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整理)运动系统练习题

(整理)运动系统练习题

(整理)运动系统练习题
(整理)运动系统练习题

运动系统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有关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 身体直立

B. 两眼平视前方

C. 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D. 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E. 呈立正姿势

2.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胫骨在腓骨内侧

B. 舌在口腔内侧

C. 前臂内侧又叫尺侧

D. 小腿的外侧又叫腓侧

E. 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端

3.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B. 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C. 水平面与地面平行

D. 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为横切面

E. 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为横切面

4. 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的是

A.指骨B.桡骨

C.跖骨D.肋骨

E.股骨

5. 下列各骨中,属于短骨的是

A.跖骨B.跗骨

C.掌骨D.趾骨

E.骶骨

6. 椎骨的一般结构不包括

A. 椎体

B. 椎弓

C. 椎孔

D. 齿突

E. 棘突

7. 每块椎骨均具有的结构是

A. 齿突

B. 肋凹

C. 椎孔

D. 横突孔

E. 末端分叉的棘突

8. 颈椎特有的结构

A. 椎孔呈圆形

B. 关节突

C. 横突孔

D. 棘突长

E. 椎孔

9. 骶骨

A. 由4块骶椎融合而成

B. 呈三角形,盆面隆凸

C. 骶角是寻找骶管裂孔的体表标志

D. 岬是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后方的突起

E. 骶前、后孔与骶管不完全相通

10. A rib is a ___ bone.

A. long

B. short

C. flat

D. irregular

E. sesamoid

11. 属于肋骨的结构是:

A. 肋凹

B. 横突肋凹

C. 肋切迹

D. 锁切迹

E. 肋沟

12、胸骨

A.属于不规则骨B.分胸骨柄和胸骨体两部分

C.与胸骨直接连接的肋共有7对D.胸骨角平对第3肋

E.胸骨柄两侧有颈静脉切迹

13. 胸骨角平对

A. 锁骨内侧端

B. 第1肋

C. 第2肋

D. 第4肋

E. 第6肋

14. 属于面颅骨的是

A. 筛骨

B. 鼻骨

C. 颞骨

D. 枕骨

E. 蝶骨

15. 成对的脑颅骨有:

A. 筛骨

B. 蝶骨

C. 枕骨

D. 顶骨

E. 额骨

16. 不成对的面颅骨有

A. 鼻骨

B. 泪骨

C. 下颌骨

D. 腭骨

E. 颧骨

17. 下颌窝前方的隆起称为

A. 大结节

B. 小结节

C. 顶结节

D. 关节结节

E. 跟结节

18. 有下颌神经通过的是

A. 棘孔

B. 圆孔

C. 卵圆孔

D. 破裂孔

E. 筛孔

19. 经过棘孔的结构是

A. 眼神经

B.上颌神经

C. 下颌神经

D. 脑膜中动脉

E. 展神经

20. 参与构成骨性鼻中隔的骨是

A. 犁骨和腭骨

B. 下鼻甲和犁骨

C. 上颌骨和犁骨

D. 犁骨和鼻骨

E.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21. 在直立姿势下,最不易引流的鼻旁窦是

A.上颌窦B.额窦

C.蝶窦D.筛窦前、中群E.筛窦的后群

22. 前囟的闭合时间,正确的是

A. 生后不久闭合

B. 生后1-2岁

C. 出生前

D. 3-4岁

E. 生后半年

23. 不属于肩胛骨的结构有

A. 肩峰

B. 肩胛冈

C. 肩胛下窝

D. 盂下结节

E. 大结节

24. 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浅沟是

A. 桡神经沟

B. 尺神经沟

C. 结节间沟

D. 半月切迹

E. 冠突窝

25. 桡神经沟位于

A. 肱骨上端

B. 肱骨体中部后面

C. 肱骨下端

D. 尺骨体

E. 桡骨体

26. 肱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 解剖颈

B. 外科颈

C. 肱骨干

D. 肱骨下端

E. 尺神经沟

27. 属于下肢带骨的是

A. 股骨

B. 胫骨

C. 跗骨

D. 跖骨

E. 髋骨

28. 股骨

A.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3

C.大转子位于颈、体连接处的下方D.转子间嵴位于大、小转子间的前方E.收肌结节位于股骨外上髁的上方

29. 外踝位于:

A. 胫骨下端

B. 胫骨上端

C. 腓骨上端

D. 腓骨下端

E. 股骨下端

30. 骶骨和髋骨均有得结构是

A.粗线

B.月状面

C.耳状面

D.弓状线

E.髋臼

31. 下列何者属于单轴关节

A.椭圆关节B.鞍状关节

C.屈戌关节D.球窝关节

E.平面关节

32. 有关颞下颌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由下颌头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B. 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C. 易向前下方脱位

