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离心泵基础知识(DOC)

离心泵基础知识(DOC)

离心泵基础知识(DOC)
离心泵基础知识(DOC)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

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图);在吸入口侧无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的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的叶轮,蜗壳形的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的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轴

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的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和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的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该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不能形成吸入液体所需的真空度,这种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称为气缚。因此,离心泵是一种没有自吸能力的液体输送机械。若泵的吸入口位于贮槽液面的上方,在吸入管路应安装单向底阀和滤网。单向底阀可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滤网可阻挡液体中的固体杂质被吸入而堵塞泵壳和管路。若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就无需灌泵。

2.2.2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一、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是用以描述一台离心泵的一组物理量

1.(叶轮)转速n:1000~3000rpm;2900rpm最常见。

2.流量Q:以体积流量来表示的泵的输液能力,与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泵总是安装在管路中,故流量还与管路特性有关。

3.压头(扬程)H: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与流量、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扬程并不代表升举高度。一般实际压头由实验测定。

4.功率:

(1)有效功率e N:指液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g

=;此处Q的单

HQ

N eρ

位为m3/s

(2)轴功率N:指泵轴所需的功率。当泵直接由电机驱动时,它就是电机

传给泵轴的功率。

5.效率η: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由电机传给泵的能量不可能100%地传给液体,因此离心泵都有一个效率的问题,它反映了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η

=

N

N e/

①容积损失;②水力损失;③机械损失。

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一台特定的离心泵,在转速固定的情况下,其压头、轴功率和效率都与其流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以压头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这些关系的图形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用理论公式表达,目前一般都通过实验来测定。包括H~Q曲线、N~Q曲线和η~Q曲线。

图2-3 某种型号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般由离心泵的生产厂家提供,标绘于泵的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中,其测定条件一般是20℃清水,转速也固定。典型的离心泵性能曲线如图2-3所示。

1.讨论

(1)从H~Q特性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是下降的,即流量越大,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越小。但是,这一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

(2)轴功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所以大流量输送一定对应着大的配套电机。另外,这一规律还提示我们,离心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这样可以使电机的启动电流最小,以保护电机。

(3)泵的效率先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达到一最大值后便下降。但流量为零时,效率也为零。根据生产任务选泵时,应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其范围内的效率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92%。

(4)离心泵的铭牌上标有一组性能参数,它们都是与最高效率点对应的性能参数,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三、离心泵特性的影响因素

1.液体的性质:

(1)液体的密度:离心泵的压头和流量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有效功率和轴功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离心力及其所做的功与密度成正比,但效率又与密度无关。

(2)液体的粘度:若粘度大于常温下清水的粘度,则泵的流量、压头、效

率都下降,但轴功率上升。所以,当被输送流体的粘度有较大变化时,泵的特性

曲线也要发生变化。

2.转速

离心泵的转速发生变化时,其流量、压头、轴功率和效率都要发生变化,

泵的特性曲线也将发生变化。

若离心泵的转速变化不大(小于20%),则可以假设:①转速改变前后液体

离开叶轮处的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②转速改变前后离心泵的效率不变。从而可

导出以下关系:

1212n n Q Q =, 21212???? ??=n n H H , 31212???? ??=n n N N (比例定律)

(2-2) 3.叶轮外径

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压头、流量与叶轮的外径有关。对于某同一型号的离心

泵,若对其叶轮的外径进行“切割”,而其他尺寸不变,在叶轮外径的减小变化

不超过5%时,离心泵的性能可进行近似换算。此时可以假设:(1) 叶轮外径

变化前后,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2) 叶轮外径变化前后,离心泵的效率

不变;(3)叶轮外径变化前后,叶轮出口截面积基本不变。从而可以导出以下关

系:

22''D D Q Q =, 22'2'???? ??=D D H H , 3

22''???? ??=D D N N (切割定律) (2-3)

与比例定律同样,要注意公式使用的条件。

[例2-1]:以20o C 的水为介质,在泵的转速为2900r/min 时,测定某台离心泵

性能时,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

流量12m 3/h,泵出口处压强表的读数为0.37MPa ,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

0.027MPa ,轴功率为2.3Kw 。若压强表和真空表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为0.4m ,

