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让 努维尔 08_project_list

让 努维尔 08_project_list

让 努维尔 08_project_list
让 努维尔 08_project_list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著作,名为《走向新建筑》。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建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完全可以被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所替代。这正是在一个科学蓬勃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 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设计理念的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中,柯布西耶已经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建筑。从独具特色的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柯布西耶,在设计建筑时,保持其应有的功能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更倾向于表现主义。朗香教堂是个具有创意性和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他与其说是一座建筑,更不如称其为一件艺术品更为贴切。如果你们去过那里,就会惊讶地发现,教堂内部的墙面,几乎没有一面是直的,大多都以弯曲的流水线为主,甚至有部分墙面还是倾斜的,这让整座教堂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最大的特点是,教堂的墙面上,被镂空了大小不一的窗户,用玻璃镶嵌,当阳光投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氛围与情调。这也难怪朗香教堂被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柯布西耶建筑风格 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有革新意识。柯布西耶建筑风格也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风格,对学院派的建筑思想具有一定力度的冲击。 从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风格和特点。在他初期设计的建筑作品中,萨伏依别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极其简单的建筑,室内、室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横窗是其唯一的点缀。但是他紧紧地抓住了建筑学的三个要素,阳光、空气和草地。在这个时期,他虽然尚未完全挣脱古典主义风格对其的影响,但已经较完美地将古典、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柯布西耶作品赏析

勒.柯布西耶 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积极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同时,又把建筑看做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造型艺术学。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 * 底层架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 屋顶花园: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 自由平面: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 横向的长窗: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 自由立面: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

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 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勒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着作,名为《走向新建筑》。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建

让_努维尔作品集

1987年的世界建筑界,正是“国际主义风格”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世界各国的大型公共建筑几乎都被“玻璃幕墙、钢筋水泥、简单明快而且不加任何装饰”的高楼大厦所垄断。让·努维尔则显然走向了另一种道路,当年落成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通透、具有未来世界的科技感,而建筑内部则营造出令人着迷的伊斯兰风格的光影图案。极佳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未来高科技空间的协调能力,使得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2007年,在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落成20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再次关注让·努维尔的建筑理念,看他如何一边追溯过去的文化记忆,一边将未来的建筑影像一一呈现。 现代建筑语言重塑传统文化 很多时候,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常常隔着一道鸿沟,现代与传统之间也常被认为难以沟通,然而这就是当代建筑师将同一形式、尺度、材质的高楼大厦放在世界各地的原因吗?在让·努维尔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我真的被国际主义风格震惊了,在我就读巴黎布兹建筑学院(Ecole des Beaux-Art in Paris)时,我发现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呈现出高度程式化的面貌,建筑与本国文化没有任何联系,与所在环境也并不相合,只是同一建筑风格语素的重复,这并不是一名建筑师应有的态度”。 1980年,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提议,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建造一座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Arab World Institute),跨越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藩篱,使西方大众认知、感

受这一悠久文明的价值。主题本身已构成了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挑战,无论是当时流行 让·努维尔将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设计成一个精密的科学产品,建筑的南立面整齐地排列了近百个光圈般构造的窗格,灰蓝色的玻璃窗格之后是整齐划一的金属构件,具有强烈的图案表现性和科学幻想效果。让·努维尔说,“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

