的物质要求。这么想着,丈夫背过身去。 这下可惹怒了妻子,她大声地指责丈夫:你根本就不爱我! 丈夫备感伤害,摔门离去。妻子伤心地哭喊着跟出门去。 于是,形成了妻子在后面追,丈夫在前面跑的镜头,直到妻子追累了不想再追提出离婚,丈夫才猛然觉得事关重大,需要寻求帮助。 在夫妻情绪聚焦家庭治疗工作坊,Furrow教授向大家呈现的一个带有 普遍性的案例。 JamesFurrow教授是美国加州Fuller心理学研究生院婚姻与家庭治疗 系主任,他是情绪聚焦家庭治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该流派在美国和加拿大最重要的培训师之一。 夫妻情绪聚焦家庭治疗(EmotionallyFocusedCoupleTherapyt简称EF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目标是帮助疏远或冲突的夫妻或亲子建立新的情感连结,进而共同解决婚姻或家庭中所面临的问题。该流派认为,情感的疏离与断层是婚姻与家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重建情感连结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一旦重新建立连接,双方将会有意愿进行沟通、了解和尊重,进而共同协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绪聚焦的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呈现以往,即让当事人看到双方恶性循环的模式;二是重构互动,即让前胸对后脑勺的两人转向彼此,面对面表达内心潜在真实的感受,看到所有好的情感,从而解决问题;三是巩固重新构建的互动模式,使夫妻二人共同面对生活。 为什么情绪聚焦的治疗以夫妻之间能够面对面,继而共同面对生活为治疗目标呢? Furrow教授讲了一个古老的亚洲故事。很久以前,人类确信自己生活 在长长的隧道里,暗无天日,活着就是要面对生活中的巨龙,即各种困难险阻。生活得怎样,取决于如何面对那条巨龙。是独自面对,还是寻找一个伴侣共同面对,都需要生活的智慧。很多人都想找心仪的伴侣,有时候甚至把自己的伴侣当成了那条巨龙,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配偶就是与你一起面对困苦最有力的人,所以,情绪聚焦家庭治疗就是要帮助这些曾经亲密,却后来疏离的爱人,走到一起来重新面对。

依恋类型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成人依恋类型对研究生恋爱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生依恋与恋爱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成人依恋测量问卷——关系问卷(RQ)和李归同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RST)对在校的291名研究生的依恋类型和恋爱关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研究生中,安全型依恋的被试,恋爱关系关系满意度较高,而轻视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成人依恋恋爱关系满意度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1 引言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持久的情感连接,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提出的。依恋关系的研究早期是针对依恋关系的研究早期是针对婴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但依恋理论的奠基人Bowlby坚持认为依恋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在个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存在个体差异。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止,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阶段,典型的标志是Hazan和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他们认为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同样也能应用到成人的恋爱过程中。Bartholomew和Horowitz根据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将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维度,两两结合产生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倾注型、轻视型、害怕型。 大量的研究(Brennan&Shaver&1995;Collin,1996;Collins&Read,1990;Simpsm,1990)发现,依恋类型部分地可以预测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感觉、思想和行为。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在我国成人依恋对恋爱质量的影响。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石河子大学1—3年级在校研究生为被试,有效被试291名。男生120人(41%),女生171人(59%);正在恋爱中的人225人(77%),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人66人(23%)。 2.2 测量工具 2.2.1 成人依恋问卷:包括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两部分。关系问卷包括四段短文,分别描述四种依恋类型,要求被试从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的依恋类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采用的是李归同修订的,该量表有36个项目,其中18个项目测的是依恋回避,另外18个项目测的是依恋焦虑。 2.2.2 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采用的是Andrew N. Williams编制的关系满意度问卷,共7个项目,采用的是5点记分。 2.3 统计方法 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11.5,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 结果 3.1 成人依恋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291名研究生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在依恋类型上安全型有150

婚姻与家人关系测试2答案

距考试结束还有:000天00小时45分45秒 婚姻与家人关系y 过程性评测 判断题:6道,每道5分,总分30 1.在两性沟通方式差异上,女性更重视感情、交流,期望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地位、能力。 正确 错误 2.有效沟通的三条原则是聆听、表达和交流。 正确 错误 3.事实婚姻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是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 正确 错误 4.一般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 正确 错误