且泵的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直径相同。测定装置如附图。求:这次实验中泵的压

头和效率。

解:(1)泵的压头

以真空表和压强表所在的截面为41-1'和2-2',列出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的

伯努利方程,即

2122

22121122-+++=+++f H g p g u z H g p g u z ρρ

其中,2121,4.0u u m z z ==-,p 1=-2.7×104Pa (表压), p 2=3.7×105Pa (表压)

因测压口之间距离较短,流动阻力可忽略,即H f1-2≈0;故泵的压头为:

H =m 87.4081.91000107.2107.34.04

5=??+?+

(2)泵的效率

581.010003.2360081.910001287.40=?????==N g HQ ρη,即58.1%。

分析说明:在本实验中,若改变出口阀的开度,测出不同流量下的若干组有关数

据,可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相应的H 及η值,并将H-Q 、N-Q 、η-Q 关系标绘在

坐标纸上,即可得到该泵在n =2900r/min 下的特性曲线。

2.2.3 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

一、管路特性曲线

前面介绍的离心泵特性曲线,表示一定转速下泵的压头、功率、效率与流量

的关系。在特定管路中运行的离心泵,其实际工作的压头和流量不仅取决于离心

泵本身的特性,而且还与管路特性有关。即在泵送液体的过程中,泵和管路是互

相联系和制约的。因此在讨论泵的工作情况前,应先了解管路特性。

管路特性曲线表示液体通过特定管路系统时,所需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如

图所示的送液系统,若液体贮槽与受液槽的液面均维持恒定,输送管路的直径均

一,在图2-4中1-1'和2-2'间列伯努利方程式,则可求得液体流过管路系统所

需的压头(即要求离心泵提供的压头),即:

f e H

g p z H +?+?=ρ (2-4) 该管路输送系统的压头损失可表示为:

g u d L L H e f 2)(2

ζλ∑+∑+= 因 2

4d Q u e π=

故 (2-5)

式中 Q e -管路中液体流量,m 3/s ;

d -管路直径,m ;

L -管路长度,m ;

λ-摩擦系数,无因次。

式中L e 和ζ分别表示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和阻力系数。

对特定的管路系统,上式中等式右边各物理量中,除了λ和Q e 外,其它各物理

量为定值。且

)(e Q f =λ, 则)('e f Q f H = (2-6)

将上式代入,可得:)('e e Q f g p z H +?+?=ρ,即为管路特性方程。 (2-7)

对特定的管路,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则?z 和g p

ρ?均为定值,并令:

K g p z =?+?ρ (2-8)

若液体在管路中的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此时λ与Q e 无关,并令:

B d d L L g

e =∑+∑+?))(8(452ζλπ (2-9)

则可得特定管路的特性方程:2

e e BQ K H +=

(2-10)

它表示在特定管路中输送液体时,在管内流动处于高度湍流状态下,管路所需的压头H e 随液体流量Q e 的平方而变。将此关系方程标绘在相应的坐标图上,即可得到H e -Q e 曲线。这条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此线的形状由管路布置和操作条件来确定,与离心泵性能无关。

二、离心泵的工作点

将泵的H ~Q 曲线与管路的e H ~Q e 曲线绘在同一坐标系中,两曲线的交点称为泵的工作点M 。如图2-4所示。

图2-4 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的工作点

1.说明 (1) 泵的工作点由泵的特性和管路的特性共同决定,可通过联立求解泵的特性方程和管路的特性方程得到;

(2) 安装在管路中的泵,其输液量即为管路的流量;在该流量下泵提供的扬程也就是管路所需要的外加压头。因此,泵的工作点对应的泵压头和流量既是泵提供的,也是管路需要的;

(3) 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N H Q ,,, )反映了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

三、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由于生产任务的变化,管路需要的流量有时是需要改变的,这实际上就是要

改变泵的工作点。由于泵的工作点由管路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因此改变泵的特性和管路特性均能改变工作点,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1.改变出口阀的开度——改变管路特性

出口阀开度与管路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有关,后者与管路的特性有关。所以改变出口阀的开度实际上是改变管路的特性。

图2-5 改变阀门开度时工作点变化

关小出口阀,e l ∑增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 变为M 1,流量下降,泵所提供的压头上升;相反,开大出口阀开度,e l ∑减小,曲线变缓,工作点由M 变为M 2,流量上升,泵所提供的压头下降。如图2-5所示。