让·努维尔的设计思想介绍

* 贴子主题:让·努维尔的设计思想介绍(论文转抄) -------------------------------------------------------------------------------- 让·努维尔1945年出生在法国的西南部。他的父亲是一间学校的巡视员,他的母亲是学校的 语言教师。他的父亲从小对他要求很严。1966年,努维尔以学校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去巴 黎学习。开始的时候他还试图在一年以后转向学习绘画,然而就在这一年内,他已经在一个建筑事务所取得了一份工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进入八十年代,法国政府修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府工程。在巴黎有罗浮宫扩建、巴士底歌剧院、国家图书馆以及德方斯巨大的拱门等。所有这些建筑方案都是通过竞赛取得的。在法国几乎任何规模的公共建筑都要通过竞赛取得设 计方案。这种做法给建筑师——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一个创作的机会。在1982年进行的巴黎 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设计竞赛中努维尔一举成名,脱颖而出。今天,他已经成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努维尔擅长用钢、玻璃以及光创造新颖的、符合建筑基地环境、文脉要求的建筑形象。他对建筑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实施。通过学习他的设计概念及手法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对于努维尔来说建筑设计从开始构思到施工完成更象一部电影的形成。这种电影似的分析在努维尔的作品当中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首先我们知道电影的画面并不是作为电影构成的最终结果,本身它就是一个媒介,一个可以从许多层次上理解的信息的载体。很显然对于努维尔来说建筑是一个符号的系统,这种符号的语言并不是象传统建筑那样表现在立面。对于一个建筑来说它更象是在文脉中生长并且代表所处的地点同时代,建筑语言必须从许多其它方面得出,这些方面包括文化、社会、其他媒体等各种地方但就不是建筑本身。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不断增加的时代,那么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语言对于今天的建筑来说就是合适的。这种符号的系统不仅像在大家所熟知的阿拉伯研究中心那样,与建筑的外表面的装饰有关。这样的符号含义只能是整体结构涵义的一层,并且确实这样一个系统自己就应该是多层次抽象和变化的。好象我们有很多方式来欣赏一个电影——它的美学,它的动感,他对颜色以及语言的使用,它的叙述性的结构,它的个性等等——我们也可以有很多方式来欣赏一栋建筑。努维尔的作品正是想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假定和情形之间求得一个综合。 努维尔经常把一个建筑师同电影的导演相类比。他总是召集一队专家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这些专家不仅包括与工程实践相关的人员而且包括了一些与他在过去共同战斗的伙伴以及朋友,大家都来讨论他的设计方案。特别是还有一些被努维尔称为友好的争论对手的剧院导演,建筑评论家以及出版家,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会就他的设计概念进行讨论或者提出建议。就象一个电影导演要选择照明师、艺术指导以及电影编辑。但是,最终的选择以及最后的责任是由努维尔来作出并且负责,这也是为什么他将建筑师描绘成一个孤独的职业。努维尔这样解释道:“在许多工程的开始同我的团队以及其他人有许多会议、讨论、分析等等。这就好像列目 录一样简单——列出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这帮我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可 能的图像——并且我设计的建筑并不是解决一个简单问题的事情。然后我做出一个选择——这就象飞向空中,这只能是我的选择,建筑师的选择并且是我的责任。然后我要同团队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这些理念的自然解释,告诉他们这些方面如何来满足要求,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如何来处理灯光,等等。在我们更进一步的讨论后,团队才开始作图做模型。在作图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随时准备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些听起来好象建筑师在一瞬间观察到了整个项目,其实并不是这样。有的时候开始点只是一个细部或者是基地的某个特殊的方面。我把我的第一个全案看作是一个感觉的信封,这里边包括了我认为可以起作用的因素,比如说设计要求、专业知识、感觉、记忆等等这些不是从预感的理念得出来,而是从程本身,这就像一个电影的导演把电影变成一个特殊的剧本,当然他们也在完成自己的个人的风格。我也是这样,我创造了我的建筑并且为它的质量、它的形式的价值而负责。就像电影的导演会回到他的剧本并且修改它,我们也会使用原始的东西作为一个参考点,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在建筑进行的过程中会逐渐的修改。”在瑞士洛桑文化会议中心设计中,努维尔与官员、音响工程师、乐队甚至市 民议会合作,从建筑所在的基地——洛桑所在的湖边出发,综合了城市文脉、自然景观、使用功能等多方面要求,通过引入湖水将建筑的三部分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巨大的屋顶出挑深远,表达了对湖面及对面城市建筑的敬意,并构成了由二层平台望向对面的景框。构成主体的三个体量对应不同的城市建筑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及肌理。(图1洛桑文化会议中心平面及屋顶平面)