D. 属联合关节

E. 前进与后退运动发生于上关节腔

33. 能防止脊柱过度后伸的韧带是

A. 项韧带

B. 棘间韧带

C. 棘上韧带

D. 前纵韧带

E. 黄韧带

34. Which movement is possible at both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A. abduction and adduction

B. circumduction

C. abduction and flexion

D. extension and flexion

E. medial and lateral rotation

35. 黄韧带

A. 位于棘突间

B. 位于横突间

C. 颈部后延形成项韧带

D. 位于椎弓板间

E. 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之功能

36.不属于胸廓上口的结构是

A. 胸骨柄

B. 第1肋骨

C.第1胸椎体D.锁骨

E.第1肋软骨

37. 喙肩弓

A. 位于肩关节后方

B. 由喙突、肩峰、喙肩韧带共同构成

C. 防止肱骨头向后脱位

D. 由纤维软骨构成

E. 以上均不正确

38. 有关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球窝关节B.关节盂边缘有盂唇

C.肱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D.关节囊薄而松弛

E.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39. 肩关节脱位肱骨头移位多向:

A.关节上方B.关节外侧

C.关节内侧D.关节前下方

E.关节前方

40. 肘关节

A. 关节囊外侧最薄弱

B. 属于联合关节

C. 包括3个关节

D. 可单独完成前臂旋前

E.常见的脱位是桡、尺骨向前脱位

41. 有关肘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属复关节

B.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

C. 小儿可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D. 鹰嘴易向前下方脱位

E. 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在屈肘90度时呈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

42. 腕关节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屈B.伸

C.收D.展

E.旋转

43. 不参与腕关节构成的结构是

A.手舟骨B.月骨

C.三角骨D.豌豆骨

E.桡骨腕关节面

44. 可防止胫骨后移的主要韧带是

A. 前交叉韧带

B. 后交叉韧带

C. 胫侧副韧带

D. 腓侧副韧带

E. 膑韧带

45. 内侧半月板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 内侧半月板较大

B. 内侧半月板呈C形

C. 是透明软骨

D. 内侧半月板前部窄后宽

E. 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和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

46、踝关节

A. 关节囊前后壁紧张,两侧壁松弛

B. 由胫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

C. 腓骨不参与构成踝关节

D. 距骨滑车的内、外侧无关节面

E. 当背屈时,关节较稳定

47. 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是

A.肩关节B.肘关节

C.腕关节D.膝关节

E.踝关节

48. 骨骼肌按形态分类,不包括

A.长肌B.短肌

C.阔肌D.不规则肌

E.轮匝肌

49. 不属于肌的辅助装置的结构是

A.浅筋膜B.深筋膜

C.滑膜囊D.滑膜襞

E.腱鞘

50.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

A. 使头偏向同侧,脸转向同侧B.使头偏向同侧,脸转向对侧

B. 使头偏向对侧,脸转向对侧D.使头偏向对侧,脸转向同侧

C. 使头后仰

51. 出现“翼状肩”是何肌肉受损所致

A.胸大肌B.胸小肌

C.前锯肌D.背阔肌

E.三角肌

52. 使肩关节外展的肌肉是

A.胸大肌B.胸小肌

C.三角肌D.冈下肌

E.小圆肌

53. 膈的主动脉裂孔平

A.第6胸椎水平B.第8胸椎水平

C.第9胸椎水平D.第10胸椎水平

E.第12胸椎水平

54. 海氏三角

A.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浅动脉围成

B.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C. 腹腔内容物从海氏三角膨出称为斜疝

D. 由腹直肌内侧缘、腹股沟韧带与腹壁下动脉围成

E. 无上述情况

55. 有关腹股沟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B. 长约4-5cm

C. 内口为腹股沟管腹环

D. 男性腹股沟管内有精索通过

E. 前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

56. 下列何者不属于面肌

A.额肌B.咬肌

C.眼轮匝肌D.颊肌

E.鼻肌

57. 止于下颌角外侧面的肌肉是

A.咬肌B.颞肌

C.翼内肌D.翼外肌

E.颊肌

58. 既能屈髋关节又能屈膝关节的肌肉是

A.缝匠肌B.股直肌

C.股薄肌D.髂腰肌

E.长收肌

59. 既能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的肌肉是

A.缝匠肌B.股四头肌

C.耻骨肌D.长收肌

E.短收肌

60. 最有力的伸髋关节的肌肉为

A.臀大肌B.股四头肌

C.半腱肌D.半膜肌

E.缝匠肌

61. 使足外翻的肌肉是

A.胫骨后肌B.胫骨前肌

C.腓肠肌D.腓骨长肌

E.比目鱼肌

62. 使足内翻的肌肉是

A.胫骨前肌B.腓骨长肌

C.腓骨短肌D.腓肠肌

E.比目鱼肌

63. 止于尺骨粗隆的肌肉是

A.喙肱肌B.肱肌

C.肱三头肌D.肱二头肌

E.尺侧腕屈肌

64. 止于桡骨粗隆的肌肉是

A.喙肱肌B.肱肌

C.肱三头肌D.肱二头肌

E.桡侧腕屈肌

65. 起于盂上结节的肌肉是

A. 肱二头肌长头

B. 肱二头肌短头

C. 肱三头肌长头

D. 肱三头肌内侧头

E. 肱三头肌外侧头

66. 三角肌的主要作用是

A.屈肩关节B.伸肩关节

C.使肩关节外展D.使肩关节旋内

E.使肩关节旋外

67. 无屈膝作用的肌肉是

A.缝匠肌B.股二头肌

C.半腱、半膜肌D.比目鱼肌

E.腓肠肌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E

2. B

3. D

4. D

5. B

6. D

7. C

8. C

9. C 10. C 11. E 12. C 13. C 14. B 15. D 16. C 17. D 18. C 19. D 20. E 21. A 22. E 23. E 24. B 25. B 26. B 27. E 28. A 29. D 30. C 31. C 32. B 33. D 34. D 35. D 36. D 37. B 38. C 39. D 40. C 41. D 42. E 43. D 44. B 45. E 46. E 47. D 48. D 49. D 50. B 51. C 52. C 53. E 54. B 55. E 56. B 57. A 58. A 59. B 60. A