采用阀门调节流量快速简便,且流量可连续变化,适合化工连续生产的要求,因此应用很广泛。其缺点是当关小阀门时,管路阻力增加,消耗部分额外的能量,实际上是人为增加管路阻力来适应泵的特性。且在调节幅度较大时,往往使离心泵不在高效区下工作,不是很经济。

2.改变叶轮转速——改变泵的特性

如图2-6所示,12n n n <<,转速增加,流量和压头均能增加。这种调节流量的方法合理、经济,但曾被认为是操作不方便,并且不能实现连续调节。但随着的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无级变速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克服了上述缺点。是该

种调节方法能够使泵在高效区工作,这对大型泵的节能尤为重要。

图2-6 改变泵转速时工作点变化

3.车削叶轮直径

这种调节方法实施起来不方便,且调节范围也不大。叶轮直径减小不当还可能降低泵的效率,因此生产上很少采用。在生产中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要求时,可采用离心泵并联或串联操作。

[例2-2] 确定泵是否满足输送要求。

将浓度为95%的硝酸自常压贮槽输送至常压设备中去,要求输送量为36m 3/h, 液体的升扬高度为7m 。输送管路由内径为80mm 的钢化玻璃管构成,总长为16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输送条件下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

2

06058.07e e Q H +=(Q e 单位为L/s )。现采用某种型号的耐酸泵,其性能列于下表中。

问:

(1) (1) 该泵是否合用?

(2) (2) 实际的输送量、压头、效率及功率消耗各为多少?

Q(L/s)

0 3 6 9 12 15 H(m)

19.5 19 17.9 16.5 14.4 12 η(%) 0 17 30 42 46 44 -33可取为0.015。

解:(1)对于本题,管路所需要压头通过在贮槽液面(1-1’)和常压设备液面(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求得:

f e H

g p z g u H g p z g u +++=+++ρρ2222112122

式中0)(0,7,0212121≈=====u ,u p p m z z 表压 管内流速:s m d Q

u /99.1080.0*785.0*360036

422===π 管路压头损失:m g u d l l H e f 06.681.9*299.108.0160015.022

2=?=∑+=λ

管路所需要的压头:()m

H z z H f e 06.1306.6712=+=+-= 以(L/s )计的管路所需流量:

s L Q /1036001000*36== 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在流量为12 L/s 时所提供的压头即达到了14.4m ,当流量为管路所需要的10 L/s ,它所提供的压头将会更高于管路所需要的13.06m 。因此我们说该泵对于该输送任务是可用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该泵是否在高效区工作。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的最高效率为46%;流量为10 L/s 时该泵的效率大约为43%,为最高效率的93.5%,因此我们说该泵是在高效区工作的。

(2)实际的输送量、功率消耗和效率取决于泵的工作点,而工作点由管路

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

题给管路的特性曲线方程为:206058.07Qe H e += (其中流量单位为L/s )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流量下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如下表所示:

Q(L/s)

0 3 6 9 12 15 H(m) 7 7.545 9.181 11.91 15.72 20.63

可以作出管路的特性曲线和泵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两曲线的交点为工作点,其对应的压头为14.8m ;流量为11.4L/s ;效率0.45;轴功率可计算如下:

kW HQ N 68.545.0*1021545*104.11*8.141023=?==-ηρ

Q, L/s η, %

分析说明:(1)判断一台泵是否合用,关键是要计算出与要求的输送量对应的管路所需压头,然后将此输送量与压头和泵能提供的流量与压头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另一个判断依据是泵是否在高效区工作,即实际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2%

(2)泵的实际工作状况由管路的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此即工作点的概念。它所对应的流量(如本题的11.4L/s )不一定是原本所需要的(如本题的10L/s )。此时,还需要调整管路的特性以适用其原始需求。

思考题:

1、是不是所有情况下离心泵启动前都要灌泵?

2、离心泵结构中有哪些是转能部件?

3、离心泵铭牌(标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是指该泵的最大值吗?

4、离心泵的扬程和升扬高度有什么不同?