从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从勒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现代建筑设计的感悟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没有读过大学,在长期的自学过程中,瑞士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美国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和著名日裔美籍艺术家、雕塑家伊萨姆诺古奇分别对安藤忠雄的求学方式、信念和创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曾经深受大师们影响的安藤忠雄已过耳顺之年,如今也迈入了国际建筑大师的行列。回想起半个世纪间的从业经历,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菲利普约翰逊和艺术家伊萨姆诺古奇这些名字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之路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跟柯布西耶在旅行中寻找灵感24岁时,安藤忠雄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环游世界旅行,因为他开始对欧洲充满好奇,他认为西欧的建筑中蕴藏着“强进的力量”这趟旅行中,安藤走访了所有能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比如萨瓦别墅(又译萨沃伊别墅、萨伏伊别墅)、朗香礼拜堂等经典代表作,照片中的萨瓦别墅像一架优雅简洁的白色钢琴伫立在翠绿的草坪上,具有一种惊人的美;而朗香礼拜堂则像一个敦厚稚拙的软体动物趴在蓝天与草地之间。很难想象这两件作品同属一位建筑师之作。 “对于想通过自学进入建筑领域的我而言,对于同样自学成才并最终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的勒柯布西耶,就不单单只是一种仰慕。”从模仿草图开始,安藤逐渐阅读了大量有关勒柯布西耶的书籍,从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他说:“柯布西耶从20多岁时便开始了长途旅行,在旅行中探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根源。他的著作叙述了自己如何从旅行中进行学习的经历。受其影响,旅行也从此成为我终生受用的自学方式。” 直到今天,有关柯布西耶的论著仍然占据了安藤家中书架上的重要位置。从1962年至1969年的7年间,安藤忠雄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旅行并自学建筑,这为他日后创立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建筑。在旅行中寻找日本战后现代建筑的出路――这不仅是柯布西耶对安藤忠雄的最重要的启示,也是他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一直在做的事。

法拉利企业文化

法拉利企业文化 马拉内罗,2010年7月15日-卢卡·迪·蒙特泽莫罗(Luca di Montezemolo)先生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上午。这位法拉利董事长前往Formula Estate Junior夏令营,探望了在马拉内罗工厂工作的法拉利员工的孩子们。 Formula Estate Junior是法拉利“以人为本”(Formula Uomo)企业文化下最新推出的一个项目,Formula Uomo计划包括了一系列面向员工及其家庭的全新服务,从启动至今已持续了好几年。 蒙特泽莫罗先生说道,“我们希望帮助员工解决一些问题,有太多母亲为暑期无处安置自己的孩子而苦恼。于是,我们决定在员工居所和办公场所的附近建立免费的夏令营,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受到有资质的专业人士的照看。” 有200多名年龄在3-14岁的孩子参加了夏令营,今天,孩子的母亲们想亲自对引入这一计划的法拉利董事长表达感激之情。年龄较小的孩子进入Bertacchini幼儿园,年龄稍大些的则进入San Biagio暑期中心,两个营地都在马拉内罗。此次夏令营将一直持续到7月31日,每日开放时间是7:30-20:30。 董事长介绍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针对员工及其家庭的

