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设计基础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是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语言。

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数据项;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元素;而数据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载体;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据运算。

数据定义语言(DDL):该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数据操纵语言(DML):该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

数据控制语言(DCL):该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功能。

数据库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不独立、数据不能共享、数据无结构,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

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文件系统。但是数据独立性低,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于扩充,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控制功能,包括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恢复功能。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分布性、逻辑整体性、位置透明性和复制透明性的特点,其数据也是分布的;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经常重复存储,数据也并非必须重复存储,主要视数据的分配模式而定。若分配模式是一对多,即一个片段分配到多个场地存放,则是冗余的数据库,否则是非冗余的数据库。

数据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结构的一种表示形式,它具有不同的层次与结构方式。概念级,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用户级,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它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存储级,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或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指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

模式,或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所见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

内模式,或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存取、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的传输。

数据模型从抽象上描述了数据库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三部分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分为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最早发展出来的数据库模型。它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很普遍,如家族结构、行政组织机构,它们自顶向下、层次分明。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中,键的定义是能够唯一限定一条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集合,则成为键。数据结构表示为一个二维表,数据看成一个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

关系模式设计属于逻辑设计。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成关系,E-R图中属性也可以转换成关系的属性。实体集也可以转换成关系。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形表示属性,用菱形表示联系。

每个属性都已不能再分为简单项,则它属于第一范式模式。

第二范式首先是第一范式,另外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表必须有一个主键;二是没有包含在主键中的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第三范式首先是第二范式,另外非主键属性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不能存在传递依赖。

本题中STC关系模式中,属性不能再拆分,是一个第一范式。该关系的主键(SNO,CN),教师的姓名不完全依赖于该主键,它还依赖于教师号,所以并不满足第二范式。

并运算表示为R∪S,表示在关系R中插入关系S中的记录。

自然连接运算表示为R|×|S,要求关系R和S有公共域,并且通过公共域的相等值进行连接。

除法运算表示为R÷S,要求R中的域包含S中的所有属性,并且R中有一些域不出现在S中。

差运算表示为R-S,表示在关系R中删除关系S中的记录。

笛卡尔积运算:是两个关系的合并操作,T=R*S,

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选择的条件以逻辑表达式给出,使得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的元组将被选取。

交: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关系R和S,它们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交运算的结果是R和S的共同元组。

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称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要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去掉。

数据结构概念一般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上的运算集合。数据的逻辑结构只抽象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管它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形式。

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6个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计算机二级数据库设计基础题库

1.在关系模型中,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 2.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一对多。 3.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属性。 4.在关系A(S,SN,D)和B(D,CN,NM)中,A的主关键字是S,B的主关键字是D,则D是A的,外键(码)。 5.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模式定义的是,数据定义语言。 6.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的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的是,数据操纵语言。 7.一名雇员就职于一家公司,一个公司有多个雇员。则实体公司和实体雇员之间的联系是,1:m联系。 8.在数据系统中,用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是,概念数据模型。 9.一个兴趣班可以招收多名学生,而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个兴趣班,则实体兴趣班和实体学生之间的联系是,m:n联系。 10.在数据库系统中,给出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表示的是,物理数据模型。 11.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中,逻辑设计阶段。 12.设有关系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每一个学生学号唯一,除属性学号外,也可以作为键的是,身份证号。 13.在数据库系统中,考虑数据库实现的数据模型是,逻辑数据模型。 14.在数据库设计中,描述数据间内在语义联系得到E-R图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15.关系数据模型,可以表示实体m:n联系。 16.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是,E-R图中的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关系。 17.在数据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中,数据肥肉共享性好且冗余度最小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 18.在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时,可将E-R图中的属性表示为关系模式的,属性。 19.优化数据库系统查询性能的索引设计属于数据库设计的,物理设计。 20.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 21.一个运动员有多个队员,一个队员仅属于一个运动队,一个队一般都有一个教练,则实体运动队和队员的联系是,一对多。 22.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23.若实体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多对一。会 24.在数据库中数据总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而应用程序不受影响,称为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5.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多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一对多。 26.逻辑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下面属于逻辑模型的是,关系模型。 27.运动会中一个运动项目可以有多名运动员参加,一个运动员可以参加多个项目,则实体项目和运动员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 28.数据库中对概念模式内容进行说明的语言是,数据定义语言。 29.某个工厂有若干个仓库,每个仓库存放有不同的零件,相同零件可能放在不同仓库中,则实体仓库和实体零件间的联系是,多对多。 30.数据看系统中完后才能查询操作使用的语言是,数据操纵语言。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数据库设计的生存期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到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将数据库 设计分为六个阶段。如下图。 ①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 需求。 ② 概念结构设计 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概念模型(用 E-R 图表示)。 ③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 进行优化。 ④ 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 方法)。 ⑤ 数据库实施 需求A 祈断段 T 1 概念设计阶段 i 逻辑 q 丰计阶段 1 物理. 1 殳计阶段 j 数据E L 支实施阶段 数据库运荷? 维护阶段 得到用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用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