2.2.4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安装高度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离心泵的性能、运行及使用寿命,因此在管路计算中应正确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一、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由离心泵工作原理可知,在离心泵叶轮中心附近形成低压,这一压强的高低与泵的吸上高度密切相关。

1.泵的吸上高度是指贮槽液面与离心泵吸入口之间的垂直距离。

当贮槽上方压强一定时,若泵吸入口的压强越低,则吸上高度就越高,但是泵吸入口的低压是有限制的。当在泵的流通(一般在叶轮入口附近)中液体的静压强等于或低于该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 V时,液体将部分气化,产生气泡。含气泡的液体进入高压区后,气泡就急剧凝结或破裂。因气泡的消失而产生了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就以极高的速度流向原气泡中心,瞬间产生了极大的局部冲击压力,造成对叶轮和泵壳的冲击,使材料受到破坏。

2.气蚀现象:通常把泵内气泡的形成和破裂而使叶轮材料受到损坏的过程,称为气蚀现象。

离心泵在汽蚀状态下工作:

(1)泵体振动并发出噪音;(2)压头、流量效率大幅度下降,严重时不能输送液体;(3)时间长久,在水锤冲击和液体中微量溶解氧对金属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下,叶片表面出现斑痕和裂缝,甚至呈海绵状逐渐脱落。

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必须避免发生气蚀现象。为此,叶轮入口附近处液体的绝对压强必须高于该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这就要求离心泵有适宜的安装高度。通常由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又称吸上性能)来确定其安装高度。

二、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

一般采用两种指标来表示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又称吸上性能)

1.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

允许吸上真空度是指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离心泵入口处可允许达到的最高真空度(即最低的绝对压强)。其值通过实验测定。由于实验中不易测出叶轮入口附近处的最低压强的位置,因此以测定泵入口处的压强代替。

如图所示,假设大气压强为p a,泵的入口处的液体静压强为p1,则允许吸上真空度的定义为:

g p

p

s

H a

ρ1

'

-

=

(2-11)

式中s

H'-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液柱;

p a-当地大气压,若贮槽为密封槽,则应为槽内液面上方的压强,Pa;

p1-泵入口处的静压强,Pa;

ρ-液体的密度,Kg/m3。

图2-7 离心泵的吸液示意图

注意: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s H '值越大,表示该泵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抗气蚀性能越好。s H '值大小与泵的结构、流量、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及当地大气压等因素有关,通常由泵的制造工厂实验测定。实验值列在泵的样本或说明书的性能表上。应注意,该实验是在大气压为10mHgH 2O (9.81×104Pa )下,以20o C 清水为介质进行的。因此若输送其它液体,或操作条件与上述的实验条件不同时,应按下式进行换算:

ρ1000)]24.01081.9()10(['3?-?--+=v a s s p H H H (2-12)

式中 s H '-操作条件下,输送液体时允许吸上真空度,m 液柱;

s H -实验条件下,输送清水时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 水柱;

H a -当地大气压,mH 2O ;

p v -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a ;

ρ-操作温度下液体的密度,Kg/m 3;

10-实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强,mH 2O ;

0.24-实验条件下水的饱和蒸气压,mH 2O ;

1000-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Kg/m 3

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见教材表2-1

应予指出,由允许吸上真空度定义可知,它不仅具有压强的意义,此时单位为m 液柱,又具有静压头的概念,因此一般泵性能表中把它的单位写成m ,两者数值上是相等的。

允许吸上真空度也是泵的性能之一,一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中也画出H s -Q 曲线。应注意在确定离心泵安装高度时应按泵最大流量下的H s 值来进行计算。

2.离心泵的气蚀余量

为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在离心泵的入口处液体的静压头和动压头之和必须大于操作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头某一数值,此数值即定义为离心泵的气蚀余量Δh ,其定义为

h g p g u g p v ?+=+ρρ22

11 或

g u g p p h v 2211+-=?ρ m (2-13) 式中: p v -在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a 。

目前在国产泵样本的性能表中,离心油泵中的气蚀余量用符号Δh 表示,离心水泵的气蚀余量用NPSH 表示,本节中为简化均用Δh 表示。而允许吸上真空度即将被停止使用。 而临界汽蚀余量K f K v c H g u g u g p p h -+=+-=?1,221min 122ρ m (2-14)