各项服务中投入巨大。例如,我们为员工全家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学业突出的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奖学金,还创建了免费夏令营。当然,我们绝不会止步于此。” 法拉利董事长对于自己此次的特别之行感到欣慰,他观看了孩子们的演出,并收到了孩子们赠送的多幅图画。卢卡·迪·蒙特泽莫罗先生还特别感谢了马拉内罗市长卢西亚·伯西(Lucia Bursi)对法拉利计划的鼎立支持,承蒙她的批准,使夏令营得以使用部分市内的公共资源。 本周法拉利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中展开,先是召开全球经销商大会,接着昨日在马拉内罗举行法拉利第9届Podio Ferrari年度颁奖典礼,旨在嘉奖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领域与法拉利合作并取得卓越成果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法拉利董事长蒙特泽莫罗先生(Luca di Montezemolo)、法拉利首席执行官费立萨先生(Amedeo Felisa)以及法拉利车队的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和菲利普·马萨(Felipe Massa)均出席了颁奖典礼。今年的大奖花落各家:米其林――法拉利科技奖,MTS Systems――法拉利创新奖,Fontana――意大利卓越奖,壳牌――总裁大奖,和Fenice――可持续能源特别奖。 背景资料——Formula Uomo企业文化介绍

上海又全球出名了!这次是因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杰作!

上海又全球出名了!这次是因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杰作! 说到上海的建筑,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外滩、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石库门?如果你还是只知道这些,小海要说,你在上海简直白活了。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上海有很多建筑可以说震惊世界,很多地标建筑都出自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之手,连这些都不知道,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了解上海?说到上海建筑第一个要说的人是邬达克,上海举办第二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明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建筑设计天才,更认识了他在上海留下的诸多经典作品。邬达克邬达克出生于斯洛伐克建筑世家,从1918年到1938年在上海留下了几十件作品,这些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上海的标志,对于上海来说,邬达克是无法磨灭的记忆。代表作有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花旗总会、四行储蓄会大楼、沐恩堂、广学大楼、市三女中五四大楼、达华宾馆……国际饭店国际饭店于1931年5月开始打桩,1933年竣工,1934年12月1日开张,地上22层,地下2层,高达83.8米,建成后成为当时东亚最高的大楼。其后也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这一纪录直至1982年上海宾馆建成,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大光明电影院1933年建成的大光明电影院,具有强烈时代感,时尚而摩登。与国际饭店一起成了当时上海的城市风景线。武康大楼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大楼总

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八层,总高30余米,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始建于1924年,同样由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沐恩堂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又名“慕乐堂”。建于1929年,为美国流行的学院式哥特建筑。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捐资在钟楼顶部安装了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邬达克自宅位于长宁区番禺路127号,是传统的都铎建筑风格。邬达克和家人在1931-1937年期间曾住在这里,如今是邬达克纪念馆。邬达克在上海的作品有70余个,小海在此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不再一一列举。自打邬达克把现代建筑风格带到上海,奠定这座城市的摩登基调开始,贝聿铭、丹下健三、王澍、安藤忠雄、包赞巴克、诺曼·福斯特、扎哈·哈迪德、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妹岛和世、让·努维尔……这些手握建筑界“奥斯卡”——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共同勾勒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最美风景线。贝聿铭美籍华人贝聿铭是世界级建筑大师,他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擅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全球商学院中最美丽、最具特色的校园之一,是中国唯一由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高等学府校园。整个建筑以庭院风光为特色,融艺术

让努维尔作品分析

现代与传统的交流 ——让·努维尔作品浅析

让·努维尔擅长用钢、玻璃以及光创造新颖的、符合建筑基地环境、文脉要求的建筑形象。他对建筑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实施。他认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适用外部自然、城市、社会条件的结果。他在建筑中大量地使用高科技,先进材料,但在概念上则异常贴近历史和文化。 普立兹克奖评委会在授奖时这样评价他:“过去的三十年间,让·努维尔已将建筑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把好奇、敏锐的冒险态度带入每个项目中,使现代建筑领域不仅有了更多的成功案例,还极大扩展了现代建筑的语汇。” “他很不固定,不断尝试,虽然不是每次都可行。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他的作品中既有非凡的杰作,也有实验性的和不那么符合美学的作品。但是每一次,让都愿意投身其中,去做新的尝试。这真是了不起的品质。”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曾这样评价好友努维尔。 让·努维尔建筑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现代与传统的交流。在激变的时代中,让·努维尔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进行现代转换,进而设计出既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建筑作品。让·努维尔的建筑设计之所以不拘一格,是因为他的创造力源于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传统的结合。如法国波尔多市的圣·詹姆斯旅馆(SaintJames Hotel)以赤褐色金属网覆盖而呈现出锈蚀的棚屋景象,建筑外观造型参照了当地特有的烤烟小屋的田园风格,而独特的电动推拉式的窗户金属构件表现了信息时代精致、细腻的美学观念。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中心(Institut du