61. D 62. A 63. B 64. D 65. A 66. C 67. D

二. 多项选择题

1. 胸椎的主要特征是

A.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B.有齿突凹

C.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D.椎体呈心形

E.有横突孔

2. 寰椎

A.棘突末端分叉B.有齿突凹

C.无椎体D.有齿突

E.两侧块下方有下关节面

3. 腰椎区别于其它椎骨的特征是

A. 棘突细长B.有横突孔

C. 有肋凹

D. 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E. 椎体较大,呈肾形

4. 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A. 额窦

B. 上颌窦

C. 筛窦前、中群

D. 筛窦后群

E. 蝶窦

5. 翼点:

A. 顶、枕、颞、蝶骨汇合处

B. 颅侧面最薄弱点

C. 呈“H”形

D. 额、顶、颞、蝶骨汇合处

E.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6. 位于颅中窝的有

A. 颈静脉孔

B. 破裂孔

C. 圆孔

D. 棘孔

E. 筛孔

7. 位于颅后窝的管、孔有:

A. 颈静脉孔

B. 破裂孔

C. 筛孔

D. 枕骨大孔

E. 舌下神经管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palpated on the surface of body?

A. angle of mandible

B. sternal angle

C. clavicle

D. ischial spine

E. tubercle of iliac crest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characteristics of a synovial joint?

A. synovial fold

B. articular surface

C. articular capsule

D. articular labrum

E. articular cavity

10. 髋关节的韧带有

A. 骶棘韧带

B. 骶结节韧带

C. 髂股韧带

D. 交叉韧带

E. 股骨头韧带

11. 参与构成桡腕关节的骨有:

A. 尺骨下端

B. 豌豆骨

C. 舟骨

D. 桡骨下端

E. 三角骨

12. 斜角肌间隙

A. 内有膈神经通过

B. 内有锁骨下动脉通过

C. 内有臂丛通过

D. 内有锁骨下静脉通过

E. 位于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

13. 通过膈的结构有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食管

D. 气管

E. 主动脉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ACD

2. BCE

3. DE

4. ABC

5. BCDE

6. BCD

7. ADE

8. ABCE 9. BCE 10. CE 11. CDE 12. BCE 13. BCE

三. 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和构成,分别起、

和作用。

2.骨按其形态可分为、、和四类。

3.骨主要由、和构成,其中_____具有造血功

能。

4.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即、、和,

其中、凹向前。

5.胸廓上口由、和构成,下口则由、

、、与构成。

6.在肱骨下端的后面,内上髁后下方的沟叫做,有通

过。

7.近侧列腕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是、、、

,其中不参与桡腕关节的构成。

8.面颅骨中,成对的骨有、、、、

和;不成对的骨有、、

9.颅中窝的重要孔裂除颈动脉管内口(破裂孔)外还有、

、和;颅后窝的重要孔裂有、、和。

10.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关节的辅助结

构包括、、。

11.颞下颌关节由与颞骨的和共同构成。

12.肩关节是由与肩胛骨的构成的。

13.肘关节是复关节,由、和关节构成,肘关节

的尺侧和桡侧分别有和。

14.骨盆的下口是由、、、、和

构成。

15.膝关节由_____、_____和_____构成的;其内、外侧和前方分别有_____、_____

和_____韧带加强。

16.斜角肌间隙是由、和共同围成的,有

和通过。

17.胸大肌起于、和,止于,主要作用是使

肱骨、和。

18.咀嚼肌包括、、和,其中止于下颌角

内、外侧面的分别为、。

19.三角肌起于、和,止于,收缩时主要使

肩关节。

20.股四头肌有四个头,它们分别起自、、和

,止于,主要作用是和。

21.小腿三头肌的三个头分别起自、和,三头相合

移行为止于,其主要作用为和。填空题参考答案

1. 骨、骨连结、骨骼肌、杠杆作用、枢纽作用、动力作用。

2.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 骨膜、骨质、骨髓、骨髓

4.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颈曲、腰曲。

5. 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第

12胸椎下缘的连线。

6. 尺神经沟、尺神经

7. 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豌豆骨

8. 上颌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骨、腭骨、颧骨;犁骨、下颌骨、舌骨

9. 视神经管、圆孔、卵圆孔、棘孔;枕骨大也、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

内耳门

10.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关节唇、关节盘

11. 下颌头、下颌窝、关节结节

12. 肱骨头和关节盂

13. 肱桡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

14. 耻骨联合下缘、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尾骨尖

15.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后面;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髌韧带