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 SQL )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说明: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上述 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二、数据库设计阶段的内容 设计步骤既是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包括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下面针对各阶段的设计内容给出各阶段的设计描述。如下图。 阶段 濮块结构) 三、数据库设计阶段的模式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如下图 需求数据字睦、全系统中数据项、 分析數据證、数据存储的描述 数1E流图和判定我(利宦 闕)、数据字典中处理过程的 描述 设计 概念模型〔E?兄图) 模块设计 IPO表 编写模武装入 数JE 实施数揭库试 运行阶段 Create … L o豆恋■?. 程序编码 编译联结 测试 Tlain () * ■ A if???then ■■ i HUl 数据宇典 系窥说朋书包括: ①新系统要求、 方案和概图 ②反映新系统信息 流的数据流图 方法选择物理 存取路径建立设计

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 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 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 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 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占全卷的30分。 2. 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数据库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1.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A A)数据约束 B)数据类型 C)关系运算 D)查询 3.有两个关系R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投影 B)交 C)选择 D)并 5.若实体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A A)多对一 B)一对多 C)一对一 D)多对多

6.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自然连接 7.当数据库中数据总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而应用程序不受影响,称为数据的()。A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应用独立性 D)以上都不对 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并 B)投影 C)交 D)选择 11.运动会中一个运动项目可以有多名运动员参加,一个运动员可以参加多个项目。则实体项目和运动员之间的联系是()。A A)多对多 B)一对多 C)多对一 D)一对一 12.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B A)选择 13.下面对软件测试描述错误的是()。B A)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B)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C)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 D)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15.某个工厂有若干个仓库,每个仓库存放有不同的零件,相同零件可能放在不同的仓库中。则实体仓库和零件间的联系是()。A A)多对多 B)一对多 C)多对一 D)一对一 16.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交 17.设数据集合为D={ 1,3,5,7,9 },D上的关系为R,下列数据结构B=(D,R)中为非线性结构的是()。D A)R={ (5,1), (7,9), (1,7), (9,3) } B)R={ (9,7), (1,3), (7,1), (3,5) } C)R={ (1,9), (9,7), (7,5), (5,3) } D)R={ (1,3), (3,5), (5,9) } 19.大学下面有若干学院,每个学院有一名院长(不可兼任),则实体学院和院长的联系是()。A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20.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有关系模式 S(S#,Sn,Sg,Sd,Sa),其中属性S#、Sn、Sg、Sd、Sa 分别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和年龄,关键字是S#。检索全部大于20岁男生姓名的表达式为()。A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年版) 基本要求: 1. 初步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熟练掌握MySQL 的安装及配置技能; 3. 熟练使用MySQL 平台下的SQL 语言实现数据库的交互操作; 4. 熟悉一种MySQL 平台下的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主语言(C/ Perl/ PHP),并初步具备利用该语言进行简单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5. 掌握MySQL 平台下的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技术。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与方法 1. DBS 三级(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结构; 2. DBS 的运行与应用结构(C/ S、B/ S); 3. 关系规范化的基本方法。 二、数据库设计 1. 概念设计; 2. 逻辑设计; 3. 物理设计。 三、SQL 交互操作 利用MySQL 进行数据库表、数据及索引的创建、使用和维护。 四、MySQL 的日常管理 1. MySQL 安装与配置技能; 2. MySQL 的使用及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机制; 3. MySQL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4. 性能调优技术。 五、MySQL 的应用编程 1. 触发器、事件及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 2. MySQL 平台下的C 语言(或Perl/ PHP)的应用程序编制。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120 分钟,满分100 分。 上机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 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 分)、操作题60 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 题)。