Monde Arabe)通过不同的建筑立面表情促成了现代与传统的交流:南立面表现了现代的东方,而北立面是西方历史的反映。西班牙巴塞罗那艾格伯大厦(Agbar Tower)在形态上结合了蒙萨拉特山(Monserrat)上的螺旋形石头和圣家族教堂的尖塔的形象特征,体现了对古老巴塞罗那文化的传承,并应用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塑造了一栋绝对现代的建筑。以上的实例表明,让·努维尔在建筑创作中并没有生硬地割裂传统和现代,而是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将传统事物和经历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现代设计手段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新活跃起来,为他的建筑作品带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让·努维尔常将历史性建筑作为一种背景,建筑设计构思在这个背景下展开,这包含了如何对待和利用旧建筑的问题。让·努维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及自己的设计感受:“每次要在既定的地段建造合适的建筑,就好像是在寻找缺少的一块拼图……建筑物的设计并非为了反映周边环境。现代生活的多层次体验,要求建筑摆脱复制与承袭。建筑本身应该能与环境对话,带动周边朝好的方向转变。”概括起来,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他建筑创作的三个方面:一是场所文化的塑造。让·努维尔强调建筑与城市肌理及其周围环境的对话,如法国南部尼姆市纳莫修斯社会住宅一期(Nemausus 1)保留了地段原有的整齐粗壮的法国梧桐,两座建筑犹如并肩行驶在地中海和煦阳光和海风之中的巨轮,设有宽阔的大阳台、充满阳光的房间、开敞便利的交通空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场所精神。二是真实性和潜在性的分析。他通过对城市环境条件的缜密思考,努力实现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如美国明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中英名对照

著名建筑设计师中英文名对照 Abalos&Herreros AIvaro Siza阿尔瓦罗·西扎Will Alsop威尔·艾尔索普Archigram阿基格拉姆 Arquiteotonica阿奎泰克托尼克 Ashton Raggatt McDougall艾西顿·雷加特·麦克杜加尔Asymptote渐进线设计组 Arthur Erickson阿瑟·埃里克森 Arata Isozaki矶崎新 Antoine Predock安东尼·普雷多克 Balkrishna Doshi柏克瑞斯·多西 Bernard Tschumi伯纳德·屈米 Caruso St John卡鲁索与圣约翰 Claudio Sllvestrin克劳迪奥·塞博斯丁 Charles Correa查尔斯·柯利亚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丁·德·鲍赞巴克Coop Himmelb[1]au蓝天组 Cedric JPrice塞德里克·普莱斯 dohn Pawson约翰·波森 David Chipperfield戴维·齐普菲尔德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德 De B1aoam&Meagher Denton Corker Marshall登顿·科克·马歇尔 Diener&Diener Diller+Scofidio迪勒+斯考菲迪奥 Domindue Perrault多米尼克·佩劳 Eduard0 Souto de M0ura爱德华多·索托·莫拉 Eva diricna伊娃·吉里克纳 Eric Owen Moss埃里克·欧文-摩斯 Fat Future Systems未来系统 Frank O.Gehry弗兰克·盖里 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 Fuminhiko Maki桢文彦 Gtinter Behnisch冈特·本尼契 Giancarlo de Carlo吉卡罗·德·卡罗 Greg Lynn格雷格·林恩 Glen Murcutt格伦·马库特