16.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第1肋、臂丛、锁骨下动脉

17. 锁骨内侧端、胸骨、第1-6肋前面、肱骨大结节嵴、内收、旋内、前屈

18. 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翼内肌、咬肌

19. 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三角肌粗隆、外展

20. 髂前下棘、股骨粗线内侧唇、股骨粗线外侧唇、股骨体前面、胫骨粗隆、屈髋关节、伸膝关节

21. 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比目鱼肌线、跟腱、跟结节、屈踝、屈膝

四. 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 (Anatomical position)

2.正中矢状面 (median sagittal plane)

3.翼点(pterion)

4.翼腭窝 (pterygomaxillary fossa)

5.足弓 (arches of foot)

6.胸骨角 (sternal angle)

7.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

8.胸廓 (thoracic cage)

9.肋弓 (costal arch)

10.骨盆 (pelvis)

11.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

12.斜角肌间隙

13.腹股沟管 (inguinal ligament)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 解剖学姿势:是解剖学和医学描述中规定的一种标准姿势,要求:身体直立,

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双足并立,足尖向前。

2. 正中矢状面:矢状面是通过一条矢状轴所作的与水平面垂直的切面,将人体

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通过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的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为正中矢状面,简称为正中面。

3. 翼点:是在颞窝底部额、顶、颞、蝶骨的汇合处形成的“H”形的结构。翼点

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质比较薄弱,易发生骨折。骨折时容易损伤脑膜中动脉前支,引起硬膜外血肿。

4. 翼腭窝:位于上颌骨、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狭窄的间隙。其前壁为上颌骨体

的后面;后壁为蝶骨翼突根部的前面;内侧壁为腭骨垂直板的外侧面,恰好是鼻腔的侧壁;翼腭窝的交通关系如下: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前经眶下裂通眶腔;向下经翼腭管通口腔;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后下经翼管通颅外;向内侧经蝶腭孔通鼻腔。

5. 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它们的骨连结连接形成的凸向上的弓形结构,可分为内

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块楔骨以及内侧3个跖骨共同连接构成;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外侧两个跖骨连接构

成;横弓由骰骨、3块楔骨和跖骨构成。足弓有利于人体直立、行走,并对足底的血管、神经起保护作用。

6.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的向前的横行隆起,其两侧平对第2肋,

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7. 滑膜关节:简称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骨与骨之间靠纤维结缔组

织囊相连,其是有间隙,运动联合。

8. 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胸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的鸟笼

状结构。成人近似圆锥形,有上口、下口和前、后、左、右四壁。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构成;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前端、肋弓、剑突共同构成。

9. 肋弓:是第8~10肋前端通过软骨间关节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而形成的软骨

弓。通过两侧肋弓下缘的平面是腹上部与腹中部的分界平面。

10. 骨盆:是由左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结连接而成的盆状结

构。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与功能相适应,男女性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

11.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形成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的内侧端有一小部分腱纤维又转而向后下方移行,转折部分叫做陷窝韧带或腔隙韧带;止于耻骨梳的部分叫做耻骨梳韧带。

12. 斜角肌间隙:由第一肋上面与前、中斜角肌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间隙,有锁骨

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13. 腹股沟管: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肉筋膜裂隙,

长约 4.5cm。有两口、四壁,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 1.5cm;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上方。腹股沟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五. 问答题

1.颈、胸、腰椎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2.试述翼点的位置、形态和临床意义。

3.

4.请描述鼻旁窦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5.椎骨之间的骨连结的形式有哪些?

6.

7.试述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和功能。

8.

9.试述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10.试述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11.

12.试述肩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13.试述髋关节结构、特点和运动。

14.试述骨盆的组成、分部,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

问答题参考答案

1. 答:人体各部椎骨有不同的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多分叉;胸椎在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都有和肋骨相关节的肋凹,棘突细长,斜向后下,互相掩盖,呈叠瓦状。腰椎:椎体高大,呈肾形,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2. 答:翼点是位于颞窝底部,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形成的“H”形的结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翼点是颅侧面最薄弱处,易骨折。此处骨折时常伴有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3. 答:鼻旁窦共有4对,即: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额窦位于额骨内,

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时不易引流;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由许多不规则的小腔组成,可分前、中、后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4. 答:连结椎体的结构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连结椎弓的结构有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上下关节突之间有关节突关节。成年人的骶椎和尾椎之间还有骨性结合。

5. 答: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脊柱前面观从上到下可见椎体逐渐增大,至骶骨耳状面以下迅速缩小;后面观可见所有椎骨的棘突均位于一条直线(后正中线)上;脊柱侧面观有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脊柱具有运动、保护及支持体重等作用。

6. 答: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1块胸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结组成。胸廓的形态近似鸟笼状,具有两口、四壁。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构成,下口由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 肋与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构成。胸廓具有支持、保护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吸气时肋的前端抬高,胸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及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气体进入胸腔;呼气时肋的前端降低,胸骨下降,胸廓的前后径及左右径缩小,胸腔容积变小,有利于气体呼出。