当流量一定且流体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时,气蚀余量Δh 仅与泵的结构及尺

寸有关,它是泵的抗气蚀性能参数。

离心泵的Δh c 由泵制造厂实验测定,其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为确保离心泵的正常操作,将所测得的临界汽蚀余量Δh c 加上一定的安全量后,称为必需气蚀余量Δh r ,并且列入泵产品样本性能表中。离心水泵用(NPSH )r 表示,离心油泵用Δh r 表示。在一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上,也绘出Δh r -Q 曲线。也应注意在确定离心泵安装高度时应取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为计算依据。

三、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

由离心泵的吸液示意图2-7,列出伯努力方程式,可求得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H g :

10,2

112----=f a g H g u g p p H ρ m (2-15)

若已知离心泵的必需气蚀余量Δh r ,则有:

10,--?--=f r v a g H h g p p H ρ (2-16) 若已知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则有:

10,212'---=f s g H g u H H (2-17)

四、讨论

1.从前面的讨论中容易使人获得这样一种认识,即汽蚀是由于安装高度太高引起的,事实上汽蚀现象的产生可以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①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太高;②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气压过高;③吸入管路的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允许安装高度这一物理量正是综合了以上三个因素对汽蚀的贡献。由此,我们又可以有这样一个推论:一个原先操作正常的泵也可能由于操作条件的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的方向分为三类: (1)径流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是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流出叶轮。 (2)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是沿着轴线倾斜的方向流出叶轮。 (3)轴流式叶轮液体流动的方向与轴线平行的。 叶轮按吸入的方式分为二类: (1)单吸叶轮(即叶轮从一侧吸入液体)。 (2)双吸叶轮(即叶轮从两侧吸入液体)。 叶轮按盖板形式分为三类: (1)封闭式叶轮。 (2)敞开式叶轮。 (3)半开式叶轮。 其中封闭式叶轮应用很广泛,前述的单吸叶轮双吸叶轮均属于这种形式。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

离心泵知识点汇总

离心泵知识点汇总 1、机泵维护保养内容有哪些?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及设备维护保养等规章制度。 设备润滑做到“五定”、“三级过滤”,润滑器具完整、清洁。 维护工具、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齐全完好,置放齐整。 2、离心泵振动的原因有哪些? 转子不平衡。 泵轴与电机不对中,对轮胶圈老化。 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 泵抽空或泵内有气体。 吸入压力过低,使液体汽化或近于汽化。 轴向推力变大,引起串轴。 轴承和填料润滑不当,磨损过多。 轴承磨损或损坏。 叶轮局部堵塞或外部附属管线振动。 润滑油(脂)过多或过少。 机泵基础刚度不够,螺栓松动。 3、离心泵抽空时有什么现象? 运行中的泵开始抽空时,会突然发出噪音、振动,并伴有压力、流量的降低和电流减小。抽空严重时,泵会发生强烈振动,压力回零,泵中无液体打出。 4、泵在冬天为什么要防冻? 水在零度以下发生体积膨胀,如果留在泵体内的水不清理出去,低温下的体积膨胀产生的力量会使泵体胀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坏。防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排净闲置泵内的存水。 保持冷却水细水长流。 对泵保温或用蒸汽、热水伴热。 备用泵保持出入口流通。 5、泵冻了以后如何处理? 泵冻了以后,决不能用蒸汽直接吹,以防因泵体热胀不均而破裂。 泵冻了以后先用冷水浇,然后待盘动车,可以用蒸汽或热水浇淋。 6、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甩入侧流道排出泵外,或进入下一级叶轮,从而使叶轮进口处压力降低,与作用在吸入液体的压力形成压差,压差作用在液体吸入泵内,由于离心泵不停的旋转,液体就源源不断的被吸入或排出。 7、润滑油(脂)有哪些作用? 润滑冷却作用、冲洗作用、密封作用、减振作用、保护作用、卸荷作用。 8、润滑油使用前要经过哪三级过滤? 第一级:润滑油原装桶与固定桶之间; 第二级:固定油桶与油壶之间; 第三级:油壶与加油点之间。 9、什么是设备润滑“五定”? 定点:按规定点加油; 定时:按规定时间给润滑部位加油,并定期换油; 定量:按消耗定量加油; 定质:根据不同的机型选择不同的润滑油,并保持油品质量合格; 定人:每一个加油部位必须有专人负责。