上机考试内容: 1. 考试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编程语言:C/ Perl/ PHP 2. 在上述环境下完成如下操作: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数据查询;安全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与导出。 3. 在上述环境下开发C/ S 或B/ S 结构下的一个简单应用系统。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程序设计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模拟试卷14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程序设计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 模拟试卷14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 1.下面属于整数类I的实例的是 (分数:2.00) A.229 √ B.0.229 C.229E-2 D."229" 解析:解析: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选项A是整数;选项B是小数;选项C是科学计数法;选项D是字符串。 2.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下面不属于开发阶段任务的是 (分数:2.00) A.测试 B.设计 C.编码 D.需求分析√ 解析:解析:开发阶段由三个阶段组成:设计、实现编码和测试。需求分析属于定义阶段。 3.下面属于黑盒测试方法的是 (分数:2.00) A.判定覆盖 B.条件覆盖 C.错误推测法√ D.基本路径测试 解析:解析: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场景法等。 4.下面属于整数类1实例的是 (分数:2.00) A.-101 √ B."101" C.101E02 D.123.456 解析:解析: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选项A是负数,属于整数;选项B是字符串;选项C是科学计数法;选项D是小数。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软件过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B.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 C.软件过程是软件维护过程 D.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维护过程 解析:解析:软件过程是指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和维护一个过程模型。一个软件过程定义了软件开发中采用的方法,但软件过程还包含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

Access数据库设计基础

Access数据库设计基础 设计合理的数据库可以让您访问最新的、准确的信息。由于正确的设计对于实现使用数据库的目标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投入时间学习良好设计的相关原则。这样,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一个既能满足您的需要又能轻松适应变化的数据库。 本文提供了规划数据库的一些原则。您将学习如何确定需要哪些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划分到相应的表和列,以及这些表如何彼此关联。应当在创建第一个数据库之前首先阅读本文。 本文内容 ?需要了解的一些数据库术语 ?什么是好的数据库设计? ?设计过程 ?确定数据库的用途 ?查找和组织所需的信息 ?将信息划分到表中 ?将信息项转换为列 ?指定主键 ?创建表关系 ?优化设计 ?应用规范化规则 需要了解的一些数据库术语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 可将信息组织到表中,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列表,与会计人员的便笺簿或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工作表类似。在简单的数据库中,可能仅包含一个表。对于大多数数据库,可能需要多个表。例如,可

以在一个表中存储有关产品的信息,在另一个表中存储有关订单的信息,再在另一个表中存储有关客户的信息。 每一行也称为记录,而每一列也称为字段。记录是一种用来组合某事项的相关信息的有效且一致的方法。字段是单个信息项,即出现在每条记录中的项类型。例如,在“产品”表中,每一行或记录中都会包含与某个产品相关的信息。每一列或字段则包含有关该产品的某种类型的信息,如名称或价格。 什么是好的数据库设计? 一些原则可为数据库设计过程提供指导。第一个原则是,重复信息(也称为冗余数据)很糟糕,因为重复信息会浪费空间,并会增加出错和不一致的可能性。第二个原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如果数据库中包含不正确的信息,任何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的报表也将包含不正确的信息。因此,基于这些报表所做的任何决策都将提供错误信息。 所以,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应该是这样的:

计算机等级二级MSOffic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第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计算机等级二级M S O f f i c e高级应用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第4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 1. 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如数字、声音、文字、图片等 2.数据库:简称为DB(Database),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注意两点:其一是数据库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为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方便用户管理与组织数据库的一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如Oracle、Access 4. 数据库管理员:由于数据库的共享性,因此对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需要有专人管理,称他们为数据库管理员。 5.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5个部分所组成。简称为DBS(Database System)。注意:人们一般所说的数据库是指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文件系统阶段:它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能力,可以把它看成数据库系统的雏形,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 2.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但脱胎于文件系统,受文件的物理影响较大。 3.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当前的主流数据库,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逻辑性强物理性少。(数据管理3个阶段的比较,要求理解)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1.数据的集成性2.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doc 7页)

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doc 7页)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基本特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及二级映射,E-R模型,关系模型和关系代数,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 1.数据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数据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及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三级模式及两级映射的概念 2.数据模型3个描述内容、E-R模型的概念及其E-R 图表示法、关系操纵、关系模型三类数据约束 3.关系模型的基本操作、关系代数中的扩充运算4.数据库设计生命周期法的4个阶段 4.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考点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考试链接: 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

应该识记数据语言所包括的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作、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系统的核心,主要有如下功能:数据模式定义、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数据操纵、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和检查、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数据的服务。为完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语言: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库管理员的主要工作如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维护、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效率。 考点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考试链接:

ixhsby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程序设计和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1.算法的复杂度主要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3.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4.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而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 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 5.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都可以是空的数据结构。 6.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①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 是连续的;②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7.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在这种线性表的结构中,一端是封闭的,不允许进行插入与 删除元素;另一端是开口的,允许插入与删除元素。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 8.队列(queue)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后进后出或 先进先出。 9.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一般采用循环队列的形式。 10.元素变动频繁的大线性表不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而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1.在链式存储方式中,要求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 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 12.树(tree)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属于层次模型。 13.二叉树通常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4.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 性质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 性质3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15.二叉树的遍历可以分为三种:前序遍历(中前后)、中序遍历(前中后)、后序遍历 (前后中)。 16.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查找只需要比较log2n次,而顺序查

计算机等级二级MS Offic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第4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计算机等级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第4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4.1.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 1. 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如数字、声音、文字、图片等 2.数据库:简称为DB(Database),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注意两点:其一是数据库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为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方便用户管理与组织数据库的一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如Oracle、Access 4. 数据库管理员:由于数据库的共享性,因此对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需要有专人管理,称他们为数据库管理员。 5.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5个部分所组成。简称为DBS(Database System)。注意:人们一般所说的数据库是指数据库系统。 4.1.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文件系统阶段:它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能力,可以把它看成数据库系统的雏形,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 2.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但脱胎于文件系统,受文件的物理影响较大。 3.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当前的主流数据库,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逻辑性强物理性少。(数据管理3个阶段的比较,要求理解)

数据库设计基础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B A、物理设计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需求分析阶段 解析: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数据则是把图形分析出来的联系反映到数据库中,即设计出表,所以属于辑设计阶段。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c) R B C D a0K1 b1N1 S B C D F3H2 A0Kq N2X1 T B C D a0K1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并 B、自然连接 C、笛卡尔积 D、交 解析: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所以B)错误。笛卡尔积是用R集合中元素为第一元素,S集合中元素为第二元素构成的有序对,所以C)错误。根据关系T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从关系R与关系S中取得相同的关系组所以取得是交运算,选择D)。