7. 答:颞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前后壁松驰,囊外侧有颞下颌韧带加强,囊内有一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有上下运动、前后运动、侧方运动,张口运动和闭口运动。上下运动:下颌骨上升或下降,发生在下关节腔。前后运动:下颌骨前进或后退,发生在上关节腔。侧方运动:是一侧下颌头在原位转动,另一侧的下颌头作前后运动。张口运动:是下颌头向前下方的运动。闭口运动:与张口运动相反。

8.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关节囊薄而松驰,前、上、后

方有韧带或肌腱加强,下壁最薄弱,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薄而松驰,所以肩关节的运动灵活。肩关节的运动形式包括: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9. 答: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关节囊厚而坚韧,向上附着于髋臼唇,向下前面达转子间线,后面仅包绕股骨颈内侧2/3。囊壁有韧带加强,后下壁薄弱。辅助结构有: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髋臼横韧带、髋臼唇等。结构特点:股骨头大,髋臼深包含了股骨头的大部分;关节囊厚而坚韧,包绕的范围广;关节囊周围有许多韧带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运动:髋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但运动幅度比肩关节小。

10. 答:骨盆由两侧髋骨、骶骨、尾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连接而成。以骶岬、两侧的骶骨翼、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为界线分为大、小骨盆。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单片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oc 15页)

安全性 □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威胁 任一系统,不管它是手工的还是采用计算机的,都有其弱点。所以不但在信息系统这一级而且在计算中心这一级(如果适用,也包括远程设备)都要审定并提出安全性的问题。靠识别系统的弱点来减少侵犯安全性的危险,以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提供满意的安全水平,这是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做得到的。 管理部门应该特别努力地去发现那些由计算机罪犯对计算中心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所造成的威胁。白领阶层的犯罪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存在于某些最不可能被发觉的地方。这是老练的罪犯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犯罪行为,而且这种犯罪行为之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普遍。 多数公司所存在的犯罪行为是从来不会被发觉的。关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任何统计资料仅仅反映了那些公开报道的犯罪行为。系统开发审查、工作审查和应用审查都能用来使这种威胁减到最小。 □计算中心的安全性 计算中心在下列方面存在弱点: 1.硬件。如果硬件失效,则系统也就失效。硬件出现一定的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预防性维护和提供物质上的安全预防措施,来防止未经批准人员使用机器可使这种硬件失效的威胁减到最小。 2.软件。软件能够被修改,因而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严密地控制软件和软件资料将减少任何越权修改软件的可能性。但是,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由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修改软件的可能性。银行的程序员可能通过修改程序,从自己的帐户中取款时漏记帐或者把别的帐户中的少量存款存到自己的帐户上,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其它行业里的另外一些大胆的程序员同样会挖空心思去作案。 3.文件和数据库。公司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始材料。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文件和数据库可以说是公司的命根子。例如,有多少公司能经受得起丢失他们的收帐文件呢?大多数机构都具有后备措施,这些后备措施可以保证,如果正在工作的公司数据库被破坏,则能重新激活该数据库,使其继续工作。某些文件具有一定的价值并能出售。例如,政治运动的损助者名单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所以它可能被偷走,而且以后还能被出售。 4.数据通信。只要存在数据通信网络,就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有知识的罪犯可能从远处接通系统,并为个人的利益使用该系统。偷用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存在这种可能性。目前已发现许多罪犯利用数据通信设备的系统去作案。 5.人员。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同样要更加注意那些租用灵敏的信息系统工作的人。某个非常无能的人也能像一个本来不诚实的人一样破坏系统。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分为物质安全和逻辑安全。物质安全指的是硬件、设施、磁带、以及其它能够被利用、被盗窃或者可能被破坏的东西的安全。逻辑安全是嵌入在软件内部的。一旦有人使用系统,该软件只允许对系统进行特许存取和特许处理。 物质安全是通过门上加锁、采用防火保险箱、出入标记、警报系统以及其它的普通安全设备就能达到的。而作为联机系统的逻辑安全主要靠“口令”和核准代码来实现的。终端用户可以使用全局口令,该口令允许利用几个信息系统及其相应的数据库;终端用户也可使用只利用一个子系统或部分数据库的口令。 □安全分析过程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406349 学分:2分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 适应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及生物基础;训练周期的类型、改变负荷的形式;体、战术训练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参赛准备的内容及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评估与对策。 理解训练方法的意义和操作过程及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竞技战术、战术能力的概念;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运动智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关系;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高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掌握技术、战术能力训练的方法;各类运动训练计划结构和组织及控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学时)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了解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2学时) 1、了解运动训练管理的含义及其管理的层次结构; 2、明确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 3、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三)运动员选材(2学时) 1、明确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2、了解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实施。

【VIP专享】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 2014.10 _ 学院自动化 _ 专业班级自1103 _ 姓名曹俊博 __ 学号 41151093 指导教师潘月斗 ___ 成绩 _______

摘 要 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R和ASR结构,其中主回路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σn≤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 Key Words:double closed loop;DC speed control system;without the static poor;simulation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运动训练学思考题