柯布西耶二战前后设计思想变化的原因

柯布西耶二战前后设计思想变化的原因? 然而在二战后,柯布西耶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一改以往的设计思想,他的思想倾向 了自由,倾向了感性,更加带有其神秘性,他的感性思想成分膨胀,已经和他之前所追求的那种理性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而变化。这段时期的建筑设计让这位建筑设计大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粗狂主义”。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这个时候的建筑让人产生一种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感觉,不仅是因为设计出的建筑打破常规,让人产生了遐想,而且与他先前的思想背道而驰,主张的也不一样,那个时期正是二战后的建筑思想,战争让人们饱受痛苦,人们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人们期望的是很和平,是自由,而当时的建筑师把握到这一特点,把自己的期待付诸于实践,寄托给自己设计的建筑当中,柯布西耶做到了,他洞悉了当时的情形,洞悉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他倾情投入到建筑事业,他的思想理念灌输到设计之中。 他后期的建筑设计风格追求形式,建筑赋予了深度、魅力、寓意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建筑,更像是艺术品,极具诗意,给我们现代设计做出不少贡献,证实他的开创的鲜明性,让人们更加深层次了解到建筑的意义和建筑的美。 20世纪20 年代初,他在现代建筑前端,他走向新建筑,20世纪50年代,他却走向了另一种建筑,但他依然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前端的代表人物,而此时的他超越了同时代的建筑师,而两个同的阶段证实了他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和他所为之付出的努力,他的思想与时俱进,他从没有停止过思考,正是环境背景和当时的社会动态带给了他太多的变化,对他的影响甚是颇深,当然也让我们体会到柯布西耶是一个多么用心的建筑设计师,对时代的敏感性,给我们启示不少,让我们知道作为设计师必须要有及其敏锐的眼光,并且不屈于潮流,敢于接触新事物,敢于走在人们的前面,敢于接触社会,敏锐探悉到社会变化,洞悉社会动态,而当今的设计师也必须要有这种勇气、敏感和洞察力。 两种不同的环境背景,不同时代,使得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这对其影响了美学和意思观念,他的思想理念发生了彻底的颠覆。两个阶段不同方向,并不是说明他对自己的理念设计贯彻的不彻底,相反更是说明他把握了社会的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作为一个设计师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设计目的,设计是为人设计的,关注的对象是人,而不是自己的一个永远不变的设计理念,社会在变,人们也在变,设计理念自然也在不停的变化着,作为一个设计 师绝不能固步自封,设计要关注人的需求,随时的了解社会的动态,洞悉的设计的趋势。战後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理性的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感性的非常规的建筑形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萨伏伊别墅到形式扭曲的朗香教堂,他丰富多变的设计思想和独特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各国的建筑师,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让他的建筑思想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柯布西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是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後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後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因此他

(完整版)网络课艺术鉴赏答案

【单选题】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句话出自()。 A、姚斯 B、伊塞尔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别林斯基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艺术系统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其中不包括()。 A、艺术创作 B、艺术作品 C、艺术鉴赏 D、艺术收藏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接受美学以姚斯和伊塞尔两位理论家为代表。() 我的答案:√ 【单选题】 关于艺术的意义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艺术发展完全不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B、 艺术修养是每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艺术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D、 艺术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成果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 A、王维 B、巨然 C、吴道子 D、黄公望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单选题】《海底两万年》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笛福 C、凡尔纳 D、布勒 我的答案:C 得分:50.0分 2