152、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课程C(课号,课名),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则表SC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C A、课号,成绩 B、学号,姓名,成绩 C、学号,课号 D、学号,成绩 解析:数据库里面的关键字一般是指表的索引,根据关键字来检索数据,方便,快捷。 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C) A、多对一 B、多对多 C一对多 D一对一 解析:因为一间宿舍可以住多个学生即多个学生住在一个宿舍中,但一个学生只能住一间宿舍,所以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R S T A B B C A B C m113m13 n235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C) A笛卡尔积 B交 C自然连接 D并 解析: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所以根据T关系中的有序组可知R与S进行的是自然连接操作。

数据库设计基础有答案

数据库设计基础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据模型中,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是______。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以上3个都是 答案:C 2.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数据库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B.数据库中只存在记录之间的联系 C.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 D.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答案:C 3. 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的运算称为______。 A.联接 B.投影 C.选择 D.排序

答案:B 4. 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A.数据 B.数据元素 C.数据项 D.数据结构 答案:C 5. 索引属于______。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概念模式 答案:B 6.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答案:A 7.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模拟模型 D.软件工程 答案:B 8. 为了合理组织数据,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是______。 A.“一事一地”的原则,即一个表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之间的一种联系 B.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C.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并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D.以上各原则都包括 答案:D 9.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__。 A.选择 B.联接

C.并 D.笛卡尔积 答案:D 10. 下列关于参数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当实参的数量少于形参的数量时,多余的形参初值取逻辑假.F. B.当实参的数量大于形参的数量时,多余的实参被忽略 C.实参和形参的数量必须相等 D.答案A、B均正确 答案:A 11.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______。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答案:B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关系中每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值域

计算机二级——数据库设计(选)

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MS包括DB和DBS B【解析】数据库(DB)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来管理数据及数据库的系统;数据库系统(DBS)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等在一起的总称。因此DBS包括DB和DBMS。 2.数据库系统中,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集合称为 A)数据库 B)数据模型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A【解析】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无联系 B)数据库中任意两个表之间一定不存在联系 C)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存在联系 D)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以及两个表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C【解析】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以及表之间都存在联系。 4.能够减少相同数据重复存储的是 A)记录 B)字段 C)文件 D)数据库 D【解析】数据库表的一行称为一个记录,一列称一个字段。文件管理阶段不能保证相同数据重复存储。在数据库系统阶段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可大大减少相同数据重复存储。 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一种操作系统在 B)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C)一种编译程序 D)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D【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从软件分类的角度来说,属于系统软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数据库定义 B)数据库和网络中其他系统的通信 C)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D)数据库访问 B【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模式定义、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数据操纵、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数据的服务。 7.数据库系统中完成查询操作使用的语言是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基础(三)模拟题

[模拟]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基础(三)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______。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系统 D.一种操作系统 参考答案:B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和保护以及数据服务等。 第2题: 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______。 A.椭圆形 B.矩形 C.菱形 D.三角形 参考答案:C E-R图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表示属性,用菱形表示联系。 第3题: 有3个关系R、S和T如下: 其中关系T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______。 A.选择 B.投影 C.交

D.并 参考答案:D 选择和投影都是对单个表进行运算,其结果都是一个关系。选择运算是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投影运算则是选择满足条件的列。交和并运算要求参与运算的表有相同的属性,R∩S是由同时属于R和S的元组组成的关系,题目中R∩S的结果为空。 第4题: 有两个关系R-S如下: 由关系R通过得到关系s,则所使用的运算为______。 A.选择 B.投影 C.插入 D.连接 参考答案:B 由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插入、连接的定义可知,本题操作中所使用的运算是投影。 第5题: 有3个关系R、S和T如下:

由关系R和s通过关系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______。 A.笛卡儿积 B.交 C.并 D.自然连接 参考答案:D 交和并运算要求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属性,因此可以排除选项B、C。R与S的笛卡儿积是一个4元关系,有4个元素,因此选项A错误。R与s有公共的属性B,可通过公共属性的相等值进行连接,这就是自然连接,可见选项D是正确的。第6题: 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A.数据设计 B.数据库系统设计 C.数据库维护 D.数据库管理员培训 参考答案:B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要求、性能良好的数据库,这就是数据库设计。 第7题: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______。 A.属性 B.键 C.关系 D.域 参考答案:C 从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是比较直接的,实体和联系郁可以表示为关系,E-R 图中的属性也可以转换成关系的属性。