运动训练学思考题 第一章 1、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举例说明)P1(借笔记抄) 2、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变化P4 3、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P8 4、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P11 5、运动训练理论的划分层次P13 6、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P15 第二章 7、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P29 8、训练实施系统P32 9、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应注意P40 10、选拨体系应注意P41 第四章 1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P96 1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及症候P107.108 13、连续负荷及其效应P107 14、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P109 15、信息的运用(借笔记抄) 第五章 16、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关系P117 17、运动训练方法的五个发展阶段(5是混合训练阶段)P124 18、现代训练方法发展方向P125 19、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分类P128 20、怎样操作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P131 第六章 21、体能训练的意义P164 22、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P165 23、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P167 24、力量训练方法P171(借笔记抄) 25、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P173(借笔记抄) 26、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或要素P175(借笔记抄) 27、速度素质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特征及任务P179 28、速度素质的重要意义P181 29、速度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P184 30、耐力素质分类P190 31、发展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P198 32、处理有氧无氧耐力的关系应注意P201

第七章 33、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P207 34、运动技术评价P208 35、运动技术评价常用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P209 36、协调能力是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P212 37、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关系P220 38、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P223 39、运动技术创新的目的P226 40、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P226(借笔记抄) 41、运动技术预见的三个层面P231 42、运动项群技术的训练要点P233 第八章 43、举例说明战术在所修专业中的运用P242 4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P252 45、抓住战术意识培养这一核心环节P256 46、着重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P257 第九章 47、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的关系P261 48、目标设置技能P264 49、注意技能P272 50、运动智能的训练P281 51、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285 第十章 52、运动训练计划实例P288(借笔记抄) 53、运动训练过程基本结构P289 54、运动训练计划基本内容基本部分P291 55、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高原现象P319 56、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P321 第十一章 57、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P335(借笔记抄) 58、训练计划安排应注意P342 59、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P342 60、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安排应注意P352 第十二章 61、训练内容交替安排原理P368(借笔记抄) 第十三章 62、赛前准备的训练工作P414

运动学知识点及例题(详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1.质点 (1)定义: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把物体看作有质量的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质点是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2.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可能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但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假定它是静止的。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④比较两物体运动时,要选同一参考系。 3.位置、位移和路程 (1)位置是空间某个点,在x 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在x 轴上是有向线段,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路径无关。 (3)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因为一个矢量和一个标量不能比较。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是线段.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A B A B C 图1-1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14.10 _ 学院自动化 _ 专业班级自1103 _ 姓名曹俊博__ 学号 指导教师潘月斗 ___ 成绩 _______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R和ASR结构,其中主回路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σn≤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 Key Words:double closed loop;DC speed control system;without the static poor;simulation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3分 一、课程性质、任务 性质: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任务: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具有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教材适用评价:本教材被国家教育部立项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作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适用。由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主编。 适用的参考资料:安朝臣:《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运动训练学对于其它实践课程,如散打、跆拳道、篮球等技能型科目的教学及其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竞技体育形成与发展,理解竞技体育特点与社会价值。掌握运动训练的任务及内容。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六、技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七、技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八、技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项群得科学意义,理解项群理论的应用,掌握各项基本特征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第三节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运动成绩,竞技能力的基本涵义及其决定因素,理解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掌握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运动训练学章节总结习题集

运动训练学习题集 体育科学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搞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1运动训练原则: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集群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4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与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3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4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5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第八章 1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2想象训练法:是在运动员大脑内部语言和套语的指导下进行战术表象回忆,能过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丰富而准确的战术表象。

高考力学实验运动学试验

力学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 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 点时纸带的速度v E = (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 6=65.00cm ,d 3=19.00cm ,物体的加速度a= m/s 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 >50Hz ,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1)0.1,交流; (2) 53 10 d d - f ; (3)3.0; (4)偏小. 【名师解析】(1)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电源频率为50HZ ,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0.02s .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1/f=0.1s .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E = 532d d T -=53 10 d d -f 。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得a=63329d d d T --=2 0.650.190.1990.1 --? m/s 2=3.0m/s 2 ; (4)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f >50Hz ,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 2 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2、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选取ABCD 纸带上四个点,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 =________ cm ;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 m/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2016—2017第一学期《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本课程共讲授十四章内容,分别就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训练同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项群训练理论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学期,通过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运动训练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培养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毕业生能够胜任体育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门课程为指定选修课,共32学时,2学分,授课对象为体育系2011级1—6班,体育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该班每周授课2学时,共16周。授课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讲授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性形式,来完成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完成。 本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该班共有学生26人。整体上看,上课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认真思考问题,课下基本按时完成作业。在本门课程学生试卷的分析中,参加考试10人,考试人数占总人数的100%,缓考同学均是参加学院的顶岗实习的同学;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通过了考核,没有不及格学生。从学生考试试卷看,学生答题有一定的条理性、清晰性以及全面性。虽然部分同学在案例分析题的回答上不够全面,判断题上知识运用还不灵活,但重点知识把握较好。总体而言,成绩较理想。

3)机器人逆运动学实验

实验(3)机器人逆运动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基于robotics机器人库构建机器人; 2)对构建的机器人进行逆运动学分析; 3)了解和熟悉机器人逆运动学的作用。 二、机器人连杆关系图: 图1 机器人连杆关系图 连杆变换矩阵: 参数含义:

三、基本函数介绍 (1)2连杆机器人实例 图2连杆机器人坐标系1)建立机器人DH参数表 2)根据D-H参数创建机器人连杆对象

3)根据连杆对象,建立机器人 4)观测建立机器人的情况 正运动学函数: 1)正运动学函数的使用 T=two_link.fkine([pi/4 pi/4]) T = 0.0000 -1.0000 0 0.7071 1.0000 0.0000 0 1.7071 0 0 1.0000 0 0 0 0 1.0000 2)观测计算结果的情况,三维显示 two_link.plot([pi/4 pi/4])

3)逆运动学函数 q=two_link.ikine(T,[0 0],[1 1 0 0 0 0]) q =0.7854 0.7854 ikine 函数的参数说明: Q = R.ikine(T, Q0, M, OPTIONS) Q0为求解的初始值; M 为自由度数,也就是有运动关节,对应有关节的为1。 (2)对于六自由度机器人求解的逆解,以puma560为例。 1)函数ikine6s 使用方法Q = R.ikine6s(T, CONFIG) 其中T 为机器人位姿矩阵。CONFIG 为臂型 'l' arm to the left (default) 'r' arm to the right 'u' elbow up (default) 'd' elbow down 'n' wrist not flipped (default) 'f' wrist flipped (rotated by 180 deg) X Y Z

基于+PLC+的两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 PLC 的两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张坤森 学号:2014062038 指导教师;彭宽栋 专业:机电一体化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以可编程控制器 PLC 作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步进电机作为运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设计了基于 PLC 的两轴运动控制系统;通过 PLC 高速脉冲口输出高速脉冲,实现了单轴运动或者两轴运动;采用触摸屏作为操作面板,建立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 PLC;步进电机;运动控制 0 前言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价格低。但当起动频率太高或者负载太大,步进电机极易失步。而步进电机闭环控制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提高系统精度和稳定性。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采用增量式编码器作为反馈装置。而 PLC 作为一种工业计算机,具有逻辑控制、步进控制、数据处理、存储功能、自诊断功能、通信联网等功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强的抗干扰性、较好的通用性等优点。所以,使用 PLC 控制步进电机,构建两轴运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 系统组成 本文所实现的示教与再现功能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西门

子 S 7-200系列的 C P U226 D C/D C /D CP L C作为主控制器。该 C P U具有 4个最高 20k H z的正交高速脉冲计数器 ,能够对输入的正交编码脉冲信号进行 4分频 [ 5] ; 2个最高 20k Hz 的高速脉冲输出 ;24个输入点和 16个输出点 ; 其布尔型指令执行时间只有 0. 22μ s [ 6] 。 2 系统总体设计 该运动控制系统由触摸屏、 PLC、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限位开关、急停开关、编码器等组成。操作者通过触摸屏端操作,向PLC 发出控制指令,PLC 根据控制指令和内部梯形图控制相应步进电机动作,步进电机将带动相应的进给轴动作,同时,PLC 将采集与步进电机相连的编码器产生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返回给触摸屏,以完成整个系统的反馈环节。此外,外部限位开关用于限定运动系统的极限位置,急停开关用于发生突发状况时,立即停止机器,防止伤害或者损失扩大。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 1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分解

运动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赵黎明、王雁编 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直流调速 实验一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3.学习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二.预习要求 1.了解速度调节器在比例工作与比例—积分工作时的输入—输出特性。 2.弄清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见图6-7。 四.实验设备及仪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33(A)组件或MCL—53组件。 4.MEL-11挂箱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或自配滑线变阻器)。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直流发电机M01(或电机导轨及测功机、MEL—13组件)。 7.直流电动机M03。 8.双踪示波器。 五.注意事项 1.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激磁。 2.接入ASR构成转速负反馈时,为了防止振荡,可预先把ASR的RP3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使调节器放大倍数最小,同时,ASR的“5”、“6”端接入可调电容(预置7μF)。 3.测取静特性时,须注意主电路电流不许超过电机的额定值(1A)。 4.三相主电源连线时需注意,不可换错相序。 5.电源开关闭合时,过流保护发光二极管可能会亮,只需按下对应的复位开关SB1

即可正常工作。 6.系统开环连接时,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U g起动电机。 7.起动电机时,需把MEL-13的测功机加载旋钮逆时针旋到底,以免带负载起动。 8.改变接线时,必须先按下主控制屏总电源开关的“断开”红色按钮,同时使系统的给定为零。 9.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地线通过示波器外壳短接,故在使用时,必须使两探头的地线同电位(只用一根地线即可),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六.实验内容 1.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主电路未通电) (a)用示波器观察MCL—33(或MCL—53,以下同)的双脉冲观察孔,应有双脉冲,且间隔均匀,幅值相同;观察每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极电压波形,应有幅值为1V~2V 的双脉冲。 (b)触发电路输出脉冲应在30°~90°范围内可调。可通过对偏移电压调节单位器及ASR输出电压的调整实现。例如:使ASR输出为0V,调节偏移电压,实现α=90°;再保持偏移电压不变,调节ASR的限幅电位器RP1,使α=30°。 2.求取调速系统在无转速负反馈时的开环工作机械特性。 a.断开ASR的“3”至U ct的连接线,G(给定)直接加至U ct,且Ug调至零,直流电机励磁电源开关闭合。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三相调压器的输出,使U uv、Uvw、Uwu=200V。 注: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以下均同。 c.调节给定电压U g,使直流电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的范围内测取7~8点,读取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 d 3.带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工作的系统静特性 a.断开G(给定)和U ct的连接线,ASR的输出接至U ct,把ASR的“5”、“6”点短接。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U uv,U vw,U wu为200伏。 c.调节给定电压U g至2V,调整转速变换器RP电位器,使被测电动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ASR的调节电容以及反馈电位器RP3,使电机稳定运行。 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7~8