【判断题】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单选题】“艺术就是把你体验过的感情,通过文字、画面、声音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产生同样的感情。”这句话出自()。 A、别林斯基 B、席勒 C、米兰·昆德拉 D、列夫·托尔斯泰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顿悟和共鸣是审美升华的两种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罗中立的《父亲》真实的刻画出了中国的老农民形象。()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单选题】《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黄公望 B、吴道子 C、阎立本 D、顾闳中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韩熙载夜宴图》包括夜阑余兴、玉人清吹、画屏小憩、击鼓伴舞、宴罢聆听五个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传世名作。()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单选题】《牧场戏马图》的作者是()。 A、阎立本 B、赵孟頫 C、徐悲鸿 D、韩干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经典艺术作品一定表达了“终极关怀”的人文高度与哲学深度。()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画肉不画骨”是杜甫对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中马的形象的评价。()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单选题】《清明上河图》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不包括()。 A、城郊景色 B、汴河大桥 C、市区街道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4位现代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一)格罗皮乌斯1、设计理念(1)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建筑应随时代向前发展,不能从形式上追求风格。(2)强调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提倡走工业化道路,坚持装配化生产。(3)具有不断前进的美学观,主张唯心的抽象艺术。(4)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原则上把功能和经济放于最重要的位子。(5)在建筑教育上从基本技术出发,让学生先掌握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6)同时注重建筑的艺术性,认为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法古斯工厂,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自宅。(二)勒.柯布西耶他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是:(1)底层架空,由独立柱支撑;(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的长窗;(5)自由的立面。2、设计理念(1)歌颂现代工业的伟大成就,主张建筑师从保守的学院派教条中解脱出来。(2)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偏爱混凝土,提倡大规模生产房屋来解决社会问题。(3)主张平面是关键,设计方法由内到外,外部是内部的结果。(4)建筑形式: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5)了解罗马、希腊艺术,强调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提倡简洁的几何关系。(6)早期希望用理性方法来表现思想,主张寻找新的艺术准则,并接受了机器产品的启示。(7)主张学习工程师的思维方法:工程师用几何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美的艺术。(8)前期偏重于理性主义,后期则转向浪漫主义。3、代表建筑(1)萨伏伊别墅(2)巴黎瑞士学生宿舍(3)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4)朗乡教堂马赛公寓(三)、密斯.凡.德.罗德国1、设计理念(1)同传统建筑决裂,探求新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认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时代现实主义与功能主义的需要。(2)重视建筑结构和建筑手法的改革,提倡工业化,一切问题包括艺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3)提倡“少就是多”。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以产生很少屏障可做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以便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而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4)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5)形式:强调结构的逻辑性,即结构的合理使用与忠实表现。结构体系决定建筑形式,并非功能。(6)功能:主张功能服从空间,建造一个实用、经济的空间,在里面配置功能。(7)空间:早期突出“流动空间”,受赖特与风格派的影响,一种向心的流动感;后期走向“全面空间”,带来一种古典主义的对称形体。2、代表建筑(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2)、图根德哈特住宅(3)、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4)、法恩斯沃斯住宅(四)、赖特1、有机建筑论。他以提倡“有机建筑论”而闻名于世,属于现代建筑中的一个派别,基本观点是:(1)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的是整体性。(2)有机建筑是一种“自然的建筑”,结合自然,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3)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和形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整体目标。(4)建筑是用结构表达观点的科学之艺术,建筑的结构、材料以及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5)强调建筑的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人的心理。(6)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的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7)它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8)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有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9)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1)、流水别墅(2)、西塔里埃森(3)、古根海姆博物馆(4)东京帝国饭店

普利策奖获得者历年名单

历届获奖名单 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美国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墨西哥 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英国 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美国 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国 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美国 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奥地利 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德国 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 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巴西 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美国 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意大利 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葡萄牙 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日本 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法国 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 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西班牙 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挪威 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意大利 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英国 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 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瑞士 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 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 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瑞士 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 2011年第三十三届爱德华多-索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普利策家族之所以选择赞助建筑领域的奖项是因为他们对该领域抱有强烈的兴趣,并且他们也涉足于遍及全球的的凯悦酒店项目开发,另一个原因是建筑作为一个如此具有创造性的人类实践却未能列入诺贝尔奖,实在遗憾。普利策建筑奖的评奖过程和诺贝尔奖类似,年复一年地在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围被提名者中进行选拨,最后的挑选由一个国际评审委员会经过仔细商议后秘密投票完成。