1 数据库设计概述

1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各阶段设计描述

2 概念结构设计 在早期的数据库设计,在需求分析阶段后,就直接进行逻辑结构设计。由于此时既要考虑现实世界信息的联系与特征,又要满足特定的数据库系统的约束要求,因而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设计时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也使设计工作变得十分复杂。1976年P.P.S.Chen提出在逻辑结构设计之前先设计一个概念模型,并提出了数据库设计的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Approach)。这种方法不包括深的理论,但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目前成为数据库设计中通用的工具。 使用E-R模型来进行概念模型的设计通常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建立局

部概念模型,然后综合局部概念模型,成为全局概念模型。 2.1 E-R模型基本符号 实体的表示:用长方形 联系的表示:用菱形,1:1、1:n 、(m:1)、(m:n) 属性的表示:用椭圆形

E-R图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个联系集合可以定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集合上,例如老师--学生--课程的联系集合S-T-C,就是定义在三个实体上。 一个联系集合也可以定义在一个实体集合上,例如零件下又分有子零件,每个零件又可由m个子零件组成,每个子零件又可组合成n个零件。 对于给定的实体集合,可以定义一个以上的联系集合,例如工程项目--工人可以定义两个联系集合,其中一个表示工程项目和工人的联系,另一个表示工程项目和工人中的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联系。前者是n:m的联系,后者是1:1的联系。 实体联系图可以表示一个实体类型对另一个实体类型的存在的依赖性,例如工人这一实体下反映其被抚养者的关系,就是依赖关系,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11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11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 1.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 (分数:2.00) A.自然连接√ B.交 C.投影 D.并 解析:解析: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连接是一个叫自然连接的特例。它满足下面的条件:两关系间有公共域;通过公共域的相等值进行连接。通过观察三个关系R,S,T的结果可知关系T是由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 2.在关系模型中,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 (分数:2.00) A.关系√ B.属性 C.元组 D.主码(键) 解析:解析:每个二维表代表一个关系,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 3.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 (分数:2.00)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解析:解析:由于B和C有一一对应的联系,而A和B之间有一对多的联系,则通过关系之间的传递,则A和C之间也是一对多的联系。 4.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 (分数:2.00) A.选择 B.投影 C.交 D.并√ 解析:解析:关系代数的并运算是指: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 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为R∪S。形式定义为:R∪S≡{t|t∈R∨t∈S),式中t是元组变量。本题中关系T 是由属于关系R的或者属于关系S的元组组成,所以T是R∪S的结果。 5.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 (分数:2.00) A.记录 B.行 C.属性√ D.元组 解析:解析:自然连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关系之间有公共域。二是通过共域的相等值(属性)进行连接。

数据库设计基础(二)

数据库设计基础(二)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据模型中,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是______。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以上)个都是 答案:C 2.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数据库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B.数据库中只存在记录之间的联系 c.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 D.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答案:C 3. 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的运算称为______。 A.连接 B.投影 C.选择 D.排序 答案:B 4. 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A.数据 B.数据元素 C.数据项 D.数据结构 答案:C 5. 索引属于______。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概念模式 答案:B 6.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答案:A 7.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模拟模型 D.软件工程 答案:B 8. 为了合理组织数据,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是______。 A.“一事一地”的原则,即一个表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之间的一种联系 B.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C.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并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D.以上各原则都包括 答案:D 9.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__。 A.选择 B.连接 C.并 D.笛卡儿积 答案:D 10. 下列关于参数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元数据库设计基础