离心泵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3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离心泵基础知识(正式版)

离心泵基础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 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 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 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 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 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 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 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②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叶两种形式。 2.叶轮: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 叶轮分类: ①按照液体流入分类:单吸叶轮(在叶轮的一

离心泵基础知识

编号:SM-ZD-57755 离心泵基础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离心泵基础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按工作原理分类 1.容积式泵依靠泵内工作室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2.叶片式泵依靠泵内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输送液体的泵;3.其它类型泵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此类泵又称流体动力作用泵。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时,根据泵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按泵产生的压力(扬程)分类 1.高压泵总扬程在600m以上; 2.中压泵总扬程为200~600ml 3.低压泵总扬程低于200m。 (三)按泵用处分类 第2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成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图2-1所示。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其作用简述如下: (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要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液体就是从叶轮中得到能量的。对叶轮的要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重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量。

(3)蜗壳蜗壳位于叶轮出口之后,其功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要求送入下级叶轮或送入排出管。由于液体在流出叶轮时速度很高,为了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液体在送入排出管以前,必须将其速度降低,把速度能转变成静压能,这个任务也要求蜗壳等转能装置来完成,而且要求蜗壳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时流动损失最小。 二.离心泵的工 图2—1 离心泵基本构件 作原 1一转轴2一轴封箱3一扩压管4一叶轮5一吸入室6一密封 理 离心泵是由原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由 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获得能量的液体输送设备,故名离心泵。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的外缘。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了能量,提高了静压强,同时由于流速增大,动能也增加了。液体离开叶轮进入

离心泵基础知识

图 2-1 离心泵活页轮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 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 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 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 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 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 图);在吸入口侧无 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 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 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 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 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 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

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的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的叶轮,蜗壳形的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的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轴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的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和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的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该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的密度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就是由六部分组成的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就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就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就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就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就是借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就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就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就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就是否有杂质,油质就是否发黑,就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与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与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 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就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就是泵的核心,也就是流部件的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的方向分为三类: (1)径流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就是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流出叶轮。 (2)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就是沿着轴线倾斜的方向流出叶轮。 (3)轴流式叶轮液体流动的方向与轴线平行的。 叶轮按吸入的方式分为二类: (1) 单吸叶轮(即叶轮从一侧吸入液体)。 (2) 双吸叶轮(即叶轮从两侧吸入液体)。 叶轮按盖板形式分为三类: (1) 封闭式叶轮。 (2) 敞开式叶轮。 (3) 半开式叶轮。 其中封闭式叶轮应用很广泛,前述的单吸叶轮双吸叶轮均属于这种形式。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就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与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就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

离心泵基础知识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图);在吸入口侧无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

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的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的叶轮,蜗壳形的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的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轴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的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和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的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该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的密度

泵的基础知识大全讲述讲解

泵的基础知识大全 一、什么是泵?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画成曲线来表示,称为泵的特性曲线,每一台泵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曲线。二、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 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广义上的泵是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包括某些输送气体的机械。泵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泵(前17 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 世纪)、水车(公元1 世纪),以及公元前3 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 明的螺旋杆等。公元前200 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 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泵-灭火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 叶片 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1689 年,法国的D.帕

潘发明了4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1818年,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 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离心泵。1840?1850年,美国的H.R.沃辛顿发明了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 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随后,各种泵相继问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和应用也日渐扩大。 三、泵的分类依据 泵的种类繁多,按工作原理可分为:①动力式泵,又叫叶轮式泵或叶片式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为主)和压力能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涡泵等。②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增加至将液体强行排出,根据工作元件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③其他类型的泵,以其他形式传递能量。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将需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后混合,进行动量交换以传递能量;水锤泵利用制动时流动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传递能量;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另 外,泵也可按输送液体的性质、驱动方法、结构、用途等进行分类。 四、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从泵的性能范围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可达几十万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则在几十毫升以下;泵的压力可从常压到高达19.61Mpa(200kgf/cm2) 以上;被输送液体的温度最低达-200 摄氏度以下,最高可达800 摄氏度以上。泵输送液体的种类繁多,诸如输送水(清

离心泵基础知识

编号:SY-AQ-0557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离心泵基础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centrifugal pump