(完整版)普利兹克奖历年得主

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美国) 01 02 03 04 05 1980年刘易斯·巴拉干(墨西哥) 01 02 03 04 05 1981年詹姆士·斯特林(英国) 01 02 03 04 05 1982年凯文·罗奇(美国)

01 02 03 04 05 1983年贝聿铭(美国) 01 02 03 04 05 1984年理查德·迈耶(美国) 01 02 03 04 05 1985年汉斯·霍莱因(奥地利) 01 02 03 04 05 1986年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

01 02 03 04 05 1987年丹下健三(日本) 01 02 03 04 05 1988年戈登·邦夏(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巴西) 01 02 03 04 05 1989年弗兰克·盖瑞(美国) 01 02 03 04 05

1990年阿尔多·罗西(意大利) 01 02 03 04 05 1991年罗伯特·文丘里(美国) 01 02 03 04 05 1992年阿尔巴多·西萨(葡萄牙) 01 02 03 04 05 1993年稹文彦(日本)

01 02 03 04 05 1994年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 01 02 03 04 05 1995年安藤忠雄(日本) 01 02 03 04 05 1996年乔斯·拉法尔·莫尼欧(西班牙) 01 02 03 04 05

1997年斯维勒·费恩(挪威) 01 02 03 04 05 1998年伦佐·皮亚诺(意大利) 01 02 03 04 05 1999年诺曼·福斯特(英国) 01 02 03 04 05 2000年雷姆·库哈斯(荷兰)

3. 建筑批评学

一.建筑批评概论 ●建筑批评学组成部分:建筑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符号论 其中,批评学的两大基础和支柱:价值论与符号论 ●建筑批评学的核心内容:建筑批评意识、价值论、符号论、方法论 ●批评学七种基本功能:说明与分析、解释、判断、预判、预测、选择、导向、教育 1)一说四种基本功能:说明 2)说明与分析是最基本的形式 ●建筑批评、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具有同一性 ●现象学:以作品为依据,从作品的现象去还原作品的本质(现象还原本质),现代意义上的现象学是由德国哲 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第一个使用现象学成为哲学的万能钥匙,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成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当代建筑研究领域 1)符号学和结构主义 2)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3)历史主义 4)建筑类型学 5)城市理论和文脉 6)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理论 7)批判性地域主义与传统问题 8)建筑的建构表现 1 建筑批评的历史—理论和著作 时间作者国籍著作主要思想、贡献 维特鲁维《建筑十书》 阿尔伯蒂《论建筑》继承了维特鲁维关于建筑的基本原理,使之科学化和理性化 塞里奥《论建筑》●历史上第一次总结出古罗马建筑的五种柱式 ●建立了一整套明确的符号批评理论 帕拉蒂奥《建筑四书》●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建筑师】 ●四卷:柱式、府邸建筑、公共建筑、寺庙 1511- -1574 乔尔吉奥· 瓦萨里 意大利《意大利最杰出的建 筑师、画家、雕塑家传 记》 ●历史上第一个艺术史(美术史)家,是艺术史学科的创始人 1705- -1774 布隆代尔法国《法国建筑》 《建筑学教程》 《论建筑研究的必要 性》 ●《法国建筑》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筑史 ●《建筑学教程》是最为综合,最为广博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书 中潜心研究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 ●【比例】的科学很有必要,因为比例源于自然 ●强调建筑的特性,而特性就是【风格】,特性是功能的表现,风 格是功能的效果 ●他要求“具有简洁美的卓越力的鉴赏力”,主张“真实的建 筑”,这一原则成为新古典主义的信条 1755- -1849 德·昆西法国《建筑词典》 《最杰出的建筑师的 ●奠定建筑的【类型学】批评理论的基础 ●建筑的三种原型:洞穴、帐篷、棚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