5.婚姻家庭咨询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求助者进行指导,可以使用“你应该……”的言行,这是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 正确 错误 6.婚前评估咨询应重点了解双方个性和家庭背景,讲究门当户对。 正确 错误 1.若果双方没有真正的(),任何性关系都难以持久的存在下去。 亲昵关系 性开放 性成熟 婚姻关系 2.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的特点( ). 对人对己抱有积极看法,会快乐的寻求与他人的恋爱关系 对人对己抱有消极看法,会对恋爱关系产生最坏的预期 对自己充满怀疑,对亲密关系中的人会有过多依赖 喜欢自己,却不太会尊重他人

3.关于“相似性或一致性”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完全先赋的因素指的是宗教、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塑造。 价值观指的是个人的择偶观念、行为,强调个人的社会属性个人层面主要是指个人受种族和民族的影响 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完全先赋、价值观、个人层面 4.以下关于婚礼的说法,正确的是()。 婚礼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 举行婚礼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婚礼只是一种民间习俗,并不具有法律意义 办理结婚登记或举行婚礼都可以缔结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5.美国心理学家巴塞洛缪认为依恋风格可以分为( )。 四种依恋类型 三种依恋类型 两种依恋类型 五种依恋类型 6.恋爱过程以()为目的 寻找爱情和培养爱情

依恋关系理论

依恋理论 摘要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受到这样一种假设的指导:导致在父母和其子女间出现密切的情感纽带的动机系统,也导致在情感关系密切的成人间发展出情感纽带。本文的目的,是要向不熟悉这一领域的人们——或只是对成人依恋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个简述,简单介绍成人依恋研究的历史、关键的理论概念、以及一些研究发现。 背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 Ainsworth 开

婚姻关系是社会关系

婚姻关系是社会关系 不要向最爱的人坦白过去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激情,特异的依恋和忠贞与奉献。而专一、忠贞也是维系爱情的必要条件。但婚姻和成熟的两性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除了本能而美好的激情之外,它要遵循社会规则去运行,这就需要经营。 很多人仍然在痛苦地挣扎和迷惑:婚姻中的两个人到底应毫无保留还是有所保留?自古以来这都是个有争议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夫妻关系=没有自我夫妻双方应该同心同德,培养共同的兴趣,追求共同的利益。但是“夫妻关系”并不等于“没有自我”。夫妻关系是个社会关系,其物质基础是两个独立成熟的个体,可以为自己负责,也可以为对方负责;结为夫妻应该使两个人生活的更加独立、更加快乐,而不是意味着原来独立的自我消失了,使双方成为一种病态的依恋关系。一个有自我和自信的人才会真正享受美好的爱情婚姻生活。过度牺牲自我后必然要求对方同样回报自己,如果对方达不到要求,就会产生怨恨,于是“牺牲”之后的爱情往往转变为“占有”。爱情中的双方应该是两个交叉的圆,交叉的那部分是彼此分享的领域;但还应有未交叉的部分,未交叉的部分是给个体提供成长的空间。爱情=透明爱情、婚姻是碗汤而不是钵水。美好的爱情需要诚实的滋养,但是诚实与透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操作技术。透明是毫

无遮掩,而诚实是尊重对方,同时也尊重自我。即使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我们也不需要把心中任何感受和所有想法一一向对方汇报。这样做只能破坏爱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毫无疑问,有时人们会想入非非,你需要把幻想都告诉对方吗?把所有想法都扔给对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实质是为了减轻自我压力而把压力转嫁给对方。您的过去是您自己的,而现在和未来是你们两个人的,你仍然需要私人空间,而无须把自己过去的遭遇和不快乐的经历带给对方或着带到新生活中来,无论当时对方能否接受,都会留有有形或无形的伤害或创伤的印痕。这是生活的艺术也是生存技能。爱情就是一点沙子都不能掺。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激情,特异的依恋和忠贞与奉献。而专一、忠贞也是维系爱情的必要条件。但婚姻和成熟的两性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除了本能而美好的激情之外,它要遵循社会规则去运行,这就需要经营不是所有的出轨行为都等于背叛,或者说所有的背叛都完全不可容忍。爱情是一个承诺,承诺永远喜欢一个人。但并不等于每一个自我都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不能接受别人的欣赏或者欣赏他人,一个人除了婚姻和固定的两性关系之外有所欣赏的异性朋友并非就是“背叛”,只不过我们将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乎情,止乎礼。”另外,要分析“出轨”行为的起因和根源,如寻求关注、证明自我价值或者只是为了改变压抑的生存状态。所以,当背叛出现时,与其关注这个行为本身,不如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有能力清除“沙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