离心泵基础知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②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叶两种形式。 2.叶轮: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 叶轮分类: ①按照液体流入分类:单吸叶轮(在叶轮的一侧有一个入口)和双吸叶轮(液体从叶轮的两侧对称地流到叶轮流道中)。 ②按照液体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流动方向分类:径流式叶轮、轴流式叶轮和混流式叶轮。 ③按照叶轮的结构形式分类:闭式叶轮、开式叶轮和半开式叶轮。 3.轴:是传递机械能的重要零件,?原动机的扭矩通过它传给叶轮。泵轴是泵转子的主要零件,轴上装有叶轮、轴套、平衡盘等零件。泵轴靠两端轴承支承,在泵中作高速回转,因而泵轴要承载能力大、耐磨、耐腐蚀。泵轴的材料一般选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并经调质处理。

常用泵的基础知识讲述

泵的维护保养 离心泵 一、日常维护保养 1、离心泵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离心泵,试看离心泵是否灵活。 2、支承体内加入轴承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3、离心泵泵体的引水螺塞,灌注引水是否严密。 4、打开出水管路的闸阀和出口压力表。 5、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当离心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视显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闸阀,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控制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离心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才能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 8、泵在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不能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9、离心泵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10、要停止使用时,先关闭闸阀、压力表,然后停止电机。 11、在工作第一个月内,经100小时更换润滑油,以后每隔500小时,换油一次。 12、填料压盖,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以成滴漏出为宜)。 13、检查轴承、机封、轴套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14、在寒冬季节使用时,停车后,需将泵体下部放水螺塞拧开将介质放净。防止冻裂。 二、离心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设备维护小常识 设备专业点检提示 点:设备重要部位点、工装模具 期:定期检查 标:按标准检查 录:检查、处理均有记录 析:分析故障记录和发展趋势,倾向管理 修:及时做好预防和事后维修

管道泵 一、安装说明 1、安装前应检查机组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泵体流道有无异物堵塞,以免水泵运行时损坏叶轮和泵体。 2、安装时管道重量不应加在水泵上,以免水泵变形。 3、安装时必须拧紧地脚螺栓,以免启动时振动对泵的性能产生影响。 4、为了维修方便和使用安全,在泵的进出口管路上各安装一只调节阀及在泵出口附近安装一颗压力表,以保证在额定扬程和流量范围内运行,确保泵正常运行,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5、安装后拨动泵轴,叶轮应无磨损声或卡死现象,否则应将拆开检查原因, 6、泵分硬性联接安装和柔性联接安装两种(见联接方式) 二、启动与停车 起动前准备: 1、试验电机转向是否正确,从电机顶部往泵看为顺时针旋转,试验时间要短,以免损坏机械密封。 2、打开排气阀使液体充满整个泵体,待满后关闭排气阀。 3、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 4、用手盘动泵以使润滑液进入机械密封端面。 5、高温型应先进行预热,升温速度50℃/小时,以保证各部件受热均匀。 起动: 1、全开进口阀门。 2、关闭突出管路阀门。 3、起动电机,观察泵运行是否正常。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按工作原理分类 1.容积式泵依靠泵内工作室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 2.叶片式泵依靠泵内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输送液体的泵; 3.其它类型泵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此类泵又称流体动力作用泵。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时,根据泵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按泵产生的压力(扬程)分类 1.高压泵总扬程在600m以上; 2.中压泵总扬程为200~600ml 3.低压泵总扬程低于200m。 (三)按泵用处分类 第2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成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图2-1所示。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其作用简述如下: (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要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液体就是从叶轮中得到能量的。对叶轮的要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重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量。 (3)蜗壳蜗壳位于叶轮出口之后,其功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要求送入下级叶轮或送入排出管。由于液体在流出叶轮时速度很高,为了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液体在送入排出管以前,必须将其速度降低,把速度能转变成静压能,这个任务也要求蜗壳等 转能装置来完成,而且要求蜗壳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时流动损失最小。