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元:数据库设计基础 A008:数据结构的三级模式不包括() A、数据模式 B、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内模式 参考答案:A A009(图):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投影 B、并 C、交 D、自然连接 参考答案:D A010:下列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逻辑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B、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C、在物理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D、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参考答案:B A058:在关系A(S,SN,D)和B(D,CN,NM)中,A的主关键字是S,B的主关键字是D,则D是A的()A、外键(码)B、主键(码)C、候选键(码)D、 参考答案:A A059(图):有两个关系R,S如下,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关系T,则所用的操作为() A、自然连接 B、差 C、笛卡尔积 D、并 参考答案:B A060: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模式定义的是() A、数据管理语言 B、数据定义语言 C、数据控制语言 D、数据操纵语言 参考答案:B A099:公司销售多种产品给不同的客户,客户可选择不同的产品,则实体产品与客户间的关系是() A、多对多 B、一对多 C、一对一 D、多对一 参考答案:A A100(图):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有关模式S(S#,Sn,Sg,Sd,Sa),其中属性S#、Sn、Sg、Sd、Sa分别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和年龄,关键字是S#。检索全部小于20岁男生姓名的表达式为()

A、 B、 C、 D、 参考答案:A A101:在进行逻辑设计时,将E-R图中实体之间联系转化为关系数据库的() A、元组 B、关系 C、属性 D、属性的值域 参考答案:B A151: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类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参考答案:B A153:设有表示公司和员工及雇佣的三张表,员工可在多家公司兼职,其中公司C(公司号,公司名,地址,注册资本,法人代表,员工数),员工S(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雇佣E(公司号,员工号,工资,工作起始时间)。其中表C的键为公司号,表S的键为员工号,则表E的键码为() A、员工号 B、公司号,员工号,工资 C、员工号,工资 D、公司号,员工号 参考答案:D A191(图):有两个关系R和T如下:则由关系R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2019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学习教程: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2019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学习教程:数据库设计与 管理 (四)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用户对象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持环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与DBMS)设计出数据模式。 数据库设计的两种方法: 面向数据的方法: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 面向过程的方法: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 当前,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是数据库设计的主流方法。 数据库设计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 逻辑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阶段 编码阶段 测试阶段 运行阶段 进一步修改阶段 前四个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阶段,重点以数据结构与模型的设计为主线。

2.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 第一阶段:需求收集和分析,收集基本数据和数据流图。 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对数据库的要求: 信息要求 处理要求 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的集合,它包括五个部分: 数据项,即数据的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 数据流,能够是数据项,也能够是数据结构,用来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或输出 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通常是手工凭证、手工文档或计算机文件 处理过程 3.数据库概念设计 1)概念设计概述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 根据需求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或人员设计一个综合的全局模式。适合于小型或并不复杂的单位或部门。 (2)视图集成设计法

将系统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对每个部分实行局部模式设计,建立 各个部分的视图,再以各视图为基础实行集成。比较适合于大型与复 杂的单位,是现在使用较多的方法。 2)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 (1)选择局部应用 根据系统情况,在多层的数据流图中选择一个适当层次的数据流图,将这组图中每一部分对应一个局部应用,以该层数据流图为出发点,设计各自的E-R图。 (2)视图设计 视图设计的三种次序: 自顶向下:先从抽象级别高且普遍性强的对象开始逐步细化、具 体化和特殊化。 由底向上:先从具体的对象开始,逐步抽象,普遍化和一般化, 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图设计 由内向外:先从最基本与最明显的对象开始,逐步扩充至非基本、不明显的对象。 例:某大学由一名校长主管,学校下设多个学院,每个学院又的 多个系;每个系有一名系主任,负责聘任教师;每个教师能够承担多 门课,同一门课又可由多个教师承担;每个系有多个班级,每个班级 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多门课程,学习结束后,每 门课程对应一个成绩。要求设计该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阶段,得到该学校的机构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E-R图设计 首先,设计“院长”、“学院”和“系”之间的联系。一个学院 有一个院长,一个院长主管一个学校;一个系属于一个学院,一个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