运动学实验

运动学实验 预习报告要求 1.无需画原理图 2.归纳简述实验内容与步骤(不要全抄讲义) 3.绘制数据记录表格 4.预习要求 1、了解超声波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频率之间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f-v关系直线的斜率求声速。 2、了解如何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速度,由显示屏显示v-t关系图,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可研究:(1)自由落体运动,并由v-t关系直线的斜率求重力加速度。 (2)简谐振动,可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等参数,并与理论值比较。 3、列出测量数据记录表。 预习思考当你在铁道旁看见火车由远及近时,你听到的声音频率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为什么? 实验相关知识与内容 当波源和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原子,分子和离子由于热运动使其发射和吸收的光谱线变宽,称为多普勒增宽,在天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光谱线的多普勒增宽已成为一种分析恒星大气及等离子体物理状态的重要测量和诊断手段。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的雷达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车辆等运动目标速度的监测。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查人体内脏的活动情况,血液的流速等。电磁波(光波)与声波(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是一致的。本实验既可研究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又可利用多普勒效应将超声探头作为运动传感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目的】 1、测量超声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收频率之间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f-V关系直线的斜率求声速。 2、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速度,查看V-t关系曲线,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可研究: ①自由落体运动,并由V-t关系直线的斜率求重力加速度。 ②简谐振动,可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等参数,并与理论值比较。 ③匀加速直线运动,测量力、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④其它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原理】 1、超声的多普勒效应 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为: f = f0(u+V1cosα1)/(u–V2cosα2)(1) 式中f0为声源发射频率,u为声速,V1为接收器运动速率,α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

搬运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本

搬运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搬运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部分:题目设计要求。 一、搬运机械手功能示意图 二、基本要求与参数 本作业要求完成一种二指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该机械手采用二指夹持结构,如图1所示,机械手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搬运、放置等操作。以夹持圆柱体为例,要求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流程。机械手经过升降、左右回转、前后伸缩、夹紧及松开等动作完成工件从位置A 到B 的搬运工作,具体操作顺序:逆时针回转(机械手的初始位置在A 与B 之间)—>下降—>夹紧—>上升—>顺时针回转—>下降—>松开—>上升,机械手的工作臂都设有限位开关SQ i 。 A B 工SQ 1 SQ 2 SQ 3 SQ 4 SQ 5 SQ 6 夹松

设计参数: (1)抓重:10Kg (2)最大工作半径:1500mm (3)运动参数: 伸缩行程:0-1200mm; 伸缩速度:80mm/s; 升降行程:0-500mm; 升降速度:50mm/s 回转范围:0-1800 控制器要求: (1)在PLC、单片机、PC微机或者DSP中任选其一; (2)具备回原点、手动单步操作及自动连续操作等基本功能。 三、工作量 (1)驱动及传动方案的设计及部件的选择; (2)二指夹持机构的设计及计算; (3)总体控制方案及控制流程的设计; (4)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设计内容及说明 (1)机械手工作臂及机身驱动部件的选择及设计,需设计出具体的驱动及传动方案,画出方案原理框图。 (2)末端夹持机构设计,该结构需保证抓取精度高,重复定

位精度和运动稳定性好,并有足够的抓取能力。设计应包括确定夹持方案、计算夹持范围、计算夹紧力及驱动力,完成夹持机构设计图。 (3)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确定控制方案、核心功能部件的选择、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绘制控制流程框图。 第二部分:设计过程 搬运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运动训练学习题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员选材: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有潜质的运动员选拔出来从事运动训练的竞技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5.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6.教绪员:是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 7.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竞技活动中竞技能力的直接体现者和运动成绩的创造者。 六、简答题 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国有哪些? 答: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2)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 2.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从不同实践过程看,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部分。(1)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2)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3)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4)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获得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3.现代竞技体育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竞技体育表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2)竞技体育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 (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群体件;(5)公开性;(6)观赏性。 5.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答:(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竞技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6.简述现代运动训练具备哪些特点。 答: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与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与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7.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答: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动成绩。

高考物理力学,运动学实验题

课时作业(二十六)[第26讲本单元实验] 基础热身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K26-1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则(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的速度v B=__________m/s; ②从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___________J; ③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26-1 2.在用如图K26-2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6-2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速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技能强化 3.2011·德州模拟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图K26-3 4.2010·安徽卷利用如图K26-3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0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