二.离心泵的工 作原 理 离心泵是由原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获得能量的液体输送设备,故名离心泵。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的外缘。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了能量,提高了静压强,同时由于流速增大,动能也增加了。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由于流道逐渐加宽、液体的速度逐渐降低,便将其中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这样又进一步提高液体的静压强,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强进入排出管路。 当泵内液体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离心现象而趋向叶轮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这样造成贮槽液面与叶轮中心处的压强差。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沿着吸入管连续不断地进入叶轮中心,以补充被排出的液体。这样,只要叶轮的转动不停,液体就会连续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的叶轮是按输送液体设计的,对气体不能施加足够的离心力,假如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重度远小于液体,产生的离心力亦小,此时叶轮中心只能造成很小的负压,形不成所需的压强差,液体便不能进入到叶轮中心,泵也就排不出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气缚"。所以,离心泵没有自吸能力,启动前必须要灌泵。 (二)、离心泵的型号 . 1.水泵 输送介质为水; 常用的三种水泵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 (1)4BA —12型水泵 型号的意义: 4—进口管直径,单位为英寸; BA —表示该泵的结构特点是悬臂式,即水泵是从泵座上伸悬出来的; 12—该泵的比转数的1/10,即该泵的比转数为l20。 DFjY160-120×10 150AY Ⅱ150B 第3节 离心泵参数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离心泵是使用最广泛的液体输送机械。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流量均匀、 图2—1 离心泵基本构件 1一转轴 2一轴封箱 3一扩压管 4一叶轮 5一吸入室 6一密封

离心泵基础知识(新版)

离心泵基础知识(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30

离心泵基础知识(新版)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②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叶两种形式。 2.叶轮: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 叶轮分类: ①按照液体流入分类:单吸叶轮(在叶轮的一侧有一个入口)和双吸叶轮(液体从叶轮的两侧对称地流到叶轮流道中)。 ②按照液体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流动方向分类:径流式叶轮、轴流式叶轮和混流式叶轮。 ③按照叶轮的结构形式分类:闭式叶轮、开式叶轮和半开式叶轮。 3.轴:是传递机械能的重要零件,?原动机的扭矩通过它传给叶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得基础知识 一、离心泵得基本构造就是由六部分组成得 离心泵得基本构造就是由六部分组成得分别就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就是离心泵得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得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得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得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就是水泵得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得托架相连接。 3、泵轴得作用就是借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得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就是传递机械能得主要部件。 4、轴承就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得构件,有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得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得就是透明油作润滑剂得,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得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就是否有杂质,油质就是否发黑,就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得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得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得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与泵壳得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与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得间隙保持在0、25~1、10mm 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得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得空隙,不让泵内得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得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得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得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得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得检查就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得过流部件 离心泵得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就是泵得核心,也就是流部件得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得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得方向分为三类: (1)径流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就是沿着与轴线垂直得方向流出叶轮。 (2)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就是沿着轴线倾斜得方向流出叶轮。 (3)轴流式叶轮液体流动得方向与轴线平行得。 叶轮按吸入得方式分为二类: (1) 单吸叶轮(即叶轮从一侧吸入液体)。 (2) 双吸叶轮(即叶轮从两侧吸入液体)。 叶轮按盖板形式分为三类: (1) 封闭式叶轮。 (2) 敞开式叶轮。 (3) 半开式叶轮。 其中封闭式叶轮应用很广泛,前述得单吸叶轮双吸叶轮均属于这种形式。 三、离心泵得工作原理 离心泵得工作原理就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就是由于离心力得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与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得水在离心力得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得水被抛出后,叶轮得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得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得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得就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离心泵基础知识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就是化工厂中最常用得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向着大型化、高转速得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得主要部件与工作原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 一、离心泵得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就是离心泵得关键部件,它就是由若干弯曲得叶片组成。叶轮得作用就是将原动机得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得动能与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得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与前弯叶片三种,由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得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与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所示。在叶片得两侧带有前后盖板得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图);在吸入口侧无盖板得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与轮毂组成得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得液体,泵得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与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得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得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得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得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得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得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得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得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得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得叶轮,蜗壳形得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得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就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得密封称为轴封。轴封得作用就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得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与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得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得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得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得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与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得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得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得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得压强,在该压强差得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得密度远小于液体得密度,叶轮旋转产生得惯性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不能形成吸入液体所需得真空度,这种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得现象称为气缚。因

离心泵基础知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 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 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 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 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 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 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 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 图);在吸入口侧无 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 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 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 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 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 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 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 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 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 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 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

离心泵基础知识(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离心泵基础知识(通用版)

离心泵基础知识(通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②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

